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选择题及答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选择题及答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选择题及答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选择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题

1、在培训过程中,衡量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评估方式是(B )。

A 学习评估

B 反应评估

C 行为评估

D 结果评估

2、以掌握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法的主要优点是( A )。

A 经济、实用、有效

B 可以针对不同的培训目的

C 适应性强

D 培养员工间的良好人际关系

3、在企业培训中(A )是最基本的培训方法。

A 讲授法

B 专题讲座法

C 参观法

D 实验法

4、企业的培训成功有赖于培训(A )的指导与规范。

A 制度

B 内容

C 计划

D 措施

5、敏感性训练的特定目的是(A )。

A 提高员工对个际关系的敏感性

B 教导主管如何协助部属处理敏感的问题

C 训练学员处理敏感度高的工作任务能力

D 降低学员对业务处理的敏感度,以防止精神紧张。

6、与角色扮演法相比,模拟训练法更侧重于(A )。

A 操作技能的培训

B 反应评估

C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

D 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7、头脑风暴法的关键是(A )

A 排除思维障碍、消除心理压力

B 加强竞争意识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学习交流各种技能,带动学习气氛

8、下面不属于培训需求分析内容的是(B )。

A 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

B 培训需求的资源分析

C 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

D 培训需求的阶段分析

9、下面哪一项不是学习评估的优点(C )。

A 对培训学员有压力

B 对培训讲师有压力

C 可以直接反映课程的效果

D 对组织都也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将工作做得更好

10、企业培训涉及到两个培训主体,即(D )。

A 企业和决策者

B 企业和管理者

C 企业和部门

D 企业和员工

11、不属于适宜综合性能力提高和开发的参与式培训方法是(D )。

A 头脑风暴法

B 案例研究法

C 模拟训练法

D 讲授法

12、提高员工工作能力是(B )。

A 培训的原则

B 培训的目标

C 培训的意义

D 培训的方法

13、按劳动部有关规定,企业员工的培训经费占员工工资总额(B )。

A 5%

B 1.5%

C 2.5%

D 3%

14、(C )不是培训需求的来源。

A 绩效评估结果

B 新的业务需求

C 内部薪酬调整

D 新技术的产生

15、为防范培训风险的出现,就必须建立制度进行约束,(A )由此而生并被广泛应用。

A 培训服务制度

B 培训制约制度

C 培训补偿制度

D 培训档案制度

16、(B )是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趋势研究法

D 顾问委员会研讨法

二、多项选题

1、属于直接传授培训方式的培训方法有(AE )。

A 讲义法

B 案例分析法

C 头脑风暴法

D 模拟训练法

E 专题讲座法

2、培训的配套激励制度主要包括(ABCD)。

A 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B 公平、公正、客观的业绩考核标准

C 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

D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E 对培训讲师的激励计划

3、入职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条款包括(ABCD)。

A 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B 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

