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引言

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是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广义地讲,GIS技术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测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以囊括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RS(遥感)技术,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地理信息产业正在吸收测绘产业,使得测绘工作逐渐变成GIS的后端和前端,退居成为地理信息产业的一个工种。

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相应的社会经济制度相继建立,社会经济机制逐渐形成。这些制度和机制存在的目的,既为表现国家意志、政府权威,也为地理信息产业的顺利发展,提高其发展效率及其社会经济意义,同时还为保证GIS建设的有效性。

本文谨就地理信息产业几个操作层面的问题,对地理信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粗浅考察,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粗浅的理论探讨,希望籍此能够引起业界对相关内容和类似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考察和研究。

二、地方测绘管理条例与测绘法的一致性

地方测绘管理条例或相关规定,一般是为落实国家测绘法而制订的。但是笔者认为,大部分省级地方测绘管理条例的个别条款,与国家测绘法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1992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修订)第三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管辖的其他海域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积、长度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与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报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公布。”

对比该条内容,现有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条例的相应条款,直接与其冲突的有13个,其表述大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的位置、高程、深度、面积、长度等重要地理信1息数据,由省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与省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测绘主管部门会商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公布”。这种表述逻辑上与测绘法的表述矛盾,客观上架空了测绘法。

其余变通概念或概念模糊的有6个,没有进行规定的有10个,完全一致的仅有2个。变通概念或概念模糊的,在逻辑上似应进一步推敲。对于那些没有规定的,是一种回避,似乎也不利于测绘法相应条款的落实。

对于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项目对相关地方条例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完善有关条例。

三、关于规范、标准系列关系

测绘领域和地理信息领域的有关规范和标准,是从事测绘工作和建设GIS的依据。这些依据已相继由国家相关机构制订并以法定形式颁布实施。无论是推荐性还是强制性标准或规范,

作者简介:王大力,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GIS结构及其人文环境和经济内涵

都是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最高研究成果,凝结了许多专家学者心血和汗水,同时更是国家行为。这些规范和标准存在着技术上的内部规律性要求。因此,在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时,一般不可变通。而且,我们是否需要在国家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制订地方标准,更应该仔细斟酌。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制订相关地方规范或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涉及测绘和GIS的规范和标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测量测图规范、图式和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数字地图制图规范作为对地理信息的过渡性成果进行约束可以忽略)。

第一大类测量测图规范是对测量测图精度、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约束。一般地说,如果没有新技术出现或需求方面没有变化,不必修订相应规范。地方标准也应基于这两点考虑。制订地方规范标准的动因往往出于对地图测图的空间精度的更高要求,除此之外,不应有其他理由。但是,精度与技术进步和经济成本密切相关,因此在制订地方标准时是必须考虑的。

第二大类的图式标准,是为地图制图需要制订的,其内容对于地理信息的表达和识别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新的地理信息要素不断出现,图式国家标准应有相应的更新机制,以便及时更新。如果图式不能及时更新,将成为地方标准制订的动因。而一旦地方制订了标准,不同的地方制订不同的标准,就会使图式产生混乱,国家标准应该担当的普适性功能,仅仅成了图式的核心部分。因此地方标准的制订将破坏国家标准的统一。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即建立相应的图式国家标准的更新机制,可以与下述第三大类的解决办法相同,一并解决。

第三大类即为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标准。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国家标准,也是全国统一的,应具有普适性。同图式国家标准一样,它的每一点改动或增添都是整体性的。因此,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不宜制订地方标准。

图式国家标准和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国家标准应建立相应更新机制,以便在出现和在作业中遇到新的地物类别时能够添加到相应标准中。更新机制可以是个反馈过程,如在具体作业设计时遇到相应国家标准中没有规定的要素类别,应该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制订补充要素图式和分类代码草案,报请国家相关机构核准作为国家相关标准的更新内容,由国家机构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测绘行业组织及时下发到全国所有相关单位实施,以避免不同地区对相同地理信息要素重复制订图式和分类代码。

地图图式和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标准中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即地图制图要素与地理信息要素的区分及相互关系问题。这里可能需要明确地理信息要素的点、线、面的定义以及地图制图要素辅助要素的分类和编码,设计好地图图式内容与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的对应关系。

四、关于GIS项目的审批问题

比照城市建筑的建设流程,建筑物的建设参与方有四个(此处不考虑公众意见):建设方、设计方、审批方和施工方。审批过程考虑的内容不仅仅有建筑的内容、式样,还有建筑的位置、朝向、高度等。所有的城市建筑和各种城市公共设施,共同构成城市整体,单独建筑物或构筑物,或部分建筑物和构筑物,不能称为城市。单一的建筑能够建成完工,但是作为一个城市,没有最后竣工的那一天。

事实上, GIS建设与此非常相似。目前,分布式系统已经成为GIS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且无论是基础平台还是相关基础设施,都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如果我们把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

