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知识讲解_算法案例_基础

算法案例

【学习目标】

1.理解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中蕴含的数学原理,并能根据这些原理进行算法分析;

2.基本能根据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知识设计完整的程序框图并写出算法程序;

3.了解秦九韶算法的计算过程,并理解利用秦九韶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次数提高计算效率的实质;

4.了解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转换的规律,会利用各种进位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联系进行各种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要点梳理】

要点一、辗转相除法

也叫欧几里德算法,它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利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较大的数m除以较小的数n得到一个商q0和一个余数r0;

第二步:若r0=0,则n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0≠0,则用除数n除以余数r0得到一个商q1和一个余数r1;

第三步:若r1=0,则r0为m,n的最大公约数;若r1≠0,则用除数r0除以余数r1得到一个商q2和一个余数r2;

……

依次计算直至r n=0,此时所得到的r n-1即为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为:

程序:

INPUT “m=”;m INPUT “n=”;n IF m0 r=m MOD n m=n n=r WEND PRINT n END

要点诠释:

辗转相除法的基本步骤是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考虑到算法中的赋值语句可以对同一变量多次赋值,我们可以把较大的数用变量m 表示,把较小的数用变量n 表示,这样式子)0(n r r q n m <≤+?=就是一个反复执行的步骤,因此可以用循环结构实现算法. 要点二、更相减损术

我国早期也有解决求最大公约数问题的算法,就是更相减损术.

更相减损术求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

翻译出来为:

第一步:任意给出两个正整数;判断它们是否都是偶数.若是,用2约简;若不是,执行第二步. 第二步: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理论依据:

由r b a r b a +=→=-,得b a ,与r b ,有相同的公约数 更相减损术一般算法:

第一步,输入两个正整数)(,b a b a >;

第二步,如果b a ≠,则执行3S ,否则转到5S ; 第三步,将b a -的值赋予r ;

第四步,若r b >,则把b 赋予a ,把r 赋予b ,否则把r 赋予a ,重新执行2S ; 第五步,输出最大公约数b . 程序:

INPUT “a=”,a INPUT “b=”,b WHILE a<>b IF a>=b a=a-b;

ELSE b=b-a WEND END

PRINT b 或者

INPUT “请输入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a ,b i=0

WHILE a MOD 2=0 AND b MOD 2=0 a=a/2 b=b/2 i=i+1 WEND DO

IF b

LOOP UNTIL a=b PRINT a^i END

要点诠释:

用辗转相除法步骤较少,而更相减损术虽然有些步骤较长,但运算简单. 要点三、秦九韶计算多项式的方法

121210

1231210

231210

121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a x a x a x a x a --------------=+++

++=+++++=+++++=

=+++

++

令12(1)(

(()))k n n n n k n k v a x a x a x a x a -----=+++

++,则有01n

k k n k

v a v v x a --=??=+?,其中

n k ,2,1=.这样,我们便可由0v 依次求出n v v v ,,21;

1323212101,,,a x v v a x v v a x v v a x v v n n n n n +=+=+=+=----

要点诠释:

显然,用秦九韶算法求n 次多项式的值时只需要做n 次乘法和n 次加法运算 要点四、进位制

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用有限的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可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基数,基数为n ,即可称n 进位制,简称n 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

对于任何一个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进位制来表示.比如:十进数57,可以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01,也可以用八进制表示为7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39,它们所代表的数值都是一样的.

表示各种进位制数一般在数字右下角加注来表示,如111001(2)表示二进制数,34(5)表示5进制数. 1.k 进制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012211)(0121a k a k a k a k a a a a a a a n n n n k n n +?+?++?+?=--- ,

把k 进制数a 转化为十进制数b 的算法程序为:

INPUT “ a,k,n=”;a,k,n i=1 b=0

WHILE i<=n t=GET a[i] b=b+t*k^(i-1) i=i+1 WEND PRINT b END

2.十进制转化为k 进制数b 的步骤为:

第一步,将给定的十进制整数除以基数k ,余数便是等值的k 进制的最低位; 第二步,将上一步的商再除以基数k ,余数便是等值的k 进制数的次低位;

第三步,重复第二步,直到最后所得的商等于0为止,各次所得的余数,便是k 进制各位的数,最后一次余数是最高位,即除k 取余法.

要点诠释:

1、在k 进制中,具有k 个数字符号.如二进制有0,1两个数字.

2、在k 进制中,由低位向高位是按“逢k 进一”的规则进行计数.

3、非k 进制数之间的转化一般应先转化成十进制,再将这个十进制数转化为另一种进制的数,有的也可以相互转化.

【典型例题】

类型一: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

例1.用辗转相除法求下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并且用更相减损术检验你的结果: (1)80,36;(2)294,84. 【答案】(1)4(2)42

【解析】(1)80=36×2+8,

36=8×4+4.

8=4×2+0.

即80与36的最大公约数是4.

验证:80-36=44,

44-36=8.

36-8=28.

28-8=20.

20-8=12.