C 入职培训的主要负责人

D 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

E 入职人员的试岗周期

4、培训服务制度的内容包括(AB )。

A 培训服务制度条款

B 培训服务协约条款

C 培训服务的规范条款

D 培训服务的履约条款

E 培训服务制度解释条款

5、培训激励制度主要包括(ADE)。

A 完善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B 准确的岗位说明书和正确的岗位描述

C 科学合理的培训考核制度

D 公平竞争的晋升规定

E 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分配原则

6、分析企业培训需求要从不同(ABC)进行分析。

A 组织层次

B 工作岗位

C 组织个人层次

D 管理与领导层次

E 外部环境层次

7、属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方法包括(ABC)。

A 文件筐法

B 课题研究法

C 商务游戏法

D 德尔菲法

E 项目指导法

8、运用任务分析法来分析培训需求,可以把培训需求分为(ABC)。

A 重复性需求

B 短期性需求

C 长期性需求

D 技能需求

E 岗位需求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选择题: 总体上,过去真题已经把重点出得很全面,新点可能在突出重点处重复或在没有出过的次重点处出题。且选择题的把握也与简答题、综合题有关,即在非简答题、综合题处会出现更多的选择题的机会。 例1.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使用( )来确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 (A)行为分析法 (B)层次分析法 (C)任务分析法 (D)绩效分析法 答案:C 解析: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一般使用任务分析法来确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 教材:《专业教程》P118 例2.以下关于绩效差距分析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 (B)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 (C)包括发现问题阶段、预先分析阶段以及需求分析阶段 (D)发现问题阶段是找出理想和现实绩效存在差距的地方 答案:A 解析: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重点分析方法 教材:《专业教程》P126 例3.可运用观察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以下关于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较适合生产作业和技术人员 (B)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 (C)观察者的主观偏见会影响调查的结论 (D)观察记录表可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 (E)观察的效果受培训者对工作熟悉程度的影响 答案:BCDE 解析:观察法适合生产作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但不适合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教材:《专业教程》P124 例4.在制定培训规划时,陈述目标的结果包括( ) (A)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境 (B)使用的辅助工具或工作助手

(C)每项行为所需的技能 (D)对每种情境须做出的反应行为 (E)行为及其结果的标准 答案:ABDE 解析:在制定培训规划时,陈述目标的结果包括5项: ①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境 ②使用的辅助工具或工作助手 ③对每种情境所必须做出的反应行为 ④每项行为的辅助工具 ⑤行为及其结果的标准 教材:《专业教程》P131 二、简答题 第一节 第一单元 问题1: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P118-121; 解析:1.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2.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3.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1)提出培训需求动议或愿望。 (2)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 (3)分析培训需求。 4.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 (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需求分析结果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 课程计划的依据和前提。 问题2:如何运用重点团队分析法搜集培训需求信息P123. 解析:1.重点团队分析法是指培训者在培训对象中选出一批熟悉问题的员工作为 代表参加讨论,以调查培训需求信息。 2.重点小组成员不宜太多,一般由8~12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有1—2名协

第三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 1.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人一个关键时期。 A.2000 B .1500 C.1000 2.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应对“黄金发展期” 和“矛盾凸显期” 关键时期的一个()思想。 A.战略性B.战术性C.阶段性 3.2003年10月,党的()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全会第一次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A.十六届二中 B.十六届三中 C.十六届四中 4.2004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 5.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把()切实转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A.经济社会发展 B.现代化建设 C.经济建设 6.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 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写人了()。 A.报 告B.决 议 C.党章 7.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 只是略高于4%,人均才1700多美元,属 于()国家。 A.中低收入B.高收 人 C.低收人 8.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 兴国的()。 A.第一目标 B.第 一要务 C.第一职责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 A.现代化建设 B.发展经济C.以人 为本 10.科学发展观主张把 ()统一起来 A.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与促 进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C.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发展 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 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 A.清理阶级队 伍 B.巩固政权 C.发展社会 生产力 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 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 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13.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A.根本要求 B.根本方法 C、 根本措施 参考答案: 1.C 2.A 3.B 4. C 5.A 6.C 7.A 8.B 9.C 10.B 11.C 12.B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 A.明确科学发展 观 B.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 D.提高全民对科学发展观的认 识 2.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和科学内涵,应明确科学发展观 ()。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资料整理第三章 判断题部分一.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2: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 次数。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 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 定组限。(∨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 ∨( 可称为次 数分布。)×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12.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B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2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C D。的是( B )3:下列 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家庭按年收入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C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 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两组都可以 D8060—70或70—C、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 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6:、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B、选择的 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A. D、组数的多少不同、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C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 料如下: 2,5,4,4,3,4,3,4,4,2,2,4, A )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B.等距分组A.单项式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C.不等距分组8:在分组时, 凡 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 在组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另立一组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 C.)次数分配数列是( D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A.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划分连

