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硕论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硕论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硕论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硕论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研究

作者:

导师:教授

系别、年级: 2011级

学科、专业:硕士

完成日期: 2015年4月

大学研究生院

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学位论文解密后执行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本学位论文定为保密论文,密级:,期限:年,

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摘要

当前,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资本培育、金融理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交易结构机制不健全、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受到传统银行利润空间的挤压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认清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的发展现状,查找存在的相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资本市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提升风险管理及其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发展建议。同时,通过研究,也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出正确的发展措施。

论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阐述,就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第一章绪论部分,简介论文写作的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就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接着就论文写作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创新部分进行探讨。

第二章,理论概述部分,首先,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定义及其特点对于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就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的风险进行阐述,从基础资产风险、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风险、其它风险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况及其风险管理案例分析部分。首先,概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控制现状。其次,就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一般性发展策略进行探讨,从信贷资本管理、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资本市场化和金融体系发展、资本证券化匹配制度及其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再次,以中银信贷资产证券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为切实找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实例。

第四章,加强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发展策略。本章是基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在风险控制和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别从利率管理融入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体制、预防信贷证券交易结构风险、加强社会征信

体制建设、法律风险的预防和防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总之,希望通过论文的分析探讨,能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风险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形成正确观念。通过研究,能够为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能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证券风险防范和发展有参考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风险防范;对策

Abstract

Current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and capital markets in the process of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of commercial banks for capital training, financial plan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ac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exist, such as: transaction structure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too fast, squeezing profit margins by traditional banks and other issu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our commercial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hopes to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ommercial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and to find relevant problems, take a targe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capital markets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roviding valuable development proposal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research, but also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referen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elaborate, discuss related credit risk on securitized asset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prevent problems.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Thesis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in our commercial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literature review from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aspects. Discussion followed on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tent creation part of the paper used in writing.

The second chapter outlines the theoretical part, first of all, from the definition of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concept theoretical analysis;secondly, the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existence of elaborate development, from basic asset risk, there is a risk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process, the other three aspects of risk analysis discussed.

The third chapter, our commercial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profile case analysis. First, an overview of the status quo control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asset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econdly,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risk control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credit capital management, credit rating agencies, capital markets and financial systems development, capital securities matching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analysis. Again, with the Bank of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example empirical research, through case studies, providing valuable research to find practical example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apter IV,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risk control.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asset securitization of credit risk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spects of the problems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to the bank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system from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prevention of credit risk securities transaction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legal risks prevention and preparedness analyzes and discusses four aspects.

In short, I hope to explore the analysis of the paper, can be for our commercial bank credit ris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their solution strategies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securities market form a correct concep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 Through research, studie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capital market, capable of commercial bank capital securities for risk prev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ference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commercial banks,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research,Risk,countermeasure

目录

摘要............................................................. I II Abstract............................................................ V 第一章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2)

(一)研究现状 (2)

(二)文献综述 (2)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5)

(一)研究内容 (5)

(二)研究方法 (6)

(三)研究创新 (6)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8)

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8)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义 (8)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8)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9)

(一)基础资产风险 (9)

(二)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2)

(三)其他风险 (14)

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况及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16)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控制现状 (16)

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一般策略 (17)

(一)银行对于信贷资本管理水平不高 (17)

(二)银行信贷资本证券化服务机构信用等级不高、实力不强 (18)

(三)我国资本市场化程度不高及金融体系不完善 (18)

(四)银行信贷资本证券化相匹配的制度与环境相对缺乏 (19)

三、实证研究 (19)

(一)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概况 (19)

(二)中银信贷资产证券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20)

(三)中银市场风险应对策略 (23)

第四章加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策略 (28)

一、把利率管理融入到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体制 (28)

(一)建立利率风险管理机制 (28)

(二)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行使利率风险监管工作 (29)

(三)构建统一的内部资金市场 (30)

二、预防信贷证券交易结构风险 (31)

(一)制定法律制度规范和应对实质合并风险 (31)

(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证券风险风范模式 (32)

三、加强社会征信体制建设,防范证券资产风险 (34)

(一)加快银行信用证券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34)

(二)健全资产赎回和置换机制 (34)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信息系统构建 (34)

四、法律风险的预防和对策 (35)

(一)制定科学规范的法律合约预防法律风险 (35)

(二)通过立法,逐步减少信贷法律漏洞及冲突 (35)

(三)增强投资者的法律风险意识,规范信息披露机制建设 (36)

结论 (37)

参考文献 (39)

致谢 (42)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纵观国内外信贷资本证券化的发展来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最早开始于美国,接着迅速蔓延到欧美其它国家,发展推广迅速遍及到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国家和资本金融市场。通过不断学习国外商业银行和风险防范技术等资产信贷管理业务,逐步加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防范措施,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国内学者和业内人士,讨论商业银行增强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及其管理发展问题成为一种共识。笔者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视角进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研究,希望通过系统研究,能够取得积极成果,为我国国有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措施。

当前,我国金融资本证券市场的发展,面临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风险防范和金融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平和我国信贷资本证券社会化发展出现通货膨胀严重的不利局面。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风险防范和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为商业银行预防和化解相应的金融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可以为盘活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预防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增强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拓宽融资渠道和加强风险防范提供科学参考。探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的风险防范和管理问题,可以为全面预防和采用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有价值

