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西陵崇妃园寝被盗案始末

清西陵崇妃园寝被盗案始末

清西陵崇妃园寝被盗案始末
清西陵崇妃园寝被盗案始末

崇陵妃园寝被盗案

1938年秋,正是兵荒马乱之际,西陵处于民国政府、日本、共产党“三不管”的状况。日本军占据在易县城,八路军占据着西陵以西的广大太行山区,国民党早已南撤。西陵作为清朝皇陵,已没有了过去那威严的八旗护陵兵,由皇室后裔和日本人组成的警备大队,名义上是护陵,实际上一直驻易县城内,很少到陵区来。各陵也只有一名看守人员。西陵禁区内也涌进了大批的汉人。这些都为那些妄图盗宝掘陵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崇妃园寝就是在这一年被盗掘的。

参加盗掘崇妃园寝的是西陵附近村子里的八个年轻人,其中一位叫做关友仁的,是西陵凤凰台村人,直到2000年才去世。关友仁生前曾多次讲述过盗墓的经过。

大约1938年11月初,关友仁的一位朋友,西陵华北村一位叫鄂士臣的人,找到关友仁,思谋着“乱世出豪杰”,想谋图一番事业。他们不愿意投奔国民党,但对共产党又缺乏认识,决定自己拉队伍,打日本,保家乡。为解决组建队伍的经费问题,鄂士臣提议,挖陵盗宝。二人一拍即合,随即分头找来六位临村关系较好的盗墓高手,于第二日晚聚会,商量盗陵行动的具体事宜。这六个人分别是:龙里华村的那余保、苏振生,凤凰台村的李纪光,下岭村两个姓张的和荆轲山村一个姓李的。其中李纪光盗陵最有经验,曾经到过泰陵妃园寝和王爷园寝,所以,在他的提议和分析下,决定盗崇陵妃园寝中的珍妃墓。一是,妃子园寝规模较小,挖起来比较容易。二是,慕东陵和昌陵妃园寝距离八路军驻地较近,泰陵妃园寝又靠近村庄,而且已经被盗过多次,只有崇陵妃园寝距离村庄较远,不容易被发现,相对较安全。而且崇妃园寝当时只有一位老人和他的大黄狗负责警卫,比较容易对付,再有珍妃是光绪的宠妃,随葬珍宝肯定很多。经过众人的紧密磋商,认为事不宜迟,立即投入行动。于是,下岭村的和荆轲山村的人找来四支枪,又找来二十余发子弹,以防意外。李纪光做了一架“蜈蚣梯子”,这是一种专门用来盗墓的工具,就是一根长杆子,一端安一个“八”字形的腿,在杆身等距离的钉上许多短木棍,专门用作翻墙和下地宫时使用,非常轻巧灵便。此外,他们还准备了铁镐、钢钎、手锯等盗墓必备的工具。

这八个人共用了三个夜晚,将崇陵妃园寝内的东侧地宫盗掘一空。第一天晚上,他们趁着夜色,来到了崇陵妃园寝,先到护陵老人居住的东班房外探听动静,这时不知谁咳嗽了一声,引来了护陵人的大黄狗,荆轲山的盗墓人见状惊慌失措,扳动了长枪,枪走火了。枪声吓走了大黄狗,惊动了护陵人,其余人立即闯进屋内,用枪威胁护陵人不要报警,并警告他杀掉黄狗。由于正值战乱,枪声并未引起周围村庄内居民的注意,在观察了半小时动静后,盗墓者见平安无事,便开始盗墓。为确保安全,分别派人在宫门、山坡等处放哨,相约发现情况立刻鸣枪,而后各自逃命。

八人中,鄂士臣、李纪光、那余保、苏振生负责具体的挖掘工作。他们从东侧宝顶前石踏跺与宝顶中间开始挖掘。紧张的干了近八个小时,总算挖出一个直径约两米,深约三米的竖井,竖井的底部就是地宫坚硬的石券,再也挖不动了,这时天也放亮了,为了安全他们停止了挖掘,回家暂时休息。为解决地宫石券的问题,他们找来太和庄的开山能手石匠白泽坤,准备用炸药炸开地宫的石券。

第二个晚上,荆轲山的盗墓者因为犯了枪走火的错误,被认为毛手毛脚,不太可靠

而被甩掉。石匠白泽坤带着他的几十斤炸药加入了个盗墓者的行列。但当他们来到凤凰台村北的小山顶,发现山下有一支军队,正在向崇陵方向开进,见此八个盗墓者不敢再走,只能提心吊胆的在山顶上趴着,看着山下的军队开过,直到天快亮了,才返回凤凰台村。