12-8=4.

8-4=4.

∴80与36的最大公约数为4.

(2)294=84×3+42,

84=42×2.

即294与84的最大公约数是42.

验证:∵294与84都是偶数可同时除以2,

即取147与42的最大公约数后再乘2.

147-42=105.

105-42=63.

63-42=21.

42-21=21.

∴294与84的最大公约数为21×2=42.

【总结升华】比较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

(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除法为主,更相减损术以减法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较少,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

(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以相除余数为0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减数与差相等而得到.

由该题可以看出,辗转相除法得最大公约数的步骤较少.

对比两种方法控制好算法的结束,辗转相除法是到达余数为0,更相减损术是到达减数和差相等.

举一反三:

【变式1】(1)用辗转相除法求123和48的最大公约数.

(2)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105与357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21

【解析】(1)123=2×48+27

48=1×27+21

27=1×21+6

21=3×6+3

6=2×3+0

最后6能被3整除,得123和48的最大公约数为3.

(2)辗转相除法:357=105×3+42,105=42×2+21,42=21×2.

故105与357的最大公约数为21.

更相减损术:357-105=252,252-105=147,147-105=42,105-42=63,63-42=21,42-21=21.故105与357的最大公约数为21.

例2.求三个数:168,54,264的最大公约数.

【思路点拨】运用更相减损术或辗转相除法,先求168与54的最大公约数a ,再求a 与264的最大公约数.

【答案】6 【解析】

采用更相减损术先求168与54的最大公约数.

(168,54)→(114,54)→(60,54)→(6,54)→(6,48)→(6,42)→(6,36)→(6,30)→(6,24)→(6,18)→(6,12)→(6,6) 故168与54的最大公约数为6.

采用辗转相除法求6和264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264=44×6+0,所以6为264与6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总结升华】求最大公约数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辗转相除法;二是更相减损术,对于3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则是先求其中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m ,再求m 与第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同样可推广到求3个数以上的数的最大公约数.

举一反三:

【变式1】求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 【解析】∵324=243×1+81, 243=81×3+0,

∴324与243的最大公约数为81. 又135=81×1+54, 81=54×1+27, 54=27×2+0,

∴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

∴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 更相减损术: ∵324-243=81, 243-81=162, 162-81=81,

∴81是324和243的最大公约数. 又135-81=54, 81-54=27, 54-27=27,

∴27是81与135的最大公约数.

∴三个数324,243,135的最大公约数为27.

类型二:秦九韶算法 例3.已知一个一元五次多项式为5

4

3

2

()52 3.5 2.6 1.70.8f x x x x x x =++-+-,用秦九韶算法求这个多项式当x=5时的值.

【思路点拨】可根据秦九韶算法原理,先将所给的多项式进行改写,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即可. 【答案】17255.2 【解析】

5

4

3

2

()52 3.5 2.6 1.70.8f x x x x x x =++-+- ((((52) 3.5) 2.6) 1.7)0.8x x x x x =++-+-,

v 1=5×5+2=27,

v 2=27×5+3.5=138.5, v 3=138.5×5-2.6=689.9, v 4=689.9×5+1.7=3451.2, v 5=3451.2×5-0.8=17255.2.

所以,当x=5时,多项式的值等于17255.2.

【总结升华】利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的值的关键是能正确地将所给多项式改写,然后由内向外逐层计算,由于下一次计算需用到上一次的结果,故应认真、细心,确保中间结果的准确性. 举一反三:

【变式1】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7

6

4

()85321f x x x x x =++++当x=2时的值. 【答案】1397 【解析】

765432()85030021((((((85)0)3)0)0)2)1f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v 0=8,

v 1=8×2+5=21, v 2=21×2 4-0=42, v 3=42×2 4-3=87, v 4=87×2+0=174, v 5=174×2+0=348, v 6=348×2+2=698, v 7=698×2+1=1397,

所以,当x=2时,多项式的值为1397.

【变式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6

5

4

3

2

()654327f x x x x x x x =++++++在x=0.4时的值时,需做加法和乘法的次数和是( )

A .10

B .9

C .12

D .8 【答案】 C

【解析】 ()(((((65)4)3)2)1)7f x x x x x x x =++++++.

∴加法6次,乘法6次, ∴6+6=12(次),故选C .

类型三:进位制

例4.把87化为二进制数. 【答案】1010111(2)

【解析】 因为87=2×43+1,43=2×21+1,21=2×10+1,10=2×5+0,5=2×2+1,2=2×1+0.1=2×0+1.

所以87=2×(2×(2×(2×(2×2+1)+0)+1)+1)+1 =2×(2×(2×(2×(22+1)+0)+1)+1)+1 =…

=1×26+0×25+1×24+0×23+1×22+1×2+1 =1010111(2). 【总结升华】(1)本题的算法叫除2取余法.上述解法可以推广到把十进制数化为k 进制数的算法,

称为除k 取余法.

(2)本题还可以用下面的除法算式表示如图: 把上式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87=1010111(2).

