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摘要: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是林业改革的战略任务和促进林业发

展的根本性措施,有利于促使林业在发挥为社会提供木材的基础产业作用的同时,尽快承担起社会公益事业功能,从而实现“两大体系”的建设目标,构建新型林业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这对于深化林业改革,合理调整林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科学配置林业生产要素,提高林业生产力、管理水平和林业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

0 引言

现在,我国林业正是在一个转型的初级阶段,改变原来的林业经营模式,逐渐走向现代化,实行的是分类经营,充分考虑到森林的功能特点以及人们的各项需要,在不损坏森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据森林资源具有再生的特点,发展可持续经营,以实现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目标。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居于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实现全球生态平衡、繁衍物种、避免或者是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还能够给人类带来很多的自然资源等,这些都表明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不仅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很大,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要完成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之前我们发展林业主要是为了生产木材,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商品率也不高,我们要逐渐改变这种状态,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9-10-27 来源:调查报告 为全面摸清全市森林资源家底,掌握资源现状,科学考核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根据xx文件要求,决定从今年xx月起,在全市开展第七次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确保顺利圆满完成本次调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调查目的与任务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准确掌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快捷进行信息交流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掌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发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变化,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情况提供依据。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xx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

用。 二、调查范围 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区1897公顷、xx谱区1204公顷、 三、技术方法 调查方法采取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面调查采用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并控制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辅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xx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 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政资源管理处,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为副主任,工作人员有xx。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审查调查工作方案,安排筹措调查经费并监督使用,接待上级来人检查,组织专家鉴定调查成果及其他重大问题的决策。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制定全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外业调查操作细则以及质量管理办法;组织全市调查队伍技术培训,统一标准和工作程序;组织完成全市质量检查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演变趋势及启示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满足人们生产生善人类居住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2年世界了国际森林问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森林问题已成为相关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续发展的焦点问题,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世纪50年代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致力于开展以“获取全球森林信息”为目标的森林资源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FAO最新开展的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以掌握世界森林可持续为目的,对199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及其功能效益变化趋势进行了监测与评估。并于2006年2月国森林论坛发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公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全球及各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公顷,占陆地面积(不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110立方米/公顷。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森林资征: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巴加拿大(7.8%)、美国(7.7%)、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民主共和国(3.4%)(2.2%)、秘鲁(1.7%)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个国家森林面积占全球的50%以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世界上也有62个国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不到10%,其中,有些国家如莱索托、吉布提、埃及、利比亚、科威特、摩纳哥和瑙鲁不足0.5%。 (二)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全球84.4%的森林是公有林(指林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和的森林是私有林。《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涉及的229个国家和地区中,74%的国家其公有其中47个国家的森林全部公有;24%的国家其私有林超过50%,其中纽埃岛、库克群岛和基里巴岛国和群岛森林全部私有。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俄罗斯、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森林全部公有,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大利亚的公有林分别占98.4%、92.1%、83.1%和72.0%,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较大,为57.6%。 (三)世界各国森林每公顷蓄积差距大。世界上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大水平(110立方米/公顷),其中14个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超过200立方米,瑞士、奥地利地区高于300立方米,分别为368立方米、300立方米和350立方米。多数国家森林每公顷蓄积不水平,包括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泰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森不足50立方米,有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低于10立方米。森林

