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数学讲义第7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版)

(精品)数学讲义第7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版)

(精品)数学讲义第7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版)
(精品)数学讲义第7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精要

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全体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4、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使每个方程都适合的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

(1)求表示式: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2)代入消元:将所得的式子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求解方程:解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

(4)回代得解:把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先前的表示式,得到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

2、加减消元法:

(1)变换系数: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即绝对值不相等),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某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使这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即绝对值相等)

(2)加减消元: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以另一个未知数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3)求解方程: (4)回代得解:

热身练习

1、下列各式:

2

1(1)233;(2)0;(3)4;3

x y x y x y -=-=-=

1(4);2xy = 1

(5)32;(6)1;(7)6;(8)523x y y x y z x y x y x ++=++=-=-

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1)(3)(8)_________

2、若4x-5y=0,x≠0,且y≠0,求125125x y x y

-+的值。

解:由4x-5y=0得4x=5y ,12x=15y

125125x y x y -+=

2

1

2010515515==+-y y y y y y

3、已知2

(321)20x y x y -++--=,求x ,y 的值。 解:∵3x-2y+1=0且x-y-2=0 ∴x=-5,y=-7

4、已知x=1,y=1是方程组2

3ax by x by +=??-=?

的解,则a=_4__,b=__-2___

5、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23322

x y k

x y k +=??+=+?的解的和为11,求k 的值。

解:由题得:5x+5y=2k+2 5

2

2+=+k y x ∵x+y=11 ∴5

2

2+k =11 ∴2

53=k

6、对于实数x ,y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 ※y=ax+by ,其中a ,b 为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3※5=15,4※7=28,求a+b 的值。

解:由题得:???=+=+287415

53b a b a

∴a=-35,b=24 a+b=-11

精解名题

含字母系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例1、a 为何值时,关于x ,y 的方程组3534287ax y a x

x y x +=+-??+=-?有唯一解?

解:当23

113≠+a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即227≠a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备选例题

含绝对值的方程组的解法:

例1、解方程组7

231

x y x y ?+=??-=-??

解:①×3+②得:5x=20 x=4 把x=4代入①,得3=y 3±=y

∴???-==34y x ???==34

y x

方法提炼

不同时为零)21212221

11,,,(b b a a c y b x a c y b x a ??

?=+=+ 当

2

1

21b b a a ≠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当

2

1

2121c c b b a a ≠=时,无解; 当2

1

2121c c b b a a ==时,方程组有无数解。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5x+y=18的非负整数解是???==180y x ???==131y x ???==82y x ??

?==33

y x 。 2、已知方程3x+2y=4,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则y=22

3

+-

x 。 3、在二元一次方程3x+4y=6的解中,如果x 和y 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个方程的解是???=-=66

y x 。

4、已知2

22(4)0x y y +-++=,则2007()x y +=___-1___。 5、若实数a ,b 满足条件a+b=5,且a-b=2,则a=

27 ,b=2

3

。 6、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为x=2,y= -1,则这个方程可以是__x+y=1___。 7、在等式y=kx+b 中,当x=0时,y=2,当x=3时,y=3,则

b

k

=__6_。 8、如果2x+y 与x+2y 的比是

4

5

,那么x :y=___1:2__。

9、如果314

x y =-??

?=??是方程组325546ax y x by +=??

+=?的解,那么a=21-,b=___21__。

10、若方程组32x y m x y +=??+=?

与21

2x y x y n +=??-=?有相同的解,那么m=_8_,n=_7__。

11、已知348435

x y x y +=??+=?,则x+y=713

,x-y=___-3___。

12、已知不等式组232x b a

x a b +≥??-≤?

的解集是3≤x≤8,则a=__2___,b=__1___。

13、已知24221

x y m x y m +=??+=+?,且0

<

二、选择题

1、方程3x+5y=28的解( C )

A.只有1个

B.有2个

C.有无数个

D.无解

2、学校有一批图书,分给各班阅读,如果每班分35本,还剩17本;如果每班分40本,还缺28本,这所学校的班级数和这批图书的册数分别是( C ) A.8和292 B.8和332 C.9和332 D.9和388

课堂总结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自我测试

一、解方程组

1、37

528x y x y -=??+=?

