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病虫害»蔬菜病害»茄果类»番茄»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发布时间:2016-03-3109:16浏览次数:34

冬季随着气温降低秋冬茬温室番茄发生晚疫病、叶霉病提醒菜农及时开展防治,那么小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晚疫病

是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具有蔓延迅速的特点短时间内即可扩展至全棚导致提早拉秧。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发病一般先从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而后向茎扩展近叶柄处呈黑褐色腐烂随病情发展幼茎基部水渍状缢缩植株萎蔫倒潮湿时病部生白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似水烫)逐渐变为褐色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为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稍凹陷潮湿时产生白霉;果实病斑最初为油渍状暗绿色逐渐变为暗褐至棕褐(黄)色病斑云纹状、硬化潮湿时产生白霉。低温高湿利于发生与蔓延,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95%以上。

叶霉病

发病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甚至减产。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但田间很难见到。发病后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斑上长出初为灰白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严重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病叶干枯卷曲。发病适宜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

识别要点

(一)易与其它病害混淆

叶片发病:有时叶片晚疫病病斑从叶尖呈V字形或条件不适宜时病部干枯见不到霉层在单纯叶片发病时易与灰霉病混淆可从有无轮纹叶柄是否发病区分。晚疫病病斑一般无轮纹灰霉病病斑多见轮纹;晚疫病易上叶柄灰霉病在叶柄较少发生。

果实发病:易与条斑病毒病、绵疫病混淆但条斑病毒果整个果实呈明显凸凹不平的畸形绵疫病病果的病斑无云雾状斑纹较软化。除症状差异外可利用晚疫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与条斑病毒病、绵疫病有明显差异区分。

与煤霉病(也叫尾孢霉叶霉病)症状相似差别不明显只是直观看煤霉病霉层更深些易让人感觉是同一种病应通过镜检明确病原进行准确识别。

(二)易与生理病害混淆

单纯叶片发病时造成的叶片干枯易与冻害、肥害混淆。晚疫病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冻害是由上部叶片开始发生集中于风口处;施肥不当导致的肥害也是由下部叶片开始发生但全田分布均匀。根据症状、田间分布、有无扩散传染性、气候条件及询问种植户施肥情况区分。

(三)有时因环境条

件出现特殊表现

番茄晚疫病环境条件特别适宜时发病迅速叶片无明显病斑但出现明显白霉;叶霉病造成的叶片黄化、干枯、叶背病斑易与低温寒害、肥害混淆应根据症状分布、有无霉状物、栽培季节及症状发生前后的气温、施肥种类及用量、肥料是否腐熟及使用时的气温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进行室内镜检。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如何防治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如何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一旦感染的话容易对经济作物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甚至是毁灭性的伤害,而且可发生在植物任何的生长期,容易导致结果数量减少,果实变小,或者是果实成熟时期,颜色不均匀,失去了它的商品价值,所以对种植这些作物的朋友来讲,当然对病症以及病原了解要注意防治。 一、症状 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常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红不透),基本失去商品价值。 二、发病特点 田间操作如定植、整枝、打杈、绑蔓等通过磨擦将病株毒源传给健侏;蚜虫的迁飞和危害也是重要传毒途径。一般低温时,病毒病不表现症状或症状很轻,随气温升高,一般在20℃左右即表现花叶和蕨叶症状。 三、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定植时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2000-3000倍液浇穴水,缓苗后用黄化曲叶病毒灵A1袋1桶水3-4天一次喷施。连喷4次。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和保持田间湿润。施肥灌水做到少量多次,做到不旱不涝,适时放风,避免棚内高温,调节好田间温

湿度,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1-2穗果时可再喷施1-2次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灵,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以减少虫源。大棚风口用40~60目防虫网隔离,配合田间吊黄板预防烟粉虱。 2、治疗:如前期没有预防感染上了病毒,请立即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2000-3000倍液灌根,3-4天喷1次黄化曲叶病毒灵A或黄化曲叶病毒疫苗,连喷4-5次。如不想灌根可用黄化曲叶病毒灵B冲施,亩用1000-1500毫升。在治疗期间停止用生长素及控旺药物及普通病毒药物。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_田兆丰

