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框题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二框题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二框题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二框题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推进新课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请大家阅读教材P7-8探究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问:细阅上述图片和文字说明,说说它们反映了我国公民依法行使那些政治权利、履行那些政治性义务?

(“投下庄严的一票”依法行使选举权;“抗议北约轰炸大使馆的示威游行”公民由游行和示威的自由;“通过网上电子举报信箱进行举报”监督权;“公民应征入伍”履行服兵役义务;“各族人民共植‘团结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前面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就构成了我们的政治生活。而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基准:就是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1、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国公民在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2)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注意: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推卸、不能放弃。

请大家阅读教材P8-9内容,了解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的政治权利,试着举例分析。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主要内容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注意:我国宪法有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是同人民代表大制度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公民的选举权专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村委会及其成员、居委会及其成员,或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领导人的权利。

判断: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1)镇长的选举

(2)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3)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4)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5)班干部、三好生的选举

②重要性: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拓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也叫宪法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每个人事实上不可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选出自己满意的代表,让他们代表自己行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可见,是否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关系到人民能否当家作主的重要问题,所以说“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①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问题: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讨论这两个观点,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只要不超出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注意:自由是相对的

公民拥有政治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酒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

②重要性: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①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②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拓展:全面理解公民的监督权

(1)“谁监督”,即行使监督权的主体。公民是行使监督权的主体。

(2)“监督谁”,即监督对象。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及其所有工作人员。

(3)“怎样监督”,即监督权的内容。公民通过行使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进行监督。

3.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拓展: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必须做到:第一,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第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国家领土以及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第三,捍卫国家政权,与颠覆、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第四,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第五,反对任何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和行径。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全国“四五”普法规划确定将我国实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确定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2013年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共筑伟大中国梦”。有利于为贯彻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拓展:国家安全、国家荣誉、国家利益的内容

国家安全,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国家荣誉,包括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

国家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过渡:知道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的基本原则。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适用法律。

(2)表现: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

的义务。公民虽然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在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受到保护。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批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拓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还需明确三点

首先,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其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或使用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立法只代表人民的利益。

最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并不是说所有公民的权利都一样多,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龄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是没有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①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二者是同时产生的,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没有权利,也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提示: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说,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既没有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的权利,也没有可以摈弃权利而单独履行的义务。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有损他人的利益;个人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义务。所以说,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不存在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公民。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提示: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体现和保证的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不能认为只享受权利才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问题:判断一下两个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观点一正确地揭示了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坚持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观点二是错误的,它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绝对化了,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了,把权利和义务简单地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这就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只有把权利与义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公民社会。我们

既要强调充分尊重每位公民的权益、需求、意愿与价值,凸显公民的价值与权利,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当家作主的权利,也应强调公民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原因: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三者利益关系: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三种利益结合起来。)

(2)要求: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注意:不能认为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不存在任何矛盾的。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体情况下,个人利益也会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可见,问题并不在于有没有矛盾,而是当矛盾出现后,如何处理的问题。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重难点“精讲”』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表现: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这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而非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领导人,也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成员。 B.法律资格:年满十八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②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知识拓展:全面理解公民的政治自由: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如何行使: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③监督权: A.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B.含义: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高一政治政治权利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政治《政治权利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一、授课类型 新授课 二、课时 第一课第二框。一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

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实习学校民大附中年/班级高一(10 )实习科目政治 教学内容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1、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2、理解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1、公民享有的权利 2、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3、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准则 教学难点1、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准则 3、权利与权力的区别 4、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课型实习课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5分钟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同学们时刻都在享受权利也同时在履行自己的义务。比如我们同学现在在教室里学习这是我们享受的权利,而我们在课间擦黑板,保持班级干净整洁就是我们履行的义务。那么,在社会上我们也会看到一些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另一些人再履行自己的义务。下面同学们就一同和老师走进今天“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学习中,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让大家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有一个更为清晰系统的把握。

