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有哪些

背越式跳高是一种比赛项目,对于这种运动可能很多人都不太认识和了解,但是这是需要比较强的方法技巧的一种项目, 所以对每一个运动员而言,它的动作要领以及技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下面就详细来分析介绍一下,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以及一些助跑技巧问题。

助跑的技术要素

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平时的时候可能对于这些运动,很多人都不太重视和了解,但是对于运动员而言,想要有好的成绩,那么这些常识技巧问题自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科学的注重这些运动,那么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可以发挥很好的锻炼效果。

关于跳高的资料

关于跳高的资料 跳高基本信息 跳高,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又称急行跳高。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等动作组成,以其最后成功地越过横杆 上缘的高度计算成绩并以此判定名次。 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 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 跳高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地区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 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 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 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 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 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 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俯卧式和滚式跳高时,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曲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 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 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 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 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 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 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

背越式跳高技巧

背越式跳高技巧 背越式跳高的完整阶段 1、助跑阶段 是指从起动开始,经过一段距离的跑动(全程助跑一般跑8~12步),最后踏上起 跳点的这一技术阶段。一般包括起动方式、助跑路线、助跑距离和节奏等几方面。 2、起跳阶段 是指起跳脚踏上起跳点,在摆动腿的配合下,经过着地、缓冲、蹬伸和蹬离地面 跳起的这一阶段。起跳阶段的技术是跳高的关键技术。 3、过杆与落地阶段 是指起跳腾空后,身体各部分利用合理技术动作越过横杆,并安全地落在海绵包 上的技术阶段。 背越式跳高如何助跑? 一、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 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 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 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 步最快。 背越式跳高技巧有哪些? 1、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和起跳要结合好,在起跳的时候注意人体的重心向上顶,不要过早的倒杆(向杆冲),然后是空中的动作,刚学习背越式跳高需要跳2000次左右才能动作定型。 2、提高自己的弹跳力,可以练习杠铃和助跑起跳摸高。 3、空中动作,可以通过下腰和原地过杆练习。 4、自然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有各种行进间跳跃,跨步跳、单足跳20—30m,计时、四步助跑五级跳。专项弹跳力训练有带助跑4—5步的跳跃,计时30—60m,跳跃及 各种跳深、跳栏架、跳台阶、综合跳等。 5、一般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有助木举腿、高抬腿走、实心球练习等。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有负重弓箭走、负重蹬台阶4cm,负重半蹲起、及利用其他器械练后群肌、 小肌群力量。 6、协调性训练有各种体操技巧练习,各种绕栏、跨栏跑,各种球类运动等均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和协调能力。 7、一般速度训练可以30—6m反复跑、100—150m,反复跑、30—60m追逐跑。专项速度训练有弧线跑30m计时,全程助跑计时,后四步助跑计时,下坡跑接弧线跑20m,下坡跑度弧线跑20m,快速摆臂摆腿的模仿练习,快速起跳练习。 8、助跑步数为8—12步,前段跑直线,后段跑弧线,用离横杆较远的腿起跳。 9、起跳离地后,保持伸展姿势向上腾起,并在摆动腿及其同侧手臂的带动下,加速身体围绕纵轴旋转,使身体背对横杆。 10、当头、肩越过横杆后,及时仰头、倒肩、展体,挺胞,并稍后收双腿,形成 杆上背弓姿势,同时身体重心尽量靠近横杆,以充分利用腾空高度。 11、当身体重心移过横杆后,应加速向上甩腿越过横杆。过杆后以背部落垫。 12、注意好跑线,要有节奏的先4不慢,后不加快,在转弯时要加速,左脚靠近 垫子,右腿一甩带动整个人转过来,一定要往上跳,不要急着往后倒。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陆鑫鑫,孙亚伟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 100102) 摘要:本文对背越式跳高就教学中的恐惧心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克服跳高恐惧心理的建议。恐惧心理因素包括:背越式跳高项目本身的特点、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原因、等因素,旨在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教学;恐惧心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ear psychology in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overcome the fear of high jump.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fear i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k-up jump project itself, the reasons of students themselves, the reasons of teachers, etc., to explore the more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back-style high jump;teaching ;fear

