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基知识点汇总

中基知识点汇总

中基知识点汇总
中基知识点汇总

中基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

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1.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1.?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和金水相生等法。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1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心为阳脏、火脏。心主通明,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1.?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能够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故说“肺为水之上源”。

4.?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10.?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由于肝气有主升发之特性,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19.?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分属于五脏。即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1.?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胃的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和喜润恶燥。所谓喜润恶燥,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6.?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和主管感觉运动。但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12.?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13.?人体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14.?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5.?人体之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16.?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

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7.?人体之气的中介作用,主要是指气能感应传导信息,以维系机体的整体联系。气是感应传递信息的载体。

18.?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最新初三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归纳复习过程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多边形中边数最少的一种。它的定义是: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线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条件,如果三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认为三角形就不存在。另外三条线段必须首尾顺次相接,这说明三角形这个图形一定是封闭的。三角形中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这三条线段必须在理解和掌握它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作图加以熟练掌握。并且对这三条线段必须明确三点: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均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而三角形的高线在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三条高都是在三角形内部,钝角三角形的高线中有两个垂足落在边的延长线上,这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高恰好是它的两条直角边。 (3)在画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中线、高时可发现它们都交于一点。在以后我们可以给出具体证明。今后我们把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的按边分类 三角形的三条边,有的各不相等,有的有两条边相等,有的三条边都相等。所以三角形按的相等关系分类如下: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特例。 判定三条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依据 △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根据公理“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可知: △③a+b>c,①a+c>b,②b+c>a △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由②、③得b―a<c,且b―a>―c △故|a―b|<c,同理可得|b―c|<a,|a―c|<b。 从而得到推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上述定理和推论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叙述方法,定理包含了推论,推论也可以代替定理。另外,定理和推论是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依据。如:三条线段的长分别是5、4、3便能构成三角形,而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5、3、1,就不能构成三角形。 判定三条边能否构成三角形 对于某一条边来说,如一边a,只要满足|b-c|<a<b+c,则可构成三角形。这是因为|b-c|<a,即b-c<a,且b-c>-a.也就是a+c>b且a+b>c,再加上b+c>a,便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反过来,只要a、b、c三条线段满足能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则一定有|b-c|<a<b+c。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已知线段a最大,只要满足b+c>a就可判定a、b、c三条线段能够构成三角形。同时如果已知线段a最小,只要满足|b-c|<a,就能判定三条线段a、b、c构成三角形。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除了课本上给出的证明方法外还有多种证法,这里再介绍两种证法的思路: 方法1 如图,过顶点A作DE‖BC,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2020年高一上学期各学科预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数学预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注意: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 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 交集并集补集 类型 定由所有属于A且属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设S是一个集合,A是

最新中考英语知识点汇总

最新中考英语知识点汇总中考英语知识点:名词所有格 【速记口诀】 名词所有格,表物是"谁的"。 若为生命词,加"‘s"即可行。 词尾有s,仅把逗号择。 并列名词后,各自和共有。 前者分别加,后者最后加。 若为无生命词,of所有格。 前后须倒置,此是硬规则。 【妙语诠释】

①有生命的名词所有格一般加s,但如果名词以s结尾,则只加"‘"; ②并列名词所有格表示各自所有时,分别加"‘s",如果是共有,则只在最后名词加"’s"; ③如果是无生命的名词则用of表示所有格,这里需要注意它们的顺序与汉语不同,A of B要翻译为B的A. 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用法巧记口诀 【速记口诀】 宾语从句须注意,几点事项应牢记。 一是关键引导词,不同句子词相异。 陈述句子用that;一般疑问是否(if,whether)替; 特殊问句更好办,引导还用疑问词。 二是时态常变化,主句不同从句异。

主句若为现在时,从句时态应看意; 主句若为过去时,从句时态向前移。 三是语序要记清,从句永保陈述序。 【妙语诠释】 宾语从句应注意三点: ①引导词,陈述句一般由that引导,这时的that可以省略;一般疑问句则由if或whe-ther引导;而特殊疑问句则由特殊疑问词引导。 ②时态,主句是现在时态,从句可用所需要的任何时态;但如果主句是过去时态,从句时态所表示时间一般往前移一个时间段。 ③语序,宾语从句永远要用陈述句顺序。 中考英语知识点:语法学习口诀 1、最初的简单动词的学习。

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再见要用goodbye,谢谢要说thankyou. 2、关于Be的用法:BTH 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凡是复数都用are.不能错来,不能差。 3、关于冠词的使用:BTH 不见原因(元音),别施恩(n)。 4、不用冠词的部分情况:BTH 季节、月份、节假日,三餐、球类和星期。 5、以-fe结尾变复数只加s的单词: gulf roof chief serf belief proof handkerchief 海湾边,屋顶上,首领奴仆两相望,谁说他们无信仰,证据写在

中考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D C B A 中考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⒈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 的边AB 可用边AB 所对的角C 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 可用b 表示,BC 可用a 表示. ⒉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 ⒊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的定义: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D=DC=12 BC.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象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1D C B A D C B A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12∠BAC.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用量角器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高线. 2.AD ⊥BC 于D. 3.∠ADB=∠ADC=90°.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⒋ 在画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时应注意: (1)如图3,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都在三角形内部. (2)如图4,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点一点,交点都在三角形内部.

