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高考)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酯,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6.00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

C.沸点:C2H5SH<C2H5OH D.碱性:LiOH<Be(OH)2

3.(6.00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b(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4.(6.00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

原溶液中有Fe2+,

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

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

K sp(CuS)<K sp

(ZnS)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

沉淀

②仍有白色

原溶液中有SO42﹣

沉淀

A.A B.B C.C D.D

5.(6.00分)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和含1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种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6.(6.00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H2PO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始

如图2所示[δ=]

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和PO43﹣

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

二、非选择题II卷(60分)

7.(14.00分)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Mg(OH)2的电子式:。

(2)A2B的化学式为,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RBr RMgBr(R:烃基;R':烃基或H)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8.(18.00分)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系统命名为,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A→B的反应类型为,从反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物中提纯B的常用方法为。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4)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手性异构)可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W最多与2mol NaOH发生反应,产物之一可被氧化成二元醛。满足上述条件的W有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诸有四组峰,则其结构简式为。

(5)F与G的关系为(填序号)。

a.碳链异构b.官能团异构c.顺反异构d.位置异构

(6)M的结构简式为。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医药中间体。

该路线中试剂与条件1为,X的结构简式为;

试剂与条件2为,Y的结构简式为。

9.(18.00分)烟道气中的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

用图1所示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采样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为。

(2)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a.碱石灰b.无水CuSO4C.P2O5

(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

Ⅱ.NO x含量的测定

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体的H2O2溶液中,使NO x完全被氧化成NO3﹣,加水稀释至100.00 mL,量取20.00 mL该溶液,加入v1 mL c1mol?L﹣1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

(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为。

(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3Fe2++NO3﹣+4H+=NO↑+3Fe3++2H2O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气样中NO 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mg?m﹣3。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 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定结果。

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

10.(14.00分)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HCO3﹣):c(CO32﹣)=2:1,溶液pH=。室温下,H2CO3的K1=4×10﹣2;K2=5×10﹣11)

(2)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2CO(g)+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C﹣H C=O H﹣H(CO)键能/kJ?mol﹣14137454361075

则该反应的△H=。分别在v 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填“A”或“B”)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

(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

6CO2+6O2﹣=3C2O42﹣+6O2

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

2018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00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酯,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分析】A.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

B.后(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

C.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

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有关。

【解答】解:A.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而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B.后(司)母戊鼎的主要成分为Cu,属于铜合金制品,故B正确;

C.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C正确;

D.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有关,该过程为萃取操作,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6.00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HCl<PH3

C.沸点:C2H5SH<C2H5OH D.碱性:LiOH<Be(OH)2

【分析】A.需要在同一温度下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氯的非金属性比磷强;

C.C2H5SH与C2H5OH分子结构相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但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

D.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比较Li、Be的金属性强弱即可判断LiOH与Be(OH)2的碱性强弱。

【解答】解:A.在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A错误;B.Cl与P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氯的非金属性比磷强,则HCl的热稳定性比PH3强,故B错误;

C.C2H5OH分子间存在氢键,其分子间作用力比C2H5SH大,则C2H5OH沸点比C2H5SH高,故C正确;

D.Li与Be为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减弱,则Li比Be金属性强,LiOH的碱性比Be(OH)2的碱性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3.(6.00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 a越小,则NaA的K b(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分析】A.根据弱酸电离常数和盐的水解常数的关系分析;

B.Zn的活泼性强于Fe,组成原电池时Zn作为负极;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说明反应达到活化态络合物所需的能量越高,存在较高的势能垒;

D.红外光谱的研究对象是分子振动时伴随偶极矩变化的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

物,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有红外吸收。

【解答】解: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电离常数为K a,则其盐NaA的水解常数K b与K a存在关系为:K b =,所以K a越小,K b越大,故A错误;

B.Zn的活泼性强于Fe,组成原电池时Zn作为负极,Fe被保护,所以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故B正确;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说明反应达到活化态络合物所需的能量越高,存在较高的势能垒,反应不易进行,故C错误;

D.红外光谱的研究对象是分子振动时伴随偶极矩变化的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有红外吸收,C2H5OH存在醇羟基,﹣OH有自己的特征吸收区,可以与CH3OCH3区分,因此可以使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平衡,原电池,活化能及红外光谱区分有机物的相关知识,整体难度不大,重视化学原理的运用,是基础题。

