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一个装有石块的小船漂浮在水面,如果将石头投入水中,容器的水位将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石头在船上,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

F G G G G V g ρ==+=+石石石浮总船船①,

石块放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的浮力F 船加上石头受到的浮力F 石,

F F F '=+石浮船,

由于船漂浮:

F G =船船,

石头沉入水底:

F gV ρ=石水排,

∴F F F G gV ρ'=+=+石石浮船船水②,

∵ρρ>石水,

由①②可得:

F F '>浮浮,

即: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头在船上时,船和石头排开水的体积大、水位高,所以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下降。故AC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 2,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水面将下降的高度是( )

A .4.0×103m

B .6.0×10-3m

C .1.0×10-2m

D .1.6×10-2m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木块A 静止时,受到重力G ,浮力F 浮以及绳子的拉力F 拉,因为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F G F =+浮拉

带入数值得

F 浮=5N+3N=8N

由F 浮=ρ液g 排V ,可以得出

-43

N 10N /0g

m k 1ρ?=

==?浮排33液810kg /m 8F V g 当绳子断了之后,由于F 浮>G ,所以物体将上浮,部分露出水面之后F 浮变小,直至

F 浮=

G =5N 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由F 浮=ρ液g 排V ,可以得出

''

33-435N 10kg /m 10N /g

5m k 10F V g ρ===??浮排

液 前后排水体积的减小量即为下降部分水的体积

V =排V -'V

=3×10-4m 3

所以水面下降的高度

433

42

310m = 6.010m 50010m

V H S ---?=?=? 故选B 。

3.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简易密度计,现将它们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当它们竖直静止在液体中时,液面高度相同。以下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等于F乙

B.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大于ρ乙

C.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小于P乙

D.取出密度计以后,两个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甲小于F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G密,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浮=ρgV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因ρ甲<ρ乙,液面高度相同,则根据p=ρgh可知,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两液体液面相平,并且V排甲>V排乙,则液体的体积V甲<V乙,由于ρ甲<ρ乙,根据m=ρV可知:m甲<m乙,所以G甲<G乙,又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F甲<F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小雪和小雨姊妹两个随家长去饭店吃饭时,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其家长根据小雪和小雨的个人爱好分别倒入质量相同的雪碧和桃汁(如图甲、乙),姊妹两个又将果盘内的两个小柑橘分别投入雪碧和桃汁中(假设两个柑橘完全相同),静止时如图丙、丁所示,小雪和小雨对此现象展开讨论得到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种情况时,甲玻璃杯底受到雪碧的压强大

②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桃汁内的柑橘受到的浮力大

③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桃汁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大

④丙、丁两种情况时,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甲、乙两种情况时,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甲、

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内底面积相同,由

F

p

S

=可知甲玻璃杯底受到雪碧的压

强等于乙玻璃杯底受到的桃汁的压强,①错误;②丙中柑橘沉底,浮力小于重力,丁中柑橘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两个柑橘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中柑橘受到的浮力大,②正确;③丁玻璃杯中柑橘受到的浮力大,根据相互作用可知,柑橘对丁容器底部的压力大,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相同,所以丙、丁两种情况时,丁玻璃杯底受到的压力大,根据

F

p

S

=知,丁玻璃杯中桃

汁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大,③正确;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容器内液体和柑橘的重力之和,两个柑橘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重力相同,雪碧和桃汁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所以丙、丁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乙两

个圆柱形玻璃杯完全相同,则外底面积相同,根据

F

p

S

=知,丙、丁两种情况时,丙、丁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相等,④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甲乙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容器中漂浮一物块,物块密度ρ 物=0.6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甲容器的压强大于水对乙容器的压强

B.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C.漂浮的物块,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且露出水面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0.4倍

D.用手将物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物块这时受到手的压力和水对物块压力还有浮力和重力【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容器中都是水,且水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水对甲容器的压强等于水对乙容器的压强,故A错误;

B.因为甲容器中物体漂浮,所以浮力与重力相等,则物体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因此

两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故B 错误; C .物体漂浮,所以F 浮=G ,则

ρ水gV 排=ρ物gV

V 排=ρρ物

V =0.6V

则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4V ,即露出水面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0.4倍,故C 正确; D .将物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物块这时受到重力、手的压力和水对物块的浮力,故D 错误。 故选C 。

6.如图是工人将重160 N 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 ,用时3 s ,工人的拉力为50 N ,工人质量为50kg (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设此时工人放绳的速度为v 1, 滑轮组的效率η1 ;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η2,已知124

3ηη=∶∶(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 取10 N/kg ) 设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为F 浮,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F 2.则( )

A .v 1=1 m/s

B .η1=62.5%。

C .F 2 =525 N

D .F 浮=120 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体下降速度为

3m

=1m/s 3s

h v t =

= 因为有4段绳子,所以工人放绳的速度为

441m/s 4m/s v v ==?=1物

故A 不符合题意;

