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

第一次作业

1、已知某井的几个测段数据如下表所示(测段长均为30m),试计算每个测段的井眼曲率。分别用最小曲率法和空间曲线法计算,并加以对比。

解:

此处前二个测段采用的是最小曲率法,后二个测段的是采用空间曲线法。因此解题并不完整.

(1)采用最小曲率法计算前二个测段井眼曲率

由公式:K=cos-1[cosαA cos B+sinαA sinαB cos(φB-φA)]*30/(L B-L A)(°/30m)

并注意到测段长均为30m,可得:

对于第一个测段:K=cos-1[cos35cos38+sin35sin38cos8]*30/30=5.62(°/30m)对于第二个测段:K=cos-1[cos25cos30+sin25sin30cos0]*30/30=5.00(°/30m)

(2)采用空间曲线法计算后二个测段井眼曲率

由公式:Δα=αB-αA(°)

αV=(αA+αB)/2(°)

K=[Δα2+Δφ2sin2αV]1/2/ΔL*30(°/30m)

并注意到测段长均为30m,可得:

对于第三个测段:

Δα=15-10=5(°)

Δφ=80(°)

αV=(10+15)/2=12.5(°)

K=[52+802sin212.5]1/2/30*30=18.02(°/30m)

对于第四个测段:

Δα=56-60=-4(°)

Δφ=79(°)

αV=(60+56)/2=58(°)

K=[(-4)2+792sin258]1/2/30*30=67.12(°/30m)

答:该四个测段的井眼曲率依次为5.62°/30m、5.00°/30m、18.02°/30m、67.12°/30m。

3、设计一口造斜——稳斜的井眼轨迹的二维定向井。造斜点井深为600m ,井底垂深为2430m ,井底水平位移为1650m ,造斜率为2°/30m 。设计内容包括:

(1)最大井斜角;

(2)造斜结束点和井底的实际井深;

(3)造斜结束点以及垂深为930m 、1530m 、2130m 点的水平位移;

(4)垂深为930m 、1530m 、2130m 点的实际井深。

解:

(1)最大井斜角

根据教材P260“设计例题2”中所述,得有关公式如下:

H 0=H-H Z

A 0=A

R 0=R 1

000

020200222tan A R A R A H H m

--+-=α

所以:

H 0=2430-600=1830(m)

A 0=1650m

R 0=R 1=1/K=1/[(2/30)*3.142/180]=859.325(m)

455.01650325.85921650325.85921650183018302tan 22=-???-+-=m

α 所以,最大井斜角为:

αm =2*(tan -10.455)=48.93(°)

(2)造斜结束点和井底的实际井深

造斜结束点的实际井深(设为L Z )为:

L Z =H Z +R 0αm =600+859.325*(48.93*3.142/180)=1333.95(m)

井底的实际井深:

造斜段的水平位移(设为ΔS b )为:ΔS b =R 0-R 0cos αm

=859.325-859.325*cos48.93=294.765(m)

造斜段末端的垂深(设为H b )为:H b =H Z +R 0sin αm

=600+859.325*sin48.93=1247.852(m)

稳斜段的水平位移(设为ΔS e )为:ΔS e =A 0-S b =1650-294.765=1355.235(m) 稳斜段的垂增(设为ΔH e )为:ΔH e =H-H b =2430-1247.852=1182.148(m)

稳斜段的长度(设为L e )为:L e =(ΔS e 2+ΔH e 2)1/2

=(1355.2352+1182.1482)1/2=1798.370(m)

所以,井底的实际井深(设为L )为:

L=L Z +L e =1333.95+1798.370=3132.32(m)

(3)造斜结束点以及垂深为930m 、1530m 、2130m 点的水平位移

造斜结束点的水平位移上面已经算出,为:294.76m 。

而造斜点井深为600m,上面已经算出造斜结束点的垂深为1247.852m,可知垂深930m点处于造斜段内。

假设该点所对应的井斜角为α930;由几何关系有:

sinα930=(930-H Z)/R0

所以:α930=sin-1[(930-H Z)/R0]=sin-1[(930-600)/859.325]=22.583(°)

所以,该点的水平位移为:

859.325-859.325*cos22.583=65.89(m)

因造斜结束点的垂深为1247.852m,垂深为1530m、2130m点则在稳斜段内。

所以,对于垂深1530m点,其水平位移为:

S b+(1530-H b)tgαm=294.765+(1530-1247.852)*tg48.93=618.54(m)

对于垂深2130m点,其水平位移为:

S b+(2130-H b)tgαm=294.765+(2130-1247.852)*tg48.93=1307.06(m)

(4)垂深为930m、1530m、2130m点的实际井深。

同(3)中所述,垂深为930m点处于造斜段内。所以,该点的实际井深为:

H Z+R0α930=600+859.325*22.583*3.142/180=938.74(m)

垂深为1530m、2130m点显然在稳斜段内。

所以,对于垂深1530m点,其实际井深为:

L Z+(1530-H b)/cosαm=1333.95+(1530-1247.852)/cos48.93=1763.41(m)

所以,对于垂深2130m点,其实际井深为:

L Z+(2130-H b)/cosαm=1333.95+(2130-1247.852)/cos48.93=2676.68(m)

答:

(1)最大井斜角为48.93°。

(2)造斜结束点和井底的实际井深分别为1333.95m、3132.32m。

(3)造斜结束点以及垂深为930m、1530m、2130m点的水平位移分别为294.76m、65.89m、618.54m、1307.06m。

(4)垂深为930m、1530m、2130m点的实际井深分别为938.74m、1763.41m、2676.68m。

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培训教材习题集

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培训教材习题集 四、简答题 1. 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有哪些?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基本参数? 答:井眼轨迹基本参数包括: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这三个参数足够表明井眼中一个测点的具体位置。 2. 方位与方向的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井斜方位角有哪两种表示方法?二 者之间如何换算? 答: 方位都在某个水平面上,而方向则是在三维空间内(当然也可能在水平面上)。 方位角表示方法:真方位角、象限角。 3. 水平投影长度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视平移与水平位 移有何区别?答:水平投影长度是指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

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水平位移是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或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实钻井眼轨迹上,二者有明显区别,水平长度一般为曲线段,而水平位移为直线段。 视平移是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上的投影长度。 4. 狗腿角、狗腿度、狗腿严重度三者的概念有何不同?答:狗腿角是指测段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之间的夹 角(注意是在空间的夹角)。狗腿严重度是指井眼曲率,是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 5. 垂直投影图与垂直剖面图有何区别? 答:垂直投影图相当于机械制造图中的侧视图,即将井眼轨迹投影到铅垂平面上;垂直剖面图是经过井眼轨迹上的每一点做铅垂线所组成的曲面,将此曲面展开就是垂直剖面图。 6. 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测段内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超 过180 实际资料中如果超过了怎么办? 答:因为假设一个测段内方位角沿顺时针变化超过180° 时,沿逆时针其变化则小于180°,所以一个测段内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 超过180°。实际资料中超过了,则可用如下方法计算: 当4- 4-1 > 180°时, △①i =O i -①i-1 -360 当①i-①i-i v -180 o时, △①i=O i-①i-i +360 o 7.测斜计算,对一个测段来说,要计算那些参数?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

水平井

水平井 无论是定向井,还是水平井,控制井眼轨迹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按设计要求中靶。但因水平井的井身剖面特点、目的层靶区的要求等与普通定向井和多目标井不同,在井眼轨迹控制方面具有许多与定向井、多目标井不同的新概念,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来作为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在长、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模式的形成和验证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轨迹控制问题,建立了适应于水平井轨迹控制特点的几个新概念。 地质给出的水平井靶区通常是一个在目的层内以设计的水平井眼轨道为轴线的柱状靶,其横截面多为矩形或圆。可以把这个柱状靶看成是由无数个相互平行的法面平面组成,因此,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与普通定向井、多目标井是个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主要体现是: 井眼轨迹中靶时进入的平面是一个法平面(也称目标窗口),但中靶的靶区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柱状体,因此,不仅要求实钻轨迹点在窗口平面的设计范围内,而且要求点的矢量方向符合设计,使实钻轨迹点在进入目标窗口平面后的每一个点都处于靶柱所限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的要素是实钻轨迹在靶柱内的每一点的位置要到位(即入靶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深和位移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矢量中靶。 对一口实钻水平井,从造斜点到目的层入靶点的设计垂深增量和水平位移增量是一定的,如果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偏离设计轨道,势必改变待钻井眼的垂深增量和位移增量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待钻井眼轨迹的中靶精度。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中所给定的钻具组合是在一定的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随着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钻具组合钻出实际井眼轨迹与设计轨道曲线的符合程度会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井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个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实钻井眼轨迹点的位置相对于设计轨道曲线总是会提前、或适中、或滞后,点的井斜角大小也可能是超前、适中、或滞后。 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点的井斜角大小对待钻井眼轨迹中靶的影响规律是:①实钻轨迹点的位置超前,?相当于缩短了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大,会使稳斜钻至目的层所产生的位移接近甚至超过目标窗口平面的位置,必将延迟入靶,且往往在窗口处脱靶。②轨迹点位置适中,?若此时井斜角大小也适中,是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符合的理想状态。但若井斜角大小超前过多,往往需要加长稳斜段,可能造成延迟入靶,或在窗口处脱靶。③轨迹点的位置滞后,?相当于加长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低,就需要提高造斜率以改变待钻井眼垂深和位移增量之间的关系,往往要采用较高的造斜率而提前入靶。 实践表明,控制轨迹点的位置接近或少量滞后于设计轨道,并保持合适的井斜角,有利于井眼轨迹的控制。点的井斜角偏大可能导致脱靶或入靶前所需要的造斜率偏高。实际上,水平井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也是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的综合控制,这对于没有设计稳斜调整段的井身剖面更是如此。在实际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我们根据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的新概念和实钻轨迹点的位置、点的井斜角大小对待钻井眼轨迹中靶的影响规律,将造斜井段井眼轨迹的控制程度限定在有利于入靶点矢量中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轨迹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有余地、并有后备工具条件时,应当充分发挥动力钻具的一次造斜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起下钻次数。

