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如何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如何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如何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如何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中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即二级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的文学。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原因,也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大学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把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分开,其实两者联系紧密,又同属于一个学科,进入研究写作时完全可以“打通”。

如何进行现当代文学论文的选题,重要的就是靠平时读书、上课思考和问题积累。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听一堂课,总会有自己特别的印象,或者有什么不解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面的拓展,会发现许多问题前人已经解决了,或者发现原来对自己是问题的,其实通过知识的获取,也已经不成为什么问题了;但也可能有另外的一种情况,即是自己所感觉的问题,学术界也还没有能够解决,甚至是被忽略了,这时你就会围绕这些问题做更多的思考,慢慢就会引起研究的兴趣,很可能就由此产生写论文的冲动与题目。

大家学习现当代文学课程时,可能比较注意如何应对考试,精力多用在理解和掌握课文方面,按照每次课提出的知识点和思考题,去寻求相对标准的思路与答案。这样的学习可以了解必要的文学史知识,培养审美和归纳分析的能力,但考试的目标往往把人给框住了,难于充分发挥学习的创造性。如果不满足于考试过关,就应当把“应试式”的学习再提高一步,转向更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尝试写研究性的论文,就是有利于提高整体能力的综合训练。写研究性的论文和一般考试或做作业有所不同,那就是更强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能在前人既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突破,最好自成一说,或者能自圆其说,而不止是“回答”得“正确”,符合“标准”。就是说,研究性论文写作,包括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应当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创新,而不只是简单重复既有的学术观点。如果只读教材,将其中内容和有关材料组合一下,不一定能成为研究性的论文,因为论文多少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或发现。

论文题目的选择是写好论文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题目选得太难,工作量太大,自己限于能力、时间或材料等条件,做不下来,或者功力不够,做成虎头蛇尾,那就不合适。所以题目的大小难易要适中,最好还有研究的兴趣。如果平时对某个问题早就有所思考,又感兴趣,题目刚好从中产生,那当然就顺理成章了。无论是对论文早有一些准备,还是临时找题目,都必须先做一项工作,那就是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大致情况,逐步收缩范围,从问题入手,掌握学术界对相关课题研究的进展,然后再决定选择什么题目。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选题的学术意义如何,值不值得做。一般而言,学术界已经有人做过很多,你也提不出什么新的见解的题目,就不值得重复去做了。当然,有些题目尽管前人做过,但如果你换另一个角度、或者使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去重新解读,那也是创新,是“老题新做”,这也是有价值的。因此,在选题之前务必通过了解相关领域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来决定自己进入研究的方位。

(一)著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对于大家写论文应当是有帮助的。这本书的写法带有较多研究的色彩,或者说,是在示范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展开分析论证,可以为选定以现当代文学作为论文范围的同学提供参考。这本教材有16讲,评论了16位作家,同时也论涉了许多相关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中多数章节都有类似学术史以及研究现状

的内容,介绍了学术界评论界的各种代表性观点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建议同学们注意其中罗列的书目以及所引发的问题,也许可以从中找到论文的题目。

如果要更全面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寻找自己进入研究的方位,大家还要看一些学术史或学科史方面的书。如黄修己的《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对数十年来各种现代文学史研究专著与教材有全面的评述;徐瑞岳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以专题述评方式介绍了各种文体、流派与主要作家的研究历史;崔西璐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概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之前的当代文学研究状况。

(二)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出版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这是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影响最大的资料库,它每月一期,复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新发表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学术论文并分专题对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作了索引。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已经出版20多年,设有资料专栏,每年还有年度研究述评,概括主要的研究成果和倾向。《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和一些学报,也不时有类似研究述评的论文刊出。有些专题性的研究刊物如《鲁迅研究月刊》、《延安文艺研究》、《茅盾研究》、《郭沫若研究》,等等,也注重资料和研究述评。更重要的资料整理成果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发起编纂的大型丛书《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包括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30种,作家(170位)专辑合集150卷,还有《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索引》合《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等等。这些工具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在选题之前,浏览查阅这

样一些“研究之研究”和相关的资料,对本学科以及某些研究领域的学术进展状况有大致的了解,就像有了一份地图,帮助我们掌握基本的方位,熟悉必要的路向,帮助我们确定选题的范围。

(三)论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等等。

传统做学问讲求先有“书目学”知识,其实现当代文学研究也有这种必要,在选题基本确定后,征求老师的指导,给自己列出一个基本的参考文献书目,认真阅读研究前人的成果,可以从中引发问题,获得启示,形成思路。

这里从同学们学习写作和准备毕业论文的实际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方向与选题类型。

(一)“作家论”研究。现当代文学有代表性的著名的作家几乎都已经有专门的研究,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所论列的十多位作家,就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选择比较著名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要有所突破,难度比较大。如果全面论述,很难做到不重复别人的观点。所以,对本科生来说,以作家研究特别是著名的作家为题,不宜全面展开,最好集中在某一点上讨论阐述你的新发现,或者尝试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重新阐释问题。举例来说,曹禺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如果全面评论曹禺,再写一部“曹禺论”,必须有大量的前期研究准备,对本科生来说,是太过艰难的任务,不容易完成。但不等于象曹禺这样的著名作家的课题就不能做了,关键是选题要适合。这些年有些年轻学者和大学生就选择某些特别的角度,仍然将曹禺研究向前推进了。如有的运用精神分析方法解析曹禺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与创作实践,有的集中分析《雷雨》“悲天悯人”的主题,有的专门