森林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分析

林业科技情报2013Vol.45No.2 森林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分析 刁永凯 (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 [摘要]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甚至全球的作用不可小觑。而我国森林资源管理质量普遍不高,且存在森林资源的产权不清、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现状。近年来因森林资源减少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PM.2.5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本文就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森林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管理;现状;未来发展;分析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Resource Diao Yongkai (Wuying Forestry Bureau Of Heilongjiang) Abstract:Forestry plays main rol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as it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Whereas,the quality of the forestry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is poor and it also has current situation of unclear property right、mechanism fossilization and dumb mechanism.The problem causing by the re-duction of forestry resource can`t be ignored and PM2.5should attrac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people.The p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for the forestry resource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forestry resource;environment issue;resource management;orientation;future development;analysis 1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国家。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了森林资源类型的多种多样。其类型大致可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亚寒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山地季雨林、高山灌丛、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少部分热带雨林等。树种共达8000余种,银杏、银杉、水杉、、珙桐等珍贵的树种均为中国特有。森林资源的分布在地理上也极不均衡,东北、西南地区和东南、华南丘陵山地,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覆盖率可达28% 38%;而华北、中原及长江、黄河下游地区仅为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资源更约为1.4%。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受影响较大的就是林业。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明显不足,增长缓慢,林业产业也处于较低层次。而由环境恶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旱灾,水灾等也变得不可忽视。其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为了促进东西部发展的步伐一致,国家进行了西部大开发,而西部大开发在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人们的滥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锐减,大量稀有物种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现有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明显不足,且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天然林多被用于耕地,砍伐。人工林面积也是为数不多,且分布不均,成活率较低。现如今森林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向前发展的障碍,如果不及时解决,后患无穷。 2森林减少引起的问题 森林在地球上的作用不可小觑,近年来因森林资源减少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1)水土流失,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地表经不起风吹雨打日晒。晴天时,由于太阳曝晒,随着气温的升高地表温度也随之升高,有机物分解为可溶性矿质元素的速度加快;雨天时,雨水直接冲刷地表,把肥沃的地表土壤连同矿质元素直接带进江河。据估计,我国每年约有50多亿吨土壤被冲进江河。(2)流沙淤积,堵塞水库和河道。诸如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居全球之首,每当雨季来临,降雨增加,水位就会迅速上升,其中水、沙含量各占一半。由于泥沙淤积,黄河下游部分地区的河床比堤外土地要高出很多,有的地方可达12m,甚至比开封市的城墙还高,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3)环境恶化,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如果高于30%, · 41 ·

浅谈进行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中英文对照

浅谈进行林业分类经营的意义 中英文对照 Discuss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forestry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现在,我国林业正是在一个转型的初级阶段,改变原来的林业经营模式,逐渐走向现代化,实行的是分类经营,充分考虑到森林的功能特点以及人们的各项需要,在不损坏森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据森林资源具有再生的特点,发展可持续经营,以实现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目标。 Now, the forestry of our country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a transition, change the forestry management mode of the original, gradually moving toward modernization,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forest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ople's various needs, based on damage of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forest resources has regenerativ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to achieve "ecological system, forestry industry system".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居于主体地位,能够更好地实现全球生态平衡、繁衍物种、避免或者是减少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还能够给人类带来很多的自然资源等,这些都表明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不仅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很大,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要完成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之前我们发展林业主要是为了生产木材,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商品率也不高,我们要逐渐改变这种状态,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高的商品率。要实现现代林业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森林的分类经营。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forest plays a principal role, can better achieve the global ecological balance, and propagating the species, avoid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but also can bring a lot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human beings, all these show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resources, protect environment, not only in the role, but also to a large extent related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n order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the key is to complete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forestry to modern forestry, before we develop forestry is mainly for timber production, labor productivity is low, commodity rate is not high, we will gradually change this state, realizing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rational allocation realize the resources,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creating higher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对策

浅谈林业分类经营的对策 1.引言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保存物种、减免自然灾害及为人类提供多种自然资源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保护环境和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由于人类在不同时期,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认识不同,导致了森林资源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经济等领域内所得到的效果也就皆然不同。传统林业的发展模式只停留在把森林面积资源和森林蓄积资源当作全部森林资源来认识、经营、开发利用的浮浅阶段上。即搞单一的木材生产。同时也导致了出现森林资源危机、林业经济危机、林区人民贫困的情况。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人们注重的仅仅是森林的木材效用,而忽视了森林的社会、生态功能。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了森林面积越来越少、森林质量越来越差、生物物种数量急剧下降、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要想保证森林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完成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即以生产木材为主、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低下为特征的传统林业向以生态、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合理配置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商品率为特征的现代林业的转变。而完成这个转变的关键措施就是森林实行分类经营。 2.林业分类经营的划分方式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森林的结构特点,将森林划分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三大类型,按照各自的经营目的,采取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 2.1 商品林 属集约经营区,主要培育原材料林、纤维林、短轮伐期林。用高科技手段,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商品林是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按市场需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可以依法承包、转让、抵押。商品林建设应以向社会提供木材及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要广泛运用新的经营技术、培育措施和经营模式,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高效益,定向培育、基地化生产、集约化规模经营。以商品林生产为第一基地,延长林产工业和林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构建贸工林一体化商品林业。 2.2 重点生态公益林 属保护经营区,这部分森林主要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以追求最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2.3 一般生态公益林 这部分森林主要在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通过适当的森林经营活动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公益林实行谁受益,谁负责,社会受益,政府投入的原则。服务对象明确的,由服务对象对公益林经营者实行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公益林建设应以生态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保安为经营目的,以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及其自然群落层结构多样性的特性,采取针阔混

