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高考政治复习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九年级数学专题五 图象、信息问题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专题五 图象、信息问题湘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五 图象、信息问题 要求同学们从实际问题中获得图象、文字信息,经过分析处理有关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这个数学问题,进而解答原问题。图文信息问题要求考生全面把握题目的条件,以及条件与图象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做到迁移,重点要求考生能从条件或图象中找到相关信息,图象、信息问题是近年来中考中的一类新颖题型,考生应注重对各类图象的归纳、理解、提炼的能力。 【典型例题】 例1. 根据某市去年7月份中某21天的各天最高气温(℃)记录,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由图中信息可知,记录的这些最高气温的众数是___________℃。其中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包括35℃)的天数有_________天。 分析:略 答案:众数是32℃,35℃以上的天数有:5天。 例2. ,则输出的结果值为算函数值,若输入的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2 3 x 为_____________。 分析:略。 解:时当2 3= x 2 1 2232=+-=+-=x y

2 1 输出的结果为∴ 例3. 如图,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路,从A 地到B 地有2条水路,2条陆路;从B 地到C 地有3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路从A 地不经过B 地直接到C 地,则从A 地到C 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 20种 B. 8种 C. 5种 D. 13种 分析:略 A →B :4种 B →C :3种 A → B → C :4×3=12种 ∴A →C 共有12+1=13种方案。 例4. 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4,宽AD =3,按如图位置在直线AP 上,然后不滑动地转动,当它转动一周时(A →A'),顶点A 所经过的路线长等于__________。 分析:略 解:πππ24241 24111=??=??= →AB l A A : ππ25 5241221=??=→l A A : ππ2 3 3241'32=??=→l A A : ππππ62 3 252=++=∴所经过的路线长顶点A 例5. 如图中每个图形都是由若干个棋子围成的正方形图案,图案的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上都有n (n ≥2)个棋子,每个棋子总数为S ,按如图所示的排列规律推断,S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式子__________来表示。 分析:要求同学们善于找规律。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解析版)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 1.(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二模)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写尽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叹大唐盛极而衰。这说明文学作品A.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B.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时代的发展 C.内容源于作者对时代变化的感受 D.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答案】A 【解析】A: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这说明文学作品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A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文学作品是反映,不体现能动地反作用于时代的发展,B与题意不符。C:文学作品内容源于客观现实,而不是源于作者对时代变化的感受,C错误。D: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材料没有体现,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2.(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一模)艺术丰富了城市景观,点燃了平凡单调的城市生活。不过百余米长的玉林四巷,一侧墙绘满小猪佩奇、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卡通人物,另一侧绘有不少经典爱情故事中的人物。手绘墙走红网络,不少人慕名前往参观。手绘墙 ①使传统文化全面焕发生机、历久弥新 ②将图画与城市相结合,让艺术更加生活化 ③借助冰冷的墙壁表达艺术,创新文化传播途径 ④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对文化和艺术的认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传播的途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面焕发生机,①错误。②:手绘墙一侧墙绘满卡通人物,另一侧绘有不少经典爱情故事中的人物,这是将图画与城市相结合,让艺术更加生活化,②符合题意。③:借助冰冷的墙壁表达艺术并未创新文化传播途径,③错误。④:“手绘墙走红网络,不少人慕名前往参观”,体现了手绘墙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对文化和艺术的认知,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3.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一模)一部《芙蓉镇》,让“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声名鹊起,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一篇《桃花源记》,让武陵源承载起人们对“世外桃源”的想象,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前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全国Ⅰ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B)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④ 2.(卷.26)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卷.20)“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C)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卷.16)说: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B)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汉归根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专题九信息类问题