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 病毒的抗病性鉴定 田兆丰 1 刘伟成 1 谢欢 1 邢若虹 1 柴敏 2 罗晨 1*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7;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摘要:为评估生产上常用番茄栽培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的抗性水平,采用田间大棚自然传毒的方式,通过对各品种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等参数的比较,结合PCR 及ELISA 对TYLCV 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了20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不同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差异较大,试验筛选出仙客6号和金棚1号2份感病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在90%和60.9以上;佳红8号、10-秋展47和红罗曼2号3份高抗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其它表现不同程度抗、耐病水平的材料15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10.0% 85.0%和1.0 40.6之间。 关键词: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病性鉴定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tomato varieties against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ian Zhaofeng 1 Liu Weicheng 1 Xie Huan 1 Xing Ruohong 1 Chai Min 2 Luo Chen 1* (1.Institute of Pla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2.Vegetabl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China ) Abstract :To assess the resistance level of common tomato cultivars against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he time of virus acquisition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20tomato varieties were tested using natural transmission in the field.And the resistance level was evaluated with PCR and ELIS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istance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20tomato varieties.Two cultivars ,Xianke6and Jinpeng1were very susceptibl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both above 90%and 60.9.Three cultivars of Jiahong8, 10-qiuzhan47and Hongluoman2showed strong resistance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all 0.The rest 15cultivars showed different degree of resist-ance level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between 10.0%to 85.0%and 1.0to 40.6.Key words :tomato varieties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 ,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 下只能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 以持久方式传播,又 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主要集中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已在地中海、美 国南部、日本以及中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发生[3-5]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农业种植结构及耕作制度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6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122017)作者简介:田兆丰,女,1966年生,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植物病毒及其防治,E-mail :zhaofengtian2000@yahoo.com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luochen1010@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2-05-14 第40卷第1期2013年 2 月 植物保护学报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 Vol.40No.1Feb. 2013 DOI:10.13802/https://www.doczj.com/doc/4513293165.html,ki.zwbhxb.2013.01.009

番茄病毒病明白纸

番茄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和其他宿根植物上越冬,并通过蚜虫、田间操作接触传病。夏季病害重。苗期易感病。管理粗放,果实膨大期缺水,土壤中缺少钙、钾等元素发病重。 染病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常稍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红不透),基本失去商品价值。 番茄病毒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发病率10%-30%,严重的50%-70%,产量损失大,对夏秋露地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秋播番茄病害发生最为严重。 粉虱,昆虫纲,同翅目,粉虱亚目,科名出自希腊文,意思为面粉状的。粉虱的一龄若虫足发达,可动。触角4节。第二龄起,足及触角退化,营固定生活,体变硬,分类上叫“蛹壳”,是一个重要的分类阶段。但具有其他成虫特征。如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vaporariorum。 烟粉虱俗称小白蛾,是近年来中国新发生的一种虫害,危害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及棉花等众多作物。别看烟粉虱体长不到1毫米,但它引起的危害却不容轻视。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 分成虫、卵、若虫、蛹四个虫态。 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危害症状,叶菜类如甘蓝、花椰菜受害叶片萎缩、黄化、枯萎;根菜类如萝卜受害表现为颜色白化、无味、重量减轻;果菜类如番茄受害,果实不均匀成熟。 白粉虱是粉虱科昆虫类,是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白粉虱的出现。 白粉虱作为温室害虫报道,已有110年的历史。已有51个国家记载这一害虫,被取食植物达84科、249属。 成虫、若虫以刺吸口器为害叶片,叶被害处发生退绿斑,而且招致霉菌发生。 锉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综防措施

