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Verilog HDL的闹钟设计

基于Verilog HDL的闹钟设计

基于Verilog HDL的闹钟设计
基于Verilog HDL的闹钟设计

封面删除~你懂的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数字门电路的设计已经被可编程逻辑器件替代。而对于传统的模拟控制技术,也被数字控制系统所取代。数字系统在各个领域显示出了无穷的魅力与优势,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本文利用Verilog HDL 语言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设计多功能数字钟, 实现时、分、秒的计时和校时,以及整点报时和闹钟的功能。突出了其作为硬件描述语言的良好的可读性、可移植性和易理解等优点, 并通过ModelSim SE 6.5 完成综合、仿真。通过Verilog HDL语言完成数字钟的层次化设计。

关键词:数字电子时钟,有限状态机,功能仿真

Abstract

As the microelectronics, computer technolo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many traditional design of digital gat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has been replaced. As for the traditional analog control,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have also been replaced. Digital systems in various fields has shown infinite charm and advantages, and now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actical projects. In this paper, Verilog HDL, the design of top-down multi-functional digital clock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hours, minutes, seconds, time and school, as well as the whole point timekeeping and alarm functions. Highlighted as 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good readability, portability and ease of understanding, etc., and through the ModelSim SE 6.5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Completed by Verilog HDL, the level of the digital clock design.

Key words: Digital electronic clock, finite state machine, functional simulation

.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时钟的发展简史 (1)

1.2设计目的 (1)

1.3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 (2)

1.4Modelsim仿真工具 (5)

第2章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7)

2.1数字系统设计简介 (7)

2.2有限状态机 (9)

第3章数字钟的层次化设计 (13)

3.1功能要求 (13)

3.2数字钟系统的工作原理 (13)

3.3 模块的设计 (13)

3.4程序设计 (14)

第4章功能仿真 (19)

4.1 仿真前准备 (19)

4.2 功能仿真 (20)

第5章总结 (23)

参考文献 (26)

第1章绪论

1.1时钟的发展简史设计目的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1.2设计目的

1. 掌握各类计数器及将他们相连的方法

2. 掌握多个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与方法

3. 掌握用FPGA技术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4. 进一步掌握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思想

5. 了解相关数字系统的设计

1.3 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

1.3.1Verilog HDL的发展过程与编程特点

Verilog HDL是一种硬件描述语言(HDL:Hardware Discription Language),是一种以文本形式来描述数字系统硬件的结构和行为的语言,用它可以表示逻辑电路图、逻辑表达式,还可以表示数字逻辑系统所完成的逻辑功能。

Verilog HDL就是在用途最广泛的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件描述语言,它是由GDA(Gateway Design Automation)公司的PhilMoorby在1983年末首创的,最初只设计了一个仿真与验证工具,之后又陆续开发了相关的故障模拟与时序分析工具。1985年Moorby推出它的第三个商用仿真器Verilog-XL,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使得Verilog HDL迅速得到推广应用。

Verilog HDL充分保留了C语言简洁、高效的编程风格,其中有许多语句和C语言中的语句十分相似,如if语句、case语句等。

1.3.2Verilog HDL的基本结构

1)模块的基本结构

模块是Verilog DHL语言的基本单元。一个模块可以大道代表一个完整的系

统,也可以小到仅代表最基本的逻辑单元。模块内部具体行为的描述或实现方式的改变,并不会影响该模块与外部之间的连接关系。一个Verilog 模块可被任意多个其他模块所调用,但由于Verilog HDL所描述的是具体的硬件电路,一个模块代表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电路块,每当它被某个其他模块调用一次,则在该模块内部,被调用的模块将原原本本的复制一次。

一个完整的Verilog HDL模块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模块定义行。

这一行以module开头,接着给出所定义模块的模块名,模块名是模块唯一的标识符;之后的括号内给出的是端口名列表,端口名列表是由模

块的各个输入、输出和双向端口组成的一张端口列表,这些端口用来与其他模块进行连接;最后以分号结束。当无端口名列表时,括号可省去。

(2)端口类型说明

接在模块定义行后面的是对端口类型的说明,凡是出现在端口名列表中的端口,都必须显示说明其端口类型。

(3)数据类型说明

Verilog HDL支持的数据类型有连线类和寄存器类两个大类,每个大类有细分为多种具体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定义部分用来指定模块内用到的数据对象为寄存器型或连线型,除了1位宽的wire类可缺省外,其他将在后面的描述中出现的变量都应给出相应的数据类型说明。

(4)描述部分

本部分具体展开对模块功能的描述。

(5)结束行

结束行是用关键词endmodule标志模块定义的结束。

2)模块的描述

在模块的功能描述中,可用下述方式描述一个设计:数据流方式;行为方式;结构方式;上述描述方式的混合。下面分别介绍模块的这几种描述方式。

(1)数据流描述方式

数据流型描述主要用来描述组合功能,具体由“assign”连续赋值语句来实现。

(2)行为描述方式

行为描述时一种高级语言使用到的方法,Verilog中的行为描述方式具有很强的通用性。行为描述是通过行为语句来实现的,行为功能可使用下述过程语句结构描述。

Initial语句:此语句只执行一次。

Always语句:此语句循环执行。

(3)结构描述方式

结构描述方式是通过实例进行描述的方法。它将Verilog中预定义的基本元件实例嵌入到语言中,监控实例的输入,一但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便重新运算并输出。

(4)混合型描述方式

在模块中,用户可以混合使用以上几种描述方式,也就是说,模块中可以包含门的实例、模块实例语句、连续赋值语句、always语句和initial 语句以及它们的混合语句,并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包含。

1.3.3Verilog HDL的层次设计实现过程

用Verilog HDL进行硬件设计的过程实质上是把构成硬件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Verilog描述,也可以使结构描述,前者侧重刻画模块所具有的行为特征,后者侧重反映模块内部的具体构造。通常一个硬件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因而总会存在这样一个模块,他用结构描述的方法,将构成硬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连接起来,这个模块就是系统的顶层模块。相对于顶层模块,其他的模块就是低一层次的模块。在对低一层次的模块进行描述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同样用结构描述的方法,把模块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具体的刻画出来,相对于顶层模块而言,用于构造低一层次模块的结构单元就属于更低一个层次。因而随着设计过程的展开,一个硬件系统的构造逐渐由顶层走向底层,各个功能模块的内部结构逐渐得到深化和细化,整个设计过程因而被称之为一个自顶向下的分级设计过程。在这个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利用仿真工具对处于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描述进行性能评估与正确性检测。