的研究资料,进而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

[1]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我国的社会制度、金融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特别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表现主要有:首先,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外金融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大规模,金融工具多,但中国仍然是小规模、小工具的初级阶段;其次,中国与国外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不同。中国的金融市场仍相对封闭,没有全球范围的定价权和影响力;第三,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金融系统组成不同,从而导致决策执行要经过不同的过程和采用不同的执行力度;第四,国内外金融体系的主导不同。西方国家更加趋于市场化,而中国则是银行主导型。这使在分析银行信贷资产和证券市场的过程控制理论的时候,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手段和方法,应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然而,目前国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分析仍然是在参考学习国外研究内容,针对中国具体的经济形势,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的论著相对较少。

(二)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1)成本诱导理论

Steven L·Schwarz (1994)认为,在资本证券化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平均利率要比一般资本市场的贷款利率相对低一些。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和发展,在该过程中,企业付出的成本低于原来的利息就可以,企业融资的方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企业担保转为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资本市场的融资进程将继续下去,所以会让企业从中受益。沙恩·A·约翰逊(2000年)提出的企业或基于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机构带来相应的更多收益,这种收益与企业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为资产证券化的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该成本主要体现为机会成本。

1陈艳红. 公司治理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D]. 湖南大学2014

(2)信息不对称理论

Claire A "Hill指出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可以有效的地解决资本市场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也可以通过“真实出售”的资产进行资本运作,投资者只需要能够有重点的多关注资产支持的证券出现的相关信息和资产池的变化,就可以更好地防止产生不对称的投资风险。

玛格丽特·波普尔(1994)在其论著中认为:有效配置资源,可以实行政企分开,追求有效资产所有权的分离以应对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力量考虑文化差异和资产证券化消息的过程!

(3)风险隔离理论

Christopher W " Frost (1997)指出,资产证券化中的风险隔离机制,有利于投资风险的赞助商与投资者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出现破产重整的风险,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破产重整程序,效率低下和体制落后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弥补破产法上出现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詹姆斯(1989年),资产证券化管理当前已经达到相同的结果,但不同之处在于必须确保高风险资产和资产被放置在表内表外,对投资者(存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利率支付固定利率,如果把安全资产放置在负债表之内,这将导致资产出现失衡与固定利率所产生的费用。证券化产品的信用支持的资产被认为是一种博弈,以缓解投资者和银行设计的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资产证券化的安全可以做到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的投入。

(4)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理论

梅丽莎·托马斯(1999)的有效手段特定的目标之内信托结构,特殊的目标组织结构之外,就企业制度结构及其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创新过程中法律的角度分析面临的障碍,以及三种可能的股权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他学者专注于资产证券化的动机的解释,资产证券化和其他参与方利益得到。

国外的理论研究资产证券化上面,即:从成本诱导角度,信息不对称,风险隔离,资产证券化的四个方面的优化资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基于这四种理论,中国商业银行能够承受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提供研究方法和思维层面。[2]

2傅莹. 上市公司违规类型披露对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D]. 湖南大学2014

2.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抵押贷款证券化项目在我国建行的成功实践以后,相继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其他国有股份制银行和小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也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之中。

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时间短,要求高。由于缺乏科学的和足够规范的数据和样本,国内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还是处于探索和尝试的初级阶段。商业银行信贷款证券化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主要是引进和介绍国外的理论和吸收改造,缺乏创意。对信用风险的国内资产证券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姚长辉(2001)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研究住房抵押贷款创新机制的问题,他认为,在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资产是信贷资产的固定收益证券发行的证券,对创新过程的性质MBS是为了避免信贷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税务风险,法律风险,购买力风险,因此,在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必须注重防范和化解证券化风险。他指出,建立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先决条件是:高品质和适当的住房抵押贷款;他从规避资产证券化视角进行分析,并且以科研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标的资产池的风险分析的角度看,开辟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机制和创新理念。

梁志峰(2008)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风险问题,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问题,利用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并对于风险管理的统一框架提出总体的风险管理方法,即系统性风险和隔离审查方案,使之成为“自动导航”式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资产证券化操作。

施方(2005)在其论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和定价》中就证券化资产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提前还款威布尔预测模型提出的分布模型,对数Logistic 模型和目前广泛使用的指数化模式有重大突破,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和预测房贷提前还款风险,确保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现金流的稳定,促进了抵押贷款证券化政府的作用,并确保信贷资产证券化规范了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业务的发展。

姜建清(2004年)在其论文《从货币市场证券资本市场的商业银行资产》

中指出:由外国和中国的香港较为成熟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的介绍和深入的研究,从现有的国有银行改革流动性风险,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利率结构和结构性问题,如贷款的期限结构,指出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集中于长期贷款证券化方案,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指明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向,并指出了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证券化过程中的预防和管理的必要性。

邓伟利(2003)在其论文《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和实践在中国》中就国内和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建议加固和风险计量模型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在抵押贷款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资产风险评估造成的负面影响。有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从信用风险的资产证券化法律的角度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彭冰(2001年),在专业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隔离机制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存在于美国的法律制度问题,资产隔离机制,特定目的机构对于建立信贷转让的风险都是基于详细研究资产证券化实践中存在的困境和负面的外部性问题,最后探讨美国在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的适用性。

整个国内的研究大多是研读和参考国外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信贷是否应该进行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如何进行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但是基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资产证券化研究的文献论述相对是较少的。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在参考和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研究资料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的观点,基于对于我国中银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进而就符合中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首先,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详细描述和简介;然后分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通过对于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其管理进行阐述;并根据中

国商业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的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论文就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重点研究了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模式和信贷资产的方法研究。全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综述内容,提出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相关理论概述部分,对于重点概念进行分析,就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及其特点进行分析阐述;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展开分析;并就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一般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实证研究部分,基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以中银信贷资产证券风险控制为案例进行分析论述;第五章加强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的策略进行论述,提出融合利率管理到银行信贷资产证券风险管理中,提出预防信贷证券交易结构风险的措施、加强社会征信体制建设、法律风险的预防和对策研究等四方面的发展措施。[3]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参考法

