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5万立方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万立方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万立方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万立方米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万立方米

可发性聚本乙烯板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工程咨询科技公司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

1.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2)

1.5项目概况 (3)

1.6项目总投资及财务评价指标 (3)

1.7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规模 (8)

3.1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8)

3.1.3社会经济状况 (8)

3.2项目选址 (8)

3.3项目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9)

3.4项目建设场区地质条件 (10)

3.5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1)

3.5.2基础设施条件 (11)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12)

4.1项目方案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12)

4.2项目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2)

4.3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13)

4.4配套设施 (14)

第五章节能 (18)

5.1编制依据 (18)

5.2用能分析 (18)

5.3节能、节水措施 (18)

第六章环境影响分析 (20)

6.1设计依据 (20)

6.2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20)

6.3环境质量简况 (20)

6.4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21)

6.5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1)

6.6环境保护措施 (22)

6.7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23)

第七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24)

7.1劳动安全与卫生 (24)

7.2消防 (24)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6)

8.1组织机构 (26)

8.2劳动定员 (26)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招标 (27)

9.1项目实施原则 (27)

9.2项目实施进度 (27)

9.3项目工程招标 (28)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31)

10.1编制依据 (31)

10.2项目总投资估算 (31)

10.3融资方案 (31)

第十一章项目运营成本分析及财务评价 (32)

11.1编制依据 (32)

11.2运营成本估算 (32)

11.3收入分析 (32)

11.4财务分析 (32)

第十二章社会评价 (34)

12.1项目实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4)

12.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34)

12.3社会评价结论 (34)

第十三章可行性研究结论 (35)

附图:

1、项目区域位置图

2、项目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年产5万立方米可发性聚本乙烯板(EPS板)生产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

XX市XX节能保温材料厂

1.1.3法定地址

XX市XX村

1.1.4项目建设性质

扩建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XX省工程咨询科技公司XX分公司

工程咨询资质编号:

1.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3.1基本情况

XX市XX保温材料厂位于风景秀丽的,经过几年的经营,通过优质的服务水平和打拼的精神,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高度信誉。

XX市XX保温材料厂场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及设计与加工生产为一体。现有办公用房、厂房等2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650万元,

1.3.2财务状况

2009年末,XX市XX保温材料厂现有有资产:6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73万元,其他应付类款项:1632万元,所有者权益:216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3﹪。

2008年实现利润64万元,2009年实现利润80万元。2010年实现利润万元。

1.3.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法人代表,从事保温材料经营和装潢材料销售,个人业务素质较强,社会信誉度较高,在当地保温材料行业中位居前列。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办投资[2002]15号文件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XX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3、XX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4、《XX省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生态省、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通知》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4.2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项目研究范围:本可研报告主要针对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规模与选址、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及社会评价等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为项目单位和政府提供依

据。

1.5项目概况

1.5.1项目选址

该项目位于XX市XX村水闸,建设条件较好。

1.5.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本项目年产5万立方米EPS板,项目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内容有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仓库用房1500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4台套,包括发泡机、打板机、切割机、燃煤锅炉各一台。

1.5.3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建设期确定为8个月,即2011年4月—2011年11月。

1.6项目总投资及财务评价指标

项目总投资778.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78.68万元,建设期利息5.86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建设投资678.68万元,包括建筑工程费385万元,设备购置费107.5万元,安装费58.3万元,无形资产费用5.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6.93万元,基本预备费49.84万元。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373.01万元,税金85.38万元,总投资利润率45.84%,总投资利税率56.81%,投资回收期3.22年,财务净现值1728.3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49.44%。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7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 建设背景

10多年前,我国一些城市曾经用外保温方法试验性地建造了一些房屋和个别小区。当时,由于技术未能掌握,出过一些问题,表面产生了许多裂缝,走了一些弯路。通过引进和考察国外先进的外墙外保温技术,自主进行研究开发,加上一些国外外墙外保温企业打入中国市场,传播技术,使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工程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至今,已形成多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并存,相互促进,彼此竞争,共同提高的局面。所采用的高效保温材料,以膨胀型聚苯乙烯居多,也有用挤塑型聚苯乙烯、岩棉、聚氨酯、玻璃棉的,有些工程则采用了含有聚苯颗粒的浆料;保温材料固定的方法,有采用粘贴、粘钉结合或者钉固的;有在浇灌外墙混凝土时将保温材料直接放在模板内浇固结合的;也有将保温浆料抹在外墙外表面上的等等。这些方法,只要构造和工艺得当,都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已在许多城市建成了数以百万平方米计的优质外墙外保温工程,得到了建筑界的好评。

在XX市建设年产5万立方米EPS板生产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满足XX市重点工程暖房子工程及建筑工程外墙保温的需要,同时充分利用XX市及周边县市已形成的新型建材产业和地方资源等优势,形成现代化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

2.2.2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现有建筑数量巨大,全国有约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约130亿平方米。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现有建筑有99%为非节能建筑,新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例也较小,约占6%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6%,严寒地区更大,占到40%。建筑能耗增长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均能耗是农村人的3.5倍,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是受季节性影响,人体为适应室内温度而采取增设供暖或降温设备;在建筑节能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外墙外保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其突出的优越性,并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加之中国建筑规模宏大,也由于中国建筑主体结构以厚重结构为主,在建筑节能跨越式大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外墙外保温市场很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广大的最有活力的外保温市场。