4.(6.00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

原溶液中有Fe2+,

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

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

K sp(CuS)<K sp

(ZnS)

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

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

沉淀

②仍有白色

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A.A B.B C.C D.D

【分析】A.K3[Fe(CN)6]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检验铁离子;B.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生成苯酚;

C.含Na2S,不发生沉淀的转化;

D.亚硫酸根离子与Ba(NO3)2溶液反应也生成硫酸钡沉淀。

【解答】解:A.K3[Fe(CN)6]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不能检验铁离子,由现象可知原溶液中有Fe2+,不能确定是否含Fe3+,故A错误;

B.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生成苯酚,则酸性:H2CO3>C6H5OH,故B正确;

C.含Na2S,不发生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K sp(CuS)、K sp(ZnS)大小,故C 错误;

D.亚硫酸根离子与Ba(NO3)2溶液反应也生成硫酸钡沉淀,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32﹣,或SO42﹣,或二者均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检验、酸性比较、Ksp比较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5.(6.00分)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 C2H5OH和含1mol 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种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分析】A.加入NaOH,NaOH和HBr发生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在原来平衡基础上向正向移动,但是各种反应物开始浓度相同、消耗的浓度相同;

D.升高温度,增大乙醇挥发,导致溶液中乙醇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解答】解:A.加入NaOH,NaOH和HBr发生而消耗HBr,导致平衡逆向移动,所以乙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A正确;

B.增大HBr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溴乙烷产率增大,所以有利于生成C2H5Br,故B正确;

C.若反应物均增大至2mol,在原来平衡基础上向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增大,但是各种反应物开始浓度相同、消耗的浓度相同,所以其转化率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增大乙醇挥发,导致溶液中乙醇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平衡的时间增长,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明确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易错选项是C,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但其转化率的比值不变。

6.(6.00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H2PO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始

如图2所示[δ=]

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和PO43﹣

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

D.用浓度大于1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

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

【分析】由图1可知LiH2PO4溶液呈酸性,说明电离程度H2PO4﹣大于水解程度,(H2PO4﹣)增大,溶液pH逐渐减小,但浓度约大于10﹣4mol/L时,且随着c

初始

pH不再发生改变,由图2可知,随着溶液pH增大,c(H2PO4﹣)增大,可说明H3PO4进一步电离,则溶液中存在H3PO4,当H2PO4﹣的pH约为4.66时,分数δ达到最大,继续加入碱,可与H2PO4﹣反应生成HPO42﹣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溶液中存在H2PO4﹣、HPO42﹣、H2O的电离以及H2PO4﹣、HPO42﹣和PO43﹣的水解等平衡,故A错误;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3PO4、H2PO4﹣、HPO42﹣和PO43﹣,故B错误;

C.由图1可知浓度约大于10﹣4mol/L时,pH不再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用浓度大于1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由图2可知H2PO4﹣的分数δ达到最大,约为0.994,则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以及图象曲线的变化趋势,难度不大。

二、非选择题II卷(60分)

7.(14.00分)图中反应①是制备SiH4的一种方法,其副产物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H﹣除外):H+<Mg2+<N3﹣<Cl﹣。

M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ⅡA族,Mg(OH)2的电子式:

(2)A2B的化学式为Mg2Si,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熔融、电解。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SiC(写化学式)。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H)

2+2SO2+O2=2MgSO4+2H2O。

(5)用Mg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如下:

RBr RMgBr(R:烃基;R':烃基或H)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CH3CH2CHO,CH3CHO。

【分析】由反应①可知A2B应为Mg2Si,与氨气、氯化铵反应生成SiH4和MgCl2?6NH3,MgCl2?6NH3加入碱液,可生成Mg(OH)2,MgCl2?6NH3加热时不稳定,可分解生成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生成镁,用于工业冶炼,而MgCl2?6NH3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氯化镁、氯化铵,其中氨气、氯化铵可用于反应①而循环使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1)MgCl2?6NH3所含元素的简单离子分别为H+、Mg2+、N3﹣、Cl﹣,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Mg2+<N3﹣<Cl ﹣,Mg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

Mg(OH)2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H+<Mg2+<N3﹣<Cl﹣;第三周期ⅡA族;;(2)A2B的化学式为Mg2Si,镁为活泼金属,制备镁,反应应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如在溶液中,则可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由流程可知MgCl2?6NH3分别加热、

