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岗岩

花岗岩

花岗岩
花岗岩

我国花岗岩分布

[总论]我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

[具体]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九嶷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福建的太姥山、鼓浪屿,广东罗浮山,广西桂平西山、猫儿山,湖北九宫山、黄冈陵,江苏的灵岩山、天平山,天津的盘山,北京云蒙山,河北老岭,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四川贡嘎山,海南大洲岛、铜鼓岭、七星岭、五指山等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名山景观特征,eg,

(1)“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属于“峰峦―密集峰柱组合型峰林景观”,其景观标型(单元)有峰峦―峰墙―石林―峰丛―峰柱―石锥―峡谷―崖壁8 类,不仅类型齐全,而且特征典型,特别是其奇特的造型,世界罕见。从“成岩―成山―成景”的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阶段来看,“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处于幼年晚期―青年期阶段。

(2)“黄山式”花岗岩景观:既有“三清山式”峰林景观特色,也兼有“华山式”景观的某些特点。景观形态以大型浑圆状和部分锥状山峰所组成的峰峦为主体,中小型微地貌相对较少,且分布稀散,花岗岩峰林景观规模不大,且残留于岩体的中下部。从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而言,“黄山式”早于“三清山式”,晚于“华山式”。

(3)“华山式”花岗岩景观:以高峰陡崖绝壁山体景观为特色,以“险峻”著称。地质作用以构造切割冲刷侵蚀作用为主,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弱于泰山。(4)“泰山式”花岗岩景观:以浑圆雄厚山体与陡坡、崖壁组合景观为特色,以“雄伟”著称。泰山花岗岩景观由太古代花岗岩杂岩组成,化学风化作用较强。从花岗岩地貌演化发展的阶段分析,“泰山式”早于“华山式”,晚于“普陀山式”。

(5)“普陀山式”花岗岩景观:以浑圆状花岗岩低丘和花岗岩石蛋景观为特色。

我自己乱贴的,随便看看吧。。。

也是这周四的考试么,山水成因?

黄山花岗岩地貌各种类型分布很有规律,呈同心状分布模式,中心区为平坦夷平面残留部分,向外围山峰依次为穹峰、堡峰、尖峰、岭脊等.显示流水切割,溯源侵蚀的裂点还停留在中心区边沿,放射状水系的共同分水岭即为中心区.推测中新世、上新世时为黄山花岗岩体升起后的剥蚀时期,并形成夷平面.后经历上新世末微弱抬升,形成浅切割地面,第四纪初开始强烈抬升、下切,形成深切割地面,

造成中心区以外的高峰林立、峡谷幽深.此一过程仍在继续,但由于中心区集水面积有限,裂点溯源侵蚀并不强烈,黄山地貌现状当可长期保持.

黄山景观(一)(20张)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花岗岩的特征及分布

花岗岩及花岗岩景观一、花岗岩

花岗岩特征

1、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体。它质地坚硬,岩性较均一,垂直节理发育,多构成山地的核心,成为显著的隆起地形,在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作用下,常形成挺拔险峻、峭壁耸立的雄奇景观。表层岩石球状风化显著,还可形成各种造型逼真的怪石,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2、花岗岩由于节理风化、崩塌等作用,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著名的如黄山莲花峰、炼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非常典型。

球形风化景观,著名的有海南的天涯海角、鹿回头、“南天一柱”,浙江普陀山的“师石”,辽宁千山的“无根石”,安徽天柱山的“仙鼓峰”和黄山的“仙桃石”等。

花岗岩山地、丘陵山体。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如黄山切割深达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0多座。华山则是东西南北中五峰对峙局面。另外,天柱山的天柱峰和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都是非常典型的峰林地貌。此类景区一般开发较早,上述几个例子都以开发成熟。

二、花岗岩分布

我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如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崂山的靛缸瀑布、龙潭瀑布,太姥山的龙并瀑布和九龙祭瀑布,九华山的桃崖瀑布、织绵瀑布和龙池瀑布,罗浮山的白漓瀑布、白水门瀑布和黄龙洞瀑布等。

中国的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东的第二、三级地形阶梯上。以海拔2500m以下的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其他一些山地也有分布。中国的许多名山,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山东的泰山、崂山、峄山,陕西的华山、太白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浙江莫干山、普陀山、天台山,湖南的衡山、九嶷山,江西三清山,河南鸡公山,福建的太姥山、鼓浪屿,广东罗浮山,广西桂平西山、猫儿山,湖北九宫山、黄冈陵,江苏的灵岩山、天平山,天津的盘山,北京云蒙山,河北老岭,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四川贡嘎山,海南大洲岛、铜鼓岭、七星岭、五指山等等,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所组成。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我国花岗岩山岳,如黄山,九华山,华山、太姥山、天柱山、碴岈山、千山和平潭岛的将军山等,都有一线天景观。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石洞。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如黄山的水帘洞、莲花洞、鳌鱼洞,崂山的白云洞、明霞洞,太姥山的璇矶洞,罗浮山的朱明洞,碴岈山的万人洞等等。

此类地貌适合整体开发,根据不同的花岗岩发育情况,调查清楚可以作为旅游开发的资源量,一步步开发成为花岗岩的旅游风景区。

海南岛是最大的穹窿状岩体,形态雄厚浑圆;黄山是著名的岩株状岩体,地势崎岖挺拔,成为旅游资源。

三、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体所构成的峰林状高丘与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的通称。前者主要由具岩株构造的花岗岩体组成,地势陡拔,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及流水切割,形成奇峰深壑。后者由穹窿状花岗岩体构成,具红色风化壳,厚10~80米,风化壳剥离后,出露球状石蛋或馒头状岩丘,地势浑圆。

花岗岩地貌的发育深受岩性影响,一方面因块状结构,坚硬致密,抗蚀力强,常形成陡峭高峻的山地;另一方面因风化壳松散偏砂,其下原岩不透水,易产生地表散流与暴流,水土流失严重;且因节理丰富,产生球状风化;地表水与地下水沿节理活动,逐步形成密集的沟谷与河谷;在节理交错或出现断裂的地方,往往形成若干小型盆地;节理的多少和形式决定山坡的形态,节理密集区,重力崩塌显著,出现垂直崖壁;层状风化与剥蚀,使坡面角保持不变,而球状风化与剥蚀,使坡面浑圆化。沿节理进行的风化作用,可深入岩体内部,形成很厚的红色风化壳。此外,岩体构造对花岗岩地貌也有影响。