B .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3 m ,因为有4段绳子,所以绳子运动距离

443m 12m s h ==?=

放绳子的做的有用功

160N 3m 480J W Gh ==?=有用

放绳子的做的总功

50N 12m 600J W Fs ==?=总

滑轮组的效率

1480J

100%100%80%600J

W W η=

?=?=有用总 故B 不符合题意;

CD .物体未浸入水中时,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的拉力、本身的重力、绳子的拉力,由(1

)F G G n

=

+动可得,动滑轮重力 4450N 160N 40N G F G =-=?-=动

已知η1:η2=4:3,则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13380%60%44

ηη==?=

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不计绳重及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60%40N

W F h F W F h G h F η'=

==='++有用拉物拉物

总拉物动拉物 解得F 拉物=60N ;物体的重力为160N ,根据公式可得

==160N-60N=100N F G F -浮拉物

故D 不符合题意;

完全入水后,动滑轮受到重物对它向下的拉力、本身向下的重力、4段绳子向上的拉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4F F G =+绳拉物动

则人对绳子的拉力

11

60N 40N)25N 44

()(F F G =+=+=绳拉物动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绳子对人的拉力也为25N ;人的重力为

50kg 10N/kg 500N G m g ==?=人人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则人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500N+25N=525N F G F =+=人绳支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525N ,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

7.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 、2.8N 和2.5N .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B.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C.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0.3N

D.实验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答案】C

【解析】

【详解】

B.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

由F浮=G﹣F拉可得,F浮=ρ盐水g V排,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物,则:

ρ盐水gV排=G﹣F拉,

V排=V物=G F

g

ρ

-

盐水

将ρ盐水=1.2×103kg/m3、G=4N、F拉=2.8N代入上式可得:

V排=V物=1×10﹣4m3,

物体A的质量:

m=G

g

4N

10N/kg

=0.4kg,

物体A的密度

ρ=

m

V

43

0.4kg

110m

-

?

=4×103kg/m3

故B错误;

D.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水=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

F=G﹣F浮水=4N﹣1N=3N

故D错误;

A.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故A错误;

C.由甲、丙中可知:

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

根据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

F支=G﹣F浮﹣F丁拉=4N﹣1.2N﹣2.5N=0.3N,

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等于0.3N,故C正确。

8.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8N,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上方开始以恒定的速度,缓慢直至全部浸没入水中,容器内水的深度由16cm升高到20cm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

B.金属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4N

C.金属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400Pa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6m=1600Pa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乙可知,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重力为10N,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由称重法可知金属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

10N-6N=4N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块浸没后,水的深度增加量

?=

h

20cm-16cm=4cm=0.04m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243

==?=??

0.01m0.04m=410m

V V S h-

排物

物块的质量

10N =1kg 10N /

kg

G m g =

= 物块的密度

33

43

1kg 2.510kg /m 410m m V ρ-=

==??物物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液体给物块4N 的浮力,则物块给装置4N 的压力,容器中水的重力为

3322=10kg/m 110m 0.16m 10N /kg=16N G m g V g ρ-==????水水水水

因此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3

228N +16N +4N = 2.810Pa 110m

S G F G F p S -=

==??++压容器水 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9.如图,一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为6N ,容器的底面积是200cm 2,装有20cm 的水.现将高为10cm 、底面积为80cm 2的圆柱物体A 轻轻放入水中(假设物体A 在液体中始终保持竖直),待静止后A 漂浮在水中,此时物体A 有9cm 浸在水面下;再向容器中加油(假设油漂浮在水面上且油、水不会混溶),直到A 刚好浸没.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 3,油的密度为0.8g/cm 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体A 漂浮在水面时,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强为2660Pa

B .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 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物体A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0.1152J

C .当A 刚好浸没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400cm 3

D .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 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240Pa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容器内水的体积:

V 水=Sh 水=200cm 2×20cm=4000cm 3,

容器内水的质量:

m 水=ρ水V 水=1g/cm 3×4000cm 3=4000g=4kg ,

容器水的重力:

G 水=m 水g =4kg×10N/kg=40N ,

物体A 排开水的体积:

V 排=S A h 浸=80cm 2×9cm=720cm 3=7.2×10-4m 3,

物体A 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103kg/m 3×10N/kg×7.2×10-4m 3=7.2N ,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物体A 的重力:

G A =F 浮=7.2N ,

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力:

F =

G 容+G 水+G A =6N+40N+7.2N=53.2N ,

容器底对水平面的压强:

p =

-4253.2N 20010m

F S =?=2660Pa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C .向容器中加油直到A 刚好浸没时,排开水和排开油的体积之和:

V 排总=V A =S A h A =80cm 2×10cm=800cm 3=8×10-4m 3,

设此时物体A 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因物体A 受到的总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

ρ水gV 排′+ρ油g (V 排总-V 排′)=G A ,

1×103kg/m 3×10N/kg×V 排′+0.8×103kg/m 3×10N/kg×(8×10-4m 3-V 排′)=7.2N ,

V 排′=4×10-4m 3=400cm 3,

此时物体A 浸入水中的深度:

h 浸′=3

2

A 400cm =80cm

V S '排=5cm , 物体A 排开水体积减少的量:

ΔV 排=V 排-V 排′=720cm 3-400cm 3=320cm 3,

则物体A 排开水体积减少导致水面下降的高度:

h 下=3

2

320cm 200cm

V S ?=排=1.6cm , 两种情况下液面的变化如图所示

所以,物体A 上升的高度:

h 上=h 浸-h 浸′-h 下=9cm-5cm-1.6cm=2.4cm=0.024m ,

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 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物体A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W =G A h 上=7.2N×0.024m=0.1728J ,

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从加油开始到物体A 刚好浸没静止的过程中,加油的体积:

V 油=(S -S A )(h A -h 浸′)=(200cm 2-80cm 2)×(10cm-5cm )=600cm 3,

加油的质量:

m 油=ρ油V 油=0.8g/cm 3×600cm 3=480g=0.48kg ,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增加量:

ΔF =G 油=m 油g =0.48kg×10N/kg=4.8N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Δp =

4.8N

20010

F S ?=?=240Pa ,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上浮、下潜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

A .潜艇下潜过程中浮力不断减小

B .潜艇上浮未露出海面的过程中浮力不断增大

C .潜艇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海水所受的重力

D .潜艇是靠改变自身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潜艇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浮力不变,故A 错误;

B .潜艇上浮时,未露出海面的过程中,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根据

F gV ρ=浮液排可知浮力不变,故B 错误;

C .潜艇悬浮时完全浸没,排开海水体积等于潜艇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浮力等于同体积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故C 正确;

D .潜艇浸没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体积不变、海水密度不变,故浮力不会变化;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潜艇要上浮和下潜只能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故D 错误。 故选C 。

11.如图所示,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冰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块的密度大于球的密度

B .若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

C .水对三个容器底的压力不同

D .三个容器中,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冰块漂浮在乙容器中,

ρρ水冰块<,

小球悬浮在丙容器中,

ρρ=小球水,

所以

ρρ小球冰块<

故A 错误;

B .小球悬浮在丙容器中,

ρρ=小球水,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则液体密度减小,由浮排F gV ρ=可知,物块受到的浮力变

小,小球将下沉,故B 正确;

C .由题意可知,水的密度ρ与深度h 都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 知,

p p p ==甲乙丙,

由F

p S

=

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 pS =,由于压强与容器底面积都相同,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 F F ==甲乙丙,

故C 错误;

D .在乙容器中,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容器(包括水和玻璃杯)施加给冰块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即F 浮,冰块会反过来施加给容器(包括水和玻璃杯)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即

F 压,而

F F =压浮

这个压力会通过容器传导给桌面.冰块因为漂浮,所以

F G G ==浮排冰块.

所以,甲容器对于桌面的压力

F G G =+甲水杯,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 G G G G G G ='++='++乙水排杯水杯冰块,

因为

G G G G G ='+='+水水排水冰块,

因此,甲容器对于桌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同理丙容器对于桌面的压力等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故D 错误.

12.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 .一定小于4牛 B .可能等于5牛 C .一定等于4牛 D .可能大于5牛

【答案】B 【解析】 【详解】

假设烧杯的水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是4牛;假设烧杯的水不是满的,溢出重为4牛的水,那么可知小球排开水的重力大于4牛,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4牛;假设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那么小球会漂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5牛,由上述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这种情况有这个可能;若将该小球轻放

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ρ酒<ρ水,假设烧杯的酒精是满的,并且小球的密度小于酒精的,那么小球会漂浮,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而这个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5牛;假设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大于5牛,那么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应该大于5牛,但是小球自身的重力只是5牛而已,小球在酒精中漂浮、悬浮、沉底,受到的浮力都是小于或等于5牛,浮力不可能大于5牛,所以说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不可能大于5牛;故选B 。

13.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水,在一试管里面放一小球后,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现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下沉容器底部,试管仍浮在水面上,则( )

A .液面下降

B .液面上升

C .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 .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当小球在试管中时,试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试管和小球的总重力;当将小球取出并放入杯内水中时,小球下沉,试管仍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试管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总浮力减小;由F gV ρ=浮水排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即大烧杯中的水面降低,故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 .烧杯中的水面降低,由p gh ρ=可知,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变小,故C 不符合题意;

D .将小球取出,放入水中,烧杯、水、试管、小球的总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F

p S

=

知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4.重为 5N 的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4N 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 ρ酒<ρ 水,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 .一定小于4牛 B .可能等于5牛 C .一定等于4牛 D .可能大于5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 浮=

G 排=4N

小球的重力G =5N ,则G >F 浮,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小球在水中会下沉到烧杯的底部,小球的密度ρ球>ρ水,根据F 浮=ρ水gV 排可知小球的体积为

F V V g

ρ==

排水 由于

ρ酒<ρ水,ρ球>ρ水

则ρ球>ρ酒;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一定会下沉;则小球此时受到浮力

F F gV g F g ρ

ρρρρ'==?

