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

爱生是教师的天性,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把爱生和育人融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好,管理有序,生气活泼,奋发向上,必定有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善于管理的班主任。

1991年我从铁岭师范毕业,一直在农村小学从事班主任工作,有时候半路接班,也有时从一年一直带到六年的,这期间最深的体会是学生的养成习惯至关重要。小学生的养成习惯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

首先,谈一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

1、学会倾听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这个习惯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如何做到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老师请教,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这些习惯的养成要靠老师的智慧,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及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灵活机动的教学,让你的课堂生动有趣。低年级采用讲故事,编口诀,中年级要和家长联合,在家督促,在校检查等方法,高年级家长,老师,学生联手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2、敢于提问,与人合作的习惯

这个习惯的养成要靠老师的陪养,首先老师要宽容,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敢表达,原表达,设计好每节课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让他们能回答上来,注意同座交流,小组交流,这样长期训练,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3、自主读书,认真书写的习惯

这个习惯的养成要靠家长和老师的引领,由于我在农村学校,这一习惯主要靠老师,首先要抓住语文教材,农村孩子的资源是有限的,每学期30篇课文,就是最好范文,让他们熟读成诵,归类积累,规定的书目,条件好的买一本,然后全班流动,逐渐扩大阅读量,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达到农村孩子也能形成自主读书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从一年级就要抓好,要注意写字姿势的培养,拿笔姿势的培养。

小学阶段还要养成自评互评,搜集资料,动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都要靠老师的引领,家长的督促逐渐养成。一个学生如果能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他今后的学习就不成问题了,这个孩子也就不可能辍学了,我本人感觉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还是他不会,成绩差,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为了不让孩子辍学,小学老师还是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吧。

其次,谈一谈我是如何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

常言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足以见得学生的习惯养成有多么重要。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举止文明,诚实守信;2、尊重他人,守时惜时;

3、懂得感恩,勤俭节约;

4、遵守秩序,勤于动手;

5、锻炼身体,

讲究卫生。由于我一直在农村小学,有工作单位的家长都不多,孩子们养成的坏习惯改正起来很困难,我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些方法:

1、严肃校规校纪,中小学生守则。让学生知道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要天天说,树榜样,多鼓励,少批评,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渐养成。

2、运用教材资源,及时进行说教,传播正能量,通过读书来进行说教,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靠老师适时地把自信,希望,善良和宽容的赞美播种在学生心窝里,处理学生的问题,头脑要冷静,言行要谨慎,行为要合法。老师应当自觉地融入学生之中,想学生之想,乐学生之乐,以民主的思想,真诚的语言,赏识的眼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一句温馨的鼓励,在孩子心理,是希望的火种,将会燃起孩子追求进步的火焰。孔子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融入学生中,用自己的言行,爱心,来影响学生,长时间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学生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要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师。

接下来说一说我是如何管理班级的

一、如何做一位轻松快乐的班主任。

要想教师工作轻松快乐,首先得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小学教材必须贯通,数学能抓住知识点,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思维,从而形成习惯,所有的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清楚知道是怎么得来的,从而会用。语文注意积累,习作注意模仿,课文注意感悟,

教给必要的识字,阅读,习作方法,逐渐形成能力,从而形成习惯。我是采用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进行教学的,让尖子生吃饱,中等生吃好,下等生不饿的原则进行教学,不体罚,不讽刺,不挖苦,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采用好帮差模式,形成小组,分座时,就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安排,同学之间交流起来比较容易,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这样在小学阶段就不容易出现差生了,长期坚持,打好基础,到中高年级,他们就形成了爱问,爱交流的习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难的问题上,他们一商量讨论也就解决了,从而形成一个爱学习,团结合作的班集体,到了中高年级,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的成绩好了,你的工作就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家长也看到了孩子将来考学的希望,这样一来,你所有的工作开展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你也就会每天快乐,不必为有差生而烦恼了,我从事农村班主任工作25年了,接手的班级成绩都很好,自己从一年带的班级,每次市里抽查检测都能排进前三名。多名学生考入了名校,出现了3个研究生,有一个班50%上大学,有一个班23人,只有两人没考上高中。目前这个班级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二、管理好班级,因材施教。

