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当前有色金属工业的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全国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全国10种常用金属产量达883.71万吨。1983年~2001年的18年间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在9%以上,多年来据世界前列。

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有色金属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部分重点企业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冶炼、加工技术与装备。如奥托昆普闪速冶炼、诺兰达溶池熔炼、拜耳法生产氧化铝、160KA以上预焙阳极电解槽等。使一批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的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前有色金属工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实现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些矛盾主要有:

1.矿产资源紧缺,形势严峻。我国铜矿品位低、大型铜矿少,可供利用的资源严重不足。铝土矿储量虽然丰富,但大多数属于一水硬铝石,矿石溶出性能差,且铝硅比偏低,与国外闪水铝石相比,在氧化铝回收率、碱耗和综合能耗方面有较大差距。

铅、锌、钨、锡、锑、稀土矿资源比较丰富,但富矿多数以开发利用。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滥采乱挖,采富弃贫,使资源损失严重,已面临无好矿可建的局面。

2.产业结构不合理。到2001年年底,10种有色金属矿山原料年生产能力730万吨,而冶炼能力达到990万吨,矿山建设严重滞后于冶炼,40%以上的铜精矿、30%左右的氧化铝需进口。初级加工能力过剩,目前铜加工能力的利用率不足50%。高新技术产品,高精度产品,如高精度铝板带、高档铝箔、电解铜箔、引线框架材料、电站用超长铜冷凝管等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按价值量计算占有色金属进口总额的45%。

3.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目前有色金属产品,除铜、氧化铝受资源条件限制市场短缺外,其他产品均供大于求,不同程度上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生产集中度低,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环境污染没有改善。全国共有电解铝厂119家,平均规模3.4万吨/年,50家铜冶炼厂,平均规模仅2万吨/年;770多家铅锌冶炼厂,平均规模0.3万吨/年;2500多家铜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两家。而发达国家铜熔炼和电解铝厂规模一般在10万吨以上。

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6万安培以下及环保不能达标的自焙电解槽,2000年仍有1万余台,约占电解铝生产能力的37%;中小炼铜厂仍沿用落后的鼓风炉工艺,SO2利用率只有65%;中小铅冶炼企业,普遍采用烧结锅炼铅工艺,烟气浓度低,无法利用,每年排入大气中的硫达到25万吨;铜、铝加工“二人转”等落后轧机设备

仍占相当比重。

二、当前的产业政策

根据“十五”发展规划,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扩大国内紧缺原料的供应,合理开发利用国内资源、加强废杂金属回收,鼓励在海外建立长期的供货渠道;围绕扩大品种、提高质量、治理环境、降低成本,加强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围绕扩大品种、提高质量、治理环境、降低成本、加强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围绕这一任务,我们针对有色金属工业抵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促进产业升级和清洁生产等问题,先后制定了《淘汰落后生产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发展目录》《中西部优势产业目录》等产业政策,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国内外工商业、金融机构及社会投资方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研究制订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产业发展情况,陆续分批颁布或修订上述目录。

1.《淘汰目录》。判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依据为: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生产工艺和产品;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耗高。国家经贸委已经先后颁布三批淘汰目录,对违反淘汰目录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

法吊销其营业执照,有关部门要取消其生产许可证,各商业银行要停止对其贷款。淘汰目录涉及的有色金属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有:土法炼铅锌、汞、砷、锑;炉床面积小于1.5M2以下的密闭鼓风炉炼铜、冶炼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硫酸洗涤工艺技术和设备;60KA以下和环保不能达标的自焙槽电解铝技术及装备;采用烧结锅、烧结盘炼铅工艺及设备;热轧方法生产铜线杆;离子型稀土矿酸浸冶炼工艺和设备。

2.《制止重复建设目录》。该目录禁止投资的是:国家有关法规明令禁止的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当前生产能力过剩的项目;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严重的项目。国家经贸委已颁布第一批(国家经贸委令14号)。按照要求,该目录涉及的投资项目,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审批;各银行、金融机构不予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消防、海关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列入《禁止重复建设目录》的有色金属项目有:新建粗铜冶炼、通电解和铜加工项目;新建10万吨/年以下的电解铝项目、新建铝加工项目;新建铅冶炼、新建5万吨以下锌冶炼项目;新建镁冶炼项目;主金属采选综合回收率小于60%的各类矿采选项目;自焙槽电解铝项目。