探讨曹剧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出走模式”及其特殊的意义,有的讨论曹剧的“背景艺术”,有的专门赏析曹禺剧作“诗意特征”形成的因素,有的研究几十年来《雷雨》演出的历史,有的比较分析曹剧的各种修改版本,等等。这些选题范围不大,但角度新颖,便于操作,有利于通过扎实的钻研得出己见,甚至能够在某一点上把研究引向深入。举这个例子是说明,如果以作家作品研究为题,必须先要了解既有的同类研究的状况,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与条件,选择比较具体集中的研究课题,尽量不要贪大求全。以小见大往往更能发挥本科生的才能,也更适合做毕业论文。另外,有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等级”不是很高,以往研究较少,但他们的创作有特色,或者能通过他们看到某种文学史现象,也值得作为论题。如《理解路翎》(陈阳春)和《蹇先艾论》(马佳)两篇毕业论文,所论的作家虽然不是最知名的,但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位置,论文以此为题,论述比较全面,对学科也有所贡献。

(二)文学思潮、流派、社团研究。1980年代中期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几乎是热点。一部分是关于重大的文学思潮溯本追源,如考察诸种“主义”的影响和流变,包括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都已经有专著出现。另一部分是流派社团研究,如学衡、创造社、新月派、现代评论派、左联、九叶派、朦胧诗派等等,研究也比较多了,特别是京派、海派的研究,还有文学的区域文化特色研究,一度成为热闹的话题。最近又有许多人对报刊传媒的研究感兴趣,如《新青年》、《新潮》、《现代》、《小说月报》、上海生活书店等等,都成为讨论的

课题。这些方面的研究仍然有许多空间,本科论文完全可以就其中某个方面进入研究。例如,文学史对《小说月报》的关注多是1921年经过改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打刊物之后,对该刊在此之前的状况不甚了解,一般评价很低。有的同学就专门考察1921年之前的《小说月报》,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的认识。这样的文章选题集中,适合作为毕业论文。当然,这类研究非常强调占有材料,如果以这方面为题,也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可以充分利用既有的研究成果,把思潮、流派、社团或报刊传媒的研究与作家作品研究结合起来,生发出一些新的课题。如果切入的角度合适,问题集中,也是适合作为本科生的论文选题,并写出新意来的。如《茅盾与自然主义》,利用关于自然主义传入中国的材料,结合茅盾的文艺思想和创作实际进行分析,就是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

(三)文学史现象研究。即集中考察在文学史上曾经代表某种倾向、形成较大影响的现象,可能是交叉涵盖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如蒋光慈的创作艺术成就并不算大,能流传的作品不多,但历史上的影响非常大,一度代表文坛的潮流,有的同学就把蒋光慈作为一种文学与文化的现象来研究,从革命思潮、社会心态和文化传播等方面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与得失。又如这些年“女性写作”成为文坛突出的景观,其中也蕴含某些文化现象,有的论文选择某一个女作家的创作为切入点,涉及社会心理、文化转型诸多方面的探讨,也得出一些深入的见解。总之,“现象”研究应当真正抓住在文学和文化发展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个案,提升为“现象”的观察与剖析。这方面有很多题目可做,如“红色三十年”、“革命加恋爱”的写作风尚、“赵树理方向”、“红色文学史”集

体写作、1958年民歌运动、样板戏、“王朔热”、“张爱玲热”、“金庸热”、校园文化与文学、80后青春文学等等,都可能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内涵,可以作为某种文学史或文化史现象来讨论。做这类题目除了要占有文学史材料,还要有较多的理论概括与提升,对理论思维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四)文体研究和作品细读研究。即对现当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作为不同的文体创造与衍变的考察研究,也包括诸如“冰心体”“语丝体”、鲁迅杂文、十四行诗、爱美剧、秧歌剧、小说散文化、新诗戏剧化等等。这方面的成果也很多,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可以选相对小一点的文体流变现象或艺术形式的创新作为研究题目。如某一个时期某一方面的文体变化,甚至某一个作家在文体某一点上的创新,都可以作为论文选题。这类选题除了对文学史、文体史脉络的了解,还要求有比较细腻的艺术分析。如《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吴晓东),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鲁迅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不同功能,揭示了鲁迅作品意义表达方式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关注其对现代小说范式创建的特殊贡献。这种研究,将文体研究和作品细读结合起来了,题目不大,但探讨的问题很深入,有助于理解鲁迅作品价值和现代小说文体的衍变。

(五)文学史的史料钩沉、收集、整理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本科论文一般较少以此为题。其实,做史料整理的题目也很能培养学问的功底与扎实的作风。比如考证某一个文学史事件、某一个史料,或者为某一位作家撰写年谱,都适合作为论文的选题。不过这类课题除了必须熟悉文学史、文化史的知识,还要具备查阅资料的基本条件。

(六)跨学科研究和文化研究。这是现当代文学的学科

生长点,应当鼓励同学们做这些方面的题目。比如近来很受学界关注的城市文化形态研究,出版传媒研究,影视研究,图像研究,网络研究,等等,都有可能在和文学研究的结合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以上只是大致介绍几种选题的类型与范围,这几种类型也互相交叠,另外还有其他各种选题的路向,不可能一一列举。大家完全可以触类旁通,根据各自的兴趣、条件与特长,在导师的辅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做的题目。

