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检验参考值汇总

临床检验参考值汇总

临床检验参考值汇总
临床检验参考值汇总

临床检验参考值一.血液检验

血浆血小板P-选择素 1.61±0.72×1010分子数/ml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复钙时间:Ⅰ组较Ⅱ组延长<5s

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块收缩率65.8±11.0%

血浆血栓烷B2(TX-B2) ELISA法 76.3±48.1ng/L

凝血时间(CT)普通试管法 6-12min

硅管法 15-32min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32-43s(超过对照值10s为延长)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1-13s(超过对照值3s为延长)

凝血酶原比值(受检血浆PT/正常血浆PT)1.0±0.05

血浆纤维蛋白原(Fg)2-4g/L

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STGT)最短凝固时间<15s(10-14s)

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103%±25.7%

血浆因子Ⅸ促凝活性(FⅨ:C)98.1%±30.4%

血浆因子Ⅺ促凝活性(FⅪ:C)100%±18.4%

血浆因子Ⅻ促凝活性(FⅫ:C)92.4%±20.7%

血浆因子Ⅱ促凝活性(FⅡ:C)97.7%±16.7%

血浆因子Ⅴ促凝活性(FⅤ:C)102.4%±30.9%

血浆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103%±17.3%

血浆因子Ⅹ促凝活性(FⅩ:C)103%±19.0%

血浆因子Ⅷ定性试验 24小时内纤维蛋白凝块不溶解

血浆因子Ⅷ亚基抗原 FⅧα:Ag 100.4%±12.9%

FⅧβ:Ag 98.8%±12.5%

血浆凝血酶片段1+2(F1+2)0.67±0.19nmol/L

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 不吸烟男性 1.83±0.61μg/L

不吸烟女性 2.22±1.04μg/L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胶乳凝集法阴性

ELISA法 48.5±15.6mg/L

RIA法 50.5±26.1mg/L

组织因子(TF)双抗体夹心法 30-220ng/L

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α:A)108.5%±5.3%

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β:Ag)免疫火箭电泳法 0.29±0.06g/L 血浆蛋白C抗原(PC:Ag)免疫火箭电泳法 102.5%±20.1% 血浆游离蛋白S(FPS) 凝固法 100.9%±29.1%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T) ELISA法 97.5±26.6μg/L

血浆凝固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1.45±0.4μg/L

血浆肝素定量 0IU/ml

狼疮抗凝物质 Lupo试验Ⅱ 31-44s

Lupo试验 30-38s

Lupo试验 /Lucor试验比值 1.0-1.2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加钙法 129.8±41.1min

加酶法 157.5±59.1min

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0.3-0.6u/ml

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75%-140%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活性(PAI-1:A)0.1-1.0抑制单位/ml

血浆α2-纤溶酶原抑制物活性(α2—PI:A)0.8-1.2抑制单位/ml

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复凝固实验(3P试验)阴性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 16-18s(超过对照值3s为延长)

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或PIC) <0.8mg/L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胶乳凝集法 <5mg/L

血浆D-二聚体(DD)胶乳凝集法阴性

ELISA法 <200μg/L

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42 0.74-2.24nmol/L

血浆纤维蛋白肽Bβ15-42 1.56±1.20nmol/L

全血比粘度(ηb) 男性 3.43-5.07

女性 3.01-4.29

血浆比粘度(ηp)1.46-1.82

血清比粘度(ηs)1.38-1.66

全血还原比粘度 5.9-8.9

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滤过指数 0.29±0.10

红细胞电泳时间自身血浆电泳时间 16.5±0.85s

(四)血液生化检验

血清总蛋白(TP) 60-80g/L

双缩脲法新生儿 46-70g/L

7月~1周岁 51-73g/L

1~2周岁 56-75g/L

>3周岁 62-76g/L

血清清蛋白(A) 40-55g/L

溴甲酚绿法新生儿 28-44g/L

<14岁 38-54g/L

>60岁34-48g/L

血清球蛋白(G) 20-30g/L

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1.5-2.5:1

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膜法清蛋白 0.62-0.71(62%-71%)

球蛋白α1 0.03-0.04(3%-4%)

α2 0.06-0.10(6%-10%)

β 0.07-0.11(7%-11%)

γ 0.09-0.18(9%-18%)

血清前清蛋白 1岁 100mg/L

1~3岁 168-281mg/L

成人 280-360mg/L

血糖(空腹)全血(Folon-吴法)4.4-6.7mmol/L(80-120mg/dl)

血清或血浆(邻甲苯胺法)3.9-6.4mmol/L(70-110mg/d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空腹血糖 <6.72mmol/L

服糖后0.5~1小时升至高峰 7.84-8.96mmol/L

服糖后2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尿糖均为阴性

血清胰岛素(空腹)10-20u/L(10-20μu/ml)

胰岛素(μu/ml)/血糖(mg/dl)比值<0.3

血清胰岛素C肽(空腹) 265-1324pmol/L

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服糖后1小时胰岛素及C肽均上升至高峰

服糖后3小时两者均下降至空腹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GHb) (按GHb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计算)

电泳法 5.6%-7.5%

微柱法 4.1%-6.8%

比色法 1.41±0.11nnmol/mg Hb

血酮体定位阴性

定量(以丙酮计)0.34-0.68mmol/L

血浆乳酸 0.44-1.78mmol/L

血清总脂成人 4-7g/L

儿童 3-6g/L

血清游离脂肪酸 0.2-0.6mmol/L

血清总胆固醇成人 2.86-5.98mmol/L

儿童 3.12-5.2mmol/L

血清游离胆固醇 1.3-2.08mmol/L

胆固醇酯 2.34-3.38mmol/L

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比值 3:1

血清阻色性脂蛋白X(LP-X) 阴性

血清甘油三酯(TG)0.56-1.7mmol/L

血清磷脂 1.4-2.7mmol/L

脂蛋白(LP)电泳乳糜微粒(CM)阴性

高密度脂蛋白(HDL)0.30-0.40(30%-40%)

低密度脂蛋白(LDL) 0.50-0.60(50%-60%)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0.13-0.25(13%-25%)

α-脂蛋白男性 517±106mg/L

女性 547±125mg/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沉淀法 0.94-2.0mmol/L(老年人偏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沉淀法 2.07-3.12mmol/L(老年人偏高) 脂蛋白(a)(LP(a))ELISA法 <300mg/L

载脂蛋白A1(Apo-A1) ELISA法男性 1.42±0.17g/L

女性 1.45±0.14g/L

载脂蛋白B(Apo-B) ELISA法男性 1.01±0.21g/L

女性 1.07±0.23g/L

载脂蛋白A/B 1.0-2.0

血清钾 3.5-5.1mmol/L

血清钠 135-147mmol/L

血清氯(以氯化钠计)95-105mmol/L

血清钙总钙(比色法)2.25-2.58mmol/L

离子钙(离子选择电极法)1.10-1.34mmol/L

血清无机磷/血磷成人 0.97-1.61mmol/L

儿童 1.29-1.94mmol/L

血清镁成人 0.8-1.2mmol/L

儿童 0.56-0.76mmol/L

血清锌 7.65-22.95μmol/L

血清铜 11.0-22.0μmol/L

血清锰 728μmol/L

血清铁亚铁嗪显色法男性 11-30μmol/L

女性 9-27μmol/L

血清铁蛋白(SF) ELISA法或RIA法男性 15-200μg/L

女性 12-150μg/L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男性 50-77μmol/L

女性 54-77μmol/L

未饱和铁结合力 25.2-50.4μmol/L

转铁蛋白(Tf)免疫比浊法 28.6-51.9μmol/L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0.33-0.35μmol/L

血清肌钙蛋白T(cTnT) ELISA法 0.02-0.13μg/L

血清肌红蛋白(Mb) ELISA法 50-80μg/L

RIA法 6-85μg/L

血清铜蓝蛋白免疫扩散法成人 150-600mg/L

儿童 300-650mg/L

血清甲胎蛋白(AFP)定性阴性

定量成人 <25μg/L(25ng/ml)

小儿(3周~6月)<39μg/L(39ng/ml) 碱性胎儿蛋白 7.4-115μg/L(平均47.6μg/L)

异常凝血酶原<20μg/L

β2-微球蛋白(β2-M)0.8-2.4mg/L,平均1.5mg/L

血氨谷氨酸脱氢酶法 11-35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STB)成人3.4-17.1μmol/L