在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中,对于上层模块来说,只需要知道某个模块的名称与端口类型,就可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下层模块进行调用。至于下层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或者从一种实现方式转换到另一种实现方式,都不会对上层模块的描述产生任何影响。这是自顶向下设计方法一个突出的优点。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仿真测试,如果发现性能不够理想,或者发现任何错误,只需对存在问题的低层的描述或实现方式进行修改或调整,而不必对上层结构进行任何改变。所谓的顶层和底层都是相对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总是把当前正在实现的模块作为一个局部的顶层模块,在完成描述后,先单独对他进行仿真测试,在验证其正确性后在加入需要调用它的模块中,而成为整个系统设计中某一个层次的功能模块,一个大的电子系统设计就是这样从顶层到底层,边设计,边仿真,并依据仿真结果,反复调整或优化的过程。

1.4 Modelsim仿真工具

ModelSim是业界最优秀的HDL语言仿真器。它提供最友好的调试环境,是唯一的单内核支持VHDL和Verilog混合仿真的仿真器。是作FPGA/ASIC设计的RTL级和门级电路仿真的首选,它采用直接优化的编译技术、Tcl/Tk技术、和单一内核仿真技术,编译仿真速度快,编译的代码与平台无关,便于保护IP核,个性化的图形界面和用户接口,为用户加快调错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全面支持VHDL和Verilog语言的IEEE 标准,支持C/C++功能调用和调试。ModelSim专业版,具有快速的仿真性能和最先进的调试能力,全面支持UNIX(包括64位)、Linux和Windows平台。主要特点:RTL和门级优化,本地编译结构,编译仿真速度快;单内核VHDL和Verilog混合仿真;源代码模版和助手,项目管理;集成了性能分析、波形比较、代码覆盖等功能;数据流ChaseX;Signal Spy;C和Tcl/Tk接口,C 调试。是业界唯一单一内核支持VHDL、Verilog HDL和SystemC混合仿真的仿真器同时也支持业界最广泛的标准如Verilog 2001、SystemVerilog 等,内部集成了用于C/C++,PLI/FLI和SystemC的集成C调试器。支持众多的ASIC和FPGA厂家库,可以用于FPGA和ASIC设计的RTL级和门级电路仿真。下面图1.1为modelsim的主界面。

图1.1modelsim主界面

ModelSim最大的特点是其强大的调试功能:先进的数据流窗口,可以迅速追踪到产生不定或者错误状态的原因;性能分析工具帮助分析性能瓶颈,加速仿真;代码覆盖率检查确保测试的完备;多种模式的波形比较功能;先进的Signal Spy功能,可以方便地访问VHDL 或者VHDL和Verilog 混合设计中的底层信号;支持加密IP;可以实现与Matlab的Simulink的联合仿真。

ModelSim分几种不同的版本:SE、PE、LE和OEM,其中SE是最高级的版本

而集成在Actel、Atmel、Altera、Xilinx以及Lattice等FPGA厂商设计工具中的均是其OEM版本。SE版和OEM版在功能和性能方面有较大差别,比如对于大家都关心的仿真速度问题,以Xilinx公司提供的OEM版本ModelSim XE为例,对于代码少于40000行的设计,ModelSim SE 比ModelSim XE要快10倍;对于代码超过40000行的设计,ModelSim SE要比ModelSim XE快近40倍。以下列表介绍了OEM版本(以Xilinx公司提供的ModelSim XE版本为例)与ModelSim SE版本之间的差异。

ModelSim SE支持PC、UNIX和LINUX混合平台;提供全面完善以及高性能的验证功能;全面支持业界广泛的标准;Mentor Graphics公司提供业界最好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第2章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2.1数字系统设计简介

2.1.1数字系统

从概念上讲,凡是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传输信息的系统都可以称为数字系统。

通常把门电路、触发器等称为逻辑器件。将由逻辑器件构成,能执行某单一功能的电路,如计数器、译码器、加法器等称为逻辑功能部件,把有逻辑功能部件组成的能实现复杂功能的数字电路称为数字系统。复杂的数字系统可以分割称为若干个子系统,例如,计算机就是一个内部结构相当复杂的数字系统。

近几年来,IC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最具有代表性的IC芯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微控制芯片(MCU);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大规模存储芯片(RAM&ROM)。这几类器件在最近20年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芯片的规模还是性能都有了巨大的提高,构成了现代数字系统的基石。2.1.2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数字系统一般由控制电路、多个受控电路、输入/输出电路、时基电路等几部

分构成,如图2.1所示。

图2.1数字系统设计方法构成图

一般来说,电子系统的设计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设计思路,一种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

(1)自下而上的设计

自下而上的设计,也可称为自底向上的设计,过程从最底层设计开始。设计系统硬件时,首先选择具体的元器件,用这些元器件通过逻辑电路设计,完成系统中各独立功能模块的设计,再把这些功能模块连接起来,总装成完整的硬件系统。

(2)自上而下的设计

自上而下的设计,也可称为自顶向下的设计。它是目前常用的数字系统

设计方法,也是基于芯片的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它在功能划分、任务分配及设计管理上有一定的长处。

2.1.3数字系统设计流程

数字系统的设计可分为四个层次,即系统级设计、电路级设计、芯片级设计和电路板级设计。相应的,从提出设计要求到完成系统成品,数字系统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系统设计、电路设计、芯片设计、PCB设计、结构设计及电路调试和系统调试,如图2.2所示。

图2.2数字系统设计流程图

2.1.4数字系统设计准则

进行数字系统设计时,通常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条件和要求。如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元器件的资源分配和设计工具的可实现性,系统的开发费用和成

本等。虽然具体设计的条件和要求千差万别,实现方法也个各相同,但数字系统设计还是具备一些共同的方法和准则。

1)分割准则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或其他层次化设计方法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分割,然后用逻辑语言进行描述。分割过程中,若分割过粗,则不易用逻辑语言表达;若分割过细,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充分和繁琐。因此,分割合适与否对系统设计是否方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系统的可观测性

