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静载荷试验

地基静载荷试验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第1章地基静载荷试验

第1章内容

概述(地基基础的一般知识)

1.1 试验设备和方法

1.2 基本测试原理

1.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1.4 螺旋板载荷试验要点

1.5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1.6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1.7 小结

概述(地基基础的一般知识)

1. 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关系

2. 地基基础的类型

3. 对地基和基础的一般要求

4. 地基和基础的常用检测方法

1. 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包括了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个组成部分,三者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具有各自的功能。

上部结构是完成设计预定功能的主体结构。

基础通常指建筑物最下端与地基直接接触并经过了特殊处理的结构部件。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方的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维持建筑物稳定的岩土体。

请看图例。

楼层(上部结构)

基础(下部结构)地基

桥跨(上部结构)

桥墩(下部结构)

地基地基图2 桥梁建筑体系的组成

2. 地基基础的类型

(1)地基的类型一般土质地基

特殊土质地基土质地基

岩石地基土岩组合地基天然地基

换填地基强夯地基压实地基

灌浆地基

复合地基

人工地基地基

(2)基础的类型柱下独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

箱形基础浅基础

桩基础沉井基础沉箱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组合型深基础

深基础基础

3. 对地基和基础的一般要求

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充分发挥地基的承载能力。安全保证是第一位的。此外尚应注意经济与安全的协调。

4. 地基和基础的常用检测方法

地基检测方法:静载试验,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

承载力与变形指标检测常用静载试验,均匀性与密实程度检测常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

桩基础检测方法:静载试验,低应变,高应变,超声波,钻芯。

承载力检测常用静载试验(单桩,深井)和高应变,强度与完整性检测常用低应变、超声波和钻芯法。

1.1 试验设备和方法

一、试验设备

目前国内采用的试验装置,大体可归纳为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设备的具体布置方式有如下两种:

百分表

堆载

荷载板

梁平台千斤顶

图2-1 堆载平台系统的设备布置

(一)承压板类型和尺寸

承压板可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板、铸铁板等制成,多以钢板为主。要求压板具有足够的刚度,不破损、不挠曲,压板底部光滑平整,尺寸和传力重心准确,搬运和安置方便。承压板形状可加工成正方形或圆形,其中圆形压板受力条件较好而且边界条件简单,使用最多。

(二)承压板面积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一般宜采用0.25~0.50m2,对均质密实的土,可采用0.1m2,对软土和人工填土,不应小于0.5m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02规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

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压板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采用多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压板面积为相应多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二、试验方法

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深层地基或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桩端土层测试。

试验的加载方式一般采用分级维持荷载沉降相对稳定法(慢速法)和沉降非稳定法(快速法),以慢速法为主。

典型的慢速法加载过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02):

荷载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数据测读: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降量。

稳定标准: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认为沉降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加载终止标准:

1.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 在某一级荷载的作用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 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卸载:该规范没有对卸载过程做出规定,但完整的试验应包含卸载过程。

注意各规范的规定有一些差别。

1.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测试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复合地基中存在加固体。关键在于压板尺寸的选择和压板的安装。

一、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选择压板尺寸时应根据地基处理时的施工图计算。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压板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压板下面应该只有一根桩,且应该使压板的中心与桩的中心对正。采用多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应该使压板的中心与桩群的中心对正。

行距排距排距

图2-3 a) 矩形布桩方式

桩距

桩距

图2-3 b) 等边三角形布桩方式

地基静载试验

地基静载试验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地基静载试验 工程名称:玖玖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委托单位: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江铃汽车集团江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八年二月八日 一、概况 (一)工程概况 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在朝阳洲原玖玖电子总厂内,朝阳洲中路南侧,朝阳洲南路北侧,开发新建玖玖大型商业综合体工程。该项目由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进行勘察。该项目基础设计为桩基础,桩基由江铃汽车集团江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设计采用钢筋砼机械钻孔灌注桩,设计钻孔直径1500mm、设计钻孔深度50m、最大扭矩为,有效桩长不小于18m,且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不小于3D。该场地分为两个区块,TB09地块为商业综合体,主楼18层,裙楼5层,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基础为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砂砂岩。TB04地块为幼儿园及文化活动站,幼儿园3层,文化活动站6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约,基础为桩基础,桩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场地基坑面积约,周长约609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 (二)检测目的与任务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时设计要求,检测目的为:

通过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检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随时与业主和设计院进行沟通,保证检 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检测工作执行规程、规范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二、工程地质概况 原地貌单元属赣江I级阶地,原始地貌为赣江冲积阶地,场地地势整体平坦。 根据江西赣南地质工程院勘察报告,地质土层摘录如下: 1. 杂填土 场地内各钻孔均有分布。杂色,稍湿,松散,欠固结,不均匀,高压缩性,主要由粘性土、碎石,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组成,近期回填。层顶面埋深,层顶面标高~,层厚~,平均厚度。 2.粉质粘土 场地内各钻孔均有分布。灰褐色,软塑-可塑,中等压缩性,局部含铁锰质结核,无振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区间值为4~7击、修正后击数3~6击,平均击数击。层顶面埋深~,层顶面标高~,层厚~,平均厚度。 3. 细砂 场地内各钻孔均有分布。黄白色,稍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碎云母片,级配差,局部夹薄层粘性土。层顶面埋深~,层顶面标高~,层厚~。 4.粗砂 场地内除少部份钻孔缺失外均见及。浅黄、黄白色,稍密-中密,饱和,颗粒呈棱角型,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级配差。空间分布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标贯实测击数区间值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方案(阳光上城)

阳光上城住宅楼1#、2#、3#楼工程复合地基试验方案 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二0一0年

目录 一、前言 二、试桩方法 三、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 四、检测成果提供 五、质量保证措施 六、安全生产及文明工作

一、概述 受青岛阳光滨海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拟对阳光上城住宅楼1#、2#、3#楼工程CFG桩工程做复合地基试验。低应变按20%抽检。静载试验按1%抽检,不少于3根。供需检9根。基础采用CFG桩加固,桩径Φ500mm。2#、3#楼面积置换率为0.0489。1#楼面积置换率为 0.0468。加固后设计地基承载力200kPa,经与有关部门协商,本次试验9个试点,其位置由委托单位确定。试桩前准备工作包括(桩顶加固,地面夯实,试验现场的平整,试验用车辆进出现场道路的铺设)有委托方负责,。 (一)、试验目的 1.采用接近复合地基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复合地基 的承载力特征值。 2.了解被测桩的桩身完整性; (二)、试验依据 本次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附录一“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进行试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进行试验。 (三)、试验装置 试验加载装置采用2000kN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为压重平台,压重重量约为1800kN,2#、3#楼载荷板面积为4.01平方米,1#楼载荷板面积为4.19平方米。荷载的大小由压力传感器通过RS-JYB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控制,并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出的各级荷载值校核,试点的沉降采用量程为50mm的调频式防水位移传感器,通过RS-JYB量测。 (四)荷载分级及加载方式

桩基静载试验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1.工程简介......................................................................................... 1.2编制依据......................................................................................... 1.3主要工程项目和数量..................................................................... 二、施工总体安排 ...................................................................................... 2.1试验人员与仪器设备配置 .......................................................... 2.2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三、主要施工方法 ...................................................................................... 3.1施工流程程序................................................................................. 3.2试验操作和过程控制 (3) 3.3试验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 3.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分析确定............................................. 四、质量保证措施 (4) 五、安全保证措施 ......................................................................................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检测报告 检测内容:单桩静载荷试验 目录 一、前言 (4) 二、项目概况 (4) 三、地质概况 (4) 四、检测依据 (5) 五、现场检测 (5) 六、检测结果 (6) 七、检测结论 (7) 八、附图表 (7)

一、前言 受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梧贵高速公路第二施工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委托,我公司对其在建的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K76+940~K77+025段的复合地基进行抗压静载荷试验,用来检验复合地基承载力。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按合同约定此次共试验了三个试验点,试验采用单桩复合压板试验,承压板尺寸为1.0×1.0m。所试点位由甲方、监理选取,试点编号由甲方提供。外业试验于2010年12月02日至2010年12月20日进行。 二、项目概况 表1