人员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

人员培训与开发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 1、在培训中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与反馈,对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的评估不包括()(A)教师的教学经验(B)管理人员工积极性(C)教师的领导能力(D)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 2、在培训方法中,()适用于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管理实务类的培训。(A)实践法(B)讲授法(C)专题法(D)研讨法 3、以下关于敏感性训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求学员在小组中就个人情感等进行坦率、公正的讨论 (B)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行为的洞察力 (C)常采用集体住宿训练、小组讨论、个别交流等活动方式 (D)适用于组织发展训练,不适用于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4、针对()的培训与开发,应采用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和等阶变换思考等培训方法。(A)基础理论知识(B)创造性(C)解决问题能力(D)技能性 5、在案例分析法中,案例讨论的步骤如下,排序正确的是() ①展示案例资料②确定核心问题③小组分别讨论④选择最佳方案⑤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⑤②③④(D)①⑤③②④ 6、战略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一般由( )发起。 (A)咨询小组(B)人力资源部 (C)部门主管(D)高层管理者 7、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通常使用( )来确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 (A)行为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 (C)任务分析法(D)绩效分析法 8、以下关于绩效差距分析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 (B)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 (C)包括发现问题阶段、预先分析阶段以及需求分析阶段 (D)发现问题阶段是找出理想和现实绩效存在差距的地方 9、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中,技能转换指标通常通过( )来判断。 (A)笔试(B)问卷法 (C)面谈(D)观察法 10、以下关于培训效率评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B)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C)自省以前工作中的不足(D)获得领导支持的有效方式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1、场地拓展训练可以使团队在( )方面得到收益和改善。 A 变革与学习 B 团结合作 C 心态和士气 D 共同愿景 E 沟通与默契 2、选择培训方法时要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分析受训者群体特征可使用的参数有( ) A 学员构成 B 工作程序 C 工作压力 D 工作内容 E 工作可离度 3、可运用观察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以下关于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较适合生产作业和技术人员(B)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恒定电流的电场和磁场 练习题及答案 1、一铜棒的横截面积为,mm 80202 ?长为2m ,两端的电位差为50V 。已知铜的电导率为 S/m 107.57?=σ。求(1)电阻(2)电流(3)电流密度(4)棒内的电场强度(5)所消 耗的功率 解:(1)铜棒电阻Ω?=???=?= -571019.210 7.508.002.02 1R S l σ (2)铜棒内电流A R U I 35 3 1028.21019.21050?=??==-- (3)铜棒内电流密度263 /1043.108.002.01028.2m A S I J ?=??== (4)棒内的电场强度m V J E /1050.210 7.51043.127 6 -?=??==σ (5)所消耗的功率W R I P 2 2 1014.1?== 2、电缆的芯线是半径为cm a 5.0=的铜线,外面包一层同轴的绝缘层,绝缘层的外半径为 cm b 2=,电阻率m ?Ω?=12101ρ。绝缘层外又用铅层保护起来。 (1)求长度m L 1000=的这种电缆沿径向的电阻 (2)求当芯线与铅层的电位差为V 100时的径向电流 解:(1)距离电缆轴线处的电阻为rL dr S dr dR πρ ρ 2== 则长度的电缆沿径向的电阻可积分求得 Ω?===?81021.2ln 22a b L rL dr R b a πρπρ (2)据欧姆定律可求得径向电流 A R U I 71052.4-?== 3、已知半径为R 的环形导线,载有电流为I ,如图所示。求其中心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可得回路在中心点的磁场大小为 R I d R IR R R l Id B L 244020 2 03 0μθπμπμπ ==?= ? ? 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企业培训计划设计与实施 一、简答题 1.简述培训项目成本的构成。(16分) 2.简述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16分) 二、综合分析题 1、这次是一次为SH物流公司举行的一次培训课。课堂上,培训师时而在长篇大论的讲述,时而在白板上书写着,但是讲台下面却很混乱。中间下课休息时,学员聚集在一起议论,仓储主管小李说:“你们觉得这位名师如何?我可是耐着性子听了这两天半的课了,本以为他可能会讲些实用的内容,可是这三天的培训课快完了,我也没听到与我工作相关的内容!”而货运主管小齐大声说道:“主管在培训前可是发话啦,受训完回岗可是有任务的!我是做运输的,我想知道如何解决运输中突发事故,比如遇到发错货了、途中遭劫或货物被人做手脚了等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结果听了半天,还没有摸到门道!”“这可不行啊,我们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他来上课的!平常,工作这么忙,能坐到这里听课多不容易啊!要不是看他斯斯文文的样子,我早就提议大家将他赶下台了!”检验员小杨也急切地插话。仓储主管小李又接着说:“我们抱怨也没用啊,还是快想想办法吧。要不我们将这些情况向HR经理反映一下。”货运主管小齐说:“对!对!我们花钱并不是坐在这里听听课就行了,他虽然讲的都没错,但对我们没有用啊!这些想法一定要讲出来,一定要讲出来!”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过程中,这种令人失望的事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请结合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分析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教学质量问题的发生?(8分) (2)为了提高培训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应当注重抓好哪些工作?(12分) 2.国内某家电生产企业对营销人员进行了一次专业知识培训。受训对象大都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专科毕业生。培训结束后,他们讲被派往当地各大商场,成为常住商家的推销员,协助商家直接面对面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以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公司人力资源部和销售部门没有为本次为期2周的培训指定培训内容,而是由来自某高校的几位市场营销学教授作为培训师来自行安排。培训教室选择在公司空置的厂房内,由于是炎热的夏季,教室里没有空调等降温设备,使得受训人员的注意力难于集中。