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 青春期 导学案 (附答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 青春期 导学案 (附答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 青春期 导学案 (附答案)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节 青春期 导学案 (附答案)

第三节青春期学案

【学习目标】

1. 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 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

3. 认同应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重点难点】

重点:描述青春期男女学生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的特点。

难点:认同应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新知探究】

探究任务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14页的资料分析以及第15-16页的相关文字,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1.男孩和女孩身高生长速度较快的年龄段:女孩是在8岁左右;男孩是在10岁左右。一般是女孩比男孩_______(填“早”或者“晚)1-2年。______________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睾丸和卵巢的发育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_________,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_________。

由上图可知,睾丸和卵巢在童年时期的发育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了青春期则性器官迅速发育,重量明显增加。男性睾丸分泌_________激素;女性卵巢分泌_________激素;在性激素的影响下,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开始发生变化,男孩出现_______现象;女孩出现_______现象;女性月经来潮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3.第二性征:男性和女性除了________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胡须、腋毛等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音较高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

4.儿童到7、8岁时,脑的重量已经接近成年人水平,到了青春期,脑的重量增加有限,但是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的功能明显_____,所以_____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探究任务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自主探究:观察教材第16页图4-16并阅读相关文字,结合自己的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________,到逐渐愿意与异性_______,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_________的心理变化。

本节知识点小结:(抄在课本上)

1.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青春期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

②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③性激素分泌的增多使男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④男孩出现遗精现象;女性出现月经现象(与卵巢和子宫有关)

⑤脑的功能、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大大增强。

3.青春期心理变化: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了独立意识;性意识开始萌动。

当堂达标测试

1.人体生殖发育的最后阶段和决定人体体格素质、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是( )

A.童年期

B.青年期

C.青春期

D.壮年期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的是()

A.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发育、完善 B.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

C.性器官发育、成熟 D.心脏功能进一步发育、完善

3.以下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脑的重量迅速增加

C.男生声音变粗,女生声音变细 D.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增强

4.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是( )

A.出现第一性征

B.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

C.男孩出现遗精

D.女孩出现月经

5.下列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

A.男女主要性器官的差异

B.男女乳腺发达程度的差异

C.男女在声调上的差异

D.男女骨盆宽大程度的差异

6.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 )

A.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

B.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

C.初潮期月经周期不规律

D.行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

7.月经来潮说明( )

A.女子已经怀孕

B.卵细胞已经受精

C.卵细胞没有受精

D.女子即将分娩

8.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期,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B.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几乎停滞

C.身高突增,代谢速度缓慢 D.男女相处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

9.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男生会出现遗精,女生会来月经 B.睾丸能产生精子,不能分泌雄性激素

C.女生月经期间不能够学习和运动 D.对异性产生朦胧依恋是不健康的想法

10.如图为科研组所测定的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男女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有差别

B.男生一般在13岁时身高就达到最高

C.青春期男女生体形发生的变化与性激素无关

D.青春期男女生心理上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11.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高突增

B.出现第二性征

C.性意识开始萌动

D.女生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生晚

12.下列有关青春期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B.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

C.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

D.性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随意与异性交往

13.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在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经常与家长、老师沟通 B.“我长大了,不用你们管”

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 D.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14.如图是某中学男女学生身高生长速度的曲线

图,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女生进入青春期比男

生。

(2)从图中可看出,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显著特

点是。

(3)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生殖器官迅速发

育,和开始产生生殖

细胞。

参考答案

1. 探究任务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 男孩和女孩身高生长速度较快的年龄段:女孩是在8岁左右;男孩是在10岁左右。一般是女孩比男孩__早_____(填“早”或者“晚)1-2年。____身高突增__________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__睾丸_______,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__卵巢_______。

由上图可知,睾丸和卵巢在童年时期的发育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了青春期则性器官迅速发育,重量明显增加。男性睾丸分泌___雄性______激素;女性卵巢分泌__雌性_______激素;

在性激素的影响下,男孩和女孩的体型开始发生变化,男孩出现____遗精___现象;女孩出现__月经_____现象;女性月经来潮与____卵巢____和____子宫内膜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3.第二性征:男性和女性除了__性器官______方面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征象,即第二性征。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胡须、腋毛等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等。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音较高等。第二性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的作用。

