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杜威于1909年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的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1961年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我国政府在2001年7月颁布试行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形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落实到科学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要在”提问题、做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主动探究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之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验证和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新课程的科学教学,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一、提出问题

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二、猜想假设

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并努力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

三、制定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