2、731045170x y x y -+=??-+=?

解:???-==1

2y x 解:???==52

y x

3、3234571103177543897x y x y +=??+=?

4、6234()5()2

x y x y

x y x y +-?+=?

?

?

+--=? 解:???==12y x 解:???==17y x

5、110.3(2)5349 1.54

20x y y x +?--=???-+?=-??

解:???==24y x

二、解答题

1、已知8x-3y=5的一个解是x m

y n =??=?

,且n 是m 的2倍还多1,求m 、n 的值。

解:由题得:???+==-125

38m n n m

解方程组得:???==94

n m

2、k 为何值时,321

431x y k x y k +=+??+=-?

的解适合y= -x-2?

解:②-①:x+y=-2

∴无论k 为何值,方程组的解都适合y=-x-2。

3、对关于x ,y 的方程组351759

59x y ax y -=??-=-?

,分别求方程组(1)有一个解;(2)无解时

a 的值;(3)有无数个解。

解:(1)当

17175

,51735≠

--≠a a 时,有一个解; (2)当17175

,95951735=

-≠--=a a 时,无解 (3)不存在无数多个解的情况

4、若方程组28

20

x my x y +=??-=?有正整数解,求:整数m 的值。

解:①-②×2得:4

8

+=m y ∵方程组有正整数解 ∴y 也有正整数解 m+4=1,2,4,或8 即m= -3,-2,0,或4

5、一个方桌由一张桌面与四根桌腿做成,已知一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桌面50张或桌腿300根,现有5立方米木料,可恰好做成方桌多少个? 解:设x 立方米做桌面,y 立方米做桌腿,则

?

??==+4:1300:505y x y x 解得:???==23y x

3×50=150(张) 所以可做成方桌150张。

6、两块含铝锡的合金,第一块含铝40克,含锡10克;第二块含铝3克,锡27克,两块合金各取多少克,才能得到含铝62.5%的合金40克? 解:设第一块取x 克,第二块取y 克,则

???

???=+=+40%5.6230350

4040y x y x 解得:???==10

30y x

所以第一块取30克,第二块取10克,才能得到含铝62.5%的合金40克

7、某班同学去18千米的北山郊游,只有一辆汽车,需分两组,甲组先乘车,乙组步行,车行至A 处,甲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乙组,最后两组同时到达北山站,已知汽车速度是60千米/时,步行速度是4千米/时,求A 点距北山站的距离。

解:设甲乘车行x 千米至A 处,当甲到A 点处时,乙到C ,车到B 处接到乙,AB 为y 千米,则

?????

+-+

=--=+6018604

18460y

x y x y x y x 解得:???==1416

y x

18-16=2(千米)

