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在摆脱了温饱的长期困扰之后,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为此,人们也就常常以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形象来展现新农村的风采。本文简单总结了农村住宅的特点,指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现状,探讨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策略

新农村的住宅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和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再加上使用功能复杂,因此,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并在设计中认真地加以体现。

一、农村住宅的特点

农村住宅建筑,既是生活建筑也是生产需要,其特点如下:

既是生活用房又是生产用房,要求有一部分室外活动场地和产品、工具的贮藏室;建筑材料应强调以地方材料为主,不能不加分析的套用城市住宅的结构形式。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建筑的地方特色比城镇住宅更为明显。

二、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现状

(一)住房建设缺乏必要的布局规划

缺少村屯建设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差,道路路况不好,造成村容、村貌差的现象,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均建设用地过大,超过规定的

标准。村庄无规划,建筑无设计,队伍无资质,监管无机构。建设各类法规、规程、规范、标准等不适宜农村建设,致使广大新农村住宅建设处于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村庄日益外延,空心村比比皆是,既浪费大量土地,又难以公用设施配套,这些都无法保障农村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农民住房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

目前,农民住房布局不尽合理,形式单一,功能落后,浪费严重,是农村建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建房大多数是自己摸索着建,房子虽一次比一次好、一家比一家好,但住宅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等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新换代速度快。同时,有的农户生活用房和生产用房常常合二为一,卧室里存放粮食、杂物,住宅连着畜禽养殖等生产用房现象到处可见,严重影响卫生状况的改善。

(三)农村住房缺乏质量认定,建房质量整体欠佳

目前,农村修建住房一般都是凭借经验和建筑施工常识进行,整个建房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工程质量认定,农民建房几乎都没有正规设计图纸,施工队伍大多是个体工匠组成,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专业水平低,工艺落后,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加之部分农户建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质量较差,导致安全保障系数低,抗灾能力较差。

三、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

(一)新农村住宅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

优秀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对于村容村貌整治具有重要的先导

作用,对改善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随意建设、模仿严重的状况,对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起到积极作用。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短缺性;新农村规划应该以土地的集约使用为宗旨,以节约尽可能多的土地,为农村长远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1.道路建设要做到系统合理、科学

道路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地形,今后产业发展方向等因素,来确定道路的规划,采用数学方法,经过科学分析调查,计算现状道路的车流量、人流量来建设合理的路网体系。

2.提高绿地覆盖率

绿地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小康,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及工业将不断的得到发展,而使得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大绿地的覆盖率,合理布局,将会使一些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被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

总之,集中规划便于实现道路硬化、亮化、水源净化、村庄绿化等整体美化。大大缩短了村村通公交的进程,改变零散住户出行难的局面,同时也减少了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等对物质资源的浪费,有益集中完善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新农村设计说明

陇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筑 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1 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1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要惠及十几亿人口,这主要是看绝大多数农民的变化,九亿农民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第二章规划总则 2 .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陇西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2月14日建设部第36号发布); (6)《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7)《村镇规划卫生标准》(引用标准GB9981-88《农村住宅卫生标准》GB795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8)《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 (10)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 .2规划指导思想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资源节约,建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 .3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注意水源、水面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

建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48张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

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 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 缩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 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border=0>

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

《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09BN)介绍 发布时间:2010-08-25 【字体:大中小】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开展了针对我市农村住宅现状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农村住宅建设要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可持续发展、便于各区县建设部门规划管理的原则,实现农村住宅建设有图可依,建筑质量、技术标准统一的目标,批准由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标办”)组织编制并完成了《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09BN)。 本图集采用的8个住宅户型是从市规划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住宅参考图样》的27个推荐方案中精选出来的。本图集经过专家组多次讨论修改后,基本满足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要求,使其具有既符合现阶段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又能适应不同地区需要的特点。本图集与其它类似图集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包括了建筑设计全部专业完整的施工图和工程直接费预算,并且施工图已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农户建房时,只要符合本图集所列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即可直接使用,大大节省了相关的前期设计费用。 本图集的编制完成和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农村住宅建设无图可依的局面,初步解决了我市农村住宅建设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的较少进行专业、系统的设计,在安全、卫生、方便、舒适性等方面不理想的问题,对农村住宅在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以及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总体鸟瞰示意图和户型效果图 总体鸟瞰示意图 附:户型效果图 A 户型效果图