一个系统除了引脚上的信号外,系统内部的状态也是需要测试的内容。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应该同时考虑功能检查和性能的测试,即系统观测性的问题。3)系统的稳定性

设计时应注意采取措施避免竞争和增加系统稳定性。

4)最优化设计

设计中常见的最优化目标有:(1)器件资源利用率最高;(2)系统工作速度最快,即延时最小;(3)布线最容易。

2.2有限状态机

2.2.1有限状态机简介

有限状态机(FSM)又称为有限状态自动机或简称状态机,是表示有限个状态以及这些状态之间的转移和动作的数学模型。一般来说,除了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外,状态机还含有一组具有“记忆”功能的寄存器,这些寄存器的功能是记忆有限状态机的内部状态,他们常被称为状态寄存器。其中,寄存器逻辑的功能是存储有限状态机的内部状态;而组合和逻辑又可分为次态逻辑和输出逻辑两部分,次态逻辑的功能是确定有限状态机的下一个状态,输出逻辑的功能是确定有限状态机的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有限状态机的输出信号是否与输入信号有关,将其分为Moore(莫尔)型有限状态机和Mealy(米里)型有限状态机两种类型。Moore 型状态机输出信号仅与当前状态有关,如图2.3。即可以把Moore型有限状态的输出看成是当前状态的函数。Mealy型状态机输出信号不仅与当前状态有关,而且还与输入信号有关,如图2.4即可以把Mealy型状态机的输出看成是当前状态和输入信号的函数。

图2.3Moore函数图

图2.4Mealy函数图

需要注意的是Mealy型状态机的输出是当前状态和输入信号的函数,它的输出是在输入变化后立即发生的,不依赖时钟的同步。而Moore型状态机仅为当前状态的函数,这类状态机在输入发生变化后,还必须等待时钟的到来,时钟使状态发生变化才导致输出的变化,所以比Mealy要多等待一个时钟周期。

2.2.2有限状态机的编码方案

在状态机的编码方案中,有两种重要的编码方法:二进制编码和一位热码(One—Hot)编码。

在二进制编码的状态机中,状态位(B)与状态(S)的数目之间的关系为

B=log2S,如两位状态位就有00,01,10,11四个不同状态,它们在不同的控制信号下可以进行状态转换,但如果各触发器又没有准确地同时改变其输出值,那么在状态01变到10时则会出现暂时的11或00状态输出,这类险象可能使整个系统造成不可预测的结果。这时,采用格雷码二进制编码是特别有益,在该编码方案中,每次仅一个状态位的值发生变化。

一位热码编码就是用n个触发器来实现n个状态的编码方式,状态机中的每一个状态都由其中一个触发器的状态来表示。如4个状态的状态机需4个触发器,同一时间仅一个状态位处于逻辑1电平,四个状态分别为:0001、0010、0100、1000。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状态机的复杂程度、所使用的器件系列和从非法状态退出所需的条件来选择最适合的编码方案,使之能确保高效的性能和资源的利用。

对复杂的状态机,二进制编码需用的触发器的数目比一位热码编码的少。如100个状态的状态机按二进制编码仅用7个触发器就可以实现,而一位热码编码则要求100个触发器。另一方面,虽然一位热码编码要求用较多的触发器,但逻辑上通常相对简单些。在二进制编码的状态机中,控制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的逻辑与所有7个状态位以及状态机的输入均有关。这类逻辑通常要求到状态位输入的函数是多输入变量的。然而,在一热恋位编码的状态机中,到状态位的输入常常是其它状态位的简单函数。

站在器件结构的角度,不同结构支持其确定的编码类型。MAX+plus II编译程序对所采用的器件系列自动地选择最合适的编码方法(除非在设计文件中规定了具体的编码方案)。例如,FLEX 7000器件系列是寄存器增强型

(Register-intensive),以这类器件为对象的状态机最好选用一位热码编码方案来实现。由于一位热码编码的状态机降低了送到每一个状态位的逻辑电路的复杂程度,因而可提高用FLEX 7000器件实现的状态机的性能。MAX 5000和MAX 7000器件系列最适合二进制状态机编码方案。这两类器件都能够利用共享和并联的扩展乘积项有效地实现复杂的逻辑函数。因此,在这两类器件小,可以容纳复杂的组合逻辑函数而不会浪费资源或损失性能。

2.2.3有限状态机的一般设计步骤

用Verilog HDL进行有限状态机的设计时,主要是用always和case语句来描述模块的功能,一般来说,它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通过逻辑抽象,得出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表

首先,通过分析给定的逻辑问题,确定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以及电路的状态数,通常是把设计给定的条件作为输入变量,把得到的结果作为输出变量;然后,定义输入、输出逻辑状态的含义,并将电路状态顺序编号;最后,按照要求列出电路的状态转换表或画出状态转换图就可以了。

(2)状态化简

初次确定的状态,通常会出现重复的状态,即它们在相同的输入下转换到同一状态去,并得到一样的输出。这样的状态可以合并为一个。电路的状态数越少,存储电路也就越简单。状态简化的目的就是要将重复的状态尽可能的合并,以得到最简单的状态装换图。

(3)状态分配

状态分配又称状态编码。通常有很多编码方法,编码方案选择得当,设计的电路可以很简单;反之,选的不好,则设计的电路就会复杂很多。实际设计时,需综合考虑电路复杂度与电路性能之间的折中。在触发器资源丰富的FPGA或ASIC设计中,采用独热编码,既可以使电路性能得到保证,又可充分利用触发器数量多的优势。

(4)根据画好的状态转换图或状态表,用Verilog HDL编写程序。

用Verilog HDL来描述有限状态机,通过使用always块语句和case(if)等条件语句及赋值语句即可方便实现,而不必去考虑逻辑化简等问题,那些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

第3章数字钟的层次化的设计

3.1功能要求

设计一个具有时、分、秒计时功能的电子钟电路。按照层次化的设计方法将数字钟的功能划分为三个功能块:计时电路,显示电路,和扩展电路。要求在准确计时的基础上具有校时、校分的功能,定时闹钟的功能和整点报时的功能。

