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以中外美术史、图案设计、三大构成、素描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动画专业相关设计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濒危性,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

2

3、培养学生具备民间美术样式的设计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课程名称 民间美术 课程编号 130310165X05

考试/考查 考查 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

文化与艺术学院

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的同时可以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也拓宽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及在教育、科研等职业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制作、游戏设计、数字动画制作及动态技术开发的现代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从掌握传统影视动画、绘画原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画专业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社会调研及立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创作及科研能力出发。其内容是从培养具有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能够把民族化的文学、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与现代的时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认识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并处理动画艺术与科学技术关系的高素质,具有动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制定。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以上所确定的课程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来实现,重点强调课程目标实现的路径、方法、过程)

以上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一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对本学科的深入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及教学的需要。同时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涉及面较广,学生在实际学习创作时用到的工具、教具较多,且学生绘画专业知识掌握及兴趣不同,根据每年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课程的侧重点应做相应调整。

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

1.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

2.

3.明确民间美术的现代意义。

教学内容:

1.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民间美术的现代意义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二章、民俗信仰下的吉祥图案

1.学会辨析与欣赏吉祥图案;

2.

教学内容:

1.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符号;

2.吉祥图案的欣赏、表现手法及文化内涵。重点:辨识几种常见的吉祥图案;

难点: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及文化内涵。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三章、别具特色的民居文化

1.

2.赏析民间家具的美学意味。

教学内容:

1.民间建筑的历史发展概述;

2.民间建筑的地域特色;

3.朴素的民居陈设;

4.民间家具的美学意趣。

重点:民间建筑的地域特色;

难点:民间家具的美学意趣。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四章、奇绝古雅的民间雕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2.学会鉴赏民间石雕、砖雕、木雕艺术风格。教学内容:

1.民间石雕、砖雕和木雕的样式与风格;

2.民间泥塑

重点:民间石雕、砖雕和木雕的样式与风格。难点:民间泥塑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五章、精美绝伦的民间服饰

1.

2.

3.了解民间服饰的传统、交流与创新。

教学内容:

1.多民族的民间服饰;

2.民间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

3.民间服饰的样式与特色

重点:民间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

难点:民间服饰的样式与艺术特色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六章、绚丽多姿的民间绘画

1.

2.了解中国现代农民画的风格与流派。

教学内容:

1.民间年画、剪纸的由来与特点;

2.木刻版画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3.农民画的风格;

重点:民间年画、剪纸的由来与特点;

难点:木刻版画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七章、多姿多彩的民间玩具

1.

2.了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内容:

1.民间玩具的历史;

2.几种泥玩具;

3.木偶玩具;

4.风筝的种类与特色。

重点:泥玩具;

难点:木偶玩具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第八章、亦真亦幻的民间表演艺术

1.

2.了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内容:

1.面具与脸谱;

2.皮影与木偶;

重点:面具与脸谱;

难点:皮影与木偶;

教学建议:鉴赏式教学

(二)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实验(实训)项目(一)吉祥图案的实现方法探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熟悉常见的民间剪纸样式

4.仪器设备要求:剪刀、红纸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二)民居的布局与雕饰汇报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以PPT形式报告家乡的民居特征与雕饰内涵

4.仪器设备要求:投影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汇报打分

实验(实训)项目(三)皮影专题调研与绘制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演示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用绘画手法画出一种皮影的造型

4.仪器设备要求:素描纸、铅笔、橡皮、水粉颜料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四)泥塑实践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件作品

4.仪器设备要求:陶泥及相应泥塑工具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五)服饰纹样与招贴设计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以传统的服饰纹样做相应的文化海报作品

4.仪器设备要求:素描纸、铅笔、橡皮、水粉颜料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实验(实训)项目(六)马勺脸谱装饰

1.项目类别:必做

2.项目性质:设计性、综合性

3.项目主要目的要求:以戏曲脸谱装饰马勺、葫芦等物件进行纹样的装饰应用

4.仪器设备要求:素描纸、铅笔、橡皮、水粉颜料

5.实验考核方法:随堂作业考核

(三)课程学时安排

章目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实验(实训)教学学时

一民间美术概论 2

二民俗信仰下的吉祥图案 2 4 三别具特色的民居文化 2 2 四奇绝古雅的民间雕塑 2 2 五精美绝伦的民间服饰 2 2

六绚丽多姿的民间绘画 2 4

七多姿多彩的民间玩具 2 2

八亦真亦幻的民间表演艺术 2

总计总学时16 16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

探究式、范例式、赏析式、启发式

(二)教学方法

讲授、指导、演示、练习、实践

(三)教学手段

示范、辅导、互动研讨、启发潜质

七、考核与评价

(一)考核方式

考查

(二)成绩构成

考勤50+课堂表现50=平时成绩

大作业80(主题作品)+总结报告20=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总成绩。

八、课程教学资源

(一)教材选用建议

《中国民间美术》刘世军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教材编写建议

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涉及面较广,学生在实际学习创作时用到的工具、教具较多,且学生绘画专业知识掌握及兴趣不同,根据每年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课程的侧重点应做相应调整。

