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4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4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2014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2013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0.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高于投资。要想进一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分配环节应该:

①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薪2000元。后来,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自己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自己从事水果经营,月收入可达到3000元。在这期间,张红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某基金公司的基金,获利5000元。张红获得收入的分配方式分别属于()

A.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按劳分配、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C.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3.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两会”的共识。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就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④提高保障水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首次独立成章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大幕拉起。下列有利于“把财富蛋糕更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的举措是()

①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②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③建立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④取消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兹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就越大。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洛伦茨曲线弧度变小的是()

A.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发展

B.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C.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范围

D.反对平均主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6.2013年4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宣

布,我国将加强对高收入者个税的征管,股权转让、房屋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成重点。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抑制居民投资的多样化发展

③缩小收入差距 ④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 .X 轴为税率 Y 轴为财政收入

B .X 轴为居民收入 Y 轴为商品房价格

C .X 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 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 .X 轴由经济增长率 Y 轴为失业率

8、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

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 .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违背了公平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B .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10、针对上述材料,国家应该

①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11、如图2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

“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回答

12~13题。

12、据统计,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44.9万户,占比高达99.3%:从业人员7056万人,占比77.9%:上缴税金1.5万亿元,占比54.3%。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燕尾服中小企业可以

①扩大消费需要②增加财政收入③降低恩格尔系数④提供就业岗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政府对比高度关注,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免企业税收②降低贷款利率③提供信用贷款④增加财政专项资金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2011年末,我国开始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试点行业选择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

A. 流转税、流转税

B. 流转税、行为税

C. 流转税、财产税

D. 所得税、流转税

15、2013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17、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图2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

A.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19、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有效,但也造成了投资占比过大等结构性问题。因此,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所占比重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0、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及时成为政府工作重点。提升消费最关键的是

A.落实拉动消费政策,促进热点消费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后顾之忧

C.转变生产营销方式,提升消费服务品质 D.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1、2012年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调至3.5%。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存款利率上调后,居民存款储蓄得到的实际投资收

益,该收入的分配方式属于。

A.增加按劳分配的收入

B.减少按劳动要素分配

C.不确定按生产要素分配

D.增加按生产要素分配

22.2011年至2013年国家共投入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52亿元,文化惠民措施得到有力保障和落实。这表明,财政能够()

A.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生活23.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预计将超过1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

①企业生产的扩大②个人购买力的增强③财政作用的充分发挥④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

24.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rray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25、巴中市农民收入结构特点:一是以承包责任田的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二是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稳定上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其中承包责任田的农业收入属于分配方式,外出务工者在私营外资企业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属于分配方式。()

A.集体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27、从经济角度看,建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可以()

A.形成新的财政资金来源 B.提高居民储蓄的积极性

C.引导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D.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数量

28、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起,对中央企业税后利润的收取比例提高5%,增收部分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部分税后利润及其用途是()

A. 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B. 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C. 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D. 集体资产收入和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29、《论语》中鲁哀公问孔子学生有若,荒年收成不好,国库又不足,怎么办?有若建议将税收从20%减到10%;哀公到:20%税收尚且不够,减到10%,国库不更少了吗?有若回答:百姓足,国库岂能不足?百姓不足,国库能足吗?有若观点给我们的启发有()

①税收收入并非必然与税率按同一方向增长或下跌

②减轻百姓税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③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兼顾国家和百姓利益安排税收

④税率与税收收入、经济增长、百姓收入按相反方向变动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0.2014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这有利于:()

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

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

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

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

3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有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3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不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33.“自动稳定器”是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具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在经济繁荣时会自动抑制经济增长,在经济衰退时会自动促进经济增长。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A.税务总局实施部分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降低企业税负

B.因经济繁荣职工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进入更高等级

C.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D.中央银行为应对经济下行,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34.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

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李先生交纳1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②某连锁店交纳8500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

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

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000(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6.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图2所示),

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③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3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8、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39.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许多国有企业除了给科技人员高薪外,还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据企业效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4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12年10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正在推进中。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确定的工资,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②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所有劳动者的收入③实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统一④能够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41.材料一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

材料二“二代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富二代”“贫二代”是先富道路上遇到的“二代”问题,体现了“一代”对“二代”的影响和“二代”对“一代”的复制,带来了“二代”朋辈之间的分隔,拷问着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二代现象”的认识。