本项目目标市场定位于XX市及周边城镇,包括通化、白山等县市镇,不断向省内外市场拓展。

该项目的建立,因此决定发展该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中指出:促进建材建筑业健康发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温材料以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建材原材料产业。外墙保温建筑材料在XX为空白,为大力加强地方节能减排经济的发展,加快技术升级,扩大外墙体保温材料规模;积极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合理有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建材。本项目的建设符合《XX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因此,在XX市XX村建设年产5万立方米PES板生产项目,符合国家生态省、节能减排发展的要求和扶持的政策,正是迎合了企业现在发展的需要,对XX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十分重要,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发展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是可行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规模

3.1项目所在区域概况

3.1.1所在区域概况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市总面积3008公里,全市辖7个乡(镇)、6个,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地势东高西低,自东向西逐渐下降,最高处海拨1941米,最低处海拨31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54条,水流湍急,落差较大。辖区内具有明显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4℃,全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3.1.2自然资源状况

XX市地处中温气候带湿润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海拔320米,冬季冷而不寒,夏季热而不燥,气候宜人,雨量充沛。

XX市气候四季分明,境内冬季最低气温—33.7℃,夏季最高气温36℃,年平均气温4.9℃,年有效积温2800℃,其中大于10℃的年积温2400℃,全年日照2600小时,初霜在九月中旬,终霜在翌年五月上旬,无霜期130天左右,降雪量约为29—50cm,积雪天数79—132天,年平均降水量780cm,春秋多西南风,夏季为南风,冬季为西北风,最大冻土深1.30米,最高积雪天数为150日,立时极端最大风速20m/s,多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冰厚1.23米。

3.1.3社会经济状况

XX市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农村劳动力3.7万人。全市现有耕地9200公顷,农村人均占有耕地1.8万亩;

林业用地面积12.1公顷,其中有林地9.8万公顷,集体林2.5万公顷。人工林面积1.7万公顷,天然林面积8.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1.4%,全市人均林地7.8亩,农村人均林地19.8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XX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2007年XX市在工业强劲增长、消费需求扩大的拉动下,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300476万元,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6599万元,同比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717万元,同比增长27.4%。

3.2项目选址

3.2.1项目选址原则

1、因地制宜,以适地为原则,减少树木、土地等破坏。

2、遵守水利部、国家技术监督部等部门颁发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范等。

3、在XX村规划区内。

3.2.2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距XX市XX村,原场区占地面积3000m2,周围环境无任何污染源,交通便利,运输方便。

本项目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3.3项目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项目建设所需占用土地为集体所有,需租赁使用,已取得租

赁权30年。

3.4项目建设场区地质条件

3.4.1项目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该项目建设地点地势相对较规整,项目建设区微地貌单元属于山岭重丘区。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属浅水层,含水层为沙层和粘土层,地下水0.6-9.4米。地层由上至下为表土、粘土、砂土、风化岩、岩层。抗震裂度6度。项目建设区地下水属于上层滞水类型,埋藏在粉质粘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略有升降,年变幅约为0.5—1.0米,粘性土渗透系数经验值为0.3—0.4米/日。

3.4.2项目场地岩土工程特征

本工程场地工程地质良好,地基承载力为140-200KPA。该场地没有湿陷性或胀缩土、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适宜建设。

3.4.3气象参数

平均气温 5.3℃

最高气温37.9℃

最低气温-35.1℃

最大冻深136cm

无霜期145天

年降水量793.1mm

年降雨期180天

相对湿度冬季72%—夏季81%

平均风速 1.4m/s

冬季最大平均风速 1.2m/s

主导风向北风

最大积雪厚度44cm

基本风压12KN/M2

基本雪压 2.5KN/M2

3.5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5.1政策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区产业规划,对当地经济建设、经济结构以及重点工程暖房子工程等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本项目是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项目,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

项目建设地点在XX市郊区,当地政府在环境上、水、电、路、通讯、税收等方面将给予政策支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技术扶持,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3.5.2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建设是在原有基础设施条件下进行扩建,购置部分生产设备,新建生产车间和仓库,原有部分厂房、设备、公用工程等辅助设施均可以利用,可节约大量资金,早见效益。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4.1项目方案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4.1.1总体目标

本项目利用先进的生产线,扩大保温板生产规模,新建生产车间、仓库;新购置生产设备4台/套,从而达到年产5万立方米ESP板的生产规模。

4.1.2主要任务

本项目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仓库(2500平方米);购置生产设备4台,包括发泡机、打板机、切割机、燃煤锅炉各一台。

4.2项目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4.2.1 项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充分利用现有地理位置,合理进行规划布局,处理好建筑与所在乡镇道路及周围建筑环境的关系。

2.项目技术依托来源及先进性要有保障。

4.2.2 项目规划设计原则

1.适应优势产业发展的要求,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建设方案经济合理,功能先进。

3.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4.2.3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依据花山镇的总体规划。

(2)应遵循国家的基本建设政策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定额指标、建设标准等要求。

(3)各功能建筑物与场区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防火及卫生间距等有关规定。

(5)结合场区建设特点,做好绿化美化规划,丰富企业文化景观,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6)应充分利用和保留原有的自然环境,适量地进行必要的改造,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

4.2.4平面布局

根据项目专区地形、地势等具体情况,结合最新建筑设计理论,对项目场区进行整体设计。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及空地布置绿化。

4.3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4.3.1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8、《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9、国家相关规范。

4.3.2建筑内容:

1、项目扩建占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地上一层,檐高4米,基础形式为拟采用桩基础以及条形基础,整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具体如下:

(1)拟建生产车间,采用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檐高4米。厂房屋面采用双层镀铝金属压型钢板,中间夹玻璃棉保温层,塑钢窗,电动提升门,外墙1米以上为彩色双层压型钢板,1米以下为夹心苯板,复合砖墙。厂房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桩基,地面为钢筋混凝土耐磨地面,冲压线基础采用条形基础。

(2)仓库,采用独立基础,围护结构用砖,使用框架结构。现浇屋面,细石混凝土地面,耐火等级为II级。

2、生产设备。新增生产设备发泡机一台、打板机一台、切割机一台、4吨蒸汽燃煤锅炉一台1台。

表1 主要新增设备一览表

4.4配套设施

4.4.1.执行标准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4.2.给水

给水工程:本项目建设地点地下水资源丰富,且符合国家引用水卫生标准,项目引自原自有1眼深水井,单井涌水量60t/h,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

本项目用水主要锅炉为锅炉用水,每产1立方米苯板,需耗水约0.01吨,每日产量约为230立方米,耗水约2.3吨,年产50000立方米产品,年耗水约500吨。

4.4.3.排水

(1)污水量

项目排水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按项目日最大用水量的80%计算;经测算,项目日最大生活排水量1.84m3。

(2)污水排放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排至XX市的污水管网,排水管径为DN300,排水管网与XX市区排水统一考虑,可以满足项目的排水需要。

(3)管材选择

本工程排水管材采用芯层发泡管。

年产万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

设计课题 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设计方案 2014年 10 月16日

设计说明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有优良的电绝缘性,难以自燃,主要用于生产透明薄膜、塑料管件、各类板材等。其再加工产品在全球不同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根据设计任务书,本设计进行了年产10万吨聚氯乙烯(PVC)工艺的设计。在查阅、参考大量文献以及对以往部分车间设计的研究学习下,进行了科学的设计以及对相关物料的衡算。 本设计计划采用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原料为氯乙烯单体以及混合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类引发剂、明胶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结合所选择的生产工艺方案和产品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有关物料和热量平衡的计算。安排每日三班次,每班8小时的生产强度,设计可达到日产303吨年产达10万吨的聚氯乙烯生产车间。 本设计也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安全性,尽可能将车间规划为安全的,绿色的,在工作人员遵守车间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本设计由许春华副教授指导,在反应确定、生产流程安排等整个设计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得设计能更高效地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知识和实际经验所限,设计难免存在欠缺,恳请批评指正。

目录 1总论 .................................................... 1.1 概述.................................................................................................................................. 1.1.1 聚氯乙烯(PVC)概述与应用范围......................................................................... 1.1.2 聚氯乙烯(PVC)改性品种..................................................................................... 1.1.3 聚氯乙烯(PVC)生产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2 聚氯乙烯(PVC)产品的分类和命名............................................................................ 1.2.1 聚氯乙稀(PVC)产品分类..................................................................................... 1.2.2 聚氯乙稀(PVC)产品命名..................................................................................... 1.3 聚氯乙烯(PVC)生产方法[5]......................................................................................... 1.3.1 悬浮聚合法[6] ............................................................................................................ 1.3.2 乳液聚合法............................................................................................................... 1.3.3 本体聚合法............................................................................................................... 1.3.4 溶液聚合法............................................................................................................... 1.4 设计规模原料选择与产品规格 ...................................................................................... 1.4.1设计规模.................................................................................................................... 1.4.2主要原料规格及技术指标 ........................................................................................ 1.4.3产品规格.................................................................................................................... 2工艺设计与计算 .......................................... 2.1 工艺原理.......................................................................................................................... 2.2 工艺条件影响因素 .......................................................................................................... 2.2.1 聚氯乙烯(PVC)聚合主要影响因素................................................................... 2.3 工艺路线选择.................................................................................................................. 2.3.1 工艺路线选择原则................................................................................................... 2.3.2 悬浮法聚氯乙烯(PVC)工艺流程具体工艺路线................................................. 2.3.3 工艺流程示意图..................................................................................................... 2.4 工艺配方与工艺参数 ...................................................................................................... 2.4.1 工艺配方(质量份): ........................................................................................... 2.4.2 工艺参数:............................................................................................................... 2.5 物料衡算........................................................................................................................ 2.5.2 物料衡算的方法与步骤 ........................................................................................... 2.5.3 物料衡算...................................................................................................................

年产10万吨牛奶工厂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年产1000t酸奶工厂设计 专业班级 07食品科学与工程(1)班 学生姓名卫丹 学号 50706021031 指导教师石亚中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 第二节项目实施的区位优势及厂址选择 ..................................................... 第三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第四节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五节主要原辅料............................................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 (7) 第一节车间布置 ............................................. 第二节车间建筑特点.......................................... 第三节生产车间 ............................................. 第四节总平面布置基本原则.................................... 第三章劳动组织 (8) 第一节企业结构 ............................................. 第二节岗位需求 ............................................. 第三节人员培训 ............................................. 第四章车间工艺. (10) 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 第二节产品质量标准..........................................