花岗岩与玄武岩同属火山岩,不同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石地下部分,在高压下形成,质地比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黄山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如黄山切割深达 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70 多座。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洞。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如黄山的水帘洞、莲花洞、鳌鱼洞。

“自古名山多聚泉”,泉是花岗岩山地的重要旅游景观。如黄山的温泉和骊山的温泉。花岗岩一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益的具放射性的氡气,这些泉水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我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如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四、以黄山为例说明花岗岩景观的特点和成因

说起黄山,几乎是世人尽知。但有很多人不知道,黄山除了它著名的松、石、云、泉外,它以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山岳称奇。雄奇险幻的黄山,是一座由地质作用造化而成的奇山。

从10亿年前的晚元古代到4亿年前的早古生代志留纪,黄山地区一直沉没于海底,先后沉积了各类沉积岩层,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的改造与破坏。隐伏地下的黄山花岗石体形成后,到了新生代的第三纪和第四纪期间,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地壳普遍抬升,隆起扩大,不仅造就了我国西陲的“世界屋脊”,黄山山体也急剧上升,花岗岩上巨厚的沉积盖层不断被剥蚀;黄山岩体终于慢慢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露出了地表,翘首云天,形成了高逾千米的花岗石峰林。

黄山复式花岗岩体不同的岩石结构,形成了园区内自然景观分布总格局。断层和节理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则不断地改造着花岗岩的自然面貌,就像一位雕塑大师,将黄山修饰得愈加奇险秀丽。

黄山的地质主体是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园区总面积的七成,是一个同源岩浆多期脉动上侵形成的复式岩体。早期侵入的中粒二长花岗岩比较容易风化,构成“天下名泉”附近的低坡山地,成为联结公园内外的过渡地带。主体期侵入的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占岩体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岩性坚硬,构成了巍峨雄伟的大峰。补充期侵入的中细粒斑状花岗岩,分布在岩体内圈,构造节理发育,

形成了玲珑剔透的小峰和千姿百态的巧石。最晚期侵入的细粒含斑花岗岩,由于节理相对平缓稀疏,从而构筑成中央高山台地。黄山的七十二名峰,除南侧长满樱桃树的桃花峰由沉积地层构成外,其他均属花岗岩山峰。凡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黄山兼而有之。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卓越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黄山发现了大量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震惊世界,打破了“中国内地没有第四纪冰川”的结论。

在距今二百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当时已上升到雪线以上的黄山,曾先后三次出现冰期和冰川活动。由于冰川的特殊搬运作用,在花岗岩体上留下了许多冰川遗迹。如今,我们面对的这些冰川遗迹,虽是大自然的无意存留,而它的发现,却是李四光先生跋涉探索的伟绩。

黄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存在与否之争论,几十年来已形成两种对立学派。然而,无论是冰川遗迹本身,还是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同样具有科学研究价值,都将推进黄山地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五、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堪称孤本

太姥山位于福建东北部沿海城市福鼎,枕溪面海,是太平洋西岸晶洞地带上唯一的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景观,同时兼有嶂谷岩洞、海岸岛礁、海岛湖泊、曲流高瀑等在内七大类地质遗迹,具有系统性、典型性、稀有性和观赏性。

太姥山完整记载着白垩纪以来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地带一段特殊的地质演化史,极具保护价值和科研意义。一亿多年的地质演化,“成就”了太姥山作为晶洞花岗岩地质遗迹的“大观园”的地位,加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载体、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构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风景组合,使之成为一处集科考科教、观光揽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山岳、海岸、溪瀑、岛屿等自然景观和畲族、白茶、古堡、民居等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公园内由象形石组成的石蛋地貌,形成了独特的地质遗迹景观。众多的象形石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这位大自然“美容师”的杰作,同时也与风化裂隙、晶洞构造、流水构造等多位“助理美容师”的坚持不懈的“工作”分不开的。

球状风化多发生在花岗岩地区,是石蛋地貌的主要“功臣”。球状风化广泛见于花岗岩。花岗岩岩浆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形成三组相互垂直的裂隙(节理),岩石被切成块状。花岗岩在热胀冷缩过程中,容易产生弧形微裂隙。坚硬的花岗岩块在大气、水、温度变化和生物等外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被破坏。破坏情况有两种,严重的或者是小的岩块逐渐崩裂粉碎,轻微的则是岩块被风化“磨”成球形,后者就是地质学上所称球状风化。公园内众多的象形石都可见到“球状风化”的“美容”效果。

潮音洞景点与牛郎岗沙滩相连,由潮间带礁石、海蚀断崖、海蚀洞等组成。潮音洞所在处涨潮时为小岛,退潮时则为半岛,四周被海水侵蚀成海蚀崖壁。海蚀洞呈近椭圆形,贯通小岛内外,涨潮时潮水从洞外涌入,闻惊潮拍岸潮声,退潮时可观洞外美丽海景。潮音洞为花岗斑岩脉岩经海水侵蚀形成的宽约4m、高2m的海蚀洞。

夫妻峰是地质公园标志性景点。远望景区峰林中二石相连如夫妻相依。移步换形,北望则是身披袈裟、手捧经书之佛(“和尚念经”),与西侧一虔诚顶礼膜拜之佛,构成“二佛谈经”之佳景(下图)。传说是太姥山下渔村一对小夫妻因遭变故失散为僧为尼,后在山中相遇相拥却被南海法师点化成石,故此景俗称“夫妻峰”。为流水沿北东65°裂隙侵蚀出的一条裂缝将石峰劈为两片,峰顶因球状风化而成石蛋。

天生桥位于乌龙岗步道边晶洞花岗岩的岩壁上,长7至8m、宽50至60cm,为走向北东的两条裂隙,夹峙一厚约50至60cm的石墙,石墙下部又因斜切节理风化侵蚀、穿透成洞而形成。

