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和策略

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和策略

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和策略
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和策略

建筑防火设计 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和策略

乔 旭1,阚 强2,刘庭全2

(1.天津市消防总队,天津300090; 2.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天津300381)

摘 要:分析会展建筑特点,从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排烟设计、探测灭火、钢结构防火保护等方面总结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会展建筑;防火设计;防火分隔;安全疏散;火灾探测

中图分类号:X924.4,T U24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0029(2011)09-0783-04

会展业在我国发展快速,对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国内众多大中型城市为发展会展经济、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了一大批会展建筑,如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南京会展中心、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等。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makeup air to smoke flow in metro station

LIANG Jun1,XIE Yuan-yi2

(1.Suzhou F ire Detachment,Jiang su Suzhou215021,Ch-i na; 2.Sichuan F ire research Institute o f M PS,Sichuang Dujian-g yan611830,China)

Abstract:U sing F DS to simulate t he effect of smo ke exhaust and makeup air in met ro stat ion.T he r esult sho wed that the smo ke ex haust sy stem designed based o n code can satisfy the requir ements of contro lling smo ke spreading and dow nstr eam velo city at the sta irs.U nilateral makeup air w ill r esult in smoke ho ld-up,and can't ensur e the safety of evacuation fr om the stat ion.Ag ainst the simulation r esult,the v ent ilat ion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by optim izing the lo cation o f the air vent,and form bilateral makeup air.It is sugg ested that w hen the loca-t ion of stair can't ensur e the makeup air,adding mechanical or natura l smoke exhaust sy stem at the blind ar ea is necessa ry. Key words:met ro statio n;fire;makeup air;smoke ex haust; numerical simulation

作者简介:梁 军(1972-),男,江苏南通人,苏州市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工程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建筑防火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路198号,215021。

收稿日期:2011-05-12 会展建筑是指以展览空间为核心空间,会议空间作为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并结合其他辅助功能空间(包括办公、餐饮、休憩等)的大型展览建筑综合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大型公共建筑,为使建筑造型空间满足高大、空阔、舒适的使用要求,会展建筑比其他建筑更加追求视觉上的通透性,而且技术更加现代化、规模更加大型化,这使得其防火设计存在诸多难点。目前,国内多数会展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开展了消防专项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会展建筑的防火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会展建筑特点

会展建筑主要用于举办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功能用途广泛。为满足不同用途对建筑的需要,保证室内布置的灵活性,会展建筑通常高大、开阔。如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最大展厅建筑面积13550m2,室内净高约19m;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最大展厅建筑面积16090m2,室内净高约23m。

由于会展建筑用途广泛,因此建筑内可燃物具有不确定性。当建筑用于举办会议时,主要可燃物为座椅、沙发等;当建筑用于举办展览时,主要可燃物为各类展品,而且展品比较繁杂,可能包括服装、书籍、食品等各式商品;当建筑用于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时,主要可燃物为各类道具、舞美设备等。

各类活动通常选择在周末、节假日举行,因此,会展建筑内人员数量较多,尤其是一些大型招聘会、商品展销会期间更是人员高度密集。由于举办不同活动时,建筑会采取不同的布置和分隔形式,这使得建筑内人员难以熟悉室内环境。

空间高大、可燃物种类多、人员聚集等特点,决定了会展建筑的防火设计会存在一些难点,需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2 防火设计的主要难点

2.1 防火分隔

由于展厅空间高大,其防火分区划分是个比较突出的难题。如果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一方面技术上较难实现,另一方面大空间失去了开敞的视觉效果。如果采用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卷帘自重过大,而且目前防火卷帘在设计、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范围地使用防火卷帘增加了不可靠性;如果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划分防火分区,其用水量大,经济性较差,而且

由于建筑高度较高,分隔效果会受到影响。

2.2 安全疏散

由于展厅规模大,其长度、宽度均较长,导致展厅内部分区域的疏散距离较长,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此外,现行国家标准对于会展建筑的使用人数无明确规定,设计中的疏散宽度及出口数量能否满足人员安全疏散需要,不能直接复核和判断。