教授们所讲授的内容,学员早已在学校系统学习过。开始时,培训还能引起大家的专注,但终因“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使学员们觉得十分困倦。最后,公司专职的培训师讲授了公司主打产品的主要性能等内容。培训结束后,学员被派到各大商场参加公司产品的促销活动。当顾客问及有关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时,他们还能作答,但遇到更深一层提问时,这些新上岗的推销员们常常是无言以对,甚至当着顾客面,反复翻阅说明书和宣传材料做出答复。一个月下来,该公司主打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并没有任何起色。大家纷纷抱怨这次的培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也检讨认为,没有制定清晰的培训计划是导致本次培训失败的原因之一。 请根据本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本次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有哪些?(10分) (2)若为本公司设计下一年度员工培训计划,应按哪些具体步骤进行?(10分) 三、参考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B.编制统计表 C.统计汇总问题 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 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 A.及时性 B.正确性 C.全面性 D.系统性 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 A.等距式分布数列 B.单项式分布数列 C.开口式数列 D.异距式数列 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 A.随机变量 B.确定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 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 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 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 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 A.交叉 B.不等 C.重叠 D.间断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统计分组 B.逻辑检查 C.数据录入 D.统计汇总 E.制表打印 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 A.组类 B.组限 C.组距 D.组中值 E.组数据 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 A.钟型分布 B.χ型分布 C.U型分布 D.J型分布 E.F型分布 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 A.组距数列 B.品质数列 C.单项数列 D.变量数列 E.开口数列 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 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 B.零件公差的分布 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 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内容总结)讲课教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培训项目设计与有效性评估 一、基于需求分析的项目设计 1.培训需求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计划、有效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 2.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 (1)Goldstein 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应从组织分析(评估内容有哪些)、任务分析(需要哪些培 训)和人员分析(谁需要培训)三个方面着手。 (2)培训需求循环评估模型:是对于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信息流,以用来周而复始地 估计培训需求。(每个循环中,都需要从组织整体层面、作业层面和员 工个人层面进行分析) (3)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该模型建立在未来需求的基点上,使培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充分 考虑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为组织与个人 发展准备一个结合点。 (4)三维培训需求分析模型:是一种基于岗位胜任力和人才测评等手段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这种 方法实际操作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 ※3.培训项目设计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2)激励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4)反馈及强化性原则 (5)目标性原则(6)延续性原则(7)职业发展性原则 4.培训项目规划的内容 (1)培训项目的确定(2)培训内容的开发(3)实施过程的设计 (4)评估手段的选择(5)培训资源的筹备(6)培训成本的预算 5.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培训项目设计 (1)明确员工培训目的 (2)对培训需求分析结果的有效整合 (3)界定清晰的培训目标 (4)制定培训项目计划和培训方案 培训项目设计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培训目的②培训目标③受训人员和内容④培训范围⑤培训时间 ⑥培训时间⑦培训地点⑧培训费用⑨培训方法⑩培训师 培训方案是对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培训需求要点的操作性细化方案,反映了组织对该培训项目的基本意图与期望。 (5)培训项目计划的沟通和确认 6.建立和培养内部培训师资队伍 (1)内部培训师:需要明确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对象、选拔流程、选拔标准、上岗认证、任职资格管理、培训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具体工作,而且每一项内容都应具体、可操作。 (2)外部培训师 7.内部培训资源:(1)标准化培训产品(2)培养企业内部培训师 (3)经理人作为培训资源(4)成立员工互助学习小组 外部培训资源:(1)专业培训公司(2)咨询公司(3)商业院校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 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 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P70-75 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 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 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 二、判断题 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P67 【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P72 【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2010.01)P71 【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 )(2009.10)P65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 ) P74 当组内标

