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人教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和最高监督权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统一;有利于我国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义务: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国家的性质)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4、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民主选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7、地位: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8决定因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9、基本内容: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高一政治必修二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思维导 图=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人教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 从高中历史学习现状来看,许多学生感到比较乏味,尤其是记不住历史知识,这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多的帮助。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 一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欣赏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复习提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 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 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 元思维导图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高中历史我国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中国古代史部分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建国初期

十年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为了更清楚 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者将他们绘制成表, 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 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儿子 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政。秦二世的暴政引 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 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 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 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王莽自立,西汉灭亡。 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 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新统一中国。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国号汉,史称东汉。 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 灭亡。传八世共十四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 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 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 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 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 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 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北朝(386年——581年),指的是在西晋灭亡之后,在 中国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五个朝代,包括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指刘裕灭东晋建立 宋朝之后,在中国江南建立的四个汉人政权。包括有: 宋、齐、梁、陈四各朝代。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思维导图人大——国家权力机关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我国权力机关的地位和要求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怎么做: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⑴立法权。⑵决定权。⑶任免权。⑷监督权 人大代表的职权 ⑴议各项议案。⑵表决各项决定。⑶提案权。⑷质询权。 2.怎么做(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集中,集中指导下民主。 3.怎么样: 党——国家的执政党,领导力量

1.为什么: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 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思想的体现 党的领导力量和地位的要求 2.怎么做: 领导: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3.怎么样: 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人民的主人公地位 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威信,推进党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国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民主党派,政协——国家的参政党 1.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民主党派和政协的性质决定的(参政党,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求的 2.怎么做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参加国家政权

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3.怎么样 充分发挥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其核心思想是联想和关联。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并建立记忆链接,激发大脑的潜能,使人们在联想和关联的环境下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新课改下的历史高考强调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与探究、阐释、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过程与能力。因此,在历史高考中,运用高中历史思维导图,纵观全局,俯视各个知识板块, 找出各部分的联系,使庞杂的历史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浓缩化,让学生在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以发展历史思维,领悟思想方法,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历史高考复习效能。那么,在历史高考复习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高中历史思维导图来进行备考复习呢?本文拟以《多元史观下的世界》高中历史思维导图的运用来加以说明。 一、在建立知识框架体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教材知识是各单元、章节知识之间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作纵向、横向的归类和整理,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对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通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同时,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系统化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如通过《多元史观下的世界》高中历史思维导图,使学生明确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一方面,梳理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彼此隔绝到世界市场

雏形出现、世界市场拓展、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形成到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理解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如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等。 二、在理清历史时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素养 历史时序是指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是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历史素养。在新课改下,最基本的历史时序概念,却普遍成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短板”。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引导学生在历史叙述中树立时间意识,学会运用时间术语来进行历史陈述,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高中历史思维导图,编制专题性事件大事记;掌握与时间有关的专业术语如世纪、年代等;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 如通过《多元史观下的世界》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站在时序的角度来分析历史。古代史主要是农业文明、人类社会彼此隔绝;近代史主要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人类社会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工业文明兴起;现代史主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经济全球化出现,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 三、在提炼历史知识关键点的过程中增进学生理解和记忆能力 历史知识关键点是指历史发展过程具有转折或标志性的事件,它不仅是历史教材的核心内容,更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试内容。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知识关键点进行探究与分析,并形成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高中历史思维导图,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积极主动思考,进行思维联想,提炼历史知识关键点,全面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中国史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史部分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史部分 中国现代史部分建国初期 十年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 个皇帝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 为了更清楚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 者将他们绘制成表,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 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 天下,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 皇死后,儿子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 政。秦二世的暴政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 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 的流氓。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 羽,建立大汉王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 王莽自立,西汉灭亡。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 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 朝宗室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 新统一中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国号汉,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 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传八世共十四 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 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 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 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 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北朝(386年——581年),指的是在西晋灭亡之后,在中国北方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五个朝代,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指刘裕灭东晋建立宋朝之后,在中国江南建立的四个汉人政权。包括有:宋、齐、梁、陈四各朝代。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北周的外戚,公元581年,杨坚废除外孙周静帝,自称皇帝,建立大隋,定都长安。隋朝是自西晋之后,中国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杨坚死后,儿子杨广继位,他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激起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和贵族叛乱。大业十四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619年王世充废隋哀帝,隋朝灭亡,享国38年。 唐朝:隋末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朝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朝是版图最大,也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公元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共历二十一帝,建国289年。 五代:指的是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宋朝:公元960年,后周将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大将赵匡胤为皇帝,建立宋朝。由于宋朝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导致军事实力较弱,在与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经常处于劣势。但宋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皇室成员赵构迁都江南,建立南宋。公元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共历十八帝,建国319年。 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210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