在目录制订过程中,我们考虑了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多、生产集中度不高的特点,为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存量,目录主要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新建项目,鼓励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升级换代。近年来有色金属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特别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铜、铝加工材料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铜、铝加工项目,我们原则认为应立足现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若确实需要新建,可向我委申请,由我委向有关部门解释。

针对当前电解铝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重复建设势头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29号),要求严格控制新建电解铝项目审批。自《意见》下发之日起,地方政府一律停止审批任何形式的扩大电解铝生产能力的建设项目;对电解铝新建项目,一律按项目性质和审批程序报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审批。外商投资项目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针对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所抬头得到新情况,我们将近期制订第二批《制止重复建设目录》,引导当前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的投资方向。技术改造要坚持择优扶强,改造和改组相结合。产能严重过剩的有色金属产品技术改造,必须淘汰落后进行,不再增加生产能力。

3.

《鼓励发展目录》

该目录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

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颁布,是国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改

善投资结构以及审批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确定当前国

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有色金属产业、产品和技术的原则是:有

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符合可

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色金属

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为:

——矿产资源开发:深部及难采矿床开采,多金属共生

综合利用,难处理金矿、含金尾矿资源综合回收,低品位、

难处理铜矿利用技术开发,

稀有、

稀散金属开发及综合利用。

——新技术:金属硫化矿无污染强化熔炼技术开发,湿

法冶炼技术,高效节能、电化学控制浮选及高效选矿药剂的

开发,

280K A

以上预焙槽电解铝技术开发,

超临界萃取技术

开发、铝及铝合金快速铸轧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市场供应短缺品种:氧化铝生产及新工艺开发。

——新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制造,

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锡化合物,锑化合物,陶瓷材料

及稀土应用等。

4.

《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和《中西部优势产业目录》。

据《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国务院令第

346

号)

《外商

投资指导目录》和《中西部优势产业目录》是指导审批外商

投资企业适用有关政策的依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

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经济

合作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

对上述两目

录进行部分调整时,由三部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修订

并公布。

《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产业分为鼓励型、限

制型和禁止型三类。

2002

3

月新颁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

录》有关有色金属工业内容有较大的调整,主要有: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继续鼓励低品位、难选冶

金矿开采、选矿和冶炼(限于合资、合作,在西部地区可独

资)

;进一步开放铜、铝、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

鼓励外商在上述领域进行合资、合作(在西部地区外商可独

资)

;允许外商合资、合作勘查开采钨、锡、锑、钼等保护

型开采品种;限制外商投资贵金属(金、银、铂族)勘查、

开采;放射性矿产的勘查、开采、选矿。

——鼓励外商投资年产

30

万吨及以上氧化铝生产项目,

以弥补国内氧化铝供应不足。

——为调整有色金属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鼓励外

商投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及硬质合金、锡化

合物、锑化合物生产。

——稀土产业调整为:允许外商在冶炼、分离方面进行

合资、合作,禁止投资稀土勘查、开采和选矿,鼓励投资稀

土应用项目。

乳制品行业政策

牛乳被誉为营养价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物,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增加乳制品消费给予高度重视,加以引导和鼓励。在我国,乳制品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奶类产量、乳制品产量成倍增长,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 乳制品工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发展乳制品工业,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于带动畜牧业和食品机械、包装、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乳制品工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生鲜乳供应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失衡,市场竞争失序;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等。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全面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循环节约的现代乳制品工业,保障我国乳制品安全,强壮民族体质,带动农民增收,提升我国乳制品工业在国际的地位和竞争能力,在《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26号)、《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5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形成本产业政策。 第一章政策目标 第一条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奶牛养殖、乳制品企业合理布局,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乳制品加工与生鲜乳生产协调发展,提高人均乳制品占有量,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乳制品工业。 第二条控制加工规模,有序发展。严格控制乳制品加工项目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乳制品加工能力利用率,避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和设备大量闲置,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加工产能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与奶源供应、市场需求相适应。 第三条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合理经营规模,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丰富产品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乳品安全。 第四条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优化全国奶业布局,坚持扶优汰劣的原则,继续发挥重点产区以及大中城市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产能,促进奶源基地与加工企业协调发展;适度鼓励具有地方特色的奶源基地建设及乳制品开发,逐步扩大加工能力,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 第五条合理利用外资,提高乳制品工业竞争力。继续坚持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提升质量,提高竞争力。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进程。 第六条规范投融资行为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章产业布局 第七条乳制品工业布局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的产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格局。 第八条东北、内蒙古产业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是全国重要的奶源基地和主要的乳制品工业基地。奶牛存

