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最新--《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最新--《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最新--《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2016--2017 《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1]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有何间焉②小惠未徧③小大之狱④故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7-20题。(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补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日:“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

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注释】①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肉食者鄙 (2)小惠未徧

(3)再鼓之,必走 (4)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18.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9.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2分)

20.【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3分

三、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①。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②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③于木石之间,徐制④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⑤,更尝⑥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⑦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⑧,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⑨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⑩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 ī)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命令。

7.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吴将皆欲迎击之。

8.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⑴公将鼓之。()⑵彼竭我盈()

⑶犹难尽克()⑷诸将并曰()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⑵夫战,勇气也。

⑶其诸要害已固守。

10.请简要分析【甲】文为什么略写齐鲁两军战斗的经过。(4分)

11.曹刿与陆逊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采取的方法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四、9.(12分)(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补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日:“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注释】①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肉食者鄙

②小惠未徧

③再鼓之,必走

④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2)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

(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五、(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选自《曹刿论战》)

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牺牲玉帛:(2)齐师败绩:

(3)夙夜筹谋:(4)楚使请城:

(5)乃自刎以死国: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l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9.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2分)

10.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

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

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D.曹刿的“肉食者鄙”、巴蔓子的“自刎以死国”、陈胜的“举大计”与诸葛亮的“兴复汉室”都表达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悲愤之情。

六、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 完成22-24 题。( 7 分)

十年春,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遂逐齐师。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22.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 分)

A.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C.问:“何以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3. 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乃入见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译文:

七、文言文比较阅读(10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虞公曰:“吾享祀丰洁①,神必据②我。”宫之奇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③,惟德繄④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⑤,将在德矣。若晋取虞⑥,而明德以荐馨香⑦,神其吐⑧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⑨,曰:“虞不腊⑩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节选自《宫之奇谏假道》【注释】①享祀丰洁:享祀,祭祀的物品。丰洁,丰盛洁净。②据:保佑。③易物:改变祭品。④繄(yì):句中语气词。⑤冯依:依据。冯(pínɡ)同“凭”。⑥若

晋取虞:晋,晋国。虞,虞国。下文中“虢”,读“Guó”,即虢国。⑦而明德以

荐馨香:而以光明的德行作为芳香的祭品奉献神灵。⑧吐:指不食所祭之物。

⑨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⑩腊:岁终祭祀。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其乡人曰其:②惟德是依惟: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B.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遂袭虞,灭之

D. 可以一战宫之奇以其族行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15.甲文中的庄公和乙文中的虞公都深信“神”能保佑自己的国家,甲文从

“”可知,乙文从“”可知(用原文作答)。(2 分)

16.甲文中,曹刿认为“信”(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中,宫之奇认为神佑国家的根本依凭是什么?说说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 分)

答:

八、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 11~14题。(12分)

曹刿论战《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又何间.(j i ān)焉

B. 牺牲玉帛.(bó)

C. 下视其辙.(zhé)

D. 望其旗靡.(mǐ)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小大之狱()⑵遂逐齐师()

⑶公问其故()⑷夫大国,难测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14.选文第②段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答:

九、2016·湖南省娄底卷】

(一)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惟长/堤一痕

C.是/非木柿 D.夫/大国难测也

答案:B(解析:“长堤”是一个词,不应分开)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案件)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答案:C(解析:“公将鼓之”的“之”字不解释为代词,那件事,而应是音节助词,不译)1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启下文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答案:A(解析:应是详写战前,略写战中,战后。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文:

答案:“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文:

答案:“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14.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的远谋表理在哪些地方。

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4)再而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2分)

1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一、答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中考数学应用题(涵盖所有题型)