新生儿0-1天 34-103μmol/L

1-2天 103-171μmol/L

3-5天 68-137μmol/L

结合胆红素 0-6.8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1.7-10.2μmol/L

胆汁酸(BA)总胆汁酸(酶法)0-10μmol/L

胆酸(气-液相色谱法)0.08-0.91μmol/L

鹅脱氧胆酸(同上)0-1.61μmol/L

甘氨胆酸(同上)0.05-1.0μmol/L

脱氧胆酸(同上)0.23-0.89μmol/L

尿素氮成人 3.2-7.1mmol/L

儿童 1.8-6.5 mmol/L

肌酐全血 88.4-176 μmol/L

血清或血浆男性 53-106μmol/L

女性 44-97μmol/L

尿酸磷钨酸盐法男性 268-488μmol/L

女性 178-387μmol/L

尿酸酶法男性 208-428μmol/L

女性 155-357μmol/L

儿童 119-327μ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连续监测法 10-40u/L

比色法 5-25u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连续监测法 10-40u/L

比色法 8-28u

ALT/AST比值≤1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 <5u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连续监测法成人 <40-110u/L

儿童 <250u/L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ALPiso)

成人 ALP1阴性

ALP2 0.90(90%)

ALP3少量

ALP4阴性,妊娠期增多,占0.40-0.65(40%-65%)

ALP5 B型或O型血型者微量

ALP6阴性

儿童 ALP3 >0.60(60%)

ALP2 少量

其余阴性

γ-谷氨酰转移酶(GGT或γ-GT)连续监测法 <50u/L

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化学法 0.9-1.9u/L

乳酸脱氢酶(LD或LDH)连续监测法 104-245u/L

速率法 95-200u/L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iso)

圆盘电泳法 LD1 0.327±0.046(32.7%±4.6%)

LD2 0.451±0.0353(45.1%-3.53%)

LD3 0.185±0.0296(18.5%±2.96%)

LD4 0.029±0.0089(2.9%±0.89%)

LD5 0.0085±0.0055(0.85%±0.55%)

醋酸膜电泳法 LD1 0.24-0.34(24%-34%)

LD2 0.35-0.44(35%-44%)

LD3 0.19-0.27(19%-27%)

LD4 0-0.05(0%-5%)

LD5 0-0.02(0%-2%)

单胺氧化酶(MAO)伊藤法成人<30u

中野法 23-49u

脯氨酰羟化酶(PH)39.5±11.87μg/L

5’-核苷酸酶 27-283mmol/L

肌酸激酶(CK)酶偶联法 370C 男性 38-174u/L

女性 26-140u/L

300C 男性 15-105u/L

女性 10-80u/L

肌酸显色法男性 15-163u/L

女性 3-135u/L

连续监测法男性38-174u/L

女性 26-140u/L

肌酸激酶同工酶(Ckiso) CK-MB <0.05(5%)

CK-MM 0.94-0.96(94%-96%)

CK-BB 阴性或微量

肌酸激酶异型(CK-MB) CK-MB1 <0.71u/L

CK-MB2 <1.01u/L

MB1/MB2比值 <1.4

醛缩酶 3-8u(平均5.4u)

血清淀粉酶(AMS) Somogyi法总活性 800-1800u/L

酶偶联法 20-115u/L

血清脂肪酶(APS)比色法 0-79

浊度法 0-160

滴度法<1500u/L

胆碱脂酶(ChE)

全血胆碱脂酶(AChE)比色法 80000-12000u/L

连续监测法为血清ChE的1.5-2.5倍血清胆碱脂酶(SchE)比色法 30000-80000u/L

连续监测法 620-1370u/L 胆碱脂酶活性 0.80-1.00(80%-10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色法 555-633μg/g.Hb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100ng/L

靛氰绿滞留率(ICGR) 15min滞留率 0-10%

(五)血清学与免疫学检测

免疫球蛋白

IgG 单向免疫扩散法 7.6-16.6g/L

IgA 单向免疫扩散法血清型 0.71-3.35g/L

分泌型 (SIgA) 唾液 314mg/ml

泪液 30-80mg/ml

初乳 5060.5mg/ml IgM 单向免疫扩散法 0.48-2.12g/L

IgD ELISA法 0.6-1.2mg/L

IgE ELISA法 0.1-0.9mg/L

血清M蛋白阴性

总补体活性(CH50)试管法 50100u/ml

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AP-H50)试管法 21.7±5.4u/ml

补体C1q ELISA法 180-190mg/L

补体C3单向免疫扩散法 1.14±0.27g/L (网络0.9-1.5)

补体C4单向免疫扩散法 0.55±0.11g/L

补体C3裂解物(C3SP)C3C<94mg/L

补体旁路B因子(BF)单向免疫扩散法 0.1-0.4g/L

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E-RFT)

T细胞总花结形成细胞(EtRFC) 0.644±0.067(64.4±6.7%) 活化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EaRFT)0.236±0.035(23.6±3.5%)

稳定T细胞花结形成细胞(EsRFT)0.033±0.026(3.3±2.6%) T细胞转化试验(LTT)形态学法转化率 0.601±0.076(60.1±7.6%)

3H-TdR掺入法刺激指数(SI)<2 T细胞分化抗原

CD3免疫荧光法 63.1±10.8%

流式细胞术 61%-85%

CD4(T H)免疫荧光法 42.8±9.5%

流式细胞术 28%-58%

CD8(T S)免疫荧光法 19.6±5.9%

流式细胞术 19%-48%

CD4/CD8 0.9-2.1/l

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

免疫荧光法 SmIg阳性细胞 21%

SmIgM阳性细胞 8.9%(7%-13%)

SmIgA阳性细胞 2.2%(1%-4%)

SmIgD阳性细胞 6.2%(5%-8%)

SmIgE阳性细胞 0.9%(1%-1.5%)

SmIgG阳性细胞 7.1%(4%-13%)

红细胞-抗体-补体花结形成试验(EA-RFT)

B细胞EA花结形成试验(EA-RFC)8%-12%

B细胞EA-补体花结形成试验(EAC-RFC)8%-12%

B细胞鼠红细胞花结形成试验(M-RCT)8.5±2.8%

B细胞分化抗原 CD19流式细胞术 11.74±3.37%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

51Cr释放法自然释放率<10%-15%

自然杀伤率47.6%-76.8%

51Cr利用率 6.5%-47.8%

酶释放法细胞毒指数27.5%-52.5%

流式细胞术 13.8±5.9%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ADCC)

51Cr释放法 <10%为阴性,10%-20%可疑阳性,可疑阳性,≥20%为阳性溶血空斑法 <5.6%阳性

白细胞介素2活性(IL-2)3H-TdR 掺入法 5-15ku/L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ELISA法 <200u/ml

肿瘤坏死因子(TNF) ELISA法 4.3±2.8μg/l

干扰素(IFN) ELISA法 1-4ku/L

类风湿因子(RF) ELISA法 1-4ku/L

C反应蛋白(CRP)免疫比浊法阴性

单向免疫扩散法<8mg/L

抗核抗体(ANA) 免疫荧光法阴性

血清滴度>1:40为阳性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阴性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谱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阴性

抗酸性核蛋白抗体(抗Smith,Sm)阴性

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阴性

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阴性

抗系统性硬化症抗体(抗Scl-70)阴性

抗线粒体抗体(AMA) 阴性

抗平滑肌抗体(ASMA) 阴性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 间接血凝法滴度≤1:32

ELISA法,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阴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抗TM) 间接血凝法,ELISA,PIA法均阴性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 ELISA法或RIA法阴性或≤0.3nmol/l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聚乙二醇(PEG)沉淀法低于正常对照值+2SD或A值≤ 0.12

微量抗补体法阴性

C1q结合法低于正常对照组+2SD或A值<0.12

冷球蛋白(CG) 阴性或<80mg/l

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 ELISA法 HAVIgM 阳性

HAVIgA 阴性

HAVIgG 部分老年人可见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ELISA法,RIA法阴性

反向间接血凝法阴性(滴度<1:8)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 ELISA法,RIA法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HBeAg) ELISA法,RIA法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 ELISA法,RIA法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 ELISA法,RIA法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抗HBc总抗体 ELISA法,RIA法阴性

抗HbcIgM ELISA法,RIA法阴性

抗HbcIgG ELISA法,RIA法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Pre- S2) 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前S2抗体(抗Pre- S2 ) 阴性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 斑点杂交实验阴性