=?浮酒酒酒浮浮水水

由于ρ酒<ρ水,所以

F 浮′<F 浮=4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一定小于4N 。 故选A 。

15.如图(1)所示,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木块A 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 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木块密度ρ = 0.5×103kg/m 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 cm 2,g = 10N/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

B .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

C .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

D .第 30s 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 2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随着液体的排出,液面下降,浮力减小,绳子的拉力减小,但减小到0以后,再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了,故A 错误;

B .当t =0时,A 与液面的上表面相平,此时A 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及液体对它的浮力的作用,故存在平衡关系

因为木块的重力

故木块受到的浮力

由得液体的密度

这种液体是水,故B错误;

C.当绳子的拉力为0时,木块漂浮

由求出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木块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

故排出液体的质量

排出液体的时间为50s,故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10g,故C正确;

D.第30s时,抽出水的质量为

故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力平衡、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计算。

16.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磅秤上,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全部浸没入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为1T和2T,磅秤的示数分别为1F和2F,则()

A .1212 F F T T ==

B .1212 F F T T ><

C .1212 F F T T =>

D .1212 F F T T <>

【答案】C 【解析】 【详解】

对于悬吊在水中的球来说,它受到自身的重力G 、水对它的浮力F 和悬线对它的拉力T 三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则此三力间应有关系为:

T G F =-

以题述的铅球和铝球相比较,由于两者是质量相等的实心球,故:

12G G =

由于铅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铅球的体积小于铝球的体积,由于两者均浸没于水中,所以铅球所受水的浮力1F 浮小于铝球所受水的浮力2F 浮,即:

12F F 浮浮<

故:

12T T >

把容器、水和小球当作一个整体,整体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总重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 T

G G G +=++支容器水球

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磅秤受到的压力:

F F

G G G T ==++-压支容器水球①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则绳子向上的拉力:

T G F =-浮球②

由①②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 G G F G G G G gV gV G g V V ρρρ=++=++=++=++压浮容器水容器水排水容器水水水排水容器水水排水()③

因为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完全相同,则容器中的水和排开水的总体积相等,根据③式可知,磅秤受到的压力(即磅秤的示数)相同,即:

12F F =

故C 项符合题意;ABD 项不符合题意;

17.底面积为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现将体积为500cm 3、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若将一重为6N 的物体B 用细

绳系于A 的下方,使A 恰好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图乙所示,不计绳的重力及其体积. 则( )

A .物体

B 的密度为1.5×103kg/m 3 B .物体B 的体积为150cm 3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800Pa

D .绳子受到的拉力为4N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压强,浮力综合应用能力,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结合浮力、压强有关知识求解。 【详解】

AB .如图乙所示,A 恰好浸没在水中是,物体AB 悬浮,物体AB 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

A B F G G =+浮

ρ=+水排A B gV G G

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433

A B 333N+6N =910m 900cm 1.010kg m 10N kg

G G V g ρ-+=

=?=??排水 又因为物体A 的体积为3500cm , 所以物体B 的体积为

333B A 900cm 500cm 400cm V V V =-=-=排

物体B 的质量为

B B 6N

0.6kg=600g 10N kg

G m g =

== 物体B 的密度为

333B B 3B 600g

=

1.5g 1.510kg m 400cm

m V ρ===? 故A 项符合题意,B 项不符合题;

C .放上B 物体后,桌面对容器的压力增大了

B =G =6N F ?压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

42

6N

=600Pa 10010m F p S -??=

=? 故C 项不符合题;

D .以B 物体为研究对象,B 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作用,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即

F F

G +=浮拉

又因为B 物体所受浮力为

3363B B 1.010kg m 10N kg 40010m =4N F gV ρ-==????浮水

则绳子对B 物体的拉力为

64N=2N F G F N =-=-浮拉

绳子对B 物体的拉力与B 物体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 绳子受到的拉力为2N ,故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8.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密度为2.5g/cm 3,体积为40cm 3物体B 放入液体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 .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 ,使物体B 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砰示数为66g ,如图乙所示.(g 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

B 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 B .图乙中物体B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0.2N

C .图甲中物体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

D .物体B 受到细绳的拉力为0.8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一次物体沉底,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50g ,则容器对磅秤的压力:

10.15kg 10N/kg 1.5N B F G G G m g =++==?=杯水----①

第二次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 ,使物体B 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此时磅秤示数为66g ,则此时容器对磅秤的压力:

20.066kg 10N/kg 0.1

2

66N F G G F m g '=++==?=浮杯水----②

由①-②得:

0.41

2

8N B G F -=浮----③

并不是物体B 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故A 项错误; B .物体B 的质量:

332.5g/cm 40cm 100g 0.1kg B B m V ρ==?==

物体B 的重力:

0.1kg 10N/kg 1N B B G m g ==?=

由③可得,图乙中物体B 受到的浮力:

0.84N 1N 0.84N 0.11

6N 2

B F G =-=-=浮 则:

20.16N 0.32N F =?=浮

即图甲中物体B 受到的浮力为0.32N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F F F -=浮向上向下,当B 一半浸入液体中时,B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浮力

01

16N 2

.F =浮 故B 项错误;

C .在甲图中物体全部浸没,物体B 受重力、浮力、和支持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

1N 0.32N 0.68N B F G F =-=-=浮支

因为容器底对物体B 的支持力和物体B 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图甲中物体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68N ,故C 项正确;

D .在乙图中物体一半浸没,物体B 受重力、浮力、和拉力,则物体B 受到细绳的拉力为:

1N 0.16N 0.841

2

N B F G F =-=-=浮拉

故D 项错误.