森林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本题15 分,每小题3 分) 1. 小班 2. 工艺成熟 3.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4. 择伐周期 5. 小班经营法 二、单项选择题。 1.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内部条件包括林地条件和林木条件,其中林木条件含有林木树种结构、()、径级结构、蓄积结构和生长量条件。 ⑴交通条件⑵社会条件⑶年龄结构⑷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2.()在1826 年提出了法正林理论。 ⑴J.C.K. Gayer ⑵G.L. Hartig ⑶Endres ⑷J.C. Hundeshagen 3. 处于法正状态的某云杉林经营类型,最老龄级的蓄积量为12 万m 3 ,轮伐期为100 年,则其法正生长量为()。 ⑴1200 万m 3 ⑵24 万m 3 ⑶12 万m 3 ⑷120 万m 3 4. 森林的主伐方式分为()。 ⑴皆伐、间伐、择伐和渐伐⑵乔林、矮林、中林和预备伐 ⑶皆伐、择伐、下种伐和间伐⑷皆伐、择伐和渐伐 5. 从1994 年开始,我国进行第5 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简称五五清查),到1998 年全部完成调查任务。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是()。 ⑴12.1% ⑵20.3% ⑶16.55% ⑷37.5% 6. 近自然林业起源于()。1898 年()第一个提出了接近自然林业的理论,其经营的目标为()。 ⑴英国,ANW ,同龄林⑵德国,Gayer ,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 ⑶日本,冈奇文彬,混交林—异龄林—复层林⑷美国,Gayer ,异龄林—复层林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对森林多种功能的研究日趋成熟,主要目的是如何认识和协调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理解森林既是公益事业又是产业关系和布局,从理论上大体将森林分类经营分为()四派。 ⑴经济派、政治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⑵经济派、生态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 ⑶利用派、生态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⑷经济派、无公害派、协同派和专业化派

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林场森林分类经营 1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林场尤为重要。现在我国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2林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必要性 2.1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主权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对策分析及展望

目录 摘要 (2) 一、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 (一)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概况 (2) (二)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 (三)改善森林资源管理——宏观对策 (4) (四)改善森林资源管理——理论联系实际 (4) 二、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十二五"展望 (5)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5) (二)“十二五”森林资源管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6) (三)围绕中心,狠抓落实,全力开创“十二五”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 (6) 参考文献 (10)

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对策分析及展望 作者姓名 摘要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节约森林资源上,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就是为了永续利用和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大“严管林”工作力度,全面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 一、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一)我国森林资源现状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贯彻“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林地面积30378.19万公顷,森林面积19333.0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5.54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3.63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11969.25万公顷,天然林蓄积114.02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公顷,人工林蓄积19.61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第六次清查与第七次清查间隔五年内,中国森林资源呈现六个重要变化:(1)是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森林面积净增2054.3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36%,

林业政策法规

六大工程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2,三北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以及不同类型的生态问题; 3,退耕还林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4,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主要解决物种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木材供应问题。 林业:是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发展林业,除可提供大量国民经济所需的产品外,还可以发挥其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等重要作用。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植树造林规划,因地制宜地确定本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完成植树造林规划确定的任务。 宜林荒山荒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由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由集体经济组织组织造林。 铁路公路两旁、江河两侧、湖泊水库周围,由各有关主管单位因地制宜地组织造林;工矿区,机关、学校用地,部队营区以及农场、牧场、渔场经营地区,由各该单位负责造林。 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造林。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遵循以下五项原则:1.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原则。 2.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尊重群众意愿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4.坚持质量和速度相统一的原则。 5.坚持促进发展,保障收益原则。 集体林权林权制度改革有哪些具体的内容? 明晰所有权 2.开展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 3.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 集体林权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林权: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确认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唯一法律凭证,也是林地合理流转明晰产权的重要法律依据。 林权证由县以上林业局统一颁发,国内统一编号,林权证属个人固定资产,可依法转让、继承、抵押、赠予,也可作为合作、合资的出资或条件。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审批部门:县林业局 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申请人资格条件:林木、林地界线清楚,标志明显,权属明确,无争议。