《国家产业政策与形势分析》

《国家产业政策与形势分析》

前言 蓝草咨询的目标:为用户提升工作业绩优异而努力,为用户明天事业腾飞以蓄能!蓝草咨询的老师:都有多年实战经验,拒绝传统的说教,以案例分析,讲故事为核心,化繁为简,互动体验场景,把学员当成真诚的朋友! 蓝草咨询的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的个性化培训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达成不仅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同时为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做准备。课程设计不仅注意突出落地性、实战性、技能型,而且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在实践中运用。 蓝草咨询的愿景:卓越的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同时是学员快乐的旅程,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 蓝草咨询的增值服务:培训成绩合格的学员获颁培训结业证书,某些课程可以获得证书权威机构认证证书(学员仅仅承担成本费用)。 目前合作权威机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中央编办成立的国家事业单位,登记号:210000005343) 根据《职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该证书是对劳动者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继续教育和创业培训的证明。持证者,说明其通过了职业能力培训考核与测评,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可作为学员能力评价,考核,聘用和从业的重要凭证。 成为“蓝草club”会员的学员,报名参加另外蓝草举办的培训课程的,可以享受该培训课程多种优惠。

《国家产业政策与形势分析》 培训收益: 1、了解并建立了产业政策的概念; 2、掌握产业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效应; 3、学会产业政策类型对产业竞争力作用的分析; 4、把握产业政发展趋势,正视行业发展困难与挑战。 培训背景: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作为一个客观事实而存在,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已经更加密切地融入到了这股浪潮中。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作为我国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经济政策,在其制定和运作过程中不能忽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更迫切地需要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 展望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国内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但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要把2015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要继续实施和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改革和各类政策的合力。 培训背景: 第一讲:当前产业政策的现状

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实施的影响(一)

产业政策对反垄断法实施的影响(一) 关键词:产业政策/反垄断法/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实施效用 内容提要: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虽然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方式,但两者干预经济的深度、广度及基本理念都是不同的。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会对反垄断法的实施产生不同的效用。我国目前过于扩张的产业政策不仅延缓了反垄断立法进程,而且势必影响未来反垄断法在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作用。为避免反垄断法的边缘化,必须寻找与我国反垄断法相匹配的产业政策,必须妥善界定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在国家法与政策体系中各自的作用范围以及两者的主次关系。 2006年在我国产业组织立法领域有以下两件事比较引人注目:一是反垄断法在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规划10余年后终于在6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立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二是12月5日国务院转发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以保证国有资本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绝对控制地位。笔者认为,反垄断法作为“经济宪法”、“经济基本法”,虽然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之一,但它的重心是通过遏制垄断和限制竞争等行为以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进行此项立法标志着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之手”作用的政策取向。而《指导意见》不仅仅是对国有资本流向的新要求,也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宣示与调整。推动企业重组并保证国有经济成分在

特定领域的控制地位是运用“政府之手”干预经济的典型表现。《指导意见》的内容和价值考量与正在进行中的反垄断立法有什么关联?“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如何协调兼顾?我国现有产业政策对将来反垄断法的实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此种种,在反垄断立法进程加快后就成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一、产业政策的内涵与基本作用机制产业政策如何影响反垄断法的实施取决于两者关系的性质。如果两者是相容关系,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将服务于共同的目标,形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合力;如果两者是相斥关系,则可能发生冲突或作用力相互抵消等情形。因此,探讨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首先必须厘清两者各自的内涵、价值取向、施行措施和作用边界。 产业政策的概念自上世纪中叶被提出以来,对于它的确切含义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该概念的来源国——日本——的学者为例,贝冢启明认为产业政策是影响该国产业结构的所有政策;小宫隆太郎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改变产业间的资源分配和各种产业中私营企业的某种活动而采取的政策;植草益认为产业政策是把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作为出口产业,重点给予保护、培育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政策手段;下河边淳等认为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地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伊藤元重等人则认为产业政策是由于竞争性市场存在的缺陷(市场失