所以A 点距北山站的距离为2千米。

的时间一致

的时间与乙步行到,车子到C C 送到终点时间一致

子从放掉甲到最后把乙,甲步行走的路程与车

七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完整版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程纲 学校名称:孟庄二中设计教师:乔方课程名称: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适用年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共80-90课时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目标: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2.经历展开与折叠,切截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4.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经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学习与活动中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安排: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2、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3、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会进行运算。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1、经历观察、测量、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人教版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第1周周末小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 ⒈在 3x-2y=6中,若用x 表示y ,则y= ;用y 表示x ,则x= ⒉若???==1 2 y x 是方程123=-y mx 的一个解,则=m ⒊方程2x+y=5有 个解,有 个正整数解,它们是 ⒋已知方程332 1 2=+-+n m y x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 ⒌二元一次方程2(5-x)-3(y-2)=10,当x=0时,则y= 当y=0时,则x= ; ⒍若m-n=5,则15-m+n= ; 若(4x-3)2+|2y+1|=0,则x+y= . ⒎已知方程(k 2-1)x 2+(k+1)x+(k-7)y=k+2.当k= 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当k= 时,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 二、选择题 ⒈下列各式:(1);72=-+y x xy (2)y x x -=+14(3)51 =+y x (4)y x 2= (5)22 2 =-y x (6)y x 25-(7)1=++z y x 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⒉有一个两位正整数,它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和为6,则这样的两位正整数 有 ( ) A .3个; B .5个; C .6个; D .无数个 ⒊若m y x 25与y x n m 14-+是同类项,则n m -2的值为 ( ) A .1; B .-1; C .-3;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三、 用代入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 ⒈ ⒉ 3、?? ?=-=+256923y x y x 4、 ???????-=-=+654 36 123x y y x 四、解答题 :已知,2:3:=y x 并且,273=+y x 求y x 、的值 五、已知满足方程组???=++=+m y x m y x 322 53的y x 、的值的和等于2,求122+-m m 的值 (此题双数班必做,单数班选做)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含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3x-2y=4z B.6xy+9=0 C.1 x +4y=6 D.4x= 2 4 y-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2 2 8 423119 (23754624) 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 = ?? ????+=-==-=???? 3.二元一次方程5a-11b=21 () A.有且只有一解B.有无数解C.无解D.有且只有两解4.方程y=1-x与3x+2y=5的公共解是() A. 3333 ... 2422 x x x x B C D y y y y ==-==-???? ????===-=-???? 5.若│x-2│+(3y+2)2=0,则的值是() A.-1 B.-2 C.-3 D.3 2 6.方程组 43 235 x y k x y -= ? ? += ? 的解与x与y的值相等,则k等于() 7.下列各式,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有() ①xy+2x-y=7;②4x+1=x-y;③1 x +y=5;④x=y;⑤x2-y2=2 ⑥6x-2y ⑦x+y+z=1 ⑧y(y-1)=2y2-y2+x A.1 B.2 C.3 D.4 8.某年级学生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比女生人数x的2倍少2人,?则下面所列的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有() A. 246246216246 ... 22222222 x y x y x y x y B C D y x x y y x y x +=+=+=+= ???? ????=-=+=+=+???? 二、填空题

七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知识梳理] 1、平行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课堂作业] 1、D 2、D 3、108° 4、∵AB⊥BC,EF⊥BC, ∴AB//EF(垂直于同=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又∵∠1=∠2,∴∠EF//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宜线也互相平行) 5、直线BF与DC平行理由: ∵ BF、DG分别平分∠ABD、∠CDE, ∴ ∠FBE=1/2∠ABD,∠GDE=1/2∠CDE. 又∵ ∠ABD=∠CDE,∴∠FBE=∠GDE. ∴BF//D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课后作业] 6、D 7、C 8、115° 9、68° 10、 AB与CD平行

∵ BE平分∠ABD,DE平分∠CDB, ∴∠ABD-=2∠1,∠CDB=2∠2、 ∴∠ABD+∠CDB=2∠1+2∠2=2(∠1+∠2) ∴∠1与∠2互余,∴∠1+∠2= 90°, ∴∠ABD+∠CDB=2×90°=180°,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合理理由:过点E作∠AEC的平分线EF, 则∠AEF=∠CEF.又∵ ∠AEC=120°, ∴ ∠AEF=∠CEF= 60°∴∠BAE= 120° ∴∠AEF+ ∠BAE=60°+120°=180°. ∵ AB//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理可得EF//CD. ∴AB//CD(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1)当a=15°时,图②中的AB'//CD理由: 因为∠B'AC'=45°,所以∠B'AC=∠B'AC' =∠α=30°.又因为∠C=30°,所以∠B'AC=∠C.所以AB' //CD. (2)当α=45°时,B'C'//AD 当α=150°时,AC'//CD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7课时 解决问题

第5单元面积 第7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 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

初一数学课时规划

XX 学生课时规划学生姓名XX年级初一学校二中 补习科目数学所需课时初一学年需要31个课时学生情况分析:该同学运算基础比较差,做题粗心,基础知识点不清晰,对知识的掌握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待于巩固和提高具体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大致需要13个课时 第1章有理数(约5个课时)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小结 第2章整式的加减(约2个课时)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小结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约4个课时)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小结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约2个课时)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小结

【七年级下】大致需要18个课时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约4个课时)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小结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约2个课时)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小结 第7章三角形(约3个课时)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小结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约4个课时)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 小结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约3个课时)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小结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约2个课时) 10.1 统计调查 10.2 用直方图描述数据 小结 2013 年11 月12 日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题型总结

