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全套精品导学案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全套精品导学案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全套精品导学案
2018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全套精品导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讲义

烷烃

烷烃中最简单的烃——甲烷

一、甲烷的结构

分子式__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 实验式________

空间构型___________ 电子式___________

【例题】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的是

A.CH3Cl只代表一种物质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

C.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D.CCl4只代表一种物质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教材科学探究的实验现象)

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代反应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此反应无光照也可发生

C.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D.此反应得到的产物是纯净物

【变式】某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量筒内CH4与Cl2的体积比为_______,向100mL量筒中收集充入CH4、Cl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与Cl2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若用日光直射,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 。(3)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量筒内壁上出现黄绿色油状液滴,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实验中生成的油状液滴的化学式为,其中______________是工业上重要的有机溶剂。(5)饱和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mol CH4与Cl2光照下发生充分反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4种取代物,则消耗的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一、烷烃的基本概念

①烷烃的定义:

②烷烃的通式:

【例题1】下列数值都是烃的相对分子质量值,其对应的烃一定为烷烃的是

A.44 B.42 C.54 D.128

【例题2】已知下列两个结构简式:CH3-CH3和-CH3,两式均有短线“-”,这两条短线所表示的意义是

A.都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B.都表示一个共价单键

C.前者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后者表示一个未成对电子

D.前者表示分子内只有一个共价单键,后者表示该基团内无共价单键

二、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熔沸点有规律递变:

a.随C原子数增多,熔沸点___________

b.C原子数目相同时,支链越多,熔沸点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烷烃的密度随C原子数目增多而________,但密度均比水_______

(3)烷烃均不溶于水,液态烷烃和水混合会分层,且均在________

(4)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态或固体。注:新戊烷常温常压为气体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性(氧化反应)

(3)取代反应

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插曲】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

分子里所有含C原子的数后面加一个“烷”字,就是简单的烷烃的名称:

①C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从一至十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

②C原子在十以上,就用数字表示,如十一烷

③当C原子数目相同,在某烷前加“正”“异”“新”,但仅适用简单烷烃的命名

a.直链烷烃叫正某烷,如CH3CH2CH2CH2CH3正戊烷

b.把在碳链的一末端在有两个甲基的特点结构的烷烃称为异某烷,如戊烷

c.含有季碳原子称为新某烷,如新戊烷

【插曲】与一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原子叫伯碳原子,如CH3CH3中的碳都是伯碳原子;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的碳叫仲碳原子,如CH3CH2CH3中中间碳原子为仲碳原子;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叔碳原子,如CH3CH(CH3)2分子中的中间碳原子为叔碳原子;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季碳原子如(CH3)2C(CH3)2中间碳原子为季碳原子。

2.系统命名法

①选主链,称某烷,编碳位,定支链

②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③相同基,合并算,不同基,简在前

——必须满足支链和最小,数字与数字“逗号”连,数字与汉字“短线”连

【演练】(CH3)2CHCH2CH2CH3 (CH3)2CHCH2CH(CH3)2 (CH2CH3)2CHCH2CH(CH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现有一种烃可表示为

命名该化合物时,应认定它的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是

A.9 B.10 C.11 D.12

【变式1】有机物的主链上有几个碳原子________,并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2】有机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2】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加深】

1.下列有机物的名称正确的是

A.2,2-甲基戊烷B.4,5-二甲基-3-乙基己烷

C.2,3-二甲基-4-乙基己烷D.2,3,3-三甲基丁烷

2.某同学写了8种烷烃的名称:

①3-甲基丁烷②2-乙基戊烷

③2,2-二甲基-2-乙基丙烷④2-甲基丁烷

⑤2,3,3-三甲基丁烷⑥2,2,3,3-四甲基戊烷

⑦3,3-二甲基-4-乙基己烷⑧4,5-二甲基-6,8-二乙基壬烷

(1)其中命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其中命名错误,但有机物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

(3)其中命名错误且有机物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烷烃进行系统命名: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定义:

书写方法:

等效氢的判断:

【例题】写出下列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C4H10

C5H12

C6H14

C7H16

【变式1】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变式2】下列烷烃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是

A.CH3CH2CH2CH3 B.(CH3CH2)2CHCH3

C.(CH3)2CH CH2CH(CH3)2 D.(CH3)3C(CH2)2CH3

1.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的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三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____种2.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若使其一氯代物数目最少,则结构中所含的甲基数为______ 3.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_______种

三、同系物

同系物定义:

【例题】有下列几种物质:

A.金刚石和石墨B.C2H6和C5H12 C.C2H4和C2H6D.CH3CH2CH2CH3和CH3CH(CH3)2E.35Cl和37Cl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 _____;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课堂练习】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烷的球棍模型:

B.CO2的比例模型:

C.乙烷的实验式:C2H6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g甲基(-CH3)所含有的电子数是7N A

B.常温常压下,16g甲烷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5N A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充分燃烧后生成的CO2的体积为11.2 L

D.常温常压下,1mol丙烷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12N A

3.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1L,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得到1.5L CO2,2L水蒸气(相同状况下测定),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一定含甲烷,不含乙烷B.一定含乙烷,不含甲烷

C.一定是甲烷和乙烷的混合物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写出下列各烷烃的分子式

(1)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______

(2)烷烃B的分子中含有200个氢原子______

(3)1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的水蒸气______

(4)分子中含有22个共价键的烷烃______

(5)0.1 mol烷烃E完全燃烧,消耗标况下的O2 11.2L______

(6)室温下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气态直链烷烃F为______

5.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和

D.和E.甲烷和庚烷

(1)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2)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4)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6.写出C5H12、C8H18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结构简式

7.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代物的数目与下列叙述相符合的是A.4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B.3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C.3个甲基,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

D.2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8.某链状有机物分子中含有n个-CH2-,m个,a个-CH3,其余为-Cl,则Cl的个数为

A.2n+3m-a B.m+2-a C.n+m+a D.m+2n+2-a

9.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 mol甲烷中含有4mol C-H共价键

B.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光照条件下甲烷能与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D.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烯烃

烯烃的定义:

通式:

最简单的烯烃——乙烯,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链线式:

【例题】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

(1) _________(2) 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

物理性质:乙烯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

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共轭双烯的加成】——在以后的有机推断反应中,含两个碳碳双键1:1加成时候,经常会运用到。

1,2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若加成产物上的H原子完全被Cl原子所取代,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例题2】用来鉴别CH4和C2H4,又可除去CH4中混有C2H4的方法是

A. 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B. 通入足量的溴水中

C. 点燃

D. 能入H2后加热

【变式】制取CH3CH2Cl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乙烷和Cl2光照取代B.乙烯和Cl2加成

C.乙烯与HCl加成D.乙烯和H2加成后再与Cl2反应

顺反异构:由于碳碳双键( )中的π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

和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互为顺反异构体。

【例题】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

A.CH2=CHCH3B.CH2=CHCH2CH3

C.CH3CH=C(CH3)2 D.CH3CH=CHCl

【变式1】分子式为C3H5Cl,考虑顺反异构,且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结构可能是A.3种B.4种C.5种D.6种

【变式2】则分子式为C3H4Cl2的化合物的烯烃异构体有(考虑顺反异构体)

A.4种 B.5种C.6种D.7种

3.加聚反应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料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 mol/L硫酸的混合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

D.反应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变式1】(双选)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插入到反应物液面以下

B.生成的乙烯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

D.加热时要注意使温度缓慢上升至170℃

【例题2】乙烯中混有SO2气体,欲除去SO2,得到较纯净的乙烯,最好依次通过下列哪组试剂的洗气瓶

A.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B.溴水、浓H2SO4

C.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D.NaOH溶液、浓H2SO4

烯烃(炔烃)的命名

烯烃(炔烃)的命名原则上与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相似,所不同的是要先找出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位置,然后再命名。

(1)主链的选择:烷烃中选最长碳链作主链,烯烃、炔烃中选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

(2)主链的编号:烯烃主链编号从靠近碳碳双键端开始,炔烃则从靠近碳碳三键端开始编号;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位置看情况需要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某烯烃的结构简式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将其命名为:2-甲基-4-乙基-1-戊烯、2-异丁基-1-丁烯、5-甲基-3-己烯、4-甲基-2-乙基-1-戊烯。下列对四位同学的命名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命名主链选择是错误的B.乙的命名正确

C.丙的命名主链选择是正确的D.丁的命名正确

烯烃的同分异构体

请写出下列分子的同分异构体

C3H6

C4H8

C5H10

1.单烯烃与H 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A.1种B.2种C.3种D.4种

2.0.1mol烃A,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 8.96L(标况),0.1mol的A能跟0.2mol H2加成,则A的结构式可能是

A.CH2 = CH—CH2—CH3B.CH2 = CH—CH = CH2

C.D.