Pvc生产工艺设计以和流程

Pvc生产工艺以及流程 其中SG-1型用生产高级电绝缘材料,SG-2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一般软制品和薄膜,SG-3型用于生产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日用塑料制品,SG-4型用于生产工业与民用微膜、软管、高强度管材,SG-5型用于生产透明制品、型材、硬管、装饰材料、生活日用品等,SG-6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板、焊条,SG-7型、SG-8型用于生产透明片、硬质注塑管件。依据的质量标准为GB/T5761-1993。 聚氯乙烯树脂质量标准GB/T5761-1993

电石制乙烯,乙烯制pvc(某塑料),烧碱吸收氯碱工业的尾气 聚氯乙烯简称PVC,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农业、日用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PVC生产和消费国。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我国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的75%采用以煤化工为基础的电石法装置。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已经占全球聚氯乙烯装置总能力的25%甚至更高。 电石法以煤炭为上游原料,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高温干馏生成焦炭。焦炭和石灰石(CaCO3)反应生成电石(CaC2),电石遇水,就生成了乙炔。乙炔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就生成氯乙烯,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 PVC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是原盐水解生成氯气和烧碱(NaOH)。氯气进一步制成次氯酸钠、聚氯乙烯、甲烷氯化物等氯产品,其作用自不待言。烧碱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使用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等等。鉴于氯和烧碱在这些行业中的巨大作用,工业上就将与这两种化学品相关的产业称作烧碱产业。 烧碱项目出来的产品主要是:氯气、氢气和烧碱,烧碱是主要出售的产品,而氯气和氢气则不好出售,所以需要PVC来平衡,正好PVC生产需要氯气和氢气来生产氯化氢气体,所以……HCl需要烧碱项目提供,所以要上烧碱项目,离子膜法是当前生产烧碱最先进最流行的方法,是因果关系 企业要考虑化工产品的平衡,前面的产品后面要有消耗的,聚氯乙烯生产需要消耗氯气,而较之其他的像氯化石蜡项目等量要大,而且利润上要差好多。烧碱项目产生的氯气就是被PVC消耗掉,烧碱只是单独的一个产品,有的做液碱销售,也有的要蒸发成固碱 PVC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制备工艺,一是电石法,主要生产原料是电石、煤炭和原盐;二是乙烯法,主要原料是石油。国际市场上PVC的生产主要以乙烯法为主,而国内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限制,则主要以电石法为主,截至到2007年12月,电石法约占我国PVC总产能的70%以上。 在PVC生产成本这部分,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应该考虑煤炭、焦炭、电力、电石、原油、乙烯、VCM等价格成本,另外,原盐的价格也会通过氯的价值传导对PVC 的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 原盐的主要消费领域就是氯碱产品的生产。原盐电解后产生的氯部分用于生产PVC 和其他氯产品,钠部分用于生产纯碱和烧碱。 根据应用范围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 树脂。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聚氯乙烯的获得又有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

打印--年产1.5万吨酸奶工厂设计,有图有计算方法

年产1.5万吨凝固型酸奶工厂设计 20090802227 09食工2班李芬一:前言 乳中各种营养素齐全且配合合理,并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人体成长不可缺的高营养食物。在如今的酸奶市场上,“乳酸饮料”和“酸性乳饮料”占相当大的比重;在“乳酸菌饮料”和“搅拌型酸奶”类别内,尚无大品牌出现,品牌整合度较低。常温产品中,早期的酸奶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调制型酸性乳饮料”和“发酵型乳酸饮料”,由于没有低温保鲜限制,得以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其营养价值低,淡出市场是大势所趋。低温产品中,低温乳酸菌饮料及纯酸奶将得到快速发展,此类产品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调节机体内微生态的平衡,经常食用,能够调整肠道功能、预防癌症、养颜,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随着我国冷链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们消费知识的日益丰富,这种酸奶将成为未来酸奶市场发展的主流。 有关资料数据显示,在国外,发酵型乳酸菌奶饮品已空前发达,日本、欧洲发酵乳酸菌奶饮料在乳制品市场比例已达到80%,北美约30%,乳酸菌产业在全球大大超过了其他乳制品的增长率。我国消费每年递增25%,专家预测,未来3-5年将是中国乳酸菌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全球含乳酸菌、益生菌的乳制品产值已达近400亿美元,欧洲占有约50%的市场。在中国市场上,除了专业生产此类产品的太子奶、益乐多等外,为了顺应消费趋势,并能从传统市场的大战中突围,乳品、饮料生产商纷纷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乳酸菌、益生菌产品纳入到自己的产品视线中。达能BE80菌、蒙牛LABS菌、伊利LGG菌、味全、光明活力e+菌等产品相继上市。中国的乳业大战,瞄准乳酸菌这一新的产业,开辟了具较高科技含量的第二战场。

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可行性报告

南阳农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 可行性报告 南阳农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6月20日

目录 一、生物有机肥料研制背景与目的 (1) 二、生物有机肥研发的指导思想 (4) 三、生物有机肥的作用 (5) 四.生物有机肥推广应用的范围及市场前景 (7) 五.发展生物有机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8) 六、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工厂化现状 (9) 七、新项目生物有机无机肥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比较 (10) 八、生物有机肥市场前景 (11) 九、原材料消耗成本概算 (13) 十成本核算 (14) 十一、可行性结论 (14) 十二、展望未来 (15)