中考数学应用题(涵盖所有题型) (含图像、表格信息问题) 应用题是中考重点和难点,解题时要认真读题,正确建模,灵活解答分析。读题时,文字信息要注意关键词语、隐含条件;读表格图像时,要结合文字信息理解,将信息转化为实际意义。建模、分析见以下例题。 一、方程型 1、(股票问题)我国沪深股市交易中,如果买、卖一次股票均需付交易金额的0.5%作费用.张先生以每股5元的价格买入“西昌电力”股票1000股,若他期望获利不低于1000元,问他至少要等到该股票涨到每股多少元时才能卖出?(精确到0.01元) 提示:一元一次方程型 2、(增长率问题) 为了拉动内需,广东启动“家电下乡”活动。某家电公司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在启动活动前一个月共售出960台,启动活动后的第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和Ⅱ型冰箱的销量分别比启动活动前一个月增长30%、25%,这两种型号的冰箱共售出1228台。 (1)在启动活动前的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分别为多少台? (2)若Ⅰ型冰箱每台价格是2298元,Ⅱ型冰箱每台价格是1999元,根据“家电下乡”的有关政策,政府按每台冰箱价格的13%给购买冰箱的农户补贴,问:启动活动后的第一个月销售给农户的1228台Ⅰ型冰箱和Ⅱ型冰箱,政府共补贴方程了多少元(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提示:一元一次方程型

3、(传染问题)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被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 提示:一元二次方程型 4、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指示精神,有关部门自2007年12月底起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底,试点产品已销售350万台(部),销售额达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试点产品家电销售量增长了40%. (1)求2007年同期试点产品类家电销售量为多少万台(部)? (2)如果销售家电的平均价格为:彩电每台1500元,冰箱每台2000元,?手机每部800元, 3倍,求彩电、冰箱、手机三大类产品分别销售已知销售的冰箱(含冰柜)数量是彩电数量的 2 多少万台(部),并计算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为多少万元? 提示: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型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知识点.pdf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所以 课文中的“我”指鲁国一方。 二、语音 刿(g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g)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 三、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 四、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狱:案件——监狱2.必以情实情——感情 3.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4.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5.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6.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7.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8.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能愿动词 五、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六、一词多义 1、师:遂逐齐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属: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3、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4、请: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 5、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6、以: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必以信(用)必以情(根据)可以一战(凭借) 7、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与之乘(代词,他)公将鼓之(助词,凑足音节)公将驰之(代词,齐师) 七、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2、望其旗靡靡:倒下 3、公将驰之驰:(驱车)追赶 初三语文第 1 页共 2 页

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曹刿论战》中考题集锦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 完成22-24 题。( 7 分) 十年春, 齐师伐......我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22.选出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2 分) A.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C.问:“何以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23. 选出加虚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乃入见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B.可以一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 分)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答案:

22. ( 2 分) A ( 谋划) 解析: B. 长远的/ 传得远, 远播; C. 询问/请教; D. 振作/ 做、干 23. ( 2 分) B ( 介词, 凭借) 解析: A. 于是、就/ 竟然; C. 在/ 对; D表承接或修饰/表并列 24. ( 3 分) 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 ( 1分) 我不敢独自享用, ( 1分)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分) (2015新疆乌鲁木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乡人曰其真不知马也B.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D.公问其故马无故亡而入胡11.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2.请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这个物有哪些特点。(4分)

曹刿论战练习1

曹刿论战练习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又何间焉( ) ②肉食者鄙( ) ③牺牲玉帛( ) ④下视其辙( ) ⑤登轼而望( ) ⑥望其旗靡( ) 二、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齐师伐我( ) ②又何间焉( )③肉食者鄙( ) ④牺牲玉制( )⑤小信未孚( ) ⑥大小之狱( ) ⑦可以一战( ) ⑧齐师败绩( ) 三、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 ①伐( ) ②将( ) ③请( ) ④谋( ) ⑤惠( ) ⑥必( ) 四、对下面各题进行最佳选择。 1.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惠未彳扁”的“彳扁”同“遍”。 B.“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 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 D.“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 2.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伏焉——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中考数学经典应用题专题

2012年各地数学中考经典应用题专题训练 (一)方程与不等式类 1(绵阳).李大爷一年前买入了相同数量的A、B两种种兔,目前,他所养的这两种种兔数量仍然相同,且A种种兔的数量比买入时增加了20只,B种种兔比买入时的2倍少10只. (1)求一年前李大爷共买了多少只种兔? (2)李大爷目前准备卖出30只种兔,已知卖A种种兔可获利15元/只,卖B种种兔可获利6元/只.如果要求卖出的A种种兔少于B种种兔,且总共获利不低于280元,那么他有哪几种卖兔方案?哪种方案获利最大?请求出最大获利. 2(临沂)在全市中学运动会800m比赛中,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起跑,刚跑出200m后,甲不慎摔倒,他又迅速地爬起来继续投入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图中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所跑的路程y(m)与比赛时间x(s)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甲摔倒前,________的速度快(填甲或乙); (2)甲再次投入比赛后,在距离终点多远处追上乙? (第2题图)

