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

二、选择题

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

A.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趋势;

B.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C.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效用有下降趋势;

D.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4、小明消费了5个单位的妙芙蛋糕,第一块蛋糕的边际效用为10,第二块的边际效用为12,第三块为8,第四块为3,第五块为-2;当他消费者五块蛋糕时,他从中得到的总效用为

A. 信息不够。算不出总效用;

B. 31个单位;

C. –2个单位;

D. 35个单位。

5、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直角型的话,说明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偏好较强,对两一种商品无所谓;

D. 两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厌恶品。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沿着某一条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

A. 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 说明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是无差异的;

C. 说明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D. 说明当消费者多消费一个单位X时,如果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将少消费Y。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假设小李只购买CD和巧克力,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则他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A.CD的价格在变,而他的收入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

B.CD和巧克力的价格在变,而收入不变;

C.CD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他的收入也不变;

D.他购买的CD和巧克力的数量是固定的。

10、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变化,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变动。

11、如下图所示:预算线从MN 变到MN ’是因为( )

A. X 的价格上升了;

B. Y 的价格下降了;

C. 收入增加了;

D. 偏好改变了。

12、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 商品时,他愿意放弃( )单位x 而获得一单位y 。

A 、 1/2;

B 、2;

C 、1;

D 、1.5。

13、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 )单位Y 而获得1单位X.

A. 5;

B. 1;

C. 1/4;

D. 4.

14、若小明的MRS x,y 小于小丽的MRS x,y ,则对于小明来说,要想有所的,就可以( )

A. 放弃部分X,用以与小丽交换部分Y;

B. 放弃部分Y,用以与小丽交换部分X;

C. 或者放弃X,或者放弃Y;

D. 以上都不对。

15、如右图,小明目前的消费组合是Z,为了在不超过预算约束的情况下提高效用,它应该( ) A. 消费更多的Y 和更少的X;

B. 消费更多的X 和更少的Y;

C. 消费更多的X 和Y;

D. 减少对两种商品的消费。

16、下列哪种说法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 A. MRS xy =MU x /Mu y

B. MRS xy = P x /P y;

X Y

M

N

N ’ X

C.MU x/ P x =Mu y /P y= MU Z/ P Z =…..=λ消费者每花一块钱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

等。

17、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8、需求曲线是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19、某低档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20、需求曲线上的各点()

A.不可能表示该消费者的效用最大点;

B.表示消费者边际效用最大的点;

C.不表示效用最大点;

D.是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均衡点的轨迹。

二、判断题

1、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3、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则她总是把收入的一半花在X上。

4、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越大。

5、吉芬商品是一种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6、价格消费曲线的各点表示两种商品价格变动时,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7、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同,但随与消费者来说,花在这两种商品上的最后1元钱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

8、如果消费者的偏好不发生变化,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也不会变化。

9、具有正数斜率的无差异曲线不存在。

10、当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为恩格尔曲线。

三、简答分析题

1、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已经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装上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了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否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提到钻石与水的悖论:在人们生活中,作为必需品的水无疑比作为高档品的钻石重要的多,但钻石的价格比谁的价格却高得多,如何解释?

3、分别画出具有下列特征的无差异曲线:a、MRS递减;b、MRS递增;c、MRS不变。解释图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在MRS递增或不变的场合,均衡点是否表示消费者只购买其中一种商品?

4、对不同消费者,画出对啤酒与可乐的偏好的无差异曲线:

1)消费者甲喜欢啤酒但不喜欢可乐,他总是喜欢有更多的啤酒不管他有多少可乐;

2)消费者乙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三瓶可乐和两瓶啤酒无差别;

3)消费者丙喜欢喝啤酒、可乐混在一起各占一半的饮料,他从不单独只喝啤酒或只喝可乐。

5、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区别。

6、画出完全替代商品的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并进一步推导其需求曲线

(提示:设两种商品价格为P1 ,P2,分情况讨论当P1 < P2,,P1> P2,,P1= P2,,对应的曲线形状)

7、试画出完全互补品的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四、计算题

重点题型一: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求消费者均衡?

