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文学简史中文版

美国文学简史中文版

美国文学简史中文版
美国文学简史中文版

美国文学(American Literature)

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许多美国作家来自社会下层,这使得美国文学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都比较浓厚,总的特点是开朗、豪放。内容庞杂与色彩鲜明是美国文学的另一特点。个性自由与自我克制、清教主义与实用主义、激进与反动、反叛和顺从、高雅与庸俗、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深刻与肤浅、积极进取与玩世不恭、明快与晦涩、犀利的讽刺与阴郁的幽默、精心雕琢与粗制滥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与对性爱的病态追求等倾向,不仅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形成强烈的对照。从来没有一种潮流或倾向能够在一个时期内一统美国文学的天下。美国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是一个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们永远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20世纪以来,许多文学潮流起源于美国,给世界文学同时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殖民地时期

印第安人的文化欧洲人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处于原始公社制度各种不同的阶段。印第安人在向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主要是民间口头创作,包括神话传说和英雄传说。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这些传说后来才得以整理问世,启发了后世美国作家的灵感。

早期移民的文化移民刚到新大陆时忙于生存斗争,所以开始时文学发展比较缓慢。最早发表的关于北美的作品是游记、日记之类的文字。作者都是英国人。英国殖民地建立之后,统治者利用宗教,主要是清教主义作为控制殖民地思想意识的主要手段,因此许多出版物是关于神学的研究。著名的作家有科顿·马瑟(1663-1728)和乔纳森。爱德华兹(1703-1758)等。随着工业、贸易和民族意识的增涨,宗教自由的呼声提高,清教主义的神权统治走向衰亡,为人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等民族独立的意识所代替。

诗歌创作:北美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海湾圣诗》是以民歌形式写成的圣诗。迈克尔·威格尔斯沃思的诗全是解释加尔文教的教义,成了宗教性的普及读物。女诗人安妮·布拉兹特里特写的也是宗教生活,不过多少以世俗的笔调抒写妇女的心情。生前只发表过挽诗的牧师爱德华·泰勒反映了严格的清教主义的衰落。在这些诗人身上,英国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布拉兹特里特得益于斯宾塞,泰勒的诗里看得出约翰·多思和乔治·赫伯特的影响。

独立革命至南北战争时期

美国民族文学形成于独立革命时期。这场斗争产生大量的革命诗歌,并且造就了美国头一批重要的散文家和诗人。政治上的独立促进文化上的独立。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作家的作品陆续增多,逐渐摆脱英国文学的垄断局面。年轻的民主共和国使人们满怀信心,并吸引着旧世界更多的人们奔向新的大陆。这样的社会条件促使19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创作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作家们吸取欧洲浪漫派文学的精神,对美国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进行描绘,

美利坚民族内容逐渐丰富和充实起来。从20、30年代到南北战争前夕,是浪漫主义运动的全盛时期,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家泉涌而出,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批评家们称这一时期为美国文学“第一次繁荣”。到了世纪中叶,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由乐观走向疑虑,迫切的社会矛盾,如蓄奴制,又使某些作家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民族文学的诞生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早在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殖民地人民在欧洲启蒙主义学说影响之下,已经具有民族独立的意识。富兰克林世俗的格言比爱德华兹清教主义的教诲更能吸引广大群众。富兰克林用清晰、幽默的文体传播了科学文化,激发自力更生的精神,他的爱国热情和关于自学、创业的言论,对于美国人民的人生观、事业观和道德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独立革命期间充满反抗与妥协之间的尖锐斗争,迫使作家们采取政论、演讲、散文等简便而又犀利的形式投入战斗。发表“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名言的演说家舶特里克·亨利,象战鼓那样鼓动战士奋勇杀敌的托马斯·潘恩,行文朴质无华却字字击中要害的托马斯·杰斐逊,都是无畏的战士,他们为了战斗的需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艺术。那个时期的诗歌也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大量的革命歌谣出自民间。菲利普·弗瑞诺是当时著名的革命诗人,他的创作开创了美国诗歌的优秀传统。