聚合酶琏反应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 斑点杂交实验阴性

RT-PCR法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抗HCV IgM) ELISA法,RIA法阴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IgG(抗HCV IgG) ELISA法,RIA法阴性

丁型肝炎病毒抗原(HDV Ag)IFA,RIA,ELISA法均阴性

丁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DV) IFA,RIA,ELISA法均阴性

丁型肝炎病毒RNA(HDV-RNA) RT-PCR法阴性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EV IgG和抗HEV IgM) RIA,ELISA法均阴性

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 RIA,ELISA法阴性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滴度低于1:400

Widal反应直接凝集法“O”低于1:80

“H”低于 1:160

“A”低于 1:80

“B”低于 1:80

“C”低于 1:80

伤寒沙门菌抗体IgM酶联免疫试验阴性或滴度低于1:20

伤寒沙门菌可溶性抗原乳胶凝集法阴性

斑疹伤寒血清反应(Weil-Felix反应) 阴性或低于1:4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免疫测定抗体,抗原测定均为阴性

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或滴度低于1:25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 胶体金法或ELISA法阴性

结核分枝杆菌DNA PCR法阴性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p-Ab) 金标免疫斑点法阴性

出血热病毒抗体IgM ELISA法阴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 ELISA法阴性

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 IgM 和IgG IFA法或ELISA法阴性;MCMV-DNA阴性柯萨奇病毒(Cox)抗体IgM和IgG IFA法或ELISA法阴性;Cox-RNA阴性

轮状病毒抗体和RNA 阴性

嗜异性凝集试验红细胞凝集法阴性或凝集效价低于1:8

弓形虫抗体和DNA 阴性

日本血吸虫抗体环卵沉淀法阴性

ELISA 法 IgE 0-5iu/l,IgG,IgM阴性

囊虫抗体(CSA) ELISA法血清低于1:64,脑脊液低于1:8

间接血凝法血清低于1:128,脑脊液低于1:8

疟原虫抗体和抗原 IFA法和ELISA法测定抗体阴性

免疫印迹法测定抗原阴性

沙眼衣原体(CT)抗体IgM和IgG IFA法 CT-IgM 效价≤1:32

CT-IgG 效价≤1:512

梅毒螺旋体抗体

定性试验(非特异性抗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阴性

不加热血浆反应素试验(SRU) 阴性

美国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 阴性

确诊试验(特异性抗体)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TA) 阴性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FTA-ABS) 阴性

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筛选实验 ELISA法和快速蛋白印迹法阴性

确诊试验 (测HIV-RNA)蛋白印迹法和RT-PCR法阴性

钩端螺旋体抗体补体结合实验和ELISA法阴性(滴度<1:10)

间接血凝试验阴性(滴度<1:60)

凝集溶解实验阴性(滴度<1:400)

甲种胎儿球蛋白(AFP,αFP) 对流免疫电泳法阴性

RIA或ELISA法 <20μg/l

癌胚抗原(CEA):ELISA法和RIA法 15μg/l

癌抗原125(CA125) 男性及50岁以上女性<2.5万μ/l (RIA法或ELISA法) 20-40岁女性<4.0万μ/l(RIA法) 组织多肽抗原(TPA) RIA法 <130μ/l

癌抗原15-3(CA15-3) RIA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2.5万μ/l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RIA法,CLIA法≤4.0μg/l

鳞状上皮癌抗原(SCC) RIA法,CLIA法≤1.5μg/l

癌抗原-50(CA-50) 固相放射免疫分析(IRMA)法,CLIA法 0-2.0万μ/l

癌抗原72-4(CA72-4) ELISA法 <6.7μg/l

糖链抗原19-9(CA19-9) IRMA法,ELISA法上限 2.6万μ/l

癌抗原242(CA242) ELISA法 <20kμ/l

前列腺酸性磷酸梅(PAP) RIA法,CLIA法≤ 2.0μg/l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RIA法,ELISA法≤12.5μg/l

异常凝血酶原(APT) <20μg/l

α-L-岩藻糖苷酶(AFU) ELISA法 234-414μmol/l

二.骨髓检验

有核细胞计数(40-180)×109/L

增生程度增生活跃(即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20:1)

粒/红(G/E) 2.76±0.87:1

粒系细胞总数约占 0.50-0.60(50%-60%)

粒系细胞分类原粒细胞0-0.0018(0%-1.8%)

早幼粒细胞 0.004-0.039(0.4%-3.9%)

中性中幼粒细胞 0.022-0.122(2.2%-12.2%)

中性晚幼粒细胞 0.035-0.132(3.5%-13.2%)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164-0.321(16.4%-32.1%)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042-0.212(4.2%-21.2%)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0-0.014(0%-1.4%)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0-0.018(0%-1.8%)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0.002-0.039(0.2%-3.9%)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0-0.42(0%-4.2%)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0-0.002(0%-0.2%)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0-0.003(0%-0.3%)

嗜碱性杆状核粒细胞 0-0.004(0%-0.4%)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0-0.002(0%-0.2%)

红系细胞总数约占0.15-0.25(15%-25%)

红系细胞分类原红细胞 0-0.019(0%-1.9%)

早幼红细胞 0.002-0.026(0.2%-2.6%)

中幼红细胞 0.026-0.107(2.6%-10.7%)

晚幼红细胞 0.052-0.175(5.2%-17.5%)

淋巴细胞分类原淋巴细胞 0-0.004(0%-0.4%)

幼淋巴细胞 0-0.021(0%-2.1%)

淋巴细胞 0.107-0.431(10.7%-43.1%)

单核细胞分类原单核细胞 0-0.003(0%-0.3%)

幼单核细胞 0-0.006(0%-0.6%)

单核细胞 0-0.062(0%-6.2%)

浆细胞分类原浆细胞 0-0.001(0%-0.1%)

幼浆细胞 0-0.007(0%-0.7%)

浆细胞 0-0.021(0%-2.1%)

巨核细胞 0-0.003(0%-0.3%)

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 0-0.05(0%-0.5%)

幼巨核细胞 0-0.10(0%-10%)

颗粒型巨核细胞 0.10-0.50(10%-50%)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0.20-0.70(20%-70%)

裸核 0-0.30(0%-30%)

变性巨核细胞 0.02(2%)

网状细胞 0-0.01(0%-1%)

内皮细胞 0-0.004(0%0.4%)

组织嗜碱细胞 0-0.005(0%-0.5%)

组织嗜酸细胞 0-0.002(0%-0.2%)

吞噬细胞 0-0.004(0%-0.4%)

脂肪细胞 0-0.001(0%-0.1%)

分类不明细胞 0-0.001(0%-0.1%)

过氧化物酶(POX)染色粒系(除原粒)细胞强阳性

单核系细胞弱阳性或阴性

淋巴系细胞阴性

苏丹黑B(SB)染色结果与 POX染色大致相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SP)染色阳性率 0.1-0.4(10%-40%)

积分值 40-80(分)

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T淋巴细胞,多毛细胞,Gaucher细胞阳性

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巨核细胞阴性氯化醋酸AS-D萘酚酯酶 (AS-D NCE)染色,(特异性酯酶SE)

中性粒细胞强阳性

单核及淋巴系细胞阴性

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 染色(非特异性酯酶,NSE)

粒系细胞阴性或弱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单核系细胞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

糖原染色(PAS反应) 原粒细胞阴性,早幼粒至分叶核粒细胞阳性

单核细胞弱阳性

淋巴细胞阴性,少数弱阳性

巨核细胞阳性

铁染色(普鲁士蓝反应) 细胞外铁 1+ -2+

细胞内铁 (铁粒幼细胞) 20%-90%,(平均65%)

三.排泄物,分泌液及体液检验

(一)尿液检查

尿量 1000-2000ml/24h

外观透明,淡黄色

酸碱反应弱酸性,pH约6.5

比重 1.015-1.025

蛋白质定性阴性

定量 20-130ml/24h(平均40ml/24h)

Tamm-Horsfall蛋白(THP) 29.8-43.9mg/24h

葡萄糖定性阴性

定量 0.56-5.0mmol/24h(100-900mg/24h)

酮体定性阴性

定量 (以丙酮计)0.34-0.85mmol/24h(20-50mg/24h)

尿胆原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尿稀释20倍为阴性)

定量 0.84-4.2μmol/24h

尿胆素定性试验阴性

胆红素定性阴性

定量≤ 2mg/l

紫胆原定性阴性

定量 0-4.4μmol/24h

尿卟啉 0-36nmol/24h

尿隐血试验阴性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Rous试验) 阴性

Bence-Jones蛋白阴性

β2微球蛋白 <0.2mg/L(370μg/24h)