1、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 x1·x2,他所要购买的商品1价格为每单位1元,商品2每单位2元,他准备花12元用于购买两种商品:1)试求效用最大时对两种商品的购买量;2)当效用最大时,MRS为多少?3)、如果该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各3个单位,则他的边际替代率是大于1/2,还是小于1/2,试作解释。

2、一个消费者每月用200元购买两类食品,肉制品x1平均每磅4元,豆制品x2平均每磅2元,

1)画出他的预算线;

2)如果他的效用函数为U(x1,x2)=x1+2x2,为使效用最大化,x1,x2各为多少

3)如果商品2的价格提高到每磅4元,请画出新的预算线,并求出效用最大化的x1与x2。(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写出效用函数,可通过对其求导得到边际效用函数,再利

用消费者均衡条件MRS xy =MU x/Mu y = P x /P y求得相关问题。也可利用已知的效

用函数和预算约束线方程构筑拉格朗日函数求得)

重点题型二:如何通过已知的效用函数推导需求函数?

3、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拟效用函数U(x1,x2)=log(x1)+ x2,

1)试分别求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提示:同上)

2) 试证明x1的消费与收入无关。

4、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U(X,Y)=X a Y b,设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 和P y, 消费者用于两种商品的消费支出为I,

1)试推导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2)试证明,当两种商品的价格和消费支出同比例变动时,消费者在两种商品上的支出比例不变。

重点题型三:对消费者福利状况的判断

5、一座桥修好后,为补偿成本征收过桥费,发现过桥人数X与过桥费P的关系为P=12-2X:1)画出过桥的需求曲线;2)如果可以免费过桥,过桥人数是多少?3)如果征收过桥费P=6,消费者剩余的福利损失是多少?

5、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10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来代替。现在煤气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政府给予消费者10元作为价格补贴。问消费者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提示:可设煤气的初始价格为1,画出不同情况下的预算线,通过比较不同均衡情况均衡点的位置来判定)

重点题型四: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分解

6、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X.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4, P y=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

1)该消费者达到均衡时的消费组合和效用水平;

2)若X的价格上升至9,按希克斯分解,画图说明并求解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例题讲解