下面再谈谈论文写作中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

(一)要认真阅读作品,熟悉材料,珍惜自己的阅读印象和体验。人文学科包括中文学科的学术研究要有相对完整的训练过程,通过自己亲身反复触摸研究对象,大量阅读原始材料(尤其是作品)和既有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思考、摸索、讨论,才能发现问题,也发现自己治学的潜质以及研究的方位。有些同学论文定题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题目是临时决定的,时间比较紧,那也要尽可能补充那个“发现问题”的准备过程。常常见到有的同学原来准备就不足,题目是仓促决定的,定下来就急于拉框架,出观点,模仿别人的论述,这容易先入为主,以论带史。因此,题目决定后,如果思路还不清楚,先不要着急,必须认真读作品,熟悉材料。尤其是作家作品研究,个人的阅读体验、审美的感觉可能就是阐释问题的出发点,文学研究是特别强调主体性的。自己阅读过程的印象、体验和思考最重要,要抓住一些鲜活的体验、思考的火花,以及一些不解的问题,很可能就在其中生发出新意,所谓创新的基础可能就在这里。

(二)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些观点创新。初学论文写作的人容易受教科书的讲述方式影响,总要拉开架势,方方面

面都罗列,结果反而淹没了自己的观点与发现。其实学术论文不能等同于教科书式的通论,一般常识性的内容不必罗列,必须突出创新点并加于充分论证。例如,当代作家汪曾祺有许多人研究过了,再以他为研究对象,就必须某些方面有新的见解,不能重复学术界既有的一般结论。如《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吴宇宏)就突出“传统性”这一方面的论述,有些属于文学史知识的内容,也是一笔带过,不加展开,笔墨重点放到关于传统性的几个层面的解释上,包括仁爱之心,韵白之美,民风余韵,水气阴柔,乐感精神,每一个层面都紧扣着“传统性”展开论析。这样,创新的见解就很突出,超越了以往同类研究。所以在酝酿观点,形成思路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如何把创新的见解,或者阐释问题的新的角度突出起来,整个构思要逐步收拢,放弃那些常识性的一般化的介绍,要让读者明白你的研究创新点和突破点在那里。

(三)要有理论的提升。除了纯粹资料性的论文,一般现当代文学的学术论文写作都要求有理论的分析和概括,而不是就事论事,罗列组合一般的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作品情节或文学史常识。常常见到有些同学写论文已经准备了许多材料,也有一些思考,但写起来感到很平淡,没有多少话好说,或者有些观点提出后不会深入论证,这就是缺少理论的提升。理论分析能力当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养成,但写作过程也应当是提升理论能力的机会。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寻求合适的理论。写不下去了,问题难于解释,不妨先放一放,问问老师,寻找和学习某些理论方法,一当找到了适合的理论,就会豁然开朗,文章的思路结构也可能出来了。例如《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吴晓东),所讨论的“人称”与

“视角”问题,一般读者也都会注意到,但其中丰富的形式意义,不加于深掘和解释,又是不容易发现的。一些感觉到的问题,不提到理论的层面,可能终究说不清楚。该文作者可能是先接触到W.C.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理论,也可能是先对鲁迅小说的叙事特色有感触,带着这个问题去读布斯的理论。不管那种情况,论文作者都是注重将作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做理论的解释和提升,所以这篇文章有见解,有理论品格。我们在强调理论提升的同时,应当注意防止机械地拿某种新理论去套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地选择必须适合研究对象,不要喧宾夺主,不要为了标明自己在用某种新鲜理论,而不惜把研究对象当作“证明”理论的“材料”。常常见到有些文章理论架势很大,很新潮,但内容单薄,不过是观点加例子。这种文风不值得提倡。

(四)注重研究的历史感与审美感。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是文学的学科,又是历史的学科,是两者的统一。文学史研究不同于一般的文学理论,也有别于一般的文学批评或文学赏析,所以要讲求历史的分寸感,同时有审美的意味。这些年有许多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文章,着重点不在文学,甚至完全不再顾及文学,而是把文学史作为文化史、思想史的印证材料,文学性的东西被忽略了。作为个人的选择,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那未可厚非。但思想史或文化史的研究,其内容范式都不完全等同于文学史,也不能够代替文学史研究。做文学史的论文,应当注重文学的、审美的因素。还有,讨论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社团流派、事件论争,都应当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要有辨证的知人论世的眼光。如郭沫若《女神》,《理解路翎》(陈阳春),其研究对象路翎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史现象,过去的评论有很大的分歧。如果完全

不考虑路翎作品的生成背景,以今天的流行审美标准来要求路翎,可能就不理解路翎的生涩与反叛。该文把路翎审美追求中的“偏执”,其有意反抗现实主义的挑战,及其创作得失都放到历史的场景中重新做出评价,从而获得新的理解,连“生涩”也有了特定的内涵。这样的研究没有脱离文学研究注重审美分析的要义,又比较有历史分寸感,有说服力。

学术论文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训练,很难依照什么条条,就可以操作,所有提示与建议,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践去摸索体验。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欣赏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欣赏》论文 读《明朝那些事儿》的一些感悟 我是在高三时找到这本书的,当时的历史老师向我们强烈的推荐。说这是当代除了黄仁宇以外写历史方面的一本最通俗易懂的历史书。所以我打开了她,但是从一开头我就被她吸引了。因为她有一个很好的开头。她从一份档案开始的而且是明帝国的开国者朱元璋的档案,以幽默风趣的笔法向我们展现了朱元璋的一份人事档案。同时也让我了解了明代的许多的历史知识,让我对明代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看法。这个看法也彻底的改变了我对明代的许多认识。作为一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不用多说这是一本可以流传下去的书,也是一本好书。 当下网上的文学也很多,有写得好的当然也有写得不是很好的,可谓是良莠不齐。在这当中这一本书无疑是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当然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她可以让我学到许多的历史知识。这也是她不同于其它的小说,首先她是一本历史书其次她才是一本小说。当然你要说她是一本历史小说这也和她的内容并不矛盾。作者写她的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可以把她当成小说