(三)参考书目

[1]《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王朝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

[2]《中国民间年画史图录》王树村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8月;

[3]《中国民间皮影》,孙建君俞锫编,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民间美术读书心得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民间美术这本书。对于我国的民间美术,我一直都是抱着尊重的心态来看待,特别是经历了如此悠长年代还保留下来了艺术。所以这次我都是十分认真的去欣赏去学习。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心得。 民间艺术是相对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和专业美术而言的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生产者的艺术”。是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作者为了满足劳动人民的衣食住行用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服装及其配件、床上用品、食炊用具、家具以及年画、剪纸、演具、玩具等它是劳动人们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的艺术形式。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直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它是整个美术领域与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深深的中国情。同时也通过学习更加懂得民间美术值得我们去挖掘去重视去发展去传承 一、民间美术种类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②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

精品人美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7课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最新版】2019人美小学美术三上《第17课多彩的民间美术》 word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2 、利用搜集资料、游戏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涵养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片展示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2、初步了解图案的吉祥寓意。 (1)认图案:考考你的学问!不同的图案,你能想到什么?(课件出示——蝙蝠-福;鸡-吉祥;鱼-有余;花瓶-平安;猫-?蝴蝶-?) (2)把图案自合起来,你又想到了什么? 将图案组合起来思考,鸡与鱼结合:吉庆有余;猫、蝴蝶与牡丹结合:耄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富贵。 (3)利用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美好愿望,就是民间美术的魅力。 出示课题——多彩的民间美术 3、讲授新课 (1)积极地“思”——找吉祥图案 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学生之间拿出民间美术作品,相互欣赏。请1-2名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作品。) 总结:这些和谐取意的吉祥图案,就是为了讨得“口彩”,使一件作品表达出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 (2)民间美术除了传达吉祥的寓意,还有些什么独特之处吗?我们从民间美术的“活化石”上挖掘一下。 4、分析作品 (1)专注地“听”——讲解剪纸的特点。 剪纸的表达手法。抢答:在剪纸的造型中指出那些是吉祥图案,说说它们有什么寓意。(学生快速抢答,并指出寓意——牡丹和蝴蝶-爱情甜蜜、婚姻美满之意;鱼和莲花-连年有余;鸡-大吉大利……) 总结:完整的外形有时也可表达不同的含义。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作,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和研究。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来自民间,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总结其艺术特点,最后学生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民间美术重在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懂得弘扬民族精神,要保护民族民间的艺术,提高保护的自觉性是民间美术鉴赏的根本目的。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教学难点: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教师应当多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学生:放过。 教师:如今,放风筝已经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原本走向衰落的风筝工艺随着放风筝在民众中的普及,又走向了繁荣。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风筝属于哪一种美术门类?

学生答:民间美术。 教师:非常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民间美术的海洋(板书课题),了解民间美术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民间美术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 A、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的作品,请学生观看并总结回答以下问题: *这些作品的作者是什么人? *这些作品是用来干什么的? *他们反映了作者的什么? B、教师由学生的回答同学生一起总结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作的,用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C、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的区别: 从历史的角度看,是相对于宫廷艺术,从现今角度看是相对于画院学院派的美术。 2、民间美术的发展史: 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成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就闪耀着民间艺术的光辉; *魏晋以前的美术创作者主要是工匠; *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及画像砖的造型及艺术风格上质朴活泼的民间特色; *魏晋到近代,在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及各种工艺创作中,民间将是仍占绝对优势。 在广大城乡群众中流行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直接装饰人民生活的工艺美术创作更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高中民间美术泥塑教案