三、地质概况 根据甲方提供的《不良地质地段表》,K76+940~K77+025属水田地段,为冲积灰色淤泥质粘土和褐黄色软塑状饱和粉质粘土,软土平均厚度6.0m,其下为可~硬塑状粉质粘土。 四、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2、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有关设计及变更文件。 五、现场检测 1、加载方式 现场试验最大加载量按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2倍即300kPa进行,分为10级,每级加载量为30kPa,总堆载量360kN。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1.00m×1.00m,板底铺设50mm中粗砂找平层,试坑底开挖至基底标高,坑底面积为 6.00m×6.00m。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加载、工字钢搭设堆载平台、沙袋堆积提供反力,最大压重量360kN。 2、荷载及沉降测量 荷载值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试桩沉降则通过承压板四边对称架设的位移传感器,测试仪自动记录测量,所有位移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由脚手架钢管构成的基准梁上,基准梁在独立的基准桩上安装,基准桩中心与承压板中心

最新版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最新版 桩基检测 试 验 方 案

桩基检测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 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 1、检测数量、方法: 《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的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

三、现场要求: (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临时用房一间 (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 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 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提供单桩竖 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 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 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 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 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报告编号:07地基(J)02 检 测 报 告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2、试验方法 采用分级对试点进行加载。试验标准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 ①加载与卸载分级:分8级进行加载。 ②沉降观测时间:每级加载前后测读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1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3、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①沉降量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②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③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4、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①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②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水泥土搅拌桩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 报告编号:2014桩基(J)001 检 测 报 告

告 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4 年7 月1 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重庆江城水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黄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重庆洪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 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X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巾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I ------------------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

堆载法桩基静载荷试验的注意事项

堆载法桩基静载荷试验的注意事项 堆载反力梁装置就是在桩顶使用钢梁设置一承重平台,上堆重物,依靠放在桩头上的千斤顶将平台逐步顶起,从而将力施加到桩身。反力装置的主梁可以选用型钢,也可用自行加工的箱梁。平台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方形或矩形,堆载用的重物一般选用混凝土预制块、预制桩。? 一、堆载平台出现偏心? 加荷系统如果是由堆载平台构成时,应当特别注意堆载平台出现偏心问题。这是因为堆载平台做加荷系统的实验中,常常存在加载量把控不当的误差,一旦多载或者少载,都会造成偏心。例如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在没有达到目标吨位之前,堆载平台就被顶起,造成两支墩局部悬空,使得加压无法继续,造成实验失败。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继续加载,就会造成堆载平台垮塌的严重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在堆载法试验中应当重视反力装置的安装,并实现“二个一致”,即平台的中心和试验桩桩头中心的一致,堆载物的重心与平台中心的一致,以此保证试验顺利完成。此方法在大吨位堆载实验中尤其应当受到重视。? 二、试验前主梁压实千斤顶? 部分静载实验是在软土地基上进行的,由于受软土地基条件的限制,地基承载力不足,造成在静载实验进行之前,上部载荷就已经全部加载在了支承墩之上,从而在成了支承墩下沉、继而主梁压实千斤顶。这么一来就使得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一部分的荷载借助千

斤顶施加在了桩顶上,形成了试验桩在事实上的下沉现象。此部分的沉降量并没有记录在实验数据之中,导致实验数据出现偏差。进而对静荷载试验Q~S曲线的形态及最终累计沉降量精度造成不良影响。? 应根据前期工程勘察资料对地基土的承载力进行初步估算,必要时应对支墩周围地基土进行加固处理,适当增加支墩高度。? 三、异常情况处理? 为防止工地发生停电情况,应配备手动油泵,确保试验正常进行。如发生漏油情况,必须对其整体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轻微的解决办法就是时常补载,而对于严重的状况则要对配件进行跟换,从而使试验数据精准无误。在加载实验中,如果出现桩身突然下沉过大的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加载设备、沉降量测试系统,看其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确定是桩身破坏的,必须在原始记录中记载并说明详细情况。在桩静载试验中,中途因故停止试验后,恢复试验时,应先加载至前一级荷载,稳定后继续进行试验,同时应在原始记录中,详细说明试验中断原因、起止时间、处理过程等。试验加载中未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试验满足终止加载条件时,应立即通知委托方、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及当地质检部门共同处理。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一般要求