3.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

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2种B.3种C.4种D.6种

4.分子式为C5H8的烃,只有一种状态的氢,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5.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单烯烃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在标准状况下,将56.0L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重35.0g,通过计算回答:

(1)依据题意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则烷烃一定为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

(3)写出混合气体中气态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6.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乙烯,将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浓硫酸的还原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为此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Ⅰ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

(选填序号)

A.品红溶液B.NaOH溶液C.浓硫酸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设计的实验中能确定生成了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将上述乙除杂后的气体通入溴水中,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你认为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烯通入溴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炔烃

炔烃的定义:

通式:

最简单的炔烃——乙炔

实验室制取乙炔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电石:CaC2 电石中常含有硫化钙和呻化钙、磷化钙,它们与水生产H2S、AsH3、PH3等气体,可以用CuSO4溶液或者NaOH溶液来除杂。除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的是块状电石而不是粉末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使用的是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用分液漏斗滴加饱和食盐水

4.__________法收集气体

5.若用试管做反应装置,应在试管口塞上少许棉花,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反应物与水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ZnC2水解生成乙烷(C2H6) B.Al4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C.Mg2C3水解生成丙炔(C3H4) D.Li2C2水解生成乙烯(C2H4)

【例题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D.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变式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来制备乙炔,并验证乙炔的某些化学性质,制备的乙炔气体中往往含有少量的H2S气体,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实验室制乙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得到较为平稳的乙炔气流,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常用__________来代替水。

(2)装置B中盛放有足量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

(4)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炔烃的同分异构体

请写出下列分子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C3H4

C4H6

C5H8

【作业练习】

1.在同温同压下,1体积某气态烃与2体积氯化氢完全加成的产物能与4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再含有氢元素,则原气态烃是

A.丙炔 B. 乙炔C.丙烯D.1,3-丁二烯

2.下列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肯定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丁烷B.异丁烷C.2-丁烯D.CH2=CHCH2CH3

3.下列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丁烷B.2,2,4,4-四甲基辛烷

C.1,1,3-三甲基戊烷D.4-丁烯

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

①CH2=C(CH3)CH=CH2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4,5,5-三甲基-4-乙基-2-庚烯________________

④2,2,3,3,5-五甲基-辛烷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C.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6.某气态烃含C元素质量分数为85.7%,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2.5g/L。该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求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它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7.某烃和Cl2充分加成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则原有机物一定是

A.2-丁炔B.1,4-二氯-2-甲基-2-丁烯

C.2-甲基-1,3-丁二烯D.1,3-丁二烯

8.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 = C(C2H5)—C ≡CH,分子中含有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即饱和碳原子)数为a,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

A.4、3、6 B.4、3、5 C.2、5、4 D.4、6、4

9.在同温同压下,1体积某气态烃与2体积氯化氢完全加成的产物能与4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产物中不再含有氢元素,则原气态烃是

A.丙炔B.乙炔C.丙烯D.1,3—丁二烯

10.某烃A 0.2 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 mol

(1)烃A的分子式为

(2)若取一定量的A完全燃烧后,生成B、C各3 mol,则有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5)其中有一种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它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 mol 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2)链烃B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共面,其催化氢化产物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不考虑顺反异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也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Ⅰ.如图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实验装置,反应原理为:

CH3CH2OH CH2=CH2↑+H2O,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收集乙烯气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3)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如图2),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____(填反应类型) 。

Ⅱ.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是下列中的(将正确选项填入空格内):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A.品红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验证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苯的结构

【例题】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邻二甲苯只有1种

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1种⑤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1种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

三、苯的化学性质

2.氧化反应

苯与氧气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代反应

a.苯与液溴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苯与硝酸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存在哪些错误?请指正

【例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溴水、铁粉和苯混合加热即可制得溴苯

B.除去溴苯中红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C.用苯和浓HNO3、浓H2SO4反应制取硝基苯时需水浴加热,温度计应放在混合液中D.制取硝基苯时,应先取浓H2SO4 2mL,再加入1.5mL浓HNO3,再滴入苯约1mL,然后放在水浴中加热

4.苯的加成反应

芳香烃的定义:

芳香族化合物的定义:

芳香烃的命名

——以苯为母体,将苯环上最简单的取代基(甲基)所连的碳原子编为“1”号,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编号,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取代基较少的时候可以邻间对来命名

【例题】苯有多种同系物,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则它的名称为A.2,4-二甲基-3-乙基苯

B.1,3-二甲基-2-乙基苯

C.1,5-二甲基-6-乙基苯

D.2-乙基-1,3-二甲基苯

【变式】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式

1,2,4-三甲苯

1-甲基-3-乙基苯

邻二甲苯

间甲乙苯

苯的同系物 苯的同系物的判断:

苯的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例题1】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

A .③④

B .②⑤

C .①②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变式1】属于苯的同系物是

A .

B .

C .

D .