笔者采用查找资料和互联网查询的方式,选择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及其管理有关的论文进行研究。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并对于相关的论文及参考文献的观点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中不足的问题和完善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提出改进建议。

(2)总结归纳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研究过程中,使用的辩证观点的,概括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所面临的详细分析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加强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的过程。

(3)案例分析法。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并且结合风险评估和信贷风险的抵押贷款,结合中银信贷资产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三)研究创新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3王刚. 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D]. 湖南大学2014

为所有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分类和梳理,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以及相应的数据,基于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情况下,对于全面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选取相对成功的案例及其经验进行阐述。通过资产定价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相应的风险评估的理论,来预测风险评估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发展记过,提出和归纳具有代表性的不足问题,所以笔者建议在认真参考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基础上,更准确预测现金流和回报,风险预测的预期收益率和解决相应的风险问题。

不足之处: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阶段的研究汇总,由于缺乏充足的研究数据资料,定量分析缺乏足够的数据来支撑,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缺乏风险管理的系统梳理,缺乏相应的研究经验。由于笔者理论知识的有限和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加上实践研究的水平也不高,笔者恳请评委及指导教师给予积极的批评和纠正,多提宝贵建议。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义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资产重组实现对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进行整顿,推动信贷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发展(如贷款,企业银行应收账款等),并以此作为发行证券的基础。银行信贷资产与货币价值的资产相比,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息特性,信贷资产也具有金融工具的功能。在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中,它往往是短期的,在贷款或存款的资产不是通过商业活动中其他各种负债提供的,从而开创了新的商业安排,伴随信贷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负债业务扩张的需求不断增加,都需要银行对于流动资产的正确安排,同时加强对于资产负债新业务的推广和管理。[4]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基于能够产生资产稳定现金流的一部分,通过打包建立资产池,并通过发行证券的报销基础上产生的未来现金收益作为偿付进行的资产证券的发行。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资产证券化有以下特征:

首先,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负债表外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形式。只要按照证券化资产的实际标准进行出售,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将不会增加发行人的负债。

其次,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性金融工具,需要建立交易结构,使用特定的信用增级技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并实现能够顺利融资的目的。

第三,资产证券化存量证券化,融资的传统模式是增量的证券化发展。资产证券在现有信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于沉淀资产和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实现将特定的信贷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能够转化成为可以进行交易的证券,从而达

4朱党辉. 投资者异质信念对证券市场盈余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D]. 湖南大学2014

到进一步融资的目的。

第四,资产证券化是在一种特定融资组合基础上进行的,它没有任何关联与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特殊的资产融资,破产隔离机制决定了偿还ABS / MBS与已经实现证券化的资产质量是相互关联的,但是与企业的业务资产的整体状况是无关系的。

第五,资产证券过程的基本操作只能由特定的SPV完成。 SPV是资产证券化交易主体应成立专门的需要而设立的主体,是企业与投资者联系起来的中间机构,其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活动也都是要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的。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相关理论概述

(一)基础资产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为债务人不履行合同而导致出现现金的流量不足,无法满足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所期望的现金流,从而导致银行信贷信用风险问题。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证券化,包括债务人的资产基础信用风险和所涉及的各主体的信用风险证券化。信用风险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产生信用链的融资结构。在这里,信用风险集中于信贷资产支持现在的信用资产质量和资产池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对未来产生的资产抵押资产池现金流不足以支付本金和利息的及时偿付而出现的。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产生于一些几个方面:

(1)原债务人

原债务人不能或不能及时地遵守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造成投资人不能得到及时或投资收益。这种风险是由于原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企业信用贷款的类型引发的。由于原债务人违约将导致资产池小于现金流的预期水平,会严重影响信用资产的资产池质量和导致现金流的更加不确定性。

(2)受托人风险

一般情况下,受托人不直接影响现金流的资产池,但受托人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时支付委托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影响对于资金的本金和利息和安全方面的信用

评级。在现实中银行证券资产活动中,虽然业务能力和工作条件相应的规定对于受托人形成约束,但这并不完全杜绝因代理而产生的违约风险。

(3)发起人的风险

发起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提取现金后,现金流增加,资本更加充足。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推广,在未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实践,发起人肯定会继续扩大信贷融资规模,并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和现金流。因此,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将倾向于关注那些大型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会相对集中,势必会增加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损坏时,信用风险的发生导致破坏性更大。

2.提前偿付风险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提前偿付风险的原因

我国推行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一般以浮动利率为主体。虽然中国的人民银行还向商业银行采取灵活的固定利率贷款产品通过做出适当的道德规劝工作,但市场反响平平。中国从20世纪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优惠利率的住房贷款政策,为中国市场加快住房和房地产行业的改革步伐繁荣和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的优惠按揭利率已逐步放开,2007年9月15日,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为7.8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0%,利率7.047%); 2007年12月21日,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至6.655%(8.5%);受国际金融危机采取了更加宽松和优惠的利率政策,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复苏,2008年10月27日,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为5.229%(7%7.47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关闭);基金利率在2008年10月30日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为7.20%,5.04%,抵押贷款的个人生活(30%); 2008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对经济过热所面临的通胀压力,4.158%,在12月23日,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利率为5.94%(30%);由于价格上涨,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按照购买住房贷款利率房间面积采取差异化的利率政策,面积为90平方米的中小住房的信贷利率从7折上升至8.5倍,超过90平方米的楼房的利率在原来基础上优惠10%,到2011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取消住房贷款利率的原有优惠部分,提高二套房的贷款利率。按全国利率资金的角度来看,当利率上升时,在浮动利率面前,借款人将面临利息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当流动性约束倾向于选择借款人进行提前还款,以减少利息支出。此时浮动利率贷款的提前还款率会