30分钟二、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老师:观察我们身边的人与事,看看他们在行使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学生:选举权,监督权,集会游行权 老师:从几张简单的照片中我们就能轻而易举的看出我们行使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如果想当一个合格的主人,就必须清楚的知道自己到底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履行什么样的义务。所以我们一起来进入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学习,了解一下我们享有的权利以及我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我们全部的政治生活都是以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准的。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3 、内容: 公民的政治权利 ⑴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含义: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 意义: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判断:下面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有 (1)杰克(美国人)的选举 (2)16周岁的小王的选举 (3)镇长的选举 (4)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5)班干部、三好学生的选举 在我国即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重要标志的是() A 生存权与劳动权 B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 D 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2)政治自由 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2)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义务的内容。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2)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难点: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教法:复习导入法、事例讲述、设问法以及讲授法。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在前边《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节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国家的含义、性质、根本属性以及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本质。 第二,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 现在我们着重来回忆一下第二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至于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和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大家课后去复习,现在老师来提问个问题: 我国的人民民主是如何表现它所具有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 教师总结: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等。其二,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通过以上问题的复习呢,我们对我国的人民民主有了更深的记忆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教案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案 第二框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材分析 《程标准》要求:“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治生活的内容和特点。”本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与必须履行的义务;阐述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当把握“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和“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政治权利义务是什么?怎样行使政治权利与义务? 学生分析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个知识点,学生初中就已经学过,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包含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两个概念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二者的区别。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这一框的教学可以使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知识,使学生明白作为公民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怎样履行自己的政治性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公民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履行的义务,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难点: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一性原则。 教学方式 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用具 PerPint和传统的教具。 教学过程 【前探究】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有关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案例,初步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2.思考文中的“合作探究”题。

1.2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1.2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 一、教学内容和解析 内容: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原则,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解析:高考以主观题的形式出题 二、教学目标和解析 1、目标:识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原则。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明确法律与自由的关系。初步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2、解析:教学重点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内容在学习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3、权利与义务对立统一的关系时可能有问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问题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民主有什么特点? 问题2 仔细阅读8页的图片和文字说明,他们反映了我国的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哪些政治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①通过学生论坛,讨论:①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资格;②选举权与选举班长之间的区别 ②通过学生简单的讨论,由教师得出结论,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选举权; 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被选举权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③引导学生讨论“假如你有选举权,你会选举出什么样的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来代表你行使国家权利?为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如果你没有认真行使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国家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如果你认真行使了选举权,就意味着你的权利和国家的利益都得

1.2政治权利和义务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展示一系列图片,指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

八年级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导学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导学案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能够以具体的行动维护权利、担负责任、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懂得珍惜、享受、捍卫自身权利,体会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对他人的权利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别人权利遭受侵犯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意愿。 2、增强履行法定义务是自觉性,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有依法维权的强烈愿望和勇气,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 3、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增强“做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难点: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三、教学方法: 情境研讨与讲授结合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导入: 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词拒绝。工作人员将她们非法扣留达一个多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 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名誉权 (2)两名女生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人民法院会不会受理,并简述理由? (1)你从这一案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启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 2、活动:情境认知――权利义务找一找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参考教案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参考教案2 【重难点“精讲”】 一、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表现: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选举权是指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②被选举权是指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①这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对象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而非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领导人,也非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成员。②法律资格:A、年满十八周岁;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公民的政治自由:①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②地位: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如何行使: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政治权利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 (3)监督权 ①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2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学目标』 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说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难点』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讲授新课: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2)在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内容)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法律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公民符合哪些条件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依法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C、在政治权利和自由中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提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

举人民代表;第二,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第三,公民可依照法定程序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人民代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②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行使政治自由权利对公民来说有什么意义?(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 A、监督权的主体和对象分别是谁?(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材料:某医生在报名参加北京地区医师资格考试时,认为由于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封网过早导致错过报名贻误了考试,遂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却被驳回。为此,该医生将卫生部告上了法庭。 这位医生行使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的哪些方面?(向卫生部申请行政复议行使了申诉权;将卫生部告上了法庭行使了控告权。) B、监督方式: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1)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教学设计 第二节政治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内容,是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的延伸,是人民拥有民主真实性的重要体现,此外,也是同学们以后参与政治生活须知的基础性知识,因而显得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全市属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学习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 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法律而前一律平等的含义。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联合实际,结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其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联系实际,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说明权利与义务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特权”、“拖权”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 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做到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难点: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法、情景设置、设问法、讲授法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问:什么是国家?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思考: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生活中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 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_16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本单元逻辑架构十分明显,先讲权利后讲义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概念。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以及行使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本框内容教学安排一课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知晓权利的内容,理解其内涵及其价值,增强权利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自己所享受的权利略知一二,但权利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究竟享有什么权利知之甚少,法治观念及公民意识淡薄。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小云一家的权利”“选举人大代表”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 2、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 3、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 难点:理解公民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容与含义,能够准确指出宪法中的住宅权和财产权的内涵与其他法律中的区别。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深刻理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根据现实生活中政治权利的享有情况和履行情况,举例说明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全面把握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 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教学重点:公民依法行使的政治权利和依法履行的政治义务的内容 教学难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法律和自由的关系 学情分析: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的,本框内容在全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但本框内容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虽然高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但平时课业负担重,主动关注这类问题较少,需要提前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并注意结合生活热点及自身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流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阶段 课前阶段: 一、预习(独立完成) (一)完成《高考调研》知识梳理 (二)完成本节知识的知识结构图 二、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全班分为7个小组) 1、1---3小组搜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材料,典型案例。(正面和反面的皆可以) 2、4----7小组搜集公民的政治义务的材料,典型案例。(正面和反面的皆可以) 三、知识判断(自我检测学习成果) 1、权利和义务是可以放弃的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使全体公民 3、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4、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 5、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6、国家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工具 7、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而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8、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9、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10、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坚持对敌人实行专政 1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12、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八年级政治权利与义务