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摘要:实施林业分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林 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林业跨越 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林业分类经营就是把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型,按照各自的主导功能进行经营管理,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生态林体系和林业 产业体系,在超常规加强生态林建设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商品林, 强力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整体发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林业;分类经营;分类经营遇到的问题;对策 一、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益处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后,一是能对生态公益林实施以保护为主的经营管理措施,把商品林 推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经营管理商品林,从而使林业的经营方向明确,目标既定, 布局合理,经营措施配套,能真正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二是能有 利于建立和完善促进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的法律、政策体系。林业分类经营后,能按照 森林的主导功能进行经营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三是林业 分类经营能彻底摆脱传统林业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束缚,有利于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 用权合理流转的进程,有效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林业政策与经营发展等多种矛盾;四是林业分类经营能够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林业分类经营后,生态公益林将按照公共事业 进行管理,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商品林按照基础产业进行管理,主要 由市场配置资源,政府给予必要扶持;五是林业的社会地位会进一步提高。林业分类经营后,林业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林业在优化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所起的基础作用和 主导地位更加明显,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将逐步被社会承认。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采取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利用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 以采伐天然林来满足社会对林业需求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生态文明、生态安全已成为当今 社会持续发展的主题。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科学保护、恢复和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已成为林业经营的重要内容。因此,首先要引导人们认识生态公益林在人类生产和 生活、生物产品基因库、大农业物质产品的保障、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认清保护生态公益林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觉自愿地加人到生态林建 设中来。其次构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推进森林法的修改进程,改革 和完善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对公益林按照公益事业进行管理,实行政府投资建设为主,社会 投资建设为辅的公益林建设管理机制。三是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在生态公益林保护中,坚 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纠,执法必严,杜绝以罚代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法行为, 要加大行政行为和企业法人行为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查处力度。四是因地制宜,因害 设防地加大生态公益的建设力度。要在自然条件适合的地区实施封山育林,在特定区域减少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活动,利用自然生产力对森林系统进行自然恢复;对天然林和采伐迹 地通过封山育林、人工的分布情况,以及灭火队伍的实际位置和要到达目的地的信息,地理 信息系统自动计算出最佳的行进路线、次佳行进路线以及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时间,并以图 形或数据的形式提供给指挥员。 三、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所遇到的问题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必须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我国林业分类经营的战略。就 我国当前的林业状况看,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存在以下问题: 1、规划问题:我国林业经济成份复杂,有国有林、集体所有林,也存在部分私有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需要从总体上进行规划,哪些是生态公益林,哪些是商品林,都要规划清楚。但在总体安排和规划中必然要涉及到部份总体规划与所有者之间的矛盾,规划中要求建设生 态公益林,而所有者从强调自身利益出发,强调建设商品林。因此,在林业多种经济成份存 在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正确处理好规划需要与所有者利益要求的矛盾,则是实

最新延吉市森林分类经营区划

延吉市森林分类经营 区划

绪论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趋剧烈。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但是,在分类经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宣传上,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商品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对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和提供林产品的双重要求,建设和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当前,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在我国林业发展战略中处于中心地位,决定着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任务的完成。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和全面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工作,是实现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的重要环节。从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求出发,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延吉市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根据森林的功能、特点和规律,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的整体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按森林资源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把森林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落实到山头地块,签订界定书,履行法定程序,建立一种新的林业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理顺林业政策和机制,实现两大体系的建议目标。延吉市被确定为森林分类经营区之一,体现了国家对延吉市生态建设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 延吉市为于吉林省东部延吉盆地。东靠图们市、西依安图 县、龙井市,南与龙井市,北靠敦化市、汪清县相接。全市总面积为1350平方公里,市区座落在布尔哈通河与烟集河汇合处,是 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州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州林管局也在市区内,指挥和领导全州的林业工作。 延吉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风景宜 人。辖区内的森林对延吉市和州政府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一些制约林业发展的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