井眼轨道设计及监控软件的开发_王慕玮

第24卷 第12期2008年6月 甘肃科技 Gansu S cience and Technolo gy Vol.24 N o.12 J un. 2008井眼轨道设计及监控软件的开发 王慕玮1,范海燕2 (1.新疆油田公司井下作业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新疆油田公司装备处,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摘 要:W PM S井眼轨道设计及监控软件实现了井眼二维轨道和三维轨道设计模型的统一,轨道设计参数关系明确,剖面类型任意组合,采用解析法对设计参数精确求解,且能任意求解轨道设计参数,克服了以往在三维井眼轨道设计中利用数值法等难以求解的缺点,能在极短时间之内设计出合理的井眼轨道。满足定向井、水平井、侧钻井、分支井及多目标井等各种类型的井眼轨道设计和随钻轨道设计的需要。 关键词:水平井;井眼;轨迹;设计;监控 中图分类号:T E242 1 井眼轨道的设计 1.1 二维井眼轨道模型 典型的二维井眼轨道形式如图1,二维井眼轨道设计一般模型如图2所示。(所有图进单栏,排版时将此句删掉) 设计模型不仅包含了常规的三段制(J型),五段制(S型)和双增型轨道,而且还可令直线段长度为零,由此组成多种轨道剖面型式。具有8个轨道设计变量,任意给定6个参数,即可判定方程是否含有解。在有解的情况下,可唯一确定另外2个设计参数。对8个变量,任选2个进行求解组合,可得到28种求解方式。 应用所建立的二维经验轨道设计模型和求解公式,开发了井眼轨道设计软件。在设计时,可作到灵活,快速,精确的设计,能满足用户多种设计需求,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同时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1.2 三维井眼轨道模型 三维井眼轨道设计模型如图3。

钻井工程: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1.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有哪些?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基本参数?08 答: 井眼轨迹基本参数包括: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这三个参数足够表明井眼中一个测点的具体位置,所以将他们称为基本参数。 2.方位与方向的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井斜方位角有哪两种表示方法?二者之间如何换算? 答: 方位都在某个水平面上,而方向则是在三维空间内(当然也可能在水平面上)。 方位角表示方法:真方位角、象限角。 3.水平投影长度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视平移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 答: 水平投影长度是指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水平位移是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或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实钻井眼轨迹上,二者有明显区别,水平长度一般为曲线段,而水平位移为直线段。 视平移是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上的投影长度。 4.狗腿角、狗腿度、狗腿严重度三者的概念有何不同? 答: 狗腿角是指测段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是在空间的夹角)。狗腿严重度是指井眼曲率,是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 5.垂直投影图与垂直剖面图有何区别? 答: 垂直投影图相当于机械制造图中的侧视图,即将井眼轨迹投影到铅垂平面上;垂直剖面图是经过井眼轨迹上的每一点做铅垂线所组成的曲面,将此曲面展开就是垂直剖面图。 6.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测段内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超过180 ?实际资料中如果超过了怎么办? 答: 7.测斜计算,对一个测段来说,要计算那些参数?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哪些参数?测段计算与测点计算有什么关系? 答: 测斜时,对一个测段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五个:垂增、平增、N坐标增量、E坐标增量和井眼曲率;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七个:五个直角坐标值(垂深、水平长度、N坐标、E坐标、视平移)和两个极坐标(水平位移、平移方位角)。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第一章水平井的分类及特点 (2) 第二章水平井设计 (4) 第三章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基础 (8) 第四章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要点 (13) 第五章水平井井眼轨迹施工步骤 (21)

第一章水平井的分类及特点 水平井的概念:是最大井斜角保持在90°左右(大于86°),并在目的层中维持一定长度的水平井段的特殊井(通常大于油层厚度的6倍)。 一、水平井分类 二、各类水平井工艺特点及优缺点

三、水平井的优点和应用 1、开发薄油藏油田,提高单井产量。

2、开发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 3、开发重油稠油油藏,有利于热线均匀推进。 4、开发以垂直裂缝为主的油藏,钻遇垂直裂缝多。 5、开发底水和气顶活跃油藏,减缓水锥、气锥推进速度。 6、利用老井侧钻采出残余油,节约费用。 7、用丛式井扩大控制面积。 8、用水平井注水注气有利于水线气线的均匀推进。 9、可钻穿多层陡峭的产层。 10、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目的层性质。 11、有利于环境保护。 第二章水平井设计 一、设计思路和基本方法: 简而言之,就是“先地下后地面,自下而上,综合考虑,反复寻优”的过程。

二、水平井靶区参数设计 与定向井不同,水平井的靶区一般是一个包含水平段井眼轨道的长方体或拟柱体。靶区参数主要包括水平段的井径、方位、长度、水平段井斜角、水平段在油藏中的垂向位置、靶区形状和尺寸。 1、水平段长度设计 设计方法:根据油井产量要求,按照所期望的产量比值(即水平井日产量是临近直井日产量的几倍),来求解满足钻井工艺方面的约束条件的最佳水平段长度值。约束条件主要有钻柱摩阻、扭矩,钻机提升能力,井眼稳定周期,油层污染状况等。 2、水平段井斜角的确定 应综合考虑地层倾角、地层走向、油层厚度以及具体的勘探开发要求。 βα±?=90H ,β为地层真倾角 当地层倾角较大而水平段斜穿油层时,则应考虑地层视倾角的影响,[])cos(90H H d tg arctg Φ-Φ-?=βα, d Φ为地层下倾方位角,H Φ为 水平段设计方位角 3、水平段垂向位置确定 油藏性质决定了水平段的设计位置。对于无底水、无气顶的油藏,水平段宜置于油层中部;对于有底水或气顶的油藏,水平段应尽量远离油水或气水边界;对于既有底水又有气顶的油藏,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汇总

