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力学性质在煤矿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性质在煤矿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性质在煤矿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性质在煤矿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性质在煤矿中的应用

矿山岩石力学是研究自然好采动影响所造成的的矿山应力场中,有关矿山岩体和工程结构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科学。他既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采矿工程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地下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可以抽象为对原有的地壳的一种人为的破坏活动,或称是一种人为的有目的在地壳中的大规模开挖活动。这种开挖活动破坏了岩体原有应力平衡状态。引起岩体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其结果表现为开掘的井、巷、硐、工作面、露天矿采场边坡等的周围岩体变形,移动甚至破坏,直到岩体内部重新形成一种新的应力平衡状态的为止。矿上岩石力学就是用于理论解释和研究相关问题的学科。

矿山岩石力学在采矿上主要解决问题有:一,露天采矿边坡设计及稳定加固技术;二,井下开采中的巷道和采场围岩稳定性问题;三,采场稳定性及开采优化设计问题;四,矿井突水预测、预报及预处理理论和技术;五,岩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预处理理论和技术;六,采空区处理及地面沉降控制技术;七,岩石破碎问题。

岩石力学性质表现的作用有:一、保护生态环境,其主要的表现为地下水破坏、地表沉降、废石排放占地等,都将严重影响矿区的生态环境。借助岩石力学,研究保水开采措施,控制地表沉降,实施废石就地填充,将能较好的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二、保护安全和正常生产。掌握矿山压力活动规律,用以指导采矿生产的设计和生产组织,控制顶板事故、巷道稳定性和边坡稳定性等,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促进安全生产。三、减少地下资源损失。通过研究和实测矿压活动规律,减少顶板等事故,故选择合理埋矿柱尺寸,甚至取消矿柱而实现无矿柱连续开采,将最大限度的减少矿石资源损失。四、改善地下开采工艺和技术。地下开采工艺、技术的进步与对矿压显现的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矿压控制手段的改善有密切关系。例如,自移式液压支架的使用促成了采矿综合机械化的实现,矿压规律的认识促成了露天高台阶开采和地下大分段及高中段开采;反之,开采工艺、施工技术的变革,提高地压的控制技能,如平行深孔掘进技术使得超前探放水、爆破震动超前泄压控制岩爆和防突成为可能。开采深度增加将使矿压显现更为剧烈,将带来一系列新的矿压控制问题,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是未来复杂条件下的开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五‘提高开采经济效果。为了维护巷道和管理顶板,每年都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购买坑木、金属支护材料、水泥及其他材料,实施巷道和顶板支护,甚至留下大量贵重矿柱支护顶板,或者充填采空区、人工砌筑矿柱而置换天然矿柱这些都会明显的增加开采成本。矿压显现预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信息反馈、确定优化的矿压控制措施与开采施工方案、工艺,都将大幅度提高开采效益。

综上所述,掌握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矿压控制的有效方法,对采矿安全生产,经济开采有重要意义。

岩石力学的应用与采矿工程的进行结合十分紧密,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采矿工程。从一方面说,采矿工程中所要面对的是不同的地质类型的岩体,这些岩体经过大自然长期的演练,具有了不同的特征,需要用岩石力学对其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对岩石进行挖动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的岩石体制来制定不同的开挖方案。现如今我国对于岩石开采量逐年增大,所涉及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不是同日而语,在智能化时代中处理这些规模巨大的岩石问题时必须要采用岩体力学的知识来加以帮助,我国的地质人员经过努力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

采矿工程涉及到的岩石工程往往规模巨大,而且条件极其复杂。不论是地下采矿工程,还是露天采矿工程,都是以具有地质构造的岩石为对象,岩石力学问题贯穿于采矿工程的各个角落。所以发展岩石力学,对采矿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831矿山岩石力学考试大纲

831矿山岩石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矿山岩石力学》是采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 一。《矿山岩石力学》考试力求反映采矿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 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有关岩石与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及其实验研究方法、岩体的质量评价及其分类理论方法、地应力及其测量理论和方法、岩石的流变理论和强度理论、井巷地压、矿山边坡工程设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加固处理理论和方法。 三、考试内容 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岩石的基本构成和地质分类 2)岩石的物理性质 3)岩石的力学性质 4)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2. 岩体的力学性质 1)岩体结构基本类型 2)岩体结构面及其充填特征 3)结构面的力学性质 4)岩体强度特性 5)岩体质量及其评价 3. 地应力及测量 1)直接测量法