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氨气、氯化铵,可用于反应①而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Mg2Si;熔融、电解;NH3、NH4Cl;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该耐磨材料为原子晶体,应为SiC,原理是SiH4和CH4分解生成Si、C和氢气,Si、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iC,

故答案为:SiC;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稳定的Mg化合物,应生成硫酸镁,则反应物还应有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故答案为:2Mg(OH)2+2SO2+O2=2MgSO4+2H2O;

(5)由题给信息可知制备,可由CH3CH2MgBr与CH3CHO生成,也可由CH3CH2CHO和CH3MgBr反应生成,故答案为:CH3CH2CHO,CH3CHO。【点评】本题为2018年高考天津理综试卷,以物质的制备流程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理解和运用,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以及物质的性质。

8.(18.00分)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系统命名为1,6﹣己二醇,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酯基。

(2)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从反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物中提纯B的常用方法为蒸馏。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4)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手性异构)可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W最多与2mol NaOH发生反应,产物之一可被氧化成二元醛。满足上述条件的W有5

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诸有四组峰,则其结构简式为。(5)F与G的关系为(填序号)c。

a.碳链异构b.官能团异构c.顺反异构d.位置异构

(6)M的结构简式为。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医药中间体。

该路线中试剂与条件1为HBr、加热,X的结构简式为;

试剂与条件2为O2/Cu或Ag、加热,Y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A和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根据CD结构简式变化知,C和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F,根据GN结构简式区别知,G发生成肽反应生成N,

M结构简式为;

(7)根据反应条件知,生成X、X再和Y反应生成,则

生成X的试剂和条件分别是HBr、加热,X为,则Y为,生成Y 的试剂和条件为O2/Cu或Ag、加热。

【解答】解:A和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根据CD结构简式变化知,C和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 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F,根据GN结构简式区别知,G发生成肽反应生成

N,M结构简式为;

(1)A为二元醇,羟基分别位于1、6号碳原子上,A的系统命名为1,6﹣己二醇,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和碳碳双键,

故答案为:1,6﹣己二醇;酯基和碳碳双键;

(2)A→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B互溶,要从反应所得液态有机混合物中提纯B的常用方法为蒸馏,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蒸馏;

(3)该反应为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C→D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手性异构)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且1mol W最多与2mol NaOH发生反应,产物之一可被氧化成二元醛,说明该物质中含有HCOO﹣基团,且溴原子连接边上的C原子;

其结构简式可能为HCOOCH2CH2CH2CH2CH2Br、HCOOCH2CH2CH(CH3)CH2Br、HCOOCH2C(CH3)CH2CH2Br、HCOOCH(CH3)CH2CH2CH2Br、HCOOCH(CH3)CH (CH3)CH2Br,所以符合条件的有5种,

若W的核磁共振氢诸有四组峰,则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5;;

(5)F与G的关系为顺反异构,故选c;

(6)M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7)根据反应条件知,生成X、X再和Y反应生成,则

生成X的试剂和条件分别是HBr、加热,X为,则Y为,生成Y 的试剂和条件为O2/Cu或Ag、加热,通过以上分析知,该路线中试剂与条件1为HBr、加热,X的结构简式为;

试剂与条件2为O2/Cu或Ag、加热,Y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HBr、加热;;O2/Cu或Ag、加热;。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结构变化确定反应类型,会根据合成路线判断(7)题反应条件及所需试剂,注意(4)题:只有连接醇羟基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醇才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题目难度中等。

9.(18.00分)烟道气中的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图1所示采样和检测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Ⅰ.采样

采样步骤:

①检验系统气密性;②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③打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④采集无尘、干燥的气样;⑤关闭系统,停止采样。

(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为除尘。

(2)C中填充的干燥剂是(填序号)c。

a.碱石灰b.无水CuSO4C.P2O5

(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与D(装有碱液)相同,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

(4)采样步骤②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防止NOx溶于冷凝水。

Ⅱ.NO x含量的测定

将vL气样通入适量酸体的H2O2溶液中,使NO x完全被氧化成NO3﹣,加水稀释至100.00 mL,量取20.00 mL该溶液,加入v1 mL c1mol?L﹣1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

(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H2O2=2H++2NO3﹣+2H2O。(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7)滴定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3Fe2++NO3﹣+4H+=NO↑+3Fe3++2H2O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则气样中NO 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mg?m﹣3。

(8)判断下列情况对NO 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缺少采样步骤③,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若FeSO4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分析】Ⅰ.采样