专题九:信息类问题 一、考点综述 考点内容:图表信息题,是指将已知信息用图象或表格形式给出的一类问题。它要求学生从已知图象或表格中获取数据,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纲要求:能根据图表信息所给的条件,结合学过的函数、统计等知识能灵活运用 考查方式及分值:图表信息题是近两年以来,应用题设计中的新题型,也是中考命题的新形式之一,在选择、填空、解答等题目中都有出现,分值在15分左右。 备考策略:1、细读图表: (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2、审清要求:图表题往往对答题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题目要求包往往括字数句数限制、比较对象、变化情况等。 3、准确表达解答图表题需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二、例题精析 1.规律型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找规律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 例1.如下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 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 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 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有多少个?() A.54个B.90个C.102个 D.114个 解题思路:阅读题意可得规律:第1层:1×6;第2层:3×6;第3层:5×6;第4层:7×6……第8层:15×6=90;还可推广:第n层:(2n-1)×6,所以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102. 答案:102 规律总结:解决图形问题的时候应从图形的个数、形状以及图形的简单性质入手,抓住其中的规律。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单元测试1(学生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测试卷教师版 【满分:100分时间:35分钟】 1.(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模拟)《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是狩猎生活的产物。这说明() 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B.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 C.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 2.(浙江省衢州一中2019届质量检测)电影《红海行动》中的“勇者无畏,强者无敌”“别怕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等台词,既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又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这体现了() 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人们创造文化又享用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浙江省温州市九校2019届高三10月联考)迫于饥饿,先民遍寻充饥之物并改进其可食性,由此不断衍生出各种烹饪技艺,也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一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①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文化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③人在社会实践中享用着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调研)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锐利目光下,观察世间百态。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功能 ②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联考)某学校在学习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时,很多同学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脉络感觉混乱,特别是对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更是觉得无的放矢。学生小明认为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图形表示。其中合理的是() A.B.

七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表格信息类问题

七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 ————表格信息类问题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要点: 1、表格内容提供解题的重要信息,值得同学们注意 2、利用方程能求得实际问题的具体数值,还可以进行推理判断 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进行检验并考虑问题的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4、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例:暑假里,《新晚报》组织了“我们的小世界杯”足球邀请赛,勇士队在第一轮比赛中共赛了9场,得分17分,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勇士队在这一轮中只负了2场,那么这个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 2、练习题:在一次有12支球队参加的足球循环赛中(每两队必须赛一场),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在这次循环赛中所胜场数比所负的场数多两场,结果得18分,那么该队胜了几场? 3、例:教课书P98 4、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v(米/秒)与温度t(℃) (1)观察表格,你能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温度t 有怎样的关系吗? (2)当t=2.5℃时,求声音的传播速度 (3)当v=337米/秒时,求此时的温度?

5、生活中有许多量存在不同度量方法,下表是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对照表: (1)列式表示摄氏温度t 与华氏温度F 之间的关系 (2)你所在地今天的气温是多少?转化成华氏温度是几度? (3)若某地今天的气温是华氏64.4℉,求该地的摄氏温度? 6、一批货物要运往某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已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 货车的情况如右表: 现租用该公司3辆甲种货车及5辆乙种货车, 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物。如果运费按每吨30 元计算,问:货主应付运费多少元? 7、例:团体购买公园门票,票价如下: 今有甲、乙两个旅游团,若分别购票,两团总计应付门票费6570元,若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团购票,总计只须付5040元,问这两个旅游团各有多少人?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文化与生活单元综合测试卷(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卷(一) 一、单选题。 1.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音乐艺术形式。这说明 ①音乐艺术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 ②歌谣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民间渔歌属于物质文化遗产 ④歌谣为人所创造和为人所特有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箱储卷轴心常逸,腹有诗书气自华。让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追求知识成为一种潮流,让开卷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共建共享书香弥漫的美好生活。开展全民阅读,主要是因为() ①人往往在无形与被动中接受文化熏陶 ②参与文化生活是培育文化素养的途径 ③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地名”是活化石,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地名文化”是集体记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与文明脉络。由此可见,“地名文化”() ①产生于各种形形色色地名的基础上 ②缘起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③具有一种凝聚力与亲和力,并蕴藏着个人情感 ④是某一个地域文化的反映,一种特定文化象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冰雪是北国的精灵和冬天的使者。围绕着冰雪资源的开发,冰雪旅游、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科技、冰雪商品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点燃了冰雪消费热。可见 ①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②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④冰雪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5.“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吃、穿、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智力支持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相互促进 ④优秀文化增进民族凝聚力,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某市发挥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当代书画产业,书画年成交额高达50多亿元,成功地将文化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这说明 ①文化优势与经济优势相互转化 ②文化的经济功能显得更加突出 ③文化力和经济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鲁迅《书信集?致徐懋庸》中说:“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先是它敏感地描绘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使有变革。”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对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②不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不同 ③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派生物及附属品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对于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要努力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实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质的飞跃。这是基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②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塑造人生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9.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