2009年第5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2009,Vol.29.No. 5 2008年5月份,在连云港市赣榆县的700hm2露地番茄种植区,1种新型病毒病造成40%的番茄减产。10月份该病毒扩展到该市东海县和邻近的省属岗埠农场设施番茄基地,为害面积达3000hm2,有近30%的温室绝收,平均减产50%,并有继续向北、向内陆发展为害的趋势。经鉴定,该病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1]。从20世纪90年代该病始见报道,近5年来猖獗发生。为此,笔者对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1症状及病原 初期主要表现生长迟缓或停滞,植株明显矮化,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凹凸不平的皱缩或变形,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以植株上部叶片症状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叶脉变紫色,叶片变形,焦枯,新叶出现黄绿不均斑块,开花后结果困难,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畸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成熟不均匀。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隶属双生病毒科[2]。寄主为番茄、青椒、醋栗、菜豆、苦苣菜、戟叶鹅绒藤、曼陀罗、烟草等。机械摩擦和种子不传毒,嫁接可导致病毒传播。 2流行规律 2.1发病周期4~5月份和7~9月发病重。从零星发现个别植株矮化到发现个别植株顶部叶片异常,一般需2周时间,再经2周后有30%植株感病,在无有效防治措施情况下,病情不断增加,发病区域迅速扩大,3~4d后田间病株率达80%以上。 2.2传播媒介烟粉虱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主要传毒介体。获毒后可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播。大棚内病毒株呈明显的传染性病毒分布,而且低密度的烟粉虱仍可导致病毒的扩散与流行。其中以B 型烟粉虱虫口数量增长快、传毒能力强,繁殖世代短,适应能力强,成为近年来烟粉虱暴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的主要原因。B型烟粉虱属于迁飞性外来入侵害虫,江苏省2001年零星发现,致使2005年9月以来在苏南及沿江地区的设施蔬菜产区大肆为害,已给当地番茄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烟粉虱在江苏省露地无法安全越冬。由于发病区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大,茬口安排紧凑,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越冬和繁殖场所。随着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和烟粉虱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对作物的为害越来越大。 2.3影响发病因素 1)品种。国内外的番茄品种都表现感病,其中金棚1号和FA-189抗该病毒能力较强。 2)植株长势。田间调查发现,植株粗壮、叶色浓绿、叶片较厚、果实皮层厚的植株抗性较强。 3)管理条件。在整个生长期管理中,田间管理措施及时,病虫害早防、早治的田块,发病较轻。 4)气候条件。在25~35℃、空气湿度小的高温、干燥条件下有利发病。而高温、少雨更利于烟粉虱繁殖活动,病毒传播速度加快。 5)种植户防范意识薄弱。开始发病时,种植户常会把该病混淆为普通花叶病毒病,认为为害不大,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 及其综防措施 杨金明,姜飞,马秀玲,廖开志,史明武,魏秀翠 (江苏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东海222300)中图分类号:S436.412.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6820(2009)05-0028-02 收稿日期:2009-02-27 28 ··

番茄病害图谱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图片简介: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叶片发病出现深 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 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 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 图片简介: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 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 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 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真菌;茄子;气流传播;雨水传 播;农事传播;伤口侵入

番茄顶裂果 图片简介: 番茄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直接原因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给的养分不足造成的。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

植过早尤其严重。生理性病害;花期养分不足;定植过早;番茄 番茄病毒病(苜蓿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花叶型) 图片简介: 由病毒引起的病害。高温、干旱有利于发病和传播。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 花叶型表现为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花少果小 而劣,严重减产。病毒性病害;高温干旱;田间管理差;花叶型;

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互相摩擦碰撞,都会导致发病。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成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病毒病