我就是一个乐观的人,说话比较风趣,学生比较容易接近,我还是一个生么活动都比较喜欢的老师,作为一个师范毕业生,体、音、美都应该通一些,正是有这些基础,还为了适应将来这些学生就业的需要,我就有意识去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比如说,学生吃午饭的问题。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比较任性,挑食是常有的事,家长也管不了,但是他们都比较怕老师,最开始,先讲道理,什么营养要均衡呀,什么要适者生存呀,一部分同学能听,还有极个别不听的,那没有办法——强制,比如我班的张茜,肖瑶,郎岱岳等,靠老师的强制,肖瑶吃青菜了,郎岱岳吃茄子了,张茜能把该吃的饭吃了。经过几年的管理,我们班同学个个身体健康,改掉了浪费粮食,挑食的习惯,比同年部同学的身高高出很多,这也是做了一件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再比如,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我都精心布置,严格要求,细心指导,几年来,我班的了各种奖项,六年体育达标考试全通过,还有好几名优秀的,市运会上,也成绩突出,音乐也是人才济济,有的会唱,有的会跳,还有的弹得一手好钢琴,美术在市长杯技能大赛中也获奖,正是由于老师的正确引领,我班才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习惯,他们在一起从不打架骂人,就像一家的孩子一样,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对学生要分层次教育,对那些特聪明的孩子加强对知识的延伸,让他们更有发展,将来上更好的大学,同时加强品质教育,由于他们天资聪慧,往往有一种骄傲自大的感觉,这一点在我班肖瑶,张诗曼身上表现特别突出,老师及时批评引领,现在这两个同学不但学习特别优秀,也学会了与人合作,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的好品质,这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终身受益,对那些胆小,不爱发言,单亲缺少关爱,母亲精神有问题,缺少沟通的孩子,比如:张茜,贝馨,尚

诗雨,李博等同学,我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多鼓励的办法,让他们在班级中担任一些工作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张茜贝馨担任值周生,尚诗雨领同学做眼保健操,李博担任小组长等工作,让他们多表达,现在这些孩子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成绩也很好。对那些学习特殊困难的同学老师采用个别辅导,一帮一,结对子等方法。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千丝万缕的,要把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放在首位,要想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需要学识、智慧、爱心、责任心。万丈高楼从地起,一定从入学开始,就做好学生的习惯养成工作,当习惯形成后,你就是快乐的,真是应了那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调兵山市第七小学

董丽晶

2015.12.20

以爱育人 立德树人

以爱育人立德树人 王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而且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弘扬“以爱育人,立德树人”的科学精神,把崇高的师德播撒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以爱心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以“热爱教育”为事业标杆 热爱教育,忠诚党的事业。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在教育教学中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言行,奉公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做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我们教师应该率先高举“知荣明耻”的大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充分展现教师高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赢得学生的尊敬甚至崇拜。同时要关心集体的发展,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不再是一个教死书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借鉴,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会反思,与同事的合作中对话成长,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学相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以“奉献师爱”为育人目标 德育为先,坚持正确育人。“德”与“才”作为人才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不是平行、并列的,德更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因而学生成长的首要前提是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感恩观、劳动观、法制观,热爱真善美,痛恨假恶丑,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开创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 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楷模。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学生学习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爱心呵护,教导学生成长。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崇高的师爱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品德的困难生,更要多给他们一

热门-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 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最好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

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在家里也有个好的环境教育呢? 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要是学生 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 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朵花,从种子到开花,需要很长的过程。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一个好老师影响孩子,也就是三年五年的时间。家长影响孩子是一辈子,家长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老师和家长是合伙人,应同心同力。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左右手,缺一不可,家长的心里要有这样一个坚定信念,孩子的成长,我的责任。所谓教育孩子,就是大人陪孩子经历一场与困难挑战的旅程。父母的光芒决定孩子的高度和温度。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20-2021年度科研团队培育项目申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20-2021年度科研团队 培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推进科研创新团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支撑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科研团队培育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为依托,以推动学科建设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结合省市战略发展需求和重点领域支持方向,进一步凝练学术方向,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建成一批结构梯队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群体和人才队伍,以支撑学校学科发展和高端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学科水平。 二、资助方式 2020-2021年度科研团队培育项目按照先入库后资助的方式进行,入库后,学校将不定期组织实地考察,最后结合建设情况进行立项资助。 三、资助额度 每个团队培育项目拟资助金额不超过30万元,其中理工科科研团队可另外申报不超过20万元的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等。 四、政策扶持