2.3 排烟方式及设计参数

展厅高度较高,如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效果会受到影响;而受建筑外立面效果以及通风、防雨等限制,排烟窗的设置位置、开启方式受到约束,也直接影响到排烟的效果。展厅如果采用机械排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相关要求计算得到的排烟量较大,加之现行国家标准对风管材料限定为不燃材料,使得风管自重较大。而通常展厅屋顶造型丰富,跨度大,使得风管布置存在难度。

2.4 探测和灭火设施选型

展厅高度通常大于12m,而当普通闭式喷头布置高度超过12m时,喷头不能迅速地感受到地面火源的影响,从而不能迅速动作,会造成灭火延误。在高大空间建筑中,烟气流动的距离较长,其温度和浓度都会迅速降低。在火灾初期,大量烟气可能升不到顶棚便开始发生弥散。此外,高大空间建筑易产生热障现象。因此,顶棚安装式的各种点式感烟及感温火灾探测器在这种空间内均无法及时探测到火灾。为准确及时发现火灾、扑灭火灾,需结合展厅建筑形式及功能特点选择火灾探测设施和灭火设施的类型。

2.5 钢结构防火保护

与用其他材料建造的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且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高大空间建筑。目前,会展建筑较为广泛地采用钢结构。钢结构的缺点在于耐火性能差,虽然展厅空间高大,有较好的蓄烟、纳热能力,可有效减小火灾对结构的影响,但展厅内布置展品的种类、高度等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需合理确定钢结构的防火保护范围及方式。

3 防火设计策略

3.1 防火分隔设计

展厅空间高大,可燃物具有不确定性,为避免火灾的大规模蔓延,展厅应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展厅周围通常设置有辅助功能房间,如办公室、会议室、库房和设备用房等。为减小这些功能用房与展厅之间火灾时的相互影响,应采取措施将功能用房与展厅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烧体墙和不低于1.5h的楼板将功能用房与展厅进行分隔,房间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面向展厅的墙上必须开设窗口的,采用固定甲级防火窗。

当展厅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划分防火分区存在困难时,可考虑采用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即在展厅内设置一定宽度的净空,防止该净空相邻两侧的火灾相互蔓延。

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与展位布置协调。隔离带的设置应尽可能减小对展位布置的影响。

(2)能够直通室外。隔离带上无物品摆放且空间开阔,直通室外有助于人员安全疏散。

(3)尽可能减小占地面积,有效提高展厅的利用面积。图1显示了某展厅隔离带设置方案,如该展厅沿横向设置防火隔离带,不仅占用面积较大,而且路线曲折,不能通向展厅主出入口,

不利于人员疏散。

图1 某展厅防火隔离带设置

(4)根据展厅的火灾规模合理确定防火隔离带宽度。防火隔离带宽度应能阻止火灾通过热辐射进行蔓延。假设展厅发生20M W的火灾,展出物品受热辐射作用被引燃的最小热流量为10kW/m2,根据式(1)可计算出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7.3m,考虑一定安全系数,可取9.0m。

R=

Q

12 q "

1/2

(1)式中:Q

为火源热释放速率,kW;R为距火源中心的距离,m;q

"为受辐射作用引燃可燃物的最小热流量。

3.2 安全疏散设计

为减小展厅内人员的疏散距离,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在疏散设计中需注意:

(1)根据展厅平面布置,均匀布置安全出口。在展厅的短边布置安全出口,可有效减少疏散距离较长的区域。

(2)展厅根据建筑形式、不同的用途合理设置疏散诱导与指示设施,可在地面设置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疏散指示标志。

(3)合理确定展厅内人数,设计安全出口数量及疏散宽度。我国相关标准未明确规定展厅的使用人员密度。在实际工程中,通常参考国际相关标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人员密度。国内部分会展建筑展厅的人员密度如表1,人员密度是按展厅的建筑面积确定的。

表1 国内部分会展建筑展厅人员密度

项 目人员密度系数/人/m2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二期工程0.5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0.5

深圳会展中心0.435

北京奥林匹克会展中心0.5

中山博览中心0.5

根据上述分析,展厅的人员密度宜根据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考虑,并建议在展厅出入口设置人流统计装置,当展厅内同一时间人数大于设计值时,应采取措施限制人员进入展厅。