超级金病毒 番茄病毒病基础类型 花叶型:叶片显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或略有皱缩现象; 蕨叶型: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微卷,花冠增大成巨花; 条斑型:叶片发生褐色斑或云斑、或茎蔓上发生褐色斑块,变色部分仅处在表皮组织,不深入内部; 卷叶型:叶脉间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扭曲、畸形,植株萎缩或丛生; 黄顶型:顶部叶片褪绿或黄化,叶片变小,叶面皱缩,边缘卷起,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坏死型:部分叶片或整株叶片黄化,发生黄褐色坏死斑,病斑呈不规则状,多从边缘坏死、干枯,病株果实呈淡灰绿色,有半透明状浅白色斑点透出。 超级金病毒+毒抗3号=超级金病毒套装 超级金病毒 增效成分:5%水杨酸+3%利巴韦林+2%盐酸金刚烷胺+30%盐酸吗啉呱 本品是江苏保护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它针对病毒病的病原特点研制而成,结合了多种抗病毒成分,同时对常见的各种病毒病都具有很好预防治疗效果。施用本品后药物能很快的穿过叶片表皮渗透到细胞间及细胞内部,有效地钝化、杀灭细胞内部的病毒,防治病毒的进一步扩散传染。同时本品还加入了植物抗病毒诱导素,能促使植物自身产生抗体,有效对抗病毒的入侵。是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等难以治愈的病毒病的理想选择。 毒抗3号 增效成分:生物碱5%+碱板蓝根提取物20%+抗坏血酸1.5%+三十烷醇0.1%+渗透剂 本发产品有营养、调理、抗菌三重功效,能快速穿透细胞,直达细胞内部,活性高,是常规产品活性的10倍以上,加入毒抗3号诱导剂,克促使植物分泌产生多种蛋白质及酶,从而抵御病害的侵入及扩散。对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西瓜病毒病、豆角病毒病、玉米粗缩病毒、玉米矮花叶病毒、玉米条纹矮缩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斑点病毒、烟草坏死病毒等植物病毒病有较强的抑制、钝化、治疗作用,治愈率高,并且绿色、无毒、无残留、增产,是绿色农业生产的理想选择。 产品特点: 1.杀灭病毒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初报

番茄叶霉病病原菌初报 早在1932年我国广东就有发生茄子绒菌斑病(叶霉病)的报道,此后在山西、河南等地相继有该病的发生由于茄子绒菌斑和番茄叶霉无论在病症和病原菌形态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我国文献报道茄子叶霉病病菌为黄褐孢霉菌[Fulvia fulva]。在我国即有茄子叶霉病记载中,四川(1941年)、山西(1943年)、内蒙古(1944年)、河南(1950年)、台湾(1959年)相继见有报道,但是一般发病较轻。近年来通辽市开鲁县茄子保护地内发现茄子叶霉病,该病害是茄科作物的一种重要病害,在茄子保护地内流行,蔓延,病情发展严重,且在较潮湿条件下发病较为严重。茄子发病后使叶片变黄枯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合成,降低茄子产量和品质。此研究就在发病植株上所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黄褐孢霉菌【Fulvia fvlva(Cooke)Cif.】,属无性菌类褐孢霉属,异名:黄枝孢菌(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分生孢子梗成束从气孔伸出,稍有分枝,初无色,后呈褐色,有1~10个隔膜,大部分细胞上部偏向一侧膨大。其上产生分生孢子。产孢细胞单芽生或多芽生,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串生,孢子链通常分枝。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初无色,单胞,后变为淡褐色,有的中间可长出1~2个隔膜,形成多胞。病菌发育温度范围9~34℃,最适温度20~25℃。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80%以下,不利孢子形成,也不利侵染及病斑的扩展; 尽管在国内外有对由褐孢霉侵染引起番茄叶霉病,茄子叶霉病的报道,但茄子叶霉病在茄子病害中属于一种重要病害, 对由褐孢霉侵染引起茄子叶霉病的报道缺乏,难以有效指导生产实践中病害的防止与控制。本试验对褐孢霉的适宜温度、pH条件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认识茄子叶霉病的病原也为科学的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对茄子叶斑病病原菌叶点霉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都为25℃,在25℃时菌落发育最好,且产孢量也大。所不同的是,在温度高于35℃时,可能有少量的菌丝生长但无孢子萌发。此结果符合刘志恒,刘薇薇等在《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效果研究》中所提到的病菌菌丝生长发育温度10~40℃,在20~35℃生长良好,最适温度30℃,