苯最简单的同系物——甲苯

甲苯的化学性质:①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与液溴反应,铁作催化剂 ③与氯气光照

甲苯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芳香烃

B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D .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书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写出下列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C 8H 10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酚的性质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酚 【明确学习目标】 1.区分醇和酚,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体会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知道酚类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52---55,思考下列问题 1.醇和酚结构相似点和区别? 2.醇、酚、羧酸和水中羟基活泼性比较。 3.苯酚的氧化反应和与溴水的取代反应?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酚的结构、概念、物理性质和用途 1.酚的概念:______和______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2.物理性质 ⑴纯净的苯酚是___色、有___气味的晶体(空气中长期放置被氧化为)。 ⑵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______,高于65℃,能与水______,易溶于______等有机溶剂;苯酚遇水时熔点大大降低,从水溶液中析出的苯酚呈液态,与水分层(苯酚在下层)。 ⑶苯酚____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__洗涤,不能用或碱洗。 3.苯酚的用途 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可用作消毒剂(药皂中添加);含苯酚的废水在排放前必须经过处理。 二、【合作探究2】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⑵苯酚的弱酸性: ①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原因是:,能发生电离,显酸性。 ②苯酚的酸性极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③苯酚可以和活泼金属、强碱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等弱碱不反应。 ④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HCO- 易电离,即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的能 3 力:>>。

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①+H2O+CO2―→+NaHCO3 ②+H2O+CO2―→+Na2CO3 ③+NaHCO3―→+H2CO3 ④+Na2CO3―→+NaHCO3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2.盛有苯酚的试管清洗的方法可以用。 2.苯酚的取代反应 ⑴与溴水:向盛有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的饱和溴水,现象为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①操作及药品的量: ②反应灵敏无副反应,常用作酚羟基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③反应说明,酚羟基的存在,使苯环上的H变得活泼。 ⑵与浓硝酸的取代反应(酚羟基的存在,使其邻位、对位的H活化程度增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成反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氧化反应:①苯酚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呈_________色。 溶液_________。 ②苯酚可以被酸性KMnO 4 ③苯酚可以燃烧。 5.显色反应: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溶液呈色;常用于酚羟基的检测。 三、【合作探究3】酚羟基的保护 由于酚羟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分离提纯含有酚羟基的物质,或工业流程中涉及到有酚羟基的物质时,常常要先把酚羟基保护起来,再最后再还原。 例3.①如何回收有机溶剂中的苯酚(如苯和苯酚的混合物),用流程图表示: ②回收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苯酚,用流程图表示: ③回收含乙醇中混有的苯酚,用流程图表示: 例4.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下列反应①—⑥是其合成过程,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注明)。 回答下列问题: ⑴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试剂x是________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 ⑷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合成路线中设计③、⑤两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上述流程合理吗,若有不合理的,指出正确流程:。

回归教材实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材实验 目录 0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选修5,P17) (2) 02苯甲酸的重结晶(选修5,P18) (2) 03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选修5,P19) (3) 04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选修5,P32) (3) 05溴苯的制取(选修5,P37) (4) 06硝基苯的制取(选修5,P37) (5) 07苯、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选修5,P38) (5) 08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09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及产物的验证(选修5,P42) (6) 10乙醇的消去反应(选修5,P51) (7) 11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选修5,P52) (7) 12苯酚的酸性(选修5,P53) (8) 13苯酚与溴水的反应(选修5,P54) (9) 14苯酚的显色反应(选修5,P54) (9) 15乙醛的银镜反应(选修5,P57) (9) 16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选修5,P57) (10) 17实验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修5,P60) (10) 18实验探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选修5,P61) (11) 19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0果糖的还原性实验(选修5,P80) (12) 21蔗糖与麦芽糖的化学性质(选修5,P82) (12) 22淀粉水解的条件(选修5,P83) (13) 23蛋白质的盐析(选修5,P89) (14) 24蛋白质的变性(选修5,P89) (14) 2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选修5,P90) (15) 26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选修5,P108) (15)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专题与练习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专题与练习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 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产物为:C→CO2,H→H2O,Cl→HCl。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2和H2O,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C、H或C、H、O。欲判定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碳、氢元素的质量之和与原有机物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的组成中不含氧;否则,原有机物的组成含氧。 2.实验式(最简式)和分子式的区别与联系 (1)最简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单整数比的式子。不能确切表明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注意: ①最简式是一种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②无机物的最简式一般就是化学式; ③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简单,种类繁多,具有同一最简式的物质往往不止一种; ④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所含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若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其分子式就不同。例如,苯(C6H6)和乙炔(C2H2)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故它们所含C、H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分子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所含元素的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 注意: ①分子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用语; ②无机物的分子式一般就是化学式; ③由于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其代表的物质可能有多种; ④分子式=(最简式)n。即分子式是在实验式基础上扩大n倍,

