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品社教案

六年级品社教案

六年级品社教案
六年级品社教案

六年级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应此要讲究科学伦理。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想: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发展合情合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 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

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有了电视有了洗衣机有了冰箱有了电脑有了空调有了消毒柜(2)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2、社会文明大家谈

本课教材共三个专题。

在“文明素养面面观”专题的统领下,呈现的是在社区生活中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与文明社会格格不相入的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例举了一些公民随意践踏绿地;随地吐痰、扔纸屑;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的不文明现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小事去观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有无这些不文明现象。同时,让学生在实际的考察中感受不文明人与文明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给大家带来的不愉快。

尊重他人的隐私也是现代人有教养的体现。教材从生活中的一米线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了解银行取款、接受机场安检的时候一米线的作用,体验假如自己的隐私被窥探的感觉,从而知道尊重他人隐私是尊重他人,是讲道德的体现。并且将生活中看得见的“一米线”延伸到生活中看不见的一米线,例举了“当别人打电话的时候”、“当别人在写邮单的时候”、“别人在交谈的时候”的情景,并提出问题,请思考讨论,我们该怎么做。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在遇见这些我们常见的小事时,不应超越“一米线”,应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二是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我们该怎样面对。

“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这一活动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形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教材第13页提供的是一份评说市民公德水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份资料,明白我们在每个公共场合的行为都在书写着社会的文明形象,我们应该用良好的规范的行为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带来和谐和温馨,同时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看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教学本课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教学目标: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2.师生谈话。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活动三“一米线”告诉我

1.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4.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

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了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4.讨论: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两个范例,一是学生调查关注自己生活的周围,人们休闲活动的状况;二是对“麻将”这一休闲活动方式是否健康提出讨论。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多种休闲活动方式,并从自己身边的更多的休闲活动中学会认识健康的休闲活动的益处和不健康的休闲活动的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在休闲的时候,应参加健康的活动。

教材呈现的反映新风尚的社区休闲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明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社会走向文明,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同时针对小学生休闲活动中的一些流行文化而提供的信息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成长的影响,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正确判断是非,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承接“净化我们的流行文化”这一话题,展示了两个实践活动:新编童谣和自创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创编,进一步认识健康文化活动的含义,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会用健康的活动替代不健康的垃圾文化。让学生懂得休闲时光读读书、看看报,也会受益不少,引导学生要喜欢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

学情分析: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社会,当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范畴都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正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更多的休闲活动中学会认识健康的休闲活动的益处和不健康的休闲活动的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在休闲的时候,应参加健康的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与好书刊交朋友,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理念: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

的建立。

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看休闲活动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休闲活动树新风

1.课件演示: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三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

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4、学会拒绝

教材分析:

《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呢?所以我们要一起学习研究“学会拒绝”这课。

学情分析:

1.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有些认识有一定的偏向,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表现(满足学生自尊感的需求),同时要有意识的进行正面引导与沟通。

2.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

3.从六年级学生的意志因素分析,他们的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对于身边的诱惑确实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

4.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老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入手,与学生一起讨论它的利弊,一起探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提高辨别能力,并能运用正确实用的方法抵制诱惑。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教学理念:

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传说故事的方式说明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依靠勇气和方法是能够战胜不良诱惑的;借助勇敢的老船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体验到战胜诱惑后的成功感;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介绍了中学生常见的受到诱惑的现象;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战胜诱惑的方法;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基础上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1、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出示图片)

2、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4)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第二课时)

活动三不和烟酒交朋友

1、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小心网络陷阱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可参考教参P129-130页的内容)

(教师展示“请你思考”)

4、小事例:事例一: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事例二:x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事例三:据调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里的生意火暴让人惊讶,而中小学生则是网吧里的常客。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

请你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玩电子游戏,开发了我的智力。因此,应提倡中学生玩电子游戏;也有的同学认为玩电子游戏对我们有害无益。因此,应该禁止玩电子游戏。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5、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业设计:

1、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思考自己应该哎哟做宣传。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同学交流。

2、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3、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

4、推荐一本激励大家好书。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站起来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 ⒊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申奥活动,相约2008。 ⒈2008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对!2008年,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将在我们的祖国的北京隆重开幕了。(出示北京奥运会馆所的图片)到那时,世界各地的体育运动员将