3.3 排烟设计

展厅的空间高大,火灾荷载密度较高,因此,优先考虑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机械排烟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

(1)合理确定机械排烟量。可根据相关公式,在合理确定火灾最大热释放速率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产烟量,并考虑一定安全系数确定机械排烟量。产烟量的计算公式可参照ISO16735 消防安全工程 烟气层计算公式要求 、NFPA92B 内街式购物中心、中庭和大空间烟控系统指南 。

(2)展厅空间高大,蓄烟能力较强,而且烟气往往升不到顶棚便开始弥散,因此,机械排烟口的位置不一定布置在展厅的最高处,但排烟口的设置应确保将烟气维持在一定高度,保证人员安全。

(3)展厅内排烟管距离地面较高,受火灾的影响较小。因此,管道材料的燃烧性能可考虑适当降低要求,采用难燃材料,以降低管道重量,便于管道布置。

当展厅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确有困难时,可考虑采用自然排烟。自然排烟的有效开口面积应根据排烟窗开启形式进行核算,不应采用上悬窗。排烟窗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火灾时能自动开启。自然排烟口的设置应避免展厅各区域内的排烟口间距过大,并应考虑热障现象及展厅外逆风的影响。

3.4 探测和灭火设施设计

可用于展厅内的自动灭火系统有雨淋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和自动扫描定位灭火系统。雨淋系统的优点是水量大、覆盖充分、控制火灾蔓延效果好,缺点是必须与火灾报警系统联用,且造价较高、灭火针对性不强、水渍损失大。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有手动、远控和自动式等形式,水量大、灭火效果好,但对控火、保护人员不利。自动扫描定位灭火系统保护距离可达9m以上,水流量适中、灭火针对性强,相比前两种系统更适用于展厅。自动扫描定位灭火系统型号较多,需结合展厅建筑设计,分析不同类型的喷水流量、保护半径、喷头安装高度、安装方式等确定选型。

表2列出了可应用于展厅的火灾探测系统的比较。一般,光电火焰探测和图像火焰探测等火焰探测装置不受热障现象的影响,适用于火灾发展迅速,并产生强烈光和火焰辐射的场所,不适用于阴燃火。红外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吸气式烟雾火灾探测、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等探测装置,能够及时探测到处于阴燃阶段的火灾,但易受热障现象和光路上障碍物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当选用易受热障现象影响的探测装置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屋面下方温度偏高或调整设施安装高度,与展厅屋面保持一定距离;采用光探测装置时,应充分考虑展厅内布置形式,避免被遮挡。

表2 可应用于展厅的火灾探测系统的比较

探测系统传感机理

探测距离

/m

控制面积

/m2

抗振

热障

影响

安装方式

吸气式

感烟探测

接触式

吸气感烟

吸气孔参照

点式感烟

探测器

依据吸气孔好有

顶棚

吸气管

普通光束

对射探测

减光式

光电感烟

1001400差有

空间中部

侧墙,

需准直

反射光束

感烟探测

减光式

光电感烟

50~100<1400一般有

空间中部

侧墙,

需准直

光截面图像

感烟探测

图像式

感烟

30~100>1400好有

空间中部

侧墙,

无需准直光电火焰

探测

热辐射

感火焰

15~30300好无

空间中部

侧墙,

无需准直图像火焰

探测

图像式

感火焰

1001200好无

空间中部

可定位,

无需准直

3.5 钢结构防火设计

展厅钢结构的防火保护,可根据火灾下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确定。一般,通过分析火灾危险性设定火灾场景,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及传热学理论,计算受火灾影响区域的钢构件温升,再将构件的温度作用添加到整体结构模型中,采用结构分析软件分析火灾对钢结构体系的影响。

在分析钢结构的耐火性能时,为保证结构防火保护可靠,应遵循火灾场景的设计原则,选择火灾增长速率快、发热量大的可燃物,并应考虑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等失效情况下的火灾场景。计算时,应选择处于最低位置且尺寸较小的钢构件以及应力比较大的构件作为最不利构件进行分析。