B 户型效果图

四川地区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

四川地区新农村建筑住宅设计 学生:冯煜晨指导老师:黄达林 内容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有关新农村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构想,同时以四川地区为主要的运用区域,进行设计的改良。以介绍农村地区居民住宅风格的变化,从中探索我国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相关规律,然后通过对规律的掌握,设计出相关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的蓝图。同时,对自身设计进行介绍与改良,对每个设计的难点与要点进行对应讲解,最后得出一套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案。最后,以四川成都地区为例,着重介绍了当地的建筑设计特色,着重分析该设计的在四川地区的兼容性等,最终探索出来以四川地区为蓝本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最终定稿。 关键词:新农村建筑设计设计风格

Rural building design of Sichuan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idea,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main area, to carry on the design improvement. To introduce the change of the rural residential styl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law of our country 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and then through the grasp of the law, and design the relevant 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blueprin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ir own design is introduced and improved, the difficulties and key points of each design to carry on the corresponding explanation,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a set of practical solutions. Finally, in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rea as an example, introduces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feature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esign in the sichuan region compatibility and so on, finally explored in sichuan area based on the 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The final version.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design architectural style

新农村居民住宅改造实施方案

新农村居民住宅改造方案

————————————————————————————————作者:————————————————————————————————日期: 2

新农村居民住宅改造方案 新农村建设不应流于街道、院墙等表面建设,而应该从农户住宅、生活基础设施开始,从里到外,根本改造。 一、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村落搬迁,整体挪至山旁、山坡、路边、河畔等非耕地或瘠薄地段,将原来村落所占肥沃地段腾出。 为了促进搬迁顺利,可以实行优惠政策: 1. 由国家或集体对新村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并投资建设,包括上下水、电、气、热、路、通讯、宅基场地等; 2. 原村腾出的还原为农田的土地仍归原户所有;并予奖励, 每亩1万元。 二、不适于整体搬迁的村,统一规划,适度调整布局,统一修造基础设施(路、水、电、通讯、污水、垃圾场、绿地等)。通过设施引导,尽量将散屯、散户归并到中心屯。 三、住宅改造方案 不管是搬迁村,还是原来不动的村,居民住宅建设都要彻底改革和改造。 1.可以通过自由协商的方式,由左右、前后邻舍之间或亲友之间自由组合,共建两户、三户或四户联体别墅。联体别墅可以节地、节材、节能。 2.别墅以二三层为主,要造型各异,多样化,自由选择。要起脊

式,举架要高,以利于空气流动,形成自然空调,冬暖夏凉;脊式要多向式、多重式、多样式。室内功能性空间要全:厅、室、廊、梯、厨、厕、房、阁、库、阳台等空间具备。 3.实行墙体革命:过去墙厚一般为37cm,现都应加厚,改为50—54cm;墙体中间要加8—10 cm保温苯板。地基周围应加防潮、防水及保温材料。墙体要按抗震结构建造。 4.采用地下循环热泵技术,建设统一供暖系统,合作经营、民主管理。建设风力发电储电装置,供村路照明系统所用。 5.与供暖系统结合,统建上下水设施、统建电力、通讯设施。 6.实行采光革命:要科学设计窗位、窗形、角度等,尽量扩大采光面积;要选用新型透光、保温节能材料,尽量提高透明、保温、保湿效果。安装各种适用的太阳能利用设施。 7.实行院落改造:根据自愿选择各式院墙、栅栏;院内合理设置微型畜舍、禽舍、库房、柴垛等;规划精细菜圃、花圃、草坪等;栽植果树、花木等;建设石阶、小路、回廊等。还要设计雨水收集池或箱,用于庭院灌溉。 四、村内公共道路、绿地、公园、水渠、池塘、广场、文体设施、学校、卫生室、村民会馆(村部)、供暖中心(锅炉房)、燃气站、水房、垃圾场、化粪池等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村落周围要有绿化林带包围。 五、建设循环村庄、生态村庄 保留小规模的庭院饲养和种植,使剩余食品等生活垃圾循环利