第四章 消 费 者 行 为 理 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商品或劳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与需要。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减)量。 (3)消费者剩余:就是某商品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差额。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对商品效用的评价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正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可以获得消费者剩余。 (4)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或两组)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也叫效用等高线。 (5)收入消费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消费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6)价格消费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7)替代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用较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 (8)收入效应:指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例2某消费者消费X 、Y 两种消费品的效用函数为:U=XY ,X 、Y 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 (1)求消费者的需求及效用水平。 (2)若X 的价格上升为9,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 (3)X 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 (4)求X 价格上升为9后,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解:(1)预算约束式为4X+4Y=144 将Y=36-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 (36-X )=-X 2+36X 效用极大化的条件为:du/dx=-2X+36=0,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式得Y=18,代入效用函数得:U=324 (2)X 价格上升为9后,预算约束式变为:9X+4Y=144 简化后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 U=X (36-2.25X )=-2.25X 2+36X 效用极大化的条件为:du/dx=-4.5X+36=0,故X=8 代入预算约束式得Y=8,代入效用函数得:U=144 (3)假设X 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要的收入为I ,那么其预算约束式变为:9X+4Y=I 所有的已知条件为:9X+4Y=I 与 XY=324 整理后得:I=9X+X X X 129693244+=?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收入—消费线价格—消费线恩格尔曲线收入效应 价格效应替代效应 二、填空题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 2. 经济学中边际的含义是。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 4.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 5. 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6.消费者剩余与关系甚大,其值越高,消费者剩余。7.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的曲线,其斜率为,表明两种商品不能同时或。 8.如果无差异曲线上某点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个单位的X而获得1个单位的Y。 9. 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效用。 10. 边际替代率可以转换成之比。 11*. 互补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与横轴平行的部分MRS= ,而与纵轴平行的部分MRS= 。 12*.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为。 13.当商品价格不变,收入水平发生变动时,预算线。 14.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15*. 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效应意味着该物品的消费量会减少,而如果该物品是正常物品,效应又会加强前一种效应。 三、选择题 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有用性的大小; B.取决于它的价格; C.可以比较; D.A和C; 2.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不确定; 3.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2.当总效用曲线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曲线( ) A.达到最小 B.达到最大 C.为零 D.为正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获90效用,消费三单位获得121效用,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为( ) .40 C 4.一条代表某消费者可以通过花费其所有收入从而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 A.需求曲线 B.供给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5.预算约束线的条件决定于( )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价格 6.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 A.它的边际效用 B.它的使用价值 C.它的市场供求状况 D.它的总效应 7.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1到第5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9,那么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 ) .19 C 8.如果商品x 、y 的价格分别为Px 、Py 是即定的,当Py Px MRSxy 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 A.增多消费x ,减少消费y B.同时增多消费x 和y C.减少消费x ,增多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 和y 。 9.当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时,其总效用的变化可能是( ) A.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增加 B.随边际效用的下降而下降 和B 都对 D.以上都不对 10.某消费者只消费x 和y 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意味着,沿一条无差异曲线,随着他对x 的消费增加( )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效用与偏好 所谓“偏好”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这种偏好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那么,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将要购买什么和不购买什么,其最终的选择将是由他的个人偏好决定的。 为了这—分析目的,现代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者是以一种理性的、可 为了确保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又对偏好做出了一些假定,通常把它们称为消费者偏好公理或理性公理。 公理一:完备性。即消费者能够按照其偏好而对所有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序。 公理二:传递性。设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X、Y和Z,如果他对X的偏好胜于Y,对Y的偏好胜于Z,那么,他对X的偏好必定胜于Z;或者,如果他对X和Y的偏好无差异,对Y和Z的偏好也无差异那么,他对X和Z的偏好也必定无差异。 公理三:“不饱和性”公理。即消费者对数量多的商品组合(例如5个苹果和4个梨)的偏好永远强于对数量少的商品组合(例如4个苹果4个梨) 经济学家既用效用这个概 1. 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所谓欲望是指人们对物品缺乏的心理感受和求得满足的主观愿望。满足它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的可用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二是人们在消费商品时对满足需要程度的主观感受。 如何衡量商品效用的大小呢?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理论:一种是认为可以用某种效用单位来计量效用的基数效用论;另一种是认为效用不能计量,只能从不同效用的大小序列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序数效用论。 2. 效用如何度量,有两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是基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词(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物品所得到满足的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第二种是序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虽然两种理论对效用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理论都接受边际学派的—条基本定律,并认为这条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商品,即在进行商品购买的选择时,人们通常把他们的收入分配于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这种多样化的一个原因是,当他们消费越来越多的任何一种商品时,他们从这种商品的新增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必定从某一点开始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gial utility)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21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预算约束线 2、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 4、完全替代品 5、完全互补品 6、正常物品 7、低档物品 8、收入效应 9、替代效应 10、吉芬物品 二判断题 1、______ 我们用横轴表示炸薯条的数量,用纵轴表示汉堡包的数量。而且,如果 炸薯条的价格是0.60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 2.40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0.25(而且是负的)。 2、______ 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3、______ 无差异曲线衡量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时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 品的意愿。 4、______ 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 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5、______ 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6、______ 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物品,那么收人效应引 起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7、______ 收人效应用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向新边际替代 率的一点移动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来衡量。 8、______ 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三、单项选择题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