在这儿一展他们的风采,我们的祖国也将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让我们再来重温下申奥成功时那振备人心的时刻吧。 ⒉当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充满着自豪和骄傲。一个运动会的举办怎么会让整个国家沸腾起来呢?(课件演示申奥的条件与要求)那么多大都市和我们的北京一起竞争着,有的经济发达,有的风景迷人,有的体育运动强盛,但最后我们的首都北京申奥成功了,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祖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你们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自豪与骄傲吗?(再次播放欢庆的场面)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喜讯,你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先在小组里和伙伴们说一说吧。看到大家说得热火朝天,我们班的小记者可坐不住了。瞧,她来采访大家啦!(小记者随机采访同学们,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想说些什么?)师小结:是啊,今天的中国强大起来了,中国人站起来了!(板书课题:站起来的中国人) 二、回顾奥运历史,感受祖国富强。 ⒈(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解放前已经举办了14届,而偌大的中另仅参加过三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纪录”,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在奥运会上,中国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讽……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1—4课时

乌市外国语小学第二十二小学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案 郑建姿

教案书写要求 一、整册总体: 1、第一页:居中写清:ⅹⅹ---ⅹⅹ学年第ⅹ学期X学科ⅹ年级上(下)册教案,教师姓名,乌鲁木齐市外国语小学第二十二小学; 2、第二页:粘贴发放的《教案书写要求》; 3、第三页:《教学反思书写要求》; 4、第四页:《X学科课程标准》总目标; 5、第五页:《X学科课程标准》相应学段目标要求; 6、第六页:本册教材分析; 7、第七页:教学进度表。 二、单元整体: 1、本单元教学要求; 2、单元训练重点、难点。 三、每课教学设计 (分课时备课,课时数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相符。不允许下载粘贴,只有自己或别人用自己班上的公开课教案才可以粘贴) 注意:右侧距留出4厘米的位置用来课前修改教案及针对某一环节写反思或者课后再二度备课。 1、本课教材分析; 2、本课教学目标; (关注教学三维目标,教学目标中尤其注意: A.要写清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B.本课如有法制教育渗透内容,要写清本节课的法制教育目标。)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难点分开写清楚); 4、课时安排; 5、教学准备; 6、课时教学目标; 7、教学过程(思路要清晰,重难点突破明显,重视方法指导,能设计有效、合理、可操作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8、板书设计;

四、注意:教案超周备课,学科教研组长每周一检查一签字,教研组大组长每半月一检查一签 字,教导处一月一检查一签字。(检查时必须写出建设性的评议) 教学反思书写要求 “教然后知困”,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 —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 这一重要环节。刚刚上完课之后的感受比较深刻,所以教学反思的书写一定要及时,书写时一定要 真实反思自己的课堂,这样才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教学反思书写要求具体如下: 1、教学反思需加下划线; 2、课后教学反思不少于总教案数的2/3,及时记录教学效果、体会和问题; 3、反思书写内容提示(禁止写教材分析,防止内容出现表扬多于反思的现象):在自己有感触 的教学环节对应的留白处写:自己处理课堂新的生成时有哪些不足及原因分析;学生的精彩发言; 教师和孩子对教材又生成哪些新的独特的理解;课后修改教案;整体分析本课是否体现各学科学科 及学段特点;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能力是否真正得到锻炼提高;课堂的失败之处;教学设 计中巧妙之处;自己教学的感受、改进建议等等。 4、本课如有法制教育渗透内容,要针对法制教育教学内容渗透情况进行反思。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础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第1课可爱的地球 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2.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3.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准备地球仪若干只。 2.课前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其他学科知识,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和家长等多种途径,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知识。 3.准备有关地球的图片。 4.准备“海边看船”的实验材料。 5.关于地球的一段录象。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走近地球 1.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出示太阳图片);在农历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出示月亮图片)。那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地球,他又是什么形状的呢? 2.学生简单交流。 3.教师小结:对,地球也是球体的。 4.(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图片)这张照片是科学家从卫星上拍摄下来的,你能说说从卫星上看,谁能做做小导游来介绍一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 5.地球是球体的,现在大家都知道,但人类认识到这一点,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示有关录象。 6.时至今日,你知道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先说给同桌听一下。 7.学生自由交流,再大堂交流。 8.其实,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像宇航员叔叔们一样到太空去看我们的地球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地球球体的,想不想试一下? 9.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

