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分析-中学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余建伟

古典诗词如绝美的天籁,又似千年的佳酿,徜徉其间,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净化,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走向成熟。教学中却发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艰深晦涩,理解起来太难,再加上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平时没有时间诵读和研习古典诗词,体悟不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美,久而久之,学生对古典诗词失去兴趣。这些,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诵读并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美、音乐美、意境美,然后体验并领悟诗人的心灵美。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而且将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趣

成功源于良好的发端。诗词教学中,导入新课运用得精彩,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首先教师自身须充分备课,吃透教材,然后采用新颖灵动、极富情趣的开场白,营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高高兴兴学习古诗词。

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时,我给学生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凄楚哀怨的歌声,直抵学生内心深处,引起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使他们初步理解了诗词的内容,领悟了诗人的情感。

多媒体电教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它的使用具有事半功倍之效。在导入新课环节,放映一段和诗词文本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学生调动视听感官,欣

赏有声有色的图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伸张思维的触角,捕捉到有价值的动态信息,为更好地解读诗词奠定了基础。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赤壁风景图,并播放相关乐曲,恢宏壮阔的画面,浑厚沉重的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赤壁古战场,与词人一起领略长江奔腾浩荡的磅礴气势,聆听惊涛拍岸的轰轰鸣响,何等惬意!

二、反复诵读,其义自见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个体朗读、自由读、分组读、学生齐读,在一节课中不妨交叉进行。教师应对学生朗读进行正确的引导,需要指出的注意事项:一是学生朗读时要心无杂念,忘我投入;二是要读出诗词的韵味,尤其是高低起伏和抑扬顿挫;三是把自身情感融入到诗词中,与诗人对话,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我先示范给学生读一遍,然后找两名同学分别读上下两部分,接着让学生整体齐读。下个环节是对诗歌内容的研习,经过点拨、讨论、探究等几个步骤,学生梳理了诗人的人生轨迹,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脉络。最后进行诵读,“披文而入情”,他们根据诗歌的情感踊跃吟诵,吟诵过程中大多注意到了重音、快慢、强弱,读的声情并茂,读出了几分“醉”意,几许“狂”味。

三、分成小组,合探解疑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扮演引领者的角色,而高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应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展现自我。现在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操作流程常见的是:分成小组,合作探究。诗词教学也不妨采用这种模式。高中古诗词需要关注的几个内容板块: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内容情感。因此,在学习诗词鉴赏时,我首先把班级同学分成五个小组,让每组选择上面的其中之一,然后小组成员组

内讨论疑难问题,归纳整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图。接着分小组展示讨论后的成果,其他小组补充质疑,将知识树搭建起来,提出自己解决疑难、重点知识的办法,做到资源共享。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他们就问题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从而提高了诗词鉴赏能力。

四、知识迁移,拓宽思路

事物之间总是有联系的。古诗词也概莫例外。所以,在关于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教某一首,要实现高效的知识迁移和变式训练,以达到巩固提高、拓宽思路的目的。例如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我引入他的另一首《水龙吟》,让学生就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学生通过认真仔细的分析,找到了两者的相似点,又揣摩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借助这样的迁移比较,不仅锤炼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他们更深入体味辛弃疾其人其词。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是诗人陆游留给我们的至理名言。比如学习了《登高》,不足以窥见杜甫全貌。我们应追寻他完整的生命履历,深入探究他的心路历程,同时结合他的诗作《旅夜书怀》《客至》《咏怀古迹》等,进一步触摸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情感基调,才能最终领悟诗人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作者单位:浙江仙居镇横溪中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