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产“联姻”大健康产业有“套路”

地产“联姻”大健康产业有“套路”

地产“联姻”大健康产业有“套路”
地产“联姻”大健康产业有“套路”

地产“联姻”大健康产业有“套路”

据统计,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未来10年,各种慢性病将以爆发式的速度迅速扩展到每一个家庭。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健康支出却不足美国的5%,仅为全球人均健康支出的1/5。

2019年7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沧桑巨变70载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我国老百姓确实变得越来越富裕了。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预计到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

就连我们的马首富都放言,“未来能够超越我的人,一定出在健康产业”。

因此,大健康产业即将迎来了一个爆发期。

正是看到了这一巨大产业机遇,各路资本纷纷布局大健康产业。

我们看到,欧葆庭、达维塔、拉姆齐、百汇医疗、绿叶医疗等国外知名医疗集团、国际大健康产业IP纷纷到中国来掘金。

随着国内医疗体制改革、医师多点执业的放开,传统医疗机构也开始进行创业裂变和颠覆式创新,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开始向康复医疗、理疗养护、健康体检等分级医疗方向发展,传统药企开始向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进行延伸布局。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VC资本、保险企业、地产企业等也都纷纷涉足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产业的创新裂变,在未来一定会出现很多创新的业态和模式,这就必然需要新的载体来承载,就需要与地产相结合。

今天,我们的重点就是来谈一下地产商如何做大健康产业。地产商作为载体的投资开发主体,要与大健康产业实现跨界“联姻”,就必须得懂得其中的“套路”,不然就很可能要走弯路。

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指的是地产商与健康产业IP的合作一定是平等的,而不是谁依附于谁的关系。双方的合作必须是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互利共赢。地产商主要发挥其资金和开发建设的长处,健康产业IP主要发挥其产业运营的优势,为地产商赋能,为地方政府创造就业和税收。但在现实生活中,门当户对的婚姻往往存在于理想状态中,由于双方对产业理解和考虑问题角度的不同,财大气粗的地产商难免会对产业IP颐指气使、指手画脚,这时的产业IP就会很窝气,最后可能地产商实现了预期目标,而产业IP往往会流于平淡。所以,健康产业IP 在与地产企业合作之前,如果感觉自身还不够强大,可以先寻找产业基金来助力,等自身强大了再与地产商进行合作,这样才会相对容易获得美满、持久的婚姻。

嫁入豪门

现在健康产业IP与地产商的结合多数还处于向地产商租房子、买房子的阶段,这种招商与被招商的“联姻”是当前最主流的合作模式。地产商通过招一些比如中医馆、康复理疗中心等健康产业类商家进驻到自己的项目中,通过出租或销售物业,实现自己的开发收益。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如果把地产商比作豪门的话,入驻到地产项目上的各类健康产业商家就像是项目的“儿媳妇”。对知名度高、业务模式成熟、市场业绩突出的健康产业IP,地产商都会争相“追求”,希望其成为自己项目上的主力旗舰,为地产项目起到标杆引领作用。而对于其他一些中小健康产业IP,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能像预期的那样为地产项目带来收益或增值流量,也随时可能面临被地产商“扫地出门”的境遇。

上门女婿

如果健康产业IP的产业规模足够大,上下游产业链足够长,或者已经结成了一个成熟的产业联盟或产业闭环。在这种情况下,与地产商的“联姻”,就很有可能要反客为主,地产商这时就变成了“上门女婿”这样的配角,只是过来为健康产业IP开发载体的。比如苏州高新区的生命健康小镇项目,苏州高新区率先引进了华大基因,华大基因下面有很多产业链,有8

大事业部,他们的产业都是上下游联动的。后来找万科进去只是让他来开发建造载体的,地产商在这其中虽然说能赚到合理的利润,但早已不是主角。

总之,地产商涉足大健康产业,一定要根据项目实际,选择合适的健康产业IP,调整好“甲方习惯”心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无论是豪门自居也好,门当户对也好,抑或是做上门女婿也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