建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38张!(精品文档)

建设新农村住宅设计图38张! 建筑知识 2009-10-06 11:20 阅读140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 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 小';}" border=0>

农村建设用地房屋拆除方案

农村建设用地房屋拆除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x x县x x镇x x村等(2)个村农村建设用地 复垦项目 房 屋 拆 除 专 项 方 案 施工单位:重庆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xx县xx镇xx村等(2)个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实施方案;

(2)xx县xx镇xx村等(2)个村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初步设计图册;(3)农业综合开发标准; (4)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 (5)现场踏勘资料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涉及xx县公平镇黄泥村,本项目为该工程的拆除工程。 三、项目管理及组织 项目的管理人员包括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将由我单位人员组成。大部分技工、熟练工在单位范围内选用,普工计划在当地雇佣。 四、进度安排 拆除顺序:先由人工配合拆除门窗,再由机械设备从上往下的程序来进行拆除,直至基础。具体时间安排: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逐个拆除。 五、安全措施 (一)拆房施工作业前的安全管理: 1、工人进场前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培训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2、应根据拆房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拆房方案,其组织设计或拆房方案必须经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签字。 3、拆房施工技术负责人在施工作业前,应当向拆房施工作业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被交底人应当了解该项技术作业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并受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4:施工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甲方现场代表三方人员必须到拆除现场,确认施工对象,施工范围明确是否存在产权争议和其它矛盾并解决。 5:排查危险源,因时地利选择机械或人工拆除方案,施工方、监理方、甲方现场签字认可,施工前对拆除对象远景近景拍照。 6、向周围群众出安民告示,在拆除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应设安全警示标志牌,实行封闭施工。 7、房屋拆除前由专业的电工负责切断电源,确保安全,以防触电。 8、房屋拆迁前应把里面有用的物件清理出场,堆放到指定的安全地点。 9、检查周围危旧房,必要时进行临时加固。 (二)拆房施工作业时的安全管理: 1、拆房施工作业应严格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或拆除方案实施。拆除建(构)筑物通常应自上而下,对称顺序进行,不得数层拆除,当拆除一部分时,先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另一部分倒塌。 2、拆房施工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不得冒险作业。夏季施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3、拆房施工作业时严禁向下抛掷,拆卸各种材料应及时清理,分别堆放在指定场所。 4、房屋拆除现场由专业的安全员进行监督指挥,施工人员应听从指挥,遵守劳动纪律,不得擅自野蛮施工,确保房屋拆除工程顺利进行。 六、施工前准备 人员安排: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2013)

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制 2013年10月

前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强调要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对城镇周边的农村住宅、土地整治安置建设,要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不断改进住宅的性能和质量,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建设。 住宅建设是农村人居住环境改善的核心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改革开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真实体现,更是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追求。当前湖北省农村建房缺乏系统的规范和引导,农民建房多是民间自行组织设计和施工。受环境条件和信息制约,房屋设计水平普遍不高,各地住宅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地域建筑风格和特色,影响到农村建设的整体品位,与当前全省推进的“四化”同步发展极不相称。 为配套“四化同步”对新型农村社区提出的建设要求,满足广大农民朋友的愿望,我厅在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十堰、荆门、鄂州、咸宁、恩施自治州、仙桃、潜江等12个市州,征集了60个农村住宅建设方案,经专家评审筛选,最终确定了28个优秀方案印成图册,免费赠送全省各乡村以期为农民朋友住宅建设提供参考。这些入选方案既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不同条件农村家庭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也充分考虑到建筑抗震、采光、通风和节能、节地、节材的要求,融合了荆楚民居建筑的传统风格特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需要说明的是,从建筑风格上讲,适应某个区域只是相对的;从安全上讲,由于各地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建筑基础部分的设计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此,各级建设厅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建房观念,从单纯追求面积向不断完善功能转变,从单纯注重房屋建造向注重改善居住环境转变,从简单模仿向注重地域建筑风格转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指导农民朋友合理选用住宅设计方案,在结构安全上校核把关。 这本图集的编印,将为广大农民朋友建造结构安全、功能适用、造型美观的住宅提供有益帮助。这些设计方案能否经得起实践检验,关键要看是否会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我们将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为农民朋友建房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全省四化同步发展作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浅谈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在摆脱了温饱的长期困扰之后,迫切要求改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为此,人们也就常常以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形象来展现新农村的风采。本文简单总结了农村住宅的特点,指出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现状,探讨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策略 新农村的住宅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和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再加上使用功能复杂,因此,要做好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就必须深入地研究新农村住宅的特点,并在设计中认真地加以体现。 一、农村住宅的特点 农村住宅建筑,既是生活建筑也是生产需要,其特点如下: 既是生活用房又是生产用房,要求有一部分室外活动场地和产品、工具的贮藏室;建筑材料应强调以地方材料为主,不能不加分析的套用城市住宅的结构形式。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建筑的地方特色比城镇住宅更为明显。 二、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现状 (一)住房建设缺乏必要的布局规划 缺少村屯建设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差,道路路况不好,造成村容、村貌差的现象,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均建设用地过大,超过规定的