a. 直线。 b. 凹向原点。 C.直角形。 d.不存 在。 2、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价格是5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 5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 10美元,而三明治的 b. 10 c. 2 d. 0.5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 a. 权衡取舍率。 b. 边际替代率。 c. 边际权衡取舍率。 d. 边际无差异率。 4、以下哪一种关于无差异曲线标准特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 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c. 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d. 无差异曲线向外突出。 5、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 a. 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 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咼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顶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一点。 6、以下哪一种关于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最优时 a.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c. 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e. 以上各项都不正 确。 7、假设我们用横轴表示原点,当我们从有丰富的X物品的量,纵轴表示 X物品变动到有丰富的 Y物品的量。如果无差异曲线凸向 Y物品时,Y物品对X物品的边际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 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一个论述是错误的 A. 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0 B.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凸性 C.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0(,),,U X Y X Y αβαβ=<<,则对该消 费者而言,商品X 和商品Y 是完全互补关系 D. 对于消费者而言黄金很贵,水很便宜是因为水的边际效用较黄金的边际 效用更小。 2.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in{bY aX U =,则对该消费者而言( ) A.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替代; B.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互补; C.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 D. 消费者要保持效用不变,则减少一个单位的X 就必须增加一个单位的Y 。 3. 以下有关边际替代率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C. 如果X 商品和Y 商品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则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1 D. 无差异曲线如果凹向原点,则意味者边际替代率是递增的 4. 以下关于消费者预算线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总是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C. 如果消费者意愿接受的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率恰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 格之比,则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 的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D. 以上论述都不对 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形成的切点被称为消费者均衡点。以下对消费者均衡点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消费者在均衡点上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C.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去消费两种商品所产生的效用相 等;

对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评析

摘要 本文在需求、供给与价格平衡的基础上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动机,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研究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从而进行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并进一步分析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关键词 需求曲线、消费者行为动机和选择、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均衡、效用。 正文 一.效用 案例1:兔子和猫争论着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抢着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青草,那股清香味儿,远远胜过萝卜。特别是春天的青草,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我一说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老鼠更好吃的东西了。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嚼起来又酥又松。只有最幸福的动物,才懂得老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他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争论了好久,还是得不到解决。最后只好去找猴子来评个理。猴子听了他们的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说:“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蛋,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嗨!说起桃子,我的口水只能往肚里咽(yàn),那个甜蜜味儿,谁吃了谁都会高兴得唱歌。

你们这回该记住了吧,世界上最好吃的是桃子。”猫听了直摇头,他说:“我以为你要说别的什么,没想到你会说桃子,那玩意毛刷刷的有什么好吃的?你拿十个桃子,也抵不上一只老鼠。算了吧,我可不相信你的话。”兔子听了没有说什么,不过,他心里这样嘀咕:“要是说桃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我宁肯吃青草呢?”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 思考:虽然兔子、猫和猴子在面对“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但当青草、老鼠、桃子分别面对兔子、猫和猴子时却发挥了相同的作用,都满足了兔子、猫和老鼠的需求。 概述: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或效用大小,不仅取决于商品或服务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还取决于消费者是否具有消费该商品或服务的欲望,以及消费对其满足程度的自我感受。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那么,如果消费者消费了一定数量的商品,他到底得到了多大程度的满足呢?这就有一个“满足程度”,即效用大小的度量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的效用概念,一种是基数效用;另一种是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相适应,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基数效用论采用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另一种是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可以用基数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这种假定是以人们能够说出每件商品的效用为前提的。但效用具有主观性,每个人对商品的效用的需求大小不同,每个人也不知道每一件商品的准确效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消费者根本不必知道每件商品的效用大小,只需要知道商品哪件商品能使自己得到较大的满足就可以了,又或者是可以能够排出自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填空 1、个人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称为效用,它取决于个人的偏好,是一种心理感觉。 2、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3、一个人从增加1单位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4、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经济分析中假设个人选择的消费量是要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6、如果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7、预算线说明了在收入与价格及定势,家庭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量。 8、如果用横轴表示A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B商品的数量,A商品价格上升将使预算线更加陡峭。收入增加将使预算线向外(右方)移动。 9、无差异曲线表明了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 1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替代效应意味着该商品的消费量减少,而如果该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又会加强前一种效应。 11、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居民收入越高,对所有正常商品的消费量越多,这就是所说的收入效应。 12、当工资率上升时,替代效应鼓励减少闲暇,收入效应鼓励增加闲暇。 二、判断 1、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T) 2、一种商品的效用代表了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F ) 3、从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所得到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T )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 F ) 5、当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使总效用最大时,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T ) 6、如果居民户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而且所有收入全部支出,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T ) 7、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如果X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消费就要增加。( F ) 8、效用无法观察也无法衡量这一事实使边际效用理论基本是无用的。( F )