岩壁上,似布匹晾晒在巨石上而产生多道褶皱(又如瀑布从上倾泻而下,称之为干瀑布)。为流水沿岩壁侵蚀成十多道凹槽排列而成。

“一线天”:为一长达60m的线状裂隙。洞底向南倾,洞壁倾角60°,两壁呈波浪状,仅容一人侧身而过,需时蹲、时卧、时侧、时爬、时挤、时俯、时仰,方能过洞,游者戏称如练“太姥健身操”,仰望洞顶,天如一线。为近南北向张裂隙形成的狭窄裂缝,将花岗岩石峰一分为二,经流水侵蚀而成。

花岗岩峰林:麒麟岗、龙珠岗、乌龙岗峰林,呈“三国鼎立”,形成长达百米的岗垅,其间峰林、象形石景观众多。为晶洞花岗岩体受断裂控制和裂隙影响,经流水侵蚀切割和风化作用形成峰丛。

滴水洞:因洞顶部巨石上常年向下滴水而得名。洞东侧底部较平坦,与一南北向嶂谷(通海洞)相交,此处变宽,卡住一巨大纺锤状转石,其底端离洞底仅30cm。东出口因三处叠石覆盖需弯腰而过,称为三伏腰。为岩石崩塌叠堆所成的东西走向花岗岩叠石洞穴。

六、三清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有关三清山的说明往往都是围绕其和道教有着悠久的渊源,山上众多道教建筑等。

1、独特的大地构造。

在提名地22950公顷范围内,记录了10亿年几乎是连续的地质演化史,是国际上研究地球历史和扬子、华夏古板块构造的最佳地段;具有规模宏大、造型绝特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是地貌学的一部天然教科书,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貌学价值,是旅游观赏、地貌成因与新构造运动研究的重要场所。

2、独特的自然景观。

三清山花岗岩地貌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景观的多样性,三清山拥有世界上最丰富、最精致的花岗岩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三清山拥有“巨蟒出山”、“东方女神”等世界绝景,构成了集峰峦、峰墙、峰丛、峰柱为一体的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被中外知名专家誉为“西太平洋最美丽的花岗岩峰林”。

3、珍稀及孑遗物种。

三清山是东方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珍稀植物品种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保存了大量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物种,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珍稀及孑遗物种的“生物避难所”。

保存有华东黄杉、南方铁杉、中国鹅掌楸等中生代至第三纪(古近纪—新近纪)残遗的珍稀濒危物种,是第四纪冰期东亚重要的“生物避难所”。特别是分布面积达533公顷,与北美花旗杉相对应的华东黄杉群落,居华东地区之首,实属世界罕见。

七、克什克腾地质公园

有奇特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石林地貌群形态各异,似人似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花岗岩发育密集的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水平节理的发育一方面使岩体内部的应力得到释放,避免了斜交节理在重力作用下使岩石崩塌倒伏,另一方面水平节理又大大减缓了冰劈作用。疏密不同的垂直节理把岩体分割成抗风化能力不同的岩块,最终演变成今天看到的花岗岩石林。

岩性描述

1、板岩:黄褐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方解石、炭质等,结晶程度差,尚保留较多 泥质成分,具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多呈薄层状,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锈染较严重,强风化; 2、千枚岩:银灰色,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 细粒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在片理面上有小皱纹构造,呈薄层至中厚层状,质地较硬,节理裂隙较发育,中等风化; 3、砂岩:棕、黄色,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等,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节理裂隙较发育,胶结物为硅质,质地较坚硬,锤击声较清脆,弱风化; 4、灰岩:灰色、灰白色,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它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石英粉砂、 铁质微粒等,碎屑结构(晶粒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弱风化,锤击声脆,岩质较硬,未见有溶蚀现象; 5、片岩:灰白-灰-灰黑色,矿物成分主要有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白云母等,鳞片变晶 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薄层状(层厚3-50mm)构造,岩石蚀变较弱,局部见脉状和不规则脉状碳酸盐化和硅化;质地较硬,弱风化; 6、白云岩:灰白色,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细粒或 中粒结构,块状、角砾状、砾状结构,性脆,硬度小,用铁器可划出擦痕,岩石表面可见刀砍状痕迹,节理裂隙发育,锈染较严重,弱风化; 7、辉绿岩:深灰、灰黑、灰绿色,由辉石、基性长石组成,辉绿结构或次辉绿结构,粒度 较小,节理裂隙发育,有石英岩脉填充,呈碎块状,弱风化; 8、花岗岩:黄色带粉红、灰白色,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半自形粒状结构或似斑 状结构、块状构造,质地坚硬致密,节理裂隙较发育,弱风化 9、泥岩:棕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 如石英、长石、云母等,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层理不如页岩发育,节理裂隙发育 10、砾岩:红褐色,30%以上由直径大于2mm的颗粒碎屑组成,碎屑组分主要为岩屑, 有少量矿物碎屑,填隙物为砂、粉砂、粘土物质等,粒径2~10mm,泥钙质胶结,圆棱-浑圆状,磨圆度较差 11、凝灰岩:颜色以灰白色为主,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玻屑含量小于10%,晶屑 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玻屑含量3-10%,玻璃质,凝灰质胶结,块状构造,岩石坚硬,厚层-巨厚层状

天然花岗岩建筑板材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饰用的天然花岗石板材。其他用途的天然花岗石板材也可以参照采用。 2 产品分类 2.1分类 2.1.1按形状分 a普型板材(N):正方形或长方型的板材; b异型板材(S):其他形状的板材。 3.1.2按表面加工程度分 a.细面板材(RB):表面平整、光滑的板材; b.镜面板材(PL):表面平整、具有镜面光泽的板材; c.粗面板材(RU):表面平整、粗糙,具有较规则加工条纹的机刨板、剁斧板、锤击板、烧毛板等。 2.2等级 按板材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2.3命名与标记 2.3.1板材命名顺序:荒料产地地名、花纹色调特征名称,花岗石(G)。 2.3.2板材标记顺序:命名、分类、规格尺寸、待级、标准号。 3 技术要求 3.1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3.1.2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1.3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小于或等于15mm,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1.5mm;板材厚度大于15mm时,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3.0mm。 3.2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角度允许极限公差 3.3.1普型板材的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3.2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度。 3.3.3异型板材角度允许极限公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4外观质量 3.4.1同一批板材的色调花纹应基本调和。 3.4.2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4规定。 3.4.3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接或修补后不影响板材的装饰质量和物理性能。 3.5物理性能 3.5.1镜面光泽度 3.5.1.1 板材的抛光面应具有镜面光泽,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 3.5.1.2镜面板材的板材镜面光泽度值应不低于75光泽单位。或按供需双方协议样板执行。