早期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一些以美国为背景、美国人为主人公的作品开始出现,初具美利坚民族的特色。欧文致力发掘北美早期移民的传说故事,他的《见闻札记》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传统。库珀在《皮袜子故事集》中以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为背景,表现了勇敢、正直的移民怎样开辟美国文明的途径。诗人布莱思特笔下的自然景色完全是美国式的,他歌颂当地常见的水鸟和野花,而且通过它们歌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作家的作品满怀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色彩阴暗的爱伦·坡在诗歌、短篇小说和理论批评方面达到新的水平,标志着民族文学的多样性和在艺术上的发展。

超验主义与后期浪漫主义19世纪30年代以后,东北部沿海的美国文化中心新英格兰地区成了最早的工业区。杰克逊总统的民主主义路线又使国内的民主空气增涨。这在意识形态上造成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出现了超验主义者团体,另一方面使一些作家产生不少疑虑,浪漫主义文学的基调由乐观转向怀疑和消极。

超验主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先表现为宗教,哲学思想中的改革,后扩展到文学创作领域。以埃默森为首的超验主义者为了据弃加尔文教派“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吸取康德先验论和欧洲浪漫派理论家的思想材料,提出人凭直觉认识真理,因而在一定范围内人就是上帝。这一派思想的出发点是人文主义,即强调人的价值,反对权威,祟尚直觉,主张个性解放,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的束缚,对美国作家产生不小的影响。到了50年代,随着工业化引起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作家们敏锐地感受到民主制的弊病。梭罗侧重超验主义中人的“自助”精神,主张回返自然,保持纯真的人性,因此与资产阶级社会秩序发生冲突。在霍桑与梅尔维尔身上,这种矛盾以抽象、神秘的形式表现出来。霍桑深受加尔文教派的影响,又想有所摆脱,于是转向对人类状况与命运的探索,如《红字》(1850)。梅尔维尔同霍桑一样,把他所感觉到的社会矛盾归结为抽象的“恶”,而“恶”的强大与不可理解使《白鲸》(1851)等作品蒙上神秘、悲观的气氛。

“婆罗门”“婆罗门”是指这一时期新英格兰地区一批有高度文化教养的作家,或称“绅士派诗人”。朗费罗、洛威尔(1819-1891)和霍姆斯(1809-1894)都是知识界的名流。他们出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反对蓄奴制,同情印第安人,也对社会流弊提出一些批评。由于他们的出身地位和文化教养,他们的观点和情绪一般较为温和。废奴文

学19世纪30年代之后,北部进步人士掀起越来越高涨的废除黑奴运动。黑人的处境激起许多作家的同情,从埃默森、朗费罗到惠特曼都写过反对蓄奴的诗篇。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林肯称她为“发动了一次战争的小妇人”。诗人惠蒂埃抗议蓄奴制的诗篇数量最多,反映了19世纪废奴运动历次重大的斗争。废奴文学虽限于道义上的谴责,却推动了废奴斗争,在文学史上也是19世纪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伟大的民主诗人怠特曼美国19世纪的民主精神在惠特曼的《草叶集》(1855)里得到充分发挥。他以丰富、博大、包罗万象的气魄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乐观向上精神。他歌颂劳动,歌颂大自然,歌颂物质文明,歌颂“个人”的理想形象;他的歌颂渗透着对人类的广泛的爱。诗人以豪迈、粗犷的气概蔑视蓄奴制和一切不符合自由民主理想的社会现象。他那种奔放的自由诗体,同他的思想内容一样,也是文学史上的创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黑人文学美国黑人文学起源于黑人奴隶歌曲,这些歌曲,不论是悲歌还是民歌,倾诉了黑人背井离乡、沦为奴隶的痛苦心情。书写文学最早出现在18世纪,19世纪以后陆续增多。表现形式先是诗歌,再是小说。作者多数是已经获得自由的黑人。除少数迎合白人读者的口味外,多数作家倾吐黑人奴隶的苦难,控诉蓄奴制的罪恶。南北战争前后,以道格拉斯(1817-1895)为首的黑人作家提出废除蓄奴制、争取黑人人权的要求。黑人文学的战斗性增强。南北战争后出现的诗人邓巴(1872-1906)、小说家切斯纳特(1858-1932)在艺术上更为成熟,前者想象丰富,表现含蓄,后者揭露了战后南方种族歧视的状况,但对白人统治者又存有幻想,反映了黑人知识分子的思想倾向。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9-14章)【圣才出品】