4.儿童到7、8岁时,脑的重量已经接近成年人水平,到了青春期,脑的重量增加有限,但是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的功能明显__增强___,所以_青春期____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探究任务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自主探究:观察教材第16页图4-16并阅读相关文字,结合自己的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___疏远_____,到逐渐愿意与异性_接近______,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___正常______的心理变化。

当堂达标测试

1.C

2.B

3.B

4.A

5.A

6.B

7.C

8.D

9.A 10.A 11.D 12A 13.B

14.(1)早 (2)身高突增 (3)睾丸 卵巢

睾丸和卵巢的发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一、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4-3 4-5,分别标出图4-4 4-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睾丸的功能是和;卵巢的功能是和。 4.子宫是的场所。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3. 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5、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7、“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8、“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9、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0、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技能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情感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教案)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1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学案 2 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班级:七年级()班学3 生: 4 学习目标: 5 1.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6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7 3.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8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9 难点: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10 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无师自通,我能行!) 11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 、、等组成。其中是最主要的器官,作12 用是。 13 2、女性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其中______是主要器官,作14 用是__________,每个周期只有________发育成熟。 15 二【课内探究】(请记住:在竞争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16 1.预习反馈导学:①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7 2.自主探究:任务一:受精过程 18 阅读课文p5并观察图8-3、4、5,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看谁找得最好。 19 1.人的生殖细胞包括产生的和产生的两种。 20 2.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21 3、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 22 4、结扎,既可以有效节育,又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23

5.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24 6.受精卵不断进行,逐渐发育成,缓慢地移动到子25 宫中,最终植入,这是怀孕的开始。 26 3.研讨交流: 27 阅读P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8 1.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29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 30 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也是通过经母体排出。 31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32 4.分娩是指。 33 5.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天,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 34 6.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向下。 35 36 37 38 4.合作探究: 39 1.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为什么? 40 41 2.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42 43 3.怀孕的妇女可以说是一切生理活动都是进行两个人的,所以十分辛苦,分娩的过程更44 是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甚至个别情况下还有生命危险。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更是不容易,45 我们应该怎样铭记这份父母恩,如何回报父母呢? 46

八年级生物下册 植物的生殖导学案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新授课时:主备: 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6、春季,摘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摘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摘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摘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摘生产实践,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 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 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 ⑤⑥ 13、看图填空 根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主备人:唐再云审核人:唐再云时间: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学生预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变宽C.语言的产生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回忆:我学到了什么】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主备人:唐再云审核人:唐再云时间: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学生预习】 一、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4-3 4-5,分别标出图4-4 4-6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的是,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3.睾丸的功能是和;卵巢的功能是和。 4.子宫是的场所。 二、阅读课文并观察图4-7,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看谁找得最好。 1.人的生殖细胞包括产生的和产生的两种。 2.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3.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4.受精卵不断进行,逐渐发育成,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这是怀孕的开始。 三、阅读P10及P9上边小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 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也是通过经母体排出。 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四、阅读课文P11~12观察图4-10,完成下列问题: 1.分娩是指。 2.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天,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3.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 向下。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为什么? 2.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一)人教版 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导学1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合的性状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 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二.合作探究 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反馈检测 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 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1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 .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 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66283word版本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 导学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1929年,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3、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4、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5、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6、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10、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1、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2、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附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导学1 节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学习过程】 一.预习内容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c.扦插D.杂交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 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 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结 合的性状 .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椒草c.小麦D.高粱 .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 A. 嫁接 B. 种子c. 扦插 D. 压条

.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扌千插 B.嫁接c.压条D.杂交 二.班内活动 .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 三.课堂达标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______________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________________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四.作业建设 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

2015版(新人教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全册,38页】

课题: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课时) 学前预习 个案一.明确目标 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谁?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谁?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是怎么样的? 二.知识结构 1.进化论的建立者: 2.现在类人猿与人类共同的祖先: 3.现代类人猿主要有四种:,,,。 4.森林古猿的生活方式: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5.从猿到人的进化 (1)起源地:地带。 (2)证据:古人类学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早期,也就是石化了 的,遗物和。 三.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学中探究 一.小组探究 1.现代类人猿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 2.人猿区别的标志是什么? 3..从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可以看出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4.从“东非人”的石器化石可以说明什么? 5.现在的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为什么? 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有哪些行为使得现在 的类人猿数目日益减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濒危的现存猿类?