花岗岩小常识汇总

花岗岩简介 花岗岩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 花岗岩的组成: 花岗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65%),其他成分含量比较少(Fe2O3、FeO、MgO一般<2%,CaO<3%)。花岗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硅酸盐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和云母,其中石英含量占到20%~40%。由于花岗岩中硅铝浅色矿物为主,铁镁暗色矿物较少,所以其颜色主要为浅色为多,暗色矿物越多颜色越深。花岗岩其矿物颗粒的结晶较大,并且颗粒大小相似,呈镶嵌状及粒状结晶组织,不同类之矿物以规则或不规则方式相福交错互锁排列。 花岗岩的分类: 花岗岩由于成分形成复杂形成条件多样,所以种类繁多,有多种的分类方式。 按所含矿物种类分--分为黑色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角闪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等;

按结构构造分--可分为细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粗粒花岗岩、斑状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晶洞花岗岩及片麻状花岗岩等; 按所含副矿物分--可分为含锡石花岗岩、含铌铁矿花岗岩、含铍花岗岩、锂云母花岗岩、电气石花岗岩等。常见长石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等自变质作用。 花岗岩的特点: 花岗岩呈细粒、中粒、粗粒的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其颗粒均匀细密,间隙小(孔隙度一般为0.3%~0.7%),吸水率不高(吸水率一般为0.15%~0.46%),有良好的抗冻性能。花岗岩的硬度高,其摩氏硬度在6左右,,其密度在2.63g/cm3到2.75 g/cm3之间, 其压缩强度在100-300MPa,其中细粒花岗岩可高达300MPa以上,抗弯曲强度一般在10~30Mpa。花岗岩常常以岩基、岩株、岩块等形式产出,并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分布也比较广泛,所以开采方便,易出大料,并且其节理发育有规律,有利于开采形状规则的石料。花岗岩成荒率高,能进行各种加工,板材可拼性良好。还有花岗岩不易风化,能用做户外装饰用石。花岗岩的质地纹路均匀,颜色虽然以淡色系为主,但也十分丰富有红色,白色,黄色,绿色,黑色,紫色,棕色,米色,兰色等等,而且其色彩相对变化不大,适合大面积的使用。

岩芯描述汇总

一、花岗岩 1、花岗岩的残积土我们叫残积砂(砾)质粘性土:[AN= G!r ? 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留产物,以褐黄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少量云母碎屑及少量黑色风化矿物等组成,原岩残余结构仍清晰可辨,>2.00mm的颗粒约占5.90%~15.70%。粘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该土层属特殊性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该土层在纵向上有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高的趋势。kP[LS1}* ?`)n/J+g ? 2、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呈散体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除石英外,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其他矿物大部分风化为土状。土层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的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j`l'M g ? 3、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钻进时拔钻声大,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该层做点荷载试验7组(共90块),换算后抗压强度范围值为10.80~15.20MPa,平均值为13.11MPa,标准值为11.97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工程地质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Y* -dUJK-` ? 4、中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岩芯多呈短柱状,RQD= 60~75。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36.90~54.30MPa,平均值为46.87MPa,标准值为41.43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Ⅳ类,力学强度高。n_eN|m?@ ? 5微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RQD= 80~90。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66.10~95.20MPa,平均值为78.50MPa,标准值为70.09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Ⅱ类,力学强度高。 二、泥质灰岩 灰岩按泥质含量可以分为:k ;^$Pd?t- ? 石灰岩:泥质含量0-10% 8J Y0]G6 ? 含泥石灰岩:泥质含量10%-25% c]u ieig0~ ? 泥灰岩:泥质含量25%-50% .aT@'a{F ? 泥灰岩:即泥质灰岩。为隐晶质或微晶结构,致密,多层薄层或中厚层,颜色多样。 三、板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沉积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含铁的为红色或黄色;含碳质的为黑色或灰色;含钙的遇盐酸会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颜色命名分类,如会绿色板岩、黑色板岩、钙质板岩等。 四、泥灰岩 泥灰岩:介于粘土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过渡类型沉积岩。由粘土和碳酸盐微粒组成。呈微粒状或泥状结构,一般粒径小于0.01毫米。与粘土岩的区别是滴稀盐酸后产生气泡,与石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花岗岩国家标准规定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指1998年3月由国家建材局生产协调司在福建泉州主持召开了审查会,会议代表一致意见通过了该标准。 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高档的装饰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石材工业迅速发展,由过去的几十个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由过去做坊式的生产,已发展到几百条较先进的石材产品生产线,过去生产的产品多为国内使用,而今石材产品出口创汇在建材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70年代,我国外贸系统,为石材出口创汇对部分石材品种进行过编号,如:北京“M101”,山东省“M311”,“G386”,福建“G635”,“G603”,广东省“G439”等。过去的编号已满足了当时国内外贸易中的需要,而过去的编号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不够规范。 随着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材品种日益增多,某些生产企业(公司)为了本企业的利益,对石材品种任意命名任意编号,有的一种石材几个名字,或几个编号,甚至几个省的几个品种同叫一个名字,例如:山东省有“中国兰”,四川省有“中国兰”,河北有“中国兰”,给国内外市场往往造成混乱。为使我国石材品种统一命名与编号进一步符合国家的法令法规,便于石材产品国内外商贸活动的开展,维护石材市场有序流通,有利于信息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的共享,制订统一编号标准十分必要。 一、石材编号的原则及要求 1 按GB/T226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编号采用四位数码编号,即将原3位数字编号改为四位数字编号。例如:北京“M101”改为“M1101”,山东的“G386”改为“G3786”等。 2.凡纳入《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的石材品种命名,不冠“中国”字头。 3.花色品种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符合石材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矿山具有一定储量荒料大于1立方米以上具年开采量在500立方米的矿山可纳入标准。> 4.大理石编号在字头前加“M”如“M1101”,花岗石编号在字头前加“G”如“G3786”,板石(叠层岩)编号在字头前加“S”如“S1115”。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不允许把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石材品种编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6.对于尚未纳入本次标准的石材品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石材产品主管部门按本规定进行编号,待本标准修订时纳入标准。 二、石材品种的命名 1.大理石:命名按JC/T202-92(96)《天然大理石荒料》标准中3.3.1命名。即: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2.花岗石:命名按JC/T204-92(96)《天然花岗石荒料》中3.3.1条命名。即: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采矿点编号。 3.板石:参照花岗石、大理石命名。 三、编号的原则 天然石材统一编号由一个英文字母和四位数字两部分组成。如“G3786”,“M3711”,“S1115”等。 1.英文字母为花岗石、大理石、板石的英文名称的首位大写字母。 花岗石(Granite)-------“G” 大理石(Marble)--------“M” 板石(Slate)----------"S" 2. 四位数字: 前两位数字为GB/T2260规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例如北京为“11”,山东为“37”,福建省为“35”等。后两位数字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编的石材品种序号。 四、石材名称与编号 1.花岗石名称及编号如下: 北京市 白虎涧红G1151 密云桃花G1152 延庆青灰G1153 房山灰白G1154