获得入库培育及立项资助的科研团队将按照《关于推进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给予政策倾斜和扶持。 五、经费管理 科研团队培育项目经费管理按照《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校内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六、建设期限 科研团队的建设周期为3年,实施时间以正式入库公示时间为准。 七、申报条件 (1)科研团队人员要求 团队负责人:要求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能力,近5年(2015年4月-2020年4月)至少主持过1项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项目;具有较高的战略眼光和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能够有效拓展校内外资源,为团队成员提供良好的发展和成长机会。 团队成员:要求在建设期内至少具有5名以上稳定的核心科研骨干(不含学生),且有共同开展项目的经历;在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呈现一定的梯队和层次;在专业结构、研究方向等方面聚焦某一领域,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团队,团队资助及管理以团队负责人所在二级单位为准。 (2)科研团队应有前期研发基础,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固定的科研平台场地支撑,研发设备、研究条件较为完善。

“关爱学生”——师德教育案例

“关爱学生”——师德教育案例 答: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赞誉,也给了教师一份重任。做老师的有时候都这样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太有个性,太冷漠挑剔··· 案例: 结合这几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有的学生在平时表现出学习习惯差、学习缺乏自信、上课时常走神等情况。同学周某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每次轮到他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嘲笑他;他的作业也存在很大问题,字迹潦草,错误率较高,上课做小动作。于是我对他的平时举动特别关注,发现他上课与下课时的状态完全不同。他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针对他的这些特点我也采取了一些相应地措施。例如:上课经常提问他,但是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一旦他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下课抽空就找他谈话,了解他的爱好,并鼓励他进行深入研究。在了解到他对语文非常感兴趣时,就给予他额外的辅导。不久,他的语文学科上课效率明显提高。然后,我不定期找他谈话,了解他学习方面的方法,并引导他将这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应用于其他相关科目。这样一来,不仅语文课是这样,其他科目的上课情况也有了变化。一段时间后,我从其他任课老师那儿了解到,他上课时发呆、回答含糊的情况有了明显地改善,同时,在他比较喜欢的语文考试中成绩有了一定提高。虽然,从整体成绩来说,他的进步并不明显,但可以看到他在上课和作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案例分析: 宽容是教师思想境界的标尺,也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展示。对于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兴趣和力量,相信他们都能成为有用的人。从案例中我们知道这位学生由于自身的个性给教师出了许多难题,让老师颇感头痛。但是作为一位教师也要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即攀登这座已经布满荆棘的心灵之山,教师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适时的给予支持、给予热情、给予诚恳的帮助重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充满信任和期望的目光,一句和蔼可亲的话语都会在学生的心中掀起感情的波涛。 通过这个成功的案例,我又一次感到了激励和关爱的力量。我们是教育者,但是我们应该用教育家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不要只看到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对学生严加训斥。我们要更多的看到学生的优点、长处,“蹲下来”和学生促膝谈心,久之,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用关爱和激励去唤醒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吧,相信他们都能成才!! 天津市河头学校梁强 2012.10.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心得体会]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心得体会]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对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校园实习阶段虽在任教老师的引导下,让我们肤浅或者说是理论地了解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但从开始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发现你遇到的的问题远远地要多于书本.在这个题目也是当下我们这些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在此基础上又如何做到创新育人? 在我看来立德树人说的大点就是育人为本,学校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坚持面向人人,关注个体差异,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决定方向,理念指导行动,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保障了学校各项改革的正确方向和目标的达成. 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就是说能够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为主体,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基础学习的基础阶段,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肩上的责任不言而喻. 记得在作为学生的过程中,我的音乐老师们进行了大学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我们这届算是很福利,有幸学习课程改革后的精品课程,这个课程要求我们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并且提高的是对视唱练耳的要