(1)第一步过滤器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是为了除去粉尘;

(2)a.碱石灰为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b.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是否含有水蒸气,干燥能力不强;

c.五氧化二磷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

(3)D装置为吸收装置,用于吸收酸性气体,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4)防止NOx溶于冷凝水,需要加热烟道气;

Ⅱ.NO x含量的测定

(5)NO与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和水;

(6)滴定操作主要用到铁架台、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等;

(7)滴定剩余Fe2+时,消耗的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c2V2×10﹣3mol,则剩余的Fe2+物质的量为6c2V2×10﹣3mol,在所配制溶液中加入的Fe2+物质的量为c1V1×10﹣3mol,则与NO3﹣反应的Fe2+物质的量=c1V1×10﹣3mol﹣6c2V2×10﹣3mol,则VL

气样中氮元素总物质的量=5×mol,计算氮元素含量,然后折算成二氧化氮的含量;

(8)若没打开抽气泵,则系统中还存在有气样中的氮元素,导致吸收不完全,测定结果偏低,若FeSO4变质则会导致测定剩余亚铁离子偏低,使得即使所得到的氮素含量偏高;

【解答】解:Ⅰ.采样

(1)第一步过滤器是为了除去粉尘,因此其中的无碱玻璃棉的作用是除尘,

故答案为:除尘;

2018年天津理综物理高考试题(含答案)

A B M N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A .14 7N 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8O 并放出一个粒子 B .2713Al 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 15P 并放出一个粒子 C .11 5B 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4Be 并放出一个粒子 D .63Li 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 2He 并放出一个粒子 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 ,从滑道的A 点滑行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 下滑过程中 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 点和N 点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粒子在M 和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M 、a N ,速度大小分别为v M 、v N ,电势能分别为E p M 、E p N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v M <v N ,a M <a N B .v M <v N ,φM <φN C .φM <φN ,E p M <E p N D .a M <a N ,E p M <E p N

2018年高考天津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1. (2018?天津)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 不合理的是 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

【高考试题】2019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天津卷)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试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个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Zn 65-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 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 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 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生产乙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从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氢氧化镁碱性强于氨水; 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 C、电荷不守恒;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

2018理综天津卷及答案

2018理综天津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

K 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 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 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 浊 酸性: 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 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 沉淀 K sp(CuS)

物理卷·2017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 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A .23411120H H He n +→+ B .1441717281N He O H +→+ C .427 30 1213150He Al P n +→+ D .235 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 【答案】A 考点:核反应的种类。 2.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 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 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 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 【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全反射,几何光学 3.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B.ab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 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 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导体棒ab 、电阻R 、导轨构成闭合回路,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k t B =??为一定值),则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回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ab 中的电流方向由a 到b ,故 A 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B S E k S t t Φ???===???,回路面积S 不变,即感应电动势为定值,根据欧姆定律R E I =,所以ab 中的电流大小不变,故B 错误;安培力BIL F =,电流大小不变,磁感应强度减小,则安培力减小,故 C 错误;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零,对其受力分析,水平方向静摩擦力f 与安培力F 等大反向,安培力减小,则静摩擦力减小,故 D 正确。 考点: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 4.“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 C .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 D .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 【答案】B

2018年天津理综高考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A.14 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 8 O并放出一个粒子 B.27 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 15 P并放出一个粒子 C.11 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 4 Be并放出一个粒子 D.6 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 2 He并放出一个粒子 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 点和N 点的电势分别为M N ??、,粒子在M 和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a a 、,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v v 、,电势能分别为P P M N E E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N M N v v a a <<, B .M N M N v v ??<<, C .P P M N M N E E ??<<, D .P P M N M N a a E E <<, 4.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 、理想交流电压表V 的读数分别为I 、U ,R 消耗的功率为P 。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 1 2 ,则 A .R 消耗的功率变为 12 P B .电压表V 的读数为12 U C .电流表A 的读数变为2I D .通过R 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5.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αβγδH H H H 、、、,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 >2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2019高考天津卷理综物理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探测器的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嫦娥四号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探测器的() A. B.动能为 2GMm R C. D.向心加速度为 2 GM R 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真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7页,共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探测器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嫦娥四号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探测器的()