关于花岗岩编号的知识

关于花岗岩编号的知识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指1998年3月由国家建材局生产协调司在福建泉州主持召开了审查会,会议代表一致意见通过了该标准。 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高档的装饰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石材工业迅速发展,由过去的几十个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由过去做坊式的生产,已发展到几百条较先进的石材产品生产线,过去生产的产品多为国内使用,而今石材产品 出口创汇在建材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70年代,我国外贸系统,为石材出口创汇对部分石材品种进行过编号,如:北京“M101”,山东省“M311”,“G386”,福建“G635”,“G603”,广东省“G439”等。过去的编号已满足了当时国内外贸易中的需要,而过去的编号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不够规范。 随着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材品种日益增多,某些生产企业(公司)为了本企业的利益,对石材品种任意命名任意编号,有的一种石材几个名字,或几个编号,甚至几个省的几个品种同叫一个名字,例如:山东省有“中国兰”,四川省有“中国兰”,河北有“中国兰”,给国内外市场往往造成混乱。为使我国石材品种统一命名与编号进一步符合国家的法令法规,便于石材产品国内外商贸活动的开展,维护石材市场有序流通,有利于信息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的共享,制订统一编号标准十分必要。 一、石材编号的原则及要求 1 按GB/T226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编号采用四位数码编号,即将原3位数字编号改为四位数字编号。例如:北京“M101”改为“M1101”,山东的“G386”改为“G3786”等。 2.凡纳入《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的石材品种命名,不冠“中国”字头。 3.花色品种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符合石材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矿山具有一定储量荒料大于1立方米以上具年开采量在500立方米的矿山可纳入标准。] 4.大理石编号在字头前加“M”如“M1101”,花岗石编号在字头前加“G”如“G3786”,板石(叠层岩)编号在字头前加“S”如“S1115”。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不允许把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石材品种编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6.对于尚未纳入本次标准的石材品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石材产品主管部门按本规定进行编号,待本标准修订时纳入标准。 二、石材品种的命名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花岗岩技术标准要求

采用30mm 厚国产优质黄金麻花岗岩。 1、质量要求:石材来自单一的采石厂,同一颜色石材应采用同一矿脉的石板,质量应保证坚固耐用,无损害强度和明显外观缺陷。板材的色调、花纹应保证和谐统一,正面外观不允许出现坑窝、划痕、缺棱缺角、裂纹等缺陷。规格、允许误差、外观质量、物理性能及检测规则均按行业标准JC205-92 中有关规定执行。 2、物理性能: 体积密度不小于2.5g/cm3 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75%吸水率不大% 弯曲强度不小于抗冻系数不小于 石材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8601-2001)规定中优等品标准。 石材中所含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中的B 类装修材料的规定。 3、石材加工符合下列要求: 对石材几何尺寸的加工误差规定为: 1)长度和高度加工偏差±0.8mm。2)石材板平面度不得超过0.8mm。4)对角线误差±1.5mm。5)石板厚度误差±1mm。6)规范规定偏差表 4、供应商应提供国家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材料性能检测报告复印件加盖供应单位公章。供应商在供货期按国家标准进行产品抽样复试,检测费自行综合考虑。 5、加工要求:石材加工必须采用进口设备和锯片,表面磨光次数必须达到优等石材设计要求。 6、花岗石板材主要性能应满足国家建材标准规定,见表如下: 7、石材封样技术要求: 1)石材矿料必须满足指定的石材封样要求。

2)要求供应商在供货前进行排版选样以控制石材色差,具体控制石材色差方法由供应商自行选择并在使用说明书中详述。 3)要求供应商在供货前备选石材与参照石材对比,对比后备选石材与参照石材同底色、同花纹、同规格尺寸才可以送到工地。 花岗岩石材技术标准试验方法 1、规格尺寸 用刻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板材的长度和宽度;用读数值为的游标卡尺测量板材的厚度。 长度、宽度分别测量3条直线。厚度测量4条边的中点。分别用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表示长宽、宽度、厚度的尺寸偏差。用同块板材上厚度偏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表示块板材上的厚度极差。读数准确至。 2、平面度 将直线度公差这的钢平尺贴放在被检平面的两条对角线上,用塞尺测量尺面与板面间的间隙。被检面对角线长度大于1000mm时,用长度为1000m的钢平尺沿对角线分段检测。 以最大间隙的塞尺片读数表示板材的平面度极限公差。读数准确至。 3、角度 内角垂直度公差为,用内角边长为450mm*400mm的90度角尺。将角尺长边紧贴板材的长边,短边紧靠板材短边,用塞尺测量板材与角尺短边之间的间隙。当被检角大于90度时,测量点在距根部400mm处。当角尺长边大于板材长边时,用上述方法测量板材的两对角;当角尺的长边小于板材长边时,用上述方法测量板材的四个角。 以最大间隙的塞尺片读数表示板材的角度极限公差,读数准确至 4、外观质量 花纹色调 将选定的协议板与被检板材同时平放在地上,距处目测。 缺陷:将平尺紧靠有缺陷的部份,用刻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缺陷的长度、宽度,坑窝在距离处上目测。 5、镜面光泽度按的规定在板材产品上进行。

