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面肥的使用方法

叶面肥的使用方法

叶面肥的使用方法

叶面肥的使用方法

作者:尚鸿雁文章来源:河南滑县点击数:852 更新时间:2008-9-12

作物叶面追肥(根外追肥)十分普遍,是快速补充营养、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产量的有效办法。但叶面肥的浓度十分重要,浓度过高会引起肥害,“烧”伤叶面和组织;浓度过低,肥效不明显。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叶面肥的使用浓度。

1.尿素:常用的喷施浓度为1-1.5%( 即100公斤水加1-1.5公斤尿素)。双子叶植物,浓度可取下限;单子叶植物,浓度可取上限;幼苗期,浓度可适当低些;成苗期,浓度可适当高些。

2.磷酸二氢钾: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1-0.3%。配制的方法是取100-300克磷酸二氢钾加100公斤水,充分溶解后喷施。

3.过磷酸钙:常用的喷施浓度为2-3%。肥料加水后要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后经过滤,取清液喷施。

4.硫酸钾:常用的喷施浓度为1-1.5%。

5.硫酸锌: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1-0.2%。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液后进行喷施。

6.钼酸铵: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05-0.1%。

7.硼砂(或硼酸):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2-0.3%。配制溶液时先用少量45℃热水溶化硼砂,再对足水。

8.草木灰:常用的喷施浓度为3-5%。用草木灰加水后搅拌,静置15小时后过滤再用。

9.稀土:对蔬菜、粮食作物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05%,果树为0.08%。

10.增产菌:大田作物常用的喷施浓度为15-3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施。果树用80-100毫升兑水100-150公斤喷施。

给西红柿上肥料要注意细节问题,才能大丰收

给西红柿上肥料要注意细节问题,才能大丰收给西红柿上肥料要注意什么? 1、根据西红柿的生长状况来施肥料。 前期,应该少上一些促进西红柿秧子生长的肥料,主要是避免出现旺长。可以上一些磷酸二氢钾、复合肥等等。等到结果期,秧子开始弱化很多,这时候应该上一些促进茎叶生长的肥料来促秧。可以上氮肥、糖分等。 2、根据天气来上肥料。 现在种西红柿,很多都是在大棚里种。赶到阴雨天,大棚的光照很微弱,光合作用也不到位,供给西红柿的糖分明显跟不上。这个时候,可以在叶面喷施一些糖水,给西红柿及时补充糖分,效果还是可见的。 3、结果期喷施钙肥。 西红柿的生长,离不开钙。如果钙不足,西红柿容易生脐腐病。在西红柿的结果阶段,适量给西红柿喷施一些钙,补充钙给西红柿。 4、喷施叶面肥要间隔一定的时间。 给西红柿喷施叶面肥,这种补充营养的方式非常到位,效果好。但是喷施叶面肥,也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距离的。两次喷施叶面肥的距离,必须大于七天,防止产生肥害。 5、喷施叶面肥与防病同时进行。 在大棚里,冬春季节给西红柿喷施叶面肥,大棚里会更潮湿,西红柿产生病害的几率更大。在连阴天喷施叶面肥的次数要减少,同时喷施的时候里边儿还要加入一些杀虫剂,上完肥料以后,还要通风。 6、喷施叶面肥不能过量。 给西红柿喷施叶面肥是要控制使用量的。如果喷多了,发生了伤叶的情况,要用清水把多余的肥料洗掉,减轻受害的程度。如果地比较干旱,最好能及时浇水。这样西红柿秧里的含水量增大,肥害也能减轻很多。 给西红柿上肥料,也是有讲究的。前期为了控制西红柿的旺长,应该少上氮肥料。但是到结果期,应该上一些促进西红柿秧生长的肥料。赶到阴天下雨天气,及时给西红柿喷施一些糖水,来补充糖分的不足。

