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

————————————————————————————————作者:————————————————————————————————日期:

最新建筑给排水知识点总结资料

一、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三种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饮用水系统直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室外给水管网的接管点引入建筑物内的管段)2水表节点(设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3给水管网:干管(总干管,是浆水从引入管输送至建筑物各区域的管段),立管,支管,分支管(配水支管,将水从支管输送至各用水设备的管段。我国给水管道常用钢管铸铁管塑料管复合管)4给水附件:截止阀(关闭严密水流阻力大局部阻力系数和管径成正比),闸阀(全开时水流直线通过水流阻力小有杂质落入易磨损),蝶阀(阀板在90°翻转范围内起调节、节流和关闭作用,操作扭矩小启闭方便结构紧凑体积小),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反向流动)5配水设施(生活生产和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上终端用水点的设施)6增压和贮水设备7水表;给水方式的基本形式:依靠外网压力1直接给水方式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依靠水泵升压1设水泵的给水方式2设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3气压给水方式(变压式定压式)4分区给水方式5分质给水方式;管道布置基本要求:1确保供水安全和良好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2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3不影响生产安全和 建筑物的使用4便于安装维修。一般采用枝状布置:上行下给,下行上给,中分式给水管道敷设有明装和暗装两种。明装即管道外露优点是安装维修方便造价低但影响美观表面结露积灰尘。暗装即管道隐蔽,如设在墙中,不影响室内美观整洁但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管道防护:防腐;防冻防露;防漏;防振; 二、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计算 设计秒流量:建筑物内卫生器具按最不利情况出流时的最大瞬时流量;气压给水设备:利用密闭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化调节和压送水量,在给谁系统中起增压和调节作用。分类和组成:按输水压力的稳定性分为变压式和定压式;按气水接触方式分为补气式和隔膜式;优点:灵活性大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便于隐蔽安装拆卸都很方便成套设备都在工作生产现场集中组装占地面积小工期短土建费用低,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便于维护管理,水质不易被污染还有助于消除水锤的影响;缺点:调节容积小贮水量少一般调节水量只占总容积%20-30压力容器制造加工难度大变压式压力变化较大对给水附件使用寿命影响较大;耗电量大;使用范围:适用于有升压要求但又不适宜设置水塔或高位水箱的小区或建筑物内的给水系统,小型简易和临时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回流污染:无防倒流污染措施时非饮用水和其他液体倒流入生活给水系统污染水质。水箱的配管: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水位信号装置。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基本形式:串联式(各区分设水箱和水泵,低区的水箱作上区的水池。优点:无需设置高压管线和高压水泵,水泵可保持在高效区工作能耗较少管道布置简单节省耗材。缺点是供水不够安全下区供水故障将影响上层供水,水箱等分散设置不方便管理且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容积较大造成结构符合和造价)减压式(建筑用水由设在底层的水泵一次提升至屋顶水箱,再通过各区减压装置依次向下供水优点:水泵数量减少占地面积小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管线简单投资省,共同缺点:各区用水均需提升至屋顶水箱但水箱容积大对建筑物结构和抗震不利同时增加了电耗供水不够安全局部故障将影响各区供水)并联式(各区生涯设备集中在底层或者 精品文档

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要点

第一章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1、设计题目 某学校宿舍楼给排水设计。 1.2、设计技术参数 1.2.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某学校宿舍楼,地上六层.一层为学生宿舍和洗衣房,二- 六层为学生宿舍,顶部为不上人屋面。耐火等级二级,为多层建筑,屋面为不上人屋面。总建筑面积11309.08m2,建筑高度21.30m. 本工程设计内容:室内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及灭火器配置.屋面雨水由建筑专业解决。区域周围有校区DN300给水环网,不小于DN300污水管道,不小于DN400雨水管道。周围有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能够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1.2.2.工程设计说明 (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市政管网压力0.38MPa)。宿舍为Ⅳ类宿舍。设计使用人数1056人,用水定额150L/人.d,使用时间24小时,小时变化系数3.0。 (2)生活排水系统:本工程公共卫生间采用伸顶通气单立管排水系统,污废合流制排水. 建筑排水排到室外后先经化粪池初步处理,然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消火栓系统:本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本工程室外给水环网由市政两路供水,管径不小于300mm,水量满足室外消防用水要求。 (4)建筑灭火器配置:本建筑属严重危险等级,于图示位置设置手提式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为2具5公斤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均用消防器材箱盛放,置于地上.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1.2.3.建筑条件图3张