42.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之一。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全国92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全部个体工商户的比例达63%以上。同时,将小型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政策还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同时,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1—5 AADAC 6--10 ADBBD 11—15 BCBAB 16--20 DDCDD

21—25 DCBBB 26-30 ADBBD 31-35 ADBDB 36-40 CCBBD

41.[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劳动报酬在社会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收入分配存在贫富差距等不公平现象。

(2)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提高效率的同时,拉开了居民收入的差距,并对下一代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影响,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

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由于分配不公等导致的贫富差距加大引发的“二代现象”,是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共同富裕的目标相背离的。

④我们要落实好分配政策,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都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悬殊,防止两极分化。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42.[答案]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结构性减税政策,特别对物流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减税,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切实降低企业负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稳定物价和扩大内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③结构性减税减轻了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贯彻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解析] 此题是一道意义类试题,回答时注意答题的知识范围,从财政作用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回答。税制改革属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4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最新主观题知识归纳

2014届高三上第一轮复习(新) 2013.10.18 (预测指数★★★★,同学们一定要逐题过关) CPI、PPI、房价) 1 ①价值(或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包括供给影响价格、需求影响价格) 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人们的购物心理。 2、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影响供给即生产、二影响需求即消费) (1)价格变动对供给(生产)的影响(新修改):①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价格变动对需求(消费者)的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动成反相关变动,与该商品的互替品价格变动成正相关变动。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如国家实行价格管制(如限制药品最高价、保证粮食最低价、实行阶梯水价) 6 1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正比)。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完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⑤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⑥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抑制。)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 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概括为“5R”。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民族自立自强、个人成就 事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会促进生产的发展: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 创造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答:①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 1 。一方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个体经济、民营(草根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2、怎样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知识总汇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推荐背知识点 1、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3)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4)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理解为主) (1)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定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③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有其必然性与必要性) ----------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必要性(也就是按劳分配的意义) 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分配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对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非按劳种分配方式 (1)范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2)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利与弊 利: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调动劳动、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有利于让一切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 弊:会扩大居民的收入差距 4、分配原则: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 (1)分配公平的定义: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坚持分配公平的原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⑤生产决定分配,从根本上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全套知识点默写试卷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 全套知识点默写试卷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于都二中2014届高三政治致成班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默写 1、商品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货币的本质:_________________货币的基本职能: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__________ 5、决定价格的因素:__________ 6、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商品的价值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反比。 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 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②由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③由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④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特点决定的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国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A.按劳分配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够创造商品价值 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3.“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做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好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好蛋糕同样值得重视。”这说明() A.要注重生产和积累的关系B.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C.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4.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是 ( )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A.4万元、3万元B.5万元、2万元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 6.增值税以企业生产经营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但我国过去也对企业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征税。 2009 年1月1日全国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后, 不再对企业购进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征税, 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的 6%(工业) 和4%(商业) 统一调低至 3%, 而矿产品增值税税率则由13%恢复到17%。经测算, 该项改革措施, 税收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 233亿元。可见, 这次增值税转型改革 ( )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 促进企业技术进步②有利于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减轻企业负担, 扩大内需 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④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7.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退还国内生产、流通、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实施出口退税( ). ①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②可以增加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③必然会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减少④只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当前,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接连出台,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讨论日趋热烈。不少经济学家都认为应 该提高起征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 ) A.体现公平原则,所有企业和公民都要依法纳税 B.体现奉献精神,不论收入高低,纳税越多越好 C.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D.高收入、低收入和无收入者一视同仁,依法征税 9.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作为一个专业经济术语,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下列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作业7,8测试题

2014—2015学年度高一作业试题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7次)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存在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李某是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C.44000元 11000元 3.小李在一家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可获得股息收入。材料中小李所得收入的分配方式有 ①按劳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③按技术要素分配④按资本要素分配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4.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 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促进社会公平,下列对收入分配公平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②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③是社会公 平的基本内容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B.努力扩大生产,把蛋糕做大 C.缩小收入差距,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不断拉开差距 7.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主体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宜春三中易平珍) 一、知识框架图 二、主体知识要点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①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②直接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即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作用:①收入与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①适用范围: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②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 ③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①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②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说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经济活动中人们总