叶面肥概述喷施方注意事项

叶面肥 一叶面肥的简介 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腻组成,表上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叶面肥的配方 春季,各种农作物进去加快生长阶段。这一时期是喷施叶面肥的关键时期,现介绍部分叶面肥的配制方法。 尿素溶液常用浓度为0.5%~1%,即用0.5~1公斤尿素加水100公斤,缩二脲含量超过1.5%的尿素不能作为叶面肥使用。 尿洗合剂溶液具有供氮、灭蚜两种作用。去尿素0.5~1公斤,加水100公斤水中,再溶入洗衣粉70~100克。随喷随配,配后不能久放。 沼液稀释液沼液富含速效氮,易被叶片吸收,肥效快。取经过滤的沼液10公斤,加水100公斤喷施。配后即用,以免氮素挥发。 磷酸二氢钾溶液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喷施。 硫酸钾溶液常用浓度1%~1.5%,100公斤水中加入硫酸钾1~1.5公斤。 草木灰浸出液取新鲜草木灰5~7公斤,加水100公斤,搅拌后放置14小时,取澄清液喷用。 过磷酸钙浸出液具有补磷和防治棉花害虫的作用。取过磷酸钙2~3公斤,加水100公斤充分搅拌,放置24小时后过滤,去滤液喷雾。 氮磷钾混合溶液配制2%~3%浓度的过磷酸钙浸出液100公斤,再加入尿素0.3~0.5公斤和硫酸钾1~1.5公斤。 硫酸亚铁溶液取硫酸亚铁200~300克,加水100公斤。因铁肥在叶片中流动性差,故应多喷几次,并喷匀、喷细,叶片正面、背面都要喷到。在100公斤铁肥水溶液中加入50~70克洗衣粉效果更好。 稀土微肥水溶液叶面喷雾,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喷施浓度为0.08%~0.1%。每100公斤水中加入80~100毫升稀土微肥即可。 硫酸锌溶液取100~200克硫酸锌,加水100公斤。若在配好的硫酸锌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可以提高锌肥喷施效果。 硼砂溶液取200~300克硼砂,加水100公斤。因硼砂在凉水中溶解缓慢,可先用4~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伤害是特发的,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而真菌中,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一)、症状 变色:植物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常见的有: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形成各样的病斑,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常见的有: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 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 1、植物病原真菌 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孢子为卵孢子,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主要以水传播。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主要是以气流传播。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

叶面肥知识

(1)植物生长调节剂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除了营养元素外,加入了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一般采用赤霉素、三十烷醇、复硝酚钠、DA-6、萘乙酸(钠)等促进生长的调节剂种类作为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适于作物生长前中期使用。 随着叶面肥市场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由于具有效果明显、见效快、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众多生产厂家的重视。但我们建议厂家,应用调节剂时,要考虑作物、地域、气候、农田管理的差异,不要盲目添加调节剂,以做到真正的增产效果。更要选择使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防止对作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叶面肥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名称功能特点 赤霉素促进作物营养生长、促进坐果、调节开花 复硝鼢钠促进生根、发芽、生长 萘乙酸钠促进生根、保花保果、疏花疏果 DA一6促进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矮壮素防止作物徒长 缩节胺防止作物徒长 多效唑控制作物徒长,促进水稻生根 防落素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提早成熟 2,4一D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提早成熟 吲哚乙酸(钠、钾)促进生根 吲哚丁酸(钠、钾)促进生根 6一BA促进发芽、促进坐果、延长贮存期 三十烷醇促进作物生长 乙烯利催熟、着色 噻苯隆促进坐果、促进棉花脱叶 水杨酸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逆性 甜菜碱促进生根、提高作物抗逆性 壳聚糖刺激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调节剂有以上几种。 (2)含天然活性物质型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中一般含有从天然物质(如海藻、秸秆、动物毛发、草炭、风化煤等)中处理提取的发酵或代谢产物,产生氨基酸、腐植酸、核酸、海藻酸、糖 醇等物质。这些物质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等功能。 ①氨基酸类叶面肥 氨基酸的来源有动植物两种。植物源氨基酸主要有大豆、饼粕等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粉丝的下脚料;动物源氨基酸主要有皮革、毛发、鱼粉及屠宰场下脚料等。将原料转化为氨基酸的工艺也有所不同,最简单的是酸水解工艺,常用浓度4—6moI/L的盐酸溶液,按比例与物料水解一定时间,然后用氨或其他碱 性物质中和,调节PH值后即为原液;较为复杂的是生物发酵法,常用复合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对物料进行4—6周的发酵,发酵液经提炼后,加工成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 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氨基酸肥多为豆粕、棉粕或其他含氨农副产品,经酸水解得到的复合氨基酸,主要是纯植物蛋白。此类氨基酸有很好的营养效果,但是生物活性较差;而采用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主要是酵解和生物降解蛋白质,经发酵产生一些新的活性物质,如类似核苷酸、吲哚酸、赤霉酸、黄腐酸等,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可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酶活力、增强抗病抗逆作用。对生根、促长、保花保果都有一定的作用。 ②海藻酸类叶面肥 海藻肥的活性物质是从天然海藻中提取的,主要原料是鲜活海藻,一般是大型经济藻类.如臣藻、海囊藻、昆布等。其生产工艺有化学提取、发酵、低温物理方式提取等,一般而言,物理方法处理的海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植物活性,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海藻多糖和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多酚化台物及抗生素物质等,可刺激作物体内活性因子的产生和调节