番茄枯萎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番茄枯萎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别名:番茄半边枯、番茄萎蔫病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根茎部,主要表现为成株期。成株期发病初始,叶片在中午萎蔫下垂,并有下而上变黄,而后变褐萎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似缺水状,病情由下向上发展,反复数天后,逐渐遍及整株叶片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横剖病茎,病部维管束呈褐色。湿度高时,死株的茎基部常布粉红色霉层,既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Fusarium oxysporum f.sp. Lycopersici Snyder et Hansen称番茄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坦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于土中越冬,也可以在土中进行腐生生活达多年。病果种子也能被感染,菌丝即潜伏在种子上过冬。番茄苗移植时,如根部或茎部受伤,土壤中病菌即从伤口侵入,后在植株的维管束内蔓延,并产生五种有毒物质,称为番茄凋萎素。这种有毒物质随输导组织逐渐扩散,因而引起叶片发黄。播种带病种子,也可引起幼苗发病。 防治措施: 1.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4.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5.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9.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10.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1.嫁接防病,用野生水茄、毒茄或红茄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采用劈接法嫁接,确有实效。

番茄(西红柿)病毒病用什么药好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 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4513293165.html, 番茄(西红柿)病毒病用什么药好 1.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 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 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巨花”。植株不同程度矮化。 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 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棚室昼夜温差小,播期早,定植苗龄大,均可加重病毒病的为害。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重茬

品萃植物疫苗套餐增强作物抵抗力,提高作物品质 OPSORFA(欧品硕华)集团是从事肥料、化工、医药、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刺激剂、植物免疫等领域的集团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4513293165.html, 等,均易引起病毒病的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冬春茬可行选用佳粉1号、苏抗5、8、9号、西粉3号、早丰等。 秋延后栽培可选用强丰、中蔬4、5号、毛粉802、佳粉10、15号等。 ②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种子应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催芽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培育无病壮苗、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 及时防治蚜虫。 可用品萃治虫疫苗稀释12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剂2000~2500倍液、0.4%杀蚜素水剂200~400倍液。 生物制剂防治。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能增强番茄耐病性,又可提高产量。同时还可用品萃治菌疫苗稀释1500倍液或20%的病毒A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番茄病害

番茄病害 马立荣 2012年8月16日 黄化曲叶病毒 症状表现: 初期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或停滞,植株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叶质脆硬,叶片有褶皱、向上卷曲,叶片边缘至叶脉区域黄化,植株上部叶片症状比较典-型,下部老叶症状不明显。 病原:病毒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因该属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Bemisia tabaci)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是一类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植物DNA 病毒。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遇施用氮肥过量、菜株柔嫩、排水不良等,发病较重。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播种过早,晚秋不凉,有利于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距郁闭,利于烟粉虱发生,易诱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一般高温、干旱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此外,遇施用氮肥过量、菜株柔嫩、排水不良等,发病较重。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播种过早,晚秋不凉,有利于烟粉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氮肥

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距郁闭,利于烟粉虱发生,易诱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肥力不足、重茬连作、耕作不细、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重。烟粉虱是其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有效除治烟粉虱是预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主要手段。 标准化解决方案: 1,选择抗病毒品种 2、合理施肥,补充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平衡。 3、控制蚜虫、白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危害。 4、连续喷施微生物菌类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发病初期病毒A300倍液+光合菌制剂、连喷3-4次 西红柿灰霉病 症状表现: 番茄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残留的花瓣、花托等处开始,出现湿润状,灰褐色不定形的病斑,逐渐发展成湿腐,从萼片部向四周发展,可使1/3以上的果实腐烂,病部长出一层鼠灰色茸毛状的霉层,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一般幼果发病较多,但即将转熟的大果也可受害,且常见整穗果实都发病受害(图1)。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不定形的湿润状、灰褐色病斑,可造成叶片湿腐凋萎。茎部染病发生长椭圆形或不定形的长条状、灰褐色病斑,潮湿时亦长出灰色霉层,严重的可引致病斑以上的茎、叶枯死。 病原: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是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半知菌的一种