第三个夜晚临近,趁着暮色还未全部降临,八个人分头由不同的地方感到崇陵妃园寝南侧一片寂静的小树林中。由于放炮炸石券声音比较大,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大家商定,一是将警戒哨放远,二是炮响后速战速决,不等外人来,就将宝物带走。如此一番安排后,漆黑的夜色中,他们进入崇陵妃园寝内,白泽坤迅速打好炮眼,连放三跑,地宫的石券顶被炸开一个大窟窿,为防意外,鄂士臣先将一盏油灯用长绳吊到地宫里,见油灯没有熄灭,盗墓老手李纪光立即放好蜈蚣梯子,麻利的下到地宫。他先用斧头将棺椁凿开一个洞,再用手锯将洞锯大,借着油灯的光亮,看到棺内的尸身并未腐烂成枯骨,脸上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李纪光将半截身体从洞中钻入,将棺内的宝物全部收到洞口,先把贵重的东西放到棺内角,准备分赃后,自己再回来取走独吞,然后将其余的装入随身的马褡(长条口袋,大小不一,可褡于马背或人肩上),后爬出地宫。李纪光拿出的宝物经过在场人的清点后,又装入马褡,八人一起赶往下岭村姓张的人家里处理这些战利品。半路上,李纪光觉得这其中有一件金扁方非常贵重,趁人不注意藏了起来,因为惦记着地宫内尚留的珍宝,便假装肚子疼,先回家了。

其余七人到了张家,将宝物重新清点,发现少了金扁方和一块银壳怀表。下岭村姓张的主动交出了银壳怀表。众人怀疑金扁方是被半路溜走的李纪光偷走了。于是,立即赶到凤凰台村将李纪光从家里揪出来,拉到太和庄南的女儿沟里,用枪威胁他交出了赃物。盗墓的计划实现了,但在宝物的利用上,却出现了分歧。关、鄂主张集中使用,用来拉队伍,但其余几人只想着个人发财,最终采取了多数人的意见,将宝物均分八份。由于镶玉云头金扁方很贵重,不便放入一份中,因而被砍成八份,这样一件稀世珍宝就这样被毁坏了。然后用抓阉儿的方法分给个人。

盗墓事件很快被发掘,几天后,伪满洲国也派来了军队开进县城和西陵,以保护皇陵,缉拿盗陵罪犯。八个盗墓者闻风纷纷远走他乡。只有光棍李纪光仍然待在家里。一次,他在县城喝醉了酒,得意忘形的在城里大声叫嚷,说自己的多的一辈子也花不完。一个家境贫寒的光棍,竟然说自己有花不完的钱,这件事马上引起了护陵警察的注意,马上把他抓起来。过严刑拷打,李纪光供出了盗墓的经过和同伙,而后被处以砍头,成为当地轰动一时特大新闻。逃亡在外的盗墓者也听到了消息,于是隐姓埋名,在外地小心生活,有些甚至客死他乡。只有鄂士臣不知道李纪光招供的事情,有一次从北京回家拿东西,刚到易县火车站就被军警抓住,验明正身后就地正法。下岭村两个姓张的,7年后,日本投降就回到了家乡。关友仁在离开家后,去了关东,一去就是近二十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听说这件案子已经了结了,才回到了家乡。

清西陵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案例分析

清西陵文化遗产利用与保护案例分析 一、河北及清西陵概况 (一)河北自然人文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7034.40万,现有11个省辖市、23个县级市、108个县、6个自治县、35个市辖区。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也是旅游资源大省。 (二)清西陵文化保护区概况及旅游特色 1.清西陵概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清西陵旅游特色 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纪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