高中民间美术泥塑教案 【篇一:《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艺术》教案设计 美术学院091班 2091311138 邱俊敏 课题:《中国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 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 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 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 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 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应从民 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 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 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和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 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今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大家还记得过年时,过 年除了贴窗花之外,还会给家里做哪些装饰?(贴对联,贴年画, 风筝等)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么还可以和家人结伴一起踏青放风筝去。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引出课题:美 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 二、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的概念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 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并非是达官贵人)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 积淀。) 民间艺术的分类 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年画。 (1)年画 年画又称喜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看图,朱仙镇木板年画)朱仙镇在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2.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组图,欣赏图片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点评: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1.多彩的民间美术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民间的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甚至未曾接触。通过本课可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丰富多彩,高手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能容比较多,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本课包涵了民间的剪纸,年画,面具,铜雕,油画,玩具,泥塑,皮影,服饰,木雕等作品欣赏。种类繁多但却有共同点,可抓住民间美术的共同点给学生进行欣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作品类型,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走进民间(激趣导入) 1.播放视频,走进民间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东西吗? 2.为什么各地人民都喜欢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二、认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 1.拜访民间达人库淑兰——了解库淑兰的简介 2.欣赏剪纸作品 (1)在构图上你发现这作品有什么特点吗? (2)这些作品在色彩上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作品中都有哪些图案呢? 3.剪纸作品小结 三、认识年画 1.年画简介 2.欣赏作品

民间美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特点及表达出的吉祥寓意等,能够表达自 己对民间美术的感受和见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课堂活动,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民间美术的不同种类及表现形式,掌握民间美术的欣赏方法。 【难点】 了解民间美术纹饰的吉祥寓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沙燕风筝。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过年的视频,并提问:从视频中找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学生回答:窗花、年画等,由此引出课题。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1.了解民间美术概念及种类 提问:从哪些场合和地方看到过民间美术的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出民间美术的概念即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作,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的美 术作品。 追问:我们家乡都有哪些民间美术种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年画、布玩具、 花灯、刺绣…… 2.感悟民间美术 展示泥塑大阿福、布袋木偶、剪纸等,分小组讨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等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知道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是造型质朴、色彩艳丽、风格独特,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有的在民间还被赋予驱灾、避邪的作用。

出示实物风筝沙燕,请学生来指出风筝上面都有哪些纹饰,这些纹饰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有桃、蝙蝠,桃象征长寿,“蝠”与“福”谐音,因此蝙蝠就成为“运气” 和“幸福”的象征。 分小组讨论《六合同春》《五毒纹肚兜》等作品中的纹饰,分别有哪些象征寓意?学 生回答教师总结:谷物和灯笼,寓意“五谷丰登”,花瓶与象寓意“太平之象”,石榴寓意多子,牡丹寓意富贵…… 活动三:欣赏评述,实践练习 分组练习欣赏民间美术,让大家选择一种家乡民间美术的种类进行欣赏,从造型、色彩、纹饰等方面进行鉴赏。 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前面说说自己组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讲解,然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可以从欣赏角度和欣赏语言等方面评价。 活动四:总结评议,拓展提高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提示学生现代生活中民间美术日渐消失,让学生思考我们做为现代的中学生,应该为这种状况做点什么呢?留作业写一篇小短文陈述你的观点。 五、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https://www.doczj.com/doc/4717852677.html,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美术试讲教案: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明确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重大意义,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第二部分“如何界定民间美术?”和第五部分“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其中还有一些专业名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学生讲解,对比欣赏 1.学生阅读本组作品介绍,并讨论总结其风格特点。 2.请每组推选解说员,讲解本类作品特点,本组同学作补充,逐个进行。 3.教师同时投影展示图片。 4.根据学生讲解,总结民间美术的三个特点(板书) 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朴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在这一环节中需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类的起源、发展、风格、作用,作一概括讲叙。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版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