二.点拨释疑 学后检测 一.练习测试 1.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 B 森林古猿C北京猿人D类人猿 2.古人类能够更好的交流和合作是因为() A火的使用 B 语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 3.促使森林古猿下地活动的直接原因是() A在树上活动范围小 B 喜欢地面的生活 C天敌增多D森林大量消失 4.下列各项中,不是促进神龙古猿进化到人类的是() A产生面部表情B使用并制造工具 C 用语言交流 D 在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5.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 6.属于事实的是() A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 B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 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与非洲 D其他地区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 二.拓展题 6.类人猿与人类的不同 (1)生活环境: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生活方式是,而人类生活在。 (2)运动方式:现代类人猿的运动方式是,而人类的运动方式是。 (3)工具的使用: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而类人猿。(4)脑的结构:人类的大脑比现代类人猿的,而且出现了主管的区域。 (5)火的使用:人类会用烧烤食物。 三.得失反思: 四.给老师的建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整套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整套导学案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教学进度表 第1页共38页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 ?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A.后肢增长B .骨盆变短变宽C .语言的产生D .脊柱呈S形 3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第2页共38页 燎原中学七年级生物导学案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观察图片4-3到4-6并阅读P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 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 课题:免疫和计划免疫课型:新授课时: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重难点)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重难点)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学习过程】: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出现过敏现象,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匹配”器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75-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功能。 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 ①; ②; ③。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

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一)小组讨论,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7、第一道防线由___和___组成,它们具有___和___作用,此外还有作用。 8、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和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和_______作用。 9、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和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和。 1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又称为)。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或有免疫作用,因此叫(又称为)。 11、大家来谈一谈免疫都有哪些功能? (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结合本节知识想想是为什么? 12、人们成常说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 13、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14、为什么有些人在出过鱼虾后会出现过敏,过敏反应的出现是表示你的免疫能力下降吗? 三、系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①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③免疫的功能; ④计划免疫的意义。 四、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5、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A、溶菌酶和肝脏 B、血液和消化液 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 D、皮肤、黏膜 16、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2013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三章 健康地生活 第一节 健康及其条件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十三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 课题第十三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概述健康及其条件。 (2)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讨论发言和阅读资料,培养他们表达交流、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知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重点: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难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预习导学健康习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中毒分为_____和______两类 烟雾中成分明显有害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 毒品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_____、_____、_____。 毒品损害人的_____和 _____,影响______系统、______系统和 ______的功能,还会降低人的______功能 预习本节内容并 做相关题目,了 解关于健康的一 些知识.

课堂探讨通过预习并结合生活实际小组内对如下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总结. 1.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怎样拥有健康? 3.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什么? 每个小组依次派代表汇报自己的观点,其他小组评价,提问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感受酒精的害处. 学生阅读资料,认识到关注健康重要性. 以小组为单位对 如下问题进行讨 论,并做出总结: 依次让每个小组 依找代表汇报本 组对相关问题的 看法,其他小组 对其观点作出评 价,提出问题,质 疑. 教师演示酒精对 水蚤心率影响的 实验,使学生认 识到酒精的危 害. 发给学生一份关 于烟草知识的资 料,让学生认识 其危害,珍爱自 己. 知 识反馈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配合,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对 有关问题作出概 括,总结。 结论:要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 达到身心健康, 远离烟酒,远离 毒品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①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学习重点和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学习过程: 【前置学习】 1、观察早期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并提出题,根据书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及进化状况、进化的地位。 2、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劳动、使用工具、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展示交流】 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小组长展示) 【合作探究】 1、学生观察图中的要点(骨骼的长短、粗细,骨盆的形态等)并进行分析,引导答疑,树立进化的观点。 2、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达标拓展】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发生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人类的基本特征中,不是伴随直立行走出现的是( ) 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变宽 C、语言的产生 D、脊柱呈S形 3、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肢解放出来,臂和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 【教学反思】 第一章 第二节人的生殖主备人:陈大治时间:xx-2-16学习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学习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1章第1~2节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学案

课题:§7.1.1 植物的生殖 学习目标: 1、能描述植物的生殖过程,从而总结出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并能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 4、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及难点 1、无性生殖的方式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学习准备:教师提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无性生殖的种类,教师着重准备嫁接的相关图片及有关砧木和接穗。 一、预习导学: 学习任务一:通过复习,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本第2页的表,回忆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2、总结有性生殖的概念。 3、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植物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 学习任务二:通过观察与思考,并讨论描述常见的无性生殖。 1、学生阅读课本的“观察与思考”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的例子。 2、小组讨论:这些植物的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总结:什么是无性生殖? 学习任务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比较 1、思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什么不同? 2、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这对于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 学习任务四:无性生殖的种类 1.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选择有生么要求?