2)间接测量法 4. 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 1)岩石弹性本构关系 2)岩石流变理论 3)岩石强度理论 5. 露天矿边坡 1)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边坡破坏形式2)边坡稳定性分析 3)露天矿边坡治理方法 4)边坡稳定性监测 6.井巷地压 1)巷道围岩应力分布 2)围岩与支架的力学模型 3)变形地压计算 4)平巷散体地压计算 5)竖井地压 6)井巷维护原则 7)支架和锚索支护、喷锚支护 8)稳定性监测 7. 采场地压及其控制 1)空场法地压 2)崩落法地压 3)充填法地压 4)采场地压控制方法

最新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 时,井眼发生破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如果围岩渗透性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 变阶段或称()。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 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 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关 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 B、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岩石力学与工程习题答案全解

1.构成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赤铁矿。 2.为什么说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最容易风化?答:基性岩石和超基性岩石主要由易风化的橄榄石、辉石及基性斜长石组成。所以基性岩石和超基性岩石非常容易风化。 3、常见岩石的结构连结类型有那几种? 1.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以及部分沉积岩的结构连结。 2.胶结连结:指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胶结物质连结在一起的连结。如沉积碎屑岩、部分粘土岩的结构连结。 4.何谓岩石中的微结构面,主要指那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岩石中的微结构面(或缺陷)是指存在于矿物颗粒内部或矿物颗粒及矿物集合体之间微小的弱面及空隙。它包括矿物的解理、晶格缺陷、晶粒边界、粒间空隙、微裂隙等。矿物的解理面:是指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的光滑平面。晶粒边界:矿物晶体内部各粒子都是由各种离子键、原子键、分子键等相连结。由于矿物晶粒表面电价不平衡而使矿物表面具有一定的结合力,但这种结合力一般比起矿物内部的键连结力要小,因此,晶粒边界就相对软弱。微裂隙:是指发育于矿物颗粒内部及颗粒之间的多呈闭合状态的破裂迹线,也称显微裂隙。粒间空隙:多在成岩过程中形成,如结晶岩中晶粒之间的小空隙,碎屑岩中由于胶结物未完全充填而留下的空隙。粒间空隙对岩石的透水性和压缩性有较大的影响。晶格缺陷:有由于晶体外原子入侵结果产生的化学上的缺陷,也有由于化学比例或原子重排列的毛病所产生的物理上的缺陷。它与岩石的塑性变形有关。 5.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分为几大类,各大类有何特点?答:根据地质学的岩石成因分类可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特点: 1)深成岩:常形成较大的入侵体。颗粒均匀,多为粗-中粒状结构,致密坚硬,孔隙很小,力学强度高,透水性较弱,抗水性较强。2)浅成岩:成分与深成岩相似,但产状和结构都不相同,多为岩床、岩墙和岩脉。均匀性差,与其他岩种相比,它的性能较好。3)喷出岩:结构较复杂,岩性不均一,连续性较差,透水性较强,软弱结构面比较发育。沉积岩特点:1)火山碎屑岩:具有岩浆和普通沉积岩的双重特性和过渡关系,各类火山岩的 性质差别很大。2)胶结碎屑岩:是沉积物经过胶结、成岩固结硬化的岩石。 其性质取决于胶结物的成分、胶结形式和碎屑物成分和特点。3)粘土岩:包括页岩和泥岩。其性质较差。4)化学岩和生物岩:碳酸盐类岩石,以石灰石分布最广。结构致密、坚硬、强度较高。变质岩特点:是在已有岩石的基础之上,经过变质混合作用后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其形成的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形成了变质岩特有的片理、剥理和片麻结构等。据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变质岩特点1)接触变质岩:侵入体周围形成岩体。岩 体透水性强,抗风化能力降低。 2)动力变质岩: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带及附近受到影响的岩石。它的胶结不好,裂隙、孔隙发育,强度低,透水性强。3)区域变质岩:这种变质岩的分布范围广,岩石厚度大,变质程度均一。一般块状岩石性质较好,层状片状岩石性质较差。 6.表示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 答:指由岩石固有的物理组成和结构特性所决定的比重、容重、孔隙率、水理性等基本属性。 7、岩石破坏有几种形式?对各种破坏的原因作出解释。 答:试件在单轴压缩载荷作用破坏时,在试件中可产生三种破坏形式: (1)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2)单斜面剪切破坏,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了其剪切强度,导致岩石破坏。 (3)拉伸破坏,破坏面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点