https://www.doczj.com/doc/4717852677.html, 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 杨柳青年画:刻工精丽、绘制细腻、色彩绚美,善于运用象征、寓意和夸张等艺术构思,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与理想。作品通俗易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有装饰趣味。 桃花坞年画:线条清秀,用色淡雅,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形象鲜明,风格秀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风筝:在我国起源较早,最早见于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用于传递书信,唐以后演变成为玩具,又在上面加竹笛和丝弦,风吹后发出的声音如筝一般,故名风筝。风筝是信科技与艺术于一身,融运动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品。在我国南北广为流传。其中,北京、天津、山东潍坊和江苏南通等都是扎制风筝的著名产地。 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动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它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 传说虎为兽中王,可籍虎威驱赶一切恶善。另外,“虎头虎脑”、“虎虎有生气”等又是人们对孩子健康的比喻、表述。出于这种愿望和企盼,所以,民间玩具中以虎为题材的作品很多。在造型上,往往突出虎的双目和利齿,以表现其威武、避邪的一面,同时,虎身上又饰以吉祥花草,表现出吉祥的一面。 刺绣:多绣于鞋、枕头、肚兜、袜底、鞋垫、荷包、香包等小件物品上。这些刺绣纹样大都隐喻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祈求子孙万世、幸福长寿之意。如前所述,民间美术的纹样大都是约定俗成的寓意符号,如:鱼、蝶、鸟、鼠喻男子,花、莲等植物多喻女子。“鱼戏莲”、“蝶恋花”即隐喻男女的爱慕。 编织: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各种编织工艺。织法种类多样,造型美观、大方,实用结实,粗中有细、净中有色是我国传统编织品的特色。编织品可分六大类: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葵编。产品可分为篮、盘、席、篓、提包、帽、鞋、玩具等等。 精巧的构思、合理的结构、巧妙多变的织法,就可领略到这些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智慧的民间工艺品之美妙了。 剪纸: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术样式。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在我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

民间美术教案 (1)

民间美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1.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难点: 学生进行民间美术创作时,对造型的把握。 课时:20课时 工具:麻布,毛线,木棍等等可用于造型的材料 教学方法:讲授,学生亲手制作 教学过程: 第一节概述 一、导入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二:民间美术的概念: 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具、花灯、扎纸、符道神像、服装饰件、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另外,它们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民间美术的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教案

知识目标: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分析体会民风民俗的积淀,掌握民间美术的精髓--出发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为其继承和发扬民间美术奠定基础。 情感目标:理解民间美术中的蕴涵的人民群众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弘扬民间美术精华,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民间美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思想体系和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同时也要指出民间美术中有精华也有封建迷信等方面的糟粕。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民间美术的形式(如年画、剪纸、皮影、玩具等等) 教师讲解:民间美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而言的,从现代来看,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它的创造者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 讲授新课:民间美术造型分类 一、平面造型 出示图片:学生分析是那种艺术形式。(剪纸、年画、刺绣织锦、印染花布、木刻版画)教师讲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着重讲授剪纸艺术。 学生动手:分组形式,四人一组,男女搭配,制作剪纸窗花。(播放音乐) 出示剪纸图片(书上内容、网上下载) 二、立体造型 出示图片:学生分析是那种艺术形式。(泥塑、石雕、陶瓷、面塑、布制品、竹木雕)教师讲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着重讲授泥塑艺术。 泥塑俗称“彩塑”。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秃上底粉,再施彩绘。 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 出示泥塑图片(书上内容、网上下载) 三、综合造型 出示图片:学生分析是那种艺术形式。(皮影、风筝、灯彩、游艺活动) 教师讲授: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着重讲授皮影艺术。 出示皮影图片(书上内容、网上下载) 民间美术造型特点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民间美术的实用造物观念 2、民间美术的自然性、地域性 3、民俗性 4、审美性 5、创作材料、工艺的影响 民间美术色彩特点

中国民间艺术教案

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作品、彩色纸、剪刀、刻刀,订书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片段引出课题 观看中央美院最近原创剪纸动画《大红公鸡毛腿腿》选段,这是哪种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剪纸。引出今天的课题。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二、讲授新课 (一)剪纸的种类: 剪纸按纹样大致可以分为: 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 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二)剪纸的运用 花瓶、餐具、水杯,服装,屏风、建筑等。 (三)剪纸的表现手法 1.剪影法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它是通过外轮廓的形状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一般以表现人物、动物、景物等物体的侧面为好。

2.阴剪 一般指镌刻,就是刻去表示物象结构的线,用在黑色块面中展现线条的方法,来保留大的体面,这种效果厚实、结实、稚拙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黑白对比感。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阴刻剪纸——线线相断 3.阳剪 一般指镂剪,就是剪去空白的面,留下线条或稀疏块面的方法,以保留各种变化的线条。这种方法流畅、清雅、玲珑剔透。南方剪纸多用此法。 阳刻剪纸——线线相连 4.阴阳剪 此法是在同一幅作品中,出现了阴阳两种剪法,使构图变化多样,画面黑白灰对比鲜明,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方法。现代内容的剪纸多用此法。 (四)和剪纸的符号 1.小圆孔 2.月牙形 3.柳叶形 4.锯齿形 (五)剪纸步骤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课程心得体会 班级统计学0901 姓名王晓平 序号198 学号200910020120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②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 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⑧剪