第9章地方色彩小说?马克?吐温 9.1复习笔记 I.Local Colorism(地方色彩主义) The vogue of local color fiction was the outgrowth of historical and aesthetic forces that had been gathering energy since early19th century.Local colorism as a literary trend first made its presence felt in the late1860s and early seventies.It is a variation of 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 Local colorists were consciously nostalgic historians of a vanishing way of life,recorders of a present that faded before their eyes.They concerned themselves with presen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local character of their regions.They tended to idealize and glorify,but they never forgot to keep an eye on the truthful color of local life.Major local colorists are Bret Harte,Hanlin Garland, Harriet Beecher Stowe,Kate Chopin and Mark Twain. 地方色彩小说的流行是自19世纪早期以来历史和艺术力量凝聚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地方色彩主义在19世纪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早期初展头角。它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 地方色彩主义作家是怀念正在消逝的生活方式的历史家,他们记录了在他们眼前逝去的现在。他们致力于展示描述自己地方的特色,倾向于赞颂地方生活并将其理想化,但是他们又注意不失地方生活的真实色彩。主要的地方色彩主义作家包括布莱特·哈特、汉林·加兰德、哈里耶特·比彻·斯托、凯特·肖邦及马克·吐温等。 II.Mark Twain(1835-1910)(马克·吐温) 1.Life(生平) Mark Twain,pen name of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is a great literary giant of America. He was brought up in the small town of Hannibal,Missouri,on the Mississippi River.He was twelve when his father died and he had to leave school.He was successively a printer’s apprentice,a tramp printer,a silver miner,a steamboat pilot on the Mississippi,and a frontier journalist in Nevada and California.This knocking about gave him wide knowledge of humanity.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his frontier tale,he became nationally famous.His first novel The Gilded Age was an artistic failure,but it gave its name to the American of the post-bellum period.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was his masterwork.Mark Twain was essentially an affirmative writer.But toward the latter part of his life,due to some tragic events,he changed to an almost

美国文学简史(第三版)复习 常耀信

美国文学作者作品 Edwards: 爱德华兹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论意志自由》 Great Doctrine of Original Sin Defended 《论原罪》 The Nature of True Virtue 《论真实德行的本原》 名篇:Personal Narrative 《自述》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愤怒上帝手中之罪》 Benjamin Franklin:本杰明·富兰克林 Poor Richard’s Almanac《穷理查德年历》Autobiography 《自传》 Washington Irving:华盛顿·欧文 A History of New York《纽约外传》The Sketch Book 《见文札记》名篇:Rip Van Winkle《瑞普·温·凡克尔》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睡谷传奇》 James Fenimore Cooper: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Leatherstocking Tales 《皮袜子故事集》 The Pioneer 《拓荒者》The Prairie 《大草原》 The Last of Mohicans《最后的莫希干人》 The Pathfinder《探路人》The Deerslayer 《猎鹿者》

Ralph Waldo Emerson: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Nature 《论自然》Self-Reliance 《论自立》Essays 《随笔集》名篇:The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has been regarded as “American Declaration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被誉为美国思想的独立宣言) The Poet 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戴维·梭罗 Walden 《瓦尔登湖》 Nathaniel Hawthorne:纳撒尼尔·霍桑 The Scarlet Letter《红字》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 Mosses from an Old Manse《古厦青苔》 The Blithedale Romance《福谷传奇》 The Marble Faun 《玉石神像》 Ethan Brand 《伊桑布兰德》 Young Goodman Brown 《好小伙子布朗》 Dr. Heidggeger’s Experiment 《海德格博士的