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番茄青枯病又叫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特别在保护地中的危害更重。 一、症状:苗期一般不表现症状,往往植株高30厘米左右开始发病。植株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然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至全株萎蔫。有时仅一侧叶片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发病初期,病株仅在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重病株不能恢复。发病后土壤干燥,气温偏高,2—3天全株即凋萎。如气温较低,连阴雨或含水量较高时,病株可维持一周后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或淡绿色,所以称青枯病。病茎表皮粗糙,维管束变褐色,并产生不定根,根部变褐、腐烂。横切病茎,轻轻挤压,可流出白色菌液,以此同真菌性枯萎病、黄萎病相区别。 二:防治方法 1、轮作:忌连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5年的轮作,以与水稻轮作最好。 2、土壤改良:在酸性土壤中,亩施50—100千克石灰,使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3、育苗: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无病田块育苗。防止秧苗带病。苗期控制温湿度、增施底肥,防止幼苗徒长、节间拉长,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适时早定植,使植株提前进入结果期,避开夏季高温、多雨的发病期。定植时应尽量减少根系损伤。 4、、加强田间管理:栽培地应选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忌低洼潮湿地。尽量采用高墒栽培,严禁大水漫灌。发病期,适当控制浇水,降低土壤湿度。农事操作,严防伤根造成伤口。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地外深埋或烧毁,病穴处撒石灰消毒。 5、药剂防治:(1)农用链霉素100—200ppm液;50%敌枯双500—1000倍液;农抗“120”200倍液。上述药剂任选一种,或交替使用,每隔7—10天一次,连喷3—4次亦可用上述药灌根,每株每次灌药0.25—0.5千克。(2)每亩用青枯溃疡灵两包(80克/包,50%可湿性粉剂).敌克松5包(350克/包,50%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30包(15/克/包,72%可湿性粉剂),食用盐6包(500克/包),对水500—600kg灌根,1—2天既可见效,6—7天一次,连灌2—3次。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病虫害»蔬菜病害»茄果类»番茄»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发布时间:2016-03-3109:16浏览次数:34 冬季随着气温降低秋冬茬温室番茄发生晚疫病、叶霉病提醒菜农及时开展防治,那么小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番茄晚疫病及叶霉病。 晚疫病 是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具有蔓延迅速的特点短时间内即可扩展至全棚导致提早拉秧。叶、茎、果均可受害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幼苗发病一般先从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而后向茎扩展近叶柄处呈黑褐色腐烂随病情发展幼茎基部水渍状缢缩植株萎蔫倒潮湿时病部生白色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开始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似水烫)逐渐变为褐色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生白色霉层;茎上病斑为褐色或黑褐色水渍状稍凹陷潮湿时产生白霉;果实病斑最初为油渍状暗绿色逐渐变为暗褐至棕褐(黄)色病斑云纹状、硬化潮湿时产生白霉。低温高湿利于发生与蔓延,发病最适宜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95%以上。

叶霉病 发病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甚至减产。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和果但田间很难见到。发病后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斑上长出初为灰白色逐渐变为棕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严重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病叶干枯卷曲。发病适宜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 识别要点 (一)易与其它病害混淆 叶片发病:有时叶片晚疫病病斑从叶尖呈V字形或条件不适宜时病部干枯见不到霉层在单纯叶片发病时易与灰霉病混淆可从有无轮纹叶柄是否发病区分。晚疫病病斑一般无轮纹灰霉病病斑多见轮纹;晚疫病易上叶柄灰霉病在叶柄较少发生。 果实发病:易与条斑病毒病、绵疫病混淆但条斑病毒果整个果实呈明显凸凹不平的畸形绵疫病病果的病斑无云雾状斑纹较软化。除症状差异外可利用晚疫病发生的气候条件与条斑病毒病、绵疫病有明显差异区分。 与煤霉病(也叫尾孢霉叶霉病)症状相似差别不明显只是直观看煤霉病霉层更深些易让人感觉是同一种病应通过镜检明确病原进行准确识别。 (二)易与生理病害混淆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1、番茄晚疫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番茄绵疫病 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防治方法①对种子严格检疫;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农事操作要在田间露水干后进行。 ②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浓度为500倍液的72%

