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创新题(一).doc

高考物理创新题(一).doc

高考物理创新题(一).doc
高考物理创新题(一).doc

高考物理创新题(一)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个原子核X a b 进行一次α

衰变后成为原子核Y c d

,然后又进行一次β

衰变,成为原子Z

f

g :

Z Y X

f g c d a

b ?→?β?→?α

它们的质量数a 、c 、f 及电荷数b 、d 、g 之间应有的关系是( ) A .a=f+4 B .c=f C .d=g-1 D .b=g+1

2.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对质子(H 1

1

)和氘核(

H 2

1)加速后( ) A .质子获得的动能大于氘核获得的动能 B .质子获得的动能等于氘核获得的动能 C .质子获得的动能小于氘核获得的动能 D .无法判断

3.长木板A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初速度0v 滑上A 的水平上表面,它们的v-t 图象如图7—1所示,则从图中所给的数据110t v v 、、及物块质量m 可以求出 ( )

A .A 板获得的动能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 .木板的最小长度

D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4.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 、b 两点,相距14.Om ,b 点在a 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 点的位移达到正向最大时,b 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 后,a 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 点的位移恰到负向最大,则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 .4.67m/s B .6m/s C .10m/s D .14m/s

5.如图7—2所示,A ,B 为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球,将两个不带电的金属棒C 、D 放在两球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棒的电势一定高于D 棒的电势

B .若用导线将

C 棒的x 端与

D 棒的y 端连接起来的瞬间,将有从y 流向x 的电子流 C .若将B 球接地,B 球所带的负电荷全部进入大地

D.若将B球接地,B球所带的负电荷还将保留一部分

6.如图7—3所示,为一正在工作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

600

n

1

=

匝,副线圈匝数

120

n

2

=

匝,

C、D两点接在最大值为2

220的正弦交变电源上,电路中装有额定电流2A的熔丝B,为使熔丝不超过额定电流,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副线圈的负载功率不能超过440W

B.副线圈的电流最大值不能超过2

10

C.副线圈的电流有效值不能超过10A

D.副线圈的负载总电阻不能超过4.4Ω

7.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瓶口的软木塞不易拔出,其主要原因是()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瓶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波都可以产生衍射

B.光导纤维传递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C.太阳光下的肥皂泡表面呈现出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激光防伪商标,看起来是彩色的,也是光的干涉

9.如图7—4所示,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一自左向右逐渐增强的磁场中,由于周围气体

的阻尼作用,其运动径迹的为一段圆弧线,则从图中可以判断(不计重力)()

A.粒子从A点射入,速率逐渐减小

B.粒子从A点射入,速率逐渐增大

C.粒子带负电,从B点射入磁场

D.粒子带正电,从A点射入磁场

10.如图7—5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

①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②小球在离开弹簧时动能最大 ③小球动能最大时弹性势能为零 ④小球动能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做图。

11.(6分)如图7—6所示,A 、B 、C 为匀强电场中的三点,构成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场强为E ,方向平行于ABC 平面,已知电子从A 运动到B 时,动能增加k E ?;质子从A 运动到C 时动能减少k E 2?,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 为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12.(7分)(1)有下列物理实验:

A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B .验证欧姆定律

C .水波的干涉现象

D .研究光电效应规律

E .α粒子散射实验。(1)在环绕地球运行的太空实验室中,可以进行的有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为测竖直向上抛石块所做的功,除石块外,尚需测量仪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只允许用两种),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抛石块所做的功为W=___________。 13.(7分)用三棱镜作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21P P 和,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1P 的像被2P 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43P P 、,使3P 挡住21P P 、的像,4P 挡住3P 和21P P 、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如图7—7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作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___。

三、本题共7小题,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1分)一竖直发射的火箭在火药燃烧2s 内具有3g 的向上的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2

s /m 10,求当它从地面发射后:

(1)它具有的最大速度为多大? (2)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15.(12分)如图7—8所示,光滑的水平轨道与电阻R 相连,置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轨道间距离为2L ,长为3L 的导体棒AC 垂直导轨放置,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AC 棒向右运动,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 ,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AC 棒的电阻为R ,其余电阻不计。求: (1)D 、C 两点的电势差DC U 和AC 两点电势差AC U ; (2)此时作用在AC 棒上的外力多大?

16.(12分)半径为R 的玻璃半圆柱体,横截面积如图7—9所示,圆心为O ,两条平行单色红光,沿截面积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1的入射点A 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2的入射点为B ,∠AOB=6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折射率3n

。求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 的距离d?