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者的责任与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者的责任与工作 谢飞王辉 The Mission of the Managers of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Xie Fei Wang Hui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文化逐步融入世界大家庭,中国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的口号,许多城市也提出文化和历史是城市竞争最大资本的口号。形势发展对遗产的保护是有利的。 但在我们的社会里,对文化遗产缺乏正确认识的现象还较多存在。其中之一就是对遗产地管理的性质、内容不清楚,一些管理者未能或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一些地区甚至把属于国有的文化遗产地交给企业经营管理;也有一些地区,上级行政管理机构几乎全部承担了遗产地的各项管理事务,而遗产地现场缺乏必要的管理人员和队伍。遗产地管理机构的设立,是保护遗产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正确确立并实施遗产地保护管理责任,对全面有效地保护遗产,保障遗产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和工作实例来说明遗产地管理者的责任和工作。 二、有关国际公约、国内法规的规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缔约国对遗产的责任归结为“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卫、展出和遗传后代”(第4条),具体措施便包括“建立必要的保护、保存和展示机构”和“发展教育培训,鼓励科学研究”(第5条)。这些责任虽然针对缔约国政府,但除部分工作由政府有关部门承担外,大部分具体工作将逐级落实到为遗产地建立的机构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涉及:文物的确立、四有工作、文物保护控制范围建设活动的控制、维护修缮和使用利用要求等;对馆藏文物,管理者明确责任有负责馆藏文物的安全、文物分级建档、发挥馆藏文物教育功能等。《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针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专门机构”提出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对群众性保护组织的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等内容。实际上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物的一部分,该法律对其是完全适用的。遗产地的直接管理者即为负责文物管理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连同其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共同实施完成法律的上述要求。法律未明确专门机构的性质,对于属于国家所有的保护单位而言,根据其任务性质,一般确定为事业或行政单位。 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在有关规范和规定中明确文物保护单位专门管理机构的任务, 174

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困境与挑战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困境与挑战 小组名称:关爱遗产成长协会 小组成员:吴蕾蕾13068080 陈旭平13068073 黄晶13068058 刘家绮13068060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困境与挑战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想实现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汲取国外成功的经验。尤其是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保护机制相对比较完备。无论是对遗产的保护程度,还是对遗产的保护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这对推动我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资料来源 在网上查阅资料和参考相关文献。 二、正文 (一)我国世界遗产的现状 截止2015年07月08日,我国已有48处世界文化遗产。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文化遗产34项(包括文化景观4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中国的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处)】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10处)】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3、黄龙风景名胜区 4、三江并流 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6、四川卧龙熊猫保护基地 7、中国南方喀斯特( 2014.6.23 “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作为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8、中国丹霞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 10、新疆天山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30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清东陵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 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被誉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的清东陵,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领导以人文生态型旅游为目标,努力打造以历史文化为特色,人文生态及其周边环境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区,景区形象和品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一、清东陵景区现有资源概况 清东陵是中国封建皇陵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丧葬祭祀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清东陵景色秀美,四面环山,碧水夹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红墙白栏,山岚氤氲;树木葱郁,空气清新,是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绿树群山之间,楼台殿宇,错落有致,红墙黄瓦,交相辉应。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与人类的鬼斧神工水乳交融,构成了一幅完美、和谐的魅力画卷。臵身清东陵,仿若人在画中游,令人心旷神怡。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陵区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为中轴线,依山势呈扇形东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 建筑在空间组合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间组合。远望时,殿宇、城垣、门坊、道路、桥涵,金黄碧绿、丹红雪白,气势恢宏壮丽而深沉。清东陵的营造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其中有世界上面阔最宽的石牌坊;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达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又有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宫;更有采用珍贵的黄花梨木构建的慈禧陵贴金装饰三殿…….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清东陵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清东陵景区被北京市奥组委确定为唯一的一处京外景点,成功地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奥运宾客,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二、清东陵生态旅游的发展原则 清东陵景区为了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建设“美丽中国”与建设“生态文明”相结合,贯彻“保护、利用、保护”的方针,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以促进景区自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一)保护优先原则

二〇一九年八月

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理 委员会 2018年度部门决算 二〇一九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18年度部门决算报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表 十、政府采购情况表 第三部分2018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七、其他重要事项的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根据《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规定,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历史文化遗迹、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负责编制辖区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辖区旅游业的统一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负责审批或审核辖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负责辖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和管理;负责审查监督各类建设项目;负责辖区(含托管乡镇)财政管理,实施辖区内财政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政监督工作;负责管理工作和使用建设发展专项资金;负责辖区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负责辖区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监督和管理;负责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辖区教育、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完成遵化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从决算编报单位构成看,纳入2018 年度本部门决算汇编范围的 独立核算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共1个,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单位名称单位基本性质经费形式 1 唐山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单位财政拨款 2

河北省概况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兼跨内蒙古高原。全省中环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市,北与辽宁、内蒙古为邻,西靠山西,南与河南、山东接壤,东临渤海。海岸线长487公里。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海拔河北省的地势有三大地貌单元,其中坝上高原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 地形全省地势由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 能源有唐山、邯郸、邢台、蔚州四大煤矿区和华北、冀东、大港三大油田。 气候河北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生物全省现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纤维植物140多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木材植物100多种,牧草300多种,油脂植物140多种,栽培植物450多种,其中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7,玉米和水果各占1/10,可列为名、优、特、稀的农产品有12大类215种。出口的药用植物品种有20多种。 矿产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25种,储量居全国大陆省份前5位的有39种。 河海分布河北省海岸线总长487.3公里,海岸带总面积100万公顷,具有发展海洋石油、海洋化工、海洋运输、海洋旅游等产业的天然条件。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境内有黄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经过,宜于发展近海养殖。