三农基础知识试题

三农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2、《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的(B)。 A、3% B、5% C、7% D、10% 3、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D)承包,应当事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A、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 B、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家庭 C、本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乡镇企业 D、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4、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由(B)讨论决定后,向本村村民筹集。 A、村民委员会会议 B、村民会议 C、村党支部会议 D、村民代表会议 5、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由(C)负责管理、使用。 A、县农经管理部门 B、乡、镇政府 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 D、乡、镇财政部门 6、下列行为不属于农村审计机关权限的是(D) A、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报表等有关资料 B、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和资产 C、制止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财经法纪、损害集体和农民利益的行为,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D、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务收支规定

7、邮寄、承运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必须凭(A)收寄、承运。 A、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正本 B、植物检疫证书副本 C、邮寄、承运合同 D、付款收据 8、调运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时(C) A、本省内不必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B、非疫区办不办植物检疫手续均可 C、应当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D、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必须经过检疫,未列入的,不用检疫 9、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国家禁止进境的除外)实行(A)审批。 A、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两级 B、农业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 D、市农业主管部门 10、农业有害生物预报信息和气象信息(A) A、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气象主管机构共享 B、分别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独享 C、只向政府提供 D、向社会公开 11、(A)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国家级或省级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点或设立保护标志。 A、县 B、市 C、省 D、乡(镇) 12、农业机械专业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核发的(A),并按照核定的维修等级承揽维修项目。 A、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B、职业资格证书 C、营业执照 D、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3、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应向(D)提出。

农作物叶面肥喷施的常用浓度

农作物叶面肥喷施的常用浓度 1、尿素:常用的喷施浓度1%-1.5%(即100千克水加1-1.5千克尿素);在此范围内,双子叶植物,浓度可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浓度可适当高些;幼苗期,浓度可适当低些;成苗期,浓度可适当高些。一般禾谷类作物喷施浓度为1%-2%;蔬菜、瓜果等喷施浓度为0.5%-1%;育苗期的幼苗喷施浓度不能高于0.2%。 2、普通过磷酸钙:常用的喷施浓度为2%-3%;肥料加水后要充分搅拌,静置24小时后经过滤,取清液喷施。 3、磷酸二氢钾: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3%左右;配制的方法是取300克磷酸二氢钾加100千克水,充分溶解后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可以随用随配。 4、硫酸钾:常用的喷施浓度为1%-1.5%。 5、硫酸锌: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1%-0.2%;在溶液中加少量石灰液后进行喷施。 6、硼砂(或硼酸):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2%-0.3%;配制溶液时先用少量45℃热水溶化硼砂,再兑足水。 7、草木灰:常用的喷施浓度为3%-5%;用草木灰加水后搅拌,静置15小时后过滤再用。烟草、马铃薯、葡萄等忌氯作物,不宜喷施氯化钾。

8、硫酸铜:常用浓度0.01%-0.02%。喷施时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溶液,以降低溶液中硫酸的浓度。 9、多效唑:果树用1000-1500mg/kg溶液喷施,农作物用50mg/kg溶液喷施。 10、米醋:常用浓度200-250ml对水40 -50kg 喷施。 11、硫酸锰:常用浓度0.05%—0.1%。 12、硫酸铜:常用浓度0.01%—0.02%。 13、硫酸亚铁:用 0.05%-0.3%浓度溶液喷施。因铁流动性差,应多喷几次,要均匀。 14、钼酸铵: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05-0.1%,主要喷施豆科作物。 15、磷酸二铵: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2-1%。 16、氯化钙: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3-0.5%。 17、硝酸钾:常用的喷施浓度为0.5%~1.0%。

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那么您了解叶面肥吗,平时又应该如何正确施用呢? 一、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二、叶面施肥技术 1、蔬菜喷施叶面肥要因菜而异 ⑴叶菜类蔬菜。如白菜、菠菜、荠菜等需要氮素较多,喷肥应以尿素、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尿素应为 1~2% ,硫酸铵为 1.5% ,每季喷施 2~4 次,以生长前期喷施为宜。