4、消费者行为理论_效用

CH4 效用 1、效用: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效用是描述“偏好”的。 2、※ 效用函数:是为偏好排序的一种简便方法。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定一个数字,使具有较多偏好的消费束>具有 较少偏好的消费束。 基数效用:表示效用水平的数字有意义,两个消费束之间的效用差额有意义。在现实中意义不大。 序数效用:表示效用水平的数字没有意义,两个消费束之间的效用差额没有意义。U(X,Y)。 一般,采用序数函数。 效用函数的值,只在对不同消费束进行排列时才有意义。 3、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 (1)单调变换——若u 1>u 2,则“×正数、﹢任意数、奇次幂”,>方向不变(定义域、值域都不变)。 (2)效用函数,正单调变换后,还是效用函数,偏好不变。 (3)单调函数的变动率:是正的。 (因为:⊿f 与⊿u 方向相同),图形总是正斜率。 4、从几何上说,效用函数,是为无差异曲线,标序数。 单调变换,是为无差异曲线,重新标序数。 二、不同偏好的效用函数 1、完全替代 效用函数:u(x 1, x 2)=a x 1 +b x 2 (a 、b 是衡量商品1、2对于消费者的“价值”的正数) 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b 如:u(x 1, x 2 (——可以单调变换)。 2、完全互扑 x 1, x 2)=min{ a x 1 ,b x 2} (a 、b 是描述商品消费比例的正数) 3效用函数:u(x 1, x 2)=v(x 1)+ x 2=k (k 是常数=无差异曲线纵轴的高度) 拟线性效用:=“局部线性”效用,即,对商品2,效用函数是线性的;对商品l ,是非线性的。 如:u(x 1, x 2 x 2、u(x 1, x 2)=ln x 1+ x 2,是拟线性偏好。 v(x 1, x 2)= x 1 + 22x + 2 x 也是拟线性偏好。 4、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效用函数:u(x 1, x 2)=1a x ×2b x (a b 是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正数,a+b=1)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是性状良好的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了解消费者偏好、效用和消费者行为选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性质与特征;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其运用,以及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 〖主体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常沿偏好关系→效用函数→需求函数(一般的分析法),偏好关系→需求函数(显示偏好理论)两条主线论证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采用大多数初级微观经济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方式,分效用论、消费者行为均衡分析和消费者行为均衡的运用三部分讲解。其中效用理论主要是用来解释消费者需求动机和行为的基本原则。消费者行为均衡分析主要是解释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其中,基于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被称为边际效用分析;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被称为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行为均衡的运用主要解释需求曲线的形成及其性质,分析一些现实问题。 〖重要概念〗 效用;消费者行为选择;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消费者的理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边际效用分析——基于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2. 无差异曲线分析——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3. 推导需求曲线 难点: 1.为什么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基数效用论:MU1/P1=λ; 序数效用论:由价格变化引起的总效应变化(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解释。 2.消费者均衡与效用最大化的内在一致性分析。 3.边际效用分析与无差异分析对消费者均衡条件分析的内在一致性。 〖授课方式〗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采取讲解方式;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主要采取案例讨论的方式。 〖教学要点〗 一、微观经济学论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思路: 1.偏好关系→效用函数→需求函数(一般的分析法) 2.偏好关系→需求函数(显示偏好理论) 二、消费者行为选择及其在需求理论中的地位 消费者行为选择是指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与消费品价格约束下,通过调整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组合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消费者行为选择理论是分析需求曲线的核心工具,构架了消费者需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 三、消费者偏好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对应教材第五章及第五章附录) 在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要研究消费者的资源配置行为,即消费者如何用有限的收入购买到适当的消费品以获得最大的满足。通俗地讲,所谓消费者行为理论,就是对下面2个问题作出回答,即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根据什么原则来决定购买何种消费品,每一种买多少?