标准。村庄无规划,建筑无设计,队伍无资质,监管无机构。建设各类法规、规程、规范、标准等不适宜农村建设,致使广大新农村住宅建设处于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村庄日益外延,空心村比比皆是,既浪费大量土地,又难以公用设施配套,这些都无法保障农村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农民住房缺乏必要的功能区分 目前,农民住房布局不尽合理,形式单一,功能落后,浪费严重,是农村建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建房大多数是自己摸索着建,房子虽一次比一次好、一家比一家好,但住宅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等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新换代速度快。同时,有的农户生活用房和生产用房常常合二为一,卧室里存放粮食、杂物,住宅连着畜禽养殖等生产用房现象到处可见,严重影响卫生状况的改善。 (三)农村住房缺乏质量认定,建房质量整体欠佳 目前,农村修建住房一般都是凭借经验和建筑施工常识进行,整个建房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工程质量认定,农民建房几乎都没有正规设计图纸,施工队伍大多是个体工匠组成,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专业水平低,工艺落后,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加之部分农户建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质量较差,导致安全保障系数低,抗灾能力较差。 三、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策略

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分享

新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分享 摘要:新农村住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户型采用双拼独院式设计,有农村特色,易适合农村生活生产,又拉近与城市生活的距离。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 Abstract:New rural residential design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and environment” design https://www.doczj.com/doc/4b14145223.html,ing two buildings splicing and has a court yard design. Rural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ural life, and to narrow the distance with the city life. Key words:New rur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scheme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其中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新农村住宅建设是硬件设施建设的关键之一。为了使农村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城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设计好新农村住宅至关重要。 新农村住宅设计原则及要求如下: 1、应该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 2、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3、应该贯彻适用、经济、安全、防灾、美观、紧凑、合理、新颖的原则; 4、应注重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既兼顾农村特色又能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 不应单纯追求增加面积,该注重设计质量和完善使用功能。 6、即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有民族和地域风情; 7、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8、能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9、应满足农村生活习惯及农业生产要求,布局要合理,功能要完善,并应考虑室外景观及配套设施的布置,体现新型的农村风貌。 10、应结合国家和省市有关环保、节能、节地、节约资源的要求,应尽量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型建筑材料,造价合理,便于实施。

农村房屋室内功能设计布局经验

农村房屋室内功能设计布局经验 一、动静分区 什么是动静分区 动静分区即是将户内公共活动空间(如客厅、餐厅、厨房、次卫等)与要求安静的空间(卧室、书房、主卫等)适当分开,以避免相互干扰,动线(动线是指人们在户内活动的路线)相互不干扰。动静分区优势在于一方面使会客、娱乐或者进行家务的人能够放心活动,另一方面也不会过多打扰休息、学习的人,这就使得住宅功能设计更加合理,居住者更舒适方便。 户内动线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居住动线、家务动线、来客动线。良好的动线是指从入户门进客厅、卧室、厨房的三条线不会交叉。 二、公私分区 户型具有私密性的要求,能够适当保护居住者隐私。公私分区主要是指私人空间和外界所分开,所以在入户门或玄关处要进行遮挡,卧室及卫生间等私人场所,应与客厅及餐厅等公共活动区域分开。 1、在入户门外向户型内望去时,玄关处应当有所遮挡,避免门外就能对屋内一览无余。 2、户型内部客厅、餐厅等公共活动空间与卧室等较为私密的空间有视觉上的遮挡。 3、卧室门不宜直接开在客厅墙壁上,这样客厅内可看见卧室大部分,私密空间无遮挡。 4、户型的进深与开间之比合理。进深与开间之比一般介于1:1.5之间较好。 5、卧室与客、餐厅保持一定距离及角度,能有效保证业主休息、工作、生活