河南省南阳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9 文化与生活

河南省南阳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9 文化与生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25分) 1. (15分)(2016·河东模拟) 材料一:“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 材料二: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破除旧思维,树立新理念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破局行动,要打破原有格局,特别要让一些原有利益格局伤筋动骨,重新组合甚至直接取缔。废旧立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1)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常识》中价值规律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2)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一中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为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3) 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2. (10分)(2016·石家庄模拟) 时隔37年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预示着我国城市工作将迎来重大变化。 会议要求,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专家表示,“城市文脉就是城市的一部文明史,是形成和积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城市工作留“基因”、续“文脉”,对于保护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做好中国城市工作意义重大。 会议指出,做好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集约发展,

四川省德阳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四川省德阳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6高二下·信阳期中) 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发现千百年来,无论是杰出人物还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背后都印刻着儒家倡导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 ①潜移默化②深远持久③愉悦靖神④积极问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分) (2019高二上·大名月考) 只需要朗读自己心仪的诗词,便能秒速听到自己的声音用“歌星同款”唱腔演绎经典歌曲。《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读诗成曲”这一技术,使人人都可以传唱诗词传播经典。这说明() A . 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B .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 . 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创造的功能 3. (2分) (2018高二上·会泽月考)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4. (2分) (2017高二上·清流期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网络剧、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网络视听文艺蓬勃发展,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部分节目为追求高点击率,将低俗元素作为制胜法宝,一些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直播污染了网络空间,败坏了社会风气。这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和人具有不同的影响 ②文化发展应摒弃经济利益而体现公益性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建设应当把法制教育作为中心环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 (2分) (2017高二上·四川期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家书屋、24小时书店的建立,崭新图书馆的落成,一批批“漂流书亭”的陆续上线,浙江全民阅读全面推进,“书香浙江”已成为了浙江新的社会风尚。这说明() A . 人的全面发展是永无休止的 B .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产生强大精神力量 C .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 . 文化就是一种精神活动 6. (2分) (2017高二上·陆川期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2017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

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过年( )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根基③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②夸大了过年的作用。过年即庆祝民族节日,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4年10月1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书展上,“跨超本”《红楼梦》现身书展。跨超本《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它是建立在“跨媒体、跨时空、跨文化、超链接”之上的一种崭新的互联网阅读数字出版模式,读者可以方便地在电子个人终端设备上阅读、观看、收听《红楼梦》情节相关的多媒体内容。关于“跨超本”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跨超本”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②“跨超本”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最重要作用③“跨超本”的出现有利于发挥大众传媒文化选择、文化传递和文化共享的功能④“跨超本”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②夸大了“跨超本”作用;④错误。 答案:D 3.2014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多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师生纷纷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兴办孔子学院( ) ①有力证明了教育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国际影响力③主要目的是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④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文化繁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①③说法错误。 答案:B 4.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多姿多彩。以下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

关于加强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的方案(最新)