SY/T6332 –1997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Bit ty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orizontal well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准备、施工、相关安全措施及资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中半径水平井的施工。其它类型的特殊定向井亦可参照使用。 2 应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Y 5272-91 常规钻进安全技术规程 SY/T 5416-1997 随钻测斜仪测量规程 SY/T 5435-92 两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绘图方法 SY 5472-92 电子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 SY 5547-92 井底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93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广义调整井段generalized adjusting section

用于调整井眼轨迹的井段。可以是稳斜井段,也可以是曲率较小的增斜井段。 3.2 倒装钻具组合invert BHA 在钻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时,为了给钻头加压,将部分重量较轻的钻具放到钻具组合下部,把钻铤、加重钻杆等较重的钻具放到直井段或较小井斜段的钻具组合。 3.3 中靶预测target prediction 根据实钻井眼轨迹到达的位置及方位,对中靶前待钻井眼的长度、位移、造斜率及方位调整量进行预测。 3.4 有线测量方式wireline survey method 特指在水平井施工中,采用有线测量仪分段测取大斜度或水平段已钻井段的轨迹所需的井斜、方位数据的测量方式。 4 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4.1 直井段控制符合井身质量要求。 4.2 实际井眼轨迹到达靶窗时,在规定的靶窗内,其井斜、方位值还要满足在现有轨迹控制能力范围内确保轨迹在靶体中延伸的要求。 4.3 水平段轨迹应在设计要求的靶区范围之内。 5 准备 5.1 工具 5.1.1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平井分别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 (标准的附录)的要求准备。 5.1.2井底动力钻具的准备除符合SY 5547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检

井眼轨迹的三维显示

中文摘要 井眼轨迹的三维显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井眼轨迹三维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常规二维定向井轨道设计原则和几种轨道类型的计算方法,以及井眼轨迹测斜计算的相关规定、计算模型假设和轨迹计算方法。从井位、井下测量和计算三个方面对井眼轨迹误差进行了讨论并简要说明了不同的井眼轨迹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B和MATLAB软件编制了井眼轨迹的三维显示软件,并简要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流程、主要功能和难点处理,指出了软件的不足之处,展示了井眼轨迹三维绘图的所有运行界面,并附上软件说明书。最后,对井眼轨迹三维显示开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井眼轨迹三维显示 MATLAB Visual Basic 轨迹计算轨道设计误差分析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英文摘要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t home and abroad well trajectory 3-D display technology of the status quo,Summarized the conventional two-dimensional directional well the track design principles and track several types of calculation method,And the well trajectory inclinometer terms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the model assumptions and trajectory calculation. From the wells, underground measurement and calcul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well trajectory error was discussed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t well trajectory control. On this basis, using VB and MATLAB software produced a hole trajectory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software, and gave a briefing on the software design process, and difficulties in dealing with the main function, pointed out the inadequacy of the software, demonstrated the well trajectory 3-D graphics interface all the running, along with software manuals. Finally, the well trajectory 3-D displa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rospect. Keyword:Well trajectory;3-D display;MATLAB ;Visual Basic;trajectory calculation ;trajectory design ;Error Analysis

水平井井眼轨迹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工艺技术是水平井钻井中的关键,是将水平井钻井理论、钻井工具仪器和施工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技术,是水平井钻井技术中的难点,原因是影响井眼轨迹因素很多,水平井井眼轨迹的主要难点是: 1.工具造斜能力的不确定性,不同的区块、不同的地层,工具造斜能力相差较大 2.江苏油田为小断块油藏,油层薄,区块小,一方面对靶区要求高,另一方面增加了目的层垂深的不确定性。 3.测量系统信息滞后,井底预测困难。 根据以上技术难点,需要解决三个技术关键: 1、提高工具造斜率的预测精度。 2、必须准确探明油层顶层深度,为入窗和轨迹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3、做好已钻井眼和待钻井眼的预测,提高井眼轨迹预测精度。 动力钻具选择 一、影响弯壳体动力钻具造斜能力的主要因素 影响弯壳体动力钻具的造斜能力的主要因素有造斜能力钻具结构因素和地层因素及操作因素三大类。其中主要的是结构因素,其次是地层因素。 (一)动力钻具结构因素影响 1.弯壳体角度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单双弯体弯角是影响造斜工具造斜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井径一定情况下,弯壳体的弯角对造斜率的影响很大,随着弯壳体角度的增大,造斜率呈非线性急剧增大。 2.弯壳体近钻头稳定器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弯壳体近钻头稳定器的有无,对工具造斜率影响很大。如Φ165mm1°15′有近钻头稳定器平均造斜率达到30°/100米,无近钻头稳定器平均造斜率仅为20°/100米左右,相差近50%。 如陈3平3井使1°30′Φ172mm不带稳定器单弯螺杆平均造斜率为25°/100米,井身轨迹控制要求,复合钻进后,滑动钻进,造斜率仅为16-20°/100米。 3.改变近钻头稳定器到下弯肘点之距离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通过移动下稳定器位置可以改变近钻头稳定器至下肘点之距离。上移近钻头稳定器可大大提高工具的造斜能力,并且在井径扩大程度较大的情况下,造斜能力的上升幅度比井径扩大较小时要大。 (二)松散地层对工具造斜率的影响 据分析可知,下部钻具组合的造斜能力主要取决于钻头侧向力,而钻头侧向力来源于近