1.引言 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中,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复杂、较难掌握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背越式跳高不仅对学生速度、力量、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也很高。在背跃式跳高教学中,常可以看到有不少学生,神色慌张,躲躲闪闪,助跑时节奏混乱,起跳时犹豫不决,动作变形,练习消极。这都是恐惧心理造成的,恐惧的心理是学生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或完成较高高度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而这种消极的心理,常常会阻碍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时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从沈阳体育学院大 二、大三340名已经学习过背越式跳高的学生,随机抽取120人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资料,深入了解有关专家、学者对恐惧心理与体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的设计 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并根据本研究的需要而设计了《体育学院学生背越式跳高恐惧心理情况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时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指导与修改,形成最后问卷。 2.2.2.2 问卷的发放 对沈阳学院大二、大三学生随机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67%,其中女生40份,男生76份。 2.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对调查获得的数据利用Excel2003提取整合有用信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数据资料。

跳高教案

第二部分:“田径-田赛(跳高)”教学研究 目录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二、教学方法及建议 三、教学评价 四、教学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一)跳高运动的相关知识 起源与发展 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 18 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 年9 月 26 日在英国圣罗兰. 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 屈膝团身跳越 1.575 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 3.98~ 4.02 米,最大重量2 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 3 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 1896 年、1928 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二)初中跳高的教材分析 1. 跨越式跳高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目标分析: 跳高是越过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是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学习跨越式跳高一方面将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和掌握跳高的技术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跳高的助跑、起跳的协调配合,巩固和提高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弹跳力、灵巧性和协调性,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沉着、勇于攀登的精神。学生通过对运动技术、知识的有效学习,对跳跃运动项目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掌握跨越式跳高正确的技术动作。 内容分析:

跨越式跳高的特点是接近自然的跨跳,从侧面助跑,技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组成;在跨越式跳高过杆的过程中,运动员身体重心的位置离横杆的距离较远,使起跳产生的动量不能被充分利用,目前在竞技场上已销声匿迹。但跨越式跳高简便易学,是超越障碍最具实用价值的一种技巧,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成为初级田径爱好者越过垂直障碍的首选姿势之一。 基础内容与发展性的内容: 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各种模仿练习、专项练习促进学生体会正确的动作,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的进程采用按动作结构顺序的分解练习和降低高度的练习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跨越式跳高的技术,教师还应安排一定时间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弹跳力和身体的协调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通过掌握技术进一步提高跳跃能力,应该把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和学习过杆的动作作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来安排。 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技术测试、动作的考核,小组的比赛、跳跃高度的教学比赛等作为发展性的练习手段,提高学生跨越式跳高运动的成绩和水平。 2. 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跨越式跳高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起跳、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在教学进程中教师教师应采用技术动作较为完整的练习手段,让学生能轻松自然地跨越横杆,使每个学生都关心自己的跳跃能力。 重点:起跳 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的技术 (三)跨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1. 助跑:侧面直线助跑 起动稳,步点准,轻松快跑很要紧; 前三步,体前倾,直线助跑步子稳; 后三步,低重心,脚掌滚动扒地狠; 步幅大,快步频,始终想着快稳准。 2. 起跳:起跳点距竿垂直面距离约 60 — 90CM。 迈步快,踝、膝、髋超肩,脚跟领先一瞬间; 膝缓冲,髋上翻,踝、膝、髋肩斜成一条线;

田径背越式跳高教案教学

田径跳高教案教学 第*周第*节课年级:* 授课人数:* 指导老师 ZZ 授课时间:100分钟 教学内容1、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 2.掌握弧线助跑 3.掌握起跳,背弓动作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背越式跳高技术原理的理解 2、通过组织,练习发展跳跃能力 3、培养积极思维,刻苦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要有充分的背弓动作 难点:起跳不够充分,动作完成不够,没有背弓,身体打不开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与要求 时间或者 练习次数 准备部分 (30分钟)一、体育委员整队,汇 报班级人数。 二、师生问好,宣布本 堂课的内容。 三、检查、整理着装, 安排见习生。 四、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腰部运动 4、膝关节运动 5、弓步压腿 6、侧压腿 7、手腕、踝关节运动 六、专项活动 1、高抬腿跑*2 2、三步单腿起跳*2 3、侧向交叉步跑*2 4.半蹲跳练习(15米)*3 5.后瞪跑练习*2 6.提臀跑练习*2 7.小腿内外摆练习*2 一、组织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跳沙池练 习; 二、教与学: 1、教师示范和讲解学练方法和要求, 强调要点。 2.组织学生做基本活动练习 30 分钟