。 3.确定分子式的方法 (1)实验式法由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实验式)→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2)物质的量关系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求摩尔质量→求1mol分子中所含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分子式。(标况下M=dg/cm3×103·22.4L/mol) (3)化学方程式法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分子式。 (4)燃烧通式法利用通式和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 由于x、y、z相对独立,借助通式进行计算,解出x、y、z,最后求出分子式。 [例1] 3.26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1.92gH2O,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求该样品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1)求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2)求样品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数目(N)之比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设计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认识官能团的结构,微观分析有机物的类别,体会与宏观分类的差异,多角度认识有机物。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了解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能根据碳原子的骨架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相关概念辨析 (1)不含苯环的碳环化合物,都是脂环化合物。 (2)含一个或多个苯环的化合物,都是芳香化合物。 (3)环状化合物还包括杂环化合物,即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有其他原子,如氧原子(如

呋喃)、氮原子、硫原子等。 (4)链状烃通常又称脂肪烃。

例 1有下列7种有机物,请根据元素组成和碳的骨架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⑥ (1)属于链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环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 (3)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________。 (4)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 答案(1)④⑤(2)①②③⑥⑦(3)①③⑥(4)②⑦ 【考点】按碳的骨架分类 【题点】环状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 1.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的概念 (1)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2)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1)烃类物质 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官能团名称有机物类别 CH4烷烃 CH2===CH2碳碳双键烯烃 CH≡CH—C≡C—碳碳三键炔烃 芳香烃 (2)烃的衍生物

有机物官能团结构官能团名称有机物类别 CH3CH2Br —Br 溴原子卤代烃 CH3CH2OH —OH 羟基醇 —OH 羟基酚 CH3—O—CH3醚键醚CH3CHO —CHO 醛基醛 羰基酮 CH3COOH —COOH 羧基羧酸 酯基酯 —NH2氨基 氨基酸 —COOH 羧基 酰胺基酰胺 例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15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专题同步练习训练 专题1 第1单元 1.下列叙述: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②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③创造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④首先制得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⑤首先在实验室合成尿素的是维勒,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B.①和③ C.①③⑤D.①②③④ 2.人类第一次用无机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是() A.乙醇B.食醋 C.甲烷D.尿素 3.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 如下所示,它属于() A.无机物B.烃 C.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 4.环境毒品“二英”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可怕的化学物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它属于A.高分子化合物B.芳香烃 C.烃D.有机物 5.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随着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荧光素属于()

A.无机物B.烃 C.烃的衍生物D.高分子化合物 6.(热点题)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是在国内首次采用膜结构的建筑,以钢材为支架,覆盖ETFE薄膜。ETFE是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是一种轻质透明的新材料。 (1)该材料属于________。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ETFE极易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B.ETFE韧性好,拉伸强度高 C.ETFE比玻璃轻、安全 D.ETFE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 E.CF CF2和CH2CH2均是平面分子 (3)写出由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生成ETFE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 第2单元 1.下列有机物在H-NMR上只给出一组峰的是() A.HCHO B.CH3OH C.HCOOH D.CH3COOCH3 2.实验测得某碳氢化合物A中,含碳80%,含氢20%,又测得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CH4B.C2H6 C.C2H4D.C3H6 3.下列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4.某有机物C3H6O2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个共振峰,面积比为1∶1,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化学选修5全部实验整理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教材全部实验整理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本资料进行梳理有关有机化学 实验的知识,提高效率和效果。 P17实验1-1:蒸馏实验:蒸馏:利用互溶液体混合 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一般相差30℃以上)进行分 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注意】①主要玻璃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引管(尾接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冷却水的通入方向:无论冷凝管横放、竖放,都下进上出,若上进下出,易形成空气泡,影响冷凝效果。 ④沸点高而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 ⑤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暴沸,使液体平稳沸腾 ⑥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大为烧瓶体积的2/3 p18: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 重结晶:将已知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 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 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溶剂要求】 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即热溶液中溶解度大,冷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注意事项】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应在趁热过滤前加入少量蒸馏水,避免立即结晶,且使用短颈漏斗。②较为复杂的操作:漏斗烘热、滤纸用热液润湿、马上过滤、漏斗下端越短越好。 p19: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2、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CCl4等 【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分液:常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p19:实践活动: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研磨时用到仪器研钵。 p32: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因为(1)CaC2吸水性强,与水 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 与水的反应; (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为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专题(一~二)综合测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专题(一~二)综合测试 认识有机化合物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 B. 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 有①甲烷分子、②氨分子、③白磷分子、④氯仿分子、⑤四氯化碳分子、⑥二氧化碳分子,其中不是正四面体构型的是() A.①③B.③⑤ C.①⑤D.②④⑥ 3.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4. 含一个叁键的炔烃氢化后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 A. 1种B.2种 C. 3种D.4种 5. 下列有机物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A. 辛烯和3-甲基-1-丁烯 B. 乙苯和甲苯 C. 1-氯丙烷和2-氯丙烷 D. 甲基环己烷和乙烯 6. 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烷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以及分子结构中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分别为() A. 6∶7和2 B.6∶7和3 C. 7∶8和3 D.7∶8和4 7. (CH3CH2)2CHCH3的一卤取代物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 A. 两种B.三种 C. 四种D.五种 8. 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脂环烃的是() 9. 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含有甲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 3种B.4种 C. 5种D.6种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酯的性质