矿山岩石力学知识要点 1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 (1)岩石力学定义/definition of rock mechanics :(P1) (2)岩石力学固有复杂/inherent complexities in rock mechanics :(P2-4)rock structure/岩石内部普遍存在岩石结构面,size effect ,tensile strength ,effect of groundwater ,weathering (3)岩石力学项目实施过程/implementation of a rock mechanics program :(P7-9)(Fig .1.3)通常按照下列五个方面依次进行,即Site characterization/,mine model formulation ,design analysis ,roc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而基于现场实测的反分析结果又进一步指导进行必要的、新的Site characterisation ,mine model formulation 和designanalysis ,改善实施效果。 2 Stress and infinitesimal strain (1)应力/stress :(P10)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forces set up in a bo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t of applied surface forces . (2)正应力/normal stress component :(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 (3)剪应力/shear stress component :(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 (4)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 (5)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6)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7)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8)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 (9)应力变换公式/stress transformation equation :(P 15) 22 2ll lm 2() ()()()x xx y yy z zz x y xy y z yz z x zx x x xx y y yy z z zz x y y x xy y z z y yz z x x z zx l l l l l l l l l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9)主平面/principle plane :(P15)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 (1 0)主应力/principle stress :(P15)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1)三维主应力方程与应力不变量:(P16) 321231222222230 ()2() P P P xx yy zz xx yy yy zz zz xx xy yz zx xx yy zz xy yz zx xx yz yy zx zz xy I I I I I I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σ1,σ2,σ3 in order of decreasing magnitude,and a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s the major ,intermediate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es/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 (12)主应力之间相互正交条件:1212120x x y y z z λλλλλλ++= (13)静水应力分量与主偏应力分量/hydraulic component and major principle deviator stress :(P17-18) 1112233,,,3 m m m m I S S S σσσσσσσ==-=-=- (14)静力平衡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static equilibrium :(P19);

岩石力学考试答案

14. 确定岩石抗剪强度的方法:①直接剪切试验②楔形剪切试验③三轴压缩试验 开尔文模型 广义马克斯威尔模型 广义开尔文模型 柏格斯模型 1. 压力拱理论稳定条件:沿着拱的切线方向仅作用着压力,适用条件:能够形成压力拱, 即洞室上方有足够的厚度且有相当稳定的岩体。 No.1岩石力学考题(地质工程、岩土工程)A 卷 答案 3、试述主要岩石破坏准则(要求列举4个以上)列出相应的表达式及其各自的适用情况。(7分) 最大正应力理论0))()((2 23222221=---R R R σσσ 单向式脆性岩不在某些二进制赂应力状态受检情况。 最大正应变: []{}[]{}[]{} 0)()()(22 21322 3122 2 321=-+--+--+-R R R σσμσσσμσσσμσ 脆性材料 [][][] 塑性材料八面体剪应力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 ? ??-+-+-=-----2 32232221223122322221)()()(0)()()-(σσσσσσσσσσσσR R R 莫尔库仑理论:?στtg c f += Mpa 10<σ 岩石中大部分材料 ?? σσσσsin 2313 1=++-ctg 莫尔理论 )(στf f =剪切破坏只与1σ、3σ有关,与2σ无关。 包络线:脆性材料、双曲线或摆线;塑性材料,抛物线。 格里菲思,适用于脆性材料(拉应力集中)

)(42 y xy Rt Rt στ+= 0331>+σσ )(8)(312 31σσσσ+=-Rt 破裂角:arc 21 = β) (23131σσσσ+-as 0331<+σσ Rt -=3σ 0=β 伦特堡 塑性材料 修正格里菲斯 脆性材料 修正格里菲斯 脆性材料,由于孔隙边缘压应力集中引起压剪破坏。 五、计算题:(45分) 1、将直径为3cm 的岩心切成厚度为0.7cm 的薄岩片,然后进行劈裂试验,当荷载达到1kN 时,岩片即发生开裂破坏,试计算试件的抗拉强度。(4分) 解: Dl P R t πmax 2= 2、已知某岩体的容重γ=26KN/m 3 、抗剪强度c=0.017MPa ,φ=30。 。如果基于这种岩体设计以其坡高系数H ’=1.6,试求该边坡的极限高度H 。(4分) )245(290?γ+=o tg c H (2分) 90/ H H H = (2分) 2、设某花岗岩埋深一公里,其上复盖地层的平均容重为,花岗岩处于弹性 状态,泊松比。该花岗岩在自重作用下的初始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分别为多大? (8分) 3、解答 (1)垂直应力计算 (2)水平应力计算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 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A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B )岩体中含有水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 、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时,井眼发生破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 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 分) 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 、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 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 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关 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 、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 B 、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 分) 1、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好。)。如果围岩渗透性 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 变阶段或称()。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岩石力学考试的题目复习重点