甚至一个国家的GIS比作一个大的总系统,那么具体一个部门或单位的GIS项目,就如同是一个城市中的一座建筑物或构筑物。该项目不仅承担着建设单位所需要的功能,而且承担着其所在城市或地区和国家所需要的功能。具体GIS建设的审批的意义除了经费的问题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此。

具体的GIS项目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仅是我们平常所强调的数据共享,而且还在于系统共享,就像如果我们自己走路,我们并不需要那样宽的马路,但是那马路是供全城所有的人用的,所以需要那样宽一样。即使是GIS数据,个体所用到的,也只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小部分。在某种意义上,GIS应该是一种公共产品。对于公共产品来说,用户个体难以找到系统总体的功能边界。除了企业自建的专题GIS功能比较单一外,GIS主要由政府来建设。而政府的不同部门,尽管对地理信息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数据需要在政府部门之间流转,这就给GIS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个新的要求是面向应用的,即GIS的网络化。因此,无论是数据,还是系统本身,其功能和结构都需要在跨部门层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也因此,具体的GIS项目就需要一个超部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和审批。

五、关于商业软件认证制度

目前,无论是国内软件,还是国外软件,无论是地图制图软件,还是GIS软件,有不下于几十种流行于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这些软件,各有特色,功能丰富,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这些软件的各项功能及其与我国国家相关标准的符合情况并没有经过国家权威部门全面认证。其内容包括:相应功能是否符合地图图式、地图图层分层、要素分类代码国家标准,以及实现各种功能的算法的正确性、精度,等等。如地图投影和投影变换、坐标转换、面积计算和统计、体积计算和统计、空间内插定位、路径(包括距离)计算和查询,以及图式符号的样式和点线面属性、方向性等具体内容,包括具体的GIS开发中的二次开发程序,都有必要进行权威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没有认证证书的软件或程序不得在市场上销售和在系统中使用。

六、关于GIS项目规划设计

GIS项目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需要将技术和经济二者结合起来进行。GIS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经济规律,其结构性功能非常个性化。因此,所谓二次开发、定制、系统集成,往往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

笔者曾提出“共和地理信息系统”概念。对应于“联邦数据库”概念倾向于系统的数据层面,“共和地理信息系统”更倾向于系统的应用层面。其含义是:如果说地理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属性及其各种关系的映射,则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对使用地理信息数据的各种社会角色及其职能和他们的相互关系的映射。这种映射是一种业务层面的应用组织,即通过工作流把相关应用组织起来,使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文件能够在网络上以工作流的方式自动流向相关部门,由不同的相关人员各负其责地进行处理。在应用层面,“共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应用模式。我国的国体是共和制,因此,建立共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映射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也能更好地拟合我国政府各部门的业务(包括行政)关系,更容易地在业务层面运行和应用系统。“共和地理信息系统”并不排斥“联邦数据库”,只是对数据层的协同要求更高一些,也就是说要求不同的数据库“分体”“自治”的权力必须在“整体”规定的要求之内,

同时履行“整体”分配(不仅仅是协议)给它的职责,即满足政府体系中的“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要求。

“联邦数据库”主要表现为(或者说倾向于,或者说针对的是)系统的数据层面的事后整合,而“共和地理信息系统”则强调的是系统的结构和各种要素配置和部署的事前统筹规划、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运行和协同维护的意义,其结果是系统有机化程度更高,信息交换效率更高。

“共和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数据系统,更是一个跨部门的分布式的业务系统。正像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一样,它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行政职能和业务管理职能明确分工,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严格地说,“共和地理信息系统”不存在“自治”的问题,而只是存在责任和权利分配问题。在系统中,这种责任和权利的分配与现实中的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利(职能和业务)分配是相互一一对应的。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上升到办公自动化层面,可以把所有有关地理信息的办公业务整合到一个GIS中,并可以由此提高系统应用和维护效率。政府各个部门有关地理信息的公文流转,特别是在系统内部,结合空间规划、设计、项目审批、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竣工等,可以全部纳入到系统中。把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动态系统,一个活的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生产数据和更新数据,使系统能够自动成长。

七、关于GIS的经济学意义

GIS建设的目的是提高相应工作的效率,效率的核心即经济,极端的情形则决定着是非和成败。

当我们投入到一个GIS项目上的资本(广义的资本包括人财物和时间)所产生的效益或产出,不小于把同样资本投入到其他项目所取得的效益或产出时,该项目建设才是经济的,否则是不经济的。对应于把资本投入到其他项目所产生的效益,称为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或影子价格。资本的机会成本或影子价格是评估项目是否可行的经济标准,它相当于平均社会生产率。如我们要把一个图件从一个办公地送到另一个办公地,我们可以通过系统网络自动发送过去,这样就节省了一个递送图件的人以及递送图件的时间。而节省出的这个人可以从事其他工作,产生相应的价值。

可能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的GIS包括GIS的使用者,其GIS应用能力同时决定着GIS的产出效益。同样的GIS,不同的人使用,价值会有所不同。GIS只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它并不能代替人的思想和观念。因此,GIS的使用者不仅要熟练掌握GIS软件,深入理解GIS各项功能的原理以及所蕴含的思想,同时还要提高自身应用专业领域知识素养,有超出GIS软件本身的思想。