举一反三: 【变式】(1)将十进制数2l 转化为五进制数. (2)把十进制数48转化为二进制数.

【解析】(1)用除5取余法,可得

∴21=41(5).

(2) 将十进制数48转化为二进制数的除法算式如图所示. 把上式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到48=110000(2).

【总结升华】在解答过程中常会出现把上图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上到下排列的错误,应注意避免. 例5.把下列各数化为十进制数.

(1)20121(3);(2)20121(4). 【答案】(1)178 (2)537

【解析】 (1)20121(3)=2×34+0×33+1×32+2×3+1=178. (2)20121(4)=2×44+0×43+1×42+2×4+1=537. 【总结升华】k 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把k 进制数表示为各位上的数字与k 的幂的乘积之和,从右边起,第i 位数字对应k 的幂为1

i k

-.

举一反三:

【变式1】在十进制中,0

1

2

3

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五进制中数码2 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

A .29

B .254

C .602

D .2 004 【答案】B

【解析】0

1

2

3

200445050525254=?+?+?+?=,故选B .

【变式2】把十进制数48转化为二进制数. 【答案】110000(2)

【解析】 将十进制数48转化为二进制数的除法算式如图所示. 把上式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得到48=110000(2).

【总结升华】在解答过程中常会出现把图中各步所得的余数从上到下排列的错误,应注意避免.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汇总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笔记二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基本定义(掌握) 目前,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分析,比较公认的土地定义是: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土地的特性(掌握) 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属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则指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面表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永续利用的相对性。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这一特性有两层含义:首先, 供给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其次,特定地区,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各类用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土地占有的垄断性这一社会问题和地租、地价等经济问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所引起的土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了地租、地价的昂贵,迫使人们节约、集约地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力。 2、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3、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增值性。 5、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三、土地的功能(熟悉) (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二)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四.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了解) (一)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而积只有11.7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界平均数,分别为世界平均数的42.4%,11.6%和1/3强。 (二)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宜农荒地只有5亿亩,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仅有1亿亩,而且这1亿亩土地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蛩兀枰隙嗟耐蹲史侥茏魑┮涤玫亍?/P> (三)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全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地占10%,三项合计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9%;盆地占19%,平原占12%,两项合计占全国土地的31%,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高原占我国土地面积的25%,不宜于发展农林牧业。 (四)农地分布不均匀。我国右90%以上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与全国的32.2%),其余10%的耕地、林地和水域分布于全国其它67.8%的地区。这种分布格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不利,形成了东南以农用地为主,西北以特用地为主的两大区域。 (五)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美国为34%,原联为36%,日本为68%,瑞典为57%,德国为30%,世界平均为22%;人均森林面积我国为1.8亩,美国为22亩,原联为50亩,日本为4亩,瑞典为45亩,德国为2亩。无论是森林覆盖率还是人均林地,我国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门本、德国等人口密度较大的。 (六)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的耕地中,有1/3以上为低生产力土地,包括盐地、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地和涝洼地等。解放初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17.4亿亩),虽然至今已治理了40万KM2(6亿亩),但根据卫星测算结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0万山(X.5亿亩),仍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1/3的草场处于退化之中,每亩产草量由原来的200kg减少到50—100 kg。我国约有沙漠化土地17万km2,其中:历史上形成的为12万km2,近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为5万km2,还有潜在沙漠化土地15.8万km2,两者共32.8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4%。我国盐碱地估计有5亿亩,农作物单产不足百斤。此外,还有大量的“三废”污染地。 (七)水土资源不平衡。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2。长江、珠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流域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3%,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6%;黄河、淮河及其它北诸河流域水量约占全国总水量的17%,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3.7%。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 (6) 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6) 一、土地的概念 (6) 二、土地的特性 (7) 第二节土地资源构成及特点 (7) 一、土地资源构成及分布 (7) 二、土地资源特点 (8) 第三节土地管理的内涵与原则 (8)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8) 三、土地管理的职能和主要内容.. 9 四、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10) 第四节土地制度与政策 (10) 一、土地制度 (10) 二、土地政策 (12) 第五节土地管理体制 (12) 一、土地管理体制的含义 (12) 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13) 第六节建国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 (13) 第七节土地管理与社会发展 (13) 一、土地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3) 二、土地管理在社会发展的中作用 (13) 第二章土地经济理论 (14) 第一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14) 一、土地的供给 (14) 二、土地的需求 (14) 三、土地供求关系 (15) 第二节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与土地集约利用 (15)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 (15) 二、土地报酬曲线之间的关系以及 报酬三阶段分析 (15) 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对集约利用 的制约作用 (16) 第三节规模经济原理与土地规模利用 (17) 一、规模经济和规模经济原理。 17 第四节地租理论 (18) 一、地租概述 (18) 第五节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 (21) 一、土地金融 (21) 二、土地税收 (22)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24) 第一节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24) 一、土地利用的涵义 (24) 二、土地合理利用的准则 (24) 三、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5)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 (25) 五、土地利用规划的作用 (25) 六、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5) 七、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26)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xx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win7系统知识