第三节羧酸酯 第二课时酯 【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掌握其同分异构体; 2.掌握酯的主要化学性质; 3.酯化反应的规律。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原理是,它是一种色,味,密度比水的溶于水的体。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62---63,思考下列问题 1.酯的分类、命名,饱和一元酯的通式; 2.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异同。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酯的分类、命名及物理性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苹果中含有戊酸戊酯,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香蕉中含乙酸异戊酯,梨中含异戊酸异戊酯,人造脂肪的主要成分是,其结构简式为,缓解心绞痛的三硝化甘油。 2.写出分子式为C6H12O2含有酯基和羧基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总结:①酯的结构通式:________,其官能团名称为______。根据形成酯的酸不同,酯可分为无机含氧酸酯和有机羧酸酯,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和含相同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 ②命名:酯类化合物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的。命名时,羧酸的名称写在前面,醇的名称写在后面,去掉醇换成酯。如: ③物理性质:酯的密度一般比水____,____溶于水,____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是具有__________的____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二、【合作探究2】酯的化学性质 试管①②③ 步骤一试管①中加入6滴乙 酸乙酯和5.5ml水 试管②加入6滴乙酸乙酯、 5ml水和 ml稀硫酸 试管③加入6滴乙酸乙酯、 5ml水和 ml稀氢氧化钠 二同时放入70~80℃的水浴中加热约5分钟,闻气味 现象 结论: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为反应,方程式是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反应,方程式是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精品同步练习汇总(打 印版) 1.某物质的结构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硬脂酸甘油酯 B.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可以生成软脂酸甘油酯 C.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能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三种 2.我国某些地区用石蜡等工业油加工“毒米”,威胁我们的健康,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食用油和石蜡油虽然都称作“油”,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B.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C.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D.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石蜡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3.把动物的脂肪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得到一种均匀的液体,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结果有一种白色的物质析出,这种白色的物质是() A.NaCl B.肥皂 C.C17H35COONa D.高级脂肪酸

4.食品店出售的冰淇淋含硬化油,它是以多种植物油为原料来制得的,制取时发生的是() A.水解反应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D.氧化反应 5.(双选)下列各组中,所含物质不是同系物的是() A.硬脂酸甘油酯与三乙酸甘油酯 B.油酸与丙烯酸 C.甘油与软脂酸 D.丙烯酸与软脂酸 6.从植物的果实和花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 B.加水溶解后分液 C.加酸溶解后蒸馏 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 7.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可采用的正确实验是() A.使硬脂酸溶于汽油,向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硬脂酸并微热,产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加入金属钠,产生气泡 D.向滴有酚酞的NaOH(aq)里加入硬脂酸,微热,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8.用油脂水解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常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制取肥皂和甘油,则选择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液态油转化为固态脂肪通常在________条件下,用液态油与________反应得到,油酸甘油酯转化成的固态脂肪的名称是________。 9.已知某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多元醇B,B和硝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D。 (1)写出油脂A在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D的分子式是________,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10.参考下列(a)~(c)项回答问题:(a)皂化值是使1 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 (b)碘值是100 g油脂所能加成的碘的克数;(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高中化学 专题检测卷(五)苏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专题检测卷(五)苏教版选修5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淀粉 D.硬脂酸甘油酯 答案 D 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到几千万,蛋白质、核酸、淀粉、纤维素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C17H35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远没有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程度。 2.2011年5月21日,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地震灾区,并承诺将支持日本重建工作。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后很多地方发生了火灾,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都只有CO2和H2O B.灾区紧急供电需要用到汽油、柴油,石油经过常压蒸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 C.灾区缺少食品,食品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灾民生活中需要的蛋白质、食用油、蔗糖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 3.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B.“皮革奶粉”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不能食用 C.沾有血迹的衣物要用热水和加酶洗衣粉浸泡 D.利用氢化反应将液态植物油转变为固态反式脂肪酸的过程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酶是蛋白质,热水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使酶失去活性。 4.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 A.多糖、炭黑、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煤炭、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 答案 C 解析狼毫是动物的毛制成的,毛是蛋白质;墨条是用炭黑制成的;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砚石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并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1.烷烃的结构特点是,通式为,符合该通式的烃是烷烃,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烷烃之间互为,含相同碳原子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之间互为。 2.烯烃的结构特点是,通式为,符合该通式的烃是烯烃,含不同碳原子数的烯烃之间互为,含相同碳原子而结构不同的烯烃之间互为。 3.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是,通式为,符合该通式的烃是苯及其同系物,含不同碳原子数的苯的同系物之间互为,含相同碳原子而结构不同的之间互为。 【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9~12,思考下列问题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2.同分异构体间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差异; 3.同分异构体有哪些类型,如何书写; 4.典型结构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有机物的铜粉异构现象 1.写出分子式满足C5H12、C2H6O和C2H4O2的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析它们之间的物质类别和性质关系。 2.C9H12、C10H8是同分异构体吗,CH3CH2OH、HCOOH之间呢? 3.CO(NH2)2、NH4CNO是同分异构体吗? 【总结】 ⑴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而具有不同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之间互称同分异构体。 ⑵判断方法:相同而不同。 ⑶性质差异:①可以是同类物质,也可为不同类物质;②同类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同类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③同类同分异构体带有的支链越多,沸点越。 ⑷存在,普遍存在于有机物中,无机物中也存在,如H—O—C≡N、H—N﹦C ﹦O。 例1.上述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①C 与金刚石 60 ② H与D