另外在极端情形下,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即航空航天影像等许多地理信息对于发达国家并不保密或保密成度比较低,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严格保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这类地理信息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价值并不对等。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发达国家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同样是掌握和利用这些信息,其综合应用能力和速度,在某些状况下是决定命运的。

八、关于GIS文化

GIS学科的概念体系产生于西方语言,这意味着我们用汉语来准确理解GIS会有一定难度。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用汉语理解GIS,可能会对GIS的发展,开辟新的思路,扩展GIS概念的原有内涵。原因是西方语言与汉语讨论GIS时的语言背景(语境,文化环境)不同。如图:

按照一般的认知规律,我们用汉语对GIS内涵的最初理解是A与B的交集C,然后发展到B,再逐渐通过对B的全面理解,最后发展成为A与B的并集。在前两个阶段,我们不能说我们已经掌握了GIS的本质内涵。而且A与B的差集与B与A的差集是不等价的。应该说,我们对GIS 认识,是从现象开始的。我们先认识它的功用,然后认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再认识到它的实现机制,最后才认识它的产生动机或发生机制。其次序对应于相关的学科层次为技术、科学和哲学。越靠前操作性越强,越靠后思辨性越强。因此,我们用汉语对GIS内涵的理解,最困难的部分,也就是A与B的差集,是GIS原始内涵的哲学层面的部分,或者说是GIS原始内涵的本体(ontology)部分。

毫无疑问,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GIS发源于西方,B与A的差集是我们在汉语中“增添”上去的,或有意或无意。有意者,是为了“适合中国国情”,是一种“本土化”的结果;无意者,是对GIS的理解偏差。然而,“国情”是变化的,“增添”也在变化,这证明了“增添”的非本原性质。因此B与A的差集主要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这也就是A与B的差集与B与A的差集的不等价之处。当然,长期看,这种“增添”会沉淀成为新的文化底蕴,从而反作用于对GIS内涵的理解,并发展GIS的内涵。而“理解偏差”反射到西方语境,可能构成一种启发。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人员流动加大,文化交流也在加深,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因此上述情况也会随之变化,也会推动每一种语言的发展,使我们即使在不同的语境中,对各种事物的理解,也会逐渐不受语境限制或少受语境限制。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不同语言的文化本源不同,因此其推动GIS发展的动力学倾向可能仍然会有所不同。

简单地说,GIS是一种工具,它通过提高地理空间管理和应用的效率和效果体现其价值。然而, GIS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它产生于一种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发展。它会对我们的观念

和思维模式产生影响,也会对我们的社会制度产生影响,同时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构造建筑物,然后建筑物构造我们(We shape our buildings, and afterwards our buildings shape us)”。无论我们是在研究和开发GIS,还是在建设和使用GIS,我们都必须勇于接受这种“被构造”。在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一种事物时,我们不应该放弃它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那些在我们看似“无关紧要”和“不相关”的部分。

九、关于GIS人才培养

从GIS建设角度讲,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成立了地理信息相应机构,需要大量的成熟的跨学科综合型高端GIS人才。非GIS专业人员无法判断GIS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二次开发的技术含量、技术难度、技术重点,也无法判断系统开发、管理和数据处理和维护等的内部机制和工作量。任何专业工作都有其专业要求。不是外科医生,是不能够给病人做手术的;不是学习建筑出身的,也不应该去盖大楼,GIS领域也应该一样,尽管它似乎不关乎人的生命问题。GIS建设还会牵涉到计算机、测绘、一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社会管理、技术经济,以及可能用到地理信息的其他部门的多学科知识领域。一旦一个GIS建成,它就把项目主持和开发人员的思想固化在里面。我们很难把一辆汽车改造成为一辆拖拉机。如果我们要建造GIS,我们就一定要建成GIS,而不是建成一个看似GIS的东西。因此,GIS管理机构配备人员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的建设,也是GIS建设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GIS应用人才培养也是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我们说过,GIS是一种新技术,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无论是作为一种技术,还是其内部蕴含的科学思想,对于我们的应用领域的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种新事物,不经过相应培训,是不能掌握的。作为技术,GIS可以提高其应用领域的工作效率;其中蕴含的思想,可以影响应用人员的人文理念和思维模式,促进应用人员对其应用领域的更深入理解,进一步提高应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果。

十、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是我们发明和创造了新的和好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它还在改变我们自己。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GIS的建设,对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产生巨大冲击。地理信息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在其设计阶段就极为社会化的。成功的GIS是社会理性的结果。

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有些是技术方面的,有些是经济方面的,有些是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的,还有些是文化方面的。在具体的GIS建设过程中,把GIS仅仅当作技术问题来处理是不够的,而在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建设GIS时,现做准备也是不够的。现代化建设,不是靠聪明完成的,而是靠知识实现的。

