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4.3 分子轨道理论 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6.4.3 分子轨道理论 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6.4.3 分子轨道理论 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6.4.3 分子轨道理论

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 分子轨道

分子内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Ψ,称为分子轨道。

Ψi:分子轨道,有E i (量子化)和图象。

注意:分子轨道和原子轨道的区别:

原子轨道: 单中心,符号s, p, d, f……;

分子轨道: 多中心,符号σ、π、δ……。

(2) 分子轨道的形成

线性组合

* 线性组合:原子轨道分子轨道

* 轨道守恒:∑原子轨道=∑分子轨道

如H2中的两个H原子轨道组合方式可以表示为:

Ψ=c AΨA + c BΨB(6-3)

Ψ*=c AΨA-c BΨB(6-4)

* 能量守恒:∑E(分)= ∑E(原)

Ψ:同位相的波叠加,核间|Ψ|2增大,E(分)<E(原),为成键分子轨道或成键轨道。

Ψ*:反位相的波叠加,核间|Ψ*|2为零,E(分)>E(原),为反键分子轨道或反键轨道。

电子填在Ψ,E降低,有利于分子的形成。

电子填在Ψ*,E升高,不利于分子的形成。

有些分子轨道对成键没有贡献,称非键分子轨道或非键轨道。

E(反键轨道)>E(非键轨道)>E(成键轨道)。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