园林景观石材知识介绍

园林景观石材知识介绍 石材是园林工程中常用的基础材料之一,随着园林行业的不断发展,天然石材和加工石材种类的日益丰富,石材的运用也愈加广泛。本文阐述了石材的景观特性和石材的开发利用,介绍了石材的种类,石材的物理化学特点,石材的选用以及石材的景观应用。 在园林景观中石材的运用由来已久,天然石材是古老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装饰性好、耐久性高、来源广泛等特点。现代开采与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石材在现代景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罗马时代庭院的石阶还是现代园林中的石板广场,无论是东方的古典园林中假山、驳岸还是日式庭院中的置石,石材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在人类园林史上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通过加工技术的进步而更具生命力。 赖特说:“每一种不同的材料要求不同的处理,每一种不同的处理以及材料本身都有特别适合每一种性质的可能。适宜于某种材料的设计将不完全适用其他的材料”。这段话道出了材料、设计、环境、艺术之间的关系。运用石材一方面要表现石材本身的艺术特质,同时必须掌握石材的物理、化学性能上的特点,才能巧妙且科学地加以发挥利用。 一、石材的分类

1、石材:是指从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天然岩体中开采的岩石,经过加工、整形而成板状和柱状材料的总称,石材是具有建筑和装饰双重功能的材料;天然饰面石材一般指用于建筑饰面的大理石、花岗岩及部分的板石,主要指其镜面板材,也包括火烧板、亚光板、喷砂板及饰面用的块石、条石、板材。石材的分类方法不统一,依工艺商业分类为:大理石类、花岗石类、板石类。 (1)、大理石:具有装饰性、成块性及可加工性的各类碳酸盐岩或镁质碳酸盐岩以及有关的变质岩统称大理石;主要造岩矿物是方解石或白云石,其化学成分为碳酸岩(碳酸钙、碳酸镁)纯大理石为白色(我国常称汉白玉),理石中常含有其他杂质,含碳则成黑色,含氧化铁成玫瑰色、橘红色,含氧化亚铁、铜则成绿色,因此大理石呈现出白、黑、红、黄、墨绿、灰、褐等各色斑纹;因大理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MgO,故其耐酸碱性差,一般不做室外饰面板材。 (2)、花岗岩:具有装饰性、成块性及可加工性的各类岩浆岩和以硅酸盐岩矿物为主的变质岩统称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中最坚固、最稳定、色彩最多的岩石,其性能优于大理石及其他岩石;其体积密度为 2.63-2.8g/cm3,压缩强度为100-300Mpa,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和暗色矿物组成的全晶质岩石,其耐久性好、耐冻性强,使用年限达75-200年,按表面加工程度分为细面板材(RB),即表面平整光滑,镜

岩性描述

岩浆岩部分: 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自形,板状,粒径1-4mm,含量46%; 钾长石浅肉色,板状,大小2-4mm,含量15%; 石英:它形粒状,粒径0.5-3mm,含量21%。 角闪石:半自形-自形长柱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粒径1-3mm,含量13%; 黑云母:半自形片状,分布均匀,定向分布,含量3%;少量磁铁矿和副矿物含量约2%。 黑云母花岗岩1:浅灰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量角闪石、榍石、磁铁矿等。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约1-2mm,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10%。 角闪石黑色,短柱状,长约2mm左右,可见纵向的平整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5%。长石灰白色或浅肉红色,粒状或宽板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约1mm左右,有时聚集成团,油脂光泽,含量约30%。榍石褐黄色,平行四边形自形晶,粒度小于1mm,磁铁矿黑色粒状,呈星点状分布 黑云母花岗岩2:浅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长石以浅肉红色为主,部分浅灰白色,粒状或厚板状,大小2-4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0%。 石英烟灰色,透明粒状,大小1-2mm为主,有时聚集成团,含量约30%。 黑云母黑色或墨绿色,板片状,大小1-2mm,珍珠光泽,含量约10%。 黑云母斜长花岗岩:浅灰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斜长石灰白色,少数略带淡红、淡蓝色调,板状或粒状,大小3-5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67%。 石英烟灰色或淡灰色,粒状,粒度较细,约1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25%。 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2-5mm,一组极完全解理,薄片略带褐色,珍珠光泽,含量8%。 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风化强烈,多呈砂状,新鲜面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自形-半自形,浅肉红色,大小1-4mm,含量约62%; 斜长石:灰白色,呈板状,大小2-3mm,含量约5%; 石英:灰色,它形,粒状,大小0.5-3mm,含量约24%;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0.5-2mm,含量约8%;少量副矿物含量约1%。 黑云母碱长花岗岩: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钾长石浅肉红色,厚板状,大小1-2mm,少数达3mm左右,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 石英烟灰色,粒状,大小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35%。 黑云母黑色,薄片状,纵断面细丝状,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10%。 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较强烈,地表多呈花岗质风化残砂。岩石风化面黄褐色,新鲜面浅

花岗岩

花岗岩 (一)花岗岩的矿业简史 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花岗岩(Granite)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m,而汉字名词花岗岩则是由日本人翻译而来。明治初期的辞典与地质学书籍将Granite翻译作花岗岩或花刚岩。花形容这种岩石有美丽的斑纹,刚或岗则表示这种岩石很坚硬,也就是有着花般斑纹的刚硬岩石的意思。中国学者则沿用此译名。花岗岩在地表分布很广泛,是人类最早发现和利用的天然岩石之一。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古代开发利用花岗岩的遗迹,如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印度的寺庙圣窟、古罗马的斗兽场等。 中华民族对花岗岩的开发利用可以追溯到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山西省怀仁鹅毛口石器制作场遗址,有遗迹表明当时人们已在河谷谷坡上开采裸露的花岗岩(煌斑岩、凝灰岩)来制作石器。在广东南海西樵山也有这类发现。辽宁海城析木巨石大棚建筑,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利用花岗岩的例证。西安碑林藏有公元前424年花岗岩石雕马。赤峰一段秦汉古长城,使用了大量的剁斧石。在两汉时期的陵墓建筑、魏晋时期石窟造像、隋唐时期的陵墓石雕等众多文物