关键词:地理信息,GIS,法规,经济,文化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 商务印书馆, 1981年

[2]冯?贝塔朗菲. 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3]苗东升. 系统科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

[4]H?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上海三联书店,1992.3

[5]王大力. 简论测绘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黑龙江测绘,1992年第4期

[6]Eugene A. Nida. 语言与文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

[7]J?D?贝尔纳. 科学的社会功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8]何建邦,闾国年,吴平生. 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2003.8

[9]张清浦,刘纪平等. 政府地理信息系统. 科学出版社,2003.11

[10]王大力. 论建设共和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第六期

2008年7月25日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大力

作者单位: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b16717449.html,/Conference_7161159.aspx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班级:信管5081 姓名:张智超学号:7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以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信息化的初始发展环境、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发展成效和我国信息发展的基本经验,结合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讨论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信息化基本现状加以梳理,以期对认识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裨益。 关键词: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引言 回首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产业的出现和不断进步,给当代生产力系统、产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带动了整个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使得信息产业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信息产业的出现也带动了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我国发展信息化的初始环境 1.1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 我国信息产业是在全球经济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浪潮背景下展开的,国际产业转 为我国参与国际信息产业的分工提供了机遇,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代表了世纪交替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从外部环境看,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而我国是在工业化和信息化“双封逼近”的背景下,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向信息产业倾斜,实现要素的间接转移来发展信息化的。【1】(P45-47)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信息化“是一种在国际环境影响下,受外部冲击的逼迫而引发的变革,是对现代性之外部挑战的回应”。【2】(P18-22)从内部环境看,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一方面积极融入世界信息产业的分工,延伸国内产业链;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国内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在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条件下,瞄准信息技术的跳跃发展和广泛渗透性特征,努力通过推广应用信息化经济的发展进程,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1.2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国情 关于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条件,普遍认为是被迫走向现代化之说。实际上,20世纪60年代国际信息产业就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了。世界以美国为代表,亚洲以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978年,我国电话总数仅280多万部,电话普及率%,而世界平均为%,信息制造业的产品和技术更是落后世界三十年。信息化潮流已经到来,还没有为信息化发展做好准备的我们应该如何抓住优势,利用好机会,克服劣势,消除威胁,实施适合自己国情的信息化成为了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的关键所在。从信息经济发展零开始,如何符合国际市场的信息化经济,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现代化看,要用六十年时间来完成西方200百年完成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从产业结构看,要实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升级过程;从信息化模式看,已经有美国、欧洲、亚洲等各种模式可以复制;从经济增长方式看,是粗放向集约转变。我国的基本情况是: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生产力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存在二元经济的结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照搬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信息化道路。 2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就 信息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三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增长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2007年,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57%,通信业务总量完成2万亿元。(2)截止2008年6月,我国网名数量已达到亿,成为为世界上网名最多的国家,宽带网民数量达亿人,手机网民达7305万人。IP V4地址数排名世界第三,CN国家顶级域名数为世界第二,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IP V6示范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实验网也初具规模。(3)通信普及、用户使用和产业规模三者的良性互动,奠定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础,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利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地理新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其次,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的状态,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提“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 此外,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普遍感觉到课时不够,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难于把握,课时不够,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材为蓝本,许多内容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却出现了。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难于把握。

学校在地理教学资源上与现行的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严重不匹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的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缺少应有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难以理解。 初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以及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地理课,初三不开设地理,中考又不考地理,使得许多初中学校地理课形同虚设。新课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这对于学生而言,无凝一下难于适应,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懂,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许多教师。 高中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们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想讲的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