⑵瓜果类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种瓜类,对氮磷钾的需要较为均衡,应选用氮磷钾混合溶液或复合肥。喷用 1~2% 的尿素与 0.3~0.4%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 2% 的复合肥溶液。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 1~2 次。后期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后劲,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⑶根茎类蔬菜。如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可选用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的草木灰浸出液。每季一般喷施 3~4 次,效果较好。 2、需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遭遇病虫害时,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2、土壤偏酸、偏碱或盐度过高,不利于植株吸收营养的时候; 3、盛果期; 4、植株遭遇气害、热害或冻害以后,选择合适的时间使用叶面肥有利于缓解症状。 3、最好不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花期;花朵娇嫩,易受肥害; 2、幼苗期; 3、一天之中高温强光期。 4、品种选择要有针对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叶面肥品种较多,主要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型,微量元素型,氨基酸型,腐质酸型,生长调节剂型等类型。一般

叶面肥综合阐述

近些年来,我国叶面肥生产和应用发展迅速,市场上的叶面肥名目多样,种类繁多,下面让我们从产品分类、应用现状分析一下叶面肥的使用现状。 一、我国叶面肥产品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目前常用的叶面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按产品剂型:可分为固体(粉剂、颗粒)和液体(清液、悬浮液)两种类型。 按组分:可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叶面肥和含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水溶性叶面肥。 按作用功能:可分为营养型和功能型两大类。营养型叶面肥由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配制,其主要作用是有针对性地提供和补充作物营养,改善作物的生长情况;功能型叶面肥由无机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氨基酸、腐植酸、海藻酸、糖醇等生物活性物质或杀菌剂及其他一些有益物质等混配而成,其中,各类生物活性物质对植物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农药和杀菌剂具有防病虫害的功效,有益物质也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刺激和改良作用。因此,该类叶面肥是将一些添加物的功能性和无机营养元素补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相互增效和促进的作用。

二、各类叶面肥的介绍。 (1)大量元素叶面肥 该类叶面肥料含氨、磷、钾三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氮肥一般采用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或者氨基酸等有机氮源。产品原料一般选择使用尿素、硝铵、硝酸钾、硫酸铵、氯化铵、硝酸、氨基酸等;磷源主要选用正磷酸盐、偏磷酸盐、多聚磷酸盐等,生产上一般选用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以及一些偏磷酸盐与多聚磷酸盐等;钾肥一般选用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作为叶面肥产品原料。 (2)中量元素叶面肥 一般指含有钙、镁、硅等成分的叶面肥。其中,钙肥主要采用水溶性无机钙盐及螯合钙,产品原料可选用氯化钙、硝酸钙、硝酸铵钙、

叶面肥有哪些又要怎么喷施

叶面肥有哪些又要怎么喷施? 叶面肥有哪些?叶面肥怎么喷施?常常有农户问这样的问题。为了使农户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认识叶面肥,本文为大家总结了叶面肥的种类及喷施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全国范围约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四大类。第一类: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第二类: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第三类: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及其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第四类: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叶面施肥的效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提高叶面施肥的效果应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正确的施肥技术。 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选择适宜的叶面肥品种。在作物生长初期,为促进其生长发育选择调节型叶面肥,若作物营养缺乏或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生产上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肥料品种。 2、喷施浓度要合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上适宜浓度为1.5%-2%,在萝卜、白菜、甘蓝、黄瓜上为1%-1.5%,在马铃薯、西瓜、茄子上为0.5%-0.8%,苹果、梨、葡萄、茶上浓度为0.5%,葱、番茄、温室黄瓜上浓度为0.2%-0.3%。 3、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肥料基本知识

<肥料基本知识> .氮、磷、钾化肥的相关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 答:国家对任何正规的化肥产品都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规定,所有肥料生产企业都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生产。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但其有效养分及相关指标必须等于或高于国家标准。只有了解了化肥的质量标准,才能正确地分辨化肥的质量。 (1)氮肥化肥的质量标准及识别。品种有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铵、氯化铵和 硫酸铵。 质量标准见表9。 (2)磷素化肥的质量标准及识别。品种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 磷酸氢钙。 质量标准见表10。