3(青岛)某水产品养殖企业为指导该企业某种水产品的养殖和销售,对历年市场行情和 水产品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这种水产品的每千克售价1y (元)与销售月份x (月)满足关系式3 368 y x =- +,而其每千克成本2y (元)与销售月份x (月)满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试确定b c 、的值; (2)求出这种水产品每千克的利润y (元)与销售月份x (月)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五·一”之前,几月份出售这种水产品每千克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4(凉山)我国沪深股市交易中,如果买、卖一次股票均需付交易金额的0.5%作费用.张 先生以每股5元的价格买入“西昌电力”股票1000股,若他期望获利不低于1000元,问他至少要等到该股票涨到每股多少元时才能卖出?(精确到0.01元) 5(新疆)有一批图形计算器,原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公司销售.甲公司用 如下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两台每台都为760元.依此类推,即每多买一台则所买各台单价均再减20元,但最低不能低于每台440元;乙公司一律按原售价的75%促销.某单位需购买一批图形计算器: (1)若此单位需购买6台图形计算器,应去哪家公司购买花费较少? (2)若此单位恰好花费7 500元,在同一家公司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图形计算器,请问是在哪家公司购买的,数量是多少? y 2

曹刿论战中考习题大全(总结篇)

《曹刿论战》 一、按原文填空 ●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最佳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战例之一(齐鲁长勺之战)。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知己知彼)、(把握战机)(1 分,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 和(深谋远虑) 。 ●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 ●选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描写和(_动作)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是(鲁庄公十年),地点在(长勺)。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惧有伏焉) ● 二、阅读题 ●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绩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本文中想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曹刿论战中考题(含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5广州市)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2~14题 [甲]公与之乘……故逐之。”《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吾请无攻宋矣。《公输》12.词语理解。(6分)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________________ ②公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 ③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_ ④公输盘诎________________ (2)请选出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A 克己奉公 B 克敌制胜________________ ②例句:以牒为械A 为民请命 B 下不为例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夫大国,难测也。(2)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5长沙市)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 十年春……故逐之。” [乙] 故曰……战必胜矣。 9.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肉食者鄙(卑鄙)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小大之狱(案件)D.齐师败绩(大败) 10.翻译下面句子。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1.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节奏。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简要回答问题。 ⑴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三、(2006湖州市)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7-19题。(8分)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曹刿论战练习题答案版

1.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小大之狱狱:监狱 B.又何间焉间:参与 C.弗敢加也加:虚报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2.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参与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 C.既克,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 D.一鼓作气,再而衰再:第三次 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衣食所安安:养 B.牺牲玉帛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肉食者鄙鄙:人品不好目光短浅 D.望其旗靡靡:倒下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下视其辙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C.遂逐齐师逐:追赶、追击 D.夫人国,难测也测:测试 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弗敢专也弗:不 B.必以信信:实情 C.既克,公问其故既:已经 D.惧有伏焉伏:屈服埋伏 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虽不能察虽:即使,尽管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能够可以凭借 C.彼竭我盈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D.战则请从请:请求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B ) A.齐师伐.我讨伐/伐.竹取道砍到 B.战则请.从/子墨子日:“请.献十金。”请求 C.衣食所安.奉养,安身 ...../安.能辨我是雄雌疑问代词怎能 D.忠之属.也类/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连接 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 A.彼竭我盈,故克之./望其旗靡,故逐之.代词,代指齐国军队 B.乃.入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竟然 C.何以.战/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相与步于.中庭在 9.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B ) A.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 B.小大之狱助词,的 C.公与之乘代词,指曹刿 D.望其旗靡,故逐之代词,指齐军 10.下面句中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①齐师伐.我攻打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B.①又何间.焉参与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私自,偷偷的 C.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目光短浅 .... D.①忠之属.也类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连接 11.从文言特殊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何以战? B.吾谁与归? C.吾与徐公孰美? D.宋何罪之有? 12.下面句子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 A.齐师伐我。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必以分人。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3.下面的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C ) A.齐师伐我 B.必以分人 C.战于长勺 D.夫战,勇气也 A项,齐师伐我,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没有倒装; B项,必以分人,应为“必以(之)分人”,省略句;