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

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 发表时间:2018-12-27T11:24:37.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王彦杰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份证号码:41022319860914xxxx 河南尉氏 475500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还承担着保护、繁殖、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任务。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规划 1 指导思想 1.1 园林绿化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以占有土地为基础的事业。将市区各类绿地同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统筹规划,形成有机的绿地系统,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地貌,文物古迹,保证规定标准的园林绿化用地。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创造适宜、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 1.2 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和各项建设工程,实行同步规划、计划、设计、施工、验收,及时发挥投资的总体效益。园林植物依靠持续的养护管理,不断生长、成熟,增长其功能和效益。不间断的养护、管理是建设的继续,保证养护管理的持续投入是事业维持所必须的。 1.3 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高瞻远瞩,根据城市环境治理、改善生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规定园林绿地建设的规模和分布规律,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并留有余地;又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分期的实施步骤。挖掘土地潜力,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植树绿化,开辟绿地。 1.4 在目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园林绿化体系下,要加强行业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园林绿化知识,组织动员公民义务植树,同时依靠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调动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实现绿化地市的目标,使全市人民共同受益。 2 规划目标和发展序列 在"八五"期间,实现入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指标的基础上,规划200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将城市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部绿化起来,形成完整有机的绿地系统,搞好城市依托的大自然环境绿化。与此同时,扩大园林绿化职工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实现上述目际,城市园林绿化应依据下列发展序列,执行产业政策,并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导向目标: --发展植物园、动物园,搞好濒危物种移地保护、繁育、研究,搞好科普宣传教育。 --开发区和新建市区坚持按规划标准建设绿地系统,同时在城镇周围、工业区周围、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按标准建设防护绿地。 --新建住宅区和旧城改造,同步搞好绿化和建设配套公园。改善人民居住环境,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休息和活动条件。 --新建和扩建项目,按各类规划指标,同步建设好附属环境绿地。 --发展园林绿化生产苗圃、花圃,实行科学育苗,培育优良品种、起行业引导作用。 --提倡结合城市近郊自然地貌,搞好绿化,广植树木,营造林地、林带,改善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 控制建筑物、假山等非生物设施比例过大的园林建设。 坚决制止侵占城市绿地或占用规划绿地搞其它建设项目。详见附件。 3 保障政策和实施措施 3.1 每个城市都要制定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绿地范围内的土地,要严加控制,不允许随意新建构筑物、建筑物或改作它用。现有地不许任意侵占或改作它用。必须占用的须报上级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提出修改规划,给予加倍补偿。 通过行政立法和技术立法规定城市总体和各类用地园林绿化指标,各类功能区域的绿地率,作为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依据,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现。各城市应根据不同的地理、历史、气候、人口条件和政治、经济地位制定具体的指标和实施步骤。 3.2 城市园林绿化建社要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对城市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园林绿化项目,特别是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绿化系统工程,经过充分论证后,报请各级计划部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的要求,在安排社会发展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计划时,充分考虑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治理和建设中积极、有效的作用,将其摆在应有的位置。 (3)根据城市基础设施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各地方、各城市在城市建设维护资金计划中按比例安排园林绿化的资金。其具体比例由各地方根据当地园林绿化的实际水平和城市环境建设的需要分别确定。 4 贯彻执行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发动群众,植树绿化,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把绿比城市的群众运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4.1 各临街道建设单位可以承包单位附近一定范围的公共绿地和道路建设和维护,作为该单位义务植树的任务。 4.2 城市内没有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一定数量的绿化费,专款专用于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维护。 4.3 加快立法建设进程,完善园林绿化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理顺管理体制,依法强化行业管理。 4 园林绿化管理 4.1 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市容的园林绿地维护管理。 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和道路绿化的维护管理,提高绿化水平和绿化覆盖率,发挥更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政策目标...............................................3 第二章产业布局...............................................4 第三章行业准入...............................................6 第四章奶源供应...............................................8 第五章技术与装备.............................................9 第六章投资融资..............................................11 第七章产品结构..............................................12 第八章质量安全..............................................12 第九章组织结构..............................................13 第十章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13 第十一章乳制品消费..........................................14 第十二章其它..............................................15 附件名词解释...............................................17 前言 牛乳被誉为营养价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物,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 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增加乳制品消费给予高度重视,加以引导和鼓励。在 我国,乳制品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产业政策:一个文献综述 金融0801-刘丹-1081030114 摘要: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宏 观经济环境与日韩较为相像,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引言: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阶段,国家应设定分别针对国内处于工业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目标。而产业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和提高产业组织的规模经济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而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的完备是产业政策功能实现的根本,而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按法治化的思路进行,即围绕产业政策的法律调整和产业政策的法律化展开,在产业政策自身完善的基础之上,密切结合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产业政策实施机制的观念更新前提下,完善统一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机制,构建完备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最终达到产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法律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产业政策的基本知识 1.1产业政策的含义 王先林1????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 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这里的“干预”应该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义。 1.2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国务院在1994年发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2????中指出:“产业政 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 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王丹3????认为产业政策的体系不是静 态的、封闭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这里所谓“其他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和法规”正是体现了动态、开放的要求,产业政策应随着产业结构等的变化而变化。当今世界的产业经济的趋向是经济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循环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产业化政策还包括产业国际化政策和产业循环化政策。总之,我们可以认为现在的产业政策应该是针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置、产业国际化和产业循环化的政策。 1.3产业政策的意义 张波4????认为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它的产生及演 化与国家的干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其间尤其要注意的是对它科学合理的界定及功能的理解。