(3)钾素化肥的质量标准及识别。品种主要为氯化钾和硫酸钾。 质量标准见表11。 218.复合肥料的相关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 答:(1)复合肥料的质量标准。硝酸磷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不同的生产工艺其氮、磷的含量有一定差别,因此,不同的工艺生产所执行的质量标准也不同。一般来说硝酸磷肥氮磷总含量要求36%~40%(氮为25%~27%,磷为11%~13.5%),磷酸一铵氮磷总含量要求52%~64%(氮为9%~11%,磷为42%~52%),磷酸二铵氮磷总含量要求51%~64%(氮为13%~18%,磷为38%~46%)。农业磷酸二氢钾质量标准一等品含量应大于等于96.0%,氧化钾含量大于等于33.2%,水分小于等于4.0%;合格品含量应大于等于92.0%,氧化钾含量大于等于31.8%,水分小于等于5.0%,pH均在4.3~4.7之间。 (2)简易识别。 ①外观颜色。硝酸磷肥为浅灰色或乳白色颗粒,稍有吸湿性;磷酸铵为白色或浅灰色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磷酸二氢钾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吸湿性小。 ②溶解性。硝酸磷肥部分溶于水,磷酸一铵绝大部分溶于水,磷酸二铵完全溶于水,磷酸二氢钾溶于水,但不溶于酒精。 ③磷酸二氢钾在铁片上加热,熔解为透明液体,冷却后凝固或半透明的玻璃状物质。 219.复混肥料的质量标准有哪些?怎样简易识别? 答:(1)质量标准。见表12。

番茄施肥方案

光碳原动力番茄施肥方案 一、蕃茄需肥特点: 蕃茄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生长量大,需肥量多,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为钾>氮>磷,是喜钾作物。根据试验分析,生产1000kg蕃茄果实,吸收氮(N)2.1—2.7kg,磷(p2o5)0.5—0.8kg,钾(k2o)4.3—4.8kg。氮促进蕃茄茎叶生长和果实的发育,但各生育期所需的氮肥量不同,一般苗期占10%左右,开花期占40%,结果期占50%。钾对蕃茄植株的发育,果实形成及植株内的物质转运和营养物质的制造起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对果实品质,如果形、果色、糖的合成和维生素的含量有重要作用。蕃茄缺钾则会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果实的品质也差。磷对蕃茄的根系、果实的发育、苗期的花芽分化有重要作用,蕃茄吸收的磷大约有94%用于果实的生长,仅有6%用于茎叶生长。蕃茄缺磷,茎杆细弱,叶片小而硬,叶背面是紫色,果实品质与产量下降。 二、蕃茄施肥技术 1、基肥:基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每亩施2500~3000 kg,并根据番茄品种熟性、栽培时期等的不同配以适量化肥,地膜覆盖栽培番茄的氮素化肥的分配,一般认为,以基、追各半为宜。基肥施用方法:除磷肥外可实行全层施肥,使肥料与耕层土壤均匀混合,达到土肥交融。另外,为使番茄根系正常生长和提高含糖量,播种时施入少量硼肥很有效。据资料,施硼的果实含糖量可从对照的1.95%提高到2.17%。 基肥配比:生物有机肥80斤、二胺30-40斤、硫酸钾20-30斤。 2、追肥 定植前用宝来利来微动力菌剂1:200蘸根,浇定根水用宝来利来优益添氨基酸微生物菌剂10斤每亩地 作用:提苗、防病、促根 A开花前:光碳原动力1:200加硼伴侣加磷酸二氢钾喷施一次 作用:解决授粉、促进开花、提高坐果率、无畸形果 B第一花序的果实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光碳原动力1:150喷施一次,火凤凰黄腐酸颗粒水溶肥20斤冲施一次。 作用:保花坐果、防早衰、防病、防日灼,脐腐病、补充微量元素 C当第一、第二花序挂果后,此时茎叶的生长和果实膨大同时进行,光碳原动力1:100喷施一次:小分子碳5斤、高钾型型水溶肥30斤冲施一次。

叶面肥的种类

叶面肥的种类 1.营养型叶面肥,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成分,主要功能是给植物提供 需要的营养元素,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 2.调节型叶面肥,含有调节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等成分,主要功能是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3.生物型叶面肥,含有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等代谢物,主要功能是刺 激植物生长,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4.复合型生物肥,除可提供植物生长的矿质营养外,还有一些有机营养、生长 调节物质、兼有营养和调节双重作用。 合理使用叶面肥 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根据叶面肥的使用目的,植物特点选择适宜的叶面肥, 叶面肥的营养元素主要是弥补根部施肥的不足,或是平衡植物营养,或是在植物生长的某一生育时期缓解临时性的供不应求。有些叶面肥含有某些生长调节物质、生长调节物质没有营养的特点,只是调节营养的吸收、分配和光合产物的运转趋向,一般认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的情况下,可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或选用含有一些生长调节物质的叶面肥。若种植物营养缺乏和根系生长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生产上常用的叶面喷施的化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 2.喷施浓度要合适;如尿素在幼苗阶段喷施浓度为1%—2%,在成龄树上可用 0.3%—0.5%的喷施浓度,磷钾肥的浓度为0.5%—1%,微量元素的浓度为 0.1%-0.2%。如果叶面肥中含有调节物质浓度更应该严格掌握。 3.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 短有关系,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min为宜,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施,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若喷后3h遇雨,待晴天补喷1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叶的正反面都要喷,但以背面为主。 4.喷施的次数力求适当:植物叶面肥的浓度一般都比较低,每次的吸收量都很 少的,与植物的需求量比要低得多。因此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至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硼、钙、磷等)。更应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在喷施含有调节剂的叶面肥时,应注意喷洒要有间隔,间隔期至少在一周以上,喷洒次数不宜过多,防止出现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5.叶面施肥不要总用同一个品种,应混合并交替使用,取长补短,使营养更全 面:叶面肥混用要得当,叶面追肥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但肥料混用后必须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肥料混用后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p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叶面肥溶液的ph低于5或者高于8均不适宜作根外追肥。