二元一次方程组题型总结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 例(1).已知(a -2)x -by |a |-1 =5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_,b =_____. (2).二元一次方程3x +2y =15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 例(3).若|2a +3b -7|与(2a +5b -1)2 互为相反数,则a =______,b =______. (4).2x -3y =4x -y =5的解为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已知方程组的解,而求待定系数。 例(5).已知???==1 2y x -是方程组???=++=-274123ny x y mx 的解,则m 2-n 2 的值为_________. (6).若满足方程组?? ?=-+=-6 )12(423y k kx y x 的x 、y 的值相等,则k =_______. 练习:若方程组?? ?=++=-10 )1(23 2y k kx y x 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 。 若方程组?????=+=+52243y b ax y x 与?????=-=-524 3y x by x a 有相同的解,则a = ,b= 。 类型四:涉及三个未知数的方程,求出相关量。设“比例系数”是解有关数量 比的问题的常用方法. 例(7).已知2a =3b =4c ,且a +b -c =12 1 ,则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 (8).解方程组?? ???=+=+=+63432 3x z z y y x ,得x =______,y =______,z =______. 练习:若2a +5b +4c =0,3a +b -7c =0,则a +b -c = 。 由方程组? ? ?=+-=+-04320 32z y x z y x 可得,x ∶y ∶z 是( ) A 、1∶2∶1 B 、1∶(-2)∶(-1) C 、1∶(-2)∶1 D 、1∶2∶(-1) 说明:解方程组时,可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外两个未知数,再根据比例的性质求解. 当方程组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时,把其中一个未知数看作已知常数来解方程组。 类型五:列方程组求待定字母系数是常用的解题方法. 例(9).若???-==20y x ,?? ? ??==311 y x 都是关于x 、y 的方程|a |x +by =6的解,则a +b 的值为 (10).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 +b =y 的两个解是?? ?-==11 y x ,???==1 2y x ,则这个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解决问题(1)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5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会根据题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景导入】 1.复习 (1)口算。 2+9= 8+7= 6+9= 11-2= 15-7= 15-6= 12-9= 15-8= 15-9= (2)填空。 5+ □=13 8+ □= 16 □+9=18 □+7=12 6+□=12 7+□=14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 生:喜欢。 师:好!下面我们去看一看一(1)班和一(2)班同学进行踢球比赛的情况。 【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例5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一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 生2: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生3:要求“还有几人没来”。 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呢?请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的。 生1:我用减法计算,算式是:16-9=7(人)。师:为什么用减法? 生1:因为要想知道还要来几人,必须从要参加踢足球的16人中去掉已经来了的9人,剩下的就是还要来的人数,所以用减法。 师:算式中的16、9和7分别代表什么? 生2:16代表要参加踢足球的总人数,9代表已经来了的9人,7代表还要来的人数。 师:说得很清楚。但是,“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没用上呀。 生2:因为题目是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踢进了4个球”没有关系,所以“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可以不用。 师:有道理,这告诉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的问题来选择有用的条件,题目中往往有的条件是多余的,多余的条件不能用。 3.检验解答的正确性。 师:刚才我们用16-9=7(人)算出了还有7人没来,这个答案正不正确呢?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 生1:因为7+9=16(人),所以还有7人没来是正确的。 生2:因为没来的7人加上9人等于16人,所以解答正确。 师:这种用加法验证的方法很好。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算出答案后,要养成检验的习惯。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有几个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是多余的,再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并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共30套有答案)