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竞赛钻井试题doc

钻井工程专业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一口井钻进之前人们预想的该井井眼轴线形状称()。 (A)井眼轨迹(B)井眼轨道(C)井眼曲线(D)井眼图形 2、一口已钻成的井实际井眼轴线形状叫( C )。 (A)井眼轨迹(B)井眼轨道(C)井眼曲线(D)井眼图形 3、水平井技术的迅速发展是从20世纪()年代开始的。 (A)60 (B)70 (C)80 (D)90 4、只能纠斜不能防斜的钻具是()。 (A)钟摆钻具(B)塔式钻具(C)偏重钻铤(D)满眼钻具 5、测斜仪入井后,为防止卡钻,活动钻具()。 (A)时间越长越好(B)不能连续长时间活动(C)尽可能转动(D)范围越小越好 6、水平井的摩擦阻力随井斜角的增大而()。 (A)不变(B)增大(C)减小(D)影响不大 7、()是确定水平井各项技术方案的依据。 (A)地面设备(B)工艺要求(C)曲率半径(D)储层特征 8、井眼轴线上某一点到()之间的距离,为该点的水平位移。 (A)井口铅垂线(B)井口坐标(C)井口(D)井口直线 9、根据井眼曲率的大小,水平井可分为()类。

(A) 2 (B)3 (C)4 (D)5 10、常规定向井的最大井斜角在()以内。 (A)60°(B)70°(C)80°(D)90° 11、水平井的最大井斜角保持在()左右。 (A)60°(B)70°(C)80°(D)90° 12、定向井中通常所说的“井深”是指()。 (A)斜深(B)垂深 (C)设计井深(D)井眼某点到井口直线长度 13、常规定向井和丛式井中的最大井眼曲率不应超过()。 (A)4°/30m (B)5°/30m (C)5°/35m (D)7°/35m 14、上扶正器能保证钻具上至少有3个稳定点与井壁接触,从而保证井眼的直线性。 (A) 2 (B)3 (C)4 (D)5 15、井眼间隙对钟摆钻具组合性能的影响() (A)非常明显(B)不太明显(C)比较明显(D)不明显 一、单项选择答案: 1、B; 2、A; 3、C; 4、A; 5、B; 6、B; 7、D; 8、A; 9、C;10、A;11、D;12、A;13、B;14、B;15、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每道题答案中只要有一个错误选择就不能得分,答案选择两个或以上都正确但不全的得1分,全部正确得2分) 1、定向井应用领域大体有以下情况(A、C、D )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第一次作业答案

第六章井眼轨迹设计与控制 第一次作业 1、已知某井的几个测段数据如下表所示(测段长均为30m),试计算每个测段的井眼曲率。分别用最小曲率法和空间曲线法计算,并加以对比。 解: 此处前二个测段采用的是最小曲率法,后二个测段的是采用空间曲线法。因此解题并不完整. (1)采用最小曲率法计算前二个测段井眼曲率 由公式:K=cos-1[cosαA cos B+sinαA sinαB cos(φB-φA)]*30/(L B-L A)(°/30m) 并注意到测段长均为30m,可得: 对于第一个测段:K=cos-1[cos35cos38+sin35sin38cos8]*30/30=5.62(°/30m)对于第二个测段:K=cos-1[cos25cos30+sin25sin30cos0]*30/30=5.00(°/30m) (2)采用空间曲线法计算后二个测段井眼曲率 由公式:Δα=αB-αA(°) αV=(αA+αB)/2(°) K=[Δα2+Δφ2sin2αV]1/2/ΔL*30(°/30m) 并注意到测段长均为30m,可得: 对于第三个测段: Δα=15-10=5(°) Δφ=80(°) αV=(10+15)/2=12.5(°) K=[52+802sin212.5]1/2/30*30=18.02(°/30m) 对于第四个测段: Δα=56-60=-4(°) Δφ=79(°) αV=(60+56)/2=58(°) K=[(-4)2+792sin258]1/2/30*30=67.12(°/30m) 答:该四个测段的井眼曲率依次为5.62°/30m、5.00°/30m、18.02°/30m、67.12°/30m。