信息产业发展报告

信息产业发展报告 2007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依托“十五”期间信息化建设打下的基础,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产业高速增长,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升高,2007年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为49.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7.16%,信息产业已成为全市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 一、充分发挥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助推产业发展 为促进我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给企业提供有效扶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信息产业发展,靖贵阳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意,建立了“贵阳市信息产业发展资金”并拟订了《贵阳市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信息产业发展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工作,理顺项目审批流程,完成了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的立项、审核等工作。在2007年内对全市30多家信息技术企业给予500万元资金扶持,支持IT优势和重点项目10个,其中动漫及网络游戏类项目3个,信息产品制造业项目3个,软件项目4个,共支持资金170万元。完成“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租赁费用及贵州华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基于CAN/LIN网络的汽车车身控制系统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工作。启动第二批信息产业发展资金项目的申报。 二、积极组织实施“1261”工程,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 与市经贸委共同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1261”工程,在总结“1050”企业信息化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强了对建成的信息化项目的验收和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引导作用。现已完成2007年“贵阳市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申报项目130项,总计申报资金5231万元;下达企业信息化项目85项,标准软件55项,共计扶持资金1200万元。完成贵阳市新天光电公司信息化系统等33个项目的验收工作。 三、抓住动漫产业契机,促进和推动信息产业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文件精神[国办发(32)号文],于2007年7月12日“贵阳市数字内容产业园”举行了揭牌仪式。产业园获得了省经贸委、科技厅、信息产业厅和省新闻出版局共同授牌的全省唯一的数字内容产业示范园称号。“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的建设思路:以动漫产业为突破口,在我省打造一个规模较大,产值较高,衍生产品丰富的数字内容产业园,以加速产业积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和推动贵阳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入驻产业园的动漫企业、软件开发企业、和设计工作室已达14家,企业员工230人。入园企业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动漫企业6家、软件企业4家、数字电影媒体企业1家、衍生产品加工企业1家,设计工作室2家,完成产值6400万元。目前,《贵阳市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已由省科技厅立项,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邮政及电信运营业快速发展 (一)邮政 【概况】2007年,市邮政局抓住邮政体制改革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切实提高质量,企业得到平稳发展。 1.在加大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重点业务、竞争性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紧紧围绕“优化作业流程,实行一体化运作的基础上,推进速递物流板块的业务、客户、网络资源三方面实现整合”这一主线,在经营思路上紧扣市场,牢牢抓住重点项目,全力打造“EMS”和“中邮物流”两大品牌形象。全年速递业务完成收入2801.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鲜花礼仪收入完成62.6万元,比上年增长13.8%;证照类收入完成4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1.6%;物流业务收入完成881.4万元,比上年增长62%。省内一体化业务收入完成209万元,比上年增长45%;中邮快货业务收入完成53.9万元,比上年增长3253%;航空货代业务收入完成107万元,比上年增长161%;整车直递业务收入完成441万元,比上年增长57.5%。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一要明确其教育目标,二要明确其主要内容,三要正确选择教学方式,四要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考 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教学的核心理论,而一种全新的人地关系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己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必然选择。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以其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加强高中生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手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新课改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为三门必修课、七门选修课,加重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比重,缩小自然地理比重,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在未来的社会里,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矛盾日趋尖锐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适应了未来地理教育的需要,所以一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人文地理教育又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人文地理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育人,促进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树立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地理观念,要让学生掌握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要通过人文地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迅速发展,不存在西方国家在工业初期所具备的资源丰富、市场宽松的优越环境,取而代之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阻碍和谐发展的问题,所以实行新的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中国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能力目标上,要使学生在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能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提出方案、措施和办法。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针对高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人文地理教学,使学生端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态度,积极地推进人文地理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现行的教学内容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述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联系起来,并正确面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 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消除贫困、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包括农业和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业、交通与通讯可持续发展的教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近日,工信部公布2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情况,2月份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和进口额分别达到459和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1%和31.7%。其中,通信设备与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为108和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和27.9%,而基础产品出口仍在下降。 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在电子信息产品8大类别中,通信设备类产品与计算机类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出口额分别达到219和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和9.4%,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3.0和5.0个百分点,拉动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 2月份,通信设备与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为108和1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和27.9%,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17.0和9.8个百分点。其中,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出口额位列前五位,出口额分别是145和131亿美元,同比增长21.0%和61.6%。 另外,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等基础产品在2012年1-2月份出口仍在下降,出口额分别为113、93和8亿美元,同比下降3.8%、16.1%和29.8%。2月当月,上述三类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1.5%、-2.1%和-18.9%,低于同期全行业平均增速6.6、20.2和37.0个百分点。 工信部2011年6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和出口增速均出现连续回落。但值得注意的是,通信设备出口成为拉动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前5月通信设备出口464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在生产增速回落的同时,二季度以来,该行业出口增速也持续下滑。5月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长8.2%,比3、4月份分别回落9.5和8.9个百分点。 2011年5月份,各行业出口增速与上月相比均有所回落。电子材料、通信设备和家电出口分别增长5.4%、14.9%和2.3%,增速比4月份回落30.8、15.8和10.8个百分点。计算机、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出口增长2.5%、10.0%和20.2%,与4月相比,增速回落6.6、4.1和8. 8个百分点。 不过,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出口增速保持高速增长。2011年1-5月,通信设备和电子器件出口464和311亿美元,占全行业出口的18.7%和12.5%,分别增长35.3%和28.7%,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8.3和11.7个百分点,是拉动全行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东部地区保持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 2011年1-9月,东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47598亿元,增长18.7%;出口交货值28107亿元,增长11.5%,二者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4和3.6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出口增长较快。