上升,这部分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早期恢复的可能在浮动抵押贷款利率相同的水平,再投资自己没有在资本市场或货币市场,显著影响盈利能力。由于银行利率高于储蓄率,中国商业银行普遍保持了较为充足的资金用于流动,住房按揭贷款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优质资产,个人住房贷款提前的一个重要来源付款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商业银行的资金短期恢复的积累,可能很难现在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投资渠道,商业银行的利润和市场融资能力的稳定增长将产生负面影响。[5]

②我国银行贷款及其还款方式都相对较为单一

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是主要的发展导向,央行根据资产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进行必要的利率调整,通常每半年或一年内进行调整,每年将在房地产市场贷款利率的调控基准利率基础上,调整相应的按揭住房贷款的频率,按揭贷款的浮动利率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浮动利率是基于在该商业银行根据此前的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情况下,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要高于抵押贷款本身,由于承担风险个人能力相对较弱,以及缺乏愿意承担风险的责任,所以往往会选择避免由此带来的风险。只有当商业银行提供了多种还款的低风险的还款方式,才能真正缓解提前还款行为和由此带来的提前偿付的压力风险,并导致提前还款风险以满足真正的居民住房需求,进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③我国金融市场欠发达,投资途径较为单一

中国在金融市场与西方的差距相对比较大一些,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相对于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是显著减缓的。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投资功能较弱并且发展缓慢,而大量民间资本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制度的约束,缺乏更多更好的投资渠道,房地产市场以其投资回报迅速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民间资本的流入,再加上商业银行通常会房地产贷款信用质量发展成为资产证券化基金的优质资金来源,进一步扩大房地产贷款的规模,但随着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爆发,全国性的产业政策进行大调整,加大整顿力度以控制房地产市场,比如提高第二套房贷款利率为原来的基准利率的1.1倍,提高按揭贷款的首付率,产地限购政策,以避免经济发展过热出现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从2009年以来,导致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迅速扩大,国家调控房价政策的直接影响就是约束房贷优惠政策,并逐步提高住房贷款利率比例和优惠贷款利率差别化实行,使得房地产投资的利润空间

5刘坤. 银河证券理财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湖南大学2014

不断被压缩,以增加资产的价值,增加现金流,投资者和真正的住房需求往往是在这个阶段选择预付房贷款,从而降低预期的利息支付。这些行为可能是由于产业政策变化和投资渠道变窄产生提前还款风险。

(二)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交易结构机制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关键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其中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因为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的机构较多,信用链相对较长,容易产生交易结构风险。交易结构风险指的是由其所产生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和管理结构保险。本次交易的主体结构风险:选择一个特定的风险和实质性整合的目的机构的风险。选择用于特定目的的机构的风险。最大化降低发起人的不利影响减少由于从交易产生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破产和具体机构的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破产的风险出现。选择一个特定的目的,机构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1)税收方面的风险

建立特定机构的目的考虑成本因素,建立简单的成本预算以减少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这个过程中的运营成本,必须在建立税收风险的过程中进行考虑,如果该税法具有随意性和差别待遇,没有税收优惠,风险设立机构的特定用途的税收成本而发生在运行着巨大的风险,会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营成本。

(2)风险隔离风险

通过“真实销售”特殊目的机构能够实现风险隔离机制,运行模式为特定目的不同的“真实出售”的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特定的目的机构和保荐特定目的过高会影响“真实出售”的实力和决心的实施,最终将抵消伤害,甚至隔离系统的风险作用。

(3)融资方式的风险

这里是融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包括会计处理:使用表里与表外两种方法。由于不同可能会使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两种会计处理产生的结构性风险,如果商业银行采用资产负债表与银行资产证券化之外方法,那么银行以外的其他债权人将不再有这些信贷资产追索,并因此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在证券过程