3.2数字钟系统的工作原理

向秒计数器提供秒脉冲信号,秒计数器记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记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进制规律计数。计数器的输出经译码器送显示器,即显示时间。计时出现误差可以用校时电路进行校时、校分。在计时主体电路正确运行的况下,进行功能扩展,实现仿电台报时和闹钟功能。

3.3模块的设计

数字钟可以划分为三个功能块:1.计时电路;2.显示电路;3.扩展电路。这些模块又可分割为更小的模块。

计时电路包括校时电路和计数器两个部分。计数器的功能是完成小时、分钟、秒钟的计时,因此又可继续分割为二十四进制和六十进制计数器;校时电路的作用是对小时和分钟的误差进行调整,可设置两个按键,分别予以控制。显示电路的作用是将计时电路产生的几十只在数码管上进行显示,通过七段译码后,驱动LED数码管,然后在计时电路正确的情况下实现两个扩展功能。

设计图如图3.1

图3.1模块设计

3.4 程序设计

3.4.1.计时电路设计

(1)六十进制计数器。

module cnt60(clk,qs,co);

input clk;

output[7:0] qs=0;

output co=0;

reg[7:0] qs;

reg co;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qs[7:4]!=4'b0101)

begin

if (qs[3:0]==4'b1001) begin qs[7:4]<=qs[7:4]+4'b0001;qs[3:0] <=4'b0000;co<=1'b0;end

else

begin qs[7:4]<=qs[7:4];qs[3:0]<= qs[3:0]+4'b0001; co<=1'b0;

end

end

else

if(qs[3:0]==4'b1001) begin qs[7:4]<=4'b0000;qs[3:0]<=4'b000 0;co<=1'b1; end

else begin qs[7:4]<=qs[7:4];qs[3:0]<=qs[3:0]+4'b0001;co<=1

'b0;end

end

endmodule

(2)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module cnt24(qh,clk);

input clk;

output[7:0] qh=0;

reg[7:0] qh;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qh[7:4]!=2)

begin

if (qh[3:0]==4'b1001) begin qh[7:4]<=qh[7:4]+4'b0001;qh[3:0]< =4'b0000; end

else begin qh[7:4]<=qh[7:4];qh[3:0]<=qh[3:0]+4'b0001; end end

else

if (qh[3:0]==4'b0011)begin qh[7:4]<=4'b0000;qh[3:0]<=4'b0000;

end

else begin qh[7:4]<=qh[7:4];qh[3:0]<=qh[3:0]+4'b0001;end

end

endmodule

2)校时电路设计

module adjust(clk,co1,co2,set1,set2,clk1,clk2);

input clk,set1,set2,co1,co2;

output clk1,clk2;

assign clk1=set1? clk:co1;

assign clk2=set2? clk:(!set1&&co2);

endmodule

3.4.2.扩展电路设计

module alarm(clk,qm,qh,qs,sound);

input clk;

input[7:0]qs,qm,qh;

output sound;

wire bell,noise;

reg cp;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cp<=~cp;

end

assign noise=(qh==8'h7)&&(qm==8'h30)&&clk;

assign bell=((qs==8'h51||qs==8'h53||qs==8'h55||qs==8'h57)&&(qm= =8'h59)&&cp)||((qs==8'h59)&&(qm==8'h59)&&clk);

assign sound=noise|bell;

endmodule

3.4.3.数字钟顶层电路设计

module top(clk1,clk2,set1,set2,qs,qm,qh,sound);

input clk1,clk2,set1,set2;

output[7:0] qm,qh,qs;

output sound;

wire[7:0] qs,qm,qh;

cnt60 s(clk1,qs,co1);

cnt60 m(cp1,qm,co2);

cnt24 h(qh,cp2);

adjust u1(clk1,co1,co2,set1,set2,cp1,cp2);

alarm u2(clk2,qm,qh,qs,sound);

endmodule

模块说明:

计时电路设计包括计数器电路设计和校时电路设计两个部分。

计数器电路包含二十四进制和六十进制两种类型计数器,分别用于时和秒(分)的计数。计数器间采用串行连接方式,由六十进制计数器在计数到最大值后产生高电平,作为向前级(分或时)的进位信号。

(1)六十进制计数器。

六十进制计数器完成分和秒的计时,其计数规律为:

00-01-02-…-58-59-00-01-…

clk:1Hz脉冲信号或秒计数器的进位信号

qs:计数器输出

co:进位脉冲信号

模块最要的部分是clk的定义,首先假定计数器的高位,也就是十位数(高4位)不等于5,定义个位数的累加和进位,当低位[3:0]值等于9时,低位值清零,高位[7:4]值+1,当值小于9时,低位[3:0]值+1。else语句定义十位数等于5的情况,当个位值为9的时候,个位,十位全部清零,并且co进位+1。

(2)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小时计数器为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其计数规律

为:00-01-02-…-09-10-11-12-…18-19-20-21-22-23

先定义小时模块的十位(高位),当十位不等于2的时候,个位等于9以后,十位值+1,个位清零;个位置小于9时,十位不变,个位置+1。

当十位等于2的时候,个位置等于9,全部清零重置;个位小于9,则个位值+1.

(3)校时模块

电路进行校时和正常计时的区别在于,若是分钟的正常计时,则分钟计数器选用秒计数器的进位信号作为其时钟信号,而进行分校时,则分钟计数器选用1Hz脉冲信号作为其时钟信号。小时计数器的时钟信号选择原理类似。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 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为了保证单元电路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对某些单元电路进行参数计算和电子元件 选择,比如:放大电路中各个电阻值、放大倍数计算;振荡电路中的电阻、电容、振荡频率、振荡幅值的计算;单稳态触发器中的电阻、电容、输出脉冲宽度的计 算等;单元电路中电子元件的工作电压、电流等容量选择。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调皮的小闹钟 教学目标: 1、分析乐曲《调皮的小闹钟》,学生学习回旋曲式,认清乐曲的主题和插部。 2、通过律动模仿小闹钟的调皮,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绪。 3、启发学生认识到时间在分秒流逝,应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否认识到乐曲的主题和插部。 2、学生能否感受乐曲的律动,进行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认识到乐曲的主题和插部之后,在音乐过程中进行律动活动。 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聆听《调皮的小闹钟》的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进音乐室。 2、师生问好。 3、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时间精灵,我的职责是提醒大家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很高兴认识大家!喜欢跳舞的同学站起来!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跟主题音乐动起来,感受主题音乐) 师:喜欢唱歌的同学在哪里?我们一起拍拍节奏! 二、进入主题 1、聆听全曲,感受音乐情绪 师:你们真是能歌善舞的孩子!时间精灵很喜欢你们!要带你们走进它的音乐王国。你们可以闭上眼睛,尽情的感受音乐!(播放全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听起来怎样? 生:欢快的,激动的… 2、展示乐曲图式,介绍乐曲背景。 师:我们再来听听乐曲特别的地方?