看,这与作者的最初目是一至的。 由于小时候受香港的电影的影响,在我心中明代一直是一个比清代还黑暗还软弱的朝代。特别是当时的《新龙门客栈》让我对明代的黑暗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再后来看了李连杰的《东方不败》更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明代的一些负面的认识。在我心中明代的人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正常的或者说正直的人,他们不是贪官就是和那些宦官同流合污的人。所以在我心目中明代的灭亡是罪有应得的,可以这么说在我心中明代的人从皇帝到小吏都是坏得透胆了的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一帮人中没有一个的好人。在我心中明代的人民是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过得比解放前的人还不如。这种思想一直伴随着我进如到了高中,而这一切我们公共的历史书也没有对明代有一个好的看法。因此在我心中明代除了宦官还是宦官。 但是当年明月对我这种看法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他让我重新的认识了明代。同时也让我更加进一步的了解了明代。他让我认识到了这个朝代的伟大也让我认识到了这个朝代的许多的不足。他让我了解了一个比我想像中更为精彩的明代,也让我知道了明代的强大。近三百年的历史也让我了解了作为一个人在历史中是多么的渺小,也是多么的无力。大明这三百年可以说是有血有肉精彩不断,从朱元璋的白手起家到南明朱由榔逃亡缅甸。这当中有开国初期的意气风发,也有日落西山的末路逃亡。许多的人物在这当中成就了历史也成就了他自己,但是这一切都被当作了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说中的主人公。 3-曾文清这个人物形象出自曹禺的《》 4.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秋收》和《残冬》 5.周作人的小品文多以“言志”为主。早期“浮躁凌厉”的作品;多收《》、《谈虎集》中。 6.鲁迅一生中只出版过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隍》和 7.穆旦是现代以来中国最杰出的诗人和翻译家之一,解放后;,穆但的名字逐渐被翻家的名字所取代。 8.对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除了通俗作家张恨水以外。还有也带有通俗倾向的“新文学”作家 9.关于“京派”的命名,与30年代初发生在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有 关,当时论争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后来又加入了鲁迅等人。 10.新文学以来最令人遗憾的是“没有描写广阔气魄深厚的作品”,而最能弥补这一缺憾 的杰出代表作家是——· 11.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So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 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 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o 12.在“五四”初期,缜密漂亮风格的散文广受欢迎,尤其可以——与朱自清为代表。 13.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写到群众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除了小说《示众》以外,还有 他以华老栓为主人公的第三篇小说《——》。 14.“语丝派”集中了鲁迅和周作人等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散文大家,是现代文学史上的 重要的散文流派,它得名于——年成立的语丝社:和他们创办的《语丝》周刊。 15.“九叶诗派’’的诗人曾创办过两个诗刊,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所以,这个诗 派又被称为“——派”。 16.最早对老舍的创作进行评论,并肯定其创作具有现代品质的是——的《(老 张的哲学)与<赵子曰>》. 17.在“革命文学,,e

【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女性文学:陈染:《私人生活》林白:《回廊之椅》徐小斌:《双鱼星座》 港澳台文学:白先勇:《台北人》《纽约客》金庸:《金庸全集》 11、冯至:《我是一条小河》、《蛇》: Z! |/ V" d; k( B! j( }' U 12、闻一多:《死水》、《发现》、《口供》, G, ?3 ^( o/ P 14、李金发:《弃妇》 24、柔石:《二月》 J* G, ]$ k# M N2 ]$ j0 W 26、张天翼:《包氏父子》. p; d; a9 h2 q7 q/ n 27、艾芜:《山峡中》! A8 j: R- `1 y) x9 r& S- M8 G 28、萧红:《呼兰河传》4 k3 K4 s) m1 O7 f4 r! f/ Z" p( E 29、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a- n% x3 ?: E' u! W 30、施蛰存:《梅雨之夕》7 O/ A# l5 N3 a( _ 31、戴望舒:《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我用残损的手掌》 32、卞之琳:《断章》、《距离的组织》、《尺八》 33、何其芳:《预言》 34、臧克家:《难民》、《老马》) C9 K7 f2 A# L) F' a9 v' x; T 35、鲁迅:《灯下漫笔》、《纪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铸剑》、《采薇》 36、林语堂:《我的戒烟》! x: K; ?1 |/ t4 |/ R: @, p; ? 37、何其芳:《雨前》、《哀歌》 t+ U- j! K% @2 L. I: Q& L- Q& w 38、夏丏尊:《白马湖之冬》 39、丰子恺:《渐》7 o7 e, P1 b o; d3 s 40、夏衍:《包身工》 42、夏衍:《上海屋檐下》 44、张天翼:《华威先生》 51、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太阳》3 W( a9 52、田间:《给战斗者》- A2 g) M' f4 _7 E 53、穆旦:《诗八首》 54、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55、梁实秋:《雅舍小品》(选)3 g+ Z1 y' V" B0 ]3 D3 Q( u, a. ~ 56、阳翰笙:《天国春秋》& o0 M' j# G+ q: i( E 57、夏衍:《芳草天涯》 58、陈白尘:《升官图》 59、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8 B* @& z/ m9 j* k7 P 当代文学: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1956:百花时代》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原名《革命·历史·小说》)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 曹文轩《二十世纪文学现象研究》和《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补充:《小说门》、《第二世界》) 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