1.3、时间安排 第一周 (1)资料准备1天; (2)设计计算3天; (3)编制设计说明书1天。 第二周 (1)绘制给排水平面图2天; (2)绘制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2天; (3)绘制设计总说明1天。 1.4、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资料,对该宿舍楼进行给排水的施工图设计。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 (1)选择给水方式; (2)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3)选择排水方式; (4)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 (5)消防系统设置计算 (6)给排水附件或装置的选择计算。 绘制设计图纸,主要包括5张图: 2号图纸:设计总说明(含说明、图例及主要材料表、图纸目录等)1张;2号图纸:首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二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标准层给排水消防平面图(1:100)1张; 2号图纸:系统图及卫生间大样图(含给水系统原理图、排水系统原理图、消火栓系统原理、卫生间给排水支管系统图、卫生间和盥洗间及洗衣房给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

摘要 在城镇,从住宅、工厂和各种公共建筑物中不断排出各种各样的污水和废弃物,需要及时妥善地排除、处理或利用。 排水工程是为保护环境,现代城市就需要建设一整套的工程设施来收集、转输、处理和处置污水的工程设施。主要设计一个污水出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消除污水的危害,保障人民的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因此,针对此情况,我们的应该进一步完善现代城市的排水管道设计,来使污水能以不污染环境为前提,顺利的排出并且竟可能的回收利用。

目录 一、概述---------------------------------------------------------------1 1.1设计准备-----------------------------------------------------------1 1.2排水设计方案-----------------------------------------------------1 1.3管网布置-----------------------------------------------------------1 二、设计计算-----------------------------------------------------------1 2.1居民生活污水流量计算--------------------------------------------2 2.2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的确定------------------------------------2 2.3设计充满度---------------------------------------------------------2 2.4设计流速------------------------------------------------------------3 2.5最小设计坡度------------------------------------------------------3 三、计算结果------------------------------------------------------------4 3.1表一----------------------------------------------------------------5 3.2表二----------------------------------------------------------------6 四、小结-----------------------------------------------------------------7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最终版要点

北京交通大学 《建筑给排水》大作业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境1101 学生姓名:沈悦 学生学号:11233017 指导教师:王锦 土建学院建筑市政环境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

目录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1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3) 1.2设计主要内容 (3) 1.3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3) 1.4设计重点研究问题 (3) 1.5评分标准 (3) 第2章室内给水工程 2.1 给水方式的选择 (4) 2.2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 2.3 管材和管件 (5) 第3章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3.1 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布置 (5) 3.2 消火栓布置 (6) 3.3 消防管道布置 (7) 3.5 具体设计图样 (7) 第4章建筑排水系统 4.1 排水系统分类 (7) 4.2 排水系统组成 (7) 4.3 排水方式的选择 (8) 4.4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8) 4.5 排水管网设计图样 (10) 第5章建筑雨水系统 (11) 第2篇设计计算书 第1章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1) 第2章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13) 第3章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15) 第4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18) 第5章参考文献 (18) 第3篇课程设计总结 第1章心得及致谢 (19)