生:乐曲有几个部分…有重复的地方…有抒情和欢快的对比… 师:你们来为乐曲命名好吗? 生:调皮的小闹钟;可爱的小闹钟;聪明的小闹钟… 师:因为时间精灵调皮可爱,这首乐曲被命名为《调皮的小闹钟》。它是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所作的管弦乐,是回旋曲曲式。 3、分析曲式结构 师:通过图式可以看出,回旋曲曲式是由主题和插部,至少反复三次完成的。 4、学习插部C部分,为C部分填词 师:同学们,你们最想有兴趣想了解哪一部分? 生:C部分 师:C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最精彩的一部分,我们再欣赏一次。 (播放音乐C部分) 师:这部分的音乐怎样? 生:激动的,越来越高的… 师:小精灵说好听的音乐应该有乐曲和词的,现在邀请你们做一回填词人。我先来报名做第一个填词家: (1)起床啦,起床啦,不然你就要迟到了。 (2)快点吧,快点吧,我们都要珍惜时间。 师:谁来做第二个? 生:嘀铃铃,嘀铃铃,我们要快点到教室。 师:如果你要为工人、运动家填词呢? 生:快点吧,快点吧,我们要开始工作了;快点跑,快点跑,冠军就是你的了呀…. 师:你们还想为谁填词? 生:宇航员、医生…. 师:我们选两个最好的跟音乐唱一唱吧。 5、解决难点,演绎整首乐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模仿小闹钟一天的工作吧。我们先请第一排的同学出来模仿不同的闹钟,然后邀请同伴,再一起模仿结合的小闹钟。最后我们在C部分模仿时间小精灵的工作,去提醒人们要起床工作了。 三、小结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 摘要 本设计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电子时钟,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 关键词:单片机;led;闹钟;定时器 Abstract This design, adopting AT89C51 chip as the core part with some necessary peripheral circuits, is a simple electronic clock which uses 5V DC as the power supply. Keywords:single chip machine ,in fixed time machine, alarm clock,LED 1 引言 1.1设计目的 此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之后,为加强对学生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综合设计训练环节。本课程设计应结合《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重点强调实际应用技能训练,包括单片机系统设计的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其课程设计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应用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初步掌握并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设计要求 结合单片机知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七段LED数码管实现计时、校时及闹钟功能。 1.3设计方法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外加晶振电路,使用8个七段数码管显示,LED 采用动态扫描,用74ls245芯片作为驱动电路。通过四个独立按键对时间进行定时、校时,从而实现闹钟提醒功能。 2 设计方案及原理 2.1设计方案 选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核心,辅助外部产生时钟信号的晶振电路,再加上四个独立按键作为输入信号,使用8个七段数码管显示时间,芯片74ls245为数码管段选线的驱动,最后用蜂鸣器实现闹铃功能。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T0计时时间为50ms,计时20次作为1s的时间基准。第一部分,12MHz的晶振连接至单片机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部分,四个独立按键加上四个上拉电阻连接至单片机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仿真与制作 初始条件: 利用集成译码器、计数器、定时器、数码管、脉冲发生器和必要的门电路等数字器件实现系统设计。(也可以使用单片机系统设计实现)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工作量:1周内完成对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仿真、装配与调试。 2、技术要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计一个数字钟。要求用六位数码管显示时间,格式为00:00:0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具有60进制和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功能,秒、分为60进制 计数,时为24进制(或12进制)计数。 ③有译码、七段数码显示功能,能显示时、分、秒计时的结果。 ④设计提供连续触发脉冲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⑤具有校时单元、闹钟单元和整点报时单元。 ⑥确定设计方案,按功能模块的划分选择元、器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分电路,画 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 3、查阅至少5篇参考文献。按《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工作规范》要求撰写设计报告书。全 文用A4纸打印,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 时间安排: 1、2009 年6 月20~22 日,查阅相关资料,学习设计原理。 2、2009 年6 月23~24 日,方案选择和电路设计仿真。 3、2009 年6 月25~27 日,电路调试和设计说明书撰写。 4、2009 年6 月28 日上交课程设计成果及报告,同时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绪论 (3) 2.Proteus软件介绍 (4) 3.总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6) 3.1 数字钟的原理框图 (6) 3.2 各模块功能分析 (6) 3.2.1晶体振荡器 (6) 3.2.2分频器 (7) 3.2.3时间计数单元 (8) 3.2.4译码驱动及显示单元 (10) 3.2.5校时电源电路 (10) 3.2.6整点报时电路 (11) 4.数字钟的安装与调试 (12) 5.数字钟的工作状态分析 (13) 5.1数字钟的工作过程及结果分析 (13) 5.2数字钟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6.元件清单 (15) 7.数字钟仿真图 (16) 8.心得体会 (17) 9.参考文献 (18) 10.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9)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PWM调制解调器 班级:电信1301 姓名:曹剑钰 学号:3130503028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 设计一款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利用一可调直流电压调制矩形波脉冲宽度(占空比)。 信号频率10kHz; 占空比调制范围10%~90%; 设计一款PWM解调电路,利用50Hz低频正弦信号接入调制电路,调制信号输入解调电路,输入与原始信号等比例正弦波。 2.提高要求: 设计一50Hz正弦波振荡电路进行PWM调制。 3.限制: 不得使用理想运放、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 基本要求的输入电压使用固定恒压源接自行设计的电路实现可调; 同步方波不得利用信号发生器等软件提供设备产生。 二、总体方案设计 1.脉宽调制方案: 方案一:三角波脉宽调制,三角波电路波形可以由积分电路实现,把方波电压作为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经过积分电路之后就形成三角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可调直流电压进行比较,通过调节直流电源来调制脉宽。 方案二:锯齿波脉宽调制,锯齿波采用定时器NE555接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和方案一相似,利用直流电压源比较大小调节方波脉宽。 方案三:利用PC机接口控制脉宽调制的PWM电路。 比较:方案一结构简单,思路清晰,容易实现,元器件常用 方案二与方案一相似,缺点是调整脉冲宽度不如方案一 方案三元器件先进,思路不如方案一清晰简单,最好先择了方案一 2.正弦波产生方案: 方案一:RC正弦波振荡电路。 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般用来产生1Hz--10MHz范围内的低频信号,由RC 串并联网络组成,也称为文氏桥振荡电路,串并联在此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电路的振荡频率为f=1/2πRC,为了产生振荡,要求电路满足自激震荡条件,振荡器在某一频率振荡的条件为:AF=1.该电路主要用来产生低频信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调皮的小闹钟》