论文的撰写或研究报告的撰写

论文的撰写或叫研究报告的撰写 理论性论文:只有大家写的才能发表,一般是写设计研究 修改表:对评审员的意见做了哪些修改 研究背景或“问题提出” 设计研究要求有框架(理论框架): 一、问题提出:(最难的部分) 包括: 1、研究领域:这篇论文是写哪个领域的 2、文献研究:关于这个领域目前研究现状,还存在什么问题,引出研究问题 3、研究问题:这篇论文要回答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4、研究目的:从而.......的目的——达到什么目的 5、研究价值:本研究的意义。 3—5,每个问题一句话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抽样技术和样本(研究对象) 3、研究过程和工具,工具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 4、数据或资料的处理技术 三、研究结果 1、报告主要的研究结果 2、阐述 四、讨论 1、本研究最初的目的、 2、本研究发现了什么、 3、对发现的解释、 4、研究对现实的意义、 局限性(所需的进一步研究、展望或:本研究的不足、展望下一步进行的研究) 五、结论 一小段话,对本文的总结 中国电化教育必须有结语,前面必须有前言 对目的、方法、结果、价值的高度概括 会议论文要求低,只要摘要,交流、题意见、再修改,投期刊 投了期刊的不能投会议,会议要求是新的,投了会议的可以投期刊:致谢,本文是2014年什么会议论文,感谢参会者的修改。 参考文献的格式:很多研究者都认为........(Anderson,1998;Garrsion,2001;Siemens,2004)(陈丽,1998) 要严谨,每一句话有据可循 摘要

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要求(只看摘要就知道论文质量) 1、背景信息(很多摘要只说背景信息) 2、研究目的 3、研究方法 4、研究结果 5、研究价值 为了.......然而,网上教学实践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质量保证,引出问题结论与摘要很接近,摘要对结果高度概括、凝练 论文评审表: 1、研究内容的学术质量 2、文章的价值 3、文献综述 4、研究问题的概念化 5、研究方法 6、摘要 7、文章的长度 8、文字表述清晰 9、总体意见 1、文章的原创性和贡献 2、文献研究是否完整、最新? 3、研究方法是否合理 4、数据收集好额分析是否严谨? 5、文章的格式和写作质量? 6、其他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试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1) 复习资料 贾文丰 河南电大 二 OO五年十一月

前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1)》的考试范围为课本内容。考题类型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即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同学们在答题中要注意简答题与论述题 的根本区别:论述题必须有要点、举例、分析(甚至是自己的独到见解),而简答只答要点即可,不用展开分析。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牢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八个字,在全面复习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资料的内 容。这里所要说明的是,本资料的论述题“提示”内容不 是唯一的,仅供参考,同学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发挥。 最后预祝大家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贾文丰 2005年 11 月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一、填空 1.鲁迅,原名,字,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我国文学的奠基人。[周树人;豫才;现代]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 树人和。[周作人] 3.散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 家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 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肥皂;四铭]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天演论》]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 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 烦。”[眉间尺] 6.爱姑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离婚] 7 .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8.鲁迅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说,他 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上是一个食人民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散文体式:“闲话”与“独语”的开创者——鲁迅 “闲话风”的散文追求一种日常交流的语境,以聊天、闲谈的方式结构文章,通常有种开放的格局,风格上也讲求娓娓而谈,“信口信腕”。(《朝花夕拾》) “独语”则与“闲话”相对,是一种内敛式的话语方式,注重内心的自我满足,强调独立、孤独的生命体验,风格上也比较偏向奇崛与沉思。(《野草》) ☆新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人生派写实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 (新小说发端于五四前后的“问题小说”,之后过渡到人生派写实小说,乡土写实小说也可归入此类。) 问题小说: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此特指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的“题材热”,当时作家们借小说的形式提出有关社会、人生的诸多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代表作家有冰心、叶圣陶、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人生派写实小说 随着1921年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人生派写实小说成为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气度最为开阔的一个小说流派,在艺术宗旨上它坚持为人生而创作,尽管起初艺术追求颇为多样化,但或迟或早都开始趋向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一派的作者最众,作品也最丰富,主要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王统照、许地山及鲁彦等乡土派小说家们。 ☆乡土写实派小说 乡土写实小说于1923年前后陆续出现,鲁迅是首次使用“乡土文学”(即“侨寓文学”)这个术语来概括这个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为主忆述故乡情与事之流派的人,并把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等作家归入其中,而他本人也在创作实践上成为乡土写实小说流派的艺术楷模。 ☆“自叙传”抒情小说 它是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与20世纪二十年代日本的“私小说”影响下形成的小说体式,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以郁达夫的小说为主要代表,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为中国后来的现代小说发展开了重要的源头。 (抒情小说的先行者――民初“诗僧”苏曼殊,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以旧形式始创了近世的浪漫主义) ☆前期新月派:指1927年以前,以徐志摩、闻一多和朱湘等为代表的诗人群。为使新诗走向规范化,他们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新诗格律化的主张,强调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 ☆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为标志,主要以徐志摩为核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前后期新月派一致之处在于其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立场,不同之处在于后期“诗感”更趋近现代派了。 ☆社会剖析小说 三十年代,一种主要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而且影响深远,这一类小说以矛盾为主要代表。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 (1/10)、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展开了诗人和三类人的对话,这三类人分别是农夫、农妇和() (2分) ?A、渔妇 ?B、牧民 ?C、土地垦植者 ?D、年老的母亲 (2/10)、曹禺《北京人》中的曾思懿、曾文清是什么关系? (2分) ?A、父女 ?B、夫妻 ?C、姐弟 ?D、兄妹 (3/10)、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所呈现的形式美在于() (2分) ?A、每节四句,结构齐整。 ?B、“依洄”吟唱的风格。 ?C、梦和现实的交织。 ?D、一句话反复呈现。 (4/10)、鲁迅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也有一个很经典的细节刻画,是: (2分) ?A、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B、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C、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D、她的笑,说实话,并不比哭更体面一些。 (5/10)、闻一多《发现》的情感抒发之所以获得火山爆发般的效果,主要在于() (2分) ?A、直接从感情的爆发点开始。 ?B、以“血泪”和“不对”的否定开始。 ?C、每两句一韵,节奏明快。 ?D、每一句分成两个短句,节奏急促。