岩石力学考试重点题型分析 第一题:对下列的名词进行解释 1.岩体质量指标RQD 2.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3.地应力与次生应力 4.岩石的蠕变与松弛 5.地基承载力 6.弹性变形 7. 等应力轴比 8. 极限承载力 9. 塑性变形 10.岩石本构关系 第二题:填空题 1.根据结构面的成因,通常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次生结构面。 2.同一岩石各种强度中最大的是单轴抗压强度,中间的是抗剪强度,最小的是单轴抗拉强度。 3.岩石的抗剪强度用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来表示 4.隧(巷)道轴线方向一般应与最大主应力平行(一致)。弹性应力状态下,轴对称圆形巷道围岩切向应力σr径向应力σθ的分布和角度无关,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E、υ无关。 5.岩石的变形不仅表现为弹性和塑性,而且也具有流变性质,岩石的流变包括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 6.D-P准则是在C-M准则和塑性力学中的Mises准则基础上发展和推广而来的,应力第一不变量I1=__。 7.边坡变形主要表现为松动和蠕动。 8.边坡按组成物质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9.岩坡的失稳情况,按其破坏方式主要分为崩塌和滑坡两种。 10.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一般分为极限承载力和容许承载力。 11.路基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高于天然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天然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第三题:简述题 1.岩石力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地下水对岩体的物理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 简述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4.喷砼的支护特点。 5.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6.岩石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指标是如何定义的? 7.地应力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8.边坡平面破坏计算法的假定条件。 第四题:论述题 1.结合下图,说明重力坝坝基深层滑动稳定性计算中:①不按块体极限状态计算的等K 法;②按块体极限状态计算的等K 法的计算思路(块体中各种作用力可以用符号代表)(图见书上424页图8-14a )(第四题) 2. 推导平面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 (图见书上181页图4-2) 3. 根据莫尔—库仑强度理论,推证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 与单轴抗拉强度σt 满足下式: φ φσσsin 1sin 1+-= c t 第五题:计算题: 1. 已知岩样的容重γ=2 2.5kN/m 3,比重80.2=s G ,天然含水量%80=ω,试计算该岩样的孔隙率n ,0=+??+??X y x yx x τσ0 =+??+??Y x y xy y τσ

浅析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浅析岩石力学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及问题探讨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中对于矿物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加,现今,物产丰富的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的采矿业的重头。而采矿工程在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成为人们十分热衷的话题。而在具体的采矿工程中离不开对岩石力学的应用,其作为地质学和力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其应用已经比较广泛。本文就将对我国岩石力学在非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岩石力学;采矿;问题;措施 在矿山的开采中对于岩石力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其主要来源于大规模的工程实践。由于采矿工程一般规模比较大、施工条件复杂,不管是地下还是露天的采矿工程,都是以具有地质构造的岩石为对象,这也就决定了岩石力学的问题将贯穿于整个采矿工程的实际。在采矿工程中的岩石力学,主要包括岩石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它是会随着矿山中岩石内部的结构发生不同的变化。与此同时,因为采矿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在这其中岩石的力学性质会随着矿山工程的进展发生变化,还有就是自然环境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在矿山工程中的岩石力学应用手段必须多样化。 1、岩石力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岩石力学研究的目的是对矿区内不同类型岩体的地质结构、岩石组成及其强度和应力的资料给以解释,按岩石力学的要求对矿、岩体进行分类,以便根据其自然崩落性选择合适的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从而为制定采矿试验计划和编制采矿设计提出推荐意见。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断层和破碎带的位置、形态和相对运动;不同类型岩石及其夹层的抗压、抗张、抗剪强度;微裂隙的类型及系统;区域残余应力的大小、方向和变化;应力释放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岩石的应力集中及其移动的性态,坑内井巷工程不同支护方法的效果;使应力影响减少到最小的井巷工程的位置及方向等等。 2、背景研究 2.1、采矿工程的力学背景 采矿工程的力学背景,主要指的是在推翻原有平衡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新的平衡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现如今,采矿工程已经打破了以往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地表下经历数亿年形成的平衡结构的推翻,建立起来一个新的稳定空间,更加的具有平衡性,很好的减少了岩石碎裂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在具体的采矿工程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其开采的背景,注重工程的安全性问题,以此来极大地维持好新建的平衡空间的稳定性。