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欣赏《调皮的小闹钟》 二、教材分析: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双响筒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 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而且形体灵巧,适宜采用律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调皮的小闹钟》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培养听赏兴趣,逐渐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 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3、能用打击乐伴奏、歌唱、动作等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 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重点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并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闹钟卡片、钢琴、打击乐器 七、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了适合学生可能参与的教学方式,从教学起始环节就安排了律动实现乐曲初次欣赏,理解乐曲主题和两个插部音乐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会跳舞的小闹钟、睡觉的小闹钟、叫小主人起床的小闹钟。这样的教学设计都充分发挥了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和参与意识,易于使教学层层深入,推向高潮。 八、教学过程: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LCD显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与目的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2)、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3)、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 4)、熟悉掌握proteus编成软件以及keil软件的使用 二、本设计原理 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时钟程序的编写,并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该编程的核心在于定时器中断及循环往复判断是否有按键操作,并对每个按键的操作在LCD显示器上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LCD显示器每八位对应一个字符,故把秒、分、时的个位和十位分开表示。 该课题中有三个控制开关KM1、KM2、KM3分别控制时、分、秒的调整,时间按递增的方式调整,每点一次按钮则相应的时间个位加以,且时间调整不干扰其他为调整时间的显示。 三、硬件设计原理(电路) 硬件电路原理图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同学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积极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为了充分体现这些精神和能力,所以让同学独立自主的制造一个数字时钟,故,对同学设计的数字时钟进行如下要求: 时钟显示功能,能够以十进制显示“时”,“分”,“秒”。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1).在同学掌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方法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积极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

手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系统的设计、安装、测试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掌握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了解数字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4). 掌握数字钟的设计、调试方法。 三、设计过程 1.方案设计与论证 数字钟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有六十进制计数器、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其中包括六十进制计数器和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均由十进制计数器74LS160接成)、动态显示译码器、LED数码管显示环节、555定时器(可以提供一个比较精确的1Hz的时钟脉冲),时间设置环节可以提供时间的初始设置,动态显示译码器提供将BCD代码(即8421码)译成数码显示管所需要的驱动信号,使LED数码管用十进制数字显示出BCD代码所表示的数值。 数字钟电路系统的组成框图: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明确电子系统的设计任务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 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查阅文献, 根据掌握的资料和已有条件, 完成方案原理的构想; 2、提出多种原理方案 3、原理方案的比较、选择与确定 4、将系统任务的分解成若干个单元电路, 并画出整机原理框图, 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 详细拟订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 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 能够模拟成熟的先进电路, 也能够进行创新和改进, 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 不但单元电路本身要求设计合理, 各单元电路间也要相互配合, 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 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 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确利用计算公式, 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数计算时, 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 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

电路设计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元器件的极限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 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 1.5倍。 (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 1) 阻容元件的选择 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 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 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 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 例如滤波电路中常见大容量( 100~3000uF) 铝电解电容, 为滤掉高频一般还需并联小容量( 0.01~0.1uF) 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 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 2) 分立元件的选择 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选择的器件类型不同, 注意事项也不同。 ( 3) 集成电路的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能够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 因此选用集成电路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 它不但使系统体积缩小, 而且性能可靠, 便于调试及运用, 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选用的集成电路不但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 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方面要求。 4、注意单元电路之间的级联设计, 单元电路之间电气性能的 相互匹配问题, 信号的耦合方式

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铜仁市第五小学刘梅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 教学课型:欣赏课。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级下册我们的音乐天地《顽皮的小闹钟》 教材分析: 本课《调皮的小闹钟》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三年下册音乐天地中的内容,是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1945年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管弦乐作品,乐曲为C大调,4/4。 乐曲分为三个部分,开始是给小闹钟上弦的声音,使人一下就明白了乐曲要表现的内容。接着梆子模拟小闹钟嘀嗒、嘀嗒的节奏声,出现了欢快、诙谐的第一主题,装饰音和切分音的运用使乐曲显得更加轻快、活泼。接着,乐曲进入第二部分,同第一部分在中音区的平稳形成对比,八度的大跳和基本在高音区的旋律使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有生气,特别是加进了铃鼓模仿的铃声,更增添了乐曲活泼的情绪。在结尾处,打击乐器奏出了紧密的节奏,特别是结尾处的锣声,使音乐显得更加诙谐有趣。 整首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为我们栩栩如生的塑造了一个调皮的小闹钟的形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已充满信心。同时要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模仿力结合歌、律动、打击乐器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因此,本课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声势模仿、律动参与、打击器乐等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中,了解、体会管弦乐曲《调皮的小闹钟》活波可爱的形象,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轻松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调皮的小闹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反复聆听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能听辩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和特点。 3、通过画线段图、律动和乐器伴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与同学合作参与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调皮的小闹钟》,对比不同乐段的音乐旋律感受音乐所描绘小闹钟调皮可爱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基于51单片机电子闹钟的设计