快捷键 一、Windows键 + 空格键“Space” [作用]:透明化所有窗口,快速查看桌面(并不切换) [快捷键]:win+空格 [小结]:当你打开了很多程序窗口的时候,这招非常有用,而且桌面还会有华丽的光影效果哦。 二、Windows键 + D [作用]:最小化所有窗口,并切换到桌面,再次按又重新打开刚才的所有窗口 [快捷键]:win+d [小结]:这个功能在以前的系统里是都有的,只不过win7的显示桌面放到了任务栏的右下角了(就是最右边的那个长方形小条) 三、Windows键 + tab键 [作用]:传说中的3D桌面展示效果 [快捷键]:win+tab [小结]:记得本区应该有一个帖就是关于这个效果的,不过感觉这招最简单了 四、Windows键 + ctrl键+tab键 [作用]:3D桌面浏览并锁定(可截屏) [快捷键]:win+ctrl+tab [小结]:见识了它的效果想留个图,win+tab是办不到di,win7说了-- I can! 五、Windows键 + 数字键 [作用]:针对固定在快速启动栏中的程序,按照数字排序打开相应程序 [快捷键]:win+数字(1-9) [小结]:吼吼,这个功能爽吧 六、Windows键 + P [作用]:打开“外接显示”的设置窗口 [快捷键]:win+p [小结]:办公室一族,对这个功能肯定不会陌生吧。对了,接投影仪快速切换,嘿嘿。

七、Windows键 + X [作用]:打开“移动中心”设置窗口 [快捷键]:win+x [小结]:设置窗口里包括显示器亮度控制、音量控制、笔记本电池监控、Mobile手机同步设置、外接显示器管理...等多种功能 八、修复系统默认文件关联 [作用]:修复系统默认文件关联 [快捷键]:无 [小结]:当我们无意中破坏了系统默认的文件关联,这招就派上用场了。win7下可不像winxp那样容易修改文件关联的,不信?试试 *_* [操作方法]:开始->cmd,按如下格式输入assoc.XXX=XXXfile XXX代表文件类型,比如修复TXT和BAT的文件关联,命令就是 assoc.TXT=TXTfile 和 assoc.BAT=BATfile 九、关闭系统休眠功能 [作用]:关闭系统休眠功能 [快捷键]:无 [小结]: windows7下的休眠功能需要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功能支持,目前该功能出现多种问题,建议在正式版出来之前先关闭它,而且还可以为系统盘节省大量磁盘空间(大约4G)。 [操作方法]:开始->cmd,输入powercfg -h off,回车 解决WIN7无法识别的网络方法 安装win7应经两个星期了,每次开机都会出现两个网络连接,一个家庭网络,一个未识别的网络,但是我的电脑只装了一个网卡,所以每次开机后总是首先禁用一下网卡在启用才能上网,那么怎么才能把那个开机启动的未识别的网络禁用呢。。下面进入正题。 出现未识别的网络是因为win7有一个DNSresponder.exe的开机启动进程,这是安装adobe ps3 后的Bonjour.exe在作怪,这是一个搜寻局域网的进程,此文件夹在X:\program Files\下,有一个Bonjour 的文件夹。首先用360软件管家,再点高级工具,找到DNSresponder.EXE进程,点结束进程,然后回到文件夹,把文件夹里面的mdnsNSP.dll重命名为mdnsNSP.txt。然后重启电脑,找到Bonjour文件夹,直接删除,重启电脑,看一下是不是就一个网络连接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系统完全卸载Windows 7的方法 目前window 7 逐渐代替我们现在电脑系统,在window 7的步入之