根据展览的具体情况确定可燃物的分布高度。目前,国内众多大型展览中,展位的高度大多为3.0~ 6.0 m,甚至出现多层展位的情况。一旦展位顶部发生火灾,火源距离屋顶钢构件近。因此,在计算分析中应认真确定可燃物的高度,并将该高度作为布展时的限制高度。

在分析结构的耐火性能时,应关注结构形式,尤其注

建筑防火设计

大型体育馆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及应用

罗 晖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总队,广西南宁530022)

摘 要:系统探讨了大型体育馆消防设计遇到的困难,如防火分区划分、人员安全疏散、排烟系统设计、钢结构防火、火灾探测监控、自动灭火系统等问题,讨论采用消防工程学理念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以某体育馆为例,应用该方案对其防火设计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型体育馆;消防设计;安全疏散;钢结构防火

中图分类号:X924.4,T U24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0029(2011)09-0786-05

现代体育场馆已经不再是仅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其设计还要考虑购物、娱乐、办公、餐饮等功能。随着我国举办国内外大型赛事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也越来越表现出复杂性与多学科性。综合看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功能多元化、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合、重视赛后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应用。体育馆是室内进行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的建筑,由于其本身属于空间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增加了一些新颖的设计元素后,通常会给建筑防排烟、防火分区设置、人员安全疏散等的设计带来困难。

对于大型体育馆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宋延斌等人针对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存在疏散距离超长、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相邻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互相借用、内环道设置避难区或准安全区的解决方法。李黎丽针对某体育会展中心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规定的情况,分析了火灾在各层之间蔓延的途径,通过加强联系部分的耐火等级来阻止火灾蔓延,对通道进行 曲改直、窄改宽 的改进,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火灾安全性。很多研究人员对大型体育馆建筑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形,提出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通过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疏散过程,比较可用疏散时间A SET和必需疏散时间RSET,判定体育馆的消防安全性。

1 体育馆消防设计的问题

随着体育馆建筑消防问题的凸现,我国于2003年颁

意预应力结构形式。预应力结构对温度较为敏感,即使是较小的温度变化都有可能导致结构失效。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不能简单以温度作为结构失效的判定准则。

4 结 语

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建筑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会展建筑空间高大、开阔,有较强的蓄烟、纳热能力,有利于人员辨识方向及疏散,对建筑的消防安全有利;但与此同时,会展建筑内可燃物和人员数量多、易产生烟气弥散现象和热障现象、普通消防设施难以适用以及广泛采用钢结构,给防火设计带来挑战。在设计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充分保证建筑的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阚强,姜明理,罗宗军.某大型国际会展中心防火分区划分可行性

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1):53-56.

[2]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4.

[3]NFPA101,Life safety code[S].

[4]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R].天津: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

所,2004.

[5]ISO16735:2006,Fire safety en gineering-Requirements governing

algeb raic equations-S moke layers[S].[6]NFPA92B,Guide for sm oke managem ent sys tems in malls,atria

and large area[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xhibition building fire safety design

QIAO Xu1,KAN Qiang2,LIU T ing-quan2

(1.T ianjin G ener al Fire Br ig ade,T ianjin300090,China;2. T 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 e o f M PS,T ianjin300381,China) Abstract:T he characterist ics of ex hibition building wer e ana-ly zed.Pr oblems of ex hibitio n building fir e safety desig n wer e concluded in po ints o f fire compartmentatio n,safety ev acua-tio n,smoke ex haustio n,fir e detection and ext ing uishment,and fire protection o f steel str uctur e,and solutions o f these prob-lems w ere put fo rw ard.