《岩石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岩石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已知岩样的容重为γ,天然含水量为0w ,比重为s G ,40C 时水的容重为w γ,则该岩样的饱和容重m γ为( A ) A. ()()w s s G w G γγ++-011 B. ()()w s s G w G γγ+++011 C. ()()γγ++-s s w G w G 011 D. ()()w s s G w G γγ+--011 2. 岩石中细微裂隙的发生和发展结果引起岩石的( A )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弱面剪切破坏 D. 拉伸破坏 3. 同一种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为c R ,单轴抗拉强度t R ,抗剪强度f τ之间一般关系为( C ) A.f c t R R τ<< B. f t c R R τ<< C. c f t R R <<τ D. t f c R R <<τ 4. 岩石的蠕变是指( D ) A. 应力不变时,应变也不变; B. 应力变化时,应变不变化; C. 应力变化时,应变呈线性随之变化; D. 应力不变时应变随时间而增长 5. 模量比是指(A ) A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B. 岩石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C .岩体的 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D .岩体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6. 对于均质岩体而言,下面岩体的那种应力状态是稳定状态( A ) A.??σσσσsin 23131<++-cctg B.?? σσσσsin 23131>++-cctg C. ??σσσσsin 23131=++-cctg D.??σσσσsin 23131≤++-cctg 7. 用RMR 法对岩体进行分类时,需要首先确定RMR 的初始值,依据是( D ) A .完整岩石的声波速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 B. 完整岩石的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不支护自稳时间 C. 完整岩石的弹性模量、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 D. 完整岩石的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 8. 下面关于岩石变形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弹性就是加载与卸载曲线完全重合,且近似为直线 B. 在单轴实验中表现为脆性的岩石试样在三轴实验中塑性增强 C. 加载速率对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影响 D. 岩基的不均匀沉降是由于组成岩基的不同岩石材料含水量不同导致的 9. 下面关于岩石水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B )

岩石力学复习要点

1、岩石力学:固体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用以研究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岩石工程的特殊设计方法。 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 岩体: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由岩块和各种不连续面组成的。 岩体具有如下三大特征: (1)它的边界是根据工程情况确定的。 (2)岩体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地质作用过程,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 (3)至今还受到地应力,以及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结构面:结构面是指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即强度低、易变形的面或带,即弱面。 结构体:结构体是指由结构面在岩体中切割而成的几何体。 2、岩石的密度:岩石的比重就是岩石的干重量除以岩石的实体积(不包括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得的量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纯水容重的比值,又称相对密度。 重度:岩石在天然状态下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 干重度:岩石在105℃~110℃烘至恒重后,测定的岩石单位体积的重量。 饱和重度: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测定的重度。 碎胀系数:岩石的碎胀系数Kp是指岩石破碎后的体积与破碎前实体积的比。 残余碎胀系数:破碎岩石压实后体积与岩石破碎前体积V之比,用Kp’表示。(取决于岩石性质、载荷大小、载荷作用时间、含水状况等) 孔隙度率: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Vv(孔洞和裂隙之和)占岩石总体积V的百分比。 孔隙比:岩石的孔隙比是指岩石中孔隙的总体积Vv与固体(颗粒)实体积Vs之比。 吸水率:岩石的吸水率(自然吸水率的简称)指干燥后的岩石(样品)在一个大气压力和室温条件下,浸入水中定时间(48hr)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其干质量百分比。 饱水率:岩石的饱和吸水率(简称饱水率)又称强制吸水率,是指干燥后的岩样在强制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其固体矿物质量的百分比。 膨胀性: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或体积不变时相应地引起应力增大的性能。 侧向约束膨胀率:处于径向约束的岩石试件,浸水膨胀后测得的轴向变形率。 饱和系数:岩石的饱和系数指岩石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之比。 渗透系数:岩石的透水性是指水在一定压力作用下通过岩石的性能,岩石的透水性指标为渗透系数。K=v/I=Q/IA 软化性:岩石浸水后强度降低的性能。 软化系数:是岩石单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烘干状态的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崩解性:岩石浸水后发生的解体现象。 耐崩解指数:即指岩样在遭受干燥和湿润两个标准循环后,残留固体质量与试验前固体质量百分比。 3、岩石主要有哪些类型?脆性岩石和塑性岩石 弹性模量:弹模分为切线模量和割线模量,切线模量是指岩石应力应变关系为S 型时,该曲线上直线段的切线斜率。割线模量是指应力应变关系为S 曲线时,该曲线原点到某一特殊应力点连线的斜率。 泊松比:是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径向)应变εd和轴向应变εz的比值,又称为横向变形系数。 体积应变:是指岩石在压缩时,体积的缩小量与原体积的比值。 弹模获取的常用方法:巴西劈裂法 4、脆性岩石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在破坏前变形很小(总变形小于3%),破坏面明显的岩石。 塑性岩石,通常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在破坏前变形明显(总变形大于5%),而破裂面不明显的岩石,即延性。 刚性压力机是指试验机的刚度Km比岩石刚度Kr大。 全应力应变曲线是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简称,是指在刚性压力机上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即包括峰前区和峰后区两部分。 典型全应力应变曲线由哪些阶段组成? ①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②弹性变形阶段AB③微裂纹扩展阶段BD④破坏阶段 为什么说普通力学试验机不能获得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普通材料实验机整体刚度相对较小,对试件施加载荷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使实验机构件产生较大变形(弹性能储存),当岩石试件被压坏时,试件抗压能力急剧下降,致使实验机弹性变形迅速恢复(弹性能释放)摧毁岩石试件,而得