【人教版】金版学案2017-2018年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A项—OH与苯环相连属于酚类,B项官能团是,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化合物,D项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C项正确。 答案:C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 A.OH-B.—NO2 C.D.—Cl 解析:官能团不带电荷,而OH-是带电的原子团,故OH-不是官能团。 答案:A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 解析:B项中—OH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类。 答案:B 4.下列物质属于脂环烃的是( )

解析:A为链烃,B为脂环烃,C为芳香烃,D为醇,B项正确。 答案:B 5.在下列化合物中: ①CH3CH3②CH3CHCH2 ⑨(CH3)2CH—COOH 属于环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___,属于脂肪烃的是__________,属于醇的是________,属于醛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 答案:③④⑤⑧⑤③④⑧③①②⑥④⑤⑧⑦⑨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A级基础巩固] 基础题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8分,共48分) 1.根据官能团分类,下列物质中与属于同一类物质的是( ) 解析:属于酚类,只有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A.B.CH3CH2NO2 C.CH2CHBr D.CH2CH2 解析: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除含碳、氢外,还含其他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烃的衍生物。 答案:D 3.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丁香油酚 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两者所含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含酯基B.均含醇羟基和酚羟基 C.均含碳碳双键D.均为芳香化合物 答案:C 4.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含有3种官能团 B.该物质属于脂环烃 C.该物质属于多官能团化合物 D.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解析:该物质中含有C、H、O三种元素,而烃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B项错误。 答案:B 5.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 A.乙烯(CH2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

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Na2CO3)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高中化学实验目录(必修一至选修五)

高中化学实验目录 大全(人教) 目录:···············1页 必修1···············2页~4页必修2···············5页~6页选修3···············7页 选修4···············8页~9页选修5···············10页 欢迎浏览本文档 正文

高中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实验1-2】检验其他物质的存在(So42-) 【实验1-3】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1-4】碘的萃取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1-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探究】胶体的性质 第二节离子反应 【实验2-1】离子反应的发生 【实验2-2】离子反应的现象 【实验2-3】离子反应的条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无实验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实验3-1】钠的取用及物理性质

【实验3-2】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3-3】钠与水的反应 【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3-4】铝与酸﹑碱的反应 第二﹑三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实验3-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实验3-6】焰色反应 【实验3-7】Al(OH)3的生成 【实验3-8】Al(OH)3的性质 【实验3-9】Fe2+﹑Fe3+的性质 【实验3-10】铁离子的检验和转化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实验4-1】硅酸的性质 【实验4-2】硅酸钠的性质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实验4-3】H2在Cl2中燃烧 【实验4-4】氯水的漂白作用 【实验4-5】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 【实验4-6】Cl-的检验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五章微型专题五

微型专题五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原理。2.掌握高聚物单体确立的方法。3.学会有机推断题分析解答。 一、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 1.加聚反应 例