19.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1、2、3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且 1、3 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2 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 =0.6×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ρ铝=2.7×103kg/m 3,对于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的高度值; 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综合分析四个容器的受力情况,利用P = F S 可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②利用物体漂浮时受到浮力不变,底部受到液体压力不变分析;③利用物体从水中出来的体积等于水在容器中下降的体积可解得;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细线拉力值的大小来判断。 【详解】 ①甲、乙 、丙 、丁容器中水面相平,由p gh ρ=液液,F =pS 又底面积相等,得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相等,而容器的底部只受水的压力,又是圆柱形容器,容器壁不承受液体压力,也不因液体作用对底部产生附加压力,故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中所有物体的向下压力,所以四个容器中,各容器中所有物体向下压力相等,而容器又相同,故四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由于四个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 =F S 可知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故①正确。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使水的密度减小,但木块还漂浮,木块受到浮力不变,上表面没有水,所以木块受到水向上压力大小没变,等于浮力,木块底面积也没变,故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不变,故②错误;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由于前、后都漂浮,塑料盒的总重力减小,受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及答案.doc

浮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四) 1.( 2014 年汕尾市)( 6 分)如题 19 图所示为某种型号潜水艇,其体积为 3 3 5× 10 m。 (海水密度近似取× 103kg/m3, g 取 10N / kg )求: (1)它在潜入到水下执行任务时所受浮力; (2)当它潜入到水下 200m 时,它的一个面积为的舱盖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 题19图 2(山东省烟台市2014)在马航MH370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 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 17 批搜救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106kg,吃水深度6m.(海水的密度为× 10N/kg ) 103kg/m3,g 取 (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 (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长春”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4)“长春”舰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航行 6h,海水平均阻力为× 106N,则这一过程中军舰 所做的功至少为多少 3..(黄冈市 2014)2014 年 4 月 14 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 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 ”(简称“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 3 潜艇相似(如下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 1m、质量 750kg ,最大潜水深度 4500m,最大航速 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 10 3kg/m3,g取 10N/kg )。 乙 甲

( 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 2 的探测窗口,当它由海水中 2000m 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 度处,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 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 3)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 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 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上图乙所示, 图中 P 3=3P 1。求 t 1 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 的拉力(不考虑水的阻力) 。 4.(2014 年北京市) 用如图 20 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 M 1,动滑轮 A 所受重力为 G 1, 物体 M 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 v 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F , 1 1 拉力 F 做功的功率为 P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 ;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 1 1 力为 G 2 的动滑轮 B 替换动滑轮 A ,如图 20 乙所 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 F 1 F 2 卷扬机 卷扬机 M 2,物体 M 2 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 v 匀速竖 A B 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 力为 F 2,拉力 F 2 做功的功率为 P 2,滑轮组的机 M M 2 1 械效率为 2 。已知: G 1- G 2=30N , 2- 1=5%, 甲 乙 P 1 16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 V 均 图 20 ,M 、M P 2 1 2 15 为 4×10 -2 m 3, g 取 10N/kg ,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 1)物体 M 1 受到的浮力 F 浮 ;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平底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剪掉木块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B.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 C.整个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D.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木块被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加上绳子对它的拉力,故A错误; B.根据力的平衡的条件可知,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水杯的重力+水的重力+木块的重力,故B错误; C.木块浸入水中,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大于重力的,当绳子剪断后,木块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同时烧杯内水位会下降,下降的这部分水的重力等于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减少的排开水的重力,即减小的浮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C正确; D.把烧杯、水和木块作为一个整体,整个过程中托盘受到的压力始终等于烧杯、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托盘受到压力的不变;而木块剪断细线之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浮力变小,所以浮力变小,因此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不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故D错误。 故选C。 2.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D.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答案】B