一、生物有机肥料研制背景与目的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化学肥料的应用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多年来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类营养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产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化学肥料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公害。 随着我国化学肥料的迅速发展,其弊端正逐渐呈现出来,如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下降、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不合理施肥造成的水污染在环境污染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化肥残留致使许多农产品出口受阻等等。因此,在我国积极发展平衡施肥。发展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就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率;保持稳定、持续的土壤肥力,保持健康、协调的生态环境;保持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据报道,我国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学肥料。2000年我国实际消费化肥折纯养分已达4146万吨,为世界消费量的1/2-1/3,氮肥用量是世界水平的3.8倍,近十年中化肥用量增加90%,粮食增加9.1%,我国化肥的增长率已由50年代的1:14下降为现在的1:1。 1989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提出有机农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和是自然体系协作,保证有足够数量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生物循环,达到保持和增强土壤长期肥力及其生物活性的目的。这一目标,也正是研制生物有机肥肥料的目的。其次,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无机肥应

PVC型材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

型材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 PVC型材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 配方的设计原理和各类配方的特点 PVC塑料型材配方主要由PVC树脂和助剂组成的,其中助剂按功能又分为:热稳定剂、润滑,剂、加工改性剂、冲击改性剂、填充剂、耐老化剂、着色剂等。在设计PVC配方之前,首先应了解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的性能。 原料与助剂 PVC树脂 生产PVC塑料型材的树脂是聚氯乙烯树脂(PVC),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产量仅次于PE,居第二位。 PVC树脂由于聚合中的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疏松型(XS)和紧密型(Ⅺ)两种。疏松型粒径为0.1—0.2mm,表面不规则,多孔,呈棉花球状,易吸收增塑剂,紧密型粒径为0.1mm以下,表面规则,实心,呈乒乓球状,不易吸收增塑剂,目前使用疏松型的较多。 PVC又可分为普通级(有毒PVC)和卫生级’ (无毒PVC)。卫生级要求氯乙烯(VC)含量低于lOXl0-6,可用于食品及医学。合成工艺不同,PVC又可分为悬浮法PVC和乳液法PVC。根据国家标准GB/T5761-93《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检验标准》规定,悬浮法PVC分为PVC-SGl到PVC-SG8Jk种树脂,其中数字越小,聚合度越大,分子量也越大,强度越高,但熔融流动越困难,加工也越困难。具体选择时,做软制品时,一般使用PVC-SGl、PVC-SG2、PVC-SG3型,需要加人大量增塑剂。例如聚氯乙烯膜使用SG-2树脂,加入50~80份的增塑剂。而加工硬制品时,一般不加或很少量加入增塑剂,所以用PVC-SG4、VC-SG5、PVC-SG6、PVC-SG7、PVC-SG8型。如PVC硬管材使用SG-4树脂、塑料门窗型材使用SG-5树脂,硬质透明片使用SG-6树脂、硬质发泡型材使用SG-7、SG-8树脂。而乳液法PVC糊主要用于人造革、壁纸及地板革和蘸塑制品等。一些PVC树脂厂家出厂的PVC树脂按聚合度(聚合度是单元链节的个数,聚合度乘以链节分子量等于聚合物分子量)分类,如山东齐鲁石化总厂生产的PVC树脂,出厂的产品为SK-700;SK-800;SK—1000;SK—1100;SK-1200等。其SG-5树脂对应的聚合度为1000—1100。PVC树脂的物化性能见第四篇。

食品工厂设计 年产7万吨饼干厂工艺设计

年产7万吨饼干厂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 时间:

目录 1前言………………………………………… 2说明厂址选择要求…………………………3总平面设计………………………………… 4产品方案:班制、工作日、日产量、班产量,并作出方案图……………………………… 5工艺流程……………………………………6物料衡算……………………………………7要设备选择表………………………………8定员设计……………………………………9主要车间工艺布置…………………………10作简单的效益和成本计算………………

前言 饼干的主要原料是小麦面粉,此外还有糖类、淀粉、油脂、乳品、蛋品、香精、膨松剂等辅料。上述原、辅料通过和面机调制成面团,再经滚轧机轧成面片,成型机压成饼坯,最后经烤炉烘烤,冷却后即成为酥松可口的饼干。饼干类别根据配方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甜饼干可分两大类,即韧性饼干和酥性饼干 饼干具有耐贮藏、易携带、口味多样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饼干品种正向休闲化和功能化食品方向发展。按其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酥性饼干、韧性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卷等。按成型方法可分为印硬饼干、冲印饼干、挤出成型饼干、挤浆成型饼干、辊印饼干,随市场不断发展涌现出各种新型饼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饼干业得到了稳定而快速的发展,从1985年至今,我国曾先后引进数十条先进的饼干生产线,合资企业蓬勃涌现,中国的饼干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2001年总计销售120万吨,目前饼干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预计以后将达到200万吨。饼干算是除面包之外最大的焙烤食品。

厂址选择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和生态要求两个方面。 (1)气候条件气候在选择建厂地区时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直接影响项目成本以外,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也很重要。在厂址选择时,应从气温、湿度、日照时间、风向、降水量等方面说明气候条件。这些方面中的每一项都可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如平均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等。(2)生态要求饼干厂本身并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环境条件则可能严重影响着食品厂的正常运行。饼干厂明显依赖于使用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能由于其他因素 (如被污染的水和土壤)而降低等级。用水量不是很大,但是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如果附近的工厂将废水排入河中,影响工厂水源的卫生质量,则该项目将受到严重损害。 2.社会经济因素 (1)国家政策的作用 (2)财政及法律问题、 (3)设施条件 (1)燃料动力 (2)人力资源 (3)基础服务设施 (4)排污物及废物处理4. 战略问题 5.土地费用