中都可以见到古代利用花岗岩的遗迹。宋朝(公元960~1279年)开发利用花岗岩已很普遍,如福建泉州开元寺塔高48m完全用花岗岩建造,泉州一带宋朝建造的石桥就有50座,都是取材于当地的花岗岩。明清以来在宫殿、陵墓、桥梁、园林、王府等建筑中,石材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岗岩的开采与加工得到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许多重大建筑大量使用花岗岩,如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达37.94m,仅碑心石重就达120t,是取材于山东青岛的花岗岩;南京雨花台花岗岩雕烈士群像;兰州“黄河母亲”花岗岩巨型石雕;8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城市新建的宾馆、饭店、写字楼、银行、商场等用花岗岩、大理石作室内外装饰雨后春笋般地逐渐形成一种时尚,把大型公用建筑装点得更华美,当前全国花岗岩装饰板材的耗用量已是10年前的500多倍。 (二)花岗岩的成因 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Silicate)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其密度最大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在岩浆温度最高时形成;密度较小的混合花岗岩(Migmatitic

花岗岩描述

研究目的: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岩性特性,探讨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 实测标贯击数N的概率分布,并计算其服从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研 究结论:目前国内外对标贯实测击数进行杆长修正没有一致意见,建议使 用实测击数,可使野外编录、判别的操作性更强.通过实测结果来看,锤击 数在15≤N<30范围内可定名为残积土,锤击数在30<N≤50范围内可定 名为全风化土.经统计分析认为,深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实测 标贯击数N的概型分布为正态分布. 普17:52:21 花岗岩的残积土我们叫残积砂(砾)质粘性土: 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留产物,以褐黄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少量云母碎屑及少量黑色风化矿物等组成,原岩残余结构仍清晰可辨,>2.00mm的颗粒约占5.90%~15.70%。粘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该土层属特殊性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该土层在纵向上有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高的趋势。 祥虎2008-09-26 17:32:19 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呈散体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除石英外,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其他矿物大部分风化为土状。土层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的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祥虎2008-09-26 17:35:01 都有了,你慢慢看,我要买菜了。 祥虎2008-09-26 17:33:01 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钻进时拔钻声大,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该层做点荷载试验7组(共90块),换算后抗压强度范围值为10.80~15.20MPa,平均值为13.11MPa,标准值为11.97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工程地质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 祥虎2008-09-26 17:33:43 中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岩芯多呈短柱状,RQD= 60~75。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36.90~54.30MPa,平均值为46.87MPa,标准值为41.43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Ⅳ类,力学强度高。 祥虎2008-09-26 17:34:05 微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RQD= 80~90。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66.10~95.20MPa,平均值为78.50MPa,标准值为70.09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Ⅱ类,力学强度高。

天然花岗岩石材统一编号1

天然花岗岩石材统一编号1 天然花岗岩石材统一编号/ 我国《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指1998年3月由国家建材局生产协调司在福建泉州主持召开了审查会,会议代表一致意见通过了该标准。 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高档的装饰材料,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石材工业迅速发展,由过去的几十个品种,已发展到几百个品种,由过去做坊式的生产,已发展到几百条较先进的石材产品生产线,过去生产的产品多为国内使用,而今石材产品出口创汇在建材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 70年代,我国外贸系统,为石材出口创汇对部分石材品种进行过编号,如:北京“M101”,山东省“M311”,“G386”,福建“G635”,“G603”,广东省 “G439”等。过去的编号已满足了当时国内外贸易中的需要,而过去的编号与国家的法规、政策等不够规范。 随着石材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材品种日益增多,某些生产企业(公司)为了本企业的利益,对石材品种任意命名任意编号,有的一种石材几个名字,或几个编号,甚至几个省的几个品种同叫一个名字,例如:山东省有“中国兰”,四川省有“中国兰”,河北有“中国兰”,给国内外市场往往造成混乱。为使我国石材品种统一命名与编号进一步符合国家的法令法规,便于石材产品国内外商贸活动的开展,维护石材市场有序流通,有利于信息自动化管理和数据的共享,制订统一编号标准十分必要。 一、石材编号的原则及要求

1 按GB/T2260-9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规定,统一编号采用四位数码编号,即将原3位数字编号改为四位数字编号。例如:北京“M101”改为“M1101”,山东的“G386”改为“G3786”等。 2(凡纳入《天然石材统一编号》国家标准的石材品种命名,不冠“中国”字头。 3(花色品种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符合石材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矿山具有一定储量荒料大于1立方米以上具年开采量在500立方米的矿山可纳入标准。 4(大理石编号在字头前加“M”如“M1101”,花岗石编号在字头前加“G”如“G3786”,板石(叠层岩)编号在字头前加“S”如“S1115”。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不允许把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石材品种编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6(对于尚未纳入本次标准的石材品种,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石材产品主管部门按本规定进行编号,待本标准修订时纳入标准。 二、石材品种的命名 1(大理石:命名按JC/T202-92(96)《天然大理石荒料》标准中3.3.1命名。即: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 2(花岗石:命名按JC/T204-92(96)《天然花岗石荒料》中3.3.1条命名。即:荒料、产地地名、色调花纹特征名称,采矿点编号。

花岗岩石材技术标准

花岗岩石材技术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以下简称板材)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饰用的天然花岗石板材。其他用途的天然花岗石板材也可以参照采用。 2 产品分类 2.1分类 2.1.1按形状分 a普型板材(N):正方形或长方型的板材; b异型板材(S):其他形状的板材。 3.1.2按表面加工程度分 a.细面板材(RB):表面平整、光滑的板材; b.镜面板材(PL):表面平整、具有镜面光泽的板材; c.粗面板材(RU):表面平整、粗糙,具有较规则加工条纹的机刨板、剁斧板、锤击板、烧毛板等。 2.2等级

按板材的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等级。 2.3命名与标记 2.3.1板材命名顺序:荒料产地地名、花纹色调特征名称,花岗石(G)。 2.3.2板材标记顺序:命名、分类、规格尺寸、待级、标准号。 3 技术要求 3.1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3.1.2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允许偏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1.3异型板材规格尺寸小于或等于15mm,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1.5mm;板材厚度大于15mm时,同一块板材上的厚度允许极差为3.0mm。 3.2平面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3.3角度允许极限公差 3.3.1普型板材的角度允许极限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3.2拼缝板材正面与侧面的夹角不得大于90度。