关于加强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的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的意见》(x〔x〕6号)精神,发挥政务信息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服务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工作的服务档次,现就进一步加强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提高对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做好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各级政府对中央、省、市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和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从根本上解决。 是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执政为民”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 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各级政务信息工作者政治理论素养的检验。 各地、各单位要努力改变以往对问题类信息不敢报、不愿报的思想。 努力拓宽问题类信息收集渠道,深入挖掘问题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对本地、本单位问题类信息、苗头性倾向性情况的收集力度,高质量、高标准做好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 二、突出问题类信息报送重点和针对性 紧紧围绕我市“三大攻坚战”、“五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民生工作等中心工作,着重报送各地、各单位在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在推进和实施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重要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推进民生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着重报送领导关注、社会关心、基层反映强烈的难点和问题;着重报送经济社会发展和各行业、各领域存在较为严重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积极反映各地、各单位在政策执行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着力提升问题类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 各地、各单位要积极开展问题类信息调研工作,为信息工作人员列席本地、本单位重要会议和阅读有关重要文件及参与本地、本单位主要领导调研活动等创造条件。 组织信息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社区、乡镇等基层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做好信息汇总、提炼和综合等工作。 找准问题,提出对策,按照主题鲜明、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文字精炼的要求精心编辑信息。 各地、各单位要明确问题类信息报送工作责任人,分管信息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对信息报送的具体指导。 有针对性地给信息工作人员定目标、提要求,对报送信息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报送的信息“方向准、内容真、数字实、问题深”,为各级政府了解情况、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切实加强应急信息报送工作时效性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应急信息报送工作。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B 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3.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反映了(A)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D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C 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这表明了:B A.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的文化具有共性 D.要用优秀文化改变落后文化 7.2012年5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说,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母亲节。法国、泰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也应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是因为A ①它能更好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②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③是抵御西方文化的有效措施④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8.2012年6月讯,继“三轮哥”、“奔跑哥”、“火车哥”、“装醒哥”之后,“托举哥”在网络上火爆登场。各地英勇救人的“托举哥”事迹通过一段段小小的视频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视频纷纷被转载,“托举哥”通过网络一夜走红。这说的是D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文化与生活

2010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50 分。 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回答1?3题。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A ?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B .一定的经济、政治是由一定的文化决定的 C.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D .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08年6月12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钓鱼 台5 号楼紧紧握手,两会领导人直接启动了双方中断九年多的商谈。 ②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发生8.0 级大地震 ③晨练、下棋、唱歌、扭秧歌等社区活动 ④某校为迎接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征文活动 ⑤书法协会、美术协会、读书俱乐部等社团活动 ⑥2008 年6 月17 日至18 日,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 A .①②③ B .④⑤⑥C. ③④⑤ D .②③⑥ 3.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思想②道德③教育④艺术⑤法规⑥制度⑦信念⑧“超级女生”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⑥C. ②③④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⑦⑧ 4.自2001 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 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 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

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小呀嘛小儿郞,背着书包上学堂”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 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 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 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 哈嘿~~”。据此回答1~2题。 1.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 )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解析:A、B、C、D四项本身均正确,但当年的歌曲能对今天的我们 以至一生都会产生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间之长,说明了文化 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因此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 不选;故选C项。 答案:C 2.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 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 哈嘿~~”。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 ) A.文化总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解析:A、B、C、D四项本身均正确,但不同的时代唱着不同的歌 曲,这是由当时的经济、政治状况决定的,说明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因此B、C、D三项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A项。 答案:A

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②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8月16日在南京开幕 ③某校为了迎接2015年高考的到来,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共铸诚信·诚信高考”活动 ④2014年9月第15号台风“海鸥”登陆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造成海南直接损失超57亿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①属于政治现象,④属于自然现象。 答案:D 4.近年来,世界及各国非常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通过设 立“环境日”“海洋日”“无车日”等活动来营造全社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氛围。上述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设立“环境日”“海洋日”“无车日”的原因,均入选;故选D项。 答案:D 5.著名学者季羡林曾撰文指出,经济上可能有暴发户,文化上却不可能有。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 ①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②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故①错误,排除。 答案:D