【精选】历年中考数学实际应用题集锦

2007-2011年中考数学实际应用题集锦 一、 选择题 1.(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于5月18日承办了《爱的奉献》晚会,共募集善款约1 514 000 000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 .9 1.51410? B .100.151410? C .6 1.51410? D .8 15.1410? 2. (2008年)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右图是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所绘制的、一个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已知该校学生共有2560人,被调查的学生中骑车的有21人,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被调查的学生有60人 B .被调查的学生中,步行的有27人 C .估计全校骑车上学的学生有1152人 D .扇形图中,乘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54° 3.(2009年)在下列四种图形变换中,本题图案不包含的变换是( ) A .位似 B .旋转 C .轴对称 D .平移 4.(2009年)为了让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的目标,已知2008年我省森林覆盖率为60.05%,设从2008年起我省森林覆盖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 ) A .()60.051263%x += B .()60.051263x += C .()2 60.05163%x += D .()2 60.05163x += 5. (2011年)时钟在正常运行时,分针每分钟转动6°,时针每分钟转动0.5°.在运行过程中,时针与 分针的夹角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设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y (度),运行时间为t (分),当时间从12:00开始到12:30止,y 与t 之间的函数图象是( ) 步行 其他5% 15% 乘车 骑车 35% (第2题) (第3题)

《曹刿论战》测试题

《xx刿论战》测试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其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给xx的字注音: ⑴又何间焉( ) ⑵ xx未孚( ) ⑶牺牲xx( ) ⑷ xx刿论战( ) ⑸登轼而望之( ) ⑹遂逐其师( ) 2、为下列句子xx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⑴ xx刿请见( ) A、拜见

B、看见 C、引见 D、见到 ⑵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A、相信 B、信服 C、确实 D、信用 ⑶彼竭我盈,故克之( ) A、充满 B、有余 C、旺盛 D、节约 ⑷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A、因为 B、按照 C、用 D、把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⑵夫战,勇气也。 5、《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时期,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6、根据要求默写课文: ⑴鲁庄公迎战强大的齐军的条件是:。 ⑵曹刿在齐军三鼓之后才下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因:。 ⑶曹刿在齐军败退后不立即下令追击的原因:。 二、阅读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问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等,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状,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 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7、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⑵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最新数学中考应用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2014年数学中考应用题专题复习 1.(本题满分10分)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汽油价格不断上涨.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帮小明计算今年5月份每 升汽油的价格.今年5月份每升汽油的价格是去年5月份的1.6倍,用150元给汽车加的油量比去年少18.75升,今年5月份每升汽油的价格是多少呢? 解:设去年5月份汽油价格为x 元/升,则今年5月份的汽油价格为1.6x 元/升, ········ 1分 根据题意,得 15015018.751.6x x -=. ·································································· 5分 整理,得15093.7518.75x -=. 解这个方程,得3x =. ················································································· 8分 经检验,3x =是原方程的解. ········································································ 9分 所以1.6 4.8x =. 答:今年5月份的汽油价格为4.8元/升. ··························································· 10分 2.(本题满分9分) 某公司专销产品A ,第一批产品A 上市40天内全部售完.该公司对第一批产品A 上市后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图10中的折线表示的是市场日销售量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图11中的折线表示的是每件产品A 的销售利润与上市时间的关系. (1)试写出第一批产品A 的市场日销售量y 与上市时间t 的关系式; (2)第一批产品A 上市后,哪一天这家公司市场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万元?(说明理由) 解:(1)由图10可得,当030t ≤≤时,设市场的日销售量y kt =. 点(3060),心图象上,6030k ∴=.2k ∴=.即2y t =. · ··························· 2分 当3040t ≤≤时,设市场的日销售量1y k t b =+. 点(3060),和(400),在图象上,∴11 6030040k b k b =+??=+? 解得16240k b =-=,. 6240y t ∴=-+. ··················································································· 4分 综上可知,当030t ≤≤时,市场的日销售量2y t =;