第三章选择题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 () 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唯物 史观对() 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 中主要的方面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 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 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 9、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 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 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 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 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 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练习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 )是指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应达到的标准,应根据环境的需求来确定。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台票 c.课程评价 D.课程空间 2.企业在( )应集中力量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如培养并影响他们的管理风格和思维习惯,使之适应企业的要求等。 A.创业初期 B.发展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3.对于培训已经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或一些需要定期开展的培训项目来说,企业一般( )。 A.从大中专院校聘请教师 B聘请专职的培训师 C.从内部开发教师资源 D.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 4.( )是指通过模拟各种决策情况,训练学员如何选择各种策略,以及在诸多方案中如何作出选择,它的目的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A.决策竞赛 B轮流任职计划 c.角色扮演 n决策模拟训练 5.培训评估意义的体现来自于对培训过程的( )。 A.全程评估 B.培训前评估 c.培训中评估 D.培训后评估 6.( )就是在培训过程中以改进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训项目为目的的评估。 A.非正式评估 B.建设性评估 C.正式评估 D.总结性评估 7.( )是第一级评估,即在课程刚结束时,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程度。 A.反应评估 B.学习评估 c.行为评估 D.结果评估 8.( )指对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测试时,其测量结果的长期稳定程度。 A。相关度 B.区分度 c.信度 D.可行性 9.( )可用来测量受训者对培训项目中所强调的基本原理、方法或程序等的熟悉程度。 A.认知成果 B.技能成果 c。情感成果 D.绩效成果 lO.( )更多地考虑到学员在接受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在工作绩效上产生的变化。 A.认知成果 B.技能成果 c.情感成果 D.绩效成果 (二)多选题 1.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包括( )。 A.系统性 B.标准化 c.有效性 1)_普遍性 E多样性 2.起草培训规划时.应做好哪些工作?( )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 %1%2%5.1++ 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 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 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 是时点指标 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B. 固定资产折旧 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 C. D. 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 B. (2%+4%)÷2=3% C. (2%+4%)÷3=2% 453025%1%2%5.1++++3%1%2%5.1??

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 A. 众数不存在 B. 众数等于均值 C. 众数等于中位数 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 B. 乡村大 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A. 0 20 40 50 60 80 100 B. 0 48 49 50 51 52 100 B x f f f f x f f x f f f x f x x f x x 本题答案选;所以;表示工人数目。 量,表示某组工人平均日产均日产量,表示甲乙两组工人总平甲乙乙甲甲乙甲乙乙甲甲↓↓+=++=∑∑∑

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采购”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的 () A. 实际采购成本 B. 计划采购成本 C. 材料成本差异 D. 暂估价款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内容是 () A.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 B.采购材料的成本节约 C.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 D.采购材料的成本超支 3. 某种产品的实际产量与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乘积为该种产 品材料的() A. 定额消耗量 B. 消耗定额 C. 费用定额 D. 定额费用 4.用于固定资产购建工程的人员工资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 A.辅助生产成本 B.在建工程 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 5. 在按30日计算工资率的情况下,采用扣缺勤法和出勤法计算应付 工资,两者计算结果( ) A. 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无可比关系 6. 甲、乙两种产品均由某工人进行加工。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25 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0.40小时。该工人小时工资率为2元。本 月份该工人共加工甲产品150件,乙产品80件。本月份应付该工人 的工资数额为() A. 700元 B. 740元 C. 739元 D. 800元 7. 4月份生产合格品25件,料废品5件,加工失误产生废品2件, 计价单价为4元,应付计件工资为 ( ) A.100元 B.120元 C.128元 D.108元 8.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一次全部计入有关费用项目的方法 是() A.五五摊销法 B.一次摊销法 C.分期摊销法 D.净值法 9.顺序分配法适用于 ( )