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

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1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八年四月十一日 前言 牛乳被誉为营养价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物,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增加乳制品消费给予高度重视,加以引导和鼓励。在我国,乳制品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奶类产量、乳制品产量成倍增长,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 乳制品工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发展乳制品工业,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于带动畜牧业和食品机械、包装、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乳制品工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原料乳供应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失衡,市场竞争失序;品种单一,技术创新与转化能力较差;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资源利用率较低,高浓度污染物治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全面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循环节约的现代乳制品工业,保障我

国食物安全,强壮民族体质,带动农民增收,提升我国乳制品工业在国际的地位和竞争能力。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产业政策。 第一章政策目标 第一条通过政策的制定,建立确保行业有序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机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乳制品工业。 第二条发展奶类生产,提高乳制品产量。到2012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42千克。到2010年,乳制品产量达到2350万吨,其中:干乳制品产量达到300万吨;液体乳制品产量达到2050万吨。到2012年,乳制品产量达到2800万吨,其中干乳制品产量达到350万吨,液体乳产量达到2450万吨。 第三条控制加工规模,有序发展。严格控制乳制品加工项目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避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和设备大量闲置,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加工产能控制在合理规模范围之内,与奶源供应、市场需求相适应。到2012年,乳制品加工能力利用率在75%以上。 第四条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合理经营规模,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丰富产品品种,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乳品安全。 第五条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优化全国奶业布局,继续发挥华北、东北、西北以及大中城市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原料和加工产能,促进奶源基地与加工企业协调发展;支持、鼓励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奶源基地建设及乳制品开发,逐步扩大加工能力,提高乳制品自给率,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提高企业环境绩效。 第六条有效利用外资,大力发展乳制品工业。继续坚持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提升质量,提高竞争力。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技术装备的自主化进程。 第七条规范投融资行为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第二章产业布局 第八条乳制品工业布局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调整优化东北、华北、西北重点产区的布局,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能;南方地区开拓多种奶类资源,开发特色乳制品;大城市郊区奶业要加快乳制品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及其产业政策_徐华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及其产业政策 徐 华 内容提要:产业协同发展需要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来帮助实现,但偏离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的产业政策往往会带来南辕北辙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发展的四种具体机制,提出三次产业能否实现协同发展有赖于这些机制能否应时充分发挥作用。而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大调整、低碳经济迫在眉睫的形势下,产业政策的设计更加需要依据这些机制的要求灵活包容地开展行业分类管理,运用负向表列供给侧管理和正向表列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降低企业决策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三次产业 协同发展机制 产业政策 作者: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2010年上半年,在国务院表示有信心抑制高房价之后,央企各地竞标地王,大肆拿地扩张,迫使国资委下令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而到2010年下半年,众多家电巨头、制造业民营企业以及上市的制造业企业纷纷进军房地产现象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①为什么在国家陆续推出鼓励发展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产业政策背景下,无论央企还是民企,不分制造业企业还是服务性企业不但不加以积极响应,反而却纷纷大举投资并不在调整振兴规划之列的房地产业?当事者可能会说房地产也在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的服务业之列,但在那么多亟待发展的服务业项目当中为什么各类企业独独钟情房地产业? 国家下大决心制订出台的产业政策何以失效呢?表层上看,以“保增长、扩内需”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产业政策不配套,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人们的通胀预期,放大了房地产的需求,使得经营房地产的获利诱惑力过大,造成产业结构的新的严重失衡。深入地看,产业政策本身的不适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如果产业政策激励的对象、方向和方式不符合客观发展趋势或者存在偏差,就会给各类企业带来决策上的不确定性和实际的经营风险从而抑制符合产业政策的经营行为。 对此,本文从产业协调发展的具体机制分析入手,研究对经济增长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产业更替和演化规律,借此观察当前产业调整和振兴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①《众多家电巨头和制造业民企进军房地产引发热议》,央视《新闻1+1》,2010年9月11日;《上市企业投资楼市调查:房地产利润来得太容易》,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民企500强去年净利总和不敌央企两巨头》,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8月30日。