前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例如,许多火灾都是由于人们一时忘记了关闭煤气或是忘记充电时间。所以有必要制作一个定时系统。随时提醒这些容易忘记时间的人。而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事物。传统的时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现代的时钟不仅需要模拟电路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而且更需要单片机技术,增加数字钟的功能。利用软件编程尽量做到硬件电路简单稳定,减小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干扰,减小因元器件精度不够引起的误差,但是数字钟还是可以改进和提高如选用更精密的元器件。但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已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通过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多功能数字钟的应用非常普遍。由单片机作为数字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它的时钟信号进行实现计时功能,将其时间数据经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键盘可以进行校时、定时等功能。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用液晶显示技术和数码管来显示技术。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计时、校时等功能的数字时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元件同时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另外具有校时功能,秒表功能,和定时器功能,利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的扩充等优点。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数字钟)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实现功能 (1) 三.制作过程 (1) 四.原理框图 (3) 4.1 数字钟构成 (3) 4 .2设计脉冲源 (4) 4.3 设计整形电路 (5) 4.4 设计分频器 (5) 4.5 实际计数器 (6) 4.6 译码/驱动器电路的设计 (7) 4.7 校时电路 (8) 4.8 整点报时电路 (9) 4.9 绘制总体电路图 (10) 五.具体实现 (10) 5.1电路的选择 (10) 5.2集成电路的基本功能 (10) 5.3 电路原理 (11) 六.感想与收获 (12) 七.附录 (14)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石英数字钟,具有电路简洁,代表性好,实用性强等优点,在数字钟的制作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的PCMS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配上LED发光显示屏,用石英晶体做稳频元件,准确又方便。 二、实现功能 ①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②显示时、分、秒; ③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④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调皮的小闹钟》教案

《调皮的小闹钟》参考教案 教材分析: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这种偶而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 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教学准备: 自制打击乐器筷子、小闹钟图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二、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数格子》游戏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 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 4、师生边走边唱。(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三、激发兴趣、获求新知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基于单片机电子闹钟的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 通信工程2013级 姓名: 王昕铃 学号: 课题:基于单片机的定时闹钟设计 指导老师: 邓魁 日期: 2016 年 6月 30日 前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例如,许多火灾都是由于人们一时忘记了关闭煤气或是忘记充电时间。所以有必要制作一个定时系统。随时提醒这些容易忘记时间的人。而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事物。传统的时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现代的时钟不仅需要模拟电路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而且更需要单片机技术,增加数字钟的功能。利用软件编程尽量做到硬件电路简单稳定,减小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干扰,减小因元器件精度不够引起的误差,但是数字钟还是可以改进和提高如选用更精密的元器件。但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已经具有

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通过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多功能数字钟的应用非常普遍。由单片机作为数字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它的时钟信号进行实现计时功能,将其时间数据经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键盘可以进行校时、定时等功能。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用液晶显示技术和数码管来显示技术。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计时、校时等功能的数字时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元件同时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另外具有校时功能,秒表功能,和定时器功能,利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的扩充等优点。 摘要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本设计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电子时钟,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在硬件方面,除了CPU外,使用八个七段LED数码管来进行显示,LED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使用74LS245芯片进行驱动。通过LED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时、分、秒。四个简单的按键实现对时间的调整。软件方面采用C语言编程。整个电子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校时和三组定时闹钟的功能。 选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应用程序,添加比较程序、时间调整程序及蜂鸣程序,通过时间比较程序触发蜂鸣,实现闹钟功能,完成设计所需求的软件环境。介绍并使用Keil单片机模拟调试软件,测试程序的可行性并用Proteus进行仿真。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器,中断,闹钟,LED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31-225 设计时间:2014-7-7~2014-7-14

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地点:31-225 课程设计时间:2014-7-7~2014-7-1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前言 (5) 1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 (5)

1.1 设计方案 (5) 1.2 设计所需要元件 (7) 2 设计原理 (8) 2.1 电源变压部分 (9) 2.2 桥式整流电路部分 (10) 2.3 电容滤波电路部分 (11) 2.4 直流稳压电路部分 (12) 2.5 原理及计算 (14) 3 电路仿真 (15) 4 电路连接测试 (16) 4.1使用仪器 (16) 4.2.测试结果 (16) 5 设计体会 (17) 参考文献 (19) 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电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更高。我们做为21世纪的一名学电子的大学生,不仅要将理论知识学

会,更应该将其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电子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能够真正体现我们是否完全吸收了所学的知识。 目前,各种直流电源产品充斥着市场,电源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基于成本的考虑,对于电源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可采用带有过流保护的集成稳压电路,同样能满足产品的要求。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设计一串联型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先是经过家用交流电源流过变压器得到一个大约十五伏的电压U1,然后U1经过一个桥堆进行整流在桥堆的输出端加两个电容C1、C2进行滤波,滤波后再通过LM7812(具体参数参照手册)输出一个固定的12V电压,这样就可以在一路输出固定的电压。在LM7812的输出端加一个电阻R3,调整端加一个固定电阻R1和一电位器R2,这样输出的电压就可以在5~12V范围内可调。 经过自己对试验原理的全面贯彻,以及相关技术的掌握,和反复的调试,经过自己的不断的努力,老师的耐心的指导,终于把这个串联型输出直流稳压输出正电源电路设计出来了。 1串联型连续可调直流稳压正电源 1.1 设计方案 本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变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1)变压电路:本电路使用的降压电路是单相交流变压器,选用电压和功率依照后级电路的设计需求而定。 (2)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把经过变压器降压后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成单个方向的直流电。但是这种直流电的幅值变化很大。它主要是通过二极管的截止和导通来实现的。常见的整流电路主要有半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等。我们选取桥式整流电路实现设计中的整流功能。 (3)半波整流:

电子闹钟设计

项目名称:闹钟设计 班级:电子200901班 姓名:周兵 学号: 2 指导教师:温锦辉 日期: 2012.6.4

【摘要】: 时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参数,无论是平时生活还是社会生产都需要对时间进行控制,有的场合对其精确性还有很高的要求.采用单片机进行计时,对于社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数字化走进了每个家庭,数字化电子产品功能强大,美观,得到人们喜爱,电子产品数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研究电子产品数字化也成为当今生产电子的任务。本课题以单片机为基础,以C语言为编程语言,以AT89C51单片机芯片为核心设计一个音乐闹钟,实现时间显示、定时和闹钟功能。 设计完成的定时闹钟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在到达定时的时间便立即发出蜂鸣声音,持续6秒钟。显示采用的八位数码管电路,如果亮度感觉不够,可以通过提升电阻来调节,控制程序中延迟时间的长短,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也可以改蜂鸣器为继电器,通过控制继电器从而进一步扩展的来控制一些家电开关。 由于AT89C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器运算能力强,处理速度快,可以精确计时,很好地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对计时高精确度的要求,因此该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关键词】:AT89C51,LED显示,仿真,调试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设计要求及任务 (3) 第一节设计本电子定时闹钟的目的和意义 (3) 第二节实现的功能 (4) 1.设计要求 (4) 2硬件设计及描述 (4) 第二章模块电路设计 (4) 1.总体方框图:(如图1所示) (5) 2.主控制CPU:AT89C51 (5) 3.显示器:LCD显示器 (5) 4.按键电路如图3 所示: (6) 5.蜂鸣器 (6) 第三章硬件及软件设计 (6) 第一节单片机和数字钟介绍 (6) 1、单片机介绍 (6) 2、数字钟介绍 (7) 第二节 51单片机硬件结构设计 (8) 1、51单片机内部总体结构 (8) 2、 51单片机时钟电路与时序 (8) 第三节软件设计 (9) 第四章程序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10) 一、硬件调试(poutes) (10) 二、软件调试(keil)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设计要求及任务 第一节设计本电子定时闹钟的目的和意义 一、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利用此设计正好可以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生产线自动装箱计数监控器 逻辑电路设计与实验 学生姓名:潘垒坚 学 院:电力学院 班 级:自动化13-1 指导教师:王艳荣 2015年7月 日 学校代码:10128 学 号: 201311204018

摘要 自动化系统不仅已成为了工业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自动统计产品的数量并实现对生产线的整体控制,本次设计的生产线自动装箱计数监控器采用光电传感器与计数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物件的数目统计。设计中采用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产生正弦脉冲,通过放大滤波整形电路将信号整形为矩形脉冲。将该脉冲通过“罐、箱”计数器实现对罐和箱的计数,最终在数码显示管上显示所计数目。设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控制电路实现在箱子未满时持续加入饮料罐,在箱子已满时设备停止工作直到下一空箱到来后设备再次启动并重新加入饮料罐,同时整体电路也可以手动启动、停止和清零控制。本设计经Multisim和实测验证均可达到预期要求。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自动统计;计数监控器;滤波整形;控制电路

目录 一、设计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目的 (2) 1.3设计内容和要求 (2) 1.3.1设计内容 (2) 1.3.2设计要求 (2) 二、设计方案论证及方框图 (2) 2.1题目要求简析 (2) 2.2方案设计与论证 (2) 2.2.1方案一 (2) 2.2.2方案二 (2) 2.2.3方案选择 (2) 2.3电路分块 (3) 2.4电路结构方框图 (3) 三、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 3.1信息采集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信号产生 (4) 3.1.2信号放大 (4) 3.1.3信号整形 (5) 3.2计数显示电路 (5) 3.2.1罐计数显示电路 (6) 3.2.2箱计数显示电路 (6) 3.2.3计数显示总电路 (7) 3.3状态控制电路 (7) 3.4总电路原理图 (9) 四、电路元器件选择与实际测试 (9)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彩灯控制器是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性的应用。该彩灯设计主要由几个器件构成,分别是移位寄存器、计数脉冲、分频器、数据选择器等器件。通过着几个主要器件来实现对彩灯的设计和控制。彩灯的设计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模块、彩灯开关控制模块以及花样输出电路模块。其中时钟脉冲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彩灯开关电路设计模块应用数据选择器74LS163。花样输出由移位寄存器74LS194和发光二极管组成。为了验证设计的准确性,我们在Proteus环境下进行仿真和调试。通过验证进一步确定其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彩灯;时钟脉冲产生电路模块;彩灯开关控制;花样输出电路

目录 摘要.............................................................................................................I 1 前言 (1) 1.1 序言 (1) 1.2目前彩灯的应用情 (1) 1.3主要工作概述 (1) 2 总体方案设计 (3) 2.1方案比较 (3) 2.2方案论证 (4) 2.3方案选择 (4) 3 单元电路设计 (5) 3.1时钟信号发生器 (5) 3.2 序列信号发生 (7) 3.3 移位输出显示电路 (11) 4 调试与试验 (14) 4.1 Proteus软件介绍 (14) 5 proteus仿真图 (15) 6致谢和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1前言 1.1 序言 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设计中更多的使用规模集成电路,不仅可以减少电路组件的数目,使电路简洁,而且能提高电路的可靠性,降低成本。因此,用集成电路来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器件功能则成为必然。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各种装饰彩灯、广告彩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在大型晚会的现场,彩灯更是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道景观,小型的彩灯多采用霓虹灯电路。在彩灯的应用中,装饰灯、广告灯、布景灯的变化多种多样,也可以做成各种各样和多种色彩的灯管或是以日光灯、白炽灯作为光源,另配大型广告语、宣传画来达到效果。这些灯的控制设备多为数字电路。而在现代生活中,大型楼宇的轮廓装饰或大型晚会的灯光布景,由于其变化多、功率大,常采用长明灯、流水灯及变幻灯。长明灯的特点是只要灯投入工作,负载即长期接通,一般在彩灯中用以照明或衬托底色,没有频繁的动态切换过程,因此可用开关直接控制,不需经过复杂的编程。流水灯则包括字形变化、色彩变化、位置变化等,其主要特点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周期性地花样变化。本文所要设计的彩灯是用八个发光二极管代替的,能通过外部开关的操作,来实现彩灯亮点的左移、右移、全亮、全灭的效果。因此其会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使用,这使本设计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种控制电路可靠性,灵活性高,使用范围广,特别适合中小城市的交通灯、霓虹灯等的应用。而且,它对其他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目前彩灯的应用情况 LED彩灯由于其丰富的灯光色彩,低廉的造价以及控制简单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彩灯来装饰街道和城市建筑物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彩灯广泛应用于流水灯、跑马灯、鸳鸯戏水灯、流水灯、控制功能,并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和相应的程序。此课题设计具有很大现实意义,LED彩灯广泛应用于商业街广告灯,也可作为歌厅、酒吧照明等。 1.3主要工作概述 本文所要设计的八路彩灯的功能要求是通过手动开关操作,实现彩灯的两亮两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