17.(13分)处于静止状态的某原子核X ,发生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M 的原子核Y ,被释放的α粒子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测得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设α粒子质量为m ,质子的电量为e ,试求:

(1)衰变后α粒子的速率a v 和动能k a E (2)衰变后Y 核的速率

y

v 和动能k Y E ;

(3)衰变前X 核的质量X M

18.(13分)如图7—10所示,倾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底边长为2L ,底边处在水平位置,斜边为光滑绝缘导轨。现在底边中点O 处固定一正电荷Q ,让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点电荷q 从斜面顶端A 沿斜边滑下,(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斜面)已测得它滑到斜边上的垂足D 处时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方向沿斜面向下,试求该质点滑到斜边底端C 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各为多大?

19.(14分)由于地球自转,因而在发射卫星时,利用地球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人造卫星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而且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该是地球赤道附近。现假设某火箭的发射场地就在赤道上,为了尽量节省发射卫星时需的能量,那么

(1)发射运行在赤道面上的卫星应该由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转(横线上分别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

(2)如果某卫星的质量是

kg 1023

。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卫星具有了一定的初动能,与地球没有自

转相比较,火箭发射卫星时所节省了能量,求此能量的大小;

(3)如果使卫星在地球赤道面的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火箭使卫星运行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应达到多少?

20.(15分)如图7—11所示,S 为一个电子源,它可以在纸面的360°范围内发射速率相同的质量为m ,电量为e 的电子,MN 是一块足够大的挡板,与S 的距离OS=L ,挡板在靠近电子源一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问:

(1)若使电子源发射的电子有可能到达挡板,则发射速度最小为多大?

(2)如果电子源S 发射电子的速度为(1)中的2倍,则挡板上被电子击中的区域范围有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详解:

1.ABCD 根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电荷数相等

2.A 由

qB mv r =

质子和氘核经同样的电场2

mv 21qv =,而有k mE 2p =,可知,

加速一次,氘核的半径较大,即质子被加速的次数较多

3.ABCD 这是一个典型的板块模型,物块和板的初态已知,经t 时间达到同速。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120k v )M m (21mv 21E +-=

?,又mgL E k μ=? ,L 即板长

4.AC 提示:由题意画图,找出t 与周期T 的关系和位移与波长的关系。

其中

λ

+=)43

k (S (k=0,1,2,3,……) s 1T )41n (t =+=(n=0,1,2,3,……)由

T v λ

=

求出波速的可能值

5.ABD 导体在静电场平衡的题目,从这类问题的结论和电场线可以进行判

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落的,由于有电场线到B 上,故B 会带负电荷 6.ABC 变压器出入P P =,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I 2I m =

7.D 瓶内气体经历一个等容过程,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造成不易拔出

8.ABD 光学部分。该题对光的特性、干涉、衍射、全反射及应用进行考查,注意这些现象所要求的条件

9.AD 一段圆弧、轨道半径不变,由于受阻尼作用v 减小,由qB mv

r =

可知,

B 也应减小

10.B 小球放在弹簧上平衡F 撤出,小球向上有加速度,由此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场强E 的方向平行AC ,由C 指向A ,ae /E 2a /U E k CA ?==

解:在本题中,首先要确定一等势面,当电子从A 运动到B 时,电场力做正功,得B E eU W k BA 1?==且B A U U <;当质子从A 运动到C 时,电场力做负功,得e /E 2U E 2eU W k CA k CA 2=?==,综合分析,

AC AB U 21

U =

,可见AC 的中点D 的

电势与B 点的电势相等,B 、D 必处在同一等势面上,而在匀强电场中,等势面为一平面,质量m ,时间t ;

22t mg 21

mgh =

电场线必与BD 连线垂直,如图所示。

12.(1)B C D E (2)天平,秒表s ,质量m ,时间t 22t mg 21

mgh =

13.(1)光路图如图

(2)入射角i 、折射角r

r sin i

sin n =

三、计算题

14.A )考点透视:考查动力学及运动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B )标准答案: 解:

(1)先对火箭的运动、受力进行分析火箭先加速上升,又减速上升一段 s /m 60s /m 2g 3at v m =?==

(2)m

240m )18060(g 2v t v S S S 2

m 121=+=+=+=

C )思维发散:这是一个运动学问题,先对运动情景认真分析,先以g

3a 1=加速上升,又以g 减速上升。

15.A )考点透视:本题目考查电磁感应,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等知识点

B )标准答案: 解:

(1)AC 棒匀速向右运动、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在闭合回路中的有效切割长度CD=2L , E=B ·2Lv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

R 5BLv

2R

32R BLv 2I =+=

5BLv

6IR U DC =

=(CD 相当于电源,电阻R 为外电路)

BLv 511BLv 56BLv U U U DC AD AC =+

=+=

(2)AC 棒作匀速运动,则作用在AC 棒上的外力与DC 中电流所受的安培力

相等

R 5v

L B 12L 2BI F 22=

?=∴(注意AD 段有感应电动势而无感应电流)

C )误区警示:在直流电路中注意外电路的路端电压,导体棒相当于电

源,其内阻不能忽视

16.A )考点透视:考查光的折射现象,折射率,结合数学知识求解 B )标准答案: 解:

(1)3R

由题意画图,2光线经两次折射后,折射角α=60°,由图可知

3R

30cos 2R OC =

?=

3R

30tan 3R 'OO =

?=

(2)由于蓝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的折射率,因此光线2经半圆柱体后偏折更大,此时,d 将比上面结果要小

C )思维发散:几何光学重要是要把图画出来,从中找出几何关系 17.A )考点透视:这是大核反应、磁场、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的好题目。综合题,重要的是分析物理过程,把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简单问题的结合。

B )标准答案: 解:

(1)因为

r v m

Bqv 2a

a = α粒子的带电量为q=2e

所以m r e B 2mv 21E m Ber 2v 2222

a k a a =

==

(2)由动量守恒:

Mv mv y a =-

所以M r e B 2Mv 21E M Ber 2v 2222

g k y y =

==

(3)由质能方程2

mc E ?=? 而

k y

k a E E E +=?

所以

??? ??+=

?M 1m 1

c r e B 2m 22

22

衰变前X 核的质量

??? ??++

+=?++=M 1m 1

c r e B 2M m M M m M 22

22X

C )思维发散:特别要注意,现代物理现象与经典物理学的综合应用,最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方面有所重视

18.A )考点透视:这是一个电学、力学综合题,考查动能定理、电场力做功等,应注意几何关系 B )标准答案:

(1)由图可知,

BO 2BC

BD ==

,△BOD 为等边三角形,可见B 、C 、D 在同

一个以O 为圆心的圆周上,即点电荷Q 的等势面上,故电荷q 从O 到C ,电场力

不做功,从D →C 由动能定理2

2c mv 21m 21mgh -=,h=Bdsin60°Bcsin30°。L 23

60sin =

?。gL 3v v 2

c +=

(2)设点电荷Q 在D 、C 产生磁场场强为正,又设q 在D 点受力分析,产生加速度a ,由牛顿第二定律F=mgsin30°-qEcos30°=ma ,q 在C 点:

c ma 30cos qE 30sin mg 'F =?-?=得:a g a c -=

C )思维发散:在解决电场问题时,除了动力学的牛顿运动学定律,还可应用动能定律求解,注意电场力做功特点

19.A )考点透视:万有引力部分的考查,并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讨论 B )解: (1)西东

(2)在发射之初,由于地球的自转,使得卫星具有一初速度,其大小为

s /km 47.0T R

2'v =π=

节省的能量

J 102.2'mv 21

E 82k ?==

(3)卫星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R v m

mg 2

= 即s /km 9.7Rg v ==

所以卫星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应达到s /km 4.7'v v v 0=-=

C )误区警示:卫星问题,有几个问题应搞清楚:区分发射速度,运行

速度及近地面运行速度问题

近地绕行时,一定要运用

R v m

mg 2

=这个关系。该题目考虑到了地球自转 20.A )考点透视:磁场带电粒子的运动,临界条件的把握等 B )标准答案: 解:

(1)设电子发射的最小速率为v ,如图所示,要使电子有可能到达挡板,

电子轨道半径至少为2L ,由

2L mv eBv 2

=

得m 2eBL

v =

(2)如果电子源S 发出电子的速率v ′=2v ,由

qB mv

r =

可知,其轨道半径应

为L ,当以速率v ′发射的电子在与SO 成150°方向射出时,电子从电子源S 沿半圆弧经C 到达挡板上最左位置A 点,由几何关系知L 3OA =;当发射速度v ′

恰沿SO 方向时,电子沿41

圆弧经D 点掠过挡板上最右位置B 点,由图知OB=L ,

因此挡板上被电子击中的区域范围为L )L 3(AB +=

C)误区警示:带电粒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应画出。注意S电子源向360°的范围内发射,有多解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