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简答题答案知识讲解

第二章w i n d o w s7操作系统简答题答案

第二章windows7操作系统简答题答案注:(答案是我根据书上内容做来的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标准答案供参考哈)1.在windos 7系统的桌面创建“画图”的快捷方式,简述操作步骤。 单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在菜单栏中左键点击所有程序,。在所有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附件,选中附件中的“画图”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利用搜索功能查找c盘上所有以map为扩展名的文件,并将找出的文件彻 底删除,简述操作步骤。 点击电脑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在开始菜单中打开资源管理器,或者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 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本地磁盘C盘,然后在资源管理器的右上角的搜索栏中输入“map”然后进入搜索 在搜索出来的结果中选择需要删除的文件,按delete键删除。 3.使用“计算机”按“FAT32”文件系统格式化一个新的优盘简述操作步骤。 首先把U盘插进电脑的USB接口,然后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在资源管理器中找到我们插入的U盘,右键单击U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栏中选择格式化打开格式化窗口。把窗口中的文件系统改为f a t32,然后单击开始。 4.使用“资源管理器”,在C盘根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命名为“我的记事本”;将D 盘所有扩展名为.txt的文件复制到该文件夹,简述操作步骤。 1)双击桌面上的计算机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左键双击c盘进入c盘的根目录。然后,右键单击资源管理器窗格中的空白部分,在弹出来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并把文件夹的名字更改为“我的记事本”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及法规测试题.doc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与法规模拟测试 一、判断题(共10 题,题号1-10,请判断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 的符号涂黑,正确涂“√”,错误涂“×”。每题 1 分,共10 分。判断错误每题倒扣 1 分,最多扣至判断题总分为0) 1.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 水面等。( ) 2.1987 年,颁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走 上法制化的轨道。( ) 3.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来提高土地收益的利用方式。( ) 4.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图的比例尺大多是大于1:1 万的;而对于土地利用详细 规划和专项规划,布局调整大多是在大比例尺上进行,其比例尺通常小于l:1 万。( ) 5.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只能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 空闲用地。( ) 6.因为土地使用权划拨的特点是无偿无限期使用,所以支付了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等费 用的土地不属于划拨土地。( ) 7.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是土地市场运行机制的核心。( ) 8.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是土地一级市场,其主要市场活动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 份,将土地使用权按规划要求和投资计划及使用年限,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或开发商。( ) 9.有基准地价的地区,协议出让最低价不得低于出让地块所在级别基准地价的50%。( ) 10.《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 二、单项选择题(共40 题,题号1~40,每题有a、b、c、d 四个备选项,其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请选择并将答题卡相同题号对应的字母涂黑。每题1 分,共40 分。选错不得分,不倒扣分) 1.《土地管理法》规定,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不包括( )。 a.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b.工矿用地 c.交通水利设施用地 d.农田水利用地 2.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为70 年,原土地使用者使用20 年后转让,受让 人的使用年限只有()年。 a、20 b.30 c.50 d.70 3.土地上承租人投资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归( )所有。 a.国家 b.出租人 c.承租人 d.出租人和承租人共同共有 4.( )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 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a.1960

土地管理专业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土地规划、测量、地籍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等 土地资源管理学专业考试相关知识(事业单位考试专用)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 个方面)(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3S 技术:GIS、RS、GPS)3景观生态分析方法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地学因素填空主要是一种区域性因素地学因素往往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的重新组合分配土壤要素特征分析有 7 个指标土壤剖面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肥 可容性盐类土壤 PH 植土壤石灰质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水(降水)三个方面。、温(热量)评价某一地区的太阳辐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衡量热量特征的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无霜期在农业上较有意义的温度衡量指标有:≥0℃农耕期;≥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又称活动温度;≥15℃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积温: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 0℃、 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与制度 §1、1 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一.建筑法——《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 1.建筑许可 ①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与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②申请施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 a)已办理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 b)在城市规划区里的建筑工程,已取得规划许可证; c)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d)已经确定建筑施工单位; e)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 f)有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具体措施; g)建设资金已经落实; h)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她条件。 ③施工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建设单位应自领取许可证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延期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既不 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延期超时的,许可证自动废止。 ④在建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自中止施工之日起1个月内,向发证机关报告,并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⑤批准开工的建筑工程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6个月的,应重新办理开工报告批准手续。 2.建筑工程承发包 ①联合承包:联合承包的各方对承包合同承担连带责任,并应按资质等级低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将共同 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 ②除总承包合同已约定的分包外,须经建设单位认可; ③但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她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全部转 包给她人;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④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总承包合同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分包合同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 与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3.建筑工程监理 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 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群防群治制度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 第1课《算法基础知识》教案

第1课《算法基础知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节课内容包括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算法的优化等方面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提取问题形成算法描述、掌握流程图的概念,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算法意识,能够运用算法相关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看商品猜价格”的游戏或者其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入手,提炼出算法的概念,即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讲解时,不可简单地一句带过,可以多举实例或利用课件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引导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出来。其中,自然语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对于流程图,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烧水泡茶”的实例,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理解算法优化的意义。这样,学生在对算法已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更容易掌握算法的优化。这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举出算法优化的例子,引导他们做个细心的人,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以及通过算法优化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最后给出两个练习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描述算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 (2) 能够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3) 能够对算法进行择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设计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分析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看过《幸运52》,其中有个游戏“看商品猜价格”找位同学来说说这个游戏规则。 生:主持人给出一款商品,由游戏者来报价,如果给出的价格高出实际的价格,主持人就说高了,游戏者继续报价,直到报出正确的价格。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下这个游戏,找两位同学分别来扮演主持人和选手 出示商品,价格在0~8000元之间 解决这一问题有哪些策略?哪一种较好? 解:第一步:报4000 第二步:若主持人说“高了”,就说2000,否则,就说6000