2017年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7年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厂 扩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年产3万吨有机肥扩建项目。 二、承办单位概况: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关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业政策; 2、翁牛特旗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旗”和“中国北方重要的有机食品供应基地”的发展规划; 3、**草炭土储量勘测报告; 4、赤峰市有机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5、公司近期发展计划; 6、国家计委办公厅出版发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规定的《种植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7、赤峰市统计局发布的本地区资源、地质、气候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农场沙地下埋藏着丰富的草炭土资源,2005年9月**有机农牧业产业公司对埋藏较浅的100万平方米区域内进行了草炭土储量勘测,探明储量101万立方米,约30万吨。经河北省承德市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农场的草炭土含量分别为:腐殖酸 3.8%、全氮13.1g/kg、有机质41.8%、全磷1.6g/kg、钾3.0g/kg。 随着我国绿色、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农家肥、沼气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对有机肥的需求呈现越来越大局面,**农场目前年产5000吨的有机肥生产规模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形势,因此决定将有机肥生产规模由年产5000吨,扩大到3万吨。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年产3万吨有机肥厂在原**农场有机肥厂厂址上进行扩建。 二、项目规模与目标:新上年产25000吨有机肥生产线一条,使有机肥年产量达到3万吨。 三、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区距赤峰市130公里,距翁牛特旗县城80公里,距305国道30公里,2003年建成通车的乌丹—海拉苏穿沙板油公路经过项目区。目前,项目区内通电、通邮、通班车,数字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已开通。 厂址选择在原**有机农场的有机肥厂院内,占地50亩,其中需要新征地30亩。厂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公用设施齐全,地势平坦。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2254.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48.3万元,流动资金506.4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年利润844.28万元,投资

年产5万吨泡菜厂方便泡菜车间工艺设计(定稿)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 年产5万吨泡菜厂方便泡菜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罗剑 学号:07041020214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2007.2 指导教师:刘清斌教授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

四川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产5万吨泡菜厂方便泡菜车间工艺设计 系:生物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 2007.2 学号: 07041020214 学生:罗剑指导教师:刘清斌 接受任务时间 3月10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主任(签名)1.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确定论证年产5万吨泡菜厂的产品方案、厂址和建厂意义。 (2)确定并且论证方便泡菜车间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与参数,通过生产 车间的水、电、蒸汽平衡的工艺计算,进行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选择和论证。 (3)对非标准简单设备设施进行设计,进行方便泡菜车间生产设备布置和布置论证。对全厂进行平面布置和论证,对生产车间生产组织提出要求。 (4)完成工厂设计说明书;画出全厂总平面布置图;方便泡菜车间平面和立剖面 布置图;非标准简单设备装配图或者工艺流程图。图纸总数不少于4张。 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推荐参考文献资料:(1)《蔬菜贮藏加工学》;(2)《食品工艺学》;(3)《化工原理》;(4)《食品机械设备》及有关专业期刊和网上资料。 3.进度安排 注:本表在学生接受任务时下达

摘要 世界泡菜看中国,中国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年)》的提出,为四川泡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本设计为年产5万吨泡菜厂方便泡菜车间工艺设计。文中首先分析了四川泡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自然优势。接着进行了工厂选址、产品方案设计、生产工艺设计与论证,并以泡白菜为例进行了物料衡算、水电气用量的估算、设备选型、劳动力估算和辅助部门设计。文中以生产工艺论证和车间布置为重点,对车间门、采光、楼盖、地坪、内墙面、柱子进行了设计。最后运用Auto CAD软件绘出了4张图纸:工艺流程图、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车间剖面图和全厂布局图。生产工艺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车间和全厂的布局都符合GMP卫生管理体系和HACCP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方便泡菜,工艺论证,车间设计

年产3万吨有机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3万吨有机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有机肥项目总论 第二章有机肥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有机肥报告编写说明 第四章有机肥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第五章有机肥项目节能分析 第六章有机肥环境保护 第七章有机肥项目进度规划 第八章有机肥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有机肥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有机肥项目评价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理由 从全球来看,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不断拓展,技术突破和业态创新将逐步融合产业边界,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将加速重构,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性也将日益突出,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突出,服务业甚至研发活动都将呈现深入的产业内垂直分工的特征。从中国来看,目前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和贸易大国,是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处于全球分工格局低端等问题,未来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定位、方向和政策都将面临重大的变化。 制造业转移的趋势走向与国家前途命运关系甚大,美国现在已退出很多制造领域,但是并未退出产业链,而是专攻标准和技术。日本目前也在按照这一路径走,3D、4k、量子点等技术都是由日本开发,并由中国企业发扬光大。如今,夏普、松下、东芝等转型医疗设备、能源,特斯拉的电视就是松下在提供。前沿技术和关键创新,依然是传统工业强国的主战场,中国制造商仍需跟踪其技术路线。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失,而"技术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依然技术和资本积累不足,原始创新面临高昂成本,而且风险难测。二、项目基本情况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聚氯乙烯简述 氯乙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PVC。聚氯乙烯是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塑料品种。玻璃化温度80~85℃,密度1.35~1.45克/厘米3,使用温度-15~60℃。PVC具有优良的耐酸碱、耐磨、耐燃及绝缘性能,与大多数增塑剂的混合性好,因此可大幅度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优良,价格便宜,但对光、热稳定性差,100℃以上或光照下性能迅速下降。 聚氯乙烯用自由基加成聚合制备,方法有悬浮、本体、乳液和溶液等,其中以悬浮法为主,以过氧化物等引发,加分散剂后可得到疏松树脂颗粒,加工性能好。聚合温度高,链转移速率高,产物分子量小,一般应稳定在±0.5℃以内。溶液聚合产物直接用作涂料胶粘剂,乳液聚合产物也可直接应用,或喷雾干燥为固体。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居第二位。PVC以其具有的阻燃、绝缘、耐磨损等优良的综合性能赢得了广阔市场,广泛应用于轻工、建材、农业、日常生活、包装、电力、公用事业等部门,尤其在建筑塑料、农用塑料、塑料包装材料、日用塑料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聚氯乙烯(PVC)用途广泛,并是最早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塑料管道材料,至今仍是管道生产的主导材料。PVC的强度高、造价低、可回收利用、性能受环境影响小、安全卫生,可用于压力和重力管道,也可用于塑料包装、制品等领域,其低廉的价格和突出的均衡性能,已经在工业和消费用途方面成为十分理想的材料。 聚氯乙烯是由液态的氯乙烯单体经悬浮,乳液,本体或溶液法工艺聚合而成,其中悬浮工艺在世界PVC生产装置中大约占百分之九十的比例。在世界PVC总产量中均聚物也占大约百分之九十的比例。PVC是应用最广泛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制造强度和硬度制品。硬质品目前占PVC总消费量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今后PVC消费量进一步增长的机会主要是在硬质制品应用领域。目前PVC在建筑领域中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一半以上。 第二节国内生产及应用状况