肥料使用基本知识说明材料

第一部分肥料基本知识 1、什么叫做肥料? 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2、肥料有哪些种类? 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 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 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 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 按肥料的化学性质分:碱性肥料、酸性肥料、中性肥料; 3、什么是化学肥料? 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所以一些人只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

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4、什么叫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是农村利用各种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或人畜排泄物等有机物料,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习惯上也称作农家肥料。 5、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有什么差别? (1)有机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具有明显的改土培肥作用;化学肥料只能提供作物无机养分,长期施用会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使土壤“越种越馋”。 (2)有机肥料含有多种养分,所含养分全面平衡;而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单一,长期施用容易造成土壤和食品中的养分不平衡。 (3)有机肥料养分含量低,需要大量施用,而化学肥料养分含量高,施用量少。 (4)有机肥料肥效时间长;化学肥料肥效期短而猛,容易造成养分流失,污染环境。 (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农药维持作物生长,容易造成食品中有害物质增加。

叶面肥的种类及用法大全

叶面肥的种类及用法大全 一、叶面肥的种类 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 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 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 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 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二、叶面施肥技术 1、蔬菜喷施叶面肥要因菜而异 ⑴叶菜类蔬菜: 如白菜、菠菜、荠菜等需要氮素较多,喷肥应以高氮水溶肥、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高氮水溶肥应为1-2%,硫酸铵为1.5%,每季喷施2-4次,以生长前期喷施为宜。 ⑵瓜果类蔬菜: 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种瓜类,对氮磷钾的需要较为均衡,应选用氮磷钾混合溶液或复合肥。喷用1-2%的高氮水溶肥与0.3-0.4%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2%的复合肥溶液。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1-2次。后期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后劲,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⑶根茎类蔬菜: 如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可选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季一般喷施3-4次,效果较好。 2、需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遭遇病虫害时,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

______镇______村姓名_______得分_____ 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每题4分,共40分) 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现象叫(顶端优势)。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 4、微量元素肥料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为节省肥料,提高肥效,通常采用条施或(穴施)方法。一般亩用量1—2公斤。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有一定的后效,需隔年施用。 5、经过加工造粒的复合肥比粉末肥分解缓慢、不易流失和挥发、肥效持续时间长,宜做(底肥)使用。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免作物贪青徒长。 6、叶面施肥吸收见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能迅速改善作物(养分)供应状况。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明显改善产品品质。 7、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轻型栽培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的新技术 8在除草剂的分类上,根据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封闭处理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和传导型除草剂;根据化学成分分为磺酰胺类除草剂及苹果酸类除草剂等等。 9、我国农药现在使用最多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烟剂等,每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几种剂型,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0、(化学)灭鼠是指选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杀鼠剂拌成毒铒,用毒铒杀灭害鼠的方法。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操作简单、工效高、见效快、灭效好、投资少的杀鼠方法。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 A )的循环生产方式。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2、无公害蔬菜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蔬菜。严格来讲,无公害是蔬菜的一种(A ),普通蔬菜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A、基本要求 B、最高要求 3、杂交水稻种子颖壳闭合不严,种子内部菌源相对较多,在浸种催芽时,若处理不得法,极易发酸、发臭、发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浸种

化肥基础知识

员工专业速成宝典

目录 一、肥料 1、什么是肥料 2、什么是土壤 二、氮肥 1、氮素的作用 2、氮素的缺素症状 3、氮肥的分类 4、氮肥施用中的注意事项 5、常见的氮肥 三、磷肥 1、磷肥的作用 2、磷的缺素症状 3、磷肥的原料和加工方法 4、市场上常见的磷肥 四、钾肥 1、钾肥的作用 2、缺钾的表现症状 3、常见的钾肥 4、钾肥的生产 5、钾肥使用注意事项 五、复合肥 1、什么是复合肥 2、复合肥的地位 3、复合肥的含量 4、复合肥的分类 5、复合肥的生产工艺 六、生物有机肥 1、生物有机肥的概念和特点 2、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的区别