(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一般要求 1)一般情况下应加载至复合地基或桩体(竖向增强体)出现破坏或达到终止加载条件,也可按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加载。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复合地基或单桩(竖向增强体)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 2)承压板边缘(或试桩)与基准桩之间的距离,以及承压板(或试桩)与基准桩、压重平台支墩之间的距离均不得小于2m,基准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基准桩打入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m。 3)加荷装置宜采用压重平台装置,量测仪器应有遮挡设备,严禁日光直射基准梁。每个单体建筑在同一设计参数和施工条件下的测试数量不宜少于3组,并不小于总桩数的0.5%~1%;试验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8d;所有荷载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加荷计量装置均应每年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进行率定,并出具合格证。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如下: 1)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采用方形(矩形)或圆形的刚性承压板,其压板面积应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通常取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其计算方法见复合地基参数计算。承压板的中心位置应与一根桩或多根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的中心位置(形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重合。当同一工程的面积置换率为多种时,对于重要工程,应分别对几种置换率取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检测,对于一般工程可选择面积置换率相对较低,作用荷载相对较大的位置进行测试。 3)承压板底面高程应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相同。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载荷板相应尺寸的3倍。基准梁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载荷板底面下宜铺设中、粗砂或砂石、碎石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承压板安装前后都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应防止试验基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桩基静荷载试验 报告编号:XXXXXXXX 检 测 报 告 XXXXXXX 2014 年7 月1 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重庆江城水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 位: 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 位: 黄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 位: 重庆洪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单 位: XXXXXXX 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 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X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巾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表 、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搅拌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 检 测 报 告 ××检测中心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公室设计单位:×××设计院 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公司 检测单位:××检测中心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工程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5根18号工字钢组成。采用1只QYL50型千斤顶加载,承压板顶面沉降变形分别采用对角的2个百分表(精度为0.01mm)测读。加载量由千斤顶上的精密压力表控制(承载板试验装置见图3-1-1)。 图3-1-1 承压板载荷试验装置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详细]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 报告编号:2014桩基(J)001 检 测 报 告 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7月1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重庆江城水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黄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洪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XXXXXXXXXXXX检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 验项目位XXX。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1#、 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 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 m ×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 m×1300mm,呈矩形布桩。桩数及桩参数 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表1 2.检测依据

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3.检测项目及目的 3.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 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 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 4.1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 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 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 5.1.1仪器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

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1。 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 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使用仪表包括: 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 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5.1.2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要点

XXXXXXXXXXXXXXXXX工X程X桩XX基X检验项 目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技术方案

XXXXXXXXXXX检X测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1.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X、X21#、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位 XXX。该工程基础采用 CFG桩, 桩径 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1#、 2#、3#、5#、6#、7#楼桩间距为 1450mm×1350mm ,8#楼桩间距为 1400mm ×1300mm ,9#楼桩间距为 1500mm ×1300mm ,呈矩形布桩。桩数及桩参数见表 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 表 1 2.检测依据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2003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 3.检测项目及目的 3.1 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4.检测工作量 4.1 验收性检测阶段 (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 24 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 检测数量 24 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 检测数量 30%。 5.现场试验(检测) 5.1 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 5.1.1 仪器设备 1)试验加载装置 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下图 1。

(完整版)地基静载试验技术及要求..