基本部分 (60分钟)一、 1.离心力助跑练习 2:原地平躺背弓练习 3.动作技术准确 4.保持身体平衡 5.上下肢配合协调 6.三步五步起跳练习 7.助跑起跳练习 二、 学习背越式跳高技术 1.讲解动作技术要领: 助跑:直线转弧线身体侧倾重心慢 慢提起 起跳:身体侧倾,起跳腿脚掌由脚 跟到脚掌从外侧过渡,摆动腿积极 成90°左右上摆,手臂上摆,协调 身体 过杆:摆动腿积极内扣使身体内旋, 背对横杆,胸部过杆后积极向上顶 髋。两小腿放松下垂,杆上成背弓 动作 落地:大腿过杆后,积极沉肩低头 肩背先着地,小腿由大腿甩动上摆 2.原地背弓上垫练习 3.三步五步助跑起跳落地练习; 4.步五步助跑上垫练习 5.全助跑完整技术练习。 三、丈量步点及半程式跳练习 要点: 1、步点丈量准确; 2、注意空中挺髋 打开背弓 3、过杆顶髋收腿落地沉肩低头。 练习方法 一、1、组织学生一个接一个进行垫上顶髋练习 2、示范和讲解学练方法 和要求 2、学生做助跑练习 3、学生做助跑起跳练习 教师在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学生做无杆完整动作练习 教师在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5.学生加低杆练习 教师在旁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6.优秀学生成果演示 60分钟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一)助跑 1.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二、学习方法 (一)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背越式跳高说课稿

背越式跳高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改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突破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帮助,通过引导、体验、挑战、探究、互相评价互相帮助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本课强调学生在学练技术原理和锻炼实践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我校田径教学模块中的必修内容。背越式跳高主要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技术组成。本次课是本单元8次课中的第4次课,主要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它也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点部分。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3次课的学习,高一女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背弓和弧线助跑的粗略技术,但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背弓不足,助跑步点不准,起跳不充分,甚至个别女生还存在恐惧心理等情况。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优良品质,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 2.通过主要教材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在自身程度上分别能跳过相应水平的横竿高度 3.通过主要教材和游戏部分的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及灵敏性。 五.教学重难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 六.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 通过曲线跑,圆圈跑等使学生身体慢慢进入练习状态。随后分成四组进行助跑摸高、原地倒肩挺髋练习、原地起跳倒肩挺髋等专项准备活动为基本部分作好铺垫。共10分钟。 2.基本部分: A.教师完整示范助跑结合起跳过杆技术,提问学生教师顺利过杆有哪些因素? B.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助跑5步以上过橡皮筋练习。每人练习5次。小组互相探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 C.集体讨论顺利过杆技术的要领:弧线助跑以及身体重心的控制;恰当的起跳位置;倒数第二步摆动腿落地时积极的“滚动”和起跳腿的迈步放脚动作的顺利衔接;起跳时肌肉的离心-向心收缩的转换过程; D.根据对正确技术动作的理解分组进行练习,每人练习5次。 E.分组分层练习: 在集体练习时结合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弱点和优点进行分组。 A组主要以不能正确做出背弓动作的同学为主,主要练习原地倒肩挺髋动作和跳起、上步倒肩挺髋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B组主要以起跳不充分、起跳时屈髋等现象采用助跑摸高和助跑跳上海绵垫的练习手段C组主要以助跑节奏、步点和其他相结合技术的小细节问题为主,以反复进行助跑结合起跳技术跳过横竿为主要练习手段。 D组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该项技术,要求用更长的助跑弧线和更合理的助跑节奏更高的高度来进行练习,不断挑战自我。 每位同学在该层次练习后进行自我检阅,要求分别能跳过 90cm、1米、1。1米和1。2米的高度。教师要肯定学生进步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