3、生物有机肥的标准 七、控释肥 1、为什么会有控释肥 2、控释肥的原理 3、控释肥的产品分类 4、控释肥的标准 5、控释肥的简单签别方法 八、微肥 1、什么是微肥 2、施用方法 3、常见的微肥

一、肥料 1、什么是肥料? 肥料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资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提供、保持和改善作物营养和土壤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活性,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品质或增强作物抗逆性的有机、无机、微生物及其混合物。 1.1、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那些?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 中量元素:钙、镁、硫 微量元素:氯、硼、钼、铜、锌、铁、锰 其中,N、P、K为作物生长需要最多的几种营养元素,被成为三要素 1.2、肥料是怎么分类的? 1.2.1、从物质组成上肥料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三大类 1.2.1.1、有机肥料(农家肥):是指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来源。 1.2.1.2、无机肥料(化肥):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化学)工业方法制成。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1.2.1.3、有机无机肥料:标明养分有机和无机肥料混合(和)化合制成。 1.2.2按含有养分数量分:单一肥料、多养分肥料 1.2.2.1、单一肥料: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具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或钾肥的统称。1.2.2.2、多养分肥料:含有两种以上养分标明量的肥料 1.2.3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量分: 1.2.3.1、大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大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指氮肥、磷肥、钾肥。 1.2.3.2、中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中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镁肥、钙肥、硫肥。1.2.3.3、微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微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有硼肥、锌肥、钼肥、锰肥、铁肥和铜肥。 1.2.3.4、有益营养元素肥料:有益营养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益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是硅肥。 1.3、什么叫总养分 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含量之和,以百分含量计算 1.4、如何辨别肥料的真假?

番茄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效果研究

番茄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效果研究 摘要对番茄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番茄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盛果期、转色前期各喷施1次含氨基酸≥100 g/L、Mg≥30 g/L的水溶性叶面肥后,前期株高显著增加,后期株高相差不大,坐果率提高,果径增大,单果重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提高,裂果率降低。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比常规施肥增产11.6%,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较同期喷施清水对照增产9.7%,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番茄;氨基酸水溶肥料;产量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是含氨基酸≥100 g/L、Mg≥30 g/L,对番茄具有增产作用是一种新型肥料。为研究其对番茄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乐昌市长来镇和村村委会和村垌上坪子田进行,土属为宽谷冲积物水稻土砂泥土,土质为砂壤,肥力中等,前造作物水稻[1]。试验地土壤理化性状为有机质22.4 g/kg,全氮1.12 g/kg,碱解氮87.9 mg/kg,有效磷23.5 mg/kg,速效钾67.3 mg/kg,pH值6.3。 1.2 试验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红宝石番茄。供试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100 g/L、Mg≥30 g/L。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于番茄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盛果期、转色前期各喷施1次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整个生育期共喷施6次;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3:常规施肥+同期喷施等量的清水[2-3]。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 1.4 试验过程 番茄于2013年8月10日种植,9月20日移植,密度为1.65万株/hm2。11月12日开始收获,12月10日收获完毕。处理1、2、3均在移植前施家栏肥15 t/hm2,基肥施尿素400.5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8月30日追施尿素250.5 kg/hm2、硫酸钾300 kg/hm2。

叶面肥分类

按组分划分: 原料品种 大量元素叶面肥N原料:尿素、硝铵、硝酸钾、硫酸铵、氯化铵、硝酸、氨基酸等; P原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铵(一、二)、磷酸以及一些偏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等;K原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 中量元素叶面肥Ca原料:氯化钙、硝酸钙、硝酸铵钙、乙酸钙、EDTA、柠檬酸、氨基酸、糖醇等有机物螯合的钙;Mg原料:氯化镁、硫酸镁; Si原料:偏硅酸钠,五水偏硅酸钠。 微量元素叶面肥B原料:硼酸、硼砂、四水八硼酸钠、十硼酸钠等; Zn原料:一水硫酸锌、七水硫酸锌、氯化锌、硝酸锌等; Mn原料:一水硫酸锰、氧化锰、螯合锰等; Fe原料:七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螯合铁等;Cu原料:无水硫酸铜、五水硫酸铜、螯合铜等; Mo原料:钼酸铵、钼酸钾等。