α2微球蛋白 0-15mg/L

肌红蛋白定量 <4mg/L

乳糜尿试验阴性

总氮 <857mmol/L

肌酐男性7-18mmol/24h

女性 5.3-16 mmol/24h

尿素氮 357-535 mmol/24h(网络3.2-7.1)

尿酸 2.4-5.9 mmol/24h

肌酸男性 0-304 μmol/24h

女性 0-456μmol/24h

氯化物 170-255mmol/24h

钠 130-260mmol/24h

钾 51-102mmol/24h

钙 2.5-7.5mmol/24h

磷 22-48mmol/24h

铅 <0.48μmol/24h

汞 <250nmol/24h

镁 2.1-8.2mmol/24h

铁 <179μmol/24h

铜 0.24-0.48μmol/24h

锌 2.3-0.48μmol/24h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18.5u/L 尿淀粉酶 Somogyi法<1000u

溶菌酶 0-2mg/L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0.25mg/L

粘蛋白 100-150mg/24h

免疫球蛋白阴性

补体C3阴性

尿清蛋白排泄率(UAE) 5-30mg/24h

尿沉渣检查白细胞 <5个/HP

红细胞 <3个/HP(0-偶见)

扁平或大圆上皮细胞少许/HP

透明管型偶见/HP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红细胞 <50万

白细胞 <100万

透明管型 <5000个

1小时细胞排泄率红细胞男性 <3万/h

女性 <4万/h

白细胞男性 <7万/h

女性 <14万/h

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 <106菌落/L(103菌落/ml) (二)粪便检验

量 100-300g/24h

颜色黄褐色

胆红素阴性

粪胆原定量 75-350mg/100g 粪(68-473μmol/24h)

粪胆素阳性

蛋白质定量极少

粪便脂肪测定(平衡试验) <6g/24h

隐血试验阴性

细胞上皮细胞或白细胞无或偶/HP

余物残渣少量植物细胞,淀粉颗粒及肌纤维等

(三)胃液检验

胃液分泌总量 1.5-2.5L/24h(含盐酸160mEq/L)

比重 1.003-1.006

pH 1.3-1.8

空腹胃液量 0.01-0.10L(平均0.05L)

胃液性状清晰无色,轻度酸味,含少量粘液

五肽胃泌素试验基础胃液量 0.01-0.10L

基础泌酸量 (BAO) 3.9±1.98mmol/h,很少超过5mmol/h

最大泌酸量 (MAO) 3-23mol/h

高峰泌酸量 (PAO) 20.26±8.77mmol/h

BAO/MAO 0.2

乳酸测定定性试验阴性

隐血试验阴性

细胞白细胞与上皮细胞少许

细菌阴性

(四)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

量与颜色十二指肠液(D液) 10-20ml,无色,灰色或黄色

A胆液 10-20ml,橙黄色

B胆液 30-60ml,深褐色

C胆液量不定,随引流时间而异,金黄色或淡黄色

透明度透明或加碱性液体后透明

粘稠度 B胆液粘稠,A,C胆液略粘稠,D液较稀薄

比重 A胆液 1.009-1.013

B胆液 1.026-1.032

C胆液 1.007-1.010

pH D液 7.6

A胆液 7.0

B胆液 6.8

C胆液 7.4

淀粉酶 (43-326)×104 Somogyi 单位/全标本

胰蛋白酶 0.35-1.60(35%-160%)

促胰酶素-促胰液素试验(P-S试验)

胰液流出量 70-230ml/h

最高碳酸氢盐浓度 70-125mmol/h

淀粉酶排出量 880-7400 Somogyi单位/kg体重

(五)脑脊液检验

性状无色,清晰透明

压力(侧卧) 0.686-1.76kPa(70-80mmH2O)

蛋白定性(Pandy)试验阴性

定量儿童(腰椎穿刺) 0.20-0.40g/L

成人(腰椎穿刺) 0.20-0.45g/L

小脑延髓池穿刺 0.10-0.25g/L

脑室穿刺 0.05-0.15g/L

清蛋白 0.1-0.3g/L

蛋白电泳前清蛋白 0.02-0.07(2%-7%)

清蛋白 0.56-0.76(56%-76%)

α1球蛋白 0.02-0.07(2%-7%)

α2球蛋白 0.04-0.12(4%-12%)

β球蛋白 0.08-0.18(8%-18%)

γ球蛋白 0.03-0.12(3%-12%)

葡萄糖成人 2.5-4.5mmol/L

儿童 2.8-4.5mmol/L

氯化物(以氯化钠计) 120-130mmol/L

免疫球蛋白 IgG 0.01-0.04g/L

IgA 0.001-0.006g/L

IgM 阴性

胆红素阴性

色氨酸试验阴性

乳酸脱氢酶(LD) 3-40u/L

肌酸激酶(CK) 同工酶CK1 0-8IU/L

比色法0.94±0.25u/L

溶菌酶(LZM) 阴性或微量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5-20u/L

细胞数成人(0-8)×106/L

儿童(0-15)×106/L

细胞分类淋巴细胞占0.70(70%),单核细胞占0.30(30%)

(六)精液检验

量一次排精液量 3.0-5.0ml

色灰白色或乳白色,久未排精液者可淡黄色

粘稠度呈胶冻状,30分钟后完全液化呈半透明状

pH 7.2-8.6(平均7.8)

比重 1.033

精子数 (60-150)×109/L(0.6亿-1.5亿/ml)

一次排精子总数 4亿-6亿

活动精子 (30-60分钟内) 0.80-0.90(80%-90%)

精子形态畸形精子<0.10-0.15(10%-15%)

白细胞 <5个/HP

(七)前列腺液检验

性状淡乳白色,半透明,稀薄液状

pH 6.3-6.5

卵磷脂小体多量或布满视野

上皮细胞少量

红细胞 <5个/HP

白细胞 <10个/HP

淀粉样体老年人易见到,约为白细胞的10倍

细菌阴性

四肾功能实验

菊粉清除率(Cin) 2.0-2.3ml×s-1/1.73m2(120-140ml/min)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3-2.0ml×s-1/1.73m2(80-120ml/min)(以1.73m2标准体表面积校正) 肾小球滤过率(GFR) 总GFR 100±20ml/min

昼夜尿比重试验(Mosenthal浓缩和稀释功能实验)

24小时尿总量1000-2000ml

夜尿量<750ml

昼尿量/夜尿量比值 3-4:1

尿最高比重>1.020

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0.009

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Uosm)

禁饮后尿渗量 600-1000mOsm/kgH2O(平均800mOsm/kgH2O)

血浆渗量(Posm)275-305Osm/kgH2O(平均300mOsm/kgH2O)

尿渗量与血浆渗量比值 3.0-4.5:1

渗透溶质清除率(空腹) 0.33-0.5ml/s(2-3ml/min)

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 (TmG) 成人平均340±18.2mg/min

男性 300-450mg/min

女性 250-350mg/min

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泄量(Tm PAH) 60-90mg/min(80.9±11.3mg/min·1.73m2)

尿酸化功能实验尿HCO3-<30mmol/L

可滴定酸>10mmol/L

NH4+ >20mmol/L

有效肾血浆流量(EREF) 600-800ml/min

肾全血流量(RBF) 1200-1400ml/min

肾小管酸中毒试验氯化铵负荷(酸负荷)试验尿pH<5.3

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碱负荷)试验 HCO3-排泄率≤ 1%

五内分泌激素检测

血甲状素(T4) 放免法 65-155nmol/L

血游离甲状腺素(FT4) 放免法 10-30pmol/L

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放免法 1.6-3.0nmol/L

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放免法 4-10pmol/L

血反T3(rT3) 放免法 0.2-0.8nmol/L

血清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 放免法 15-34mg/L

125I-T

3摄取试验(125I-T

3RUR) 25%-35%

甲状腺摄131I率 3h 0.057-0.245(5.7%-24.5%)

24h 0.151-0.471(15.1%-47.1%)

基础代谢率(BNR) –0.10~+0.10(-10%~+10%)

