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说明.docx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说明.docx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说明.docx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说明.docx

.word 可编辑 .

第五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化学》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 2 的教学内容。作为新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有由浅入深的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

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形成药品的选择、

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及实验改进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提

高化学基本实验技能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气体制备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如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气体收集等也比较熟悉,应该说,学生已具备了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先决条

件。通过活动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其改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

碳这一教学目标是能够达成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

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

和收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

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探索法:讲解、讨论、实验的引导探究。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通过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

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药匙、破底试管,铜丝,带孔小药瓶、分液漏斗、干燥管、具支试管、U 形管。

药品: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原理、装置,第二课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流程

1、课程引入:

多媒体展示有关温室效应造1、引起探究二氧合成的气候异常图片资料,化碳制取方法的作提问: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观察,讨论,交流兴趣,引起学生对与物质是什么?学习目标的期待交引出二氧化碳制取课题。和注意

流【板书】:2、锻炼口头表达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能力。

1、多媒体演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1、通过对氧气制

置。取的复习,为突破

2、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教学难点做好铺

复基本方法。观察,回忆,思考垫。

习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2、让学生回忆已比路回答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有知识,为研究如较(选择原料——设计装置—(药品、装置、操作)何制取二氧化碳—收集验满)确定研究方向。

反思改进3、告知目标,引

4、用以上思路完成二氧化碳起注意,

制取的研究。

1、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评价实验方

一、反应原理和原料的选择:1、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案的能力。

1、列举部分可以生成二氧化

2、练习化学方程

讨碳的反应。2、分析是否适合实验室式书写。

论2、提问:以上反应中适合实制取二氧化碳。3、培养学生绿色交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化学的理念。

流什么?3、回答,并说明理由。4、初步形成实验

3、反应原理:碳酸盐与酸反室制取气体的反

应制取二氧化碳。应原料的选择思

路。

1 、介绍实验用品和实验内1、分组完成学案上的实1、认识实验对比

容。用常见的碳酸盐(碳酸验: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的观察是科学探究实验与钠、碳酸钙与)常见的酸(稀原料的选择。的基本方法之一,探究盐酸、稀硫酸)实验。更注重学生获取

2、记录实验现象。新知的体验学习。

2、提示实验观察重点。2、练习基本操作。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3、培养学生合作合作与3、提示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结论。意识,提高其通过交流事项。实验获取化学知

4、小组内交流。识的能力。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流程

1、提问:通过实验,选择什

么原料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的原料?

2 、(多媒体展示)气体的制

备,选择一个正确有效的反

应和所用原料,并考虑反应

归纳与是否容易控制、速率是否适中,生成气体是否纯净,条

小结

件是否容易满足、原料是否1、从感性认识上

容易获得且价格是否低廉,升到理性认识,

原料和产物是否有毒有害1、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从而实现由特殊

等。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很到一般的转化,

快,不易控制;稀硫酸与石2、观看,思考,对照。潜意识地培养学

灰石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生认识规律的一

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3、识记:实验制取二氧化般方法。

面,阻碍了反应物的接触,碳的化学方程式 2 、实现双基目

提高与反应慢慢停止了,得不到足标。够的二氧化碳;其中稀盐酸

拓展

与石灰石反应,反应速度适

中,产生气体较纯净,易制

易取。

3、确定:用石灰石(大理石)

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3

CaCO+2HCl

222

= CaCl +HO+CO ↑

反馈练习:(多媒体出示)思考,解答及时巩固新知

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实

验装置:

1、出示以下装置:

1、观察思考1、实现双基目标,教学学生初步学会实验室制

2、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置。并回答。

A B C2、留下伏笔,为

2、提问: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下一步装置的改

二氧化碳的是哪个?