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

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 下面是由整理的背越式跳高教学方法,希望对各位老师有用!跳高技术是由衔接紧密的几个技术环节组成的,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其他部分可以看做是它的准备和延续。 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作为教学的重点,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作为教学的难点。 起跳起跳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助跑获得水平速度,迅速改变人体的运动方向,尽可能地获得最大垂直速度,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为顺利过杆创造条件。 起跳是跳高完整技术的关键部分,在教起跳技术时,须注意在快速助跑和身体内倾的情况下进入起跳的特定条件下,同时又要考虑身体腾空后完成过杆动作的技术要求。 助跑技术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在起跳前及时调整动作结构和节奏,并取得合理的身体内倾姿势,为起跳和顺利过杆创造条件。 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助跑大用8——12步或9——13步。 对背越式跳高教学而言,不同的助跑弧线对相同水平的学生,或同一助跑弧线不同的学生群体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动作也会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说来,短距离助跑或助跑速度较慢的学生不适合采用较大的弧线,其原因在于过大的助跑弧线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助跑的步频较慢、

步长加大、重心下降,还在于助跑弧线过大,会导致助跑最后一步弧线的切线方向与横杆之间的夹角过小,容易造成助跑起跳方向与横杆过于平行,加之大弧不利于形成助跑时的身体内倾,以至于容易导致起跳时的过早倒体,不仅影响了起跳的效果,还会造成身体纵轴与横杆平行,上体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腾越过杆。 在教助跑技术时,要明确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快的水平速度为起跳和顺利过杆创造条件,故助跑速度应以保证起跳动作的完成和取得最大腾空高度为原则。 过杆与落地技术过杆是最终决定跳跃成败的重要环节。 为了跳高过杆的效果,必须形成合理的杆上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利用补偿动作,使身体依次顺利越过横杆。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的步骤与方法学习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内容:a 原地摆腿和摆臂练习;b 原地和行进间起跳练习;c 对着高横杆(或不架杆横杆)做2——4步助跑起跳练习;d 2——4步助跑起跳,用头、手、摆动腿的膝做“触高练习;e 短程助跑起跳,做坐上高架或海绵台练习。 教法提示:a 在做摆腿练习时,要求摆动腿有明显的折叠摆动动作;b 不过分强度起跳前降低身体重心,仅要求在自然用力的情况下完成动作。 但对于完成起跳动作的速度,要提出较高要求,以便形成快速度的动作节奏;c 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练习,要尽量避免出现减速和停顿现象;d 助跑距离可由短到长,助跑速度由慢到快;e 由于倒数第2步摆

背越式跳高教案

《背越式跳高》教案 湘潭县第六中学彭根 一.课的主题 背越式跳高——助跑与起跳技术练习 二.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教学理念 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动作姿态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中初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学会倾听、交流、沟通、信任和合作,逐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体育理念。 四. 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突出解决教学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在完整动作演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助跑与起跳技术环节,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动作记忆,为了能启发学生,促进其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完整的助跑起跳技术动作进行了分解动作的示范和解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动作重、难点和细节的理解,使学生从动作整体上形成连贯的动作概念。 教材教法分析了教材的重、难点,一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观看多媒体课件和挂图;二是便于学生能抓住关键,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师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的基本练习方法。 2.以跆拳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3.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快乐,体验成功。 六.学生学习目标 1.全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助跑起跳技术的练习方法。 2.以跆拳道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3.逐步学会自我练习,学会互相帮助。 七.教学流程 热身——徒手操——起跳技术教学——助跑起跳技术教学——跆拳道教学——太极放松整理操——小结——收还器材