第1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 1.1设计资料 1.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一幢7层高的多层建筑,该建筑为一类、耐火等级一级。该幢楼包括四个单元,各单元各层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见建筑平面图)。在该幢建筑物的北侧共建四个出口:分别对应于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每层有两个住户,每个住户为三室两厅的一套,每套间均设有厨房与两个卫生间。 该幢建筑物总建筑面积为8733.16m2,总高度为20.9m,标准层高为2.9m,一层地评标高位±0.000m,冻土深度为0.7m。 2. 背景资料 本建筑水源为小区自备井,经给水泵站加压后供给小区各用水点,一层引入管压力不低于0.35MPa。 本建筑±0.00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排水,±0.00以下采用压力提升排水。污废水经污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室外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 建筑图纸:首层及标准层。 4. 气候暴雨强度等条件按各位同学家乡考虑。 1.2设计主要内容 1. 多层建筑给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给水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2. 多层建筑消防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消防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3. 多层建筑排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4. 多层建筑雨水系统方式选择与设计计算,完成该建筑的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图草图; 1.3基本要求 1. 建筑给水、排水、消防、雨水各系统的体制应当合理选择,注意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2. 根据选定的系统体制,按照相关设计手册,确定有关的设计参数、尺寸和所需的材料、规格等。 3.平面图管线布置合理,并注意各管线交叉连接,注意立管编号。 1.4设计重点研究的问题: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消防系统的体制选择,尤其是消火栓系统的设计计算。 参考资料推荐: [1]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六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高明远,《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1998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陈耀宗,《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浅析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浅析建筑设计中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摘要:建筑的发展,在现在的建筑当中面积的增大,生活人员的增多,建筑中原有的给排水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给排水发展的历史、注意的问题,阐述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整个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艺流程;节能设计;节水工程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the building in the area of now increases, the increase of life personnel, building zhongyuan some water supply system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w,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drainage design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rocess; Energy saving design; Water saving project 一、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已不再满足原有的套设计习惯。根据资料显示,建筑能耗约占整个社会能耗的1/3,高居榜首。因此,节能、节水就至关重要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作为一个从事建筑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应清醒地认识本专业在建筑节能、接水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节能节水放在首位。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 二、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一加药一絮凝池一沉淀或澄清池一滤池一消毒清水池一二级泵房一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 说明书 姓名:陈启帆 学号:23 专业:环境工程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2016年07月 - 1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陈启帆 导师: 学科、专业:环境工程 所在系别: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日期:2016年07月 学校名称: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 2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目录 1. 课程设计题目 (4)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4) 3. 设计任务 (5) 4. 原始资料 (5) 5. 基本要求 (8) 6. 设计成果 (8) 7. 设计步骤 (8) 8. 设计用水量计算 (9) 9. 确定给水管网定线方案 (11) 10. 设计流量分配与管径设计 (11) 11. 设计结束语与心得体会 (14) 12. 参考资料 (16) - 3 -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1. 课程设计题目 吉林省长春地区宽城区给水管网设计 2.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通过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为以后毕业设计及从事给水管网的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1)了解管网定线原则; (2)掌握经济管径选择要求; (3)掌握给水系统压力关系确定方法; (4)掌握管网水力计算。 - 4 -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水排水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招标文件。 2.建筑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3.国家现行的有关给水排水及消防设计规范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三、设计内容: 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雨水系统及消防系统。 四、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分别从学府大道及20米规划路各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供基地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按照0.15MPa考虑。 2.生活用水量估算: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约为1230m3/d,最大时生活用水量约125m3/h。 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

3.生活给水系统: 本工程地下一和地上一、二层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地上二层以上用水由无负压供水设备加压供水。无负压供水设备设于地下室的水泵房内。 4.热水供应: 根据各单体建筑功能,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年管理费用,并尽可能的利用太阳能,本工程热水供水方案如下: 1)酒店考虑集中热水系统,热媒为锅炉房热水,经容积式换热器换热后供给客房卫生间及厨房等需用生活热水的地方。 2)办公、公寓等其他建筑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并配以电辅设加热系统和贮热水罐,为卫生间和厨房等地提供所需用的生活热水。 3)热水系统分区与给水一致,热水采用机械循环方式。 5.饮水供应 自饮水供应由小型一体式直饮水供水设备在各供应点直接供应。 五、排水系统: 1.本工程各建筑室内采用生活污废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 2.室内地面层(±0.000m)以上的生活污废水重力流排入室外污水管道或中水处理间的调节水箱;地面层(±0.000m)以下的污废水采用管道汇集至地下室的集水坑内,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后、排入室外污水管道(厨房排水须经过隔油处理); 3.室外污水管道统一排至室外化粪池,所有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方可排入20米规划路污水管道。 六、中水系统: 为节约用水,保护环境,本工程设有中水处理系统。中水水源为各单体建筑的盥洗用水,中水回用主要用于基地的冲厕、绿化、道路洒浇和车库地面冲洗。中水工艺流程为: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附条文说明-详细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修订 西南交通大学 2009-12-3 (杨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适应了社会经济 生活和生产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建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产品的各专业。一些新的建筑思想和理念也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专业中体现出来。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在建筑技术的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宜用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技术成果和设计新思想。适应了建筑产品的多功能化、宜人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建筑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技术上的创新性改进。在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与建筑内、外部系统的对接和与相关专业技术的衔接上进行了设计理念的更新。这些新技术新设计思想应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体现出来,提高技术设计水平,适应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的技术已用于工程实践中,并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本次规范的修订是为适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技术的新的发展成果和新的建筑产 品要求进行的。加强了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严谨性和系统性,集成了目前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最新的技术和经验。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0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3A、3.2.4、3.2.4A、3.2.4C、3.2.5、3.2.5A、3.2.5B、3.2.5C、3.2.6、3.2.10、3.9.14、3.9.18A、3.9.20A、3.9.24、4.2.6、4.3.3A、4.3.4、4.3.6、4.3.6A、4.5.10A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规范条文修订历史回顾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历次修订情况: (1)《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1964开始试行; (2)《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 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革命委员会主编。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1988. 修订内容: 1)用水定额; 2)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秒流量计算公式; 3)生活污水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 4)补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排水管道通气系统内容; 5)增加游泳池、喷泉设计内容; 6)加入新管材和新设备; 7)提高了对供水水质安全和供水节能方面的要求。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修订版。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修订内容:(细节上的修订) 1)用水定额,增加高级住宅及别墅项;热水供水流量(3000、6000人数); 2)新的卫生设备的使用;(浴盆上附设淋浴器等) 3)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秒流量计算公式;(综合楼) 4)节水型卫生设备,关于的中水条文,红外感应冲洗; 5)引入了新的规范标准;-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6)突出供水和用水的安全性;-非饮用水的标示条文; 7)新的管材;