经济生活测试题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据此回答1~3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劳动产品还不够丰富 2.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A.是由我国的消费结构决定的B.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C.是由我国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决定的D.是由我国的就业方式多元化决定的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意义是 A.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B.有利于体现平均分配 C.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D.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 据报道,前不久中国某大学的四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以其发明的专利技术折价为基础成立的股份公司中,其所持有的股份价值达上万元。据此回答4~6题。 4.材料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我国现实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的原则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共同富裕D.效率与公平统一 5.专利技术所得属于 A.劳动收入B.福利收入C.资金收入D.技术收入 6.从经济学角度看,专利技术所得 A.是合理的,因为国家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没有劳动凝结 C.是合理的,因为它体现了兼顾公平原则 D.是不合理的,因为它违背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据此回答7~10题。 7.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体现了 A.按劳分配原则B.效率优先原则 C.兼顾公平原则D.城市美化原则 8.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做到 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④完善财政分配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从社会保障制度看,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属于 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D.社会优抚 10.《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政府用于救助工作的经费属于 A.财政的扶贫和公共管理支出 B.财政的城市建设支出 C.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 D.财政的政权建设支出 某市围绕经济发展培植财源,围绕财源基础强化税收征管的财税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企业,全市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势头。连续两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消化历年赤字300万元。据此回答11~12题。 11.材料表明 A.财政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 B.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C.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D.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 12.材料中的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3单元过关检测

单元过关检测(三)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 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完善 B.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且多层次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D.劳动者处于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解析:选B。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我国实行此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在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为( ) A.1.55万元B.2.4万元 C.1.74万元D.4.85万元 解析:选B。该家庭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为1 100×6=6 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工资收入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年收入为1 200×12=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是按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B正确。 3.(2020·衡水开学联考)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收入相对合理;在0.4-0.5之间,收入差距较大。2016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大于0.46。若要使我国的基尼系数下降至0.3-0.4之间,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 ②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③政府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2019年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歙县二中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20101212 班号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是() ①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②由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③由我国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④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特点决定的 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国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其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 A.按劳分配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够创造商品价值 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充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 3.“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做一块蛋糕,那么制作好蛋糕固然重要,而切好蛋糕同样值得重视。”这说明()A.要注重生产和积累的关系B.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C.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4.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其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A.4万元、3万元B.5万元、2万元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 5.“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这是较为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要求() 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会公平③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当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利益矛盾不断加剧,收入分化加速的时期。我国当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现象,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②鼓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④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动市场 A.①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④ 7.冬季居民的供热取暖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居民供热费提高的同时,政府加大了财政补贴的力度,对低保户和患大病低保边缘家庭补助费提高了十余倍。这反映出() ①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②财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政府积极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④政府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8.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暂停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税;2008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存款类金属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联袂出击,这() ①有利于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②有利于缓解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③有利于根本上遏制通货膨胀④有利于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③ 9.经过初步预算,全程共约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投资额在1500亿元以上,其中国家财政负担1100亿。国家通过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乌丹一中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共60分) 某三口之家2007年9月收入共6258元。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1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9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200元,政府公债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回答1—2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_______元。 A.2058 4200 B.3500 1000 C.4358 1900 D.3830 2428 3.“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理应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只有在公有制内部才能实行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内部也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仅仅表述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C.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D.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5.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准确的是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这个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D.它不是我国现有分配方式的全部,但也不是普通的一种方式,是在其中居主体地位6.“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个原则的提出 ①是对以往分配制度改革理解的深化 ②承认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③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进一步完善 ④目的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7.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通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下列选项符合这个要求的是①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②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 ③转让股票和国债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有人认为我国当前社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分好蛋糕促和谐”。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来理解,此观点 ①指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性②看到公平是提升经济效率的保证 ③没看到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④认为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别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对财政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②财政具有强制性 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④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1.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必须: ①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②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③努力搞好税收工作④扩大积累,抑制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国家财政收入过少: ①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②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 ③降低国家宏观调控水平④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13.右边漫画启示我们在分配体制改革中,应做到 A.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B.努力扩大生产,把蛋糕做大 C.缩小收入差别,更加注重效率 D.坚持效率优先,持续拉开差别 14.2012年7月1日,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全面启动,数亿城乡居民都将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这说明 A.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B.我国在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C.国家财政具有促动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国家财政是促动社会公平、保障人们生活的物质保障 为了遏制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是指经济运动中的货币存量超过了经济增长所必需)、信贷持续增长等经济矛盾,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据此回答15—16题。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_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总结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按劳分配: 1、基本内容(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为什么实行: (1)必要性: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②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③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④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2)重要性(意义):①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技能; ②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资本要素。例如:股票、基金、债券所获收入;②技术要素。例如:发明专利; ③劳动要素。某人在外企、私营公司所获收入(注:在国有企业所获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管理要素。例如:根据某人的管理能力;④土地要素。例如:租房子的租金 3、健全安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原因(意义): 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经济领域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为什么?怎么样? 1、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2、怎么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①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②方法: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方法:为此,要加大在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 1、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 ②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国家财政 一、财政及其作用