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

《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要求,以终身体育和主动体育观为指导,以认知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和身心负荷规律为理论依据。在体育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指导和帮助,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差异教育,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引导、体验、设疑、评价等探究式的教学过程,达到初步学会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变“学会”为“会学”,由被动向主动学习能力的方向发展。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背越式跳高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必修的一项。它包括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垫缓冲四部分组成。本节课所学的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在整个背越式跳高过程中又起着关键的作用。起跳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取起跳腾空中身体重心升起的高度的最高值,这就需要加大起跳腿的垂直冲量,而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冲量,好的助跑是成功起跳的前提条件,只有把助跑与起跳密切配合才是跳高技术的关键,它为成功过杆,顺利完成动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本节课主要为了完成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是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重点部分,占整个单元的主要地位。 (2)对教材的处理 1、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过去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的教学观念,改进背越式跳高的传统教学方法,以原理教学为突破口,在层次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趣味性、情境性、竞争性相结合,教法与学法上采用了示范讲解、互评法、探究法等,教学方式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等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了解体育文化,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明确知识原理。 2、本节课还安排教材“弧形十字传接棒技术” ,复习传接棒技术,巩固弯道跑技术(与背越式跳高形成正诱导关系)。通过游戏形式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教学组织上以“活泼、自由、愉快”为主调,注重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项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克服过去那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对跳跃技术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学练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但由于初中阶段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学生的跳高技术掌握程度有较大差异。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取适当的难度。本节课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技术动作,大多数学生均能够接受,但在以后技术提高阶段可能会出现层次差别,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目标。 四、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的确立 1、知识与技能:

跳高比赛规则

徒手跳高的比赛规则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我校本次男生1.1米,女生0.9 米作为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本次每次升高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人。跳高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本次要求运动员每次必跳)他们假如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一)平局 在跳过某些高度时要注意策略。假如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赛过程中失误的少。假如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除非没那么多金牌。 (二)决胜局 决胜局比赛按以下规则举行。每个平局中的竞争者只许跳一次,从最低高度开始淘汰。假如运动员全过则上升高度,假如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三)初赛 跳高和撑竿跳比赛分两轮进行。初赛一般分两组,其目的是决出参加决赛的12名运动员(我校决出前五名即可)。比赛之前有一个自动的资格测试,任何运动员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将自动进入决赛。假如少于12人通过资格测试,未达标者中成绩最好的则进入决赛以填补人数的空缺。(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运动会不执行自动资格测试)

(四)测量尺度 在跳高和撑竿跳比赛中,所有的尺度都以厘米为单位,从地面量起到横杆最低部分的最高点处。 (五)竞赛场地及器材要求 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由两根竖横杆托支撑。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跳高运动员会落到一个很大很柔软的泡沫垫子上。助跑道长度不限,最少为15米。如果条件许可,应不短于20米,呈扇形。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须配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两立柱之间距离为4—4.04米。 (六)比赛规则 除犯规外,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每次跳过的高度均为有效成绩。选手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1、使用双脚起跳;2、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3、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4、无故延误时限;5、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6、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7、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作为我校运动会参考) 联合九义校体艺组 2012年11月27日

《背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背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从素质教育出发,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正确动作姿态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中初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学会倾听、交流、沟通、信任和合作,逐步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终身体育理念(二)教材分析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大多数学生素质不是太好。(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理解背越式跳高的动作含义,使他们在练习中体验助跑起跳动作要领并培养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2.技能目标: ①通过情景教学,使全班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及

其练习方法。 ②通过教学,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助跑的节奏感。 ③3.情感目标:通过自编游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热爱运动,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起跳技术2、弧线助跑起跳技术 (五)教学策略 讲解与示范 (六)教学用具:跳高架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及服装。 二.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三.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目标、注意事项,导入教学。 组织:全班学生成四列横队,密集队行集合。 图一 教法: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教师宣布本课内容、目标、注意事项。 要求:快、静、齐;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师生立正,声音响亮,全体着运动服装、运动鞋。见习生随堂见习,并参加力所能及的练习。 准备部分: 一.热身: 慢跑400m