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

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 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给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给排水系 统在整体建筑中处于一个关键枢纽的地位,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 筑的质量与在实践应用中的使用年限。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完善与否将 与建筑中所有家具设备的使用息息相关。本文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明确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建筑给排水在房屋使用中有重要作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使用效果。而建 筑给排水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与安装质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出 现质量问题,影响居民生活。在对其设计要注重其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严谨性,并加强监管、审核和监督,以保证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 1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1给水管道及附件的损坏造成水资源浪费 给水管道的老化,会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埋在地下的给水管道出现破损很难被 发现,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而阀门、水龙头等的磨损、锈蚀等,也都会无形中浪费水 资源。此外,给水附件如果选择上不合理,就会导致实际的用水量高于出水量,这些都可造 成水资源的浪费。 1.2排水管道设计 排水管道设计要重视管道材料的选择,要选择耐腐蚀性强的材料或者高质量的结果设计。因为排水管道一般排放的是生活污水,若选择劣质或者是抗腐蚀性能不强的材料,很可能会 造成管道渗水,甚至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在选择排水管道管材时,应该加强对质量的 审核,保证管道材料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1.3前期考虑不周导致的倒流防止器问题 众所周知,在城市这一复杂庞大的大环境中其地下地上环网结构相当繁复,因为其内部 存在的各个阶段的水压也大不相同,需要建筑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和改善。如果为了经费和利益考虑,或者是工程中的麻痹大意造成倒流防止器的装备缺失, 那么一旦在城市环网中出现高低相差巨大的压力情况时,就会发生因为压力过高的接口,其 中所拥有的水流在进行流向时经过某一压力低的接口时,两者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敬畏导致 城市的水表发生了严重的倒转情况,甚至遍布在城市管网内的水流将会与小区管道网内的水 发生交汇,进而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建筑给水设计要点 第一,水表设计需科学。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水表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评估,将其易于抄 写作为重要的考虑项目,通常将水表设置在室外环境或者放置在楼梯间位置。在住宅建筑过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 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 1、名称 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 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 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 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 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 时间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1.10 0.70 0.90 1.10 1.30 3.91 6.61 5.84 7.04 6.69 7.17 7.31 时间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6.62 5.23 3.59 4.76 4.24 5.99 6.97 5.66 3.05 2.01 1.42 0.79 (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 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 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 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 (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 (2)选择管材; (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 (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 (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 (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 (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 (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 (1)给水系统布置 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 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 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 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 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 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 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 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3)设计用水量 计算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计算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情况;

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大学论文

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1.1 工程设计背景 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南岸、东城区下桥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1.2 设计规模 该净水厂总设计规模为(5+N)/2×104m3/d,式中N为学号,即15×104m3/d。征地面积约40000m2,地形图见附图。 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1)原水水质 原水水质的主要参数见表1。