1某软质隐形眼镜材料为如图所示的聚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该聚合物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B.该聚合物的单体是丙酸乙酯 C.该聚合物分子中存在大量的—OH,所以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D.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B 解析该反应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该聚合物分子中存在大量的—OH,和水能形成氢键,所以具有较好的亲水性;根 据图示可知,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 【题点】加聚反应

特别提示 加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 将链节写在方括号内,聚合度n写在方括号的右下角。由于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 “—”表示,如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2.缩聚反应

例 2某种具有较好耐热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为 则生成该树脂的单体的种数和化学反应所属类型正确的是() A.1种,加聚反应B.2种,缩聚反应 C.3种,加聚反应D.3种,缩聚反应 答案 D 解析从分子的组成来看,应是缩聚反应的产物,而且分子是由三种单体缩聚得到,分别是CH2O、

【考点】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 【题点】缩聚反应 特别提示 缩聚物结构简式的书写 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或原子团。如: ↑ 端基原子团 ↑ 端基原子 3.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比较

高中化学选修5导学案-油脂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明确学习目标】 1. 掌握油脂的概念、组成和结构特点;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皂化、水解。 2. 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课前预习案 【知识回顾】 酯是和生成的具有基()的有机物,特征化学性质是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碱性条件下的水解。【新课预习】阅读教材P60---63,思考下列问题 1.油脂和酯的区别和关系,单甘油酯、混甘油酯和混合物的区别; 2.油和脂肪的区别,皂化和水解反应的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区别; 3.肥皂的制取、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去污的区别。 【预习中的疑难问题】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1】油脂的概念、分类、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若R、R′、R″相同,称为__________。若R、R′、R″不相同,称为__________。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__________且是由不同的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固定熔沸点。 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1)油: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呈____态。 (2)脂肪: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温下呈____态。 3.物理性质:油脂的密度比水____,____溶于水,易溶于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天然油脂是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二、【合作探究2】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①人体内在酶的催化作用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物质被吸收。 ②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__________和______。 ③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_____反应。工业上常用来制取______; ____________是肥皂的有效成分;钠肥皂,钾肥皂。 (2)油脂的氢化(又叫油脂的) 油酸甘油酯的氢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拓展3】 1.酯、油脂和矿物油的对比辨析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本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本实验总结 篇一:高中化学选修5实验汇总 选修5实验 篇二:人教版选修5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整理 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与整理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时制法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32322S、PH3、AsH3等)难闻的气体。要想制得较纯净的CH≡CH可将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 思考: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反应速率应选用分液漏斗,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产生乙炔的速度。 电石与水反应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减缓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乙炔气流。 第1页(共6页) 4、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 CHBr + HO CHCHOH + HBr 3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

生的是Ag2O黑色 -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③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 5、乙醇的化学性质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反应原理:2CH3CH2OH +2Na 2CH3CH2ONa + H2↑ 发生装置:S + l g (试管、(或锥形瓶、烧瓶等)、分液漏斗等) 注意事项:防止因气体受热膨胀,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大,应冷却至室温后读数。读数时多功能瓶与量筒的液面要齐平(等高)。 (3)反应装置:(气唧、硬质试管、酒精灯等)(4)注意事项: 第2页(共6页) ①该反应中Cu为催化剂,CuO为中间物质。②该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①配制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液应注意: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乙醇并不断摇匀。②温度计水银球(或液泡)应插入反应混和液,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触瓶底,以便控制反应温度为170℃。③反应时应迅速升温到170℃。 ④为防止加热过程中液体爆沸,应在反应液中加少许碎瓷片。⑤如控温不当,会发生副反应,是制得的乙烯中混有

高中化学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专题检测苏教选修5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专题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淀粉 D.硬脂酸甘油酯 答案 D 解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到几十万,蛋白质、核酸、淀粉、纤维素等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C17H35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远没有达到高分子化合物的程度。 2.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后很多地方发生了火灾,棉、麻、丝、毛的燃烧产物都只有CO2和H2O B.灾区紧急供电需要用到汽油、柴油,石油经过常压蒸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燃料 C.灾区缺少食品,食品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D.灾民生活中需要的蛋白质、食用油、蔗糖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B 解析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中含有N、P等元素,燃烧产物不只是CO2和H2O,A 选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中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选项错误;食用油、蔗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选项错误。 3.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B.“皮革奶粉”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不能食用 C.沾有血迹的衣物要用热水和加酶洗衣粉浸泡 D.利用氢化反应将液态植物油转变为固态脂肪的过程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答案 C 解析酶是蛋白质,热水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使酶失去活性。 4.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 A.多糖、炭黑、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煤炭、多糖、无机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