中国旅游地理自学考试大纲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九年七月 自学用书:《中国旅游地理》,庞规荃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 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以中国的旅游资源为核心,主要阐述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阐述各旅游地理区内部的自然与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是兼容基础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共分绪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阐述旅游、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为上篇,阐述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第三部分为下篇,讲述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各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教材每章都设有导读,概要介绍了每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 课程设置目的:《中国旅游地理》的设置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教学的双重需要,旨在使自学考试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了解中国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课程要求:自考学习者应该紧密联系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系统知识,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掌握各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旅游资源特色,熟悉各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色,能够正确评估中国旅游资源,提高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储备。 II.考核目标 绪言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旅游和旅游地理的发展,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别及其特点,客观认识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相关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 1. 旅游和旅游地理学 2.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3. 旅游开发与保护 三、考核要求 1. 旅游和旅游地理学 识记: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理解: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不同的。 2.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识记: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

《中国旅游地理》word版本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内容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环境、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旅游活动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发展旅游业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原因,掌握各分区最

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 三、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性边缘科学。中国旅游地理属于区域旅游地理学的范畴。以中国为特定区域,研究中国大地上的旅游现象与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理论教学从旅游地理学出发,首先学习旅游地理学发展、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逐渐向中国旅游资源形成原因、特点、价值方向学习,进一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分区,了解各分区重要旅游资源形成、分布状况等。在讲授过程中,以适应“新旅游”时代需要和应用为目的,讲清中国旅游资源和各分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并结合实际强化训练,注意课堂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尽量采用示范教学和地图教学等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 第一章旅游地理学――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点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2.教学内容 一、旅游地理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旅游资源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类别、特点。重点掌握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2.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 二、旅游资源的类别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5A景区建设汇报

5A景区建设汇报 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清东陵以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为目标,近两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6亿元,用于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旅游秩序,使清东陵景区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2013年,是清东陵景区5A创建年,保护区管委会决定集中全区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创建成功,使清东陵成为唐山市第一家5A级景区。 目前,5A创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且初见成效。服务基地停车场生态化,车位间增加了绿化带,扩大了绿化面积;旅游门户网站已开始设计建设;皇家御品街项目、大地景观项目、水雾景观项目等新建游览项目都已经开始动工;景点说明牌、指示牌、垃圾桶、数量位置已确定好,正在安装中;垃圾桶位置、数量已经现场确定,正在安装中;生态厕所通水电等准备工作也已经就绪,现正在施工中;5星级厕所建设中,主体建筑已经基本完工。 清东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至今已达10年之久,其自身所蕴含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完全有资格参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同时,随着唐山市在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重要地缘优势的凸显,清东陵作为唐山市旅游龙头企业,有责任更有义务抓住有利时机第一个代表唐山旅游业参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定。尤其是201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将清东陵景区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战略构想后,更将为清东陵顺利加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奠定坚实基础。

5A级景区代表了世界级旅游品质和中国旅游精品景区的标杆,较4A级旅游景区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出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普遍心理需求。清东陵成为国家5A级景区,将会是继成功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的第二次跨越。 为实现这次跨越,我们聘请了北京九度空间创景规划设计院专家根据清东陵的实际,为景区量身定做了具有景区特色性和文化性的《清东陵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方案》。 清东陵创建5A景区的理念:以人为本,加强人性化管理,将清东陵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按照景区基础设施生态化、服务设施人性化、功能设施景观化、管理设施数字化的“四化”要求,改变清东陵给人的传统印象,打造京东第一旅游品牌,使清东陵以智慧美丽的全新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 根据《方案》,清东陵景区预计投资1.05亿元,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新打造。 1、旅游交通 计划投资3793万元主要对50000平米停车场、8000米步游路、8600米景区便民路进行改造、扩建。 目前,清东陵共建有停车场3处,停车位2500个,基本属于露天停车场,缺少有效绿化。本次景区旅游交通改造将以生态绿色为理念,与清东陵整体园林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将现有停车场全部改造成“上有大树,下能透水,绿树环抱,交通通畅”生态停车场;景区步游路改造以“舒适、称景”为原则,与所在景点景观相协调,达到移步易景的效果;做好便民路的后续建设工作,使游客车辆和景区农用车彻底分行,确保旅游交通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