1-9月,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57.2%和91.8%,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4.5和76.7个百分点。特别是出口增速连续三个月超过90%,其中,9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先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接着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就揭示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地理,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是初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学科,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目前,我国的初中地理教育方法存在着巨大的欠缺,还需广大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尽力弥补,从而使初中生的地理教学更加完善。 一、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二、1、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三、充分运用图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独特之处。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仅上册就包括了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上。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信息的主要传递者。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之后,它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越来越多的学生厌烦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迫切希望自己能在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信息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信息产业的概述 (一)信息产业的含义。信息产业主要是由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软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其他信息内容业)三大产业组成,它是一个国家构筑信息基础设施并使其正常发挥效益所必须的产业。 (二)信息产业的特点。传统产业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其运行过程中,处处离不开信息的处理、传输、获取和使用。产业信息化的结果催化了信息产业的出现。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它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主导产业;它是辐射面广的高渗透型产业:它是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它是高资金、高智力投入的产业;它是省资源、省能源、无公害产业;它是高效益、高产出、高增值的产业。因此,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 二、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及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我国信息产业的市场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开拓。近五年,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稳健、务实的措施以及优惠的扶持政策,我国信息产业在全球剧烈动荡、发展低迷的情况卜,一直保持着二倍的速度健康发展。 以下是我国信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年份企 业单 位数 工 业总 产值 资产 总计 固定 资产 原价 固定资 产净值 年平均 余额 负债合 计 流动负 债合计 所有 者权 益 利润总 额 本年 应交 增值 税 全部从业人 员年平均人 数(万人 2008年14347 12296 2007年14091 25190 2006年9709 2005年8868 10273 从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通讯设备、计算机行业正在一年年迅猛发展。 企业的数量从2005年的8868个发展到2008年的14347个。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 2. 1通信业 我国通信业近年来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也最快,发展模式己由羊断经营转向竟争开放,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通信综合能力基木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据中国信息年鉴和中新网披露:2001年我国的通信网络己形成“八纵八横”的格局,光缆线路总长度为197万公里,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659个城市,2 070个县(区),还开通了中日、中美、亚欧等多条陆地和海底光缆。经过2002 .2003年的发展,中国电信网络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光缆总长度达到271万公里,其中长途光缆达54. 7万公里;基础数据网络端曰规模达到140万个,互联网拨号服务器端曰346万个; 中国己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传输网,端到端的宽带应用环境正在形成,促进了电信网络向基于11'的宽带综合业务网转变。我国电话用户总数己跃居世界第一,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通信消费的增长。2003年我国电话用户新增1. 12亿户,总数达到5. 32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0lc o其中固定电话总数为2. 63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己达2. 69亿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 8部/百人,全国通电话的行政村达到89. 20lc ,互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论文范文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论文范文 摘要:近几年,在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 针对我国当前空间信息产业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GIS;资源共享;专业人才;自主创新 1 当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首 先要对空间信息系统有一定的认识。空间信息系统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管理和应用等,其中空间信息技术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 息系统由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库、分析应用模型和图形用户界面及系统 人员组成,在这些组成部分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为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球信息、资源、环境的一个缩影,可以将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上的资源、环境以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反映,通过计算机技 术以及其他技术的结合,完成对空间信息的采集、保存、管理、应用等,在空间信息系统 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关系着地球表面信息的采集、管理、应用以及对相 关信息的发布等,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得到突飞猛 进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其在空间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当前国际上提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以后,全球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地理信息系统得到飞速的发展,并且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效益。因此我国很多企业开始投身于和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产品研究和生产中,进而推动 了我国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 我国近些年对空间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空间信息系 统研究和发展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企业在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在空间 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将其发展的主导方向进行明确,是将其经济增长空间进行扩 展的必要选择,但是当前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将其产业的发展主导方向确定,进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中,需要将主导产业、龙头产业、 商业产业等进行结合,不让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孤立的状态。 其次,当前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实现空间信息共享。当前我国 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中,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空间信息共享体系,大多企业都是以个体为主 进行业务行为,企业间的联系性不强,没有空间信息空间的平台和渠道。正是因为没有一 个完整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所以很多地理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无法真正地完成空间信息资 源的转换和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重复建设、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发现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当前,地理教学中,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即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之前,通过运用预先设计好的语言、实体、影像、音乐或图表等媒体或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入教材内容的目的之后,教师便往往依旧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教材知识序列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仅仅起到了引起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作用,而不可能对学生大脑中枢的兴奋点进行持续的刺激转换,难以使其迅速对学习焦点的变化做出反应。 2.受诸多教学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地理教学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可是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以在教学(特别是公开课)中往往在形式上追求花哨,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在“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可是这个“活动”经常变成形式主义。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本身学生自己就可以突破的,却要进行小组讨论开展所谓合作学习情境,那么就没有意义了,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有些问题恰恰是应该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开展讨论、交流的,可是为了赶时间又草草结束。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有效的情境,且不可流于形式。 再如教学中易忽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使地理课变成了手工课、电脑课或拼盘课等等,使情境成了让课堂气氛看起来活跃的一种形势,完全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3.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对于要花大力气准备的教学情境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常运用,对于一些简单的多媒体画面、音乐、语言等情境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学生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比较复杂的教学形式一下子根本不能适应,摸不到具体实施的方法、目的和具体的注意内容,可能表面看起来课堂热热闹闹,实则对教学不会起到预想的作用。