Key words:ex hibition building;fire safety design;fire co mpa rt-mentat ion;safety ev acuation;fire detection

作者简介:乔 旭,男,天津市消防总队防火部部长,主要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天津市南开区南马路708号,300090。

收稿日期:2011-05-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部分:术语 1、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的附属建筑。 3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4、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架仓库 货架高度大于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6、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大于1/2者。 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8、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9、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10、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12、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 13、避难层(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14、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15、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6、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7、避难走道 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8、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超详细)

2、多种使用功能组合建筑 ①不同功能属于同一使用性质 ②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③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1)提高了楼板的耐火极限 2)明确了防火间距 3)充实了避难层(间)的要求 4)增加了应急照明等的备用电源的持续供电时间

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3)避难层(间) V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间的高差不宜大于50m V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应集中布置,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V避难间内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V进出避难层(间)门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V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4)消防设施和应急照明 V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 V应急照明时间不应小于1.5h 5、高层病房楼的避难间 ?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 ①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2确定 ②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③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④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 ⑤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⑥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①基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要求 ②间距不小于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且不应小于9m ③步行街的端部在各层均不宜封闭 ④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步行街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 ⑤按6.2.5条的要求设置回廊或挑檐 ⑥各层需设置回廊和连接天桥时,应保证开口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的37% ⑦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宜直通室外;在首层直接通至步行街时,步行街内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以上各层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37.5m ⑧步行街内无可燃物,相邻商铺的招牌或广告牌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⑨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 ⑩应设置排烟设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等 7、修改了民用建筑中人员安全疏散的部分要求 1)部分场所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指标 2)补充和完善了部分建筑或场所的疏散距离 3)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借用出口和宽度 4)明确了高层建筑设置剪刀楼梯的要求 1)部分场所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指标 ①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 ②展览厅的疏散人数、防火分区 ③与其他建筑组建的影剧院的疏散人数 ④一般商店与建材、家具、灯饰商店的疏散人数 ⑤高层商店与单、多层商店的疏散人数

最新会展中心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会展中心开发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一、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会展中心 2、项目占地面积:5.45万平方米(约81.75亩) 3、项目投资总额:11443.4万元 4、项目建设地点:**县文公北路星江河东岸(详见附图) (二)项目背景 **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角。它的东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西面与瓷都景德镇相连,北部靠着皖南旅游胜地黄山,南接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踏进**,满目青山绿水,松竹连绵,在蓝天、青山、碧水之间可见小桥、流水、人家,层层梯田、云雾缭绕,如诗如画,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和“最后

的香格里拉”,秀美的风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在**境内现已建有自然保护小区189个,全县森林覆盖率81.5%,拥有全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鸳鸯湖以及世界濒临绝迹的黄喉噪鹛,是国家首批通过的3A级旅游区。被称作**模式的创建群众性自然保护小区的做法,获得了世界科学与和平贡献奖。去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题播放了反映**生态保护的《爱我家园》专题片,《光明日报》和《参考消息》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专题文章。 **县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建县于唐开元2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县名**,是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历史上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区域内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文风鼎盛,人杰地灵”。先后养育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篆刻家何震、清代经学家江水、科学家齐彦槐、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等一代名流。据史书记载,从宋代至晚清,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说。此外,历代文人学士留下传世著作就有3100多部,其中172部计1487卷选入《四库全书》,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内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范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内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重要条文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要条文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 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 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 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 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 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 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 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相关专家解读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的解读如下: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的静水压力。消防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 90

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区域土地一级策划和规划设计

关于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区域 土地一级策划和规划设计任务书建议

目录 一.长沙高铁东部新城城市规划和土地功能划分------------------------------------------------------------------------------------------------------------------3 1.项目区域位置和区域规划研究----------------------------------------------------------------------------------------------------------------------------6 2.参考标杆 ---沈阳高铁南站新城规划案例------------------------------------------------------------------------------------------------------------------13 3.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作为超越的重点标杆--------------------------------------------------------------------------------------------------------------------15 4.黄兴国际会展中心地块选址和规模以及土地功能划分建议----------------------------------------------------------------------------------------------------19 二、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规模定位----------------------------------------------------------------------------------------------------------------------------------25 三、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和配套土地出让策略研究--------------------------------------------------------------------------------------------------------------------33 四、拆迁政策和本地居民发展研究--------------------------------------------------------------------------------------------------------------------------------39 五、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周边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要点建议----------------------------------------------------------------------------------------------------------40 六、长沙国际会展中心招商与运营模式建议----------------------------------------------------------------------------------------------------------------------42 浏阳河风光带旅游规划专题研究---------------------------------------------------------------------------------------------------------------------51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2018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主要有以下变化: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条文说明】修订后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规定了厂房、仓库、堆场、储罐、民用建筑、城市交通隧道,以及建筑构造、消防救援、消防设施等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附录中明确了建筑高度、层数、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主要修订容为: 1、在“建筑构造”一章中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2、为便于建筑分类,将住宅建筑原按层数划分多层和高层住宅建筑,修改为按建筑高度划分,并与原规规定相衔接;修改、完善了住宅建筑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 1)住宅建筑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时,高层建筑中的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防火分隔处的楼板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50h; 2)小于等于100m的高层住宅建筑套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对公共部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3)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可兼具使用功能的避难房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4)明确了住宅建筑疏散楼梯间的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的条件; 5)规定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应设置灭火器。 3、适当提高了高层公共建筑的防火要求: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从1.50h修改为2.00h; 2)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能按照有关要求减少; 3)完善了公共建筑避难层(间)的防火要求,高层病房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应设置避难间; 4)规定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中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从30min修改为90min。 4、补充、完善了幼儿园、托儿所和老年人建筑有关防火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对于医疗建筑,要求按照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06-08 09:42:38 作者:周燕珉陈星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浏览:2098 一、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 什么样的“老年人照料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二、老年人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