3、聆听进预留一定的空

3、小结装置的设计思路:间。看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而

定。

CO)

4、固 +液,不加热(制

2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流程

1、用以上 B 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1、实现双基目

碳气体。标,应对目标测

拓展2、举例说明用以上 B 装置制取氧1、聆听,思考。试中的相关练气时曾经遇到过的不便。习。

提高3、提问:能否改进装置。2、分组讨论,提出改进2、培养学生创

4、点评学生的回答。方法,说明改进的理由。新意识,为下一

5、展示装置改进,指出其优点是步改进设置梯便于加入酸液。度。

1、实现双基目

1、演示启普发生器,重点表现其

1、观察,思考。标,应对目标测

试中的相关练

拓展在控制反应上的优势。简单说明

2、合作、探究装置的改习。

提高其适用范围(不做过多拓展)。

进方法。2、强化其创新

2、提出对上述装置的改进要求:

意识。

3、回答:装置的改进方3、培养学生学

合作通过改进,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案,说明理由并指出是无止境,不断进探究

否能够控制反应的进取的良好品质。

3、点评各小组改进方案。给予鼓

行。4、培养学生节励。

约意识。

1、通过对比认

识装置的改进

课堂

观察,聆听有利于实验的

小结顺利完成。

2、培养创新意

简易装置→ 便于加酸→ 控制反应识。

1、多媒体出示课堂练习:详见学1、识别仪器;

2、培养学生实

拓展案。1、分组讨论

验装置设计能

提高2、全班分 10 个实验小组,用下

力;

列提供的仪器设计制取二氧化碳2、合作探究,

3、培养学生发

的装置,每组上交一份设计方案。

散思维;培养学

3、绘制装置图

生创新思维与合作

带干能力;

探究4、交流,说明本组设计

4、培养学生评

方案的基本思路及操作

价能力。

方法。

5、锻炼语言表

达能力。

3、展示台演示各组设计方案,点6、体验实验创新的过程。

评。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流程

1、多媒体展示各种设计方案:

1、再次体验创拓展新学习的快乐。

提高

玻观察,聆听2、培养学生绿

破色化学实验的

铜思考,识记

反馈铜理念和思路。

交流3、实现双基目

2、点评其中几个方案,从控制反

标。

应,废物利用,节约药品等方面

点评其优点。

[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

所学的方法,探究氢气的实验室

探究制取。

课后中完成相关探究内

巩固本课气体要求: 1、上网(或到图书室)制取的探究思

实践容

查询或问询氢气的性质及生成氢路。

气的相关反应。

2、设计好装置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反应原理和原料的选择:

原料:石灰石(大理石)(块状)、稀盐酸

原理: CaCO3+2HCl= CaCl2+H2O+CO2↑

二、实验装置的选择:

固体 +液体(不加热)

实验装置的改进:简易装置→便于加酸→控制反应

第二课时

三、二氧化碳的收集和验满: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

四、分组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第二课时内容)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教学反思】

化学课程改革倡导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教学

探索与发现,反思与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在落实“双基”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

体验、想象和思维。

本课题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和原教材中“二氧化碳的制取”不同的是增加了“研究”一词,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突出了研究的成分,增加了学生探究活动。本课题学生的活动时间占2/3 以上,

学生的实验有三块内容,一是制取二氧化碳所选原料的探究;二是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装置的探究;三是

用所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由于增加了学生探究,本课题拟用二节课完成,第一节课完成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和原料的探究

及装置的设计与改进,第二课时在实验室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在制取二氧化碳所选试剂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都能完成五组实验并从中选择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一组

物质,对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组物质,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得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同时还发现粉末状

固体物质较块状物质与酸溶液反应速率快等等,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块探究内容是重头戏,

涉及到装置的设计、改进等,用时较多,尽管学生设计的装置中有不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

有的不具有可操作性,但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人兴奋不已,课

堂上学生的投入程度和表现出的主动性是很平时很少见的。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新课程理念,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创置问题让学生讨论,适当点拨指导,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的处于亢奋状态,水到渠成,在学生的做

做、想想、说说、议议中愉快地完成本课研究。但是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感到有两点不足:一是学生实

验中对取用物质的量的要求没有着重进行说明,做为对比实验这是不可取的,对比实验应该尽可能创设

相同的条件;二是时间安排略显仓促,对学生设计的装置点评时间较少,不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自

己设计的装置进行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