A .周期为23 4πr GM B .动能为 2GMm R C .角速度为 3 Gm r D .向心加速度为 2GM R 2.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 .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 .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 .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3.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v 从M 点竖直向上运动,通过N 点时,速度大小为2v ,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则小球从M 运动到N 的过程( ) A .动能增加 2 12 mv B .机械能增加2 2mv C .重力势能增加2 32 mv D .电势能增加22mv 4.笔记本电脑机身和显示屏对应部位分别有磁体和霍尔元件。当显示屏开启时磁体远离霍尔元件,电脑正常工作;当显示屏闭合时磁体靠近霍尔元件,屏幕熄灭,电脑进入休眠状态。如图所示,一块宽为a 、长为c 的矩形半导体霍尔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电荷量为e 的自由电子,通入方向向右的电流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 。当显示屏闭合时元件处于垂直于上表面、方向向下

2019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天津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 第I卷 1.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A. DNA复制的场所 B.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C. 分泌蛋白的运输 D. 细胞膜脂质的流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及细胞膜的功能等有关知识。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mRNA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运输;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 【详解】DNA复制需要DNA模板、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A正确;m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开始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不需要脱氧核苷酸,B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运到细胞膜,胞吐出去,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无需脱氧核苷酸,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2.下列过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 A.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C. 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 D. 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生理活动的相关知识。细胞中蛋白质、淀粉和多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无需消耗能量;生长素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在光下分解,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或乳酸,都不消耗能量。 【详解】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麦芽糖,不消耗能量,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在幼嫩组织中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需要A TP提供能量,B正确;光反应阶段中水在光下分解,需要光能,不需要A TP功能,C错误;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变成乳酸,不需要ATP供能,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A TP功能。 3.植物受病原菌惑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酸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B. 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 C. 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 D. 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跨膜运输、有氧呼吸和细胞凋亡等有关知识。蛋白水解酶是催化蛋白质的肽键断开,水解成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一般是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生物氧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子传递体,在线粒体嵴上与其它氧化酶排列成呼吸链,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使[H]和O2结合,生成水;细胞编程性死亡包括生物发育过程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病毒侵入体细胞,体细胞会启动凋亡程序释放病毒) 【详解】蛋白水解酶能使蛋白质肽键断开,生成氨基酸,A错误;.钙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细胞,B错误;细胞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促进[H]和O2结合,生成水,C错误;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要能正确理解题设条件,结合相关知识,逐项判断,比较简单。

2019年高考天津卷理综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个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 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 -Zn65 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 、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生产乙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 错误; B 、从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 错误; C 、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误; D 、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A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 溶解 ()24322Mg OH 2NH Mg 2NH H O ++++?B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 液体()323Fe 3H O Fe OH 3H ++ +↓+C 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224423SO 2MnO 4H 3SO 2Mn 2H O -+-+++++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22FeO 2H Fe H O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2018高考天津卷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A.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B.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C.俘获一个质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D.俘获一个质子,产生并放出一个粒子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四个核反应方程分别为、、,,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点睛】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应用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即可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曲线运动的特点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出

运动员与曲面间的正压力变化情况,从而分析运动员所受摩擦力变化;根据运动员的动能变化情况,结合动能定理分析合外力做功;根据运动过程中,是否只有重力做功来判断运动员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因为运动员做曲线运动,所以合力一定不为零,A错误;运动员受力如图所示,重力垂直曲面的分力与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故有 ,运动过程中速率恒定,且在减小,所以曲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越来越大,根据可知摩擦力越来越大,B错误;运动员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质量不变,即动能不变,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做功为零,C正确;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点睛】考查了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等;知道曲线运动过程中速度时刻变化,合力不为零;在分析物体做圆周运动时,首先要弄清楚合力充当向心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基础题,难以程度适中.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粒子在M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速度大小分别为,电势能分别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将粒子的运动分情况讨论:从M运动到N;从N运动到M,根据电场的性质依次判断; 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同一个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越大,故有;若粒子从M运动到N点,则根据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可知在某点的电场力方向和速度方向如图所示,故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即,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故;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天津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A .n He H H 1042312 1+→+ B .H O He N 1 117842147+→+ C .n P Al He 10301527134 2 +→+ D .n Kr Ba n U 1089361445610235923++→+ 【答案】A 考点:核反应的种类。 2.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先消失 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长小于b 光 C .a 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 光不能发生