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与原因

四、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与原因-以邮储银行为例(一) 邮储银行信贷的目前现象 在2007年6月22日,中国的邮储银行的贷款业务有了进一步发展,银行内部首个小额贷款业务已在河南省的一个小镇开展,并建立了相应的营业部,这就表明全国的小额信贷业务已经开始试点,无疑对邮储银行的信贷业务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08年5月20日,邮储银行的信贷业务有了新的突破,开始实行个人二手房信贷业务的开展,同年6月2日,国内首个信用卡系统问世,因此也有了第一张信用卡的出现,以上一系列的案例已经促进了邮储银行信贷业务的全方位发展。在2010年末期,邮储银行中所有业务的贷款总额已经达到5443 亿元,从中的纯利润高达429亿元,比起2009年,净利润增加将近一倍。针对涉及到的资产总额可以发现,在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中,不良贷款率仅为1.62%,然而全行不良贷款率也仅仅只有0.33%。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邮储银行最初进行的信贷业务还算比较顺利,这都是邮储银行内部条件优越的结果,比如有着优良的原始资产和相对较低的基数标准。 由于新巴塞尔协议的果断执行,让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扩展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会变得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大程度地提高银行内部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邮储银行刚建立不久,当初也没有实行相关贷款业务,因此导致在信贷方面的经验减少,对信贷出现的风险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控制方案。 (二) 目前邮储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的不足之处 1. 信贷风险控制缺乏实际理念 因为信贷业务的进行才刚不久,所以相关业务过程需要引起邮储银行的足够重视。由于对信贷风险的了解不够透彻,对相关理念的掌握不够深入,使得信贷业务涉及的领域受到了限制,简而言之,邮储银行内部管理经验不足,信贷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经济发展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树立正确、高效的经济理念。同时,企业内部相关人员都没有将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缺乏合作意识。而且,邮储银行没有及时开展对员工的信贷知识教育,使得员工对信贷风险只存在片面性认识,没有了解到风险控制的必要性,所以银行内部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资金密不可分,银行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公司,风险管理是行业中永恒的话题。本文以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及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和调查法对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究影响信贷业务的主要因素,结合信贷业务管理理论和当前长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环境,为杭州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管理提供一套风险管理的新思路和一套全面控制管理银行风险的衡量标准、制度和技术方法要求,旨在对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不太发达的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策略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巴塞尔新协议,信贷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capital, and banking industry provides a sustained impetus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special company operating monetary capital, risk management is an eternal topic in th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Hang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d with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using the observation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angchun.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redit business, combines the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theory with the current credit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Changchun rural commercial bank, and provides a set of new idea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a set of measurement standards, systems and technical method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Bank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business management of Hangzhou Rural Commercial Bank, aiming at the credit risk Rural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ith underdeveloped insurance management provide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Rural commercial banks, Basel II, credit risk management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信贷资产质量差,且信贷风险有加大的趋势。主要有内外两部分的因素,外部因素是: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信贷风险不断累积,社会信用的缺失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内部因素: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有待完善,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的加大等。 陈宏,2010年在《会计之友》中发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他认为今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投放行业较集中、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能力,更好地迎接市场的挑战,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朱平安,王元月,潘永华2005年在《商场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机制的研究》中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从其开发、建设、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银行贷款脱不开关系。银行为了争夺客户,放松贷款条件,甚至违规操作,房地产风险逐渐暴露。且近年来,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忠诚度逐渐下降,导致房地产信贷风险产生。 王磊,2006年在《金融论苑》发表《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他发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个人信贷风险和隐患还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征信系统、银行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原因。 王思,2010年2月在《商场现代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中说,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2005年后纷纷在内控制度上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任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原因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或者实施有效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缺乏独立性等。 徐杰,2004年在《商业银行》发表了《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素分析》,我国当前银行信贷在总体发展趋势大致合理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他觉得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结构型风险,贷款对象过于集中,且侧重于中长期贷款,且票据市场不规范,高增长的票据贴现风险不断积聚。且大多银行现行网上识别机制,给了不法分子伪造难以识别的假票据,给银行带来了不少的损失。 另外,2008年7月,媒体报道“雷智超特大贷款诈骗案”。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瑞北支行被骗贷金额高达8500万元,贵阳市商业银行瑞丰支行和贵阳市白云区信用联社涉案金额分别为6000万元和2000万元;2009年4月,上海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广电集团深陷亏损泥潭,直接牵涉至少8家银行的大额贷款安全。以上案例,都是由信贷风险管理不力而导致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的金融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并准确度量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工作,在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1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银行界普遍采用团队模式来实行信贷行为,每个信贷员分工 明确,单笔贷款可分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下面就从这三个环节来分 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现状。 1.1贷前信贷选择分析 所渭贷前选择,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分析市场,选择适合的候选借款企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信贷市场普遍存有的现象 是供小于求,即企业贷款的总需求数大于我国银行所能提供的借款数。不过,强大的需求并没有刺激市场的良性竞争,银行也没有获得较高 的利润。究其原因,对于银行本身划分的市场来说,“蛋糕”正在越 做越小。 近几年来,各家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法)指引的方向,商业化经营 机制转变较快,集中上收和“重效益、重成本、防风险”的意识增强,普遍实行了信贷管理权限“优良客户制”,重点增大对效益高、行营 销和增加贷款扶持;相对应压缩信用等级低、信誉好、风险小的优良客 户进信誉差、风险大的企业的贷款。 这是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发展规律的,主流是好的,总体是健康的,但也存有一些负面影响和风险问题。银行贷款向大企业集中有些过度,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中小企业资金供给有些不足:即使有些人企业集团、_上市公司素质不高,但商业银行却盲目争相为其贷款,结果带来很大 的风险甚至成为不良贷款。 银行争夺大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中 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财务数据不真实、业主素质不高、企业有效资产 不足、银行操作成本高是影响银行贷款意愿选择的现实因素。 1.2贷中信贷决策分析