【物理】中考物理浮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浮力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浮力 1.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F1、F2、F3和F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的是() A.F l>F3>F4>F2 B.F1﹣F3=F4﹣F2 C.F1+F2=F3+F4 D.F1﹣F2=F3﹣F4 【答案】B 【解析】由称重法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F浮=F1-F3;由图知道水桶和排出的水的重力,还知道空桶的重力,所以排开水的重力为:G排=F4 -F2;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G排,所以F1 -F3 =F4 -F2,也就可是B符合阿基米德原理的等量关系,故选B。 2.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故A正确; B.热气球浸在空气中时,浮力大于氢气球自身的重力,从而升空,故B错误;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故C错误;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是由于此时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D错误; 3.如图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两杯中,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可以肯定的是 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 C.ρ甲<ρ乙,F甲<F乙D.ρ甲>ρ乙,F甲<F乙 【答案】B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浮力计算题训练许多群众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河池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人畜饮水困难,1.今年初,如图乙所示,木在水面上放上一薄木板,挑水饮用.小宇同学在挑水时为防止水溅出桶外,3 200cm,桶内水深为35cm.求:板有3/4的体积没入水中.若该木板的体积为(1)薄木板受到的浮力.(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2,则小宇肩膀受到的压强为多大?3)若这担水总重360N,扁担与肩膀的接触面积为20cm ( 5×10m。(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kg/m, g .如图所示为某种型号潜水艇,其体积为2时,3333取× 10N / kg)求:200m 2)当它潜入到水下(1)它在潜入到水下执行任务时所受浮力;(2的舱盖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它的一个面积为1.2m 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在马航MH3703.批搜救编队参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6,吃×10kg与了搜救工作.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33 10N/kgg10kg/m,取)×(海水的密度为6m水深度.1.0 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 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长春”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3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 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方木块放入容, 10dm43g8dm.(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dm,这时水的深度为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10kg/m)求:取10N/kg,p水 33 =1.0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1 )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2 、密度为5.一个底面积为10m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3 A 320.8 漂浮于水面上.kg/m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10 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1)物体A则:,则取出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g=10N/kg)(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 )14月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金枪鱼””(简称20146.年4,相关标准参数为:体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下图甲所示)3(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7.4km/h、质量1m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积33gρ 10N/kg ×10)kg/m,。取取1.0 20cm(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2000m当它2的探测窗口, 由海水中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甲乙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3tPP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上图乙所示,图中。求=3113. 的拉力(不考虑水的阻力)。

2019中考物理 浮力专题复习训练题

浮力 1.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D) A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2. 将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石块沉入水底,在小石块下沉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 .浮力变大 B .浮力变小 C .浮力大于重力 D .浮力小于重力 3.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1 牛 B .物块的体积是 2×10-4 米 3 C .物块的密度是 3×103 千克∕米 3 D .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4.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 (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 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 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1、F 2、F 3,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 ) A .F 1>F 3>F 2 B .F 2>F 3>F 1 C .F 3>F 1>F 2 D .F 3>F 2>F 1 5. 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 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40 g ;将小球从甲溢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 1 小球漂浮且有11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 50 g ,已知ρ酒精=0.8×103 kg/m 3,下列计算正确的 是(B) ①小球的质量是 40 g ②小球的体积是 50 cm 3 ③液体的密度是 1.1×103 kg/m 3 ④小球的密度是 0.9×103 kg/m 3 A .只有①②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 D .只有①③正确 6. 将一个重为 G 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 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图中的图像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C )

八年级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有关浮力和压强的计算题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4、(9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5、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2,装有13cm深的水。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试求:

(1)A受到的浮力,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取g =10N/kg) 6、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7、密度是0.6×103 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求: (1)木块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8、如图所示,水面上漂有一块体积为2米3的浮冰,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2米3,。求:该冰块受到的浮力。 9、有一体积为1×10-4米3的实心铁块,挂在弹簧秤上后浸没在水中(铁块没有接触容器底部),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求: (1).铁块的重力。 (2).铁块所受到的浮力。 (3).弹簧秤的示数。 10、有一密度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浸在水中,如图5所示,若用对木块的拉力是N,求木块此时受到的浮力?(用三种方法) 11、如图5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 例1 如图1—5—7 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例2(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 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 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 取10N/kg) 图1—5—8 例3 (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 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 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1) 将一质量为 27g 的铝块( 衡吗? =2.7g /m 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 (2) 将铝块如图 1—5—13(b )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例 4 如图 1—5—14 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 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 ) (b ) 图 1—5—14 例 5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 1—5—15 (a ),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 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 A ,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 A 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 A 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 (b ) 图 1—5—15 A. 当 A 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 当 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铝

(物理)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浮力 1.如图所示,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观察发生的现象。图中大致反映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与液体密度ρ液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开始浮力小于重力时,鸡蛋是完全浸没的,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当盐水密度增大时,由F浮=ρ液gV排,受到的浮力在变大; 当浮力与重力相等时,鸡蛋处于悬浮状态; 若浮力再增大,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盐水的密度再变大,浮力不再发生变化. 故浮力先增大后不变,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故A正确; B.热气球浸在空气中时,浮力大于氢气球自身的重力,从而升空,故B错误;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故C错误;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是由于此时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D错误; 3.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C.木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水与木块的密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杯子中装满水,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强的变化;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浮沉条件分析木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详解】 杯子中装满水,放入木块后,水的高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故选A. 4.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于两杯完全相同,所以F甲小于F乙,A错误; B.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液小,根据p=ρ液gh,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p甲小于p乙.B正确; C.根据浮力的公式F浮=ρ液gV排,在浮力相同时,排开液体的质量也相同,C错误;