求,而且整堂课并不会很死板,总是在听、唱、动等环节中结束了一堂课,这也让我对声乐这门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从学习到现在工作,幼儿教育也在进行改革,从以前的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分领域的将掌握能力、习惯、等,到现在的注重综合课程以及一日活动的设计,并且做到创新教学,最大限度的引导幼儿全方面发展.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我们要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活动精神来要求我们自己.建立正确的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课堂上,我们要带着情感去组织活动, 真正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我树立起了终身的理念,随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对的起家长、那群孩子们,对得起学校,也对得起自己! 亲,学前网为您推荐了以下选购商品哦!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 德江县八一爱民学校李淑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番思考,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仅以此文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点浅薄见解: 一、“立德树人”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关于立德树人,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如是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没有先进价值体系的引导、凝聚、支撑,没有主流信仰信念,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之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

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既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努力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有利契机,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学科德育”要解决的是“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推进“学科德育”需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让各学科的教师都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 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健全人格是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育。 党中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 二、学校如何实施“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设校园文化 ①每所学校都要在显目位置展示自己的校训,把“立德树人”放

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规定与细则

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规定与细则 根据《湖南科技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及《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汇编》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实际情况以及2019年研究生培养方案,学院全面梳理了研究生培养环节管理规定与细则,方便导师及导师组完成各培养环节指导工作: 第一条:导师负责制 按照《湖南科技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文件精神,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和导师组负责制原则,指导教师要求全程参加研究生各培养环节工作。 1)要求导师及导师组平均每两周开展1次研究生学术活动(包括研究进展汇报、项目研讨及学术交流等),各导师或导师组每学期末提交《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日志》给学院研究生办(日志本封面注明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名单)。 2)导师有责任参加研究生各环节指导,若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培养环节工作,须由本人请符合条件老师代理完成本人的培养环节工作。 第二条: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我院博士四年制,硕士三年制。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要求入学初完成,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选课不到5人的课程(博士课程3人),要求学生重新选课。 第三条:博士资格考试。 第二学期末完成。由学院组织,专家组不少于3人,由相关教授职称专家组成,导师要求参与专家组,但不能任组长,组长由学院另安排博导担任。提交《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记录表》。 1)博士生资格考试考查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审核博士生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及课程学习考核成绩;考核博士生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了解情况;根据本专业博士生所应该具备的学科知识,考核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博士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科研素质和科研作风,并考察其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工作态度等。(学生用PPT汇报) 2)博士生资格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口试或答辩的形式进行(我院采用答辩形式),资格考试专家组根据资格考试和平时学习情况做出综合评定、写出简要评语和给出最终成绩(通过、不通过)。 3)考试结果处理。资格考试通过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通过者,予以退学。如因特殊原因第一次资格考试不通过者,可在半年内申请重考一次,重考仍未通过者,终止论文工作,予以退学。 第四条:学位论文开题。 第三学期末完成。由导师及导师组负责,要求导师组专家不少于3人,研究生向专家组做公开形式的开题报告;提交审定的《开题报告》和《开题记录表》,工程硕士要提交《实验(设计)报告》。开题报告未通过者,可在首次开题后三个月内重新向专家组作开题报告。开题通过一年以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1)博士生开题前应阅读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近5年发表的文献120篇以上,其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师德案例

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师德案例 教师是立校、强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从事的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培养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和人格、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和准则。加强教师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准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那么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有良好的师德,要看教师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师德在进行正面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在教学工作中是怎样注重师德建设呢? 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常言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思想硬,工作作风正派,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我们的言行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先做到;平时上课从不迟到早退;对学生不搞偏爱,偏爱有损自己的形象,更加有害班风,污染学生的心灵,使自己的言传身教失灵。工作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同志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即:“公、诚、勤、朴”四个字。公平待人,真诚朴实,克服权威思想,防止自己说了算,要发扬民主作风,严禁体罚学生,对学生违纪行为耐心说服教育,让其做自我批评,自我激励,善于理解学生,做好善后思想工作。