2018年中考 化学 信息类题目专题

教师辅导教案

②③④ C.①②④ 我们常通过化学反应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 氢气具有可燃性,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氢气具 有还原性,可以和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2 CuO+H Cu+H O。我们常从元素化合价变 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就具有还原性。上述两个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从价变成价,都能体现氢气具有还原性。

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则她的猜想错误。 ①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填“b”或“ 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后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自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中,有两项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它们是(续字母)。 波义耳不慎将浓盐酸溅到花瓣上从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 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填“有”或“无”)刺激性气味。 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离出氨气后,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易错提醒】根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能漏写反应条件、应注意配平。 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利用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OH-Cl-SO42- 阳离子 Na+溶溶溶 Fe2+不溶溶 BaCl2两种物质混合后(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

四川省泸州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四川省泸州市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文化与生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末) 《厉害了,我的国》自上映以来不断刷新国内纪录电影市场的多项纪录。影片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方方面面的历史成就,彰显出了大国实力。一连串的数字和成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使观众由衷感叹:“厉害了,我的国!”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反作用于经济 ③反映主旋律的优秀文化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④我国公民关心国家发展,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实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2. (2分) (2015高二上·潍坊期中) 在“你最喜爱的业余文化活动”的问卷中,我们给出了包括“看电视”“打牌”“读书看报”“看戏”“看电影”选项,结果选择“看电视”的人达85%,12%的人选择“看戏”,3%的人选择了“看电影”。这表明()。 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②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③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点影响人们文化活动的选择 A . ①② B . ②④

D . ③④ 3. (2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月考) 2017年12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提出,我们希望与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这有利于() 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③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 ④彰显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4. (2分) (2018高二上·深圳月考) 乡村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标志,更是历史人文记忆,上面往往附着了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记录着沧海桑田,见证着物是人非。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保护乡村老地名是基于() ①老地名积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老地名是当地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老地名对守护人的精神家园有重要意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A 1.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④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2.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现象渗透在社会发展历程中 B.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C.图腾崇拜属于原始的文化现象 D.文化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中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据此回答3~4题。 C 3.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C 4.庐山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该地正倾力打造“宗教名山”品牌,积极将宗教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开辟极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圣地游。这表明 A.在宗教文化圣地,人人都应该参加宗教活动 B.与旅游相结合的宗教活动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 C.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 D.宗教思想是先进的文化 C 5.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 在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体味到文化。据此回答6~7题。 B 6.从文化的来源看,文化是 A.在人们头脑中主观自主的 B.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人们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前人通过书本传承下来的 C 7.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农民生产致富 B.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C.游客在云南丽江观赏《丽水金沙》大型歌舞表演 D.黄山秀美的自然风光 校训作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据此回答8~9题。 C 8.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是一种文化。 A.社区 B.都市 C.校园 D.民族 D 9.清华大学的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能促进社会文化牛产力的发展 B.能促进人们参与政治生活能力的提高 C.会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D.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0~13题。 A 10.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引发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和磨合。人们将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将大踏步地进人市场,经济性将成为文化产业的基本性质之一。这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扩大 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更加突出

2019版高考政治总复习检测:专题九_文化与生活(习思用)_含答案解析

专题九文化与生活 1.“枫桥月,灞桥柳,一声珍重离家走;跨四海,闯五洲,长路漫漫难回首;相思豆,连丝藕,梦里常在画中游;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诗词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活动与物质载体紧密相连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化与实践的关系,②排除;依据“黄土地、绿田畴,画中美景不胜收”可以判断③正确;游子离家在外仍时时在梦中回忆起家乡,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④正确。 2.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沉默注视着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拳头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 苦闷。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创作者的感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他那深沉的目光……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创作者内心的苦闷”,这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①④正确;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感受是主观的,认为感受是文化创作的源泉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这说明() ①“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②“茶文化”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文化追求 ③青年学生都会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