部编版秋季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目录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2) 2.宪法是根本法 (8) 3.公民意味着什么 (14)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1) 5.国家机构有哪些 (30) 6.人大代表为人民 (36) 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 (42) 8.我们受特殊保护 (49) 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58)

课题: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法律是什么。 ②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③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能力目标 ①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②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 (2)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 (3)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

(4)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2、知道法律给我们规定了哪些权利和义务。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 2.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 3.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利用课件教学: 1.课件出示第2页图片,列举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的权利。 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 3.课件出示第4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 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课件出示第4页的阅读角。) 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作用。 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生活涉及法律的图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四课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 学习目标 态度: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搜集能力和整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知识: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主题教学思路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和对翻倒探究的欲望。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资料的搜集,何等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教材给出了DNA图谱、DNA分子、DNA模型三项科学发明供学生选择,然后通过列举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民明创造和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了解两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最后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活动,在学生客观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认知行为。 学习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科技发明的资料。 2.学生分组搜集资料: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和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 3.学生准备搜集材料后制作的卡片和自我评价卡。 教学过程 本主题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去学习、体验和感受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科学技术的习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1.小小科技发呢展览会 学生把搜集到科技发明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卡片,让每个同学把卡片张1贴在教室内参观交流。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活动有序性的指导,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2.看谁找到的多 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调查、访问、搜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和中国重大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 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及学具准备 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与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请欣赏 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 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 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 (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 (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 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 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 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 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 4、受教育权。 5、司法保护权。 2、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行动。(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杨依维权的途径: 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王浩可以拨打110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 3、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 大家分享。 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 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 1、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 2、被流氓或坏人殴打。 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 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 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 6、雇佣童工。 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 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课男生和女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2、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过程与方法 2、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教学重点 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教学难点 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教学法: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我们男生和女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和生活,朝夕相处,有着无数的欢乐,可是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小测验 1、参照教材表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着填写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方面有哪些不同。(学生自主填表)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小结:男女生无论是在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性。 活动二:各抒己见 1、学生自由学习课本P3的案例,然后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男孩和女孩在要求或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些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人们对异性的不同要求和态度进行归纳总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其是否合理。 活动三:男女生擂台赛 1、全班学生组成一个男生队和一个女生队,举行一次擂台赛。内容包括:看谁手最巧、谁的力量最大、谁的歌声最动听、谁的舞姿最优美等。 2、结合以往班里和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夸夸班里的“功臣”,找找男生和女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功劳。 3、学生自主讲一讲男女生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4、引导学生开展“我来夸夸你”的活动。(要求每生至少要夸两名异性同学) 板书设计 第一课男生和女生 谁的手最巧、谁的力量最大 谁的歌声最动听、谁的舞姿最优美 第一课男生和女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2、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共203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史地内容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的历史、地理学习的价值观不同之处是: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史地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六上教材在史地内容编写时,重视历史与现实、乃至未来之间的关系;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沉淀、浮现;儿童在生活中能发现、理解和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引导儿童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他们懂得看待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应当联系地看、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如第二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如两次洛杉矶奥运会;两个世纪开端的不同性质的两个事件;中国在世界上国际地位不断增强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祖国的发展。如第三单元教材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事实比较,引导学生从餐桌上的变化,即农产品的变化,以及日常工业用品从无到有的变化,体会祖国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和思考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学会综合地、联系地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第四单元,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周边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与该国地域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联系地看问题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2、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过程与方法 2、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够从性别差异的角度认识、化解矛盾,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男女生的和谐相处会给双方带来乐趣。 教学难点了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异。 教学法:启发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同学们,我们男生和女生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习和生活,朝夕相处,有着无数的欢乐,可是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共性和差异。(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小测验 1、参照教材表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比着填写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方面有哪些不同。(学生自主填表) 2、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小结:男女生无论是在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很多共性。 活动二:各抒己见 1、学生自由学习课本 P3 的案例,然后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男孩和女孩在要求或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些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将人们对异性的不同要求和态度进行归纳总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其是否合理。 活动三:男女生擂台赛 1、全班学生组成一个男生队和一个女生队,举行一次擂台赛。内容包括:看谁手最巧、谁的力量最大、谁的歌声最动听、谁的舞姿最优美等。 2、结合以往班里和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夸夸班里的“功臣”,找找男生和女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功劳。 3、学生自主讲一讲男女生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课堂教学视频播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任教师: 二〇一三年九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 1、引导学生想象刀耕火种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师: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课前,老师布臵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积极发言;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1)表格展示式 科技成果