windows7入门教案

课题名称: Windows 7入门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 (2)了解Windows7桌面的组成,能够描述Windows7图形操作界面的功能和特点。 2.操作技能目标 (1) 具有启动和退出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技能。 (2) 能够对桌面进行简单的个性化设置,如添加图标、添加桌面小工具、改变桌面 背景、设置“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等。 (3)熟练掌握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 (4) 会使用“帮助和支持中心”觬决问题。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掌握操作系统的正确启动与退出操作方法。 (2)认识操作系统桌面各操作对象的属性。 (3)掌握菜单、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 2.教学难点 (1)设置个性化桌面。 (2)“windows帮助和支持”命令的使用。 3.教学策略 现在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计算机,对操作系统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要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中,通过完成任务,介绍Windows 7的功能、Windows的图形操作界面及其特点,认识窗口和对话框以及菜单和工具栏的功能和操作。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 是什么 介绍正确启动计算机的方法。 通过投影演示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课堂小节: 本课学习了如何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系统;如何设置桌面:包含各种图标和任务栏、开始菜单的设置,认识了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如何操作对话框和窗口。 其中熟悉和掌握窗口与对话框的基本操作方法是本节课重要内容。此外还能够通过“帮助和支持中心”来解决计算机中遇到问题。

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全国土地估价师考试试卷(1)土地管理基础知识 此部分由100道标准化试题构成,每一道题后有三或四个备选项,请将你认为正确的一个选项的代号填在空白处,每题1分,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1.土地的供给可分为_______。 A.弹性供给和元弹性供给;B.国家供给和社会供给;C.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D.划拨和征用 2.土地资源的总供给受______能提供的总量限制。 A.地球表层陆地B.地球表层空间C.地球表层空气D.地球总面积。 3.土地关系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上人们在利用土地过程中发所生的______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地C.地与地D.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 4.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______理论的。 A.土地使用B.地租C.价值 5.地价税是以______为课征对象。 A.土地B.地价C.土地所有者D基准地价 6.田赋是以______为课征标准,按年定期征收的一种土地税。 A.田地面积B.田地C.土地收益D.田上赋税 7.《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是______在1987年4月1日发布的。 A.国务院B.农业部C.国家土地管理局D.国家税务总局

8.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______递减。 A.平均报酬B.总报酬C.边际报酬D.临界报酬 9.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是 A.均不受限制的B.均受一定限制的C.所有权不受限制,使用权受一定限制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______改革。 A.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B.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11.地籍最早是为______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A.产权B.不同用途C.征税D.土地估价 12.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______两部分工作。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条件调查C.地籍测量 13.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一级地类共有______个。 A.10 B.6 C.8 D.7 14.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______调查,以及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A.界址认定B.权源C.权属性质D.土地面积 15.土地登记的主要内容中的"土地位置"是指土地的______。 A.座落B.四至C.座落和四至D.土地所处地段的优劣

(一)1.1 第1课时 算法的概念

课下能力提升(一) 一、题组对点训练 对点练一 算法的含义及特征 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算法的步骤是可逆的 B .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C .设计算法要本着简单方便的原则 D .一个算法不可以无止境地运算下去 解析:选A 由算法定义可知B 、C 、D 对,A 错. 2.下列语句表达的是算法的有( ) ①拨本地电话的过程为:1提起话筒;2拨号;3等通话信号;4开始通话或挂机;5结束通话; ②利用公式V =Sh 计算底面积为3,高为4的三棱柱的体积; ③x 2-2x -3=0; ④求所有能被3整除的正数,即3,6,9,12,….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选A 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①②都各表达了一种算法;③只是一个纯数学问题,不是一个明确步骤;④的步骤是无穷的,与算法的有穷性矛盾. 3.下列各式中S 的值不可以用算法求解的是( ) A .S =1+2+3+4 B .S =12+22+32+…+1002 C .S =1+12+…+110 000 D .S =1+2+3+4+… 解析:选D D 中的求和不符合算法步骤的有限性,所以它不可以用算法求解,故选D. 对点练二 算法设计 4.给出下面一个算法: 第一步,给出三个数x ,y ,z . 第二步,计算M =x +y +z . 第三步,计算N =13 M . 第四步,得出每次计算结果.

则上述算法是( ) A .求和 B .求余数 C .求平均数 D .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解析:选D 由算法过程知,M 为三数之和,N 为这三数的平均数. 5.一个算法步骤如下: S 1,S 取值0,i 取值1; S 2,如果i ≤10,则执行S 3,否则执行S 6; S 3,计算S +i 并将结果代替S ; S 4,用i +2的值代替i ; S 5,转去执行S 2; S 6,输出S . 运行以上步骤后输出的结果S =( ) A .16 B .25 C .36 D .以上均不对 解析:选B 由以上计算可知:S =1+3+5+7+9=25,★答案★为B. 6.给出下面的算法,它解决的是( ) 第一步,输入x . 第二步,如果x <0,则y =x 2;否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如果x =0,则y =2;否则y =-x 2. 第四步,输出y . A .求函数y =????? x 2(x <0),-x 2(x ≥0)的函数值 B .求函数y =????? x 2(x <0),2(x =0), -x 2(x >0) 的函数值 C .求函数y =????? x 2(x >0),2(x =0), -x 2(x <0) 的函数值 D .以上都不正确 解析:选B 由算法知,当x <0时,y =x 2;当x =0时,y =2;当x >0时,y =-x 2.故选B. 7.下面给出一个问题的算法: 第一步,输入x . 第二步,若x ≥4,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