【精品】国家鼓励发展产业政策说明

产业政策说明 一、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 (一)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国家鼓励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下一代网络(NGN)指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它能够容纳各种形式的信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下一代通信网络中光网络的建设,软交换以及3G的建设尤为关键。3G领域中有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亿阳信通、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个新技术。物联网初期,典型应用拓展是产业的关键,从目前看,比较成熟或者发展相对较快的应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监控,手机支付和导航等。在智能交通领域,有效地结合了导航定位与视频监控,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包含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显示技术本身,同时还包括与显示设备关系密切的其他技术。目前的关注热点主要有OLED(有机发光半导体)、电子纸、LED背光、高端触摸屏和平板显示上游材料等。2010全球TFT-LCD面板总市场规模达640亿美元左右,且基本由韩国、日本、台湾公司占据,可喜的是目前大陆相关企业的技术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同时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产品未来的替代空间巨大。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深天马、彩虹股份、莱宝高科、汉王科技、新华传媒、士兰微、长城开发、三安光电、浙江阳光、歌尔声学、欧菲光、长信科技、、海信电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公司。 三网融合主要指电信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的融合,此融合并非三网的物联融合,而是应用上的有机融合。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包括粤传媒、永鼎股份、拓维信息、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版传媒、博瑞传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 集成电路(IC)产业属于传统电子制造业,市场规模非常庞大,据预测2010年整体销售额可达3000亿美元,未来增长速度较为平稳且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除了成熟行业的周期性特点,集成电路又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即技术不断进步,新产品推出取代老产品等特点。中国作为集成电路技术的新兴国家,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达年均16%以上。 云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大量的计算机集群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给使用者。

中国产业政策评价

中国产业政策取向应做重大调整 江飞涛李晓萍发表于2012-11-13 01:49 江飞涛、李晓萍在重新认识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 ■从直接干预市场到增进与扩展市场 ·编者按· 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引发了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的大讨论。此前,6月26日,《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刊发了林毅夫讲稿《为什么我们必须对发展经济学进行反思》。 21世纪以来,中国产业政策进一步强化了行政性干预措施的运用,体现出强烈的直接干预市场特征。然而,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以直接干预市场为特征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无论其理论依据还是实施效果都受到广泛的质疑。 江飞涛、李晓萍在重新认识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他们指出,在发展和转型国家存在的所谓“市场失灵”,实则多是“政府失灵”或“制度失灵”,实施直接干预市场型的产业政策只会使问题更为严重。 此文在借鉴市场增进论和深入探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产业政策新的思考框架,即:产业政策应当以维护市场竞争、增进市场机能与扩展市场范围作为基本取向,并以此促进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产业政策以各种理由广泛存在于中国经济各领域中。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运用产业政策手段对于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明显加强。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几乎涵盖所有产业,更多地表现为对产业内特定企业、特定技术、特定产品的选择性扶持以及对产业组织形态的调控。2009年,中国陆续颁布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多达160余项,涉及到产业活动的各个方面。