3.3.3异型板材角度允许极限公差由供需双方商定。 3.4外观质量 3.4.1同一批板材的色调花纹应基本调和。 3.4.2板材正面的外观缺陷应符合表4规定。 3.4.3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接或修补后不影响板材的装饰质量和物理性能。 3.5物理性能 3.5.1镜面光泽度 3.5.1.1 板材的抛光面应具有镜面光泽,能清晰地反映出景物。 3.5.1.2镜面板材的板材镜面光泽度值应不低于75光泽单位。或按供需双方协议样板执行。 3.5.2体积密度不小于2.50g/cm立方厘米 3.5.3吸水率不大于1.0%。 3.5.4干燥压缩强度不小于60.0MPa。 3.5.5弯路强度不小于8.0MPa。

土层描述

岩土室外编录一般描述 一、土类 填筑土:灰褐色、灰色,局部灰黄色,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夹少量碎石(粒径大小约2-5厘米),结构松散-稍密,填土时间超过10年 砂性素填土:灰黄色,松散,湿-饱和,粉细砂为主,局部为中砂,约3年前填成 碎石素填土:灰色、浅灰色,松散,成分为中风化花岗岩碎石,大小约5-15厘米,约2年前填成 粘性素填土:灰黄色,松散,湿-很湿,夹少量强-中风化砂岩碎石,大小约2-8厘米,约2个月前填成 杂填土:灰色为主,局部为灰黄色,松散,湿,由煤渣、砼碎块、碎石、砂灰等建筑垃圾填成,粗颗粒大小一般2-5厘米,最大约10厘米 耕植土:灰黄色,为粘性土,可塑,局部软塑,含少量植物根茎 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含有少量腐殖质和较多粉砂,具臭味,局部夹松散粉土薄层 淤泥:深灰色,流塑,含有少量腐殖质和粉砂,局部为淤泥质土或夹松散粉砂薄层 粉砂:灰色,松散,饱和,石英质,含少量淤泥,粒度不均匀,局部为中砂 粉砂:灰黄色、浅黄色,局部棕黄色或浅棕红色,松散-稍密,饱和,石英质,粒度不均匀,局部为细砂 棕黄色、浅灰色,局部灰白色,稍密-中密,饱和,石英质,含较多粘粉粒,粒度不均匀,局部为粉砂 淤泥质粘土:灰黑色,很湿,软塑,由粘、粉粒组成,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植物,具腥臭味,具光泽,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 粘土:灰黄、褐黄色,稍湿,可塑,成分以粘、粉粒为主,粘性较强,土质不均匀,下部稍软,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粉质粘土:浅灰色、灰黄色,稍湿,可-硬塑,含少量砂砾,干密度及韧性中等,摇振无反应 粉质粘土:灰黄色,湿,软塑,含少量粉砂,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粘土 粉质粘土:浅灰色、灰黄色为主,局棕红色、灰白色,稍湿-湿,可塑,含少量粉砂,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粉土或粘土 灰色,稍密,饱和,石英质,含较多粉粘粒 粉土:灰黄色,局部夹棕红色,稍密,湿,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粉砂 细砂:灰色,浅黄色,中密,饱和,石英质,含较多粘粉粒,局部为中砂,米含有铁质胶结物,大小2-5厘米,强度相当于碎块状强风化岩 中粗砂:灰色、灰黄色,密实,饱和,石英质,粒度不均匀,局部为圆砾 贝壳:乳白色,灰色,松散,大小以2-8毫米为主,最大约50毫米,含有较多淤泥和粉细砂,土质不均匀,局部为中砂 淤泥质土:深灰色,流塑,含少量腐殖质,夹薄层状(1-2毫米)粉砂5-15%,局部为粉质粘土或粉土 粗砂: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石英质,粒度不均匀,局部为砾砂 圆砾:灰色、灰黄色,中密-密实,颗粒成分为石英岩、花岗岩,次圆状为主,粒径以2-8毫米为主,最大粒径约50毫米,夹有较多中粗砂,粒度不均匀,局部为砾砂,.3米重型动探测试实测击数分别为41、49、53、58、63击,校正击数分别为13、16、17、19、20击。卵石:灰色,灰白色,呈中密-密实状态,饱和,母岩成分以石英岩为主,砾石呈圆状、次

(报价)常见花岗岩及铺装

山楂红G687龙须红G386石岛红G628武夷红 天山红枫叶红G687桃花红G1402贵妃红G352将军红G683光泽红惠东红G635安海红 红钻幻彩红中国红印度红(大花)印度红(小花)印度红棕印度红紫晶英国棕 皇室啡珠(大)皇室啡珠(中)皇室啡珠(小) G648漳浦红G663罗源樱花红G664罗源紫罗红G681南安霞红G696永定红G611虎贝G634 Misty Mauve G657龙田黄 G617禾山红G354齐鲁红G364樱花红G361五莲花 G614洪塘白G623海沧白虎皮白G602石狮白 G603巴厝白G633内厝白G640东石白G355晶白玉 G360山东白麻G365 G383珍珠花G343鲁灰 G439普宁大白花G655同安白浪花白603 636 福建锈石 虎皮黄漳浦锈山东锈G6522菊花黄中国金麻江西金麻金钻麻G682石井锈 山东黄麻 绿星槐花绿G612漳浦青G391孔雀绿 中国绿绿钻承德绿深林绿 中国黑,山西黑G381万年青G654 芝麻黑G684珍珠黑、福鼎 黑 漳浦黑蒙古黑黑金刚夜玫瑰 蝴蝶兰西藏蓝钻石蓝冰花蓝 攀西兰豹皮花蓝星蓝宝石 蓝珍珠

图片01 品名山楂红G687龙须红G386石岛红G628武夷红色系R001 R002 R003 R004 英文名 产地福建 加工方式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常见规格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02 品名天山红枫叶红G687桃花红G1402贵妃红色系R005 R006 R007 R008 产地山西省灵丘 加工方式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常见规格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03 品名G352将军红G683光泽红惠东红G635安海红色系R009 R010 R011 R012 产地山东省平邑广东 加工方式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光面,火烧,荔枝,斧 凿 常见规格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800*800,600*600 厚20,30,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