再工作中做好示范,早操与学生一起出操,课外活动一同参加。实践证明,身教比言教更能产生影响。 二、把爱心献给孩子。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老师的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进而转化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在力量。尤其是淘气顽皮的孩子,老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自己的新温暖孩子的心。我担任的班级,有个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来校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来了,不是拿同学的书,就是把同学的本装进自己的书包,每逢集日不到校。我三番五次的家访,家长说拿他没办法。后来我就常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开导,渐渐地他有好转,也不旷课了,我随时找他谈心,说班上今天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你想做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还是想做一个调皮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变成了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这时我的心情无比欣慰。 教师的师德是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的爱是滋润孩子心灵的甘露,是哺育孩子成长的阳光和清泉。我要用良好的师德和无私的爱为祖国培养出才德兼备的人才。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3篇

立德树人,就要提升业务素质,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院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是整理的几篇关于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 立德树人心得体一 汉代学者杨雄说:“师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做好教育者,当好学生的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呢?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有爱心,才能接受、包容学生。我们一接班,就会发现,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脏兮兮的,像丑小鸭,有的任性,有的孤僻;有的娇生惯养,自己说了算,不听话,不合群;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跟爷爷奶奶过的,他们古板,不合时。加之心脏病、癫痫、脑瘫的,真实状况时时有,就看你有没有爱心。有爱心,就会包容、接纳他们,对他们循循诱导,像园丁那样,修枝剪叶,尽善尽美的展示他们的美,你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爱心,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我们要俯下身来和孩子说话,千方百计的接近他们,接近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维。把它们的问题当着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有爱心,我们多了些欢笑,少了些误解;有爱心,孩子们多了些信任,少了些冷视;有爱心,家长多了些放心,少了些担心。 爱心是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我说过“我们的工作有别于工人,工人少生产几个零件,少拿一点工资;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班学生,不认真工作,误的是一代人”.有爱心,就有责任心。 “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我们在鲜花盛开的时节,用博爱从事着阳光下伟大的教育事业。“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在教育的天地里,爱心滋生着工作的责任心,润滑着师生的甜美关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师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师爱是学生成才的摇篮,让我们用师爱去点燃火种,让我们用师爱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心得体二 听名师讲座有感:立德树人 来到武大的日子,在深刻领会各位名师的讲座精神之后,更加坚定了在平凡岗位上静下心来教书,潜心育人的执着信念。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认为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立德树人

新时代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只有做到立德树人,以德为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

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让

关爱学生 甘于奉献

关爱学生甘于奉献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思想上进,工作积极,勇于开拓,富于创新。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搞好班主任工作,自觉服务从工作安排,是我一贯的作风。自作为一名班主任以来,我以对人民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酷爱,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的干、使劲的拚,默默耕耘,当好强有力的支柱,辛勤耕耘,撑起了一片蓝天。我常用自己的“当好一名慈母,做好一名严你,为好一名恩师”的口头禅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工作,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育人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下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蓦然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我过得既忙碌又充实,普通而又不平凡。 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在心爱的三尺讲台上,我学会了用真情和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和坦诚,去开启学生的心锁。在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郭芝芝的女孩儿,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幼跟着祖父母生活,,10岁的小芝芝自己料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她敏感而内向,自尊心特强,在班里像只离群的孤雁。每次看到她,我的心里都会隐隐作痛。无意间发现她经常在下课期间到垃圾箱里捡拾同学们吃剩的面包、方便面等,才了解到她经常吃不到早饭。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每天上午的课间操时,我都会在办公室里给她泡方便面吃。时间长了,同办公室里的老师、班内的同学们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敞开了爱心之门,方便面、火腿肠、铅笔、稿纸……每天都会被悄悄地塞进芝芝的书包。还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我发现她满脸通红,坐立不安,并不时地用求助的眼神看着老师。我走下讲台,轻轻地询问她怎么了。谁知话没说完。她竟然张口“哇啦”一声,吐了一地,脏物也喷溅了我一身。周围的同学都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我二话没说,就拿来铲斗、拖布把污物打扫干净。手一摸她的额头,才知她生病了。放学后,我把生病的芝芝带回了家,并熬了碗热呼呼的姜汤给她喝,她边喝边流泪边羞涩地说:“老师,这汤辣得我直流眼泪。”我笑着说:“没事,我,慢点喝。喝完后,美美地睡上一觉就没事了。”她睡着了,疲惫和病痛竟使她睡得安稳而香甜。醒来后,她走了,桌子上醒目的稿纸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的内心更痛了,却也抑制不住地升腾起一种无法描述的幸福感。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对学生的爱是神圣而纯真的,是教师爱学生的一种本能,就象母亲爱子女一样是本能的爱。学生一旦体会到了这种真爱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去年,我教的学生中有个孩子叫费镇龙,性格内向、不合群,上课经常无缘无故地傻笑。且经常到网吧里上网,学习差、缺作业严重。班上同学给他起了个“网虫”的绰号,现在,好多同学都已忘了他的正名,只记得他的“绰号”了。能够说,我发现他有不好的瞄头后就已经对他“特殊照顾”,课上盯着他,课下看着他,单独与他交流怎样搞好学习,征求他对自己错误的理解,犯了错误从未在课堂上正面批评过他。班会上严肃告诫大家:同学之间不准起外号,更不准公开喊外号,不管以前有没有,从现在开始,坚决不能有。费镇龙变了,他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我原本认为我就是一堆垃圾,一块废品,在班里我从未有自己的位置,而你帮我说话,给我脸面,我会改正的。”虽然语句不太通顺,虽然有些词不达意,但他已理解到了自身的错误,虽然变化与进步肯定会有反复,但他毕竟已开始了进步。看着他变得干净了的手脸,逐渐整齐了的着装,我怎能不打心眼里高兴呢? 春风化雨花千树,爱心培育幸福花。我播撒着爱心,收获着幸福与快乐。在我校组织的“百名文明标兵”评比活动中,我所带的一个班级里就有20名同学当选。谢怡帆同学的《祖国颂》获衡阳市小学生作文竟赛一等奖;杨迪柯同学写的《我的老师》、肖国翠写的《童年趣事》等文章刊登在衡阳晚报上;在参加中华文化大使比赛中柳仕祺、肖国翠、伍依婷等同学分别获奖。学校雏鹰电视台的小记者、广播员,大都出自我班。看着我培育的幼苗在茁壮