1.1 正数和负数 1.在0,﹣2,5,,﹣0.3中,负数的个数是() C. 顶,高出海平面 工件,其中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作负 米表示的含义是; 是. 6.如果节约用水5吨记作+5吨,那么浪费水10吨,记作吨. 7.+8.7读作,﹣读作. 8.小张向东走了200m记为+200m,然后他向西走了﹣300m,这时小张的位置与原来相比是在方位. 9.某天,小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走,他从家出发,如果把向东280米记作﹣280米,那么他折回来行走350米表示什么意思?这时,他停下来休息,休息的地方在他家什么方向,距家多远?小华走了多少米? 10.用正数、负数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并指出这些问题中数量表示的意义. (1)一季度盈利13万元,二季度亏损5万元; (2)飞机飞翔在9200米的高空,潜艇在海面下35米处巡航. 11.一个物体沿着南北方向运动,如果把向南的方向规定为正,那么走6千米,走﹣4.5千米,走零千米的意义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 2.B . 3.A . 4.A . 5.低于海平面15米,表示海平面. 6.﹣10 7.正八点七,负五分之二. 8.正东. 9.解:小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公路上行走,他从家出发,如果把向东280米记作﹣280米,那么他折回来行走350米,表示+350m , 350﹣280=70(m ), 280+350=630(m ). 答:休息的地方在他家西方,距家70米,小华走了630米. 10.解:(1)一季度盈利13万元,记为+13万元;二季度亏损5万元,记为﹣5万元; (2)飞机飞翔在9200米高空,记为+9200米,潜艇在海面下35米处巡航,记为﹣35米. 11.走6千米,走﹣4.5千米,走零千米的意义分别为向南走了6千米,向北走了4.5千米,没有动. 1.2 有理数(1) 有理数 1.在-2,+1.4,-31,0.72,-4 12,-1.5中,整数和负分数的个数是( ) A .3 B . 4 C .5 D .6 2.对于-3.27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负数,不是整数 B .是分数,不是自然数 C .是有理数,不是分数 D .是负有理数,且是负分数 3.最小的正有理数( ) A .是0 B .是1 C .是0.00001 D .不存在 4.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合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是( ) A .整数集合 B .有理数集合 C .自然数集合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最大的有理数 B .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C .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D .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6.在数+8.3, -4,-0.8, 51-, 0, 90, 3 34-,|24|--中,________是正数, _________不是整数.

二元一次方程组(培优)精编版

二元一次方程组培优讲义 类型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 例(1).已知(a -2)x -by |a |-1=5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_,b _____. 如果25mx y x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 (2).二元一次方程3x +2y =15的正整数解为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 例(3).若|2a +3b -7|与(2a +5b -1)2 互为相反数,则a =______,b =______. (4).2x -3y =4x -y =5的解为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已知方程组的解,而求待定系数 例(5).已知???==1 2y x -是方程组???=++=-274123ny x y mx 的解,则m 2-n 2的值为_________. (6).若满足方程组???=-+=-6 )12(423y k kx y x 的x 、y 的值相等,则k =_______. 练习:若方程组? ??=++=-10)1(232y k kx y x 的解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 。 若方程组?????=+=+52243y b ax y x 与?????=-=-5 243y x by x a 有相同的解,则a = ,b= 。 类型四:涉及三个未知数的方程,求出相关量。设“比例系数”是解有关数量比的问题的常用方法. 例(7).已知2a =3b =4c ,且a +b -c =12 1,则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 (8).解方程组?? ???=+=+=+63432 3x z z y y x ,得x =______,y =______,z =______. 练习:若450x y -=,那么125125x y x y -+=_________. 由方程组? ??=+-=+-0432032z y x z y x 可得,x ∶y ∶z 是( ) A 、1∶2∶1 B 、1∶(-2)∶(-1) C 、1∶(-2)∶1 D 、1∶2∶(-1) 说明:解方程组时,可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外两个未知数,再根据比例的性质求解. 当方程组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时,把其中一个未知数看作已知常数来解方程组。

{小学数学}第7课时解决问题1-[仅供参考]00001-

2021年{某某}小学 小 学 数 学 学 习 资 料 教师: 年级: 日期:

3、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1) 课题: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三(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反思: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课时作业

9.2一元一次不等式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不等式1342->+x x 的解集是( ) A .5>x B .3>x C .5-x 的解集是3->x D .不等式10,d c =,则bd ac >;②若bc ac >,则b a >;③若b a >, 则22bc ac >;④若22bc ac >,则b a >.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不等式1)4(>-x a 的解集为41-a C .4+y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4->m B .4-≥m C .4-

二元一次方程组精选(内附)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2.解下列方程组 (1) (2) (3)(4).3.解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解方程组: 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 的解有和. (1)求k,b的值. (2)当x=2时,y的值. (3)当x为何值时,y=3? 7.解方程组: (1);(2).8.解方程组: 9.解方程组:

10.解下列方程组: (1) (2) 11.解方程组:(1)(2) 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2) .