PaLCuCNV和TYLCCNV复合侵染引起更严重的番茄黄化曲叶病

园艺学报 2014,41(2):268–276 http: // www. ahs. ac. cn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E-mail: yuanyixuebao@https://www.doczj.com/doc/4513293165.html, PaLCuCNV和TYLCCNV复合侵染引起更严重的番茄黄化曲叶病 熊艳1,周常勇1,2,*,李茵1,王春艳1,孙现超1,青玲1,2,* (1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害生物学重庆市高校级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6;2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 400712) 摘 要:从四川攀枝花市田间采集36份表现严重矮化、黄化和曲叶症状的番茄病株样本,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从所有样本中均扩增得到约500 bp的片段,经全序列测定及分析,检测出中国番木 瓜曲叶病毒(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LCuCNV)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这两种双生病毒的复合侵染率达97.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两种双生病毒 分别与已报道的PaLCuCNV河南番茄分离物(PaLCuCNV-[HeNZMI])及TYLCCNV云南元谋烟草分离 物(TYLCCNV-[Y295])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9.1%和97.9%。检测发现,所有分离物均伴 随有卫星DNA β分子,全序列测定表明所得9个DNA β分子均为TYLCCNV的卫星TYLCCNB,且与其 四川番茄分离物(TYLCCNB-[SC65])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87.7% ~ 94.5%。本文首次报道 PaLCuCNV与TYLCCNV/TYLCCNB病害复合体复合侵染番茄引起更严重的番茄黄化曲叶病。 关键词:番茄;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全序列;复合侵染;卫星DNA β分子 中图分类号:S 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4)02-0268-09 The More Severe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 is Caused by Co-infection of PaLCuCNV and TYLCCNV XIONG Yan1,ZHOU Chang-yong1,2,*,LI Yin1,WANG Chun-yan1,SUN Xian-chao1,and QING Ling1,2,*(1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Disease Biology,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China;2Citru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400712,China) Abstract:Thirty-six tomato samples with severe stunting,yellowing and leaf-curling symptoms were collected in Panzhihua,Sichuan Province. Fragments of about 500 bp were amplified from all samples using the begomoviruses degenerate primers PA and PB. The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d tomato samples were infected by Papaya leaf curl China virus(PaLCuCNV)and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and 97.2% samples were infected with both viruse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PaLCuCNV had the highest sequence identity(99.1%)with PaLCuCNV-[HeNZMI] isolated from tomato in Henan,and TYLCCNV shared the highest sequence identity(97.9%)with TYLCCNV-[Y295] isolated from tobacco in Yuanmou,Yunnan. In addition,all isolate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DNA β molecules. Nine complete DNA β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and showed 收稿日期:2013–08–05;修回日期:2014–01–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1897,31272013) *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qling@https://www.doczj.com/doc/4513293165.html,;changyong@https://www.doczj.com/doc/4513293165.html,)

番茄蕨叶病毒病

5.番茄蕨叶病毒病 主要在秋季发病,偶尔春季发病也较重,病株率可达50%以上,甚至完全绝收。 [症状]此病多在苗期至开 花期发生较重,病株表现不同 程度的矮化,顶部叶片细长, 不扩展,筒状卷曲。严重时枝 芽丛生,呈螺旋状下卷,或叶 肉退化,叶片成纤细扭曲线 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卷,重 者亦卷成筒状,节间短缩。病 轻时植株黄化矮缩,花冠加厚 成巨型花,结果小或畸形。重 病株花蕾未打开即坏死,随病 害发展,中下部枝叶逐渐坏死 枯焦。 [发病规律]樱桃番茄种子不带毒,在病残体上病毒不能存活。病毒主要在活的寄主体内越冬。冬季温室芹菜、番茄、黄瓜及老根菠菜、多年生杂草、十字花科蔬菜种株为病毒的主要越冬寄主,翌春越冬寄主上的病毒成为田间传播的最初毒源。发病后由多种蚜虫取食传播,使病害发展蔓延。高温干旱有利于病毒增殖,也有利于蚜虫繁殖活动和传毒,因而高温干旱病害严 重。此外,管理粗放、田间地头杂草丛生、种植地块靠近老根菠菜和十字花科采种地等毒源或蚜源作物时,发病早而重。 [防治方法] 1.种植前彻底铲除田问及四周杂草,适当远离老根菠菜和十字花科蔬菜采种地块。 2.秋茬种植,注意适当晚播,最好直播,采用防雨棚、覆盖遮阳网防晒降温,播种后勤浇小水,或地面覆草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湿润。 3.露地种植田边种植高秆作物,或田间适当问作玉米、架豆等遮荫降温,改善田间小气候和种植引诱蚜虫喜食植物以减轻发病。 4.加强病害预防,温室可张挂镀铝聚酯反光幕,秋棚可挂银灰塑料膜条避蚜,也可采用防虫网防止蚜虫等传毒害虫传入。 5.必要时在苗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喷施复合叶面肥,抑制发病,增强植株抗病力。同时注意防治