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总体思路

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总体思路 刘鹤杨焕昌梁均平 【刘鹤,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此文系刘鹤硕士毕业论文。凭借此文,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当年的学术论文,今天政策的影子:结构性冲突是关系到发展与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性障碍,但产业结构并不是空然无所依。】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我们曾经提出过从发展与改章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和制定产业政策。现在我们把它作为连结宏观与微观、衔接中央与地方、沟通计划与市场的支点,提出以产业政策立国的总体思路。 一、制约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两个瓶颈 改革十年来,需求导向的经济增长格局在我国已初步形成。在失衡的总量关系下,有两股需求主流的力量不断加大,并愈益被证明是产业结构矛盾的主要起因。 其一是城市化和非农业化的潮流。工业化首先表现为城市化与非农业化的程度,而后者又起因于生产者的利益动机。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新就业机会的涌现,我国城市化和非农业化的速度明显加快,非农劳动者就业速度每年超过10%,大大超过了阿瑟〃刘易斯3.2%的城市化速度警戒线,也远高于科林.克拉克里4.5%

的非农业化高限速度经验指数。城市化加快,意味着对以资金密集为特征的基础产业和社会资本形成需求的扩张。 在巨大有社会需求压力和明显缺乏集聚利益的中小城市分散增长格局面前,由于国内储蓄不足加之社会资本充实机制极不健全,我国基础产业存在着巨大缺口。交通阻塞、通讯不畅、电力原材料短缺、供水不足、市政设施滞后等问题已成为钳制经济发展的关隘。 国内储蓄不足和巨大的基础供给缺口的逻辑结果就是对外举债。外债大小从来就是城市化速度的线性函数。一九八七年,我国外债发生额已高达302亿美元。 基础产业的缺口不只表现于数量上的短缺,而且表现为质量上的不足。国内机器设备制造业虽然蕴藏着极大生产潜力,但由于封闭多年,无法提供在功能上更能满足需要的产品,尤其是大型成套设备。在举债进口的环流中,这些产业面临快速的“精神磨损”。 应当清醒地看到,非农业和城市化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能做的,不是扭转这个主流,而是怎样使这个潮流的变化速度,保持合理的范围之内,又怎样使这个范围的确定有一个合理的涨落机制。 另一种需求主流是高消费的超前兴起。收入分配政策的根本性变化,市场机制的引入却局部扭曲,分权体制的出现但并不完善,外汇分配政策的改变以及国外高消费的示范作用,使高档消费品产业在我国势如飚发。而这些高档消费品的生产能力所需要的后向关联条件都远远超出国内工业基础的现有水平,于是出现了由最终产品生产能力开始,经中间产品到基础产品的全面引进。外汇多少成为制约此类全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国发〔1989〕29号 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明确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把改革与发展、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更好地贯彻执行改革和开放的总方针,保证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的总需求大于社会的总供给,在产业结构上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加工产业生产能力过大,农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不足;一般加工产业生产能力过大,高水平的加工能力不足;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某些国内短线产品出口规模偏大,同国内市场供应有矛盾;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够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企业组织结构分散,生产集中度差,专业化水平低,许多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协作配套组织得不好。这些问题,既影响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又妨碍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宏观效益的提高。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在压缩和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同时,下功夫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以防止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国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方向和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农业、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加强能够增加有效供给的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同时控制一般加工工业的发展,使它们同基础产业的发展相协调。 一、制定当前产业政策的原则 制定当前产业政策的原则是:

第一,贯彻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加强宏观控制,指导市场发育,协调各方面行动,逐步缓解总需求与总供给、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 第二,压缩和控制长线产品的生产和建设,增加和扩大短线产品的生产和建设。集中力量,首先把粮食、棉花、煤炭、电力、交通特别是铁路运输以及市场紧俏的轻纺产品的生产建设搞上去。 第三,按照市场需求、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创汇作用、经济效益等因素,安排好产业发展序列并制定相关的各项政策,明确支持什么,限制什么。同时,要妥善处理好重点产业与一般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生产要素存量调整与增量配置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总体配置与发挥地区优势的关系。 第四,当前的产业政策要点是根据长远与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制定的。在治理整顿过程中,将视经济发展情况,对产业政策作相应调整。 第五,产业政策的制定权在国务院。为了保证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省辖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特点,拟定实施办法,并报国务院备案。如果需要对国家产业政策作某些补充规定,须报国务院审批。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不再层层拟定实施办法。要处理好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实施产业政策的关系。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各地必须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能因局部和短期利益而破坏国家的整体和长期利益。 第六,产业政策的实施,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纪律的手段,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计划、财政、金融、税务、物价、外贸、工商行政管理等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19年修订)-16页文档资料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政策目标 (2) 第二章产业布局 (2) 第三章行业准入 (4) 第四章奶源供应 (6) 第五章技术与装备 (7) 第六章投资融资许 (8) 第七章产品结构 (9) 第八章质量安全 (9) 第九章组织结构 (10) 第十章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11) 第十一章消费与流通 (11) 第十二章监督管理 (12) 第十三章其它 (12) 附件名词解释 (13)