功能性叶面肥: 原料品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型叶面肥赤霉素、三十烷醇、复硝酚钠、DA-6、萘乙酸(钠)。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见下表。含天然活性物质型叶面肥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等功能。 氨基酸类叶面肥植物源:大豆,饼粕等发酵产物以及豆制品、粉丝的下脚料;市售:豆粕、棉粕或其他含氨农副产品经酸水解得到的复合氨基酸; 动物源:皮毛、毛发、鱼粉及屠宰场下脚料等;市售:动物氨基酸含有类似核苷酸、吲哚酸、赤霉酸、黄腐酸等。 海藻酸类叶面肥鲜活海藻(大型经济海藻):臣藻、海囊藻、昆布等。含糖醇叶面肥天然糖醇提取自植株韧皮部,市场上以糖醇钙为主。 含腐植酸叶面肥煤炭腐植酸原料:褐煤、风化煤;产物:黄腐酸、棕腐酸和腐黑酸; 生化腐植酸原料:废弃秸秆、甘蔗渣;产物:类腐植酸物质(含多种物质,但因组分中腐植酸比例和含量最高,仍定名为腐植酸和黄腐酸); 市场上多以煤炭腐植酸作为冲施肥的原料,高含量的腐植酸也被用于叶面肥中,而生化黄腐酸是叶面肥的主要添加剂。 肥药型叶面肥除草专用肥,除虫专用肥,杀菌专用肥。 木醋液(或竹醋液)叶面肥市场上以木炭或竹炭制取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或竹醋液为原料,木醋液含有K,Ca,Mg,Zn,Ge,Mn,Fe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 1 和维生素B 2 。 稀土型叶面肥农用稀土元素通常指镧、铈、钕、镨有较小放射性,造成污染可能性较小的稀土元素,最常用的是铈硝酸稀土。有益元素类叶面肥含硒,钴等元素,但由于其原料毒性及高成本的限制,应用较少。

叶面肥的主要类型及其生产工艺

叶面肥的主要类型及其生 产工艺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叶面肥的主要类型及其生产工艺 ? 近年来,国内外均很重视叶面肥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商品叶面肥有上千种。由于叶面肥的成分多种多样,如何分类尚没有统一规定,不过,作为叶面肥料,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1 肥料中水不溶物应该小于5%;2 对作物、土壤和人畜没有毒害;3 叶面肥既然是肥料,对作物起主要作用的应该是营养元素,而添加的激素等生长调节物质只起辅助作用。 叶面肥的种类 尽管市场上叶面肥多种多样,但按照其中所含主要成分可以分为四大类: 1、无机营养类型利用各种化学肥料,溶解于水,喷施于作物叶面,促进 作物生长发育。这类叶面肥简单的只加入1~2种化肥,如氮元素以尿素为佳,因为尿素属于中性分子,电离度小,为.×10-4,其溶液渗入叶片内部后,使细胞原生质分离的情况很少,一直广泛作为叶面肥的主要成分。磷钾肥料用磷酸二氢钾为多,一般不用普通过磷酸钙。磷素也有选用聚磷盐,可使叶面湿润期更长。钾素还可以选择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叶面肥中微量元素多选用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硼酸、钼酸铵、硫酸铜、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等。另外,近些年来,硝酸钙也作为叶面肥,作为补充作物钙素来源。表 5-1列出了一常用叶面肥的肥料使用数量和浓度。 复杂的营养型叶面肥是多种元素混合配制而成,市场上销售的叶面肥多为此类。可以是几种微量元素相加,国家标准要求各种微量元素单质含量之和≥10%;也有是几种大量、微量元素相加,国家标准要求大量元素含量之和≥50%,微量元素单质含量之和≥2%;也可以是大中微量元素相加。由元素形态看,可以为无机盐也可以为配合物,由肥料物态看,可以为固态也可以为液态。目前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则是以微量元素为主。 2、氨基酸加营养元素型氨基酸来源多利用动物的一些下脚料或其它物质的发酵或水解,然后添加进去微量元素,国家标准要求该类叶面肥:发酵氨基酸含量≥8%,或化学水解氨基酸含量≥10%;单质微量元素含量之和≥2%。 3、腐植酸加营养元素型腐植酸是一组天然的羟基芳香族羧酸,根据在各 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分为三部分,溶于丙酮、乙醇部分称为棕腐酸;用水和稀酸抽提的部分称为黄腐酸;只溶于碱的部分是黑腐酸。 生产原料是腐植煤包括泥炭、褐煤和风化煤,经过抽提和纯化步骤得到产品。根据生产工艺不同,目前腐植酸的常见产品有腐植酸钠(钾)、腐植酸铵、黄腐植酸、硝基腐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