信息技术发展规划.doc

小岔乡九年制学校信息技术 教育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将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乃至办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自治区教育强县实施细则》等纲领性文件都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学校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重视和优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进行科学、统一的规划。学校以2006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我校配置机房及远教系统为契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概况 近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有较大规模的投入,不断探索技术更先进、理念更超前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 全校14个普通教室,其中3个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多媒体讲台、幕布、有线电视频道增补器、音箱等组成。卫星下载由台式电脑、液晶投影仪,远教接收系统等组成。小学部各班由实物视频展示台和34#彩电组成。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目前由教导处负责管理,配备一名专职网络管

理员,要负责网络运行和学校电脑的维护。目前,我校28名教职员工其中专职教师27名。 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规划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并要求“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因此,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完善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2007年—2010年的具体目标是: (1)全面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和网络软件建设,做到设施完善,功能明确,作用突出。 (2)提高全校45岁以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水平,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教育因素。 (3)完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效率,推广课堂交互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效益。 (4)加大对教师的校级培训力度,多管齐下,加强考核与监督,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派出教师参加上级培训及社会上的培训。 (5)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教学研究,

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最新范文

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乡村初中地理教学薄弱,应从提高认识,培养学习兴趣、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地理水平。 [关键词]:认识、兴趣、思维、习惯、方法、课外活动 21世纪是人才涌动,万马奔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谁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综合素质,谁就能成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多次强调,学校要均衡开课,学生要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是一门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广泛性、区域性、动态性和实用性。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地理学科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鉴于当前初中学段地理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强和改进。 一、加大认识力度形成共识 认识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只有认识正确统一,才能形成高效的战斗力。 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尤其是乡村中学。人们习惯称其为“副课”、”小科”,导致地理教学非常薄弱。处于定势的老师学生包括学校都对地理不够重视。学生学习处于消极被动局面:上课不听讲,不带书,做其它功课,课后

不闻不问的人应有尽有,厌学之风日趋其上;教师消极应付:不备课、不准备,照本宣科,没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学校不设专职教师,而是主科教师兼代,整体地理水平极其低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新世纪的到来,素质教育已成为摆在国民面前的头等大事。全面开课,全面发展也势在必行。地理课程的任务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还在于教育学生关心并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及全球化意识,能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精神方面理解、评价、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分析的综合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地理教学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校、社会、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强对地理教育的目的意义的认识,消除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地理教学引入健康全面发展的轨道。 二、不断摸索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第一战场。课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培养学生地理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魔力,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兴趣是行动的不竭之源。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该事物的奥秘。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学习地理对自己成才的重要作用,还要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本身的

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

201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 最具活力中小企业申报书 企业名称: 通信地址: 申报日期: 年月日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2019年2月 填表须知 一、申报书需要逐项填写,实际内容不发生的,请填写“无”,数据有小数时,保留到小数点 后两位。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须在承诺书上签字,加盖企业公章,否则视为无效。 三、“基本情况”栏目 “主营业务范围”须填写测绘地理信息业务。 四、“财务情况”栏目 1.营业收入:年度营业收入根据企业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如实填写。 2.测绘地理信息业务营业收入:申报企业主营业务为测绘地理信息的,同“营业收入”;申报企业为综合业务的,须剥离非测绘地理信息营业收入。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3.按业务类型、用户类型、市场区域的各细分项目营业收入总和,均需与2018年度测绘地信营业总收入一致。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4.业务类型:依据《地理信息产业统计分类(2017)》划分,具体如下。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地理信息服务:遥感测绘服务(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等)、地图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地图编制、互联网地图服务,地图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地图文化创意等)、导航定位服务(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网等服务,基于地理位置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地理信息系统服务(运用数字化技术将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整合应用的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的地理信息集成、开发服务,地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地理信息大数据服务等)及其他地理信息服务(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以及其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地理信息硬件制造与软件开发:测绘仪器制造、地图文化产品制造、导航定位芯片及终端设备制造、遥感仪器及装备制造、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软件、测绘软件、遥感软件、导航定位软件、地图制图软件、地理信息安全软件等开发)。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姓名:李小燕 学院:数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5班 学号:20090512048

我国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作者:李小燕 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数学学院2009级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被视作现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我国的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不断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全球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经济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清楚的了解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全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本文从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的环境,信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经济,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分析 一、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概述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基础,经济基础和科技发展基础。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的信息经济又称资讯经济,IT经济。作为信息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伟大成果的信息经济,是通过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两个相互联系和彼此促进的途径不断发展起来的。所谓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在信息经济中,居重要地位的则是芯片、集成电路、电脑的硬件和软件、光纤光缆、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数据传输、信息网络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环境保护、航天与海洋等新兴产业部门,同时,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通过产业化而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科学理论的日趋成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世界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也逐渐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信息产业以不同寻常的速度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新经济”的表率,并非是一种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而是出于该行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更新快、竟争激烈等特点,在高度开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下形成的自然现象。信息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人们对于何为信息产业还未形成一致看法,美国学者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定义为“从事信息生活、传播、处理、储存、流通和服务的生产部门”。所以可以把信息产业定义为以现代新兴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资源搜集和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利用、生产、贮存、传递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 信息经济既具有与其他经济一样的特征,也具有一系列它所特有的结构特征.随 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广泛应用,近些年来,世界信息经济的结构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越来越明显,主要体 现在以下方面: 1.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传统的企业结构都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而新兴信息企业结构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不但投资少,效率高,最终还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得到全面发展。 2.信息经济的劳动力结构是智力劳动型的.企业结构的状况决定着劳动力结构的状况,由于新兴信息经济的企业结构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而以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制人员等脑力劳动者为主的劳动力结构也必然发生根本变化,传统体力劳 动者将经过再教育成为新的脑力劳动者.