(6/10)、试图呈现“河流上的人‘千年不变无可记载’的历史”的,是下面哪个作品? (2分) ?A、周作人《鬼的生长》 ?B、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C、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D、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 (7/10)、周作人《水里的东西》所写的“水里的东西”是什么? (2分) ?A、金鱼 ?B、水鬼 ?C、新生物种 ?D、水下生物世界 (8/10)、“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出自哪一个作品? (2分) ?A、卞之琳《尺八》 ?B、戴望舒《寻梦者》 ?C、卞之琳《断章》 ?D、何其芳《预言》 (9/10)、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历史就是两个阶段的循环,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2分) ?A、任人宰割的时代 ?B、人肉筵席的时代 ?C、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D、天下太平的时代 (10/10)、曹禺《日出》里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是() (2分) ?A、黄省三 ?B、李石清 ?C、潘月亭 ?D、王福升

中国现当代文学A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 (试卷共8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人的文学》的作者是 。 A .鲁迅 B .李大钊 C .周作人 D .胡适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A .《尝试集》 B .《女神》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3、话剧《名优之死》的作者是 。 A .夏衍 B .洪深 C .丁西林 D .田汉 4、“人生派”中个性特色最为明显的作家是 。 A .叶圣陶 B .周作人 C .许地山 D .庐隐 5、《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 。 A .郭沫若 B .何其芳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6、京派创作的突出特点在于追求一种执著而独特的 文化品格。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理性主义 D .感性主义 7、《我在霞村的时候》的作者是 。 A .冯雪峰 B .茅盾 C .丁玲 D .冰心 8、夏衍剧作的代表作品是 。 A .《法西斯细菌》 B .《上海屋檐下》 C .《都会的一角》 D .《心防》 9、“左联五烈士”中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 A .殷夫 B .萧军 C .冯铿 D .柔石 10、《呼兰河传》的作者是 。 A .萧军 B .萧红 C .叶紫 D .柔石 得分 阅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系 专业 层次 姓名 学号 ┉┉┉ ┉┉┉ ┉┉┉┉ ┉密┉┉┉┉┉ ┉┉ ┉┉ ┉封┉ ┉ ┉┉ ┉┉┉ ┉┉┉线┉ ┉┉ ┉ ┉┉┉┉┉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6分) 1、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人是 和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创作新诗的第一人是 ,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 。 3、鲁迅开创了现代文学表现 和 两大重要题材。 4、被称为教育小说家的作家是 ,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长篇小说是 。 5、闻一多的两个诗集是 和 。 6、鲁迅对于愚昧、麻木的人们的态度是: 。 7、20年代象征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而真正把象征诗美品格推向成熟的诗人是 。 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以 和 为主要思想武器,向封建文化发起了总攻。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精神胜利法: 2、零余人: 3、“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赏析

2 015 /2 016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 赏析 课程题目《边城》赏析 课程代码32000230 姓名Anjiri Simon 学号1312030193 Nandwa 日期地点三教114 成绩教师徐晓力

摘要:每个国家有都自己的特色。我刚来中国(这美丽土地)的时候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学,法学等等非常好奇。我想通过学中文去了解中国。在中国这三年多,我学会了中文,学过中国法学概念,通过电影,电视剧和一些电视节目了解了中国历史和战争时机的故事,跟中国朋友交流过程中了解了中国基本文化,但从来没有接触中国文学。这个学期我终于有了机会选择了这一门课,通过这门课我学会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中国作家如沈从文,鲁迅,李白等作家还有他们的精彩作品。我看过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蒲钰的脑袋开花这些作品,那么今天想通过这篇作文来简单介绍沈从文的边城里面的故事情节和重要人物形象。 边城 作家介绍 沈从文(1902--1988),是湖南凤凰人,汉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他1927年参加“新月社”,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20.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 )。 A.学习考古学B.学习医学 C.学习文献学D.学习文学 2.在鲁迅小说中,有关于一个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 )。 A. 《孤独者》B.《在酒楼上》 C.《孔乙己》D.《伤逝》