井眼弯曲度、扭矩、钻井参数和能源与井眼轨道设计的关系

SPE 123710 井眼曲折、扭转、钻井参数和能量:在井眼轨道设计中起什么作用? Robello Samuel, 哈里伯顿,刘修善,中石化 版权所有2009年,石油工程师学会 这篇论文准备是2009SPE 技术年会上的演示文稿并于2009年10月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展览。 摘要 井身质量通常与井身的“光滑度”相关,它有很多的衡量方法,这些方法都与钻井过程和钻进的效率以及完井成本息息相关。目前,有几个参数如井眼的曲折、曲率、扭转角和钻井的各项指标,都被用于量化的井眼轨迹,或评估钻得光滑井眼的难度。除此之外,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的井身质量。与定性地量化井眼相比,钻井指数更主观地描述井身质量。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仅作为衡量井的难钻程度,而不是实钻井眼多么光滑。 另外一个在计算时被忽略重要参数是井眼的扭转。井眼的扭转描述了井眼轨迹的副法线向量对弧长的旋转速度,或密切面改变副法线方向的程度。它确保光滑的井眼轨并减少大位移和超深大位移井的摩阻扭矩。由于还没有行业标准量化这些参数,它们很容易混淆,在还没有适当的证明和理解时,就互换使用它们。本文提供这些参数,以及它们明确的定义和可以使用环境。几个计算示例以作简单指导。本文还提供了评价相对和绝对项在光滑井眼轨迹上应用这些参数的方法。本文还提供了用于衡量井身质量的最小能量,它是基于薄弹性梁非线性弯曲的数学标准。 介绍 随着更新的、更复杂的井底钻具组合的出现,监测这些工具的性能和井身质量的要求就更加迫切。滑动钻进和旋转钻进的交替进行,导致井眼成螺旋形;经常的滑动钻进,使井眼振荡变的更加明显。对摩阻扭矩定性的质量评价和定性估计在钻井施工的很多阶段相当的重要。当地质导向工具配合使用时,它们可以调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1997 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 Bit tyajectory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orizontal well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准备、施工、相关安全措施及资料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中半径水平井的施工。其它类型的特殊定向井亦可参照使用。 2 应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Y 5272-91 常规钻进安全技术规程 SY/T 5416-1997 随钻测斜仪测量规程 SY/T 5435-92 两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绘图方法 SY 5472-92 电子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 SY 5547-92 井底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9-93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广义调整井段 generalized adjusting section 用于调整井眼轨迹的井段。可以是稳斜井段,也可以是曲率较小的增斜井段。 3.2 倒装钻具组合 invert BHA 在钻大斜度井段和水平段时,为了给钻头加压,将部分重量较轻的钻具放到钻具组合下部,把钻铤、加重钻杆等较重的钻具放到直井段或较小井斜段的钻具组合。 3.3 中靶预测 target prediction 根据实钻井眼轨迹到达的位置及方位,对中靶前待钻井眼的长度、位移、造斜率及方位调整量进行预测。 3.4 有线测量方式 wireline survey method

特指在水平井施工中,采用有线测量仪分段测取大斜度或水平段已钻井段的轨迹所需的井斜、方位数据的测量方式。 4 井眼轨迹控制要求 4.1 直井段控制符合井身质量要求。 4.2 实际井眼轨迹到达靶窗时,在规定的靶窗内,其井斜、方位值还要满足在现有轨迹控制能力范围内确保轨迹在靶体中延伸的要求。 4.3 水平段轨迹应在设计要求的靶区范围之内。 5 准备 5.1 工具 5.1.1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平井分别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标准的附录)的要求准备。 5.1.2井底动力钻具的准备除符合SY 5547 的相关规定外,还应检测弯外壳体井下马达的弯曲角度。 5.1.3除反向双弯外壳体井下马达外,其它弯外壳体井下马达的下稳定器推荐采用偏心稳定器。 5.2 测斜仪器 斜测仪器应符合SY/T 5416 和 SY 5472 相关的规定。 5.3 资料 5.3.1 水平井钻井设计。 5.3.2 收集同地区完钻井的有关资料。 6 施工 6.1 直井段 6.1.1 配钻井液开钻。 6.1.2 采用防斜钻具组合钻进。 6.1.3 不允许使用刮刀钻头。 6.1.4 钻进中用单点测斜仪监测井斜、方位,钻完后测量全井段的多点数据。 6.1.5 有磁干扰的井段应使用陀螺测斜仪进行测量。 6.1.6 丛式井直井段作水平局部放大图,及时采取防碰措施。 6.2 定向增斜段 6.2.1 要点 6.2.1.1 定向时,合理确定装置角。 6.2.1.2 参照同地区方位漂移规律合理确定方位提前量。 6.2.1.3 使用随钻测斜仪。在有磁干扰的情况下,采用陀螺测斜仪。6.2.1.4 施工中,根据测量数据及时作出实钻轨迹图,与设计轨道进行对比,指导井眼轨迹控制。