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低 【答案】D 考点:光的折射,全反射,几何光学 3.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 。金属棒ab 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 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 到a B .ab 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 C .ab 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 D .ab 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导体棒ab 、电阻R 、导轨构成闭合回路,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 k t B =??为一定值),则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回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ab 中的电流方向由a 到b ,故 A 错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 S k t S B t E ?=???=??Φ=,回路面积S 不变,即感应电动势为定值,根据欧姆定律R E I = ,所以ab 中的电流大小不变,故B 错误;安培力BIL F =,电流大小不变,磁感

2018年高考理综天津卷及答案

理综试卷 第1页(共36页) 理综试卷 第2页(共36页)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能力测试 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卷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 物理部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 1.国家大科学过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于2 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 ) A .147N 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17 8O 并放出一个粒子 B .2713Al 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3015 P 并放出一个粒子 C .115B 俘获一个质子,产生8 4Be 并放出一个粒子 D .63Li 俘获一个质子,产生32He 并放出一个粒子 2.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 ,从滑道的A 点滑行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 下滑过程中 ( ) A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 .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 D .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 点和N 点的电势分别为 M N ??、,粒子在M 和N 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a a 、, 速度大小分别为M N v v 、,电势能分别为P P M N E E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M N M N v v a a <<, B .M N M N v v ??<<, C .P P M N M N E E ??<<, D .P P M N M N a a E E <<, 4.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 、理想交流电压表V 的读数分别为I 、U ,R 消耗的功率为P 。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12 ,则 ( ) A .R 消耗的功率变为1 2P B .电压表V 的读数为1 2 U C .电流表A 的读数变为2I D .通过R 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5.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αβγδH H H H 、、、,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2n >的能级跃迁到2n =的能级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 ) A .αH 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 .同一介质对αH 的折射率最大 C .同一介质中δH 的传播速度最大 D .用γH 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βH 也一定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 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 ) A .密度 B .向心力的大小 C .离地高度 D .线速度的大小 7.明朝谢肇淛《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 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 ,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 F ,则 ( ) A .若F 一定,θ大时N F 大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生物 (天津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生 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不受激素影响 C .不存在信息传递 D .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 ,雌株为XX ;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 .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 .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 、XX D .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3.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有节律(X B )对无节律(X b )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 )对黑身(a )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 B Y 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 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 .该细胞的核DNA 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 和a 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5.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 2和O 2传感器的100 mL 锥形瓶中,加入40 mL 活化酵母菌和60 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 2和CO 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t 1→t 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 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 1时快 C .若降低10℃培养,O 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6.某生物基因型为A 1A 2,A 1和A 2的表达产物N 1和N 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 1N 1、N 1N 2、N 1N 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A 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 1的2倍,则由A 1和A 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 1N 2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 .1/3 B .1/4 C .1/8 D .1/9 此卷只装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 号 考 场 号 座位 号

2018年高考天津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理科综合共30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生物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与第n卷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n卷4至7页,共80分。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得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码。答卷时,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得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得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她 答案标号。 2. 本卷共6题,每题6分, 共36分。在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目要求得。 1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得叙述, 正确得就是 A 、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 D 、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得知识点就是神经调节, 其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影响, 神经调节过程中产生得神经递质类似于激素, 也能起到信息传递得作用。 【详解】神经系统得结构基础就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 正确;内分泌腺分泌得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得发育与功能,如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影响脑得发育, 成年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会使神经系统得兴奋性降低,B 错误; 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得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说明神经调节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C错误;神经系统感觉到病 原体得存在一般就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以后, 在病毒或病菌刚侵入人体得时候, 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D 错误。

2018年天津市高考理综卷物理试题

2018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6分)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A.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O并放出一个粒子 B.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P并放出一个粒子 C.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Be并放出一个粒子 D.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He并放出一个粒子 2.(6分)滑雪运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圆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运动员的速率不变,则运动员沿AB下滑过程中() A.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B.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C.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D.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3.(6分)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点和N点的电势分别为φM、φN,粒子在M和N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M、a N,速度大小分别为v M、v N,电势能分别为E PM、E P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v M<v N,a M<a N B.v M<v N,φM<φN C.φM<φN,E PM<E PN D.a M<a N,E PM<E PN 4.(6分)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则() A.R消耗的功率变为P B.电压表V的读数变为U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5.(6分)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Hα、Hβ、Hγ和Hδ,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A.Hα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B.同一介质对Hα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Hδ的传播速度最大D.用Hγ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Hβ也一定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6分)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