以往的信贷决策,多采用经验决策。经验决策是指凭借管理者的经验 和直观资料而做出的决策,它属于定性决策范围。随着持续借鉴西方 商业银行的现代决策方法,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主要是通过使用各种数 学模型,如预测模型、线性规划、决策模型等,实行信贷决策的定量 分析。这种定量分析主要表现在对贷款对象、贷款资格及限额的判断上,而判断的依据就是对借款人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实行分析。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针对贷中决策的主要困惑在于难以找到授权与放 权的平衡点。国有银行现在的信贷制度是双线管理。其简要程序是: 企业向银行的公司业务部提出贷款申请,公司业务部对企业及其项目 实行调查并写出书面评估报告;风险管理部成立一个尽职调查小组,对 公司业务都提交的评估报告做出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提交风险委员会,风险委员会讨沦通过后即可贷款。数额超过权限的(比如10亿元 以上),上报总行总行贷款也须经过同样的程序,总行行长对风险委员 会决定的贷款有否决权。同时,被风险委员会否决的贷款也能够要求 复议。 1.3贷后信贷管理分析 在贷后管理方而,我国日前采用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法来控制信贷风险。具体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国人民银行,2001.12, 第78-80页 从过去四年的实践看,贷款风险分类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与预期 目标相比,己大打折扣,甚至己经影响和改变了对整个贷款风险分类 制度的评价。 (一)仍拘泥于原有的期限分类法 一些正常类贷款,债务人的各项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性比率、净现金流量均显示企业经营过程已经出现了一些潜在隐患,还有一些 正常类贷款,债务人的行业市场发生了不利于还款的影响,主要投资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开题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学生姓名: 系别: 专业: 指导教师: 2011年12 月25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信贷质量的好坏对银行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发展,必然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我国创新业务尚缺的今天,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主要以来传统的信贷业务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 马莉,2003年在《当代财经》上发表《国有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治理》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信贷资产质量差,且信贷风险有加大的趋势。主要有内外两部分的因素,外部因素是: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信贷风险不断累积,社会信用的缺失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金融市场发展的滞后制约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内部因素:银行内部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制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有待完善,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造成的银行信贷风险的加大等。 陈宏,2010年在《会计之友》中发表《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他认为今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信贷投放行业较集中、缺乏不同等级的违约概率估计和违约损失估计、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不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控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能力,更好地迎接市场的挑战,就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步伐,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朱平安,王元月,潘永华2005年在《商场现代化》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形成机制的研究》中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从其开发、建设、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银行贷款脱不开关系。银行为了争夺客户,放松贷款条件,甚至违规操作,房地产风险逐渐暴露。且近年来,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忠诚度逐渐下降,导致房地产信贷风险产生。 王磊,2006年在《金融论苑》发表《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他发现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个人信贷风险和隐患还是很大。主要表现在征信系统、银行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原因。 王思,2010年2月在《商场现代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研究》中说,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在2005年后纷纷在内控制度上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任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原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200709级金融学学号:070962883370011学习中心:庆阳财校姓名:段建梅 信贷风险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积累直至发生的渐进过程。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借款人财务商务状况的重大不利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其履约能力,贷款人除了可以通过约定一般性的违约条款、设定担保等方式来确保债权如期受偿之外,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交叉违约条款”。交叉违约的基本含义是:如果本合同项下的债务人在其他贷款合同项下出现违约,则也视为对本合同的违约。一般来说,债权人都是以当事人未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为由,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但交叉违约条款突破了这一限制,它颇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味道,即试图赶在借款人其他贷款合同项下的债务出现偿还危机之前采取救济措施,以避免自己处于比其他债权人更糟的处境。此种违约形态在我国现行法上虽无明确规定,但它并不违反合同法的有关法理及法律精神,现行《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可以作为其适用的法理依据。因此,交叉违约条款可以作为约定条款订入合同之中,以使贷款人能够及时全面的掌控借款人的信用水平。 论文提纲: 一、信贷风险的形成 二、次贷危机的警示 三、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1、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高度关注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2、要科学设计信贷产品。 3、要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与具体产品的关系。 4、要做好预警,控制规模与风险。 5、是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经营”原则。 参考文献: [ 1 ]易宪容.“次贷危机”对中国房市的启示[ J ]. 人民论坛,2007, (17) : 32 - 33. [ 2 ]付敏.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 J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4) : 75 - 79. [ 3 ] [芬兰]大卫·G·梅斯等著. 方文等译. 改进银行监管[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4 ]徐孟洲,徐阳光. 论金融机构破产之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 J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26 - 32.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对策

目录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 (3)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5) 三、中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之差异比较 (10)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 (14)