完整word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章 绪论 岩石力学 是一门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 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又称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它是一门新兴的, 与有关学科相互交叉的工程学科,需要应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 土力学、土木工程学等知识,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应用: 水利水电 道路 建设 采矿工程 等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处理理论和技术 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技术 水库诱发地 震的预报问题 地震预报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岩石 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 形成的自然物体 岩体力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以前萌芽阶段 宋应星《天工开物》 古德恩维地表移动范围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 松散介质学派 卡曼型三轴试验机 三下 开采 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现代阶段 弹塑性理论 流变理论 百花齐放 世界各国成立岩石力学学会 论文的发表 数值模拟方法 矿山岩体力学的特点及其研究范围 采深大 计算精度低 位置受限 不断移动 由于大面积开采还会引起采空区上方大量岩层移动和破坏,研究这些岩层的 运动、破坏和平衡规律及其控制方法,是矿山岩石力学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区别 于其他应用性岩石力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矿山岩体力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在安全、经济、高强度、高指标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资源。 矿山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二者互相联系,互相 促进。 岩石的物理性质 密度、视密度、孔隙性、碎胀性和压实性、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膨胀性和 崩解性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 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包括空隙)的重量 通常,岩石的容重愈大则它的 性质就愈好 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故也称为孔隙率 通常根据岩石的密度和干视密度经计算而求得 碎胀性是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增大的性质 吸水性是指遇水不崩解的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压力) 吸入水分的能力,通常以岩石的自然吸水率和强制吸水率表示。岩石的自然吸水 率是试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吸入水分的质量与试件的干质量之比 透水性是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能。达西定律可知Q=KAI 软化系数是指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试件单向抗压强度之 比 33 2.710kg/m ?