A.辅助生产车间较少的企业 \ B.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企业 C.辅助生产交互服务的数量无明显顺序的企业 D.辅助生产交互服务的数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 10.以下项目中属于废品的事项是 ( ) A.由于保管不善,运输不当等原因,使得入库时的合格产品发生变质而造成的损失 B.经检验部门验定,定为次品,降低售价而造成的损失 C.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报废损失 D. 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后发现废品所造成的损失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出材料实际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 A. 先进先出法 B. 个别计价法 C.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D. 移动加权平均法 2.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 A. 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B.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C. 未使用房屋和建筑物 D.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 我国目前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 A. 双倍余额递减法 B. 工作量法 C. 年数总和法 D. 直线法 4. 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包括 ( ) A. 领料单 B. 产量记录 C. 工资结算汇总表 D. 考勤记录 5.企业交纳印花税时,编制会计分录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管理费用 B.应交税费 C.银行存款 D.营业税金及附加 6.企业交纳车船使用税时,编制会计分录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管理费用 B.应交税费 C.银行存款 D.其他应付款 7.“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 ) A.向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的费用 B.企业发生的全部辅助生产费用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新)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新) 一、简述企业职员培训与开发系统的构成? 答:共分四个子系统:(一)职员培训开发需求分析系统:弄清企业职员中谁最需要培训,培训什么,以及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培训与开发等问题。需求分析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和企业职员培训开发活动的首要环节。(二)规划系统:从企业总体进展战略动身,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对培训开发的培训者、培训对象、时刻、培训地点、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预先进行设计的子系统。(三)实施治理系统:开发模式的选择及职能部门的设置、制度的制订与执行、培训开发的实施打算、细则、方案的制订、贯彻与落实,现场组织与治理,培训经费的预算、核算与决算,培训资源的调配,培训相关人员的考评和奖惩等活动内容。(四)评估反馈系统: 既是对整个培训开发项目活动实施成效的评判和总结,同时又是企业以后开展的培训开发项目的重要基础,为下一个培训活动、培训需求的确定和培训项目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企业培训开发职能部门的组建模式:(一)学院模式:(二)客户模式;(三)矩阵模式;(四)企业办学模式(呈上升趋势);(五)虚拟培训组织模式(VTO):(呈上升趋势) 二、简述企业培训规划的含义?制订培训规划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答:企业培训规划含义:是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所确立的进展方向和总体目标动身,结合企业与职员共同进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状况,以及人才培养及其培训成效的基础上,对企业职员以后(5年乃至更长期)的培

训开发目标、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等所作出的推测、决策和总体安排。 制订培训规划的步骤:1、全面把握各类职员状况,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分析报告;2、结合企业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确立企业职员培训开发的总目标和任务;3、将培训开发的总目标总任务按层级细分,以明确各类人员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培训要求;4、初步拟订企业职员培训开发规划草案;5、征求各部门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和调整;6、上报审批,用时修正,批准后正式公布组织实施;7、下属部门依照培训要求,制订年度培训打算;8、人力资源治理部门对各部门的培训打算进行审核,指导,监督和检查,提供技术服务。9、每年对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形进行评估、时期性总结,及时修正,提出新的要求。 注意事项:1、高度重视培训规划的制度;2、培训开发规划应落实到部门;3、清晰界定培训开发的目标和内容;4、重视培训方法的选择;5、重视培训学员的选择;6、重视培训师的选择。 三、简述企业培训文化的含义和功能?学习型组织的特点?以及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步骤? 答:培训文化的含义: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是衡量培训工作完整性的工具,更是考察组织中培训进展现状的重要标志。(美国培训进展协会于2001年6月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功能:1、衡量培训工作的完整性。2、表达培训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3、检验培训的进展水平;4、明确培训资源状况;5、提高职员积极参与的意识;6、审查培训与组织目标、职员具体需求的相关性;7、表达培训信息的交流和培训内容的资源共享程度;8、明确组织文化及其进展需求并加传播和建设;9、明确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精选)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单选题 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 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 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 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 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 8和9 C 8.5 D没有中位数 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 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 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 C Mo≤Me≤X D Mo≥Me≥X 10. 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 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第三章选择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 () 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唯物 史观对() 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 中主要的方面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 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 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 9、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 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 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 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 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 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