学习背越式跳高的一点心得

背越式跳高 一.背越式跳高动作要领。 (1).助跑技术特点:开始是直线跑,后沿曲线跑,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全过程步频持续增加。助跑过程尽量成“J”字型。起跑时提高重心,尽量放松。步幅均匀平稳,不断加速。助跑的最后两步用脚跟着地。 注意要点:起跳点要一致,助跑途中保持直体,最后两步要眼忘横杆以上。 (2).起跳技术动作:运动员努力获得最大垂直速度,做出必要的转体过杆动作。摆动腿膝部上提,在起跳结束时,身体几乎垂直,身体离开地面时,保持起跳姿势。起跳的目的是在瞬间内爆发出最大的弹跳力,脚跟先着地,并迅速的向前脚掌滚动,起跳脚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或指向跳高架的远端,降低重心。 注意要点:起跳脚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起跳向上跳,身体垂直,不要冲杆。起跳时倒肩不能过早。背对横杆。

(3).过杆技术特点:腾空过杆阶段,运动员身体升高到横杆高度,背部成弓形,双腿和头部下沉,在横杆上提升臀部。身体过杆后,双臂舒展向上,这样双脚便会依照平衡原理自然提起,并顺利过杆。 注意要点:倒身过早或过猛会导致位置的偏移使收腿动作变得困难,过杆后注意头脚的位置,注意沉肩。

(4).落地技术特点:过杆后,头向胸收紧,同时收腹举腿,肩和背部落入海绵垫。 注意要点:肩和背部先落地。 二.初学时我技术动作的错误。 (1).助跑时弧线不明显,起跳点不一致不稳定。 (2).起跳阶段起跳脚没有与弧线处在同一曲线上,脚垂直横杆,起跳时没有向上,垂直速度不够,有冲杆动作。转体不够。有时倒肩过早。导致落地位置不正确。 (3).过杆时两脚没有挂膝,比较放松,乱晃,被弓不明显,没有沉肩动作。

三.通过练习改掉不好的地方。 (1).导致初学时错误1的原因:步幅不均匀(或大或小),弧线组跑概念不清楚,起跳点与横杆的距离掌握不好。通过以下练习改正:A:固定起跳点,并且给没一步助跑点做好标记,反复踩点练习。有利于起跳前两步加快步频。 B:数次助跑带跨越起跳练习,来训练步幅的均匀性。 C:在横杆前花一个大小适中的圆,此圆必须经过起跳点,和助跑路线。沿圆快速跑,来加强助跑中弧线概念。 D:在跑道上练习跳过助跑步或沿弧线进行50米跑,来跳高助跑速度和调节步频。 (2):导致错误2的原因:起跳时不提膝,转体不够,起跳腿力量不足,导致不能获的向上起跳的力,起跳脚力量不足导致自己想利用助跑带来的初速度过杆。通过以下练习训练起跳技术动作: A:提膝训练:连续做提膝练习,可采用一步起跳(以左脚为例),左脚用力蹬地起跳,右脚向上提起落下,下地是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协调的进行第2次,连续10次为一组。每次训练前做6组。 B:以一墙为面,沿弧线助跑至墙面前起跳转身提膝。要求:起跳后身体背向墙面,身体直上直下,在哪起跳落地还得在原地。注意提膝转跨。训练前完成10次练习。 C:在横杆上悬吊一物体(根据每个队员的自身身体素质调整高度,最好是队员起跳后手刚能接触到的地方)。队员沿弧线助跑,起跳,转身,提膝。手要接触到悬挂物。要求:起跳后身体直上直下,背对横