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北校区的艺术楼,其中有老师的艺术室,还有陶艺室,陶艺室内有各种成品,有同学制作的人像、笔筒等各种艺术品。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陶艺,但是对于我们这种非艺术类制作起来还是有些难度。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的工艺流程分为十六步,第一步: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第二步: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第三步: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第四步: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艺术》教案设计 课题:《中国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主要的表现形式、象征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关系,认识到民间美术所具有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今年的春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大家还记得过年时,过年除了贴窗花之外,还会给家里做哪些装饰?(贴对联,贴年画,风筝等)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么还可以和家人结伴一起踏青放风筝去。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民间艺术。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艺术。 二、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的概念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创造者是劳动人民,并非是达官贵人)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民间艺术的分类 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艺术的分类呢?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年画。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 卿上欧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美术作品,让学生集体讨论选出哪些是民间美术作品。 师: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同学们先来看课本。(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5分钟) 师:给学生分组,男生组、女生,讨论分析一下,然后找一位代表。 男生: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应该是民间美术。 女生: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 男生: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女生: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师结: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麽多那位同学能来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同学们知道我们这有哪些民间美术吗? 生:年画、泥塑、风筝、剪纸。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辈出,曾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丰厚,年画,深受其影响。 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代,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纷纷迁至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 解放后,桃花坞的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 年画作品 次到日、美、意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图片《一团和气》生看完后有何感想。 师结: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品。画面成圆形,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点象儿童,又有点象老妇的脸,身穿锦困服饰,颈配长命锁,手捧,《各气吉祥》卷,拎人喜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成圆型,寓意“团圆”,表达了人们

17课--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正式版

第17课多彩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2 、利用搜集资料、游戏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涵养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片展示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播放中国民间美术简介视频,导入本课。 2、初步了解图案的吉祥寓意。 (1)认图案:考考你的学问!不同的图案,你能想到什么?(课件出示——蝙蝠-福;鸡-吉祥;鱼-有余;花瓶-平安;猫-?蝴蝶-?)

(2)把图案自合起来,你又想到了什么? 将图案组合起来思考,鸡与鱼结合:吉庆有余;猫、蝴蝶与牡丹结合:耄耋,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富贵。 (3)利用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美好愿望,就是民间美术的魅力。 出示课题——多彩的民间美术 3、讲授新课 (1)积极地“思”——找吉祥图案 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学生之间拿出民间美术作品,相互欣赏。请1-2名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作品。) 总结:这些和谐取意的吉祥图案,就是为了讨得“口彩”,使一件作品表达出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 (2)民间美术除了传达吉祥的寓意,还有些什么独特之处吗?我们从民间美术的“活化石”上挖掘一下。 4、分析作品 (1)专注地“听”——讲解剪纸的特点。 剪纸的表达手法。抢答:在剪纸的造型中指出那些是吉祥图案,说说它们有什么寓意。(学生快速抢答,并指出寓意——牡丹和蝴蝶-爱情甜蜜、婚姻美满之意;鱼和莲花-连年有余;鸡-大吉大利……) 总结:完整的外形有时也可表达不同的含义。 (2)民间剪纸的二维空间关系 观察不同类型的剪纸,你觉得这些剪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观察《放牧》和《老虎》等剪纸作品,总结剪纸的特点:《放牧》中把牛剪

高中美术 中国民间剪纸教案

各异的风土人情 ——中国民间剪纸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在高中美术鉴赏教材(湘美版)《各异的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与补充。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还广适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 教学目标: 1、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2、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作品的内涵及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教师出示湘西苗族挫花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回答:苗族挫花属于剪纸作品一种。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三)学习新课 1、感受体验: 活动一: 设置一个剪纸作品艺术展,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作品展,让学生首先从视觉上充分的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魅力及作品特点。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问题:归纳出剪纸作品的题材种类有哪些? 学生回答:吉祥图案、人物、动植物、风景、故事或传说。 2、民间剪纸作品的寓意 民间美术作品中寓意深厚,蕴含着朴素的理念。这种象征寓意在民间美术作品随处可见。有运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的,如:莲(连)年有鱼(余);有采用比喻方式表达的,如:石榴喻多子等等。 给出几幅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思考讨论,说出作品的寓意。 3、剪纸艺术的特点 通过照片和剪纸作品对比,让学生通过比较,总结剪纸作品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剪纸作品的特点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 4、剪纸的表现形式 设计一个连线题,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找出与图案相对应的文字。 表现形式有:阴刻、阳刻、点色、套色、分色、衬色。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5、剪纸的派别 出示南北剪纸各一张,从形式上进行比较,问:为什么两张作品有这么大的差异? 看两个视频舞蹈:陕北的腰鼓,南方的《雨巷》。 学生思考,南北人民生活的差异,与之相应的民间艺术的差异。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二.教学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2.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4.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①运用大量的实物资料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创设情境。 ②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美术的工艺制作过程,促进教学目标的实