消费者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用经济学术语说,即达到消费者均衡)? 第一节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 经济学把消费者在某种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如果消费者在商品消费中感到快乐,则效用为正;反之,如果消费者感到痛苦,则效用为负。 商品所以能带来效用,主要是因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人们消费某种商品,实际上是在利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并在对商品有用性的使用中获得一定的效用。因此,使用价值是效用的物质基础。效用与使用价值密切相关,但又截然不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有用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是否消费商品而转移;而效用是对消费欲望的满足,它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们只有消费商品才能获得效用。 二、效用的三大特征 效用是商品对欲望的满足,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效用具有主观性、非伦理性和差异性三大特征。 1、主观性(主观感受)(如隐形眼镜):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有无,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的主观感受。例如,一支香烟对吸烟者来说可能有很大的效用,而对不吸烟者来说,则可能毫无效用,甚至为负效用。 2、非伦理性(中)性: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欲望是中性的,商品满足的欲望,可以是求知、求美等有益的欲望,也可以是吸烟、酗酒等不良的欲望,甚至还可以是背离道德、违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从上章的分析知道,需求规律是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现反方向变动的规律,需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呈现这一形状呢?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说明存在于这种关系背后的原因。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也就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如何以现有的货币收入,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消费者行为达到最佳境界。 西方经济学研究消费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一、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其购买动机,这种动机主要来自于他的某种欲望(Wants)。欲望即需要,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这种欲望或者从肉体产生,或者从精神产生,消费就是满足这种欲望的一种合乎目的的经济行为。关于欲望或需要的学说,目前最流行的是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欲望或需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的欲望或需要是按以上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驱使人们不断追求最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就是人们无限的欲望。但是,人们的欲望或需要不可能得到无限的满足。这是因为,(1)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提供的产品也有限;(2)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只能满足部分欲望;(3)欲望或需要的满足必须依靠他人的劳动来提供,而任何人所提供的劳动都有限,正因为资源、产品和时间有限,人们就必须在资源、产品和时间中加以最优选择,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行为的理想境界。 (二)效用 支配消费者行为的潜在力量是商品和劳务所提供的效用(Utility)。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它是人们所需要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选择题: 1.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 A.边际效用为负,且递增; B.边际效用为正,且递减; C.边际效用为正,且递增; D.边际效用为正,可能递增也可能递减; 2.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A.边际效用最大;B.边际效用为零; C.总效用为零;D.以上都有可能。 3.第四张葱油饼带来的满足不如第三张葱油饼这一事实是下列哪一个概念的例子? A.消费者剩余;B.总效用递减; C.边际效用递减;D.价值之谜。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以上都有可能。 5.水与钻石的价值之谜(水比钻石对人更有用,但价格却低得多),可用下列说法解释的是 A.钻石的总效用更高;B.水的边际效用高; C.钻石的边际效用高;D.钻石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6.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取决于它的价格; C.不可比较;D.可以比较。

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8.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9.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技术替代率; C.边际转换率;D.边际效用。 10.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设商品X的数量由横轴度量,商品Y的数量由纵轴度量)。 A.商品Y;B.商品X;C.商品X和商品Y;D.商品X或商品Y。