1)新规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 新规范5.1.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规范解读: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将标准提高,24m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 新规范6.7.4A:除本规范6.7.3条规定的情况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1.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规范解读: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材料提出了明确的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建筑组合建造的改造类项目,当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和屋面需求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三、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1)54m——高度限制

新规范5.3.1A: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规范解读: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2)32m——超过32m设连廊 新规范5.5.13A:建筑高度大于32m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32m以上部分增设能连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各层连廊应直接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难场地连通。 规范解读: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的外窗。 (3)24m——设防烟楼梯间

会展中心设计单位

会展中心设计单位 1、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即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原设计:日本 施工图设计:是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要做的事, 2、南京国际会展中心 设计单位:美国TVS 3、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勘察及设计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青岛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4、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设计单位:日本黑川纪章都市建筑事务所和机械工业第六设计院共同承担

附录一 中国建筑设计院500强 1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5 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6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7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 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9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10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1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1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14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15 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 16 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17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8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20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1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2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 23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24 国家电力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 25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 26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7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28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29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30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 31 国家电力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 32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33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34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35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36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37 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8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9 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解

第二部分建筑(多低层)消防设计 建筑高度 对于阶梯式地坪,同一建筑得不同部位可能不处于 同一高程得地坪上。此时,建筑高度得确定原则就是: 当处于不同高程地坪上得同一建筑之间设置有防 火墙分隔,各自符合要求得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得 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或设有尽头式消防车道时, 可分别计算建筑高度。否则,仍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 大者确定。 5、1、9 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 层相连通得开口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 相连通得面积叠加计算;当其建筑面积之与大于 本规范第5、1、7条得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 5、1、10 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 下层相连通得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 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间与中庭相通得开口部位应设置能自动 关闭得甲级防火门窗。 2、与中庭相通得过厅、通道等处应设置甲级 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防火门或防火卷帘应能在 火灾时自动关闭或降落。防火卷帘得设置应符 合本规范第7、5、3条得规定。 3、中庭应按本规范第9章得规定设置排演设 施。

5、1、15 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得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需布置在袋形走到得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得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得距离不应大于9m。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以外得其她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得高差不应大于10m; 2、一个厅、室得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得不燃烧体隔墙与不低于1、00h得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她部位隔开,厅、室得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3、应按本规范第9章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国际会展中心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项目概述 (2) 设计说明 (3) 1 设计目标 (3) 2 设计依据 (3) 3 解决方案 (4) 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 (5) 1设计原则 (5) 2设计原始依据 (5) 3设计标准 (5) 4设计功能目标描述 (6) 5 摄像机点位分布 (6) 6 国三星介绍 (7) 7系统结构 (8) 8设计方案 (8) 8.1前端设备规划 (8) 8.2传输部分 (8) 8.3监控中心控制部分 (10) 9系统设备参数 (11) 10 闭路电视监控图像视频访问系统设计 (18) 11安防系统联动方式: (20)