详解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

能够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成为了许多电脑用户的一大喜悦之事,相比之前的Vista系统,windows7系统真的是好看了,快了,好用了,但你是否担心自己的windows7系统就像新安装其他Windows系统一样仅仅是刚开始运行飞快,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就会导致效率越来越低呢想要保持自己的windows7系统一直运行如飞并非是难事,下面将介绍十个有效的小方法帮助你保持windows7的高速度,放心非常简单,老少皆宜! 1. 加快windows7系统启动速度 正在使用windows7操作系统的用户也许已经有明显感受,windows7的启动速度的确比Vista快了很多,但你想不想让它更快一些呢来吧按照我说的做。微软windows7仅仅默认是使用一个处理器来启动系统的,但现在不少网友早就用上多核处理器的电脑了,那就不要浪费,增加用于启动的内核数量立即可以减少开机所用时间。非常简单,只需修改一点点系统设置。 首先,打开windows7开始菜单在搜索程序框中输入“msconfig”命令,打开系统配置窗口后找到“引导”选项(英文系统是Boot)。

windows7拥有强大便捷的搜索栏,记住一些常用命令,可以让你操作起来更快捷。 点击“高级选项”此时就可以看到我们将要修改的设置项了。 勾选“处理器数”和“最大内存”,看到你的电脑可选项中有多大你就可以选多大,这里所用电脑最大就支持将处理器调整到2,可能你的机器

会更高(处理器数目通常是2,4,8), 同时调大内存,确定后重启电脑生效,此时再看看系统启动时间是不是加快了。如果你想要确切知道节省的时间,可以 先记录下之前开机时所用时间做详细比较。 2. 加快windows7系统关机速度 上面教大家加速windows7系统的开机,那自然关机也是可以加快速度的。虽然windows7的关机速度已经比之前的 Windows XP和Vista系统快了不少,但稍微修改一下注册表你 会发现关机会更迅速。 还是在windows7系统的开始菜单处的搜索框中输入“regedit”打 开注册表编辑器,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土地管理基础知识: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已由1997年末的17.6平方米提高到2002年末的22平方米,则这期间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年平均增长.【2004年考试真题】 A:4.6% B:3.8% C:5.0% D:5.7% E:土地 2、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有__。 A.城市市区的土地 B.城市郊区的土地 C.农村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D.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滞地以及其他土地 E.国家已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3、根据作物吸收肥力的难易程度不同,可将土地肥力分为()。 A.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 B.经济肥力和有效肥力 C.经济肥力和潜在肥力 D.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4、某企业出资150万元购建一厂房,预计可使用20年,净残值为10万元,若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月折旧额为万元。 A:7.00 B:1.25 C:14.94 D:0.58 E:土地 5、A市两个定级单元B、C的级别分别为5级、6级;D市的某个定级单元E 的土地级别为4级,关于B、C、E三个定级单元土地质量比较正确的判断是。A:E<B<C B:C<B<E C:C<B,B、C与E不可比 D:B<C,E与C不可比 E:合法性 6、目前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用地的获取方式以为主.【2007年考试真题】

A:行政划拨 B:招标出让 C:拍卖出让 D:挂牌出让 E:土地 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 B:规定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C: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 D: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E:土地 8、某宗地(丘)有5个界址点,其坐标分别为11(5,1)、J2(6,1)、J3(4,4)、J4(2,2)、J5(3,1),则该宗地的面积数值为.【2006年考试真题】 A:6.5 B:7.5 C:13.0 D:15.0 E:土地 9、下列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比例最大的是用地。 A:居住 B:工作 C:商业 D:绿地 E:时间因素 10、以下__方法不适宜地租量的求取。 A.从房租中分离出地租 B.从地价中求出地租 C.从土地开发成本中求出地租 D.用类似剩余法的方法求出地租 11、根据《农用地估价规程》,农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可以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A.级差收益测算法 B.样点地价平均法 C.定级指数模型法 D.标准田法 E.样地法 12、市场比较法以替代关系为途径,所求得的价格称。 A:收益价格 B:替代价格 C:比准价格 D:等同价格 E:合法性 13、预收账款是按合同规定向购买单位预收的货款,它属于__。 A.长期负债 B.或有负债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课前准备: 一主要思考: 1土地管理的概念; 土地管理的概念可以这样描述,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其本质是对土地的行政管理。这一概念包括6个方面的含义: ①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②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③土地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④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管理土地。⑤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⑥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特别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 2征地和转地含义,土地征用费的构成;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土地转让有两种情况: 1、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有偿的是买卖,无偿的是赠与或遗赠。土地转让行为只能发生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里,我国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土地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因而不允许土地转让。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受让人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而所有权仍属于国家或集体。 2、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土地转让指承包人自找对象,由第三者代替自己向发包人履行承包合同的行为。转让的合同内容虽无改变,但是变更了承包人,终结了原承包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确立了受让人与发包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承包方与第三者应订立书面协议。 3批地的含义和供地的方式; 土地供应的含义及土地供应的三种基本方式 土地供应关系到政府的房地产调控、关系到国有土地的有效利用,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那么,土地供应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供应方式又有哪些? 土地供应 土地供应指地方政府第二年准备投放到土地市场上以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数量,以及土地的位置、用途、土地规划利用条件等内容的总称。 供地方式:

win7旗舰版完全操作教程

一、Windows键+ 空格键“Space” [作用]:透明化所有窗口,快速查看桌面(并不切换) [快捷键]:win+空格 [小结]:当你打开了很多程序窗口的时候,这招非常有用,而且桌面还会有华丽的光影效果哦。没用过的赶紧试试先查看图片 二、Windows键+ D [作用]:最小化所有窗口,并切换到桌面,再次按又重新打开刚才的所有窗口 [快捷键]:win+d [小结]:这个功能在以前的系统里是都有的,只不过win7的显示桌面放到了任务栏的右下角了(就是最右边的那个长方形小条) 三、Windows键+ tab键 [作用]:传说中的3D桌面展示效果 [快捷键]:win+tab [小结]:记得本区应该有一个帖就是关于这个效果的,不过感觉这招最简单了 四、Windows键+ ctrl键+tab键 [作用]:3D桌面浏览并锁定(可截屏) [快捷键]:win+ctrl+tab [小结]:见识了它的效果想留个图,win+tab是办不到di,win7说了-- I can! 五、Windows键+ 数字键 [作用]:针对固定在快速启动栏中的程序,按照数字排序打开相应程序

[快捷键]:win+数字(1-9) [小结]:吼吼,这个功能爽吧 六、Windows键+ P [作用]:打开“外接显示”的设置窗口 [快捷键]:win+p [小结]:办公室一族,对这个功能肯定不会陌生吧。对了,接投影仪快速切换,嘿嘿。七、Windows键+ X [作用]:打开“移动中心”设置窗口 [快捷键]:win+x [小结]:设置窗口里包括显示器亮度控制、音量控制、笔记本电池监控、Mobile手机同步设置、外接显示器管理...等多种功能 八、修复系统默认文件关联 [作用]:修复系统默认文件关联 [快捷键]:无 [小结]:当我们无意中破坏了系统默认的文件关联,这招就派上用场了。win7下可不像winxp 那样容易修改文件关联的,不信?试试*_* [操作方法]:开始->cmd,按如下格式输入assoc.XXX=XXXfile XXX代表文件类型,比如修复TXT和BAT的文件关联,命令就是assoc.TXT=TXTfile 和assoc.BAT=BATfile 九、关闭系统休眠功能 [作用]:关闭系统休眠功能 [快捷键]:无

2008年《土地管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第1题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之一。() 第2题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协调,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 第3题建设用地是指已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第4题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包括持有公司lO%以上股份的股东。() 第5题土地使用权是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权利。它具体表现为土地使用人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出租权、转让权和抵押权。() 第6题建设用地具有土地利用逆转相对困难性特征,所以不要轻易将建设用地转为农业用地。() 第7题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较少和公司规模较小,可不设董事会,只设一名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同时,可不设监事会。() 第8题由于在物理形态上房屋不能离开土地而存在,因此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是不可分的。() 第9题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第10题农用地转用批准权属于国务院,而征用土地权限属于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的先由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再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和建设用地划拨。( ) 第11题土地出让合同中所规定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条件由出让方制定。( ) 第12题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第13题国家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建设,乡镇企业、农村居民建房,占用耕地的都必须履行开恳耕地的义务,但国务院批准免除的例外。() 第14题建设用地政策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 第15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层次的规划体系。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规划按行政区域分为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级、县(市)级和乡(镇)级5个层次。() 第16题建设用地区位的优劣可以随着周围环境和土地用途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土地区位的相对性。() 第17题土地政策的政治性是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符合其阶级要求的土地制度而制定的。()

1《算法的概念》第一课时

1.1.1-1《算法的概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4.会写出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教学重点:1.通过实例体会算法思想,初步理解算法的含义;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判断一个数为质数和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算法设计.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教材2-3页) 二.生生交流,合作学习(讨论引例,例1) 引例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②①121 2y x y x 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消元的思想,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消元的方法,下面用加减消元法写出它的求解过程. (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演练) 解:第一步,②-①×2得5y=3;③第二步,解③得y=3/5;第三步,将y=3/5代入①,得x=1/5,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5351y x 评注:1.以上求解的步骤就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2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引例2:写出求方程组()012212221 11≠-???=+=+b a b a c y b x a c y b x a ②①的解的算法. 解:第一步,②×a 1 - ①×a 2,得:()12211221c a c a y b a b a -=- ③第二步,解③得 1 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 第三步,将1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代入①,得1 2212112b a b a c b c b x --=.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12211 22112212112b a b a c a c a y b a b a c b c b x 上述步骤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算法, 我们可以进一步根据这一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