《曹刿论战》中考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题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阜新市(09辽宁省) (一)阅读回答9~12题。(10分)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 2.河南省(09)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2)忠之属也。属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3.怀柔区(09北京市)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伐:(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翻译: (2)可以一战翻译: (3)一鼓作气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4.莆田市(09福建省)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15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 (3)既克,公问其故。故: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5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 子是: 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 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 5.天水市(09甘肃省)(二)(15分)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小惠未徧. (2)又何间.焉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 2

《曹刿论战》理解性默写and《出师表》练习题

《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忠之属也。 3、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糜顾逐之 5、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 公将战曹刿请见 6、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 十年春齐师伐我 7、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9、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夫大国难测也具有伏焉 10、鲁庄公“肉食者鄙”的具体表现是: 战前不知如何准备,战中不知如何指挥,战后不知如何取胜。 《出师表》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任务) B、临表涕零(涕:鼻涕)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从那时以来) D 、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9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B、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 ..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 D、何陋之有策之不以其道 .. 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第①段先自叙本志,表明自己“布衣”身份,为下文写“先帝不以臣卑鄙”作铺垫。 B、第②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势在必行。 C、③④两个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阐述了修明内政与北伐胜利的关系。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数学中考应用题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用六个字概括,即审(审题),设(设未知数),列(列方程),解(解方程),检(检验),答。 例1.(2012湖南长沙,23,9分)以“开放崛起,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博会”已于2012年5月20日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的湖南省一共签订了境外与省外境内投资合作项目共348个,其中境外投资合作项目个数的2倍比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多51个. (1)求湖南省签订的境外、省外境内的投资合作项目分别有多少个? (2)若境外、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引进资金分别为6亿元,7.5亿元,求在这次“中博会”中,东道湖南省共引进资金多少亿元? 练习:1.(2012江西南昌,24,6分)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重量的这两种菜只要36元”; 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了50%,排骨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请你通过列方程(组)求解这天萝卜、排骨的单价(单位:元/斤).

2.(2012四川雅安,20,7分)用一根绳子环绕一个圆柱形油桶,若环绕油桶3周,则绳子还多4尺;若环绕油桶4周,则绳子又少了3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油桶一周需要多少尺? 3.(2012?山东聊城21,7分)儿童节期间,文具商店搞促销活动,同时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可以打8折优惠,能比标价省13.2元.已知书包标价比文具盒标价3倍少6元,那么书包和文具盒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 例2 (2012甘肃白银,25,10分)某玩具店购进一种儿童玩具,计划每个售价36元,能盈利80%.在销售中出现了滞销,于是先后两次降价,售价降为25元. (1)求这种玩具的进价;(2)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精确到0.1%) 练习1.(2012四川乐山,21,10分)菜农李伟种植的某蔬菜计划以每千克5元的单价对外

《曹刿论战》中考题及答案

1.阜新市(09辽宁省) (一)阅读回答9~12题。(10分)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 (2)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2分) 2.河南省(09)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 (2)忠之属也。属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 3.怀柔区(09北京市) 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伐:(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翻译: (2)可以一战翻译: (3)一鼓作气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答: 4.莆田市(09福建省)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15分)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 (3)既克,公问其故。故: 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按下列要求,用选文的原句回答。(5分) (1)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 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 5.天水市(09甘肃省)(二)(15分)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小惠未徧. (2)又何间.焉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9.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2分) (1)“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20.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4分) 6.义乌市(09浙江省)

《曹刿论战》精品试题练习题

《曹刿论战》复习题 《曹刿论战》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出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而又详备之编年史,共60卷,18万字,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写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二百多间的许多史料(即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左传》的特点: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的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长于叙事,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将它按年代顺序附在《春秋》的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的经义的。 《左传》虽然是《春秋》的注释,但其述范围、时间、空间和内容方面都较完备,是一部比《春秋》更成熟的编年史,加上文笔生动,独具一格,因而深深影响后世史学家,在史学上有着不朽的地位。 二、实词积累 (1)师:军队。 (2)伐:攻打。 (3)请:请求。 (4)见:拜见。 (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6)谋:谋划。