课题:《权利与义务》 ----三门峡市卢氏县徐家湾乡初级中学史康 美 一、课标要求: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二、知识归纳: 三、考点透视: 1、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 自己的义务。

(1)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3)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4)自觉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依法维护。 (3)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教案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授课类型 新授课 二、课时 第一课第二框。一课时(45分钟)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板书: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活动探究型教案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活动探究 型教案2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3)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4)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

经济与政治常识教案

“德育”课程 教案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周学时数: 2 授课时间:2013.2.—2013. 7 审阅:

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教案首页 科目德育章节 课题 第一课第一节 聚焦货币 授课方式 讲授法、考查法、讨论 法 授课时间第一周 星期五 课时 2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10分钟 教学目的1.了解货币的演变; 2.理解货币的职能; 3. 掌握现代的信用工具。选用 教具 挂图 教学参考书、与课文相关 的报刊资料 教学重点货币教学 难点 电子货币 教学回顾 说明

2 教案内页 审核: 年 月 日 教 学 过 程 复习回顾: 上学期学习了道德法律与人生,本学期将学习政治与经济常识。 导入新课: 聊聊自己的压岁钱,有多少,怎么花,平时的生活花费有哪些 新课讲授: 第一课 学会理财和消费 第一节 聚焦货币 一、 货币 1. 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 货币的演变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二、 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 1. 支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 2. 信用卡: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帐支付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 小结: 货币的含义,职能以及货币的演变。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当今时代的多种支付方式,并谨慎使用电子货币。 作业: 调查身边的人使用信用卡的情况,总结安全使用信用卡的注意事项。

代号A02-A-38 3页,共29页 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教案首页 科目 德育 章节课题 第二节 商品价格的奥妙 授课方式 讲授法、考查法、讨论法 授课时间 第三周 星期五 课时 2 作业 题数 1 拟用 时间 10分钟 教 学 目 的 了解商品价格; 理解商品该如何顺利交换; 掌握应如何合理消费。 选用教具挂图 教学参考书、与课文相关的报刊资料 教学 重点 商品的顺利交换 教学 难点 合理消费 教学 回顾 说明 第2周(三自教育)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权利与义务.docx

最新整理八年级初二政治教案权利与义务课题:《权利与义务》 一、课标要求: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二、知识归纳: 权利义务 三、考点透视: 1、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1)公民的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的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3)维护权利主要包括:依法行使权利、依法享有权利、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4)自觉履行义务必须做到: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2、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

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依法维护。 (3)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我国义务教育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4)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1)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生命权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和精神健康权。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预防,免受伤害;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4、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完整版)道德与法治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共2课时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②知道一些基本法律的内容。 2.能力目标 明白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合法使用权利,并自觉履行个人义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图片,引出主题----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解读目标: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认识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让我们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孩子。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借助课本32.33页的活动园,小组讨论公民有哪些权利。 1.公民的权利 (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 (6)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7)受教育权,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政治权利与义务教案重要

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居投身于政治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三)教学难点: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 (五)学法指导: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那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探究与共享的六幅图片并思考教材上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师归纳点评: 2、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思考: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及内容? ①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是依法享有的。 课件展示: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监督权。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课件展示:图片“国家领导人投票选举”并思考问题:上述图片说明了我国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 师提出问题: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含义和地位是什么? 议一议:你选举班干部是不是选举权的体现?你被选举为班干部是不是被选举权的体现?为什么?那下面呢?镇长的选举,区人大代表的选举,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居委会和村委会的选举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点评。 第二:政治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探究活动。思考“政治自由的内容、地位? 多媒体展示:辩一辩:1。公民的政治自由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2.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学生讨论发言。 师归纳: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第三:监督权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被尊称为‘冒死爷”的69岁的工程师钟吉章的故事’并思考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师提出问题:监督权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它是对什么进行的监督?(监督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怎样监督)监督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看书第9页第三自然段进行归纳。 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探究结果。 过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看书、归纳。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①含义: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但的责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