钻井工程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 第五章井眼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1.井眼轨迹的基本参数有哪些?为什么将它们称为基本参数?08 答: 井眼轨迹基本参数包括:井深、井斜角、井斜方位角。这三个参数足够表明井眼中一个测点的具体位置,所以将他们称为基本参数。 2.方位与方向的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井斜方位角有哪两种表示方法?二者之间如何换算? 答: 方位都在某个水平面上,而方向则是在三维空间内(当然也可能在水平面上)。 方位角表示方法:真方位角、象限角。 方位线位置真方位角与象限角关系 真方位角=象限角第一象限 真方位角=180°第二象限-象限角 真方位角=180°+象限角第三象限 -象限角360°真方位角=第四象限 水平投影长度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视平移与水平位移有何区别.?3 答:水平投影长度是指井眼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即井深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水平位移是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所在铅垂线的距离,或指轨迹上某点至井口的距离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实钻井眼轨迹上,二者有明显区别,水平长度一般为曲线段,而水平位移为直线段。视平移是水平位移在设计方位上的投影长度。 4.狗腿角、狗腿度、狗腿严重度三者的概念有何不同?答:狗腿角是指测段上、下二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之间的夹角(注意是在空间的夹角)。狗腿严重度是指井眼曲率,是井眼轨迹曲线的曲率。 .5 垂直投影图与垂直剖面图有何区别?答:垂直投影图相当于机械制造图中的侧视图,即将井眼轨迹投影到铅垂平面上;垂直剖面图是经过井眼轨迹上的每一点做铅垂线所组成的曲面,将此曲面展开就是垂直剖面图。 6.?实际资料中如果超过了怎么办?180 为什么要规定一个测段内方位角变化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答: 测斜计算,对一个测段来说,要计算那些参数?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哪些参数?测段计算与测7.点计算有什么关系?答:坐标增量和井眼曲率;测斜时,对一个测段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五个:垂增、平增、N坐标增量、E 坐标、视平移)对一个测点来说,需要计算的参数有七个:五个直角坐标值(垂深、水平长度、E坐标、N 和两个极坐标(水平位移、平移方位角)。. .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 班级:采油60901 学号:200962276 序号:4 姓名:蒋凯 指导老师:卢林祝

在长、中半径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模式的形成和验证过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轨迹控制问题,建立了适应于水平井轨迹控制特点的几个新概念。 一、水平井的中靶概念 地质给出的水平井靶区通常是一个在目的层内以设计的水平井眼轨道为轴线的柱状靶,其横截面多为矩形或圆。可以把这个柱状靶看成是由无数个相互平行的法面平面组成,因此,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与普通定向井、多目标井是个截然不同的新概念,主要体现是: 井眼轨迹中靶时进入的平面是一个法平面(也称目标窗口),但中靶的靶区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柱状体,因此,不仅要求实钻轨迹点在窗口平面的设计范围内,而且要求点的矢量方向符合设计,使实钻轨迹点在进入目标窗口平面后的每一个点都处于靶柱所限制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控制水平井井眼轨迹中靶的要素是实钻轨迹在靶柱内的每一点的位置要到位(即入靶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深和位移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矢量中靶。 二、水平井增斜井段井眼轨迹控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对一口实钻水平井,从造斜点到目的层入靶点的设计垂深增量和水平位移增量是一定的,如果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偏离设计轨道,势必改变待钻井眼的垂深增量和位移增量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待钻井眼轨迹的中靶精度。 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中所给定的钻具组合是在一定的理论计算

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随着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经验总结,设计的钻具组合钻出实际井眼轨迹与设计轨道曲线的符合程度会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井下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个符合程度总是相对的。实钻井眼轨迹点的位置相对于设计轨道曲线总是会提前、或适中、或滞后,点的井斜角大小也可能是超前、适中或滞后。 实钻轨迹点的位置和点的井斜角大小对待钻井眼轨迹中靶的影响规律是: ①实钻轨迹点的位置超前,相当于缩短了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大,会使稳斜钻至目的层所产生的位移接近甚至超过目标窗口平面的位置,必将延迟入靶,且往往在窗口处脱靶。 ②轨迹点位置适中,若此时井斜角大小也适中,是实钻轨迹与设计轨道符合的理想状态。但若井斜角大小超前过多,往往需要加长稳斜段,可能造成延迟入靶,或在窗口处脱靶。 ③轨迹点的位置滞后,相当于加长靶前位移。此时若井斜角偏低,就需要提高造斜率以改变待钻井眼垂深和位移增量之间的关系,往往要采用较高的造斜率而提前入靶。 实践表明,控制轨迹点的位置接近或少量滞后于设计轨道,并保持合适的井斜角,有利于井眼轨迹的控制。点的井斜角偏大可能导致脱靶或入靶前所需要的造斜率偏高。实际上,水平井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也是轨迹点的位置和矢量方向的综合控制,这对于没有设计稳斜调整段的井身剖面更是如此。 在实际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我们根据造斜段井眼轨迹控制的新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误差分析

Mine Engineering 矿山工程, 2016, 4(4), 144-148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4810551609.html,/journal/me https://www.doczj.com/doc/4810551609.html,/10.12677/me.2016.44022 文章引用: 张瑞平, 高飞, 许倩, 郑红军, 蒋天涯, 苗青.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误差分析[J]. 矿山工程, 2016, 4(4): Error Analysis of Horizontal Well Path Control Ruiping Zhang 1, Fei Gao 2, Qian Xu 1, Hongjun Zheng 1, Tianya Jiang 1, Qing Miao 1 1CNPC Xibu Drilling Directional Drilling Technology Services Company, Urumqi Xinjiang 2 Xinjiang Oil Field Co.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Karamay Xinjiang Received: Sep. 30th , 2016; accepted: Oct. 14th , 2016; published: Oct. 19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481055160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ith many new directional wells and horizontal wells (such as Multilateral wells, Cluster wells, ERW, SAGD, Fire Flooding wells) application,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com-plex.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trajectory of horizontal well in drilling is higher and higher, especially in the old wells and ultra dense marginal reservoirs wells. Due to the environment, the precision of the instrument, the change of the magnetic field,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n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in the measuring process is measured. So there is deviation between the real drilling trajectory and design trajectory. By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error on trajectory control, this error can be reduced in slim hole trajectory control, and it also can improve th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well trajectory. I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well drilling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arget. It has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field operation. Keywords Trajectory Control, Horizontal Well, Measurement Error, SAGD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误差分析 张瑞平1,高 飞2,许 倩1,郑红军1,蒋天涯1,苗 青1 1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2 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Open Access