砧木: 接穗: 2.如何对扦插材料进行处理? 3.你还知道植物的哪些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二、展示提升: 1、你知道马铃薯种植吗?是不是随意切下一小块马铃薯的块茎就可以当做种子播种呢? 2、蜜桃好吃,但把桃核种下去,长成的桃树却不能结出蜜桃这是为什么?用什么方法繁殖蜜桃好? 三、自学反馈检测: 1、下列属于无性繁殖方式的是:() A、播撒小麦种子种地 B、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 C、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 D、埋下鸡冠花种子后,种子发芽。 2、切取一段紫背天葵的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一般在4—10天后,即可生出新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 3、在嫁接植物时,一定要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哪一部分紧贴在一起() A、木质部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树皮 4、一株原来开红花的桃树嫁接到开白花的桃树上,新嫁接的枝条将来开的花的颜色是() A、红色 B、白色 C、粉红色 D、红色和白色 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B.嫁接C.压条D.杂交 6、向日葵、玉米和桃树一样,它们通过_ __,__ _并结出______,由果实中的_____________繁殖后代。 7、植物中的__ __,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_______而发育来的,这种由________发育成________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 8、无性生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3835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 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肢______________ 0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92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 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5、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 6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7、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答案 【篇一: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class=txt>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 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 和发展 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 肢____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2、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 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3. 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 大猩猩黑猩猩 长臂猿猩猩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4、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5、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7、“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 什么? 8、“东非人用图中的石块做什么?它们已经具有能力。 三、系统总结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自然条件: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自身的变化: 创造和使用。 四、生活链接 现代的类人猿是否有一天会进化为人类? 五、反馈检测 9、许多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使前肢解放出来,臂和手变 得灵巧,为使用、制造工具提供了前提;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来复杂, 并且使用了火,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因此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10、人类和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这说明() a 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b 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c 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d 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11、古猿进化成人,人脑比猿脑发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古猿的直立行走 b 古猿的手和足得到了发展和改善 c 古猿转移到平原上生活 d 古猿进行劳动和集体生活 12、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生命起源与原始大气 c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 d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教学反思: 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技能目标: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 情感目标:与父母交流自己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增进敬爱父母的情感。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教案)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班级:七年级()班学生: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精子和卵子的排出路线。 3.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难点:描述受精过程及其胚胎发育过程 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无师自通,我能行!) 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 、、等组成。其中是最主要的器官,作用是。 2、女性生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其中______是主要器官,作用是__________,每个周期只有________发育成熟。 二【课内探究】(请记住:在竞争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1.预习反馈导学:①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自主探究:任务一:受精过程 阅读课文p5并观察图8-3、4、5,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看谁找得最好。 1.人的生殖细胞包括产生的和产生的两种。 2.受精是指和相结合的过程。 3、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 4、结扎,既可以有效节育,又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5.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6.受精卵不断进行,逐渐发育成,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 1.胚泡在子宫内继续发育,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周左右发育成。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通过、从母体获得 和;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等废物,也是通过经母体排出。3.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4.分娩是指。 5.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大约要经过天,故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之说。 6.正常情况下,分娩时,婴儿的先产出。在产出前,胎儿的正常体位是向下。 8 4.合作探究: 1.讨论你认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应是哪一个?为什么? 2.胎儿与母亲的血液是相通的吗?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参考答案【全册新】

第一周 课题: 课型: 新授课课时:2课时 主备人:备课时间:审核人: 上课教师:上课时间: 导学1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方式,并概括鱼类主要特征。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了解水中生活的其他动物。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重难点) 2、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观察、探究的方法,提高实验水平。初步学会把结构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纳在一起的分类方法。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保护水域环境。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动物目前已知的大约有种。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和。 2、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中,鱼类属于动物;无脊椎动物中,海葵、珊瑚虫属于动物,章鱼、乌贼属于动物,虾蟹属于动物,此外还有其他类别的生物种类。 3、鱼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点:一是能够靠来获取和敌害,二是能在水中。 4、鱼的外形有利于克服在水中运动的阻力:①.体型呈形、体表被有;②.触手极滑,外有液,可减少水中运动的。 二、合作探究: 5、鱼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那种鳍来保持平衡?靠那种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6、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7、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动作的?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8、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9、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10、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