小升初必考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必须会背会写的拼音字母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拼音(音节)的构成: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1、单韵母: a o e i u ü(6个) 2、复韵母: 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 (前鼻音)an、en、in、un 、ün (后鼻音)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标调规则 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拼写需要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 例如:Beijing SHanghai;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二、关联词 1、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 一...就首先...然后...又... ...就... ... 接着... 3、递进关系: 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故... 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初中各科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初中几何公式包括:线、角、圆、正方形、矩形等数学学几何的公式 初中几何公式:线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公式:角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有关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有关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三角形知识点汇总 1、三角形 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依据)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求第三边长度的范围:|a-b|<c<a+b 3、给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度,要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腰的长(提示:一定要记得分类讨论) 方法:因为不知道这两边哪条边是底边,哪条边是腰,所以要分类讨论,讨论完后要写“综上”,将上面讨论的结果做个总结。 二、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 形的高.(90°角和互余关系)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条高的交点也在三角形内部.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落在三角形外部,一条在三角形内部,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2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三 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中线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 3、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要区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其区别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线段;角的平分线是条射线。 4、方法利用:求三角形中未知的高或者底边的长度,可利用“等积法”将三角形的面积用两种方式表达,求其中未知的高或者底边的长度 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 四边形及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要使多边形具有稳定性,方法是将多边形分成多个三角形,这样多边形就具有稳定性了。 四、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

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注意】 1、科目二是150分的满分;教育基础一般占30分; 2、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占比比较大,因为有主观题; 3、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单科是150分,但是最后会换算成120分,经过统计学的换算方式,一般达到70分以上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 4、一定要下载教学大纲,了解教学大纲。 【知识点】 1 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例题: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书记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解析】这类型题目就是记忆性的内容。【选A】 2 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 班级管理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中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选择1-7填空9-11知识点总结 一、数与代数 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 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能通过代数式的适当变形求代 数式的值。 能合理运用整式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构造多项式, 进一步解决数学问题。

能够利用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情况;能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会用配方法对代数式作简单的变形;能求解有实际背景的方程问题 的交点,解决二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结合的有关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立体图形、视图、展开图 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线段、射线、直线:会用两点之间距离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角及角平分线 相交线、平行线 比例线段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线 相似三角形

多边形 平行四边形:会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矩形:会用矩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菱形:会用菱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正方形:会用正方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多边形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能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 际问题。 解直角三角形: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 圆的有关概念 圆周角 垂径定理 切线长 弧长 扇形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轴对称 平移: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运用平移的知识 进行图案设计。 旋转:能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运用旋转的知识 进行图案设计。 位似变换

三、统计与概率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极差、方差 频数、频率 事件 概率 中考选择1-7填空9-11考查的知识点练习一.绝对值相反数倒数 1.-5的绝对值是 . 2. 1 2 -的相反数是. 3. 1 2 -的绝对值是_________;-2的相反数是; 3 2 -的倒数是___________. 4. 绝对值为4的数是( ). A. ±4 B. 4 C. -4 D. 2 5.- 3 1 的相反数是( ). A.3 B.-3 C. 3 1 D.- 3 1 6.3-的倒数是 A.3 B. 1 3 - C.3- D. 1 3 7.5 -的相反数是 A.5 B.5 - C. 1 5 - D. 1 5 8. 如果一个数的倒数是-2,那么这个数是( ). A. 2 1 B. 2 C. -2 D. 2 1 - 9. 下列各组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与- 2 1 B. 2 -与2 C. -2与()22- D. -2与38- 10.2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 C.4 D.4 ±

三角形知识点总结(1)

三角形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组成三角形的两个条件: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分类 按角来分 锐角(0°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虚线) 按边分 底 直角边 C B A 直角边C B C B A 底 边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三角形两条边各长a、b(a>=b),求第三边长度c的范围 方法:a-b5 能(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例:已知三条线段分别是10cm、10cm、20cm,它们能不能组成三角形? 10+10=20 不能 ※多边形内角和问题

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汇总 关于核心的说法: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有(或说存有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能够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使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实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理解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能够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与无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小初高各科具体知识点总汇