井眼轨迹计算新方法

井眼轨迹计算新方法 王礼学陈卫东贾昭清吴华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 摘要:在钻井和地质工作中常用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有5种,算法复杂程度和精度各不相同。其原理一类为将相邻两井斜测点视为一直线,算法较简单;另一类则是将相邻两井斜测点视为一平面曲线,算法稍复杂。一般地,基于平面曲线的算法其精度优于基于直线的算法。本文将介绍一种井眼轨迹计算的新方法─积分法,其原理是一种基于空间曲线的方法,其精度将高于常用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但算法稍复杂。 主题词:井深井斜角方位角井眼轨迹计算公式 钻井工程和地质工作中井眼轨迹计算是十分频繁的工作。随着地质勘探目标的更加精细,特别是定向井对地下靶心的准确定位,对井眼轨迹的确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眼轨迹的确定包含两部分,一是井眼轨迹的测斜工作,二是测斜数据的处理工作。井眼轨迹计算便属后者。本文介绍的是测斜数据处理新方法。 井眼轨迹是展布在三维空间中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通过测斜数据确定的。它据包括:井深(Measure Depth)L、井斜角(Hole Angle)α、井斜方位(Hole Direction)φ,称之为井斜要素或定向要素。通过井眼轨迹计算,得出以井口位置为坐标原点的各测量点的正北、正东和垂直位移以及水平位移、位移方位等。 目前国内外井眼轨迹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正切法(Tangential Method)、平均角法(Angle-Averaging)、平衡正切法(Balanced Tangential Method)、圆柱螺线法(Cylind-Spiral Method)和最小曲率法(Minimum- Curvature Method)等等。前三种方法将相邻两测点的井眼轨迹视为一直线(或折线),后两种方法将邻两测点的井眼曲线视为一平面曲线。事实上,相邻两测点间的井眼轨迹为一空间曲线,而且不同井所对应的空间曲线不相同。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求取每口井的实际井眼曲线,前面提到的5种常用方法都是实际井眼轨迹(空间曲线)的近似。根据实际计算和理论分析,基于平面曲线方法的圆柱螺线法和最小曲率法比基于直线方法的正切法、平均角法和平衡正切法要精确些,故在钻井工作中常用圆柱螺线法和最小曲率法来计算井眼轨迹。 本文将介绍一种井眼轨迹计算的新方法─积分法(Integral Method),它是

定向井井眼轨迹预测与控制论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810551609.html, 定向井井眼轨迹预测与控制论述 作者:于肖臣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04期 【摘要】定向井的施工是石油钻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影响井眼轨迹的因素包括地 质结构、钻具的类型、井眼的几何形状、钻井工艺的选择等。为了确保定向井井眼轨迹的准确,在钻井的过程中需要对井眼的轨迹做好预测工作。本文对定向井井眼轨迹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探究了定向井井眼轨迹预测的方案。 【关键词】定向井井眼轨迹预测控制 1 井眼轨迹预测的内涵 所谓的井眼轨迹预测就是指根据井眼当前的走向判断井眼的延伸方向。图1 描述的是井眼轨迹和轨道示意图,影响井眼轨迹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质特点、地层的倾斜度、岩石的种类和强度等。井眼轨迹的形成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当前无法根据这些因素对井眼的轨迹进行精确的判断,只能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借助一定的数据进行辅助的判断。为了确保井眼轨迹的精确度,在实际钻井的过程中需要实时的监控和调整钻头的前进的方向。井眼的实际走向在地面上是无法观察到的,只能在施工的过程中采用专门的仪器进行实时的观测。 2 井眼轨迹的预测依据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外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轨迹的根本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方向、速度两个方面,反映到钻井上来就是指钻速的大小和钻井的方向。钻井的过程中会产生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可以知道,在钻井的过程中,钻头的前进方向主要由钻头的受力情况所决定。而钻头的受力状况又受到钻具的形状、钻具的形变程度、地质特性等因素影响。 截至当前,对于井眼轨迹的预测还无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精确的计算,但通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辅助工具,可以制定出一套准确性较高的预测方法。 这套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测斜结果计算对比分析。在钻井的过程中需要对钻头的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并记录下观测的测斜结果,通过绘图的方式将测斜结果反映出来,并进行分析对比。其次是待钻地层因素分析。由于地质特性会对井眼的轨迹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当在钻井前对待钻地层的地质特点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结合相关的数据来预测井眼的轨迹方向。最后是近钻头钻具组合受力分析。这一过程需要从地层结构、井眼轨迹的形状、钻头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井眼的延伸方向预测。 3 井眼轨迹控制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