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人颂

好人颂

好人颂
好人颂

好人颂

村官颂》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今天咱把身边的村官拉一拉。村官不算官呀,算官也不大,一方百姓衣食住行可就全靠他。

说起俺村官,好事千百件,叫俺讲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他的名字叫陈国明,18 岁就当村官,一干可就是48 年。

他当官不象官呀,勤劳俭朴,廉洁奉公,助人为乐,群众都称赞。

黄河滩区太偏僻,发展比较慢,改革开放成就大啊,旧貌换新颜,行路不再难,路灯高空悬,现代化的新农村家家变化翻了天。说起陈国明呀,他尽把实事干,村里大大小小事儿他总挂心间。村官好了村风善,后陈寨村40 多年没案件,残疾人喜泪流啊,老年人笑开颜。

县委书记来慰问,竖起拇指把他赞,你这个老党员呀,一辈子不简单,虽然很平凡,但群众很喜欢,创建和谐社会就需要你这样的好领班。高温下你汗流浃背在田间,寒冬里你半夜三更忙在外边,抗洪抢险你冲最前,扛起麻袋一溜烟,七天七夜不回家,直到河水退了滩。

虽然你体重也就100 斤,但干起农活能顶两三男,尽管是66 岁一个老汉,但天天精力好象用不完。你常说为民办事是本份,吃亏受累你无怨言,风风雨雨四十八年,星星点点不能动地惊天,红白喜事还有家长里短,村里寸寸土地都有

你的汗水掺为修桥你累倒在街头,你还骑车几十里为灾区捐款虽然你一件衣服能穿10 年,但还是捐资助学美名传。今年逢大旱,渠水都干完,你天不亮就起床,挖渠引水源,干群一条心啊,灌溉不再难,保证了大旱之年粮食不减产。群众路线你实践,在你心里你不是官,

一心一意为村民,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一天两天还好办,你一下坚持四十八年,大伙富了你高兴,你为留守老幼服务在村中。这就是好村官陈国明,一个农村里的活雷锋,虽然业绩也不大,却把人间的温暖尽情挥洒,他不是英雄胜似英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传颂

一曲《村官颂》唱不完雷锋式好村官陈国明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今天咱把身边的村官拉一拉。”——节选自梁帅快板《村官颂》

人民网(记者李东风)“他是个好人,是个实在人,是个热心人… 认识陈国明的人,只要一提起他几乎都离不开这句话。这是朴实的农民对陈国明最真挚、最崇高的评价。

陈国明,男,生于1948年4月,现任河南省濮阳县渠村乡陈寨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会计。他从18 岁就开始当村干部,40 多年来在偏僻的黄河滩区自强

不息,勤劳俭朴,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淡泊名利,肯于吃亏,被誉为“雷锋式好村官”。

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陈寨村分为前、中、后三个村,陈国明作为陈寨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主要负责后陈寨村工作。40 多年来,后陈寨村谁家有事都会毫不见外的找他,而他也总是很热情很有耐心地去帮忙;分责任田时,个别不好的地块如果大家都不想要,陈国明就自己要;洪水来的时候,他不顾个人生死安危,冲在抗洪抢险最前面,曾七天七夜带病坚持在黄河小堤,扛起麻袋去堵堤时比年轻人跑的都快;“非典”时期,他临危不惧,视村庄如战场,严把进出关,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以前给村里那些去世的人帮忙换穿衣服,不管深更半夜还是炎热的夏天,他都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在他担任大队会计、村委会会计期间,村里帐目清楚,收支明白,从没花过村里一分钱

2010 年过完春节,村里的很多青壮年就出去打工挣钱了。灌溉渠需要清挖淤泥,村头小桥也需要修建。陈国明克服没有资金和劳力的困难,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半夜,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忙碌,终于清挖好了灌溉渠修建好了小桥,但他自己却累倒了。家里人埋怨他干活不要命,但他却说:“为了大家,我累倒也值得!”

他是一个活雷锋

陈国明勤劳惯了,经常独自在田间耕作,干起农活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了,他平

时吃穿也很简朴,甚至10 多年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的,但他在勤劳节俭的背后却有助人为乐的“爱好”。

因为主要靠种地生活,陈国明家的日子并不富裕。邻居家有的盖起了两层小楼,而他家的房子却还是30多年前的旧瓦房,其中三间经洪水浸泡早已成了危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省吃俭用对该乡马庄村、后园村、前园村的几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

平时赶集时遇到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会主动骑三轮车把老人送回家。下雨后田间小路沟多难走,他会把自己家没长熟的庄稼割掉一大片,让别人的车辆从自己家的责任田里经过。2007 年移动公司在后陈寨村建一座信号塔,陈国明给那些施工人员义务做饭,还送米送面、送西瓜。直到现在王师傅提起陈国明都还是很激动:“我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但从没见过像陈国明这样的大好人”。

陈国明虽然不富裕,但却多次捐款捐物奉献爱心。2008年5.12 汶川地震,2010年1月海地地震,2010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2010 年4 月青海玉树地震等等,他每次都是通过省市慈善总会或乡政府积极参与捐款,还在省慈善总会设立了陈国明爱心基金。40 多年来,像这样的善举陈国明做了很多很多。

有学校多次给陈国明送来了“捐资助学功德无量”的锦旗,感谢他多次卖麦卖玉米捐款助学。在多次奉献爱心的同时,难免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有人说他傻,甚至有人嘲笑他,说村里比他经济条件好的人很多,人家都不捐款,就他逞能。陈国明却说,儿女都出外打工了,家里存放的麦子也吃不完,卖掉些麦子能帮助些学生或是向灾区献点爱心,这比让他住好房子、穿好衣服都开心。

他是村民的好表率

陈国明一直强调孝老爱亲,而且自己先做好表率。岳父岳母健在的时候,他经常跑七八里路去岳父家帮忙干农活,岳父家那个村很多人都熟悉他,是出了名的好女婿。

陈玉柱是后陈寨村的一个五保户,到了晚年疾病缠身。陈国明经常去照顾他,不仅帮忙提水送饭,还经常用平板车拉着他跑到几里地外的卫生院看病,好几年如一日,直到最后老人欣慰地离去。

几十年来,后陈寨村家家户户都很孝敬老人关爱孩子,疾病磨难都不离不弃,从来没有发生过不孝顺老人的事。

点点滴滴,48 年如一日,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陈国明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2008 年时任濮阳县县委书记的张建国等领导看望他时,对他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很高评价。他先后被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网媒首届感动中国人物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