2018高三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 1.如下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措施是( ) ①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②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③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④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某公司通过工资集体协商,保障员工每月工资不少于最低工资标准1400元,还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订了职工本年度工资增长幅度达到8%。提高工资后,员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该公司也越来越红火。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按劳分配中的比重②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③在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④通过公平分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内容工资、薪金收入经营书店收入出租房屋收入股票、利息收入其他收入 比例(%)203625109 ①按资本要素分配已经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④家庭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下列选项中,体现再分配调节、实现社会公平的举措包括() ①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②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办法 ③加大力度促进保障性住房供给④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从2016年8月13起,台州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从1570元调整为1670元。这一调整()A.缩小了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B.突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C.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加大了再分配调节力度实现分配公平 7.某农民把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他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有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他的收入()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 A.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革,坚持按劳分配 B.必须规范收入分配,完善分配体制 C.必须让政府决策一切,平均分配 D.必须保护各种收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9 承包20亩地,在专家指导下,科学种植收入6万元 父亲利用农闲到附近某民营企业打工收入2万元 叔叔是某国有企业工程师工资收入6万元、奖金收入2万元 储蓄存款利息收入3000元 母亲经营一家个体杂货店收入2万元 由上表可知,小张同学一家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为() A.8万元、2.3万元 B.14万元、2.3万元 C.8万元、8.3万元 D.14万元、8.3万元10.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发展高速铁路,加大力度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加大力度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国家加大力度实施这些措施是着眼于运用财政() 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④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12.在当前法律框架下,我国税收征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收“过头税”“寅吃卯粮”等执法方式还有待改进。此现象违背了税收的() A.强制性 B.固定性 C.无偿性 D.法制性 1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通过将营业税逐步改为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据此回答1~3题。 1.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是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根本原因”,应该从最根本的生产力的层面进行分析,D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非根本原因,应排除。 答案:D 2.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①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③有利于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题目考查对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①②③④都是对其正确的认识,故选D。 答案:D 3.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举措有 () ①畅通居民投资渠道②鼓励一切非劳动所得③增加社会保障供给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由此可判断①④符合题意;非劳动所得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②错误;③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4.现阶段,我国坚持和完善占主体地位的按劳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练习题

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练习题 1.美国《福布斯》杂志8月14日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由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消费主导型,中国经济将面临“成长的烦恼”。文章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说明 ①资本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③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④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近日,中国万向集团成功收购美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电池制造商——A123系统公司除军工合同以外的所有资产,构建起“中国投资、美国运营、全球市场、创新技术、提升中国”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平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积极“引进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②要积极“走出去”,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 ③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④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14年起,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这可能会加大我国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从而引起市场波动。同时,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材料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③生产全球化可使大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④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应该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关系积极发展,国际合作良好。中国从拉美进口扩大,为拉美国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有力地刺激了拉美经济的复苏,帮助拉美国家度过了经济衰退期。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A、生产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B、贸易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C、资本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D、技术全球化所起的作用 5.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经济融和 B、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联系的趋势 C、指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 D、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6.新浪财经在2014展望表示,在日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面临很大的挑战。面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 A.保护国内产业的原则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量力而行原则 7.2014年12月22日,“空中客车”公司首架A350XWB交付启用。该型号飞机是由德国、美国、中国等许多国家联合生产的,这种现象体现了() A.资本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消费全球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