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五井二中刘相美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选题随意、缺乏研究。不少教师课前没有认真备课,对选题不够重视,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缺乏深入研究,所以,不管时机是否成熟,不管问题是否值得探讨,教师都交给学生讨论,其结果是容易解决的问题用的时间多而真正需要探讨的问题用的时间反而较少或早早收场,甚至根本不够深入。 二是只追求表面的热闹与活跃,忽视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目的。教师上课一味迁就几个步骤几个环节,走上“放羊式”交流歧路。课堂上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围成一团,叽叽喳喳讨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师再总结,其实就是公布“标准答案”。这种只为讨论而讨论的赶形式的教学,不也是剥夺许多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吗? 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老师为防止完不成教学任务,合作交流学习流于形式,交流时间有教师控制。这是因为教师害怕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被学生突如其来的发问乱了章法,不能按部就班的依照预定的“剧情”向下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是去诱导、启发,而只是支支唔唔说一句“不对”、“错了”等话语,这种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吗?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惑主要表现在: 困惑一:新课程地理教材内容过于简单,有的知识点仅仅一提,但是这些知识点又往往是每年中考的重点内容。又因教师在寻找标准答案的过程中费了不少功夫,最后得到的答案仍不够准确,不够具体。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很难把握这些知识点。 困惑二:初中地理教师有很多不是专业教师,对于一些新的地理信息,接受起来非常慢,甚至有些根本无法接受。特别是我们的农村教师,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有时想学习也没条件,为此,授课也只能现学现卖。 困惑三: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尽量使用电化教学,可是大多数农村教师制作地理课件就是一个困惑,有的教师好不容易制作了课件,可是多媒体教室更是一个大困惑。

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分析报告

2017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报告 (宋超智) 2017年,在国家后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突破、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优化地理信息供给结构,不断拓展“地理信息+”新的服务业态,尽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业规模增幅有所放缓。但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仍保持了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第一部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1、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利用统计数据测算和大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180亿元,同比增长%。 2、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稳步增加 截至2017年8月底,全国测绘资质单位数量突破万家,较2016年末增加%,其中,甲级单位数量首次突破一千家。十八大以来,为减少同质化竞争压力,国家局适度控制传统业务领域单位升甲,甲级单位数量在增速为%,有所减缓;由于行业内人员、装备水平整体提升,乙、丙级单位数量增加较快,分别为%、%,丁级单位增速为%,小幅下降。 3、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测绘资质单位从业人员数量为4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40万人,占比由2012年的66%提升到85%。截至2017年8月,全国取得注册测绘师资格的人数为13106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企事业单位实力总体提升 十八大以来,测绘资质单位总体实力大幅提升,平均产值和人均产值分别增加33%、27%,甲级单位更为显着,分别提升50%、42%。甲级单位完成的产值从262亿元增长到529亿元,占比从49%增加到57%。 2、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十八大以来,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所属从业人员、完成的产值大幅增长,在测绘资质单位的占比显着提高。截至2017年8月底,测绘资质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达11264家,占比达62%,但民营企业资质等级相对较低,人均产值万元,低于资质单位平均水平。 3、百强门槛显着提高 从中国地理信息协会评选的2017年百强企业中,按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产值计算,最低入围门槛亿元,较2014年提高了亿元,最高值为亿元,平均值为亿元,各项指标均显着提升。 百强企业测绘地理信息产值总计254亿元,同比增长27%;占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的%,较去年提升个百分点。其中,有30家企业的产值同比增长超过50%。

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地理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史永革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各国间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这就对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改革学校现有的课程结构,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地理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学地理强调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对各种地理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即要求学生既具备地理知识素质,又要具备地理实践能力素质。所谓地理实践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去处理和解决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小到看地图辩方向,大到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等,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显然用过去传统教学方法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层面上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而研究性学习在此方面恰恰具有特长。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出现,决不是为了取代和削弱地理课堂教学,相反,它有赖于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地理学科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又会促进学生去加深,去拓展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它们之间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关系。 地理教学中引进研究所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当然,“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地理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这种活动更多的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地理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和欢乐;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可以动态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引导学主生动参与教学过程,依据情境和素材,展开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加强了地理课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培养能力并提高学习效果。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积累经验,经实践后可能形成一些课程,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地质与古生物、气象观测、酸雨测定、地球科学热点问题等内容为学习对象的研究性学习恰恰是校本课程中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和过程性,显然地理研究性学习更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的这些特点。这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目前的地理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特别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教学方式的运用 1.地理案例教学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好途径 所谓地理案例教学,就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