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说明

第一部分氯乙烯的制备 工艺流程: 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纯度≥98.5%),经乙炔沙封后,与氯化氢工段送来的氯化氢(纯度≥93%,不含游离氯)在混合器以一定比例(1:1.05)混合后进入一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冷却至(2±4)℃,再经二级石墨冷却器用-35℃冷冻盐水间接冷却至(-14±2)℃左右,在这两级石墨设备内各依重力作用除去大部分冷凝液滴后依次进入一级酸雾过滤器、二级酸雾过滤器,由氟硅油玻璃棉过滤捕集除去少量粒径很小的酸雾,排出4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得到含水分≤0.06%的混合气依次进入石墨预热器,蒸气预热器预热至70~80℃温度送入串联的两段装有氯化高汞触媒的转化器,可分别由数台并联操作,反应生成粗氯乙烯,第一段转化器出口气体中尚有20%~30%的乙炔未转化,在进入第二段转化器继续反应,使其出口处的乙炔含量控制在3%以下。第二段转化器装填的是活性高的新催化剂,第一段转化器装填的则是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即由第二段更换下来的旧催化剂。合成反应热,通过转化列管间的循环热水移支去。精氯乙烯经过装有活性炭填料的除汞器填料塔的稀酸及解吸后的稀酸吸收混合气中的大部分氯化氢气体,制得氯化氢含量为28%~30%的盐酸送氯化氢脱吸或作为副产品包装销售;经过吸收后的粗氯乙烯气体进入二级填料水洗塔二次清洗,水洗后含有极微量的氯化氢酸雾、二氧化碳及惰性气体,进入碱洗塔用8%~20%的NAOH溶液洗涤,净化后的气体经汽水分离器部分脱水后送入压缩工序。生产间的波动则由设置的氯乙烯气柜来实现缓冲。工艺原理: 混合气脱水:利用氯化氢吸湿性质,预先吸收乙炔气中的绝大部分水,生成40%左右的盐酸,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利用冷冻方法混合脱水,是利用盐酸冰点低,盐酸上水蒸气分压低的原理,阄混合气体冷冻脱酸,以降低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来降低气相中水含量,达到进一步降低混合气中的水分至所必需的工艺指标。在混合气冷冻脱水过程中,冷凝的40%的盐酸,除少量是以液膜状自石墨冷却器列管内壁流出外,大部分呈极细微(≤2μm)的“酸雾”悬浮于混合气流中,形成“气溶胶”,该“气溶胶”无法依靠重力自然沉降,要采用浸渍3%~5%憎水性

年产十万吨酸奶工厂设计说明书

?年产十万吨酸奶工厂设计讲明书? 学校: 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03级

制作人: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酸奶的简介 1.2 项目背景 1.3 项目实施的区位优势及厂址选择1.4 市场预测 第二章原辅料及产品的标准 2.1原辅料的特性及标准 2.2产品的标准

第三章工艺论证 3.1 差不多原理 3.2项目设计要紧特点及可行性 3.3 工艺流程及讲明 第二章车间平面设计 2.1 生产车间 2.2 总平面布置差不多原则 2.3 总平面设计讲明 第三章产品方案、工艺流程及论证3.1 产品与产量的确定 3.2 工艺流程及论证 3.3 产品质量标准 3.4 管路设计 3.5 管路安装 3.6 车间布置与结构

第四章产品方案及物料计算4.1 产品方案确定讲明 4.2 凝固型酸奶的物料衡算 第五章设备的选型 5.1 选择原则 5.2 设备选型 5.3 中心实验室 第六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力平衡6.1 企业组织 6.2 生产制度 6.3 全厂人员编制 第七章水、电、汽衡算 7.1 用水量的估算 7.2 用电量的估算 7.3 用汽量的估算

第八章全厂辅助部门及生活设施8.1概述 8.2生产性辅助设施 8.3生活性辅助设施 第九章公用系统 9.1给水系统 9.2 排水系统 9.3 供电系统 9.4供汽系统 第十章建筑物平面布置与卫生要求10.1全厂平面设计的差不多原则10.2 总平面布置的要紧技术指标10.3 主车间的布置原则 10.4环境卫生要求 第十一章经济核算