初中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浮力专题训练 1、如图15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是多少?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第(1)问中的大还是小? 2、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3、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4、密度是0.6×103 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求: (1)木块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5、小明将一块冰放到一杯冷水中,他测出某时刻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1.0×10-6m3,占整个冰块体积的十分之一,同时测出了杯中水的深度为0.15m。求: (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 (2)此时冰块受到的浮力; (3)冰块的密度。(g取10N/kg、ρ水=1.0×103kg/m3) 6、一个物块浮在水面上,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cm3,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体积是25cm3。 (1)物块受到的浮力多大? (2)物块的质量是多大? (3)物块的密度是多大? 7、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读数是1.65 N,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0.9 N.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的密度.(g =10 N/kg)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压轴题 例1如图1—5—7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103kg/m3.求:甲、乙铁块的质量比. 图1—5—7 例2(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8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图1—5—8 例3(北京市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 1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体积为V的金属浸没在该液体中(液体未溢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撤去弹簧测力计,球下沉并静止于容器底部,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的n倍. 求(1)金属球的密度;(2)圆柱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1)将一质量为27g的铝块( 铝=2.7g/m3)放入左盘水中,水不溢出,天平还能平衡吗? (2)将铝块如图1—5—13(b)方式放入左盘中,天平还能平衡吗? 例4如图1—5—14中,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盐水,在液面上浮着一块冰,问:(1)冰在水中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2)冰在盐水中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a)(b) 图1—5—14 例5(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15 (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 图1—5—15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

2019年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在中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物理中考压轴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2019,芜湖一模)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竖直向下__的。 2.(2019,马鞍山模拟)小滨用10 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10__N;小滨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N。 3.(2019,东营)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__滚动__,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4.(2019,武汉)用手拍桌子,手感觉疼,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的。同学们下楼时不能拥挤走得太快,否则前面的同学意外停下来,后面的同学由于__惯性__会继续前进,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5.(2019,武汉)如图所示,用力打击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这表明: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__。上面的棋子由于__惯性__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同时,这些棋子因

为受到__重力__的作用,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 6.(2019,淮北模拟)“阿波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于__惯性__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说明了力__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__;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__向后__(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7.(2019,安庆模拟)如图所示,A物体重40 N,B物体重12 N。A物体在绳子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_12__ N。如果要使A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则应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__24__ N的水平向左拉力。 二、选择题 8.(2019,曲靖)如图所示的各种装置或工具,主要应用物体的弹性来工作的是(B) A.足球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B.桌子对地球的压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C.足球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足球的支持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桌子的支持力 9.(2019,黄山模拟)“歼-15”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重力方向的是(C) 10.(2019,菏泽)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B)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物理)中考物理浮力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浮力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浮力 1.两手分别拿着质量相等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松开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静止时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A.石块 B.木块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松开手后,木块上浮,静止时漂浮,木块受到的浮力; 石块下沉,石块受到的浮力; 因为, 所以。 故选B。 【点睛】 重点是浮力大小的比较,当质量相等时,根据两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很容易比较浮力的大小,漂浮时物体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 2.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甲和m乙.则 A.p甲=p乙m甲=m乙B.p甲<p乙m甲>m乙 C.p甲<p乙m甲=m乙D.p甲>p乙m甲>m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 因为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 因为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 (2)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 因为F浮=G排=m排g,浮力相同,所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相同. 故选C.

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答案】C 【解析】 由图象知道,当物体完全浸没时,G=9N,当完全浸没时拉力F=5N,所以浮力为F浮 =G- F=9N-5N=4N,此时物体完全浸没,所以浮力最大,故B错误;由F浮 =ρ液gV排得,V=V排=F 浮/ρ 水 g=4N/1.0×103kg/m3×10N/kg=4×10-4 m3,故A错误;物体的质量 m=G/g=9N/10N/kg=0.9kg;所以物体密度为ρ=m/V=0.9kg/4×10?4m3=2.25×103 kg/m3,故C正确;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下=F浮=4N,故D错误,故选C. 4.把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只盛有不同液体的杯子里,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 B.F甲F乙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由浮沉条件知道,同一小球尽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但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故A符合题意,故选A。 5.如图所示,甲、乙两杯液体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悬浮,此时两液面相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四川地区)2017中考物理微专题三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试题

微专题三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 浮力是力学计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初中物理中的难点之一,也是中考高频考点之一。 一、计算压强的方法 (1)公式p =F S 普遍适用,p =ρgh 适用于液体和各种直柱体。 (2)对于固体,先求出压力,再求压强。 (3)对于液体,先求压强,再求压力。 二、计算浮力的方法 (1)称重法:F 浮=G -F (F 表示的物体浸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 (2)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或F 浮=ρ液V 排g (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4)平衡法:F 浮=G 物,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自由状态的物体。 三、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三:漂浮物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四: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类型一 压强计算 1.(2016·上海)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 和均匀圆柱体B 置于水平地面上,A 中盛有体积 为6×10-3 m 3的水,B 受到的重力为250 N ,B 的底面积为5×10-2 m 2 。 (1)求A 中水的质量。 (2)求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B 上截去一定的厚度,B 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A 中水的深度之比h B ′∶h 水为2∶3,且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A 底部的压强,求B 的密度ρB 。 解:(1)水的体积V 水=6×10-3 m 3,根据ρ=m V 可得水的质量m 水=ρ水V 水=1×103 kg/m 3 ×6 ×10-3 m 3 =6 kg (2)B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B =G B =250 N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F B S B = 250 N 5×10-2 m 2=5000 Pa