岩石力学在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在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10T15:23:57.153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4期作者:梅朝海李武 [导读] 摘要:岩石力学是介于力学和地质学中间的一门学科,研究岩石外界因素,是解决岩石工程稳定性问题和岩石破碎条件的重要方法。岩石力学具体包括矿山地应力场测量,地下矿山采矿设计优化,大型深凹露天矿边坡设计优化和深部开采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现如今在采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摘要:岩石力学是介于力学和地质学中间的一门学科,研究岩石外界因素,是解决岩石工程稳定性问题和岩石破碎条件的重要方法。岩石力学具体包括矿山地应力场测量,地下矿山采矿设计优化,大型深凹露天矿边坡设计优化和深部开采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现如今在采矿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岩石力学,金属矿山,采矿工程,应用 一、岩石力学的概述 1岩石力学的概念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水流、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力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以及加固的学科。作为力学的一个分支,新兴的岩石力学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使其应用广泛,尤其是在金属矿石的开采中,得到充分应用。 对于岩石力学,至今还没有一种固定且被公认的模式,人们对已有的模式拥有不同评价,认为其根据材料本身构造关系进行研究,公式化,无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岩石力学与地质学的结合 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不仅是数学、力学,还需要地质和工程基础,其中包括工程素质的训练,单纯依靠固体力学是无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岩石是一种地质产物,岩石力学作为基础学科,它的任务就是用于岩石工程建设,包括地质资源的开发工程。所以,地质学必将成为岩石力学技术的基础支持。 底层本身都存在这地应力,岩石都处在受力和被束缚的状态,通过挖掘和开使之应力释放,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流程,不同的开挖范围,都影响着应力动态及形状动态,所以在施工中要充分考虑对其动态的分析。地质学与其他科学分支都存在着交叉,与岩石力学拥有相同研究内容。尤其是研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形成和演化的具体过程,地质学是对地质历史的重建,地质学家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使传统地质学进一步发展为现代科学。 3.岩石力学的特点 岩石力学作为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应用范围涉及采矿、水利水电、铁道、公路、石油、地下工程、岩石工程等众多领域。随着岩石力学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将突破对“岩石”固有理解,称其为岩体,由地质构造和重力作用形成的内应力,在采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岩石力学方面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 1岩石的强度理论 岩石力学的轻度理论是岩土工程中最重要的理论,在岩土工程的评价和设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岩石力学理论可以判断安全性。岩石力学强度理论也成为强度准则,主要的关注点是当材料损坏时,应力的状态问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岩石力学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岩石类的材料破坏是在应力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由于不同应力的物理特性,会对岩石材料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随着对岩石力学的不断探究,专家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分析,并且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岩石力学强度准则。 2层状岩体弹性理论 在地层压力、地质构造力、地震力和低温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地下岩体的岩石交界层处岩石与岩石的组合是不同的。交界层面处,在岩石和岩石之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具有粘性,而又存在在岩石的交界处被其他物质填充的现象,使其断裂而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由此可知,在岩石的交界处由于链接的方式不同,使得强度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岩体的强度是受到岩石间的链接方式影响的。 在不具有粘结力层状岩体的假设中,将岩石交界层面称之为层理,不具有粘结力,岩石是自由组合的,且由于岩性的差异,作用在弹性系数上,岩石是直接接触的。 在具有粘结力层状岩体的假设中,认为岩石交界层面之间存在内聚力,也就意味着相邻岩石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一旦其层状岩体受力发生变形,相邻两岩石之间的交界层面处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加上层状岩体中各岩石的岩性的差异,在弹性模量的参数上得以反映,不考虑岩石交界层之间物质的厚度。 3岩石的模糊内时本构理论 岩石的模糊内时本构理论是为了描述岩石的硬度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确定材料函数的方法,其基本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建立岩石内时本构方程及其增量的形式,根据实验的假设和前提条件,利用内时本构方程反向计算出内时间的特定“时刻”的相关函数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插值公式的方法,来替代材料函数公式,材料函数在这种方法的计算下,更加具有精确性,在描述试验范围内岩石的硬化、软化特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三、采矿工程遇到的岩石力学技术运用 1.矿石地应力场测量 地应力是实现采矿和岩土工程开挖设计的必要前提,只有掌握工程地应力条件,才能对矿山区域进行总体布置,运用合理的采矿方式,结合采石场地形状,测量断面尺寸,设计采矿步骤,对支护结构和时间进行布置,确保安全性前提下,增加矿石的最大开采量,优化采矿工程顺利实现。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在已知地应力前提条件下,可以对采矿工程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如果不能知道和了解工程原始应力状态,则计算结果将缺乏准确性,分析的数据也将失去其应有价值。 2.地应力测量的重要方法 原始的测量方法是需要一点一点测量,利用其周围区域三维状态,根据需要和方向任意选择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坐标,但测量坐标系,则是由六个应力分量求得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实际测量过程中,每一个测量点岩石涉及量可能是几立方厘米甚至几立方米。为了确

岩石力学试卷二及答案

20~20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 一、简答题:(30分) 1、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哪些?它们与岩石的强度之间大致有什么关系?(5分) 2、现场测定岩体变形指标的试验方法有哪些?(5分) 3、简述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5分) 4、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5分) 5、什么是岩体初始应力场?岩体内产生应力的原因有哪些?(5分) 第1页共6 页