小学六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全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品社教案 六 年 级 教师 班级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第一课。本单元设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社会需要文明生活---文明生活应该是科学的、健康的、愉快的、幸福的---我们应向高质量的生活目标努力。单元编排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科技成果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知道社会由此逐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而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也会带来许多危害,应此要讲究科学伦理。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紧紧围绕“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2、围绕“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来看,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已初步具备了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他们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可以说他们有能力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并且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规范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行为规范培养与文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明白今天的习惯培养与明天的文明素质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设想: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活动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的主要学习形式,发展合情合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走进时光隧道(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活动二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和探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物质文明的促进作用。)活动三科技是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尊重了他们的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学情分析: 随着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这些孩子缺乏家庭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其予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共设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材内容围绕法律、法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课型通过插图和典型事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自己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生活离不开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 2.树立宪法意识,了解法律的作用,体会自己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3.识记宪法、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等。 4.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有权利也有义务的观念。 5.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乐于探究和热爱生活的儿童。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法律、法规,要做守法的公民。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便参与社会的能力。 3.让法治意识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切实做好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 4.认知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树立宪法意识。 五、教学措施: 1.让“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观念。 2.课堂教学应体现对儿童的尊重,理解和关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3.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健康的学习生活。 4.用课件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六、教学进度 日期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备注 一9.2—9.6 法律是什么

山东人民版小学六年级品社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 一、世界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世界的兴趣 2、能力: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3、知识:结合世界地图,查找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收集七大洲、四大洋和有关国家面积、人口等方面的资料。 教师搜集相关录象、图片、资料并制作课件。 三、课时建议:2课时 四、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大洲和大洋 活动一、了解海陆分布 1、出示世界政区图,(播放课件) 请学生思考:看看世界政区图,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图例,巩固已掌握的必要的看图技能。 2、从世界政区图上,找出七大洲和五大洋,再查看世界上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多媒体播放录像《浩瀚的宇宙》。(配音:在茫茫的太阳系中,九大行星都按各自的轨道从容地、日复一日地运行着。在九大行星中,只有我们人类的栖息地──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画面停止,出现“地球──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了解有关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板书)大洲和大洋 活动二、查找大洲和大洋 1、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有多大?假如一个人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801天,假如想把地球团团围住,需2300万人手拉手站成一圈才行。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从图上看,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学生观察、回答,对学生做出恰当评价。)

3、展示《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引导学生能小结出,海洋占总面积的71%,陆地占总面积的29%。从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所占的比例看,谁能给地球取个别名呢? 4、水球:其实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出示图片: 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做水球。” 5、观察《东西两半球》图:未被海水淹没的大块陆地,我们称它什么?对,陆地。 6、“两半球图”和地球仪,查找七大洲、四大洋,说说它们的位置。 7、结合学生查找的资料,交流各大洲各大洋的具体情况。 8、根据“世界政区图”和“东西半球图”,让学生猜一猜,世界上海洋大还是陆地大。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文字,自主了解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情况。 9、请学生读图回答:全球有多少块大陆?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地球上共有几个大洲? 活动三、了解大洲和大洋的面积 1、七大洲中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位于西半球的有哪些?南极洲呢?学生观察讨论。除南极洲以外,哪些大洲的位置是两两对应的? 2、学生看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 3、七大洲和四大洋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讨论:你还想知道什么?根据问题分成小组,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老师提供的资料补充。 第二课时 活动一、交流展示各大洲的知识 播放课件:出示世界政区图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政区图”,查找各国的位置,看看世界上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分布在哪里?评价学生的读图能力,肯定所有国家都分布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六个大洲上,并且各国的面积有大有小,各不相同。 1、同学们都知道各大洲上都分布着哪些国家吗?请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资料 (1)亚洲概况 (2)非洲概况 (3)欧洲概况 活动二、我的调查和发现