前言 牛乳被誉为营养价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物,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增加乳制品消费给予高度重视,加以引导和鼓励。在我国,乳制品逐渐成为人民生活必需食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奶类产量、乳制品产量成倍增长,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仅次于印度、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 乳制品工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发展乳制品工业,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于带动畜牧业和食品机械、包装、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乳制品工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多问题,如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加工能力过剩;养殖水平低,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生鲜乳供应不稳定;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失衡,市场竞争失序;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等。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全面构建竞争有序、发展协调、增长持续、循环节约的现代乳制品工业,保障我国乳制品安全,强壮民族体质,带动农民增收,提升我国乳制品工业在国际的地位和竞争能力,在《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26号)、《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35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形成本产业政策。

中国水利年鉴1990_重要文献-方针、政策-水利部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实施办法

八、要切实关心群众生活,在坚持为政清廉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体贴职工疾苦,该办、能办的职工生活、福利事宜,要想方设法办好。 总之,既要坚持为政廉洁,又要坚持开放搞活;既要深化改革,繁荣经济,又要关心群众生活,防止腐败。要把树立为政廉洁的思想、作风作为机关建设的经常性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本规定,部、司、处各级干部要带头执行,作出表率。 水利部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实施办法 (1989年10月23日) 《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明确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决定》将大江大河的治理、水资源综合开发、保护及节水、水电、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基本建设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水产养殖(利用现有水面)、水电作为生产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根据国家计委“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为更好地贯彻执行改革和开放的总方针,保证当前治理整顿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水利产业的特点制定本办法。实施办法是根据长远与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制定的,是指导治理整顿时期水利产业结构调整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水利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社会发展到今天,严重而频繁的洪涝灾害仍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全局,北方水资源紧缺制约着工农业和城镇的发展规模,并直接影响生态环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建国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水利事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六五”以来,中央和地方对水利投入大幅度下降,水利事业从大规模开发、建设转向收缩战线。近年来,为了加强水利,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了水利工作有力的推动。水利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在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中仍需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我国水利事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洪水威胁仍然是我国心腹之患。我国江河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由于自然淤积和人为影响,河道泄洪能力正在下降,沿江河大中城市防洪能力薄弱,遇到较大洪水时,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将遭受重大损失。全国约有1/4病险水库,其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2.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人为破坏、效益衰减,情况严重。水利设施更新改造缺乏资金,难以及时进行。基建占用大量灌溉农田,致使灌溉面积增不抵减,排水系统淤积严重,农田水利发展困难,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 3.水资源危机日益尖锐。北方地区和一些沿海城市缺水严重,特别是京、津、唐;河北平原;山西能源基地;辽河中下游和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因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目前约有20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不足。全国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45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未解决,主要分布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缓解供水困难的任务十分艰巨。 4.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绝大部分河流、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中城市都面临着水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发展,中小河流的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破坏大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有扩大趋势。 (二)当前水利建设重点和产业政策实施目标 1.加强规划、设计、水文等前期工作,抓紧完成七大江河流域规划,并安排好“八五”计划。当前水利工作的重点是巩固与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效益,完善各种防洪措施,险库加固,已成灌区配套等。江河防洪事关大局,必须把防洪作为首要任务,抓紧险工、隐患、河障的处理,落实防御洪水措施和方案。认真贯彻《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有计划地逐年实施。要对大江大河水库、堤防、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计划做出具体安排。要特别重视病险库加固工作,集中资金,在较短的时期内限期完成,对43座重点病险库要按计划保证完成。 2.巩固改善现有灌溉排水设施,进行配套和更新改造,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排水能力。当前的重点是积极进行农业商品基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增强农业后劲。农业开发区水利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整治河道,水库加固,围绕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发展灌溉,排水治碱,修建梯田、坝地、荒地滩涂的开发利用等。 3.积极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在加强预防保护的同时层层抓好治理,并以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为重点,按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 4.促进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结合江河防洪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