的空间私密性。

6、私密与公共空间设计同样遵循动静分区设计,动线不相互干扰、重合 三、排水设计 3.1厨房排水管道的设置 厨房洗涤池排水支管可直接在楼板上接人排水立管。而对于厨房是否设地漏,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建议厨房内不设地漏:现代生活中厨房地面一般已很少用水冲洗,少量的溅水用抹布就可完成地面的清洁,厨房地漏由于长时间无水补充,水封内存水蒸发后臭气反由地漏进入室内。同时,取消地漏还可避免地漏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 3.2卫生间排水管道的设置 新设计的住宅应致力于取消伸入下层住户空间的排水横管,具体做法有: (1)使卫生间地板面下沉,管道敷设在填渣层中。 (2)使卫生间地板面不下沉,而使用P形坐便器(后出口式),使得下水管在本层与立管衔接。地漏采用侧壁式,洗脸盆、浴缸等排水管也在地面以上敷设与立管衔接。这两种做法均可以使下水管道每层水平分隔开,若需要检修可以独户进行,不影响邻居。 (3)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问题,传统钟罩式地漏的水封容易挥发,常常造成下水道异味和排水口溢出的液体进入室内,形成室内污染。所以在给排水设计中,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四、房屋布局以开放式为主 1、布局以开放式为主 考量通风及采光,设计师建议格局采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不仅对视觉来说有放大效果,少了水泥墙的阻挡,光源和空气更能流通穿透。

新农村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述 1. 设计主要依据 1.1 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重庆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333号)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修订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2其他依据 1、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 3、重庆市万州区建委核发的用地红线图(1:500)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其它相关专业及卫生、环保等专业设计规范 2. 工程概况 2.1区位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立苇村1组,位于城乡结合部,距长岭镇较近,约2.5公里,距万州区主城约25公里。 2.2 自然环境条件 整个立苇村地形条件较为复杂,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多变。该区山体、植被保护较完好,自然环境优美。常年气候适中,热量充足,光照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本项目所在地块多为农业用地,池塘较多,零散分布。整个地形从东向西为一缓坡,最大高差约18米。场地中间和南面有两条横穿东西的高压走廊,建筑物必须避开其控制范围线。该地块北面有已硬化的一村级路,通向长岭镇。整个场地地质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修建建筑物。 2.3 概况 规划用地面积51338.72平方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41995.66平方米,建筑总占地面积9818.7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107.68平方米,居住总户数204户。

新农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1:1000地形图。 1.1.2国家与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政策及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850352-2005 2.《住宅设计规范》0850096-1999 3.《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CB50180-93 6.用地红线图及其它现状相关资料 7.国家现行的其它相关技术规定及地方规定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建场地位于河南省镇平,南环路与航天道交叉口西南侧。总用地面积144299.39㎡,总地上建筑面积为430473.47㎡(具体指标详见总平面规划图)。本项目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理想的生活居住场所。 三、规划立意构思: 本项目主题简洁,采用“家在园中”的理念,并结合现代的元素,极力营造一个高品位的人居环境。从恢复原生态的角度出发,形成绿色向建筑渗透的趋势,充分体现了本案将生态景观融入整个方案的先进设计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人在园区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环境,以适应各类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建立以“绿”、“生态”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努力打造适合居民生活的乐园。在绿地规划中将自然山水与中国传统园林风格运用其中,做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同时结合现代时尚特色,既有古韵也有新风。 四、总体布局: 在地块的东北角拟建五星级酒店,在满足酒店居住使用的同时,尽可能的扩大绿化及水景面积,增加舒适感;同时沿街布置商业,满足居民和旅