(7)间:参与。 (8)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9)安:有“养”的意思。 (10)弗:不。 (11)专:个人专有。 (12)对:回答。 (13)惠:恩惠。 (14)彳扁:同“遍”,遍及,普遍。(15)从:听从。 (16)牺牲:指猪、牛、羊等祭品。(17)帛:丝织品。 (18)加:虚报。这里是说以少报多。(19)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20)信:信用。 (21)孚:为人所信服。 (22)福:赐福,保佑。 (23)狱:案件。 (24)虽:即使。 (25)察:明察。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doc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用六个字概括,即审(审题),设(设未知数),列(列方 程),解(解方程),检(检验),答。 1.;以“开放崛起,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博会”已于2012年5月20日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的湖南省一共签订了境外与省外境内投资合作项目共348个,其中境外投资合作项目个数的2倍比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多51个. (1)求湖南省签订的境外、省外境内的投资合作项目分别有多少个? (2)若境外、省内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平均每个项目引进资金分别为6亿元,7.5亿元,求在这次“中博会”中,东道湖南省共引进资金多少亿元?

2、小明的妈妈在菜市场买回3斤萝卜、2斤排骨,准备做萝卜排骨汤.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45元,上月买同重量的这两种菜只要36元”; 爸爸:“报纸上说了萝卜的单价上涨了50%,排骨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萝卜和排骨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请你通过列方程(组)求解这天萝卜、排骨的单价(单位:元/斤).

3、用一根绳子环绕一个圆柱形油桶,若环绕油桶3周,则绳子还多4尺;若环绕油桶4周,则绳子又少了3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油桶一周需要多少尺?

4、儿童节期间,文具商店搞促销活动,同时购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可以打8折优惠,能比标价省13.2元.已知书包标价比文具盒标价3倍少6元,那么书包和文具盒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类型二:一元二次方程 1、某玩具店购进一种儿童玩具,计划每个售价36元,能盈利80%.在销售中出现了滞销,于是先后两次降价,售价降为25元. (1)求这种玩具的进价;(2)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精确到0.1%)

中考文言诗文重点篇目《曹刿论战》考点整理

2017中考文言诗文重点篇目《曹刿论战》考点整理 一、按原文填空 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战例之一 (齐鲁长勺之战)。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知己知彼)、(把握战机)(1 分, 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 ) 和 (深谋远虑 ) 。

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一鼓作气 ) (辙乱旗靡) 选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描写和(_动作)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是(鲁庄公十年),地点在(长勺)。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限四个字)(惧有伏焉) 二、阅读题 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绩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本文中想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 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如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 从战争阶段的角度看来,本文重点写的是: 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 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且曹刿十分爱国,有责任心。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试题:20 曹刿论战

第六单元阅读 20曹刿论战[见学生用书B本·B48] 1.下列句子中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小大之.狱之:助词,的 B.公与之.乘之:代词,代曹刿 C.公将鼓之.之:代词,代军鼓 D.故逐之.之:代词,代齐军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C项的“之”起补足音节作用,无实义。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故.逐之(故:所以) B.民弗从.也(从:顺从) C.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 D.何以.战(以:按照)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D项的“以”是“凭借”的意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衣食.所安肉食.者鄙 B.小信.未孚必以信. C.肉食者谋.之未能远谋. D.公问其故.故.克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释义的辨析。A项“食”的意思分别是:食物/吃;B项“信”的意思分别是:信用/实情;C项两个“谋”的意思皆是“谋划”;D 项“故”的意思分别是:原因/所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公将.战,曹刿请见 D.可以 ..一战 【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中“牺牲”的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B项中“狱”的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指监狱。C项中“将”的古今意思都是将要。D项中“可以”的古义指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 例句:可以一战 A.战于长勺 B.夫战,勇气也 C.何以战 D.再而衰,三而竭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D项和例句皆为省略句。AC两项为倒装句,B项为判断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