跳高比赛规则完整

最新跳高的比赛规则完整版 跳高要求运动员单足起跳,要跳过横杆且不能将其碰下支撑杆。每次比赛由主裁判设定起始高度(我校本次男生1.1米,女生0.9 米作为起始高度),跳高横杆每轮至少升高2厘米(本次每次升高5厘米),直到剩下最后一人。跳高运动员可以自己选择何时起跳或过杆。(本次要求运动员每次必跳)他们假如三次试跳同一高度失败就会被淘汰。他们成功越过的最高高度就是他们的最终成绩。 (一)平局 在跳过某些高度时要注意策略。假如两个人成绩并列,打破平局的办法一般有两种:首先看谁通过同一高度使用的次数少;其次是看哪个人在全部比赛过程中失误的少。假如还是平局,比赛就产生并列冠军,除非没那么多金牌。 (二)决胜局 决胜局比赛按以下规则举行。每个平局中的竞争者只许跳一次,从最低高度开始淘汰。假如运动员全过则上升高度,假如所有运动员都没过则下降高度,直到只剩一名运动员在淘汰中生存下来。(三)初赛 跳高和撑竿跳比赛分两轮进行。初赛一般分两组,其目的是决出参加决赛的12名运动员(我校决出前五名即可)。比赛之前有一个自动的资格测试,任何运动员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将自动进入决赛。假

如少于12人通过资格测试,未达标者中成绩最好的则进入决赛以填补人数的空缺。(根据实际情况,本次运动会不执行自动资格测试)(四)测量尺度 在跳高和撑竿跳比赛中,所有的尺度都以厘米为单位,从地面量起到横杆最低部分的最高点处。 (五)竞赛场地及器材要求 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由两根竖横杆托支撑。跳高落地区至少长5米,宽3米,跳高运动员会落到一个很大很柔软的泡沫垫子上。助跑道长度不限,最少为15米。如果条件许可,应不短于20米,呈扇形。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须配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两立柱之间距离为4—4.04米。 (六)比赛规则 除犯规外,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每次跳过的高度均为有效成绩。选手有下列之一情况即判犯规:1、使用双脚起跳;2、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3、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4、无故延误时限;5、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6、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7、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 一、助跑的技术要素 (一)技术特点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助跑线一般为“J”其优点是: 1.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2.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3.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频。 4.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二)助跑技术 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8至12步助跑,分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助跑弧线的曲率不当: 在学习弧线助跑中,经常会出现助跑弧线不正确的问题,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错误1:在助跑中,身体内倾不是逐渐加大,而是一开始进入弧线时,身体内倾最大,跑至最后两步时身体反而直立起来,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直线的不合理现象。错误2:在助跑中,身体内倾没有变化,表现在助跑路线上有跑圆弧的不合理现象。 错误3:在助跑中,身体内倾由不变大,表现在助跑上有绕弯的不合理现象。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学生未能掌握好弧线助跑的技术,形成正确的弧线并并依靠本体感觉来控制身体内倾的变化。 检查错误的方法:检查学生的助跑步点及路线是否正确,可以按照弧线助跑的技术要求,对每一步进行检查,通常每一步跑进方向的转折(一般称转折角)应逐渐加大。 主要教学手段: 1、运用各种半径弧线跑练习。 (1)直道和上、下弯道的加速跑。 (2)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

跳高姿势的演变

跳高姿势的演变* 前言 对于跳高的技术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跨越式、俯卧式和背越式,对于早已退出竞技场的剪式和滚式有的体育教师都不很清楚,而且在很多教材和资料中轻描淡写,并出现了年代、成绩和外国运动员人名翻译的不一致。本人经过大量的搜集对比,整理出本文。尚有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 跳高运动,在田径运动各个项目中,是技术比较突出的一个项目。1800年,跳高就是苏格兰高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1864年,在第一次“牛津—剑桥运动会”上第一次出现了“跨越式”跳高的方法。1896年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男子跳高也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1928年阿姆斯特丹第9届奥运会,女子跳高也被设为正式比赛项目。经过长期的实践,跳高技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发展,跳高姿势也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的演变过程。 一、跨越式(1864年) 1864年英国的罗伯特·柯奇首先采用跨越式创造了1.70米 的世界纪录,1890年英国的罗敦又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 30年中提高了27厘米。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成一定角度,用远离 横杆的腿踏跳,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60至80厘米。当人体 腾空后,上体前倾,摆动腿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使臀部迅速移过横杆,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举起。同时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过杆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因为起跳后重心离横杆较高,故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但动作简单易学,多为中小学体育教学以及初学者采用。 二、剪式(1895年) 1895年在“挺身跨越式”的基础上,改进成“剪式”。1900 年在第二届奥运会上,巴克斯捷尔用剪式越过了1.90米的高 度,获得跳高冠军。尔后,剪式技术得以盛行。我国跳高女将 郑凤荣1957年11月曾用剪式技术以1.77米的成绩打破女子 跳高世界纪录。1963年她又以1.78米的成绩再创中国女子跳 高全国纪录。 其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垂直,或稍偏向摆动腿一侧。踏跳腾空至身体最高点时,摆动腿膝部过杆并向内转,身体随之向起跳腿方向扭转,并沿垂直轴旋转。摆动腿过杆后,加大内转动作,大腿下压,上体加大转体动作,并向助跑方向倾斜,身体沿垂直轴和前后轴旋转成水平姿势,臀部抬高;起跳腿由外侧越过横杆,膝关节伸直,头部向助跑方向