13.在解方程组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a ,而得解为,乙看错了方程组 中的b ,而得解为. (1)甲把a看成了什么,乙把b看成了什么? (2)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 14. 15.解下列方程组: (1)(2).16.解下列方程组:(1)(2)

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D ;5,B ;6,C ;7,B ;8,C ;9,C ;10,D . 二、11,ax 2+bx +c 、≠0、常数;12,x =1;13,y =2x 2+1;14,答案不唯一.如:y =x 2+2x ; 15,C >4的任何整数数;16, 1 12 ;17,二;18,x =3、1<x <5. 三、19, 4 3 ;20,(1)设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为c bx ax y ++=2由已知,抛物线过)0,2(-A ,B (1,0), C (2,8)三点,得??? ??=++=++=+-82400 24c b a c b a c b a 解这个方程组,得 4,2,2-===c b a ∴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2x 2+2x -4.(2)y =2x 2+2x -4=2(x 2+x -2)=2(x + 12 )2 -92;∴ 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 9,21(--. 21,(1)y =-x 2+4x =-(x 2-4x +4-4)=-(x -2)2+4,所以对称轴为:x =2,顶点坐标:(2,4).(2)y =0,-x 2+4x =0,即x (x -4)=0,所以x 1=0,x 2=4,所以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0)与(4,0). 22,(1)因为AD =EF =BC =x m ,所以AB =18-3x .所以水池的总容积为1.5x (18-3x )=36,即x 2-6x +8=0,解得x 1=2,x 2=4,所以x 应为2或4.(2)由(1)可知V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V =1.5x (18-3x )=-4.5x 2+27x ,且x 的取值范围是:0<x <6.(3)V =-4.5x 2+27x =-92(x -3)2+812 .所以当x =3时,V 有最大值 81 2 .即若使水池有总容积最大,x 应为3,最大容积为40.5m 3. 23,答案:①由题意得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0y x =+(1160x ≤≤,且x 整数) ②由题意得P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 的x ,y 的值.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 先把两方程变形(去分母),得到一组新的方程,然后在用加减消元法消去未知数x , 求出y 的值,继而求出x 的值. 解答: 解:由题意得: , 由(1)×2得:3x ﹣2y=2(3), 由(2)×3得:6x+y=3(4), (3)×2得:6x ﹣4y=4(5), (5)﹣(4)得:y=﹣, 把y 的值代入(3)得:x= , ∴.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主要运用了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法. 2.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下列各数是负数的是( ) A.23 B.-4 C.0 D.10% 2.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如果风筝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风筝下降6米应记作( ) A.-4米 B.+16米 C.-6米 D.+6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为0℃就是没有温度 B.收入+300元表示收入增加了300元 C.向东骑行-500米表示向北骑行500米 D.增长率为-20%等同于增长率为20% 4.我们的梦想:2022年中国足球挺进世界杯!如果小组赛中中国队胜3场记为+3场,那么-1场表示 . 5.课间休息时,李明和小伙伴们做游戏,部分场景如下:刘阳提问:“从F 出发前进3下.”李强回答:“F 遇到+3就变成了L.”余英提问:“从L 出发前进2下.”……依此规律,当李明回答“Q 遇到-4就变成了M ”时,赵燕刚刚提出的问题应该是 . 6.把下列各数按要求分类: -18,227,2.7183,0,2020,-0.333…,-25 9 ,480. 正数有 ;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有 .

1.2.1 有理数 1.在0,1 4,-3,+10.2,15中,整数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下列各数中是负分数的是( ) A.-12 B.1 7 C.-0.444… D.1.5 3.对于-0.12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负数,但不是分数 B.不是分数,是有理数 C.是分数,不是有理数 D.是分数,也是负数 4.在1,-0.3,+1 3,0,-3.3这五个数中,整数有 ,正分数有 , 非正有理数有 . 5.把下列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内: +4,-7,-5 4 ,0,3.85,-49%,-80,+3.1415…,13,-4.95.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非正有理数集合:{ …}.