11.1 产品成本 11.2 其他支出 11.3产品利润 11.4设备折旧 11.4设备折旧 11.5 利润估算 11.6 静态回收期计算 第十二章酸奶生产的 HACCP 治理 12.1 酸奶生产 HACCP 的治理意义 12.2 HACCP体系在风味凝固型酸奶生产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卫生、安全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13.1 个人卫生 13.2 车间设备、环境卫生 13.3 食品接触表面清洁卫生标准 13.4 防止交叉污染卫生标准及操作规程

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

摘要 随着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规模聚氯乙烯生产设备将越来越表现出不经济性。考虑到今后国内新建聚氯乙烯生产设备规模至少将在20万t/a 以上,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具有很大的推广前景。由于引进国外60m3以上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的设备和技术费用相当昂贵,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产化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及其成套工艺技术将是企业的理想选择。因此,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的设计和成套工艺技术的开发,将极大的推动国内PVC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长远发展。本次毕业设计是设计一个60m3聚氯乙烯反应釜,考虑到了筒体所受的内压和外压,进行了罐体和夹套内压强度计算,对罐体进行了外压强度校核,另外还设计了搅拌装置与传动装置,并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 关键词:聚氯乙烯; 反应釜;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omestic PVC industry more competitive,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small-scal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non-economic. Tacking into account the future of domestic new PVC production equipment will be at least more than 200,000t/a, 60m3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have a great spread. The equipment investments and construction investments for bring in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is so expensive that the companies should choose the 60m3 PVC reactor and packaged process that we have in the near future. So, the design of the 60m3PVC reactor and the study of packaged process have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in the history of domestic PVC production,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VC industry.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a 60m3PVC reactor.This design considered the cylinder body from the internal pressure and the external pressure,Tank and jacket were calculated compressive strength,and the tank strength of the external pressure was checked.In addition, I also designed a mixing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hecked its strength and stiffness. Key words: PVC; reactor; design

年产1万吨酸奶工厂设计

年产1万吨酸奶厂设计 1.厂址选择要求 1.1食品工厂一般倾向设在原料产地附近的大中城市之邻区,酸奶厂要接近原料乳产地,可获得足够质量新鲜的原料和减少运输费用。 1.2产区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产区自然排水坡度最好在0.004-0.008。 1.3所选厂址要有可靠的地质条件,避免设在流沙、泥土、土崩断裂层土。在山坡上建厂要避免滑坡、塌方等,厂址应有一定的地耐力。 1.4所选厂址附近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没有有害气体、反射性源、粉尘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厂址不应选在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1.5所选厂址面积的大小,应能尽量满足生产要求,并有发展余地和留有适当的空余场地。所选厂址附近不仅要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应较好。本设计的厂房具有通排风系统,避免外界的污染进入到车间内部。 2.厂区总体布局 生产车间:位于全厂中心地带。辅助车间;(包括原料库,成品库,机修车间):分布于生产车间周围。动力设施(锅炉房,变电室等):接近负荷中心,锅炉房设在远离生产车间的方向。生活辅助设施;(办公楼,食堂等):位于生产车间与动力设施之间,办公楼与生产车间连通。厂区交通绿化:道路宽敞,可将人流物流充分分隔,避免交叉污染;厂区周围有绿化带,防风阻沙,美化厂区。厂区建筑面积 厂房高度为6米 楼盖是由承重结构、铺面、天花、填充物等构成。承重结构是承担楼面上一切重量的结构。铺面的作用是保护承重结构,并承受地面上的全部作用力。食品工厂的楼盖最好选用现浇整体式楼盖。生产车间建筑结构一般单层或多层建筑基本上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单层建筑也可选用混合结构。一般不宜采用砖木结构和钢结构 食品厂总平面布置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1)生产区,生活区,厂前区在之间应相互分开。 (2)生产车间应注意朝向,在华东地区一般采用南北向,保证阳光充足,通风

年产5万吨有机肥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5万吨有机肥项目可行性投资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与项目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年产5万吨有机肥 二、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承办单位:某富硒帮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承办单位负责人: 三、项目拟建地点 某县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国家计委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3、《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手册》

4、项目单位对项目的要求和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围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二、需求分析 三、工程技术方案 四、主要原材料的成本分析 五、环境保护 六、效益分析 第四节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一、成果来源 该项目的技术核心来源于某农科院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利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和生产工艺。 二、技术水平 该技术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经生物处理生产有机肥,在生物处理方面有创新,通过细菌、放线菌、乳酸、酵母等多个菌株复合发酵菌剂处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显著提高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中养分的有效性,一般可使作物增产10%~20%。该项技术处于某省先进水平。 第五节项目概述及研究结论 一、生产工艺 该项目技术工艺流程见下图: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按照有机肥行业的平均价格和平均利润计算,该项目达产后实现销售收入3500~3750万元,年利润可达500~7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2年,盈利能力较强。 2、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牧业有机废弃物资源,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品的使用可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肥料生产的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生态效益该项目生产的有机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植物活性成分,能够有效的改良、提高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能,并且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改善由于肥料施用过量而造成的作物品质下降、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农业环境承载力下降等问题,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效益明显。 三、研究结论 本项目技术可行、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建议上级部门批准,尽快组织本项目的建设,尽快投入生产,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背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