客的日常的生活娱乐需要。小区在设计时尽可能的保证每栋住宅楼都拥有优美环境和良好的景观视线。规划设计中点式楼和板式楼相交错,在平面上疏密有致,与立体层面上高低错落,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天际线。 建筑不是简单叠加,更是经过精心打造的雕塑。建筑元素合理组合,各个元素按照良好的比例关系进行组合。给人一种“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嫌少”的感觉。 创作原则除了考虑室内生活的秩序问题之外,还考虑了建筑内外景观和谐相处。考虑建筑与绿化、景观、阳光、铺地之间的关系。宛如徐志摩的诗中描写的一样,你站在河边看风景,我在桥上看你。如果说它确立了什么,不是风格,是精神—源自生活的冲动和现实的理性思考。 公共配套设施布置: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规划设计要点配建相应配套设施。 五、交通体系组织: 5.1设计原则 本地块的道路系统布置合理,宅前小路通至每单元入口。敞开式地面停车设计以及道路中分段放大的道路特点,改变了一般道路的枯燥弱点,使小区的空间、绿化更为丰富。 5.2 交通组织 (一)车行系统 环形道路贯穿小区,入户的宅间道路分布在干道两侧,有效控制了进出的车辆。规划中的道路分为二个等级,有连接主要出入口的主干道和宅间道路。主干道是宽幅为6米的机动车道,形态设计“通而不畅”,避免穿越交通并减低行驶车速,创造安全的社区环境。宅间路宽幅为2.5-4米,局部放大空间为公共活动场地,兼具会车功能。 酒店交通设计将车流路线与人流路线基本完全分开。在进入酒店时以车行道路为主,人行路线为辅。这样可以尽可能满足居住者得业务往来,同时保证酒店后院的宁静与祥和。 (二)人行交通 小区内人行交通有各级道路和景观步行道。步行道主要分布在景观带和绿化带中,并将各绿地、广场等景观节点联接成整体。 5.3 停车系统

新农村规划设计说明书

新农村修建性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位于距洛阳市以西25公里处,东西长5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125公顷,境内交通发达。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城郊,宜故、郑卢两公路分别沿洛河两岸纵贯东西,南阎公路横跨县境南北,另有数十条乡村公路与全县各地相通。 新农村寺位于城西7.5公里处的洛河南岸,系熊耳山余脉,海拔500米,面积约7.5平方公里,翠柏满山,丛林森然。此山又名凤凰山,新农村寺原名报忠寺,传说凤凰山为周灵王葬处,因而得名新农村,寺又因山得名新农村寺。 新农村项目用地总面积约660亩,包括90亩前进小区、290亩新农村小区、60亩灵秀小区和196亩龙泊水岸四大块,,其中西部退河堤线50米,占地24亩。项目用地北侧为洛河和莲花公园,东南侧为新农村寺景区,西侧为陈宅河,南侧为安虎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新农村小区用地整体呈矩形形状,总计290亩,包括北侧预留用地面积约2.31万㎡,即35亩;南边沿安虎公路商住楼用地面积约1.05万㎡,即15亩;一期安置用地面积240亩,即16.34万㎡,计划安置约2100人。 龙泊水岸用地呈L形状,总计196亩,包括沿街商业26亩。 二、新村定位 新农村定位为新农村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依托新农村镇旅游项目新农村寺景区和新农村莲花公园,把新农村打造为新农村镇“最美乡村”的旅游目的地。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4、《住宅设计规范》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7、国家及洛阳地区相关规划、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等

新农村住宅设计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b14145223.html, 新农村住宅设计解析 作者:郑莉魏婷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8期 摘要:适宜的人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理想,而传统村落宜人的现代生活环境则有别于城市。文章主要对广州番禺大岭村新农村住宅概念设计的规划理念、布局,建筑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了广州村落特有的民居特色,解决营造传统空间与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强调现代生活空间中触及到传统文化的思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人居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58-02 0 引言 在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提下,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保留自己的历史和个性,或者存在有丰富的公共空间和交往空间,这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此相对的是,传统村落本身既有的生活空间则体现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往往缺乏的一种人性化理念与氛围。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建农村住宅设计,不会是城市住区的复制,也不应该是原村落的重建,而是要充分尊重村落的传统文化氛围和村民的生活习惯。在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基础上,应注重其情感需求,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打造与整体氛围相融洽且适宜现代生活的居住空间。 1 项目背景 大岭村位于广州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处于广州市南拓轴线上,距离中心城区约三十公里,距离市桥约十公里。与广州其他景点距离适合,与莲花山、海鸥岛等风景旅游区相邻,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另外,大岭村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居住。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两大优势的影响下,住宅设计需要新的居住空间成了一种趋势。 该项目住宅区设计旨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整合起来。无论在整体布局、建筑设计、景观或室内上,既做到满足现代人居住需求,又有意营造广东传统民居娴静舒适的意境。在每一个空间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温馨,邻里的和睦,使整个住宅区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图1) 2 整体规划设计 2.1 规划理念