项目概述 第一城国际会展中心位于“前三门”一线东端,介于康体中心和东便门之间,南侧以皇家风的古典园林为依托,北侧紧邻城九洞高尔夫球场,外部环境优美。由城东南角楼、鸡尾酒会花园、前三门城墙、崇文门城台城楼和荷花厅几部分组成。 第一城拥有总面积超过40000㎡的国际会议会展设施,近八十间不同规格的会议室,全新落成的金色大厅可容纳4000人,可同时接待多个1000至3000人的大型会议,配有多达800个麦克风的六国语言同声传译和实现跨洲际远程视频会议的实时传输系统等最先进的数字化会议设备,会场形式多样,相关设施一应俱全,商务服务细致入微。堪称迄今为止国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的高级会议中心。 本次视频监控系统建议方案是针对第一城国际会展中心进行设计,第一城国际会展中心共5层,监控点位共计74个。 安防系统方案设计,我们将根据第一城国际会展中心建筑、结构、电气、机电设备要求、业主方的需求以及现场生产设备摆放情况,投入使用后安防系统管理流程规定等,并着重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在系统组态、控制方式、设备配置等方面,集我方在各方面的技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2015年5月1日,业界瞩目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正式执行,作为基础性、综合性、通用性的防火技术标准,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升了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集中体现了建筑火灾防控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成为我国建筑防火标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由规范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编制,并由公安部消防局及地方消防审查部门的部分专家、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部门的专家进行严格审查。《图示》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规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范。不仅可以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还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参考。 本文将《图示》编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诠释,帮助大家通过《图示》更好地了解掌握《建规》。

一、《图示》所推荐的案例是在符合规范原意的基础上,选择安全合理的方案做示范,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弥补、完善规范不易准确表达的内容。 1、当规范条款表达清晰时,图示选择的方案要在满足规范原意的前提下,推荐合理、安全的示例。如5.4.4图示1~3,规范条文明确给出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的设置要求,图示根据条文原意,采用立面图及表格方式准确的表达出来,一目了然,便于使用者快速理解规范。 2、当规范条款表述的不够明确时,图示给出的示例既要起到补充完善条款原意的作用,又要积极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1)如5.3.2条主要是针对建筑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方法及设置条件的相关规定。因此,图示除要准确的把条文中的这些要求表示出来,同时,通过图示补充表述了“当回廊与中庭划分在一个防火分区内时,设计时除了满足条款所列的措施外,还应设有通向其他防火分区的安全通道”这一重要的设计要求,补充完善规范条文表述的不足。见5.3.2图示2所示。 (2)如5.5.27条第3款,根据规范条文字面表述:“建筑高度大于33m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户门不宜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精编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近日,新版国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出台,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新规范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本)),新规范与上述两规范的的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另相关专家--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给出如下详细解读: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这句话划掉了,但是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如确定专用或是兼用,都应配套相应的技术措施。《建规》和《高规》合并后,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本规范条文规定应一致而不一致的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合并为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新《建规》)。新《建规》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版内容解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 版内容解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资料参考网上相关人士整理,在此感谢对考生的贡献)1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 什么样的“老年人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条文适用的范围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 2老年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 2.1新《规范》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标准有所提高,24m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设置位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独立、宜在下部),并对其高度(不宜超过32m,不应超过54m)和防火分隔(楼板耐火极限1.0h,隔墙耐火极限2.0h)进行了规定。条文说明中指出,对于部分改建建筑,受建筑内上、下使用功能和平面布置等条件限制时,尽量争取设置独立出入口。 2.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

1 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 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材原料提出了明确的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其他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和屋面需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3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3.1 54m-高度限制 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此外,《规范》条文说明中提到,当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高度大于54m时,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项论证确定。 ? 3.2超过32m设连廊 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通老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设置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的外窗。 3.3 24m-设防烟楼梯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技术解读值得收藏2015年5月1日,业界瞩目的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正式执行,作为基础性、综合性、通用性的防火技术标准,从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提升了建筑的防火安全水平,集中体现了建筑火灾防控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成为我国建筑防火标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版)由规范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编制,并由公安部消防局及地方消防审查部门的部分专家、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部门的专家进行严格审查。《图示》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规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范。不仅可以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还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参考。 本文将《图示》编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讲解诠释,帮助大家通过《图示》更好地了解掌握《建规》。 一、《图示》所推荐的案例是在符合规范原意的基础上,选择安全合理的方案做示范,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弥补、完善规范不易准确表达的内容。 2、当规范条款表述的不够明确时,图示给出的示例既要起到补充完善条款原意的作用,又要积极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 三、《图示》用简单的图形进一步补充规范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便于统一认识、准确把握设计深度。