人力资源四级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真题及答案.doc

59. 企业员工培训应服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 A )而培训,而不是为培训而培训。 (A)达成企业发展目标(B)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C)解决现实存在问题(D)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60. 进入实质性培训工作的第一步是( D )。 (A)实施培训(B)需求分析 (C)编制培训计划(D)教学设计 61. 在入职教育中,由新员工的直接上级执行( D )。 (A)专业性指导(B)个别性指导 (C)基础性指导(D)特定性指导 62. 管理人员教程培训四级培训的培训对象是( A )。 (A)具有管理潜能的员工(B)具有较高潜力的初级管理人员 (C)负责核心流程的管理人员(D)管理业务并对其业绩全权负责者 63. 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不包括( D )。 (A)人员定向成本(B)在职培训成本 (C)脱产培训成本(D)人员招募成本 64. 根据培训范围的不同,培训可以分为单项培训和( D )。 (A)脱产培训(B)岗前培训 (C)在岗培训(D)全员培训 59、员工培训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特点,坚持(A) (A) 按需培训原则(B) 长期性原则 (C) 学以致用原则(D) 投资效益原则 60、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 A )。 (A) 改善自身的竞争优势(B) 提高员工素质 (C) 提高经济效益(D) 促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屉 6l、尽管有些被录用的新员工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但具体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仍须接受(C)。 (A) 基础性培训(B) 特定性培训 (C) 适应性培训(D) 非个性化培训 62、晋升培训的特点不包括( D )。

(A) 以员工发展规划为依据(B) 培训时间长、内容广 (C) 多种培训方法并用(D) 以一对一指导为主要方法 63、从培训内容上看.通过自学可以掌握(D)。 (A) 气质(B) 观念 (C) 态度(D) 技能 64、( D )不能体现企业投^经费进行培训的效益。 (A) 任职者提高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B) 为企业中长期的人才需求做好储备 (C) 任职者完成超过本职位技能要求的工作(D) 培训赞增加.增强企业知名度 59. 员工培训是创造( D )的基本途径。 (A)员工资产(B)物力资产 (C)企业资产(D)智力资本 60. 以下关于现代企业有效的培训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最终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 (B)促进了员工现在和未来工作绩效的提高 (C)最终目的是在企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能岗匹配 (D)主要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61. 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排他分析是指排除由于( B )影响绩效而申报的培训意向。 (A)员工素质(B)非人为因素 (C)员工能力(D)能岗不匹配 62. 在岗前培训中,检查表是( B )为记录和控制与培训相关的无数细节的最有价值的工具。 (A)培训接受者(B)培训执行者 (C)培训评估者(D)培训管理者 63. 在管理人员教程培训中,一级培训的培训目的是( A )。 (A)塑造领导能力 (B)开发参与者的企业家潜能 (C)让参与者准备好进行初级管理工作 (D)提高参与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 64. 企业从外部聘请的高等学校教师主要进行( C )。(黄皮书P158) (A)能力培训(B)技能培训 (C)理论培训(D)业务培训 59. 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应该由( A )来负责。《黄P130》 (A)人力资源部门(B)企业相关的主管部门(C)战略发展部门(D)对人才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60. 以下关于岗前培训计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C )。《黄P142》 (A)划分公司层次、部门层次和工作层次的主题(B)规划岗前培训中的技术类内容和社会类内容(C)岗前培训计划中的全部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D)培训计划的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