农村住宅设计

新时代下的农村住宅设计 ——以具体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为例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10-1班 学生姓名:贡梦琼

指导教师:李书亭黑龙江工程学院

新时代下的农村住宅设计 ——以具体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为例【摘要】随着新时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布局分散、平面功能关系混乱、相关设施不配套,与农民现代化生活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本文以具体农村住宅设计方案为例,从设计的角度人手, 通过合理先进的设计方案, 以期促进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农村住宅;以人为本;节能;合理布局;宜居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 new era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farmers' living environment demands increased accordingly. However, due to lack of proper planning and design, layout scattered plan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confusion related facilities are not complete, and the farmers of modern life needs and building a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incompatible.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design of rural housing, for example, staff from the design point of view, advanced by rational desig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living conditions. 【keywords】rural housing; people-oriented; energy saving; rational distribution; livable 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解决好农村住宅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1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 1.1相关部门只做总体规划,不做详细规划。管理部门只管批宅基地,不管住宅问题。导致住宅密度过大,间距过小,层数过高等问题。 1.2部分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按照计划经济由地方政府部门作为政治任务进行摊派,对农村住宅未能进行深入研究,不符合农民的真实需要。 1.3施工技术欠缺,如地面及墙体保温、隔热、防潮施工不到位,致使建筑不适宜人的居住。

新农村住宅室内空间设计

新农村住宅室内空间设计 1前言 农民问题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居住环境的改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2004年起,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不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扎实有序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2006年,再一次系统的将村庄环境改善和农村住宅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广泛宣传;2013年,湖北省展开了全省21个“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建设。当然,在这个新时代改善居住环境是新农村住宅的共性特征,但不可避免由于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生活方式的不同,住宅的功能需求不同,新农村住宅也应当体现出其个性特征,从室内空间的设计传达出地域文化差异。 2江汉平原地区自然景观及生活景观 2.1自然环境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是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形成的湖积平原,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丰富,光照充足,地势低平,水网交织,有大小湖泊约300多个,水质优良,适合淡水养殖业。江汉平原地区物产丰盛,城镇密集,交通便利,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

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2%,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田约占48%,集中分布于河间凹地和平原边缘,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产粮基地之一。江汉平原的湖区是中国的著名淡水养殖区,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还盛产虾、蟹、贝类、莲、藕、芦苇和水禽等。 2.2人文生活 江汉平原地区历史悠久,自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后来因为战争灾难,大量外地人移居至江汉平原,因当地气候条件良好,土地肥沃,又有大量可垦的荒地,他们获得意外的生存之道,便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在对江汉平原社会生活景观(表1)做调研之后,不难发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就居住环境来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住宅遮风挡雨便满足,后来逐渐开始追求室内空间的整洁性,到现代对室内装饰审美有了新的认识。 3农村住宅的特性 农村住宅不同于城镇住宅,因社会生活方式而产生差异,研究差异的构成要素,对于空间形式的处理有一定帮助。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 (试行)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切实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要求,进一 步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臵、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 紧密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重点完成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同

步开展地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并通过农村日常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及附属设施可参照本技术方案执行。 (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为基础,调查农村范围内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获取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位臵、用途等信息,测量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要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二)农村房屋调查。在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同时,调查地上房屋产权状况,测量房屋的房角点和房屋边长,量算房屋面积,并将房屋调查成果记载在地籍调查表等地籍资料中,实现农村房、地调查的同步开展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 (三)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属性、档案等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与应用。 三、技术路线与方法 (一)主要技术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