容摘要 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试图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众所周知,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而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和棘手的问题。因为,信贷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手段、体制、控制制度等诸方面与外资银行有较大差异,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致使国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以解决银行和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现象;必须坚持贷款的“三性”原则,合理安排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必须建立健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进一步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信贷风险防机制,培养健康正确的信贷文化,努力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信贷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而信贷风险历来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最主要的风险形式,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容,银行信贷业务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及其控制,也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为关心和棘手的问题。信贷业务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选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讨论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风险,并试图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及其特征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 目前在风险管理中普遍采用的风险定义是:风险是指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它包含了损失与不确定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有损失的一面,也有盈利的一面,狭义的是指其所致的结果只有损失的一面,这正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本文所研究的也正是这种狭义的信贷风险。即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银行贷款到期而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使银行信贷资产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实现利润的主要途径,但同时也是诱发银行经营风险,导致银行破产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多方面原因,银行业出现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信贷资产风险正在不断积累,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攀升、不良资产的积聚,必然会危及我国金融以至经济安全。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地从多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试图把这个国民经济要害部门的致命风险有效化解。各界专家学者也呼吁要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出许多化解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但各种改革措施均明显成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问题依然严峻。为此,如何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现状 信贷资产主要是各类贷款,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就是银行投放信贷后形成的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处于逾期、呆滞、呆帐(或按五类分类法为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状态而使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并面临资本损失的那部分贷款。从本质上说,不良信贷资产就是现实或潜在的不能保证贷放出的资金本息安全回收的信贷资产。 从总体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成“三高、三差”特点:一是不良资产比率高,信贷资产质量。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近1.4万亿不良资产后,不良贷款率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截止2001年1月底,按“一逾两呆”口径计算,不良贷款率仍高达25.37%。按五级分类不良率更高,远高于10%的国家警戒线和人民银行15%的监管标准。同时,不良贷款结构形式严峻,呆滞贷款比例最高。据有关部门估计,不良贷款实际形成损失的约占全部不良贷款的7%以上。双呆贷款占不良贷款的80%以上,可疑类与损失类约占全部不良贷款的70%以上。二是信贷资产长期占用率高,信贷资产流动性差。贷款大量投放于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大量的贷款被企业作为资本金使用,大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转化为铺底流动资金,部分承兑汇票因到期无法兑付形成垫款被迫转贷。三是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盈利能力差。虽然近年银行综合付息率有所降低,但经过几次降息,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资金收益率实际下降。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高,以至大量不良资产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银行体系本身的内在原因,又有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既有社会信用机制的原因,又有银行运作和企业经营方面的原因;既有国内环境的原因,又有国际大环境的原因。(一)外部因素 1、政府的行政干预使银行信贷风险不断累积 在专业银行时期,国有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工具,不以盈利为目的,根据计划发放贷款,以支持国企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出台,政府干预银行信贷工作有所好转,但在某些地方或某个时候,这种现象仍比较普遍,政府的干预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扭曲,使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从 “九五”时期就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且步伐也随着加入WTO而加快,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形成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一些产业因此而得到迅速发展,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0-11-16T13:50:05.67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下旬刊供稿作者:王东升 [导读] 要在对每笔贷款的风险做出科学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准确划分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王东升 (建设银行河北总审计室) 摘要:信贷风险是指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也是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的核心。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我国银行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目前,在我国银行业中,信贷业务仍然是各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短期内该种状况仍将持续下去。因此在现阶段信贷风险管理仍然是国内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部分。 关键词:贷款风险管理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正在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规则来运行商业银行,同时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也正快速向国际靠拢。因此,完善和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尽快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下面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信贷制度、内控组织结构、风险评估、内部考核评价和人员配备等方面几点思考。 第一,完全、彻底的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并将风险控制贯穿到整个环节,尽量实现源头控制风险 目前,各商业银行虽然在贷款的调查、审查、贷后检查方面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普遍表现出“三查”制度执行不力,重贷前调查,轻贷后跟踪,信贷风险预警工作不到位。没有将风险覆盖到整个信贷资产的运作过程中。通常信贷人员较重视贷前调查,能够按要求调查客户经营情况,撰写客户评价报告;但贷后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深入,对客户的经营信息了解滞后、不完整,以至于无法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贻误最佳收贷时机,这也是当前不良贷款的产生的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情况各商业银行应建立和完善规范的信贷档案制度,健全信贷管理“三查”制度,加强信贷基础管理与风险预警工作并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一是推出关于信贷档案管理及贷款“三查”制度方面的规定、办法,并对贷后管理需要全面而详细的内容、科学的调查方式和资料的核实手段、检查频率等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二是加强信贷风险预警工作,并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培育全员、全过程的银行业风险管理文化。从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到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都牢固地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寓风险管理于业务经营全过程,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与风险管理一体化,从源头上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各商业银行均有自己的贷款责任制,但责任追究制度只在出现特大情况或外部监管需要时才会有所体现,使得责任追究这把利剑失去了锋锐和丧失了它的威慑作用。为此,各商业银行应推行信贷工作责任制并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对决策者的日常考核制度,将对领导的管理和对信贷人员的管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贷款质量问题上,在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上,必须加大力度。对信贷工作的各个环节推行责任制,如调查评估责任制、审批放贷责任制、贷后管理责任制。要在对每笔贷款的风险做出科学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准确划分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同时也依赖于信贷管理各个环节的明确分工和科学地设置信贷管理组织机构 各商业银行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地区分行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更为专业化的垂直管理模式。首先,要通过人事和财务两条线的垂直化管理实现风险管理的独立运作,减少地方政府和分行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不正当干预,提高风险信息的畅达程度,增强风险政策的贯彻力度。要实行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总行风险管理部-分行风险管理部-基层行风险管理部的垂直管理线路.上级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下一级风险机构负贵人的任职资格任职期限及任职绩效进行审批考核。其次.要将风险管理职能进一步向总行本部集中,减少不必要的中间层级,逐步形成横向延展、纵向深入的扁平化矩阵模式。第三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总行本部设立专业化评估中心和审批中心,实现集中的专业评估和专职审批,同时,还要建立对审批人和风险经理的长期考核和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贷后管理中心,加强事后监督,控制操作风险。建立重大风险事项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实现对全行风险的统筹和集约化处理。 第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风险量化系统建设的步伐,弱化个人在整个审贷过程中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审贷方法仍主要依赖审贷经理的个人主观判断,有很强的个人偏好性,“长官意志色彩”较浓。风险评估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模型,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如缺乏对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企业破产失败预警模型等科学定量模型的开发和使用。由于缺乏科学的信贷风险评估工具,实际工作中在各种风险处罚的制度约束下,多数审贷人员在评审过程中选择的是风险回避,而不是去经营风险。 科技进步是推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改进风险计量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大幅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含量,向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迈进。