如何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

如何撰写和发表研究论文 开始写作前. . . 完成研究工作后,您将面临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在动笔之前,您应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自我推销 发表文章在很多方面与做生意很相似。文章就相当于您的产品,杂志编辑就相当于买家,您想把这个产品卖给买家,您得让买家相信,您的产品很有价值。 下几点: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研究场所、方法设计、受试者、主要测量指标)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IMRaD 结构 前言 前言应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要使文章主旨一目了然。前言部分一定要简短,通常两到三段就已足够。 要避免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都一一列出来。正确的做法是,您应该先描述一下研究背景,然后简要概括研究现状。您最好引用系统性综述中的最佳证据。如果近期有一篇影响力较大的 Cochrane 综述与您的研究相关,但是您忘记提起,编辑就会注意到。您需要阐述您的研究为何有必要开展。它有哪些创新之处?是否解决了某些争议? 前言部分最好用一句话结尾,这句话不仅要提出一个清楚鲜明的研究问题,还应写明您打算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此时应避免透露您的研究结果或结论。 下面给出了一篇"前言"范文,可以很好地说明上述几点。 ?请注意,它的起始句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紧接着,它又描述了一些最为重要的细节信息,然后对争议和最佳证据进行了简要总结 ?最后,它用一句简要明了的研究问题结尾。 ?请注意,作者如何使用主动语气("We compared the cost effectiveness(我们比较了...的成本效益)")而非被动语气("The cost effectiveness was compared(...成本效益被比较)")来确保行文的规范性。6 方法 从很多方面来讲,"方法"部分是文章最为重要的一部分。BMJ拒收很多文章的原因之一就是,作者采用了错误的研究方法来回答自己的研究问题。例如,在测试某种新药时,他们没有使用随机对照研究,但却错误地使用了非对照研究。 "方法"部分一定要详细,因为只有这样,读者才会确切地知道该如何重复这个研究。如果您的"方法"部分写得不够详细,编辑可能会怀疑您隐藏了一些问题。 您一定要声明,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您的研究,受试者在参加研究前也已提交知情同意书。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写明是否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BMJ不会为这篇文章安排同行评审。 定量研究 对于定量研究,编辑会着重评审"方法"部分的 5 个要素。您可以将"方法"部分分为五个副标题,以便编辑阅读。 ?设计 ?样本 ?干预 ?测量指标 ?数据分析。 设计 介绍研究的设计方法(表 1)。 表 1 研究设计部分应包含哪些内容 1. 说明所用的设计方法。方法是: ?观察性的还是干预性的? ?前瞻性的还是回顾性的? ?对照的还是非对照的? ?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还是病例对照研究? 2. 对于对照研究,是否采用随机对照? 3. 对于随机对照研究,到底如何进行随机?例如,您是否采用将随机数字法装入密封信封的方法?所采用的随机单位是什么?例如,您选择的是单个患者还是全科诊所? 样本 解释样本的筛选方法。特别是: ?您是如何确定样本量的?这应该包括检验效力计算。 ?您是如何招募受试者的? ?您如何确保您的样本代表了您所要研究的人群? ?您在筛选样本的过程中使用何种措施减少偏倚? ?您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是什么? 干预 ?描述您在研究中使用的干预方法以及对照组的处理 ?您采用何种方法确保受试者不知道自己的分组(例如,您是否将安慰剂组和积极治疗组设计得无法区分)? ?各研究小组是否曾发生污染? 测量指标 ?在设计研究时,您决定采用哪些测量指标?您应该注明您的首要和次要指标。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是汪曾褀回忆童年的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和英子姑娘朦胧的爱情故事。 2、王蒙《春之声》中所用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______。 3、阿城的《棋王》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______的故事。 4、老舍的小说______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5、“她不但自己爱赊,而且颇看不起不敢赊,不喜欢赊的亲友。虽然没有明说,她大概可是这么想:不赊东西,白作旗人!”这个“她”是《正红旗下》中______。 6、在2006年召开的中国作协大会上,____ __ 被推选为新一任的作协主席。 7、短篇小说《锻炼锻炼》是的作品。 8、当十月的风再次翻动安详的落叶,儿子忽然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出自的作品《》。9、《母亲》是翟永明组诗《》中的一首。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以《故里三陈》为例,试析汪曾祺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 2、“他恍惚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像遍地都是火苗子”“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里,举着一个大萝卜望着太阳。孩子的眼睛那么大,那么亮,看着让人难受”“黑海钻进了黄麻地,像一条鱼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黑孩——黑孩”。———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由“阳光”、“通红的土地”、“孩子”以及“寻找”的动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3、《许三观卖血记》中,人物的对话和语言不仅是交代叙事背景、故事情境、和结构转换的主要载体,而且在形式上采取了多种重复的方式,试举例说明,并简略分析其效果。 4、怎样理解戏剧艺术的语言特征? 三、分析本学期精读篇目中的一篇作品,并写成一篇文学评论。(50分) (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自圆其说,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有文采。不得少于1000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测试题(一)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受戒》 2、意识流 3、王一生 4、《正红旗下》 5、大姐的婆婆 6、铁凝 7、赵树理 8、史铁生《我与地坛》 9、女人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以《故里三陈》为例,试析汪曾祺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 ①小说多运用白描--烘托的艺术手法给人物状貌传神。《陈小手》中,对陈小手的“手”进行了白描式的刻画,突出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②善于抓住人物性格某一最富特征的细节加以点拨,使人物活起来。如陈小手一篇中,陈小手给团长的太太看病,对“太太”没有多少介绍,仅抓住“杀猪也似的乱叫”这一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五四时期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是和。 2、1918年4月,胡适发表,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是,第一部现代长篇小说是,第一部新诗别集是。 4、“五四”以后,以描写小市民和中、小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而著称,他这方面的代表作是。 5、1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和,以及宗白华的,引起了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和兴趣。 6、闻一多的新诗诗集只有两部:和。 7、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上半年,左翼文学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即和之 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标榜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的派别是() A甲寅派B学衡派C鸳鸯蝴蝶派D新月派 2、提出“人的文学”的是() A胡适B陈独秀C李大钊D周作人 3、下列哪一社团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A.莽原社 B、未名社 C.语丝社 D.浅草社 4、茅盾所谓“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一位诗人”指的是( )。 A.徐志摩 B.闻一多 C.冯至 D.李金发 5、“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 闻一多的:( ) A.《忆菊》 B.《一句话》 C.《发现》 D.《死水》 6、尚洁是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命命鸟》B《缀网劳蛛》C《商人妇》D《湖畔儿语》 7、“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 里受苦呢!“这句话出自() A《孤独者》B《超人》C《在酒楼上》D《沉沦》 8、“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 形象是( ) A.子君 B.莎菲 C.爱姑 D.曾树生 9、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10、《一只马蜂》的作者是() A欧阳予倩B田汉C洪深D丁西林 三、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