静载试验技术和要求 1、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2、量测仪表应每年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并出具合格证,使用时在有效检定期内,以保证基桩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测调试。 3、预制桩休止期持力层为粘性土,应为28天以上;砂质粉土、砂性土宜为14天,灌注桩28天以试桩为中心1.0至1.5倍桩长为半径范围内没有强烈振动干扰的条件下,休止28天以上。 4、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加载至地基土破坏(抗拔:桩侧土体破坏、水平试验:桩侧土体破坏或桩身结构破坏);为工程验收而进行抽样检测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设计值的2.0倍。 5、抽检数量:单位工程内同一条件下(同地质条件;同桩型、规格;同施工工艺;同队伍、人员素质、机械;同设计要求)试桩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工程桩总桩数在50根内,不应小于2根(包括抗拔、水平)。 6、单桩承载力检测应明确给出每根桩的承载力检测值,据此并结合整个工程桩身完整性检测的结果,给出该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7、静载试验前应进行低应变法测试。 8、对接桩质量有明显缺陷的多节预制桩、充盈系数偏大或偏小、扩缩径明显且没有代表性的灌注桩不宜作为试桩。 9、千斤顶使用: A、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应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B、当采用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其型号、规格应一致。 C、所有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其合力中心应与桩的中心重合。 10、抗压加载反力装置: A、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 B、加载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应小于预估最大荷载的1.2倍(水平:1.25~1.5倍)。 C、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D、不能利用静压机作反力装置。 11、锚桩横梁反力装置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Word版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FD0600001 第1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年11月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3页共7页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4页共7页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编号:0000007),我公司于2006年11月14日至2006年11月20日,对其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3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2.9%,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28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1。 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m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15.0m,桩端持力层为4-1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本工程共有水泥搅拌桩105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2。 表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CFG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验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施工检测 闫明礼1, 申计春2,刘伟3,闫雪峰4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北京,100013;2.邢台钢铁公司,邢台,054027;3.北京科技 大学基建处,北京,100083;4.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地基所,北京,100088) 提要 本文讨论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以及复合地基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施工检测,褥垫厚度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bearing capacity of CF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and its testing after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composite foundation of CFG pile; bearing capacity; construction testing; thickness of flexible cusion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闫明礼(1942-),男,汉族,河北乐亭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硕士学位。 一、引言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颁布,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施工及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但在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复合地基检测方面,在不同地区基于某些地区性经验,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根据自己一些粗浅体会就上述问题做一些讨论。 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2002)(简称地基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可分为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讨论。 1、设计阶段 在复合地基设计阶段,地基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按下式估算: fspk=mRa/Ap+β(1-m)fsk (1) 式中:fspk—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 —面积置换率;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 —桩的截面积(m2); 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 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fsk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kPa),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录A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本试验要点适用于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应具有足够刚度。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承压板可用方形或矩形,其尺寸按实际桩数所承担的处理面积确定。桩的中心(或形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保持一致,并与荷载作用点相重合。 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承压板底面下宜铺设粗砂或中砂垫层,垫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试验标高处的试坑长度和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子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卸载级数可为加载级数的一半,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 当压力一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 1)对砂石桩、振冲桩复合地基或强夯置换墩:当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可取S/B

换填垫层法静载荷试验

换填垫层法静载荷试验

换填垫层法静载荷试验探讨 徐宜威王加宝 (扬州市开元岩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对换填垫层法静载试验依据的规范、压板尺寸的选择、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承重墙压 板基准桩 三者距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基处理规范 1、换填垫层法静载试验依据的规范 目前,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依据的规范主要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附录A“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要点”,主要针对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等复合地基。采用与原地基土质不同的材料的加筋增强体形成加固后的地基,该地基中的增强体与原地基协同工作共同承担外荷载,称为复合地基,所谓加筋体有竖向增强体、水平向增强体和斜向增强体三种形式,竖向增强全以桩(柱)或墩的形式出现,斜向增加体如土钉、斜加筋等,水平向增强体常常是土工聚合物或其他金属杆和板带。在水平向加筋增加体所加固地基中的土工聚合物、镀锌钢片、铝合金等材料则是充分利用其抗拉性能和与土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承担外荷。按照复合地基的定义,没有任何形式的加筋增强体的地基就不是复合地基,因此换填垫层法所加固的地基不是复合地基,不能依据此规范进行换填垫层