这要求我国银行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启动技术创新机制加快系统平台和工具体系的建设。首先是加强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信息平台在信息采集、信息共享、业务处理数据控制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实现全面优化。其次是全面更新客户内部评级体系,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导向,引入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设计开发客户违约概率模型提高信用风险计量的科学性。再次是在以预期损失率为基础的12级分类基础上,提高贷款定价和限额设定的精确度。并引入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工具软件,实现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组合分析和集成化管理。 第四,健全、完善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内在评价体系和约束机制 原粗放经营模式下的内部评价和考核体系导致了各商业银行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短期效益,在风险管理上没有实时反映风险量,给决策者提供风险管理战略提供依据,也就不能起到对风险总量进行控制的作用。健全、完善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内在评价体系和约束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建立在风险计量基础上的经济资本管理,要求商业银行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逻辑关系。加强经济资本管理就是以资本可增加额统领发展规划,促进业务结构的调整、优化。把风险资产控制在与可用经济资本相适应的范围内,实现资本总量对业务扩张的硬约束。 第五,重视全面、专业的信贷人才培养,优化信贷队伍建设,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整个信贷流程中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风险意识薄弱,缺乏自觉维护银行整体利益的观念。各商业银行应帮助信贷从业人员提升价值,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将教育培训与绩效管理结合起来,使他们不仅培训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团队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提高信贷人员自我管理及识别风险的能力。建立以信贷员为核心的风险早期发现机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历史、现状与成因分析 王斐 (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信贷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信贷和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由此,信贷风险也就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取得显著的工作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问题突出和信贷管理机制弊端显著,现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贷风险历史现状成因分析 作者简介: 王斐,男,1979年7月16日,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现任河南平高东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财务部长。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历史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从风险管理手段变迁的视角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历了限额管理、风险计量与分析、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以及积极的资产组合管理阶段。 1.限额管理阶段 限额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风险测量技术并不成熟,因此,风险限额是一个固定数值,该数值一般由信贷专家根据市场和企业情况,通过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定量分析来设定,如“5C”法、“5P”法等1。 2.风险计量与分析阶段 随着风险测量技术的发展,在限额管理的基础上,风险管理迈入了风险计量与分析阶段。在此阶段中,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给出各项信贷业务风险的定量值,在此基础上控制风险。 3.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阶段 风险管理的更高阶段是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管理。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为核心的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商业银行逐步建立注重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的管理文化,让这种管理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思想和日 1“5C”要素分析法主要集中从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5P”要素分析法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rospect)。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 【摘要】在当前经济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授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信贷风险的成因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本文通过对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进行探讨,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识别,找出存在哪些风险,最后从信用管理方面的对策、管理制度方面的对策两个方面来有效防贷款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风险识别 近几年,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经济增速换挡,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萎缩,企业经营困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出现了区域性风险加剧、行业性风险突出并蔓延、房地产市场分化潜在系统性风险增加的情况,各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个人信贷风险已成为信贷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并且在金融体系不稳定因素增加,GDP增速放缓和个人人均收入同比增速放慢的形势下,个人信贷业务的预期风险只会进一步增大,对银行个人信贷结构和资产资量将形成持续性的严峻考验。因此,结合银行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成因并探讨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一)个人信贷风险的定义 商业银行的个人信贷风险指的是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一特征所引发的贷款收益的波动性或者不确定性。具体地说,个人信贷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具有风险的资产业务。在个人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银行向个人借款人投放一定数额的借款的预期效果是获得预期的收益,但是因为各种风险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预期收益减少或者本金损失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按时全额收回。 (二)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风险控制。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么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的、连续的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信贷风险识别首先要感知风险,其次对感知到的风险进行分析。 2.风险计量。通过有效的风险计量,有利于商业银行对银行资本进行有效的监管、对经济资本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根据贷款的品种、时间、金额大小等,来设定风险的系数,从而对不同的信贷业务进行风险的计量,从而通过商业银斤该笔业务收益来覆盖对应的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随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地评价信贷客户,将企业所属行业和区域的风险值细化、专业化,以期有效地掌握信贷客户的各种信息,预知其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时地改变其抵押和担保组合,将所发放贷款的风险降到最小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尽管银行每年都在新增贷款,但银行的全部贷款中,存量贷款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最大,所以存量贷款的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如何控制银行存量贷款的风险?存量贷款不是新发放贷款,它和新发放贷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和银行之间已经存在交易记录,对于如何通过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交易记录来识别存量贷款的风险大小,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重庆银行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一种新的管控模式,那就是由专门的的贷后管理部门实施独立的贷后评价。重庆银行在企业申报续授信时,由信贷监控部对存量贷款的基本情况、授信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还款来源、授信后审批条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送交专门的贷款评审部门,作为贷款评审的重要依据,所以贷款的后评价成为银行控制风险又一道关口,这无疑加强了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基本原则 1.动态检查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管户人员原则上应通过走访支行、到企业实地调查、调阅财务报表等信贷资料,核实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现状。 2.合法合规原则。现场检查工作必须以我行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确保检查程序合法合规。 3.客观原则。管户人员通过调阅信贷资料、现场调查等手段,出具全面、公正的续授信贷后评价意见。 (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后评价工作通过动态的下户检查和静态的材料分析相结合方式予以开展,主要关注授信后审批条件落实情况、存续期间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变化等工作重点。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评价工作: 1.基本情况:如客户名称、注册资本金、股东结构、法人代表、主营业务有无重大变化等。 2.授信结构:通过登录人行信贷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有无关注或不良类贷款,负债总额有无较大增减,他行授信政策有无重大变化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银行信贷的风险控制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从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到整个组织的内部控制管理、从相关行业规范到银行自身的管理手段,诸多方面环环相扣,但目前银行在管理上实际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规划。在风险控制的管理中,即使能够保证一个环节没有出错,但无法确保所有环节的有效运作。基于此,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策略进行一番探讨。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管理 一、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信用评估是风险预警的第一步,贷款发放以后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管理,除了要考虑借款人的经济实力、个人稳定度、还款承受力及购房能力等因素,还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影响,在预警与监控的基础上再采取风险预防措施和风险承担措施。银行不可能对每一个影响因素都进行详细的调查,因为成本太高,因此,利用社会征信制度所提供的资源是必然的选择。目前,各商业银行已建立了依托个人征信系统的信用风险审查制度,将查询申请人信用报告作为信贷审查的固定程序。而个人征信系统只是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资料库,并不进行资料评估,也不参与信贷决策。个人信用评估应主要由发放信贷的银行自身进行,以使信用评估与授信直接挂钩,增强评估与授信的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依托于社会征信制度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应包括设立监测范围,计算风险指标,确定临界值,判断风险概率等。 二、强化内部管理机制 (1)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要使得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既相互独又相互联系制约,加强银行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共同实现银行的既定目标。在开展信贷的银行组织结构中,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贷委员会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对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银行的风险管理,审议全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