现代阅读书目: 《鲁迅全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坟》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 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叶圣陶短篇小说选》:《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新月派诗选》 《郁达夫文集》《郁达夫小说集》《冰心选集》《朱自清散文》《周作人散文》《闻一多文集》 《死水》《徐志摩诗集》《丁西林剧作全集》(上下)《象征派诗选》《(语丝)作品选》《茅盾全集》:《子夜》《蚀》《虹》《腐蚀》《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 《老舍文集》:《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 《巴金全集》:《家》《憩园》《寒夜》 《沈从文文集》:《边城》 张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叶紫:《丰收》 《张天翼小说选》:《华威先生》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 艾芜:《南行记》 李劼人:《死水微澜》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文集》:《金锁记》《倾城之恋》 《赵树理文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孙犁文集》:《荷花淀》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秦瘦鹃:《秋海棠》 徐訏:《鬼恋》《风萧萧》 周立波:《暴风骤雨》 路翎:《财主的儿女们》 萧军:《八月的乡村》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田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洪深:《五奎桥》 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包身工》 陈白尘:《升官图》 贺敬之等:《白毛女》《新感觉派小说选》《中国诗歌会作品》《山药蛋派作品选》《殷夫诗选》 《艾青诗选》《戴望舒诗选》《田间诗选》《冯至诗选》《穆旦诗选》《臧克家诗选》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竟:《漳河水)袁水拍:《马凡驼的山歌》《现代派诗选》《七月派诗选》《白色花》《九叶集》《林语堂散文》《梁实秋散文》何其芳:《画梦录》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王一川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共8册) 《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一1927)(1一10)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1—20)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1—20) 当代文学阅读书目 小说: 梁斌《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 欧阳山《三家巷》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赵树理《登记》《“锻炼锻炼”》《三里湾》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黄河东流去》孙犁《风云初记》《山地回忆》《铁木前传》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王愿坚《党费》茹志鹃《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峻青《黎明的河边》 刘心武《班主任》《钟鼓楼》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春之声》《蝴蝶》《布礼》《活动变人形》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 谌容《人到中年》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沉重的翅膀》 徐怀中《西线轶事》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 阿城《棋王》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铁凝《哦,香雪》《麦秸垛》《玫瑰门》 张贤亮《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邓友梅《那五》《烟壶》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 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

研究生必读→如何撰写研究论文

如何撰写研究论文 〖蓝箭射手是我在网络上的名字其实我是东东,FUN→也是我:)〗 蓝箭射手江南 发表论文是很重要的,我们学院要求每个人必须发表一篇以上的核心论文。我为硕两年才发过4个核心,有点心得,但是有觉得肤浅,姑且写下来,待以后修改,大家觉得有道理的就接受吧!理所当然发表论文关键在于设计和做好自己的实验,但是写论文自然也有一些技巧。写好论文对发表很是重要,有时候实验研究再好,无法引起主编的重视,或者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就可能断送了自己的文章啊! 题目 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所以拟定一个好的题目特别重要,当然不纯粹是为了吸引人,题目还应该反映文章的特点,主要体现主要的研究内容或者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以及特点等等,这样可以一目了然。题目还要做到文字简介,通顺,没有标点,长度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语不超过100字母。 作者和介绍 作者自己肯定是第一作者,其他有老板是责任作者,此外还可以有1-3个其他的作者,我觉得只要是对论文有贡献的人都要写进去,这样也体现他人的工作,下次请教别人别人也乐于帮助你呀!关于介绍要写出出生年月,性别,单位,研究领域等各个杂志有不同的要求。如果研究内容是项目的要写好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一般项目的发表几率要高一些。 摘要和关键词(中文英文) 摘要和关键词常常作为检索工具的检索依据,所以一定要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一般100-300字,不超过400字,要突出重点,于自己的研究无关的或者他人的研究、理论等不要出现在摘要中。写摘要可以采用结构方法,目的,方法,结果,讨论这样写出来比较清楚,当然也不必千篇一律。 关键词最好符合专业要求,可以参照《汉语主题词表》或者《CA index》,这样容易被检索,也比较符合规范,一般3-10个,总之尽量反映论文的特点。 关于如何写好英文摘要,一定要多阅读参考文献,练习实践,不断的提高,还要注意就是科技论文写作都是用被动语态哦! 引言 引言的主要作用我觉得是提供读者需要的背景资料,体现研究的重要性。一般采用的结构叫做“漏斗式”,就是先介绍主题的一般知识,再转向主题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在提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强调一下解决方法和重要性。这个问题必须是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论文中必须有证明的解决方法或者结论。不要把引言写成小型综述,参考文献要尽量少,写一些特别重要的,新的文献。有些人习惯写一大堆参考文献,而后面几乎没有,这种观点我认为错误。还有就是引言的篇幅,很多格式规范对这个有要求,我认为不要超过500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平时作业一及部分参考答案2008年06月29日王凤霞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二)作业1及部分参考答案 说明: 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散文部分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料。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题型相一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 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和。 3.周作人散文的基本体式是“”。 4.巴金五集“随想录”是《》,《》,《》,《》,《》,《十年一梦》是《》中的一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 )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子’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3.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4.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5.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写的三篇小说有() A.《银灰色的死》 B.《沉论》

C.《南迁》 D.《春风沉醉的晚上》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3.简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通过对“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了解,分析巴金在《十年一梦》中进行自我发现与清算的漫长而逐渐深入的过程。 2.分析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 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热风》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鲁迅和周作人。 3.周作人散文的基本体式是“闲话体”。 4.巴金五集“随想录”是《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十年一梦》是《随想录》中的一篇。 在这次作业中,填空题全对的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不乏大家共同讨论的情况,对于平时作业,这是可以允许的。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