(2)厂区地形 地形比例1:400,设计高程取清水池水面为0.00m。 (3)工程地质资料 1)地质钻探资料见表2: 表2 表土砂质粘土细砂中砂粗砂粗砂石粘土 1m 1.5m 1m 2m 0.8m 1m 2m 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4)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 1)最高洪水位: 342.5m;最大流量:Q=295m3/s。 2)常水位:340.5m,平均流量:Q=15.3m3/s。 3)枯水位:338.7m;最小流量:Q=8.25m3/s。 4)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 。 (5)气象条件 1)风向(以所取风玫瑰为准)。 1班:主导风向东北风; 2班:主导风向西南风。 2)气温:最冷月平均为5O C 最热月平均为28.4O C。 极端气温:最高38O C,最低为-0.5O C,最多10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193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88.6mm,日最大降雨量367.8mm(2011.7.1),年平均相对湿度79%。 3)土壤冰冻深度:0.7m (6)处理要求 出厂水水质指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相关要求。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_GB50015-2010(附条文说明,详细版)

XXXX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浙江省杭州市波克酒店给排水设计 专业班级:建环 102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XXX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商务、度假、旅游等活动使我国城市酒店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星级酒店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对外窗口,其酒店形象和服务水平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质。因此,现代星级酒店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外形的气质塑造,还应致力于其良好的内在功能品质及酒店文化性与异质性的挖掘。作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除了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外,还要强调供水安全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采取节能意义的措施和设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水电浪费。结合当前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立足建筑给排水,提出一些建议,以减少水资源的隐形浪费,实现节约用水。还必须考虑到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控制,结合新工艺和自身的工作经验在舒适性和经济性间寻求平衡点将室内给排水噪声减到最低,树立整体环境意识,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酒店的功能复杂,失火可能性大,失火后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及扑救困难。为此,必须设置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满足各类消防的要求,而且也是酒店质量审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酒店室内给排水、消防给水工程在设计方面,都比一般室内给排水工程、消防给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该毕业设计,提高资料检索、文献阅读、设计计算、绘制图纸、编写设计说明的能力;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达到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最初尝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人们对室内噪声越来越重视。据调查,在发达国家,人们在室内滞留的时间已占全天的90%,因此对室内噪声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建筑施工、安装和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及卫生设备的选型不当,加上水泵自身的机械振动等诸多因素,室内的噪声环境愈加严重。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噪声过大而干扰人们的

建筑给排水设计论文

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探讨 摘要:在给排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不断总结设计和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和提高整体的安装工艺水平,力求为社会提供功能齐全、可靠、美观实用的建筑精品。文章通过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的实践,阐述了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字:给排水;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排水 abstract: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existing norms, constantly sum up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verall installation process, and strive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a full-featured, reliabl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building product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drainage works design construction, describ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their treatment measur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key word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lif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ir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排水系统,它们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是

给排水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资料 建筑各层平面图、建筑剖面图、厨厕大样图等。 建筑物为六层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为3M,室内外高差为0.1M。 (2)水源资料 在建筑物北面有城镇给水管道和城镇排水管道(分流制),据调查了解当在夏天用水高峰时外网水压为190kpa,但深夜用水低峰时可达310kpa;环卫部门要求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排水管道。每户厨房内设洗涤盆一个,厕所内设蹲式(或坐式)大便器,洗脸盆、淋浴器(或浴盆)及用水龙头(供洗衣机用)各一个。每户设水表一个,整幢住宅楼设总表一个。 二、设计内容 1.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设计资料,确定建筑内部的给水方式及排水体制。 (2)考虑厨厕内卫生器具的布置及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3)室内外管道材料、设备的选用及敷设安装方法的确定。 (4)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的计算。 (5)其它构筑物及计量仪表的选用、计算。 (6)室外管道定线布置及计算(定出管径、管坡等数据及检查井底标高,井径,化粪池进出管的管内底标高等)。 2.绘制下列图纸 (1)各层给排水平面图(1:100)。 (2)系统原理图 (3)厨厕放大图(1:50)。 (4)主要文字说明和图例等。