(完整版)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1、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1、(1)方程中的元指的是未知数,即二元一次方程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 (2)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3)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都必须是等式. (三个条件完全满足的就是二元一次方程) 2.含有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等于零,且两未知数的次数为1。 即若ax m +by n =c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 ≠0,b ≠0且m=1,n=1 例1:已知(a -2)x -by |a|-1 =5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 =______,b =_____. 例2:下列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 ①y x =-52,②14=-x ,③2=xy ,④3=+y x ,⑤22 =-y x ,⑥22=-+y x xy ,⑦71 =+y x ⑧y x 23+,⑨1=++c b a 【巩固练习】 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y 2 =0 B .2x +1y =1 C .3x -5 2 y=6 D .4xy=3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 注意:①方程组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②方程组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为1。③方程组中每个方程均为整式方程。 例: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2284 23119 (23754624) x y x y a b x B C D x y b c y x x y +=+=-=??=??? ? ? ?+=-==-=???? 【巩固练习】1,已知下列方程组:(1)32x y y =??=-?,(2)324x y y z +=??-=?,(3)1310x y x y ?+=?? ??-=?? ,(4)30x y x y +=??-=?, 其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个数为( ) A .1 B. 2 C . 3 D . 4 1、 若75331 3=+--m n m y x 是关于x 、y 二元一次方程,则m =_________,n =_________。 知识点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定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这批学生整体基础较差,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极少。对待转化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较差。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学生学习上有困难,对学习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

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增加了实数的内容,减少了三角形的内容。内容安排来说比以前更简单了。 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章前图与引言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如“观察与猜想、试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以及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等的数学活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习题设计分为;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类,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课时 解决问题

第7课时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1页的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买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

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进行新课】 1.学习例8(第一问)。 (1)出示图片(画有8个碗,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妈妈买8个碗,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碗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碗,标出一共18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碗一共用了18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8个碗多少钱?先求每个碗多少钱?再求8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4)总结做法。 先求出每个碗需要多少钱? 18÷3=6(元) 再求出8个碗需要多少钱? 8×6=48(元) 这就是先归一,再归总的算法。 2.学习例8(第二问)。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人教版(含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人教版)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若方程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a的值为( ) A.-3 B.±2 C.±3 D.3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3.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要消去y,可以将①×5+②×2 B.要消去x,可以将①×3+②×(-5) C.要消去y,可以将①×5+②×3 D.要消去x,可以将①×(-5)+②×2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若用代入法解方程组,以下各式代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7.已知方程组,则x+y的值为(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已知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 ) A.1 B.-3 C. D.0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9.方程组的解为(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0.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一对一辅导讲义(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方程描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2、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4、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重点、难点 理解题意,寻求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列方程组。 考点及考试要求 考点 1:列方程 考点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 学 内 容 第一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知识梳理 课前检测 1、若代数式 6x-5 的值与- 1 互为倒数,则 x 的值为( ) 4 A. 1 B.- 1 C. 7 D. 3 6 6 8 2 2、解下列方程 (1)3x+7=5x+11; (2)5(x-2)=4-(4-x) 3、若关于 x 的方程:3x 3n -2 +7=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n= . 4、国家规定存款利息的纳税办法是:利息税=利息×20%,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为 1.98%, 今年小刚取出一年到期的本金及利息时,缴纳了 3.96 元利息税,则小刚一年前存入银行的钱为 . 5、某种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七五折出售,则赔 25 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 20 元。问这种商品的定价是多少?

知识梳理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对于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令其中一个未知数取任意一个值,都能求出与它对应的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任何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有无数多个解.由这些解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集.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能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代入消元法:在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差,从而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对于含有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利用列方程组来解,一般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容易得多.列方程组解应用问题有以下几个步骤: (1)选定几个未知数; (2)依据已知条件列出与未知数的个数相等的独立方程,组成方程组; (3)解方程组,得到方程组的解; (4)检验求得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即为应用题的解. 第二课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应用典型例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