现。 ③播放反映现代福州民间美术状况的录像,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世界文化大交融的情况下,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意义。5.教学方法:直观法、启发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有关录像、多媒体课件 学具:自己家中部分民间美术工艺品一二件 三.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 展示剪纸图片: 问:走进这间教室有什么感觉? 答:有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 问:为何有这种感觉? 答:通过四周的玻璃窗上贴满窗花(属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属民间美术 2.讲授新课: 过程(出示课题:第十六讲乡土情浓——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播放有关录像) (2)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民间美术基本审美特点:①实用简洁,因材施艺.②质扑率真,随意大方③.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它在艺术上集状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那种内在的真挚、善良、坦率热情等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3)如何欣赏民间美术?

1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

第1课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色彩、造型、选材的特点和民间美术常 见的“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 能用美术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独特美感;认识传统纹饰并能画一副民间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纹饰。 2、过程与方法: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独特的装饰风格与审美观,在欣赏中产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民间美术的选材、造型和色彩特点以及装饰风格与独特的审美情趣,概括常见纹饰。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游戏激趣: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视频展示传统节日或喜庆活动场景,营造喜庆气氛。引导学生取出利是封里的图片猜一猜相关祝福词。 2.引导学生感受民间美术色彩、造型和色彩特点,以及与传统节日、喜庆活动等民俗的关系。

3、引出课题,阅读课本图。 (二)课堂发展: 1.观察研究: (1)小组讨论:课本中的那些作品体现了喜庆、吉祥的特点。 (2)观察思考:山西剪纸作品《蝶恋花》:作品中那些纹饰采用了寓意、谐音、象征的手法? (3)说说你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如何表现吉祥的主题。 2.体验实践: (1)讨论交流:民间美术中作品中采用了那些装饰纹样? (2)认识常见的纹饰:云纹、鸟纹、花草纹、火纹、水纹、回纹等六种纹饰。 小结:这些纹饰都来自大自然的灵感,表达自古以来人民对大自然的敬重与热爱。 (3)画一画:民间美术作品中自己最喜欢的传统纹饰。 3.作业布置: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1)能临摹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纹饰; (2)能用传统纹饰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3)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象或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4.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多彩的民间美术|广西版

《多彩的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加知识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讲解和欣赏,使同学们掌握民间美术的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如何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讲清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及主要种类的艺术特点。 难点: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有关特点的掌握及对作品能进行正确的赏析。 教学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制作,播放设备及幻灯机、录像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内容的录像后导入本课。 展示课题《中国民间美术》 学生活动:通过观赏录像,感受民间美术的要是魅力。 二、新课教学 1、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通过不同类型民间美术幻灯作品数幅,让学生区别,发表见解,再作归纳,得出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士大夫文人美术、在现代是相对于专业美术而言的美术种类。 学生活动: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比较和区别,发表见解,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定义。 2、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播放一段有关民间美术介绍的录像后(课件展示) 提问: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种类? 板书: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归纳:年画、剪纸、风筝、玩具、刺绣、编织等。(展示板书) 3、民间美术的特点: (1)展示图片数幅,提问:从以上图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学生回答)

归纳:创作具有一定自发性特点。 (2)展示图片数幅,启发学生思考特点之二。(学生回答) 归纳: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特点。 (3)展示图片数幅 提问:从以上图片中不同的民间玩具风格,是否知道民间美术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归纳:具有地方性和继承性特点。 (4)再展示图片数幅 提问:从图片中说明民间美术还具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就地取材,因材施艺。 试让学生对作品《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进行赏析。 三、学生欣赏评论练习 学生对活动:学生对《万象更新》(年画)、《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认真观赏后、小组议论探讨(学生代表对作品赏析评论。同伴作适当补充、归纳。) 四、课堂小结 本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作进一步的研究学习,并可对我们常州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探究,树立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