血甲状旁腺激素(PTH) 免疫化学发光法 1-10pmol/L

放免法氨基端(活性端)230-630ng/L

羧基端 (无活性端) 430-1860ng/L 血降钙素(CT) 放免法男性 0-14ng/L

女性 0-28ng/L

尿17羟皮质激素(17-OHCS,17-OH) 男性 13.8-41.4μmol/24h

女性 11.0-27.6μmol/24h

尿17酮皮质激素(17-KS) 男性 34.7-69.4μmol/24h

女性 17.5-52.5μmol/24h

血皮质醇放免法上午8时 140-630nmol/L

下午4时 80-410nmol/L

晚上8时小于上午8时的50%

尿游离皮质醇放免法 30-276nmol/24h

血醛固酮(Ald) 放免法普通饮食(上午6时)卧位238±104pmol/L

立位418±245omol/L

低钠饮食卧位 646.6±333.4pmol/L

立位 945.6±491pmol/L

尿醛固酮普通饮食 21.36±7.2nmol/24h

尿儿茶酚胺(CA) 微柱法 71.0-229.5nmol/24h

尿香草扁桃酸(VMA) 比色法 5-45μnmol/24h

血游离儿茶酚胺多巴胺 <888pmol/L

去甲肾上腺素615-3240pmol/L

肾上腺素 <480pmol/L

血浆睾酮(T) 放免法男性青春后期 100-200ng/L

成人 3000-10000ng/L

女性青春后期 100-200ng/L

成人200-800ng/L

绝经后 80-350ng/L

血浆雌二醇(E2) 放免法男性 50-200pmol/L

女性卵泡期 94-433pmol/L

黄体期 499-1580pmol/L

排卵期 704-2200pmol/L

绝经期 40-100pmol/L

血浆孕酮放免法非孕妇女卵泡期(早) 0.7±0.1μg/L

卵泡期(晚) 0.4±0.1μg/L

排卵期 1.6±0.2μg/L

黄体期 (早) 11.6±1.5μg/L

黄体期(晚) 5.7±1.1μg/L 血促甲状腺激素(TSH) 放免法 2-10mu/L

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放免法上午8时 25-100mg/L

下午6时 10-80ng/L

血生长激素(GH) 放免法男性成人 <2.0μg/L

女性成人 <10.0μg/L

儿童 <20μg/L

血抗利尿激素(ADH) 放免法 1-10μu/ml(平均4μu/ml)

尿抗利尿激素放免法 11-30μu/24h(平均28.9μu/24h)

六肺功能检查

潮气量(TC) 500ml(成人)

深吸气量(IC) 男性 2600ml

女性 1900ml

补呼气容积(ERV) 男性910ml

女性 560ml

肺活量(VC) 男性 3470ml

女性 2440ml

功能残气量(FRC) 男性 2270±809ml

女性 1858±552ml

残气容积(RV) 男性 1380±631ml

女性 1301±486ml

静息通气量(VE) 男性 6663±200ml/min

女性 4217±160ml/min

最大通气量(MVV) 男性 104±2.71L/min

女性 82.5±2.17L/min

肺泡通气量(VA) 4L/min

肺血流量 5L/min

通气/血流(V/Q)比值 0.8

无效腔气/潮气容积(VD/VT) 0.3-0.4

弥散功能(CO吸入法) 198.5-276.9ml(kPa×min)[26.47-36.92ml/(mmHg×min)]

气道阻力 1-3cmH2O×L S-1

动脉血氧分压(PaO2) 12.6-13.3kPa(95-10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7-6.0kPa(35-45mmHg)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 4.7-6.0kPa(35-45mmHg)

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氧分压差 8.0kPa(60mmHg)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成人) <2.0kPa(15mmHg)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0.95-0.98(95%-98%)

静脉血氧饱和度 0.64-0.88(64%-88%)

动脉血氧含量(CaO2) 8.55-9.45mmol/L(19-21ml/dl)

静脉血含氧量 4.5-7.2mmol/L(10-16ml/dl)

血液酸碱度(pH值) 7.35-7.45(平均7.40)

血液氢离子浓度 35-45mmol/L (平均24mmol/L)

碳酸氢盐(标准或实际) 22-72mmol/L(平均24mmol/L) 动脉血浆二氧化碳含量(T-CO2) 25.2mmol/L(25.2vol/%)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22-31mmol/L(50-70vol/%)

全血缓冲碱(BB) 45-55mmol/L(平均50mmol/L)

碱剩余(BE) 成人±2.3mmol/L

儿童–4~+2mmol/L

临床病理检验试验室技术人员

实验动物饲养与技术人员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协助研究人员做饲养管理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协同其他员工例如兽医的工作人员,技术研究人员和部门经理等。 岗位职责: 日常实验动物的健康检查,喂水喂料,笼具更换清洗等 动物设施设备的清洁卫生 动物的接收运送 正确记录日常活动 工作中符合实验动物相关法规 协同其他员工的工作例如实验技术人员和部门经理等进行相关的实验 任职要求: 动物相关学科专科以上,考虑到工作性质和一定体力要求,优先考虑男性 读懂英文操作规范,英文好的优先 有实验动物抓取保定经验的优先考虑 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康 Animal Care Technician Animal Care Technicians are needed to assist research personnel by performing routine care and handling of laboratory animals and basic research techniques. Animal Care Technicians will interact with a variety of positions including supervisors/managers, veterinarians, technicians and research personnel. Responsibilities will include Daily health checks, feeding, watering, changing/cleaning cages for rodents, rabbits, dogs and primates Sanitize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Receive animal shipments and house animals appropriately Document work accurately

临床检验正常值

临床检验正常值

临床检验正常值 临床检验正常值

蛋白、糖类、脂类检测 检验名称: 血清蛋白电泳 英文名称: Electrophoresis For Serum Protein 相关疾病: 低蛋白质血症;肾病型;肝硬化型;急性炎症;慢性炎症;肝损害;γ球蛋白血症;M蛋白血症;妊娠;蛋白质缺陷型;高α2(β)-球蛋白血症;肾病;骨髓瘤;肝硬化……………………………………………………………………………………………… 检验名称: 前白蛋白 英文名称: Prealbumin.PA 相关疾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肝硬化……………………………………………………………………………………………… 检验名称: α2-巨球蛋白 英文名称: α2-Macroglobulin.α2-MG 相关疾病: 巨球蛋白血症;在低白蛋白血症……………………………………………………………………………………………… 检验名称: 粘蛋白 英文名称: Orosomucoid 相关疾病: 心肌梗塞;冠心病;风湿;胶原病;传染性疾病;肝病;肾病综合征……………………………………………………………………………………………… 检验名称: 血清酸溶性蛋白 英文名称: Serum Acid Soluble Protein.SASP 相关疾病: 肾疾病;胶原性疾病;恶性肿瘤……………………………………………………………………………………………… 检验名称: β 2-微球蛋白 英文名称: β 2-Microglobulin.β 2-MG,β 2-M 相关疾病: 肾炎;肾肿瘤;肾功衰竭;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白血症;多发性骨髓……………………………………………………………………………………………… 检验名称: 结合珠蛋白 英文名称: Haptoglobin.Hp 相关疾病: 溶血;肝硬化;肝癌;感染;炎症;肿瘤……………………………………………………………………………………………… 检验名称: 转铁蛋白 英文名称: Transferrine.Tf 相关疾病: 急性出血;缺铁性贫血;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肝癌;类脂性肾病;血色素沉着病;输血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病;无转铁蛋白血症……………………………………………………………………………………………… 检验名称: 铜蓝蛋白 英文名称: Ceruloplasmin CEP 相关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Menke氏综合征……………………………………………………………………………………………… 检验名称: 冷球蛋白(Cryoglobumin 英文名称: Cryoglobumin 相关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Waldenstron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Sjogren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准则

精心整理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 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 ) 17%)总蛋 靶 )丙氨 靶 肌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

30%肌钙蛋白-I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酶-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2.5μmol/L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 30%30% 4%靶 C4、C- 靶值±LH、 、 HCG、PSA PSA靶值±25% 全血治疗药物监测环孢霉素A、他克莫司、西罗莫司靶值±25% 血清治疗药物监测卡马西平靶值±25% 地高辛靶值±20%或±0.2μg/L 苯妥英靶值±25%

茶碱靶值±25% 丙戊酸靶值±2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靶值±8% 脑钠肽/N末端前脑钠肽BNP、NT-proBNP靶值±30% 尿液定量生化钾靶值±29%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靶值±25% 代谢物、总蛋白正确度验证葡萄糖靶值±3.5% 尿素靶值±4.0% 尿酸靶值±6% 肌酐靶值±6%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 (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 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 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

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 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 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 (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 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 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