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3、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爱”,一是教师对自身事业的爱;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以自己的生命维系自己热爱的事业,把自己整个身心付给教育对象,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奠定教育成功的基矗 师爱必然表现为“师风”。所谓师风,即教育作风。现代教育倡导教育民主作风。教育民主作风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平等,强调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此,要善于与学生作学术思想的平等切磋,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虚心向学生的长处学习;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作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这是育人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 师德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体现。教师的崇高人格首先体现为爱岗敬业的崇高思想境界。爱岗敬业首先是一种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其次是一种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顽强精神;又是一种勤奋务实、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 具体地说,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其爱岗敬业的人格精神尤其体现为严谨的教风和科学精神。古人云:“人之情,心服于德而不服于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在课堂上每讲一句话,每一投足、一举手,每一个脸部表情,都能体现出其思想作风、道德涵养及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严谨的教风,是培育学生优良学风的先决条件。而严谨的科学精神,指教师的讲课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追踪学科前沿,体现出治学的严谨性。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知识信息量激增,知识创新周期性越来越短,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反映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包括一些学科基本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因而,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有了崇高的人格,确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同时又能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才能践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奉献教育,建功立业。

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3篇

立德树人心得体会3篇 立德树人心得体范文一 汉代学者杨雄说:师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做好教育者,当好学生的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呢?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有爱心,才能接受、包容学生。我们一接班,就会发现,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脏兮兮的,像丑小鸭,有的任性,有的孤僻;有的娇生惯养,自己说了算,不听话,不合群;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跟爷爷奶奶过的,他们古板,不合时。加之心脏病、癫痫、脑瘫的,真实状况时时有,就看你有没有爱心。有爱心,就会包容、接纳他们,对他们循循诱导,像园丁那样,修枝剪叶,尽善尽美的展示他们的美,你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爱心,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我们要俯下身来和孩子说话,千方百计的接近他们,接近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维。把它们的问题当着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有爱心,我们多了些欢笑,少了些误解;有爱心,孩子们多了些信任,少了些冷视;有爱心,家长多了些放心,少了些担心。