番茄病害合集

番茄病害合集 番茄是喜温、喜光性蔬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但为获得丰产,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应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熟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1 、番茄绵疫病 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 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2、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 危害症状: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茎部染病:出现褪绿条斑,溃疡状,内部中空且维管束变褐,后期下陷或开裂,茎变粗,生出许多庆刺或不定根;湿度大时,有污白色菌脓溢出。 果实染病:严重时产生鸟眼状凸起。 防治方法:

番茄卷叶病毒病(毒素病)及嵌纹病毒病等的治疗

番茄捲葉病毒病(毒素病)及嵌紋病毒病等的治療、防治理念及原理説明 這裡要討論的主要番茄病毒病(Virus Disease)多屬複合感染,如:番茄捲葉病毒病、番茄嵌紋病毒病及番茄斑點萎凋病…等,這類感染經常由以下幾種較常見的病毒種類所造成:番茄捲葉病毒Tomato leaf curl virus(TLCV)/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嵌紋病毒病Tomato Mosaic Virus(TMV)、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番茄斑點萎凋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馬鈴薯病毒Y, Potato Virus Y(PVY)…等。 在台灣農友習慣將受到病毒病感染的病株稱做「瘋叢」;植株遭受感染之後,主要病徵多出現在葉片上,如葉片捲曲、黃化、縮皺、縮小…等現象,除葉片之外也會出現植株矮小,受害嚴重者生長會遲緩或停頓,甚至枯死。 這些病毒病有幾種不同的傳染途徑:番茄捲葉病毒可經由嫁接或銀葉粉蝨傳播;番茄嵌紋病毒來自種子、其他茄科植物及雜草,屬機械傳染;胡瓜嵌紋病毒及馬鈴薯病毒Y經由蚜蟲傳播;由於透過昆蟲(銀葉粉蝨或蚜蟲…等)媒介傳播速度快速,因此如果發現之後沒有即時進行妥善的危機處理,有可能造成百分之百的經濟損失。

雖然這裡及之前的文章主要針對番茄的捲葉病毒病做討論,具體而言也包含上述複合感染之其他病毒病,同時這些主要概念與其他瓜果類所會碰到的類似情況在主要的大原則上是通用的。 降低農藥及化學肥料的使用 在此需要強調喬凱亞所提倡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都是透過生物科技來發展出生物性的解決辦法,想辦法避免化學藥劑在農業上不當的使用。化學藥劑的濫用不只對於消費者及農民健康有潛在顧慮之外,對於自然環境的永續性也有著負面的影響;因此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提倡農藥及化學肥料盡可能減量甚至是避免使用的無毒農業生產。 病毒病就類似人類感冒或其他病毒引起的病症:帶有病毒不代表一定會發病,將會依每個人的抵抗力而異,即與病毒共存但能保持健康而不發病 大家可能都有經驗,雖然在流行性感冒肆虐的期間,大多數人可能都免不了一個接著一個遭到流行性感冒的牽連,尤其是在家中、學校或是辦公室與家人、同學或同事間特別容易傳染,慘一點的可能輪到不只一次。不過,在大多數人都遭到流行性感冒影響的時候,卻往往有些人可以倖免於難,在這樣的情況,我們不難直覺反應的認為這些沒有得到感冒的人應該是身體比較健康、抵抗力比較好;換言之,雖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