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 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人员数比例(%) 职称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及以下 学历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及以下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科工作制度及人员岗位职责 检验报告双签字制度 一、检验完完毕,应认真核对所检测标本、检验结果是否与病人信息是否一致,无误后方可审核报告单。 二、报告单打印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规范,不得涂改,签名字迹要能辨认。 三、进修、实习人员和无临床检验资格证的人员无签字权,也不能代替有资格的老师签字。 四、检验报告由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负责审核。 五、各专业组的报告每日应认真仔细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验结果可疑时应及时进行复检并登记,不得草率发出。 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 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检验科试剂与校准品管理制度 1. 试剂与校准品采购与储存的管理 1.1成立试剂管理小组,协助科主任规范试剂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并指定专人做好试剂的登记入库、出库、清点盘存、保管、报废等工作,做到账册实物相符。 1.2请购试剂必须填写请购单,科主任审查签字,然后交院采购中心统一采购。 1.3各实验室组长要按实际用量,以保证检验质量和节约开支为原则,有计划地请购试剂,以免造成试剂的无故浪费。 1.4试剂进货要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优质、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 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以上资料统一由采购中心专人登记保管。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记数RBC: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4.0-5.5)T/L 女(3.5-5.0)T/L 二: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110-160g/L 三:红细胞比积HCT 临床意义:同上 正常参考值:0.37-0.49 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参考值:82-92fl 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27-31pg 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正常参考值:11.6-14.8 八:白细胞记数WBC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正常参考值:4-10G/L 九:白细胞分类DC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嗜酸性粒细胞(EOS)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G=106)淋巴细胞LYM 20-40% 单核细胞MID 3-8% 十:血小板记数PLT 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正常参考值:100-300G/L 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正常参考值:6.8-13.5fl 十二: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 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正常参考值:15.5-18.0% 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 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正常参考值:0.5-1.5%

小儿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

、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 8

4 4 1 1 4 9 3 3

二 小儿各年龄血小板 (BPC)、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正常值 分组 BPC G 9 (× 109/ L ) 95% MPV 正常范围 ( fl ) x ±s 0~14天 207 100~423 7.8 ± 0.7 15天~ 288 145~571 8.4 ± 1.5 1岁~ 195 119~320 9.2 ± 1.4 3岁~ 178 99~ 320 10.0 ± 1.4 7~14岁 151 81~ 285 11.7 ± 1.8 成人 130 84~ 201 12.2 ± 1.1 三 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 8 5 2 3 6

钠 血清 136~146mmol /L 1 136~146mEq /L 氯 血清 100~106mmol /L 0.28 357 ~ 379mEq / dl 氯化物 血清 100~106mmol /L 0.17 590~625mg /dl 钙 血清 2.1 ~2.55mmol / L 0.25 8.4 ~ 10.2mg / dl 镁 血清 0.8 ~1.2mmol /L 0.5 1.6 ~ 2.4mEq /L 磷 血清 0.87 ~ 1.45 mmol 0.323 2.7 ~4.5 mg / dl /L 铜 血清 10.9 ~ 21.98 μ mol 0.157 70~140μg /dl /L 锌 血清 7.65 ~ 22.95 μ mol 0.153 50~ 150μg / dl /L 氨 全血 5.9 ~ 35.2 mmol / 0.587 10~ 60μ g / dl 铁(男) 血清 L 8.95 ~ 28.64 μ mol 0.179 50~ 160μg / dl /L 铁(女) 血清 7.16 ~ 26.85 μ mol 0.179 40~ 150μg / dl /L 总铁结合力 血清 44.75 ~ 71.60 μ 0.179 250 ~ 400 μ g / mol / L dl 转铁蛋白 成人 血清 2.20 ~4.0g / L 0.01 220~400 mg / dl >60岁 血清 1.80 ~ 3.80 g / L 0.01 180~380 mg / dl 葡萄糖(空腹) 血清 3.9 ~5.9 mmol / L 0.056 70~ 105 mg / dl 全血 3.9 ~5.6 mmol / L 0.056 70~ 100 mg / dl 丙酮酸 全血 45~ 140μ mol /L 114 0.4 ~ 1.23 mg / dl 丙酮 血清 半定量法 血浆 阴性 <0.5 mmol / L 0.172 阴性 <3 mg / dl 定量法 血清 0.05 ~ 0.34 mmol 0.172 0.3 ~2.0 mg / dl /L 蛋白总量 血清 60~80 g /L 10 6~8g /dl 白蛋白( A ) 血清 35~ 55g / L 10 3.5 ~5.5g / dl 球蛋白( G ) 血清 20~30 g /L 10 2.0 ~ 3.0g / dl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 (纸上电泳) 白蛋白 0.54 ~ 0.61 0.01 54%~61% α1球蛋白 0.04 ~ 0.06 0.01 4%~6% α2球蛋白 0.07 ~ 0.09 0.01 7%~9% β球蛋白 0.10 ~ 0.13 0.01 10%~13% γ球蛋白 0.17 ~ 0.22 0.01 17%~22% 肌红蛋白 血清 6~ 80μ g /L 1 6~ 80ng /ml 巨球蛋白 全血 1.5 ~3.55 g /L 0.01 150~350mg /dl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2017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 临床化学(NCCL-C-01)2017年2016年钾靶值±6%靶值±0.5mmol/L钠靶值±4%靶值±4mmol/L氯靶值±5%靶值±5%钙靶值±5%靶值±0.250mmol/L(1.0mg/dL)磷靶值±10%靶值±0.097mmol/L或靶值±10.7%(取大者)葡萄糖靶值±7%靶值±0.33mmol/L(6mg/dL)或±10%(取大者)尿素靶值±8%靶值±0.71mmol/L或±9%(取大者)尿酸靶值±12%靶值±17%肌酐靶值±12%靶值±26.5ummol/L(0.3mg/dL)或±15%(取大者)总蛋白靶值±5%靶值±10%白蛋白靶值±6%靶值±10%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 总胆红素靶值±15%靶值±6.84mmol/L(0.4mg/dL)或±20%(取大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6%靶值±20%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靶值±15%靶值±20%碱性磷酸酶靶值±18%靶值±30%淀粉酶靶值±15%靶值±30%肌酸激酶靶值±15%靶值±30%乳酸脱氢酶靶值±11%靶值±20%直接胆红素靶值±2s靶值±2s铁靶值±15%靶值±20%总铁结合力靶值±2s 镁靶值±15%靶值±25%锂靶值±0.3mmol/L 或±20%(取大者) 铜靶值±2s 锌靶值±2s

酸性磷酸酶靶值±30% γ-谷氨酰基转移酶靶值±11%靶值±20%α-羟丁酸脱氢酶 靶值±30%靶值±30%胆碱酯酶靶值±20%靶值±20%脂肪酶 靶值±20%靶值±20%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MB(ug/L)靶值±30%靶值±30%肌红蛋白靶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I靶 值±30%靶值±30%肌钙蛋白-T靶值±30%靶值±30%肌酸激 酶-MB(U/L)靶值±30% 超敏CRP靶值±30%靶值±30%同型半胱氨酸靶值±2.5μ mol/L 或±20%(取大者) 脂类胆固醇靶值±9%靶值±10%甘油三酯靶值±14%靶值±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A1靶值±30%靶值±30%载脂蛋白 B靶值±30%靶值±30%脂蛋白(a)靶值±30% 血气分析pH靶值±0.04靶值±0.04pCO2靶值±5mmHg 或±8%(取大者)靶值±5mmHg或±8%(取大者)pO2靶值±8%靶值±2SNa+靶值±4%靶值±4mmol/LK+靶值±6%靶值±0.5mmol/LCa2+靶值±5%靶值±0.25mmol/LCl-靶值±4%靶 值±5%特殊蛋白IgG、 IgA、IgE、IgM、C3、C4、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靶值±25%靶值±25%内分泌总T4靶值±20%靶值±20%叶酸靶值±30%靶值±30%皮质醇、雌二醇、FSH、LH、孕酮、催乳素、睾酮、C-肽、FT3、TT3、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Ⅰ血细胞分析 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170~200g/L;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 老年(70岁以上):男性94.2~122.2g/L; 女性86.5~111.8g /L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⑶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⑷血小板(PLT):(100~300)×10*9/L ⑸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0.5%-1.5% ⑹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百分率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 (1%~5%)(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 (50%~70%)(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EOS) 0.005~0.05 (0.5%~5%)(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001 (0%~1%)(0~0.1)×10*9/L 淋巴细胞(LYMPH) 0.20~0.40 (20%~40%)(0.8~4.0)×10*9/L 单核细胞(MONO) 0.03~0.08 (3%~8%)0.12~0.8)×10*9/L