设计说明书 (一)给水方式的确定 单设水箱供水 由设计任务资料得知,市政给水供水在夏天用水高峰时外网水压为190kpa,但深夜用水低峰时可达310kpa,查规范得知,3层及以下的单位给水供水宜直接市政供水,而4到6层得用户则有水箱供水。 优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节省电耗,拥有贮备水量,供水的安全可靠性较好。 缺点:设置高位水箱,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荷载,降低经济效益,水压长时间持续不足时,需增大水箱容积,并有可能出现断水。 总的来说,整个系统由室外管网供水,下行上给。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材料费用,并且免除了水泵带来的动力费用以及水箱造成的建筑物经济效益降低的问题。 (二)给水系统的组成 整个系统包括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和附件等。 系统流程图为:市政给水管网→室外水表→管道倒流防止器→室外给水环网→户用水表→室内管网 (三)管材及附件的选用 1、给水管材 生活给水管道与室外环网采用不锈钢管,其余配水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 2、给水附件 DN>50mm的管道及环网上设置闸阀,DN<50mm的管道上设置截止阀。 (四)施工要求 1、室外管道 室外管道采用DN100不锈钢管连接成环状,连接形式为法兰连接,埋设在地下0.7m处,向建筑物内部供水。 2、室内管道 (1)室内管道PP-R给水塑料管采用热熔连接的形式。 (2)室内管道立管采用明装的形式装设在水表间内,支管采用暗装的形式埋在空心墙或暗敷于地板找平层中。同时在管道施工时,注意防漏、防露等问题。 (3)给水管与排水管平时、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处给水管在上。(4)管道穿越墙壁时,需预留孔洞,孔洞尺寸采用d+50mm-d+10mm,管道穿越楼板时应预埋金属套管。 (5)管道外壁之间的最小间距,管径DN≤32时,不小于0.1m;管径大于32mm时,不小于0.15m。 二、排水工程设计 (一)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 1、排水体制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实际排水条件,该建筑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水系统,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废水管道。 由于本工程层数较少,采用伸顶通气立管。 2、排水系统的组成 由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化粪池、伸顶通气

给排水设计说明(00002)

给排水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设计所用规范如下: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版)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1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2014年版)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201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设计范围: 1.本设计范围包括红线以内的给水排水、消防等管道系统及小型给水排水构筑物。 2.室外总水表井至城市给水管和本工程最后一个污(雨)水检査井至城市污(雨) 水检査井之间的管道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管道系统: 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 1)?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20 MPa o 2)?本工程日用水量为342. 00 m3/d; 3)?给水系统分区: a.本工程给水系统由给水管网市政两路供水。市政管网给水压力为0. 20MPa. b.市政引入管管径为DN150 c.各供水压力不超过0?20Mpa 2.生活热水系统:无 3.生活污水系统: 1)?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 2).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3)?本工程最高日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90%确定,为307.8 m3/d; 4.雨水系统: 1)?地下室上盖地面雨水排水。雨水设计采用10年重现期,屋面雨水管道降雨历时取5min.。 2)?本工程参照惠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3).地面雨水均采用外排水系统,排至室外雨水沟。 4).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市政雨水管。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城镇给排水课程设计

. . 《城镇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本次课程设计共有二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某城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第二部分为《某城镇小区排水管段工程设计》 设计资料: 第一部分: (1)全城地形平坦,管网各处地面标高均按15.00m计算。 (2)管网最高日用水量为50000m 3 (3)最小服务水头为24.00m (4)该城镇给水管网及用水量曲线和二级泵站工作曲线如附图1-1 1-2所示 第二部分: (1)小区街坊规划人口密度为400cap/ha;综合径流系数为0.6。(2)小区内有一工厂,工厂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8.24L/s,淋浴污水设计流量为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3)工厂排出口的地面设计标高为43.5m,雨水和污水管道的管底埋深无特殊要求 (4)其他资料可参阅规范与教材

第一部分: 《某城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⒈清水池与水塔容积计算。 过程:用水量变化幅度从最高日用水量的 2.55%(2~3时)到5.46%(9~10时)。二级泵站供水线按用水量变化情况4.5%(6~22时)和3.5%(22~6时)两级供水,见表1-1中的第(3)项。 水塔和清水池的调节容积计算见表1中第(4)项。第(5)列为调节水量,第(6)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5),其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33。则清水池的调节容积为:4 -(-1.33)=5.33%。 水塔调节容积计算见表1中第7、8列,第八列为调节流量累计值∑,其最大值为3.31,最小值为-0.08,则水塔调节容积为:3.31-(-0.08)=3.39%。 表中W1为清水池调节容积。 W2为消防储备水量,按两小时室外消防用水计算。 W3为给水处理系统生产自用水量,一般去最高日用水量的5%~10% 。 W4为安全储备水量,W4=﹙W1+W2+W3﹚÷6 (表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