20~20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6、何谓喷锚支护,它与传统的老式支护有何区别?(5分) 二、作图题(5分) 什么是岩石的蠕变?试作图说明岩石流变三阶段的特点: 三、填空题: (0.5/空)(共20分) 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是探讨岩石对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可概括为、、。研究方法主要有、、、。 2、岩石的破坏形式:、、。 3、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有:、和、、 、、、、、等。 4、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为有材料,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 引起细小裂隙的发生发展所致。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则认为岩石破坏除拉 第2页共6 页20~20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应力集中所致外,还可以是引起裂隙沿裂隙长轴方向发生 。 5、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用它们来表示G:λ:、 K:。 6、在1=o k 的四周等压地应力场rH v h ==σσ作用下,围岩中的径向应力r σ都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切向应力θσ则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在洞壁上达最大值。由理论上可以证明,开挖洞室的影响范围是。 7、岩压力是由于洞室开挖后岩体和而形成的。由于岩体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变形压力”;将由于岩体而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8、按压力拱理论分析,在可形成压力拱的洞室内,压力拱的高度是 ,洞室顶部的最大垂直压力在拱轴线上大小为,洞室任何其它点的垂直山岩压力等于。 四、选择题:(2/题)(共10分)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 (A )岩石就是岩体 ( )(B )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 ) (C )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 ( ) (D )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 ) 2、a.)(42 y xy Rt Rt στ+=( ) b.)(42 y xy Rc Rt στ+=( ) c.)(42 x xy Rt Rt στ+= ( ) d.)(42 x xy Rc Rt στ+= ( ) 3、岩质边坡的圆弧滑动破坏,一般发生在( )。 (A )不均匀岩体 (B )薄层脆性岩体 (C )厚层泥质岩体 (D )多层异性岩体 4、计算岩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中,承载力系数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个指标? ( ) (A ) (B )C (C ) (D )E 5、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 )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 (C )自重应力以压应力为主 ; (D )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第 3页 共 6 页 20~20学年 第学期 级专业 试题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五、计算题:(35分)

矿山岩石力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请在下列空格处填写正确答案(共计20分,每空1分) 1、作用于物体的外力可以分为体力和面力两种类型。 2、为了计算方便和更为精确,岩体力学中对应力和应力分析的规定为以下四条:压缩的正应力取为正、_压缩的正应变取为正_、沿坐标轴正方向作用的力和位移分量为正、若截面内法线相对于坐标原点向内指,则截面上的剪应力相对于坐标原点向内为正,反之亦然。 3、岩石扩容是指岩石破碎以后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增大的性质;孔隙性指岩石中孔洞和裂隙的发育程度,常用孔隙率表示。 4、大量实验和观察证明,岩体的破坏现象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X 状共轭鞋面剪切破坏、单斜面剪切破坏、拉伸破坏。 5、根据目前实验研究,把岩石受力后产生变形和破坏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孔隙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非稳定破坏发展阶段、破裂后阶段。 6、岩石质量指标分类法将长度在10cm(包括10cm)以上的岩芯累计长度占总岩芯长度的百分比对岩体进行分类。 7、地壳中的原岩应力场主要分为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两种类型。 8、岩石蠕变曲线的三个阶段为初始蠕变阶段、等速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 二、概念题:请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共计20分,每题4分) 1、岩石力学:是一门认识和控制岩石系统的力学行为和工程功能的学科。 2、内力: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力。

3、岩石残余强度:岩石在破坏后所残留的还能抵抗外载荷的能力。 4、岩石的空隙性: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总称。 5、原岩应力场:天然存在于原岩内部与人为因素无关的应力场。 三、简答题:请简述下列问题(共计30分,每题10分) 1、简述岩体质量评价与分类的发展趋势。(10分) 答:由于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组织结构不同,以及岩体中结构面发育情况差异,只是岩体力学性质相当复杂,为了在工程设计施工中能区分出岩体质量的好坏和表现在在稳定性上的差别,需要对岩体作出合理的分类,作为选择工程结构参数、科学管理生产以及评价经济效益的依据之一,这也是岩石力学的基础性工作。 2、岩石常见的破坏形式有哪些?(10分) 答案:1. 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2. 单斜面剪切破坏。这两种破坏都是由于破坏面上的剪应力超过极限引起的,因而被视为剪切破坏。 3. 拉伸破坏,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在横向将产生拉应力。这是柏松效应的结果。这种类型的破坏就是横向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所引起的 3、浅部地壳应力分布的一些基本规律有哪些?(10分) 答案: 1 地应力是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非稳定应力场,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2 实测铅垂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的重量; 3 地应力中的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垂应力; 4 平均水平应力与铅垂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长而减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