背越式跳高教学

背越式跳高教学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跳跃项目之一,由弧线助跑、单脚起跳、腾空过杆与落地动作组成。其腾空过杆动作是起跳后以背对横杆,运动员身体横在竿上,身体各部分依次过竿,过竿时挺腹,全身在竿上处于弧形状态,头部、肩部和胸部在过竿后急剧下压,当身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大腿向下并挺胸挺腹,以便顺利越过横竿,并以肩、背安全落到垫子上。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技术、对腾空动作的控制能力、发展跳跃能力练习三个方面是主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进程进行选择性的安排。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概念,学习、体验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过程和技术特点,知道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缓冲基本动作要点和学练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多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并能够迁移到背越式跳高基本技术的学练,正确做出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主动参与跳跃活动性游戏和比赛。 3.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着主学练和思考中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快乐,在游戏和比赛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协同配合,培养团队精神,发展学生的积极进取、顽强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二)背越式跳高动作方法 1.助跑 目前大多数背越式問离运动员多采用8-12步助跑,前段为直线,后段为弧线助跑。 助跑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轻松自然,后蹬充分,前摆自然积极,动作连贯,两臂进行配合大幅度的摆动,弧线跑阶段,身体的内倾逐渐加大,一般外侧臂的摆动幅度大于内侧臂的摆动,尤其是最后几步加速明显,加大支撑阶段身体重心前移 2.助跑与起跳 为了保证助跑能够快速连贯地过渡到起跳,要求倒数第二步积极跑进,身体重心没有明显的下降,支撑腿着地后,身体重心迅速移至支撑垂直部位,在身体内倾下进行起跳,使身体由内倾转为垂直。 3.起跳 运动员在踏上起跳点时,要保持身体内倾姿势,向前送髋和前移躯干,整个身体形成髋超过上体,肩轴与异侧起跳腿的被轴形成交叉扭转姿势,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积极前伸下压做扒地动作,着地时起跳脚的位置角度应指向跳高架远端,身体仍呈内倾姿势,自然柔和地由脚跟外侧过渡到全脚掌,身体由内倾转入垂直,起跳腿蹬伸结束时整个身体几乎与地面垂直。摆动腿蹬地后迅速折叠屈膝以髋发力,带动摆动腿向前上方摆动,当摆动腿摆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突停,手臂摆动与摆动腿的摆动同时经体侧向前向上摆动达到提肩、拔腰后突停,起跳腿蹬伸到最高点时摆动腿和手臂的摆动也达到最高,从而使起跳腿蹬离地面瞬间身体重心高度达到最高,另外摆动腿与手臂摆动的突停作用,产生对地面的作用,帮助人体能够更加向上腾起保证集中用力。 4.过杆与落地 当起跳脚蹬离地面时,身体重心上升,起跳时所形成的扭转将使身体沿横杆旋转,起跳离地后,起跳量的方向仍保持向下,摆动腿的滕关节应保持向上,头和肩平衡。头和肩应首先过杆,接着背部过杆。当肩部过杆后,应迅速沿杆做肩的下潜动作,这样可以使髋部部和臀都接近横杆时上升,有利于加快旋转速度,双臂自然至于体侧,人体在竿上成桥型。臀部过杆后,运动员应及时地低头、含胸、收腹,举腿越过横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