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中考物理浮力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浮力 1.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小球投入水中静止后,小球 A.沉底浮力大小为5N B.悬浮浮力大小为4.5N C.漂浮浮力大小为4.5N D.漂浮浮力大小为5N 【答案】C 【解析】(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 因为F浮=G排=m排g,浮力相同,所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相同. (2)因为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因为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所以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 故选:C. 2.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是因为飞机的机翼的特殊形状,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获得升力,故A正确; B.热气球浸在空气中时,浮力大于氢气球自身的重力,从而升空,故B错误;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潜水艇的重力,故C错误;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是由于此时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D错误; 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 F2、F3、F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F 浮=F 2–F 1 B .F 浮=F 4–F 3 C .F 浮=F 2–F 3 D .F 浮=F 2–F 4 【答案】C 【解析】 如图所示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F 2为物体在空气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 F 3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的原理,23F F F 浮-=,故C 正确; 图中,F 4为排出的水加上空桶的重,F 1为空桶的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所以41F F F =浮-,故ABD 都不正确. 选C . 4.三个相同容器里盛有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休,将同一个小球先后放人三个容器中,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 B .小球在丙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小球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 .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 D .丙液体的密度最小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同一个小球在甲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丙液体中沉底. A .根据漂浮条件,在甲液体中小球所受的浮力等于其自身重力,故A 错误. B .小球在乙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 浮乙=G ;小球在丙液体中沉底,则F 浮丙<G ,因此F 浮丙<F 浮乙,故B 错误. C .因ρ物>ρ液时下沉、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漂浮,所以,三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物=ρ乙>ρ丙,因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都相等,所以,由p=ρgh 可知,甲乙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甲>p 乙>p 丙,故C 错误. D .根据漂浮条件,ρ物>ρ液时下沉、ρ物=ρ液时悬浮、ρ物<ρ液时漂浮,所以,三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物=ρ乙>ρ丙,即丙液体的密度最小,故D 正确为答案.

(完整版)中考物理浮力计算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浮力计算题训练 1.今年初,河池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人畜饮水困难,许多群众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饮用.小宇同学在挑水时为防止水溅出桶外,在水面上放上一薄木板,如图乙所示,木板有3/4的体积没入水中.若该木板的体积为200cm3,桶内水深为35cm.求: (1)薄木板受到的浮力. (2)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3)若这担水总重360N,扁担与肩膀的接触面积为20cm2,则小宇肩膀受到的压强为多大? 2.如图所示为某种型号潜水艇,其体积为5×103m3。(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3, g 取10N / kg)求:(1)它在潜入到水下执行任务时所受浮力;(2)当它潜入到水下200m 时,它的一个面积为1.2m2的舱盖所受海水的压强和压力。 3.在马航MH370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 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批搜救编队参 与了搜救工作.如图所示,“长春”舰满载时排水量为7.5×106kg,吃 水深度6m.(海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搜救舰队通常采用“一”字编队形式前行,而不是“并排”前行,为什么? (2)满载时,“长春”舰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长春”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4.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10dm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方木块放入容 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dm3,这时水的深度为8dm.(g 取10N/kg,p水=1.0×103kg/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5.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密度为0.8 ×103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 则:(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 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g=10N/kg) 6.2014年4月14日,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蓝鳍金枪鱼-”(简称“金枪鱼”) 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其外形与潜艇相似(如下图甲所示),相关标准参数为:体 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 ρ取1.0×103kg/m3,g取10N/kg)。 (1)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 当它由海水中2000m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 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甲乙(2)“金枪鱼”搜寻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 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3)若上述漂浮在海面的“金枪鱼”,由起重装置将其匀速竖直吊离海面。起重装置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上图乙所示,图中P3=3P1。求t1时刻起重装置对“金枪鱼”

中考物理浮力计算题等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只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迎刃而解了. 解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 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精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ρ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解m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 铁 铁 ρm = 3 7.8g/cm 79g =10 cm 3 m 排=ρ液gV 排=1g /cm 3 ×10 cm 3 =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ρ液和ρ物,区别V 排和V 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 .(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 /m 3 )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 浮= G —F =43N —33.2N =9.8N V 排= g F 水浮 ρ= kg /N 8.9m /kg 100.1N 8.93 3??=1×10—3m 3 浸没:V =V 排=1×10—3 m 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 铜 铜 ρm = g G 铜铜 ρ = kg /N 8.9m /kg 100.1N 4333?? ≈0.49×10—3 m 3 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 =0.51×10—3 m 3 答案 0.51×10—3 m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