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课教案

11.不同地区不同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俗概况,知道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民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 2、通过举办“我国不同地区民风民俗片展”,让学生了解各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祖国大家庭千姿百态的民风民俗,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3、通过“做文明小客人”了解我国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反映我国不同地区民风民俗的照片,或相关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放《辣妹子》歌曲)同学们,你们知道“辣妹子”是指哪些地方的妹子吗(多数学生知道) 师:对,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喜欢吃辣椒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现在请她们自己说一说(演示多媒体课件) 师:这只是反映了这些地区生活的饮食特色,其实,不同的地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差别明显,你知道其他方面的差异吗?(如吃穿住行等)学生自由发言。 师:很好,看来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么同学们是否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的生活不同吗?(生说) (演示多媒体课件,了解各地的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序上决定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生说。 师:对,各地因为地形地貌的不同,冷热的差异。人们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可以说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很大程序上取决于他们生活环境的差异。 (二)放眼全国,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 (多媒体演示《长江之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师: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既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又有“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 师:俗话说:“读书破万卷,行万里路。”我们既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要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还知道我国哪些地形区?(生讨论) (点击课件,音乐背景,解说词) 师:从刚才的演示,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主要地形,现在请同学们回忆,总结,看谁记得多?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记住了不少。现在请同学们填写下表,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 师: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类型的地形地貌吗?(学生回答) 师:对,其实祖国的大好河山令我们倍感自豪,各地的风土人情,建筑特色也使我们在大开眼界,我们还可以在饱览山川风光之余,了解各地人民的不同生活。 (三)放眼全国,感受祖国的多姿多彩 师:我国地域辽阔,除了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外,还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演示哈尔滨的春节冰灯,北京的银装素裹,广州的迎春花市。) 师:想一想,为什么同是春节,我国南北差别有如此之大呢(生说) 师:对,不仅如此,请同学欣赏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什么原因(生说) 师:对,那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又是什么原因呢?(生说)) 师:看来同学们思路十分开阔,回答得很好,在我国,气温分布既有南北差异,又有地形高差的区别,自北往南可分成五个温度带,它们各自的名称是什么呢?(生说) 师:对,这就是为什么北国还是冰天雪地,南方已是迎春花开的原因了,你知道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吗?(生说)(演播多媒体课件)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及展示背景。 师:这是我国典型的一个高原气候区,它是特殊的高寒地区,全年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什么原因(生讨论)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向文明 1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⒈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⒉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⒊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⒈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

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表格展示式。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 ⒈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六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学会合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齐心真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 教学过程: 1、导入 看“比赛”,谈感想 1998年,第十六届世界杯决赛,由众多大牌球星出阵的巴西队最终以0:3的大比分惨败给了整体配合的法国队。这场比赛给你什么启发? 足球需要团队合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需要合作精神。 2、游戏:夹气球 胜利方的获胜心得,失败方的原因总结。 3、了解合作 (1)要求学生结合游戏分析合作的含义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3)两个事例 a、两个同学放学结伴回家,到了院子,一个同学想去打球,一个 想赶写作业,两个互不谦让,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他们能在一起合作吗?为什么?―――分析得出: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基础。 b、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为什么?――分析得出:合作要坚持原则。 4、游戏:看谁赢得多 游戏规则 (1)每位同学手中有两张牌,一张是X,另一张是Y。在以下每轮的比赛中,你和你的同伴可以出X或Y,你们在每轮比赛中的得分取决于你和小组成员出牌所形成的模式。 (2)第1、3、4轮自己决定出牌,第2轮四个人讨论后再出牌。游戏程序 (1)根据小组出牌模式算出自己的得分 (2)最后算出个人总分 游戏奖励 全班获得最高分的同学,他所在的那一组每个人都将获得一份小礼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