习题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 曲為vi/mf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 ?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 ?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2 ?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A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3?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 X的价格为10, 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 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C )。 A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 .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 .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 ?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D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5 .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 A ?正常品或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6 ?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 C )。 A ?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 C ?无数的无差异曲线 7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 )。 A ?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 ?消费者的收入 C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 ?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C )。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 .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10.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了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X 是(C )。 B .低档品 D .必需品 B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B ?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B )。 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B )。 B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D )。 12 ?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结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 A ?需求曲线 B ?价格一消费曲线 7个单位X 和3个单位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判斷正澳题 …_____ I.我忆用横轴衰示蚱暮条的數量,用煤轴件毂汉蚩包的散址。而R,如果炸暑条的价格是D.6C美元,而汉堡也的价格是2 40美元,那么.预算妁束蜒的斛率是0.25 (而轻是负的儿 ______ 2.预算約束壊是贏涓费者提供了恤样禱足程度的一组商晶俎合。 ______ 3-无誉界曲线輪摄在慄持橋足程度不变时第费着用一称畅趕交換労-种物品的3KW. ______ 4.当在一个用毎条轴表示一种物品■的图上作團时,无雀异曲勰通常是向右下方倾鋼(负的)的直线。 …_ £如果曲种物品是完全替优品*与这两杵物品相关的无差异曲织在最优时相交° _ 氐无誥异闊蛾倾向于凸向原点”囲为如果消费者拥有的掘換出去的第品塞*他衍就JB意用大号的世冲物品来换另一艸鞫品-_ ...T在消费者的最优点.草果与植子的边际替优攀那于播子愉格与萃果愉桔的比率. ______ 8-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站越用薄,无差异齟鞍肚凸向购羅 _…3如果种物品的盘幡下降,替优效应总会引起儀?品的需珈量堆加l W.如果一郵物品的WTff,而且,这榊渦是正常■釦收ASft?引罐诔物屈需球量淹仇1L如睪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見,这肿?品矗低档■品,枚人效应引起谨物品需求fit减少口1Z收人效应用价桔变雨时那起的消费憾动便消费耆沿着一豪底定的无盖异曲线向新边际替代率的点楼动来Wft. ______ 11利率上升总会引理储蓄■塔加口 . _____ 14.吉芬物品是极瑞的低档输品。 _ ____ 15.可以用清费者选择理论证期劳动供给曲绘臨定向右上方lift. 单项选择题 1.消费者可U1承担的清费组合的限制娥称为 九无羞异曲线。 b*边际荐代率。 汶预算的束域口 d+消费限制。 2.以下娜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别起的替优效应屉小? 7-11便利店的汽袖和快克便利店的汽油* b右解鞋和左卿曜卩 t可口可乐和百事呵乐Q i百成議睥相和库尔斯攏坤輛* 工完全■忧品的无差异曲线垦 直媒* h as^m.^o t凸向原点4 血 e-不俘在g 4.假设消费老必硕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用橫轴表示比萨饼数矢用纵轴裘示三明治数量"而曰.如果比萨讲的愉虽是W美元*而=明治的fft格足 盲羌元,那么,加算约束践的斛率是 也5 b.10 心2 d. 0 5 氐以下哪一那关于无差异曲缆标雜特征的说機鳧不正确的片 x无券异曲蛛向右下方帳斜° K无差异曲绘不相互交更。 克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俯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tttto d.无差H曲耀向外突出。 7-消费普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哥是 氏在预算妁束缆不变时消掛者达對最禽无差舁曲戟的■-点“ K消费靑达到锻商无崔异曲线的-点“ c.聘条駅岗无差异曲裁的相交点。 d.预算妁束録与无差异曲统相交之点。5.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氐权衡取舍 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边际无差异率亠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概要 1.1.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行为,目的并不在于指导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购买哪种商品,而是为了从理论上对消费者行为加以概括,从而为研究市场需求提供理论基础。 2.2.基数效用理论假定,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可以用统一的效用单位来精确地衡量,消费者在各种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这研究消费者行为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而序数效用理论则假定,消费满足程度的高低,仅仅表现为消费者偏好的强弱,不需要也不能够用效用单位精确地衡量。由于序数效用理论放松了假定,但仍然能够获得与基数效用一致的结论,故而是理论上的进步。 3.3.基数效用理论依据的公理性假设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规律来源于对日常经验的归纳,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而序数效用理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假定各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在持续地以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过程中,被替代的商品数量越来越少,这一点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仅仅消费一种商品,而是同时消费几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也是对经验的归纳,是公理性假设,不能被逻辑推理所证明。 4.4.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购买的商品数量能使主观满足程度达到最大的状态。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能推 导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P X /P Y 。撇开基数和序数意义上的区别,两种理论对 消费者行为的描述殊途同归。 基本概念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

预算线基数效用序数效用 选择题 1.在MRS递增的情况下,均衡点是消费者只购买其中一种商品,这一判断是() A.A.错误 B.正确 C.需依据商品性质而定 D.假设与结论没有关系 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 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A.停止购买 B.增加X,减少Y C.增加Y, 减少X D.同时增购X,Y 3.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设x由横轴度量,y由纵轴度量) A.商品Y B. 商品x C. 商品x和商品y D。货币 4. 若消费者甲的MRS XY 大于消费者乙的MRS XY ,那么甲应该()。 A.用X换乙的Y B、用Y换乙的X C、或放弃X或放弃Y D、无法判断 5.对于一条向上倾斜的无差异曲线,我们知道() A.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B.消费者偏好有了改变; C. X或Y的价格有了改变; D.对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不可能发生。 6.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7.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3.1消费者选择(如何花钱) 3.1-1消费者的预算约束 ——收入、价格 既定收入的预算约束: I 既定,而有X 和Y 两种商品选择 I =Px Qx+ Py Qy A I P A I P X B 0 B 1 为何选A 、B 、C 、E ? 约束取决于I 和P ,约束内的选择取决于偏好。 k I = P X P Y AB 变动 If :Px ↑(↓)转动,k I 变 If : I↑(↓)移动,k I 不变 3.1-2选择的基础:效用 (Utility ) 基数效用论:可计量汇总 1.含义:序数效用论:不可计量汇总,但可排序

注意效用的主观性:因人而异 2.边际效用递减 内省式实验:反省平日行为收集数据的方法 ①边际效用:MU=△TU/△Q P卖价Q MU TU 5 0 00 5 1 1010 5 2 919 5 3 524 5 4 024 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期随着人们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单位商品给人带的满足程度越来越小。 价值由MU决定。效用价值论∵原意支付的P(评价)反映了商品价值,P(评价)取决与MU 。 3.1-3最优消费选择P(评价)1.一种商品最优消费选择 市场P(卖价) Q 只有当P(卖价)﹤MU= P(评价),才有成交。

P(卖价)=MU= P(评价),效用最大。 P(评价)是由消费者最后一单位商品的MU决定 2. 最优消费选择(效用最大化条件) 约束条件:I= Px Qx+ Py Qy Px=MUx 、Py= MUy ?Px/ Py = MUx/ MUy (相对价格=价值比例)? MUx/Px= MUy/ Py Equal marginal principle 不满足时的调整:↑Qx←MUx/Px>MUy/ Py→Qy↓3.需求曲线推导 Q↑→MU↓→愿意支付的P↓ a 1、含义: △ae P为消费者剩余 △Peb为生产者剩余b 斯密: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市场价值)□Peco 消费者剩余△ae P =使用价值-市场价值(交换价值)交易的利益△aeb 政府举办的公共工程(电厂,道路,桥梁)

习的题目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2.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3.若消费者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2。若某买了7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C )。 A.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D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5.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 6.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 C )。 A.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B.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C.无数的无差异曲线 7.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 )。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消费者的收入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C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10.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B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B.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C.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B )。 A.商品X的价格上升了B.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商品Y的价格上升了 12.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结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D )。 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 C.恩格尔曲线D.收入-消费曲线 13.对于效用函数来说,下列哪一项不是必要的假定(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