爱心是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我说过我们的工作有别于工人,工人少生产几个零件,少拿一点工资;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班学生,不认真工作,误的是一代人.有爱心,就有责任心。 爱是生命的火焰, 没有它, 一切变成黑夜。,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我们在鲜花盛开的时节,用博爱从事着阳光下伟大的教育事业。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在教育的天地里,爱心滋生着工作的责任心,润滑着师生的甜美关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师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师爱是学生成才的摇篮,让我们用师爱去点燃火种,让我们用师爱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心得体范文二 听名师讲座有感:立德树人 来到武大的日子,在深刻领会各位名师的讲座精神之后,更加坚定了在平凡岗位上静下心来教书,潜心育人的执着信念。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认为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严谨治学,坚持言传身教,思想育人,榜样带人。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是关键环节,我们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务实的态度。 树木易,树人难。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

经济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经济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核管理 办法实施细则 根据《AA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北工商研字【2019】8号)、《关于开展2020年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于2020年准备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实行硕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学院成立审核工作小组,负责资格年度审核事宜。符合应具备岗位基本条件要求的教师方可于当年招收研究生,未经审核不得招生。经学院学位委员会研究,制定2020年经济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核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如下: 一、招生导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教育事业,熟悉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善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恪守学术道德;身体健康,作风正派。 2.严格遵守学校有关研究生管理的规定,且正在指导的在读全日制研究生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5名。 3.身体健康,能正常从事科研工作,能认真履行课程教学任务。 4.为确保研究生顺利地完成学业,截止到当年8月31日,年满57周岁的导师不得安排指导当年新入学三年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任务;年满58周岁的导师不得安排指导当年新入学二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任务。当年新聘导师须有协助培养与指导研究生一年的经历,方可安排独立指导研究生。 因年龄超过导师资格规定的年限而又符合人事处规定的延聘条件的教师,需要本人提出认定导师资格申请,学院学位委员会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导师队伍建设情况及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实际情况,审定该教师是否具有招生的导师资格。延聘的导师将在学院公示各学科导师名单中注明,并将说明材料公示,并配备第二导师(副导师)协助指导研究生工作,在延聘期结束之后,其指导的学生转由副导师指导。有关工作量分配等事项由正、副导师协商决定。 5.认真履行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能够按照《AA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规定的导师职责进行履职,且符合其规定的导师考核的各项要求。

教师关爱学生典型材料

教师关爱学生典型材料 姚源友,1975年生,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潜心研究中学语文。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一直认为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重要前提。因此姚源友老师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如既往的用他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他坚信:“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一.以关爱之心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姚源友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工作中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生活中给予他们细致的关怀。在她所教班级的学生中,有一个男同学是住校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课后也总是独自一人默默无语,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经过了解得知,原来该生母亲去世,心情悲痛,再加上姐妹众多,父亲又身有残疾,无力扶养。明白事情经过后姚老师马上组织全班同学为他捐款捐物,并叫同学们课后多和他交流,并把200元的资助住宿生救助款送给了他。当他拿着同学们带着爱心的捐款时,顿时泪如泉涌。此后,上课也积极多了。课后也能主动和同学们交流了,而且只要班级哪个同学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次的经历将教会我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关爱他人,报效社会。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该班有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家庭背景却比较复杂。而且他非常厌学,学习成绩也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几名。一次他在日记里写道:“别人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而我是为了爸爸妈妈被关在学校,对于我来说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去打工。”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可救药”了,但是姚源友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趁着他年纪还小叫他改掉缺点,努力学习,对他以后一定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为此,姚老师多次和该生促膝谈心,以许多名人的成长经历帮他重新树立信心。同时又通过多次家访,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工夫不负有心人,该男生终于慢慢改掉了自己的缺点,认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每每讲到这些事情,姚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三.关爱学生,更尊重学生。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尊重他们的权利、意愿和情感,热情为他们服务。该班有一个全校闻名的“多动症”---吴亮同学,上课坐不住,学习成绩差,课后总是把这个同学来一拳,那个同学踢一脚,而且刚开学就和老师顶撞,同学们不愿和他接触,老师们也都不喜欢他。经过多次教育还是秉性不改。可是经过仔细观察,姚老师发现他既勇敢又鲁莽,既爱劳动又不会劳动;既聪明灵活又粗心大意。于是姚老师针对他的特点就进行了一系列训练:有时叫他帮老师拿杯子倒荼,训练他的认真态度;有时让他整理作业,改错别字来培养他做事要细心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