⑺血细胞比容(Hct):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⑻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⑼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27~34pg 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32%~36%) ⑾红细胞体及分布宽度(RDW): <14.5% 红细胞增多见于:(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1)急性或慢性失血。(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4)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临床检验量值溯源与参考系统讲解

?专家论坛?临床检验量值溯源与参考系统 陈文祥 【摘要】 医疗卫生工作需要准确可比的检验结果,实现临床检验标准化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和保证 检验结果的计量学溯源性。溯源性通过一系列由不同等级测量程序和校准物实现的比较测量而建立, 较低级别程序足够特异和校准物具有互通性是计量学溯源的前提。较高级别的测量程序和校准物称参 考系统,参考系统需符合特定计量学要求,为此有关国际组织成立检验医学溯源联合委员会(J CTL M, 鉴定现有国际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和参考实验室。总之,临床检验量值溯源问题已受到广泛重视, 发展和应用参考系统将可能成为临床检验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溯源性;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and reference system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C H EN Wen2x iang.B ei j ing Hos pital I nstitute of Geriat rics and N ational Center f or Clinical L aboratories B ei j ing100730,China 【Abstract】In laboratory medicine,accurate and comparable measurement results are required for correct medical interpretations1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chieve

standardization of test results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analytic systems1Traceability is established by a series of comparative measurements using a hierarchy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nd calibrators1 Specificity of the lower order methods and commutability of the calibrators are the prerequisites in establishing traceability1The higher order procedures and calibrators in the hierarchy are called reference systems and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reference systems are metrologically qualified1The Joint Committee for Traceability in Laboratory Medicine(J CTL Mhas been formed to identify the reference systems worldwide1In conclusion,the concept of 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has been introduced to the filed of laboratory medicine1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ference system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are expected1 【K ey w ords】Traceability; Reference system 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具有跨时空的可比性,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一直是检验医学界的工作目标。实现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而开展检验量值溯源的必要条件是具备参考系统。作者介绍临床检验量值溯源有关问题和临床检验参考系统国际现状。

常用临床检验数据正常值[1].

常用临床检验数据正常值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成人 (4--10 ×109/L 儿童 (5.0— 12.0 ×109/L 新生儿(15.0— 20.0 ×109/L 红细胞参考值是 :男(4.0— 5.5 X1012/L 女(3.5— 5.0 X1012/L 新生儿(6.0— 7.0 X1012/L 血红蛋白参考值是 :男 120— 160g/L 女 110— 150 g/L 新生儿 170— 200 g/L 血小板参考值:100— 300 X109/L 空腹血糖 (GLU:3.9— 6.1mmoL/L 餐后一小时:7.8— 9.0mmoL/L 餐后两小时:3.9— 7.8mmol/L 总胆固醇 (TC:低于 5.20mmol/L(200mg/dl正常 高于 5.72mmol /L(200mg/dl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于 3.12mmol/L (120mg/dl正常高于 3.64mmol/L(140mg/dl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高于 1.04mmol/L (40mg/dl 正常低于 0.91mmol/L(35mg/dl异常

甘油三酯 (TG:低于 1.70mmol/L(150mg/dl正常高于 1.70mmol/L(150mg/dl异常谷丙转氨酶( ALT 正常值:3.00— 40.00u/l 谷草转氨酶( AST 正常值:3.00— 40.00u/l r-谷氨酰转移酶 (r-GT 正常值:11.00— 61.00 u/l 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 值:53.00— 140.00 u/l 总蛋白(TP 正常值:66.00— 88.00 g/l 白蛋白(ALB 正常值:38.00— 51.00 g/l 球蛋白(GLB 正常值:20.00— 30.00 g/l 白球蛋白比(A/G正常值:1.50— 2.50 总胆红素(T-BIL 正常值:0.00— 18.80umol/l 直接胆红素(D-BIL 正常值:0.00—4.30umol/l 间接胆红素(I-BIL 正常值:1.70— 17.30umol/l 总胆汁酸(TBA 正常 值:5.10— 19.00umol/l 肌酐(CREA 正常值:50.00— 132.60umol/l尿素氮(BUN 正常值:2.17— 7.14ummol/l 尿酸(UA 正常值:180.00— 440.00umol/l 肌酸激酶( CK 正常值:24.00— 190.00u/l 乳酸脱氢酶( LDH 正常值:115.00— 220.00u/l

临床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规定发医务科修订版

临床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规定发医务科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临床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就医学检验工作人员的资质认定或考核、能力评价制定如下制度。 一、资质认定准入 1、具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背景,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分子生物学室、HIV初筛实验室检验人员、大型生化分析仪操作人员需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上岗证。持有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人员由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评定,由医务处下达准入通知,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2、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没有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在检验科已取得从业资质的带领下从事检验工作,不得单独操作,或出检验报告。 二、培训考核 1、所有新招聘、调入人员必须进行医院和检验科的岗前培训。 2、岗前培训后按检验科轮转计划到各专业组/室按具体的岗位培训内容实施培训;新员工6个月内应进行两次培训和考核。 3、在岗职工如离岗6个月以上按科室轮转计划到相应专业组/室当班前,应到相应专业组/室接受具体的岗位培训和考核。 4、考核合格者方能从事相应岗位工作。 三、能力评价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临床技术工作人员能力评价,经“三基”考试考核合格,由医务处下达准入通知,从事相应的检验项目工作。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再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应工作。 2、检验科每年定期对所有从事相应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进行理论考核,并由各专业组长对员工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和表现的综合评估。理论考核、技术能力和表现的综合评估均合格,方能从事相应检验工作,否则根据所在岗位重新培训、考核。 四、分级授权 1、对所有符合准入条件、培训考核的人员授权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 2、选择并授权具有相关资质、经验丰富及较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人员负责检验 全程质量控制工作及结果解释工作。 3、指定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

临床检验正常值ZT

临床检验正常值ZT 临床检验参考值 一.血液检验 (一)血液一般检验 血红蛋白(Hbg)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RBC)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 1012/L 新生儿(6.0-7.0) ×1012/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 ×109/L 新生儿(15.0-20.0) ×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 ×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4-0.5) ×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0-7.0) ×109/L 嗜酸性粒细胞(0.02-0.5) ×109/L 嗜碱性粒细胞(0-0.1) ×109/L 淋巴细胞(0.8-4.0) ×109/L 单核细胞(0.12-0.8) ×109/L 点彩红细胞百分率<0.0001(0.01%) 绝对值<300/106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0.01(1%) (二)红细胞的其他检验 网织红细胞(Rtc) 成人百分数0.005-0.015(0.5%-1.5%) 绝对值(24-84) ×109/L 新生儿百分数0.02-0.06(2%-6%)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 2 红细胞沉降率(ESR) Westergren法男性0-15mm/l小时末 女性0-20mm/l 小时末 红细胞平均直径6-9µm(平均7.2µm) 红细胞厚度边缘部2µm,中央部1µm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手工法82-92fl

机构名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机构名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注册号:PT0016 地址: A: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 获准认可能力索引

Name: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Registration No.:PT0016 ADDRESS: A: No.1, Dahua Road, Dongd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INDEX OF ACCREDITED SIGNATORIE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认可证书附件 (注册号:CNAS PT0016) 名称: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 签发日期:2012年11月22日有效期至:2015年11月21日更新日期:2012年11月22日 附件1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及领域 序号姓名授权签字领域备注 1 陈文祥细菌学(0703)、病毒学(0705)、血清学(0708)、血液学(0711)、化学病理学(0720)、医学应用 病理学(0726)检测领域 2 王治国细菌学(0703)、病毒学(0705)、血清学(0708)、血液学(0711)、化学病理学(0720)、医学应用 病理学(0727)检测领域 3 李金明病毒学(0705)、血清学(0708)检测领域 4 彭明婷血液学(0711)检测领域 5 张传宝化学病理学(0720)检测领域 6 胡继红细菌学(0703)检测领域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APPENDIX OF ACCREDITATION CERTIFICATE (Registration No. CNAS PT0016) NAME: 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 ADDRESS:No.1, Dahua Road, Dongd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Date of Issue:2012-11-22 Date of Expiry:2015-11-21 Date of Update:2012-11-22 APPENDIX 1 ACCREDITED SIGNATORIES AND SCOPE №Name Authorized Scope of Signature Note 1 Chen Wenxiang Inspection:Bacteriology(0703), Virology(0705), Serology(0708), Hematology(0711), Chemical Pathology(0720), Medical Applied Pathology(0726) 2 Wang Zhiguo Inspection:Bacteriology(0703), Virology(0705), Serology(0708), Hematology(0711), Chemical Pathology(0720), Medical Applied Pathology(0727) 3 Li Jinming Inspection:Virology(0705), Serology(0708) 4 Peng Mingting Inspection:Hematology(0711) 5 Zhang Chuanbao Inspection:Chemical Pathology(0720) 6 Hu Jihong Inspection:Bacteriology(0703)