小初高各科具体知识点总汇 10.1小学各年级各科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 一、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点 一年级:拼音、汉字、词组、简单句、古诗的背诵、看图说话。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pmfdtnlg k hjq xzcszh ch sh ryw 2、掌握24个韵母:①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②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特殊韵母)③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un ang eng ing ong '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4、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和部首。看图说话:学会简单的词组和句子,能看图说话。 二年级:汉语拼音、字母表、轻声、358个汉字、查字典、造句、简单标点符号。 汉语拼音的韵母: 1、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2、2、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 音。 3、3、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 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 4、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海鸥hai'ou } 字 母表: 5、ABCDEFGHIJKLM NOPQRSTUVWXYZ 6、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查字典的方法: 7、1、音序查字法。如:鼎di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 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ing)及所对应的页码。 8、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于), 再找 9、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 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和页码。 10、3、分不清部首的字,以起笔的笔形做为部首“起笔的笔 形”就是书写时的第一笔是什么。如“才”的第一笔是“一”(横),“长” 的第一笔是“丿”(撇)。这“一”、“丿”就是起笔的笔形。不易确定部首的字,有的就以这“第一笔”做部首。字典中把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等笔形),做为5个单笔部首。

2021中考英语精华知识点全汇总

2020中考英语精华知识点全汇总! 一.英语语法重点与难点 1、as…as…结构: You’re a boy as good as Tom.=You’re as good a boy as Tom. 你和汤姆是一样好的孩子。 2、 (1)too…to与so…that sb. can’t…的句型转换:前者为简单句,主语只有一个,而后者为复合句,主语有两个,试比较: The man was too angry to be able to speak. The man was so angry that he wasn’t able to speak. (2) too…to…与not enough to句型的转换: He is too young to get married.=He is not old enough to get married. The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to read.= The book is not easy enough for me to read. 3、形容词原级表示比较级含义:

约翰不象迈克那么笨。 John is not so stupid as Mike. John is less stupid than Mike. John is cleverer than Mike. 4、用比较级表示最高级:约翰是班里最高的男生。 John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boy in the class. John is the tallest boy in the class. 5、the more….. the more….表示“越……越……”: The more books you read, the wider your knowledge is. The more food you eat, the fatter you are. 6、 more and more….表示“越来……越……”: More and more student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a foreign language. Our country is gett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二.中考考点—词组

初中三角形有关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大全-带答案

. A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一、选择题 40°120°BCD1.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A.60°B.70°C.80°D.90° 2.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的方式叠放,则角等于()A.75B.60C.45D.30 3.如图,直线m∥n,∠1=55,∠2=45,则∠3的度数为() A.80B.90C.100D.110 【解析】选C.如图,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000 4125545100, 由m∥n,得34 0 100 5.(2009·新疆中考)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 则3的度数等于() A.50°B.30°C.20°D.15° 【解析】选C在原图上标注角4,所以∠4=∠2,因为∠2=50°,所以∠4=50°,又因为∠1=30°, 所以∠3=20°; 6.(2009·朝阳中考)如图,已知AB∥CD,若∠A=20°,∠E=35°,则∠C等于(). A.20° B.35° C.45° D.55° 【解析】选D因为∠A=20°,∠E=35°,所以∠EFB=55o,又因为AB∥CD,所以∠C=∠EFB=55o; 7.(2009·呼和浩特中考)已知△ABC的一个外角为50°,则△ABC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 .

. 【解析】选B因为△ABC的一个外角为50°,所以与△ABC的此外角相邻的内角等于130°,所以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 4.(2008·聊城中考)如图,1100,2145,那么3() 6 A.55°B.65°C.75°D.85° 答案:选B 二、填空题 oo 5.(2009·常德中考)如图,已知AE//BD,∠1=130,∠2=30,则∠C=. 【解析】由AE//BD得∠AEC=∠2=30o,∴∠C=180°-∠1-∠AEC=180°-130 o,∴∠C=180°-∠1- ∠AEC=180°-130 o- 30o=20o o答案: 20 6.(2009·邵阳中考)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相交于E、F两点,EP平分∠AEF,过点F作FP⊥EP,垂足为P,若∠PEF=30 0, 则∠PFC=__________。 0 【解析】由EP平分 ∠AEF,∠PEF=30 0 得∠AEF=60 0 ,由AB//CD得∠EFC=120 0 ,由FP⊥EP得 ∠P=90 , ∴∠PFE=180 0-900-300=600,∴∠PFC=1200-600=600. 答案:60° 7.(2008·长沙中考)△ABC中,∠A=55,∠B=25,则∠C=. 答案:100° 8.(2008·赤峰中考)如图,是一块三角形木板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B40,这块三角形木板另外一个角是度.

2020教资考试知识点总结(必考)

2020教资考试知识点总结(必考)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的观点认为要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因此在题干中往往会出现“上帝”、“上天”、“神”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论的观点认为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我们的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可以根据社会功能进行衡量,因此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我们培养的人应是社会公民和社会成员。涂尔干曾说:“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可以看出其教育目的就是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符合社会的需要。其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论的观点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相对应的。个人本位论更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使人的本性、本能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促使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倡导的并不是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目的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的,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的,它也是具体测评实际教育活动的直接指标和依据。 五、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一般来说,这个观点考查较少。 【练习题】 1.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高考各学科重点知识总结大全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 -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 -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 - -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 -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 - -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