2、安全出口、疏散门、防火门净宽的计算。 《建规》中安全出口、疏散门、防火门是涉及安全的关键部位,规范中强调了这些净宽尺寸要求,但并未给出如何计算,往往各地算法不统一,由此给工程设计或验收带来很多争议。为此《图示》在P5-56页、P5-62页分别给出了这些口部净宽的计算方法。即当安全出口为一门洞时,净宽就是指门洞装修后的净尺寸;当安全出口为疏散门或防火门时,其防火门净宽应从门扇开启后门表皮到门框之间的净距,见图示所示。 总之,面对现今工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一本《图示》不可能包罗万象,对于《建规》中概念明确、不能有任何疑义、必须执行的内容,如各种防火门的耐火极限要求、防火墙的耐久要求等等,《图示》给出的明确的示意;对于规范表述可有多种理解或做法的条款,《图示》尽量选择更安全合理的做法,以引导规范的合理执行。由于编制时间较短,《图示》可能不能满足大家所有的需求,也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故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使《图示》越编越好,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为大家学习掌握《建规》的原意提供帮助。

建筑设计方案文本国际会展中心样本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概述 1、项目概况 本工程是舟山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临城新区海洋文化广场东南侧, 北接新城体育馆, 与700米开外的市政府大楼遥遥相望; 南临海景道, 与海滨仅隔120米的绿地; 东面毗邻规划建设的五星级酒店, 西面则靠近新城人工湖。该工程有便利的交通系统与良好的自然环境, 是新城人气的主要集散场地, 同时是新区中心公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项目将最大限度展现城市海洋文化, 提升城市环境与建筑的品味, 增强城市活力, 同时将加速推进新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地块周围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6864m2; 地上总建筑面积20688m2, 设有814个室内标准展位,其中50个为临时展位; 地下建筑面积为15390m2; 设377个地下车位。 2、设计依据 1) 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条件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 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 ) 6)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8) 工程所在地区自然条件 9) 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10)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 JGJ-218- ) 11) 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二、总体设计 1、设计理念 强调建筑融入城市, 土地开发高效益的同时兼顾地区中长期发展, 秉承临城新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东部会展城市之都。利用会展中心的有利条件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和建筑品位,增强城市活力。规划设计力求高起点、高追求、高品质, 使建筑方案具有前瞻性与文化象征性,并大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创造出拥有海洋文化内涵及充满现代生活气息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重要条文 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相比,本规范主要有以下变化: 1. 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2. 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 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 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取消消防给水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 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 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 6. 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和展览厅的设计人员密度; 7. 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 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相关专家解读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姜文源先生对于新规范的解读如下: 1、关于《建规》与《高规》的合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两本规范的某些条文规定不一致,条文规定的不一致,有的是合理的,因为《建规》强调“外救”,《高规》强调“自救”。如:屋顶消防水箱的容积、水箱的设置高度,《建规》强调水箱储存10分钟消防用水量;《高规》是按照建筑物的性质和标准确定水箱容积。《建规》规定水箱设在建筑物最高位置;《高规》强调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建规》强调设置;而《高规》对超过消防车供水能力的楼层不强调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并未规定多层建筑一定要设置消防水泵。消防备用泵的设置,《高规》强调设置;《建规》允许消防用水量少的建筑可不设消防备用泵。 但有的条文两本规范应该一致而未能一致,如: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否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的条文规定。《建规》的条文说明说不计入,《高规》在90年代修订时将原《高规》“不计入同层消火栓总数”这句话划掉了,但是否计入在条文和条文说明中未予明确,当时考虑这可由工程设计人员自行确定消防电梯前室消火栓是专用还是兼用。如确定专用或是兼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