临床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规定

精品文档 . 临床检验人员资质与能力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就医学 检验工作人员的资质认定或考核、能力评价制定如下制度。 一、资质认定准入 1、具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相关专业背景,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分子生物学室、HIV初筛实验室检验人员、大型生化分析仪操作人员需持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上岗证。持有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人员由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评定,由医务处下达准入通知,从事相应的检验工作。 2、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没有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在检验科已取得从业资质的带领下从事检验工作,不得单独操作,或出检验报告。 二、培训考核 1、所有新招聘、调入人员必须进行医院和检验科的岗前培训。 2、岗前培训后按检验科轮转计划到各专业组/室按具体的岗位培训内容实施培训;新员工6个月内应进行两次培训和考核。 3、在岗职工如离岗6个月以上按科室轮转计划到相应专业组/室当班前,应到相应专业组/室接受具体的岗位培训和考核。 4、考核合格者方能从事相应岗位工作。 三、能力评价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临床技术工作人员能力评价,经“三基”考试考核合格,由医务处下达准入通知,从事相应的检验项目工作。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可以补考一次,再不合格者不得从事相应工作。 2、检验科每年定期对所有从事相应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进行理论考核,并由各专业组长对员工进行一次技术能力和表现的综合评估。理论考核、技术能力和表现的综合评估均合格,方能从事相应检验工作,否则根据所在岗位重新培训、考核。 四、分级授权 1、对所有符合准入条件、培训考核的人员授权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 2、选择并授权具有相关资质、经验丰富及较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人员负责检 验全程质量控制工作及结果解释工作。 3、指定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人员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

临床检验参考值汇总

临床检验参考值一.血液检验

血浆血小板P-选择素 1.61±0.72×1010分子数/ml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复钙时间:Ⅰ组较Ⅱ组延长<5s 血块收缩试验(CRT)血块收缩率65.8±11.0% 血浆血栓烷B2(TX-B2) ELISA法 76.3±48.1ng/L 凝血时间(CT)普通试管法 6-12min 硅管法 15-32min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32-43s(超过对照值10s为延长)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1-13s(超过对照值3s为延长) 凝血酶原比值(受检血浆PT/正常血浆PT)1.0±0.05 血浆纤维蛋白原(Fg)2-4g/L 简易凝血酶生成试验(STGT)最短凝固时间<15s(10-14s) 血浆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103%±25.7% 血浆因子Ⅸ促凝活性(FⅨ:C)98.1%±30.4% 血浆因子Ⅺ促凝活性(FⅪ:C)100%±18.4% 血浆因子Ⅻ促凝活性(FⅫ:C)92.4%±20.7% 血浆因子Ⅱ促凝活性(FⅡ:C)97.7%±16.7% 血浆因子Ⅴ促凝活性(FⅤ:C)102.4%±30.9% 血浆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103%±17.3% 血浆因子Ⅹ促凝活性(FⅩ:C)103%±19.0% 血浆因子Ⅷ定性试验 24小时内纤维蛋白凝块不溶解 血浆因子Ⅷ亚基抗原 FⅧα:Ag 100.4%±12.9% FⅧβ:Ag 98.8%±12.5% 血浆凝血酶片段1+2(F1+2)0.67±0.19nmol/L 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 不吸烟男性 1.83±0.61μg/L 不吸烟女性 2.22±1.04μg/L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胶乳凝集法阴性 ELISA法 48.5±15.6mg/L RIA法 50.5±26.1mg/L 组织因子(TF)双抗体夹心法 30-220ng/L 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α:A)108.5%±5.3% 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β:Ag)免疫火箭电泳法 0.29±0.06g/L 血浆蛋白C抗原(PC:Ag)免疫火箭电泳法 102.5%±20.1% 血浆游离蛋白S(FPS) 凝固法 100.9%±29.1% 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T) ELISA法 97.5±26.6μg/L 血浆凝固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1.45±0.4μg/L 血浆肝素定量 0IU/ml 狼疮抗凝物质 Lupo试验Ⅱ 31-44s

小儿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

一、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成份平均正常值

二小儿各年龄血小板(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正常值 分组 BPC (×109/L)MPV(fl)G 95%正常围x±s 0~14天207100~4237.8±0.7 15天~288145~5718.4±1.5 1岁~195119~3209.2±1.4 3岁~17899~32010.0±1.4 7~14岁15181~28511.7±1.8成人13084~20112.2±1.1 三血液生化检查正常值 项目标本 正常值 旧制单位国际单位换算系数 (旧—) 钾血清 4.1~5.6mmol/L1 4.1~5.6mEq/L 钠血清136~146mmol/L1136~146mEq/L 氯血清100~106mmol/L0.28357~379mEq/dl 氯化物血清100~106mmol/L0.17590~625mg/dl 钙血清 2.1~2.55mmol/L0.258.4~10.2mg/dl 镁血清0.8~1.2mmol/L0.5 1.6~2.4mEq/L 磷血清0.87~1.45 mmol/L0.323 2.7~4.5 mg/dl 铜血清10.9~21.98μmol/L0.15770~140μg/dl

锌血清7.65~22.95μmol/L0.15350~150μg/dl 氨全血 5.9~35.2 mmol/L0.58710~60μg/dl 铁(男)血清8.95~28.64μmol/L0.17950~160μg/dl 铁(女)血清7.16~26.85μmol/L0.17940~150μg/dl 总铁结合力血清44.75~71.60μmol/L0.179250~400μg/dl 转铁蛋白 成人血清 2.20~4.0g/L0.01220~400 mg/dl >60岁血清 1.80~3.80 g/L0.01180~380 mg/dl 葡萄糖(空腹)血清 3.9~5.9 mmol/L0.05670~105 mg/dl 全血 3.9~5.6 mmol/L0.05670~100 mg/dl 丙酮酸全血45~140μmol/L1140.4~1.23 mg/dl 丙酮血清 半定量法血浆阴性<0.5 mmol/L0.172阴性<3 mg/dl 定量法血清0.05~0.34 mmol/L0.1720.3~2.0 mg/dl 蛋白总量血清60~80 g/L106~8g/dl 白蛋白(A)血清35~55g/L10 3.5~5.5g/dl 球蛋白(G)血清20~30 g/L10 2.0~3.0g/dl 血清 血清蛋白电泳 (纸上电泳) 白蛋白0.54~0.610.0154%~61% α1球蛋白0.04~0.060.014%~6% α2球蛋白0.07~0.090.017%~9% β球蛋白0.10~0.130.0110%~13% γ球蛋白0.17~0.220.0117%~22% 肌红蛋白血清6~80μg/L16~80ng/ml 全血 1.5~3.55 g/L0.01150~350mg/dl 巨球蛋白 (放射免疫法) 粘蛋白 改良Harriss法血清20~40 mg/L102~4 mg/dl Winzler法血清400~900mg/L1040~90 mg/dl 铜兰蛋白血清 1.53~3.34μmol/L0.06730~65 mg/dl 胆红素总量血清2~19μmol/L17.10.2~1mg/dl 直接胆红素血清0~6.8μmol/L17.10.~0.2mg/dl 总胆固醇血清 3.12~5.2mmol/L0.026120~200mg/dl 甘油三酯血清0.39~1.10mmol/L0.01135~100mg/dl 尿素氮血清 1.78~8.92 mmol/L0.3575~25 mg/dl 肌酐血清27~132μmol/L88.40.3~1.2mg/dl 肌酸(男)血清 2.9~7.1mmol/L76.30.17~0.70mg/dl 肌酸(女)血清88~177μmol/L76.30.35~0.93mg/dl 乳酸脱氢酶血清50~240IU/L 肌酸激酶(CK)血清25~200IU/L 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0~25IU/L (CK-MB) α1-抗胰蛋白酶血清0.78~2.00g/L0.0178~200mg/d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