法静载试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C“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主要针对浅层天然地基。换填垫层法是对浅层软弱土层挖除,填筑易于压实的材料静载荷试验检无专门的检验规范,如果软弱土较厚而全部挖除不合理时,可将其部分挖除,填筑密实的垫层材料,但必须进行换填层以下土层的承载力及变形验算。换填垫层法的受力特性相当于上硬(处理深度内)下软(软弱下卧层)双层地基,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类似于承载力较高的天然地基,其载荷试验可以参照“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但在压板的选择及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上应有所区别。 2、换填垫层法静载试验压板尺寸的选择 在现场通过一定尺寸的载荷板对地基直接加荷,根据方形荷载(z等值线图1(b),所测得的成果一般能反映相当于1~2倍压板宽度(或直径)的深度以内土体的平均性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条文说明4.4.4条,载荷试验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不应小于垫层厚度的1/3。当压板尺寸满足规范要求,但不太大时,载荷试验压板的边长或直径为垫层厚度的1/3~1/2,如图1b所示,此时载荷试验主要是检验垫层承载力。

桩基及地基静载荷试验的原理及方法介绍(新员工培训)

静载荷试验方法及实施办法 1.地基基础检测的目的与分类 地基基础检测,按照检测对象,可分为: (1)对桩基进行检测,常见桩型有: 现场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振动、锤击),夯扩桩,CFG桩,素混凝土桩 预制桩:预制方桩,预应力管桩 (2)天然地基和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检测 天然地基:地表,坑底 复合地基:粉喷桩,碎石桩,石灰桩 强夯地基及其它回填换填地基 (3)对岩基进行检测 (4)对锚杆进行检测 1.1.桩基检测的目的和分类 传统的桩基检测目的,主要是围绕基桩桩身完整性和承载力两大轴线所展开,由此衍生出多种检测方法。最常用有下述五种方法,现将各自特点分别列于表: 除钻芯法外,一般的桩基检测方法,可分为静载试验法和动力检测法两大类。 动力检测法,根据作用于桩顶上的能量大小,分为高应变动测和低应变动测两种。当作用与桩顶的能量较大,直接测得的打击力与设计极限值相当,可计算相应动测极限承载力时,即称为高应变动测。当作用与桩顶的能量小,仅能使桩土间产生微小的扰动,此时即为低应变动测法。目前高应变动测有波动方程分析法、Case

法、曲线拟合法和动静法等。低应变动测有机械阻抗法、应力波反射法、球击法、动力参数法和水电效应法等。动力参数法、机械阻抗法和水电效应法等方法由于仪器和学术观点的影响,只在某些地区开展,本书中暂不作介绍。 随着检测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于桩基的质量检测更加重视,更加深入人心,并对施工各时段的检测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可归纳为: 1.为设计人员提供地基或桩基力学参数或工艺参数。 2.在施工过程中为指导施工,监控施工质量而进行实时或跟踪检测,此时称为施工检测。 3.施工完成后,对工程质量作进一步的验证,此时称为验收检测。 4.对正在施工或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地基基础,由于施工、设计、灾害、改造和质量争议等原因对其质量作进一步验证,此时称为鉴定检测。 对于不同施工时段、不同检测目的分别采用不同的检测程序、不同的检测方法或采用多种方法对比检测,使得桩基检测工作更趋理性,更加科学客观,更为经济可靠。 1.2.检测技术的发展简介 1.3.静载荷试验方法分类 地基基础的静载荷试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3)单桩(带承台)水平静载荷试验 (4)土层锚杆/岩石锚杆抗拔试验 (5)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6)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 (7)深层平板静载荷试验 (8)岩基静载荷试验 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 对于桩基实施的静载荷试验,可分为以下三种: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其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与高应变进行对比试验,验证高应变的检测承载力结果的可靠性。该方法同时开展桩身内力及变形检测,可进一步测定桩侧和桩端阻力。 (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 (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该方法用以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的抗力系数。 在单桩静载荷试验中,竖向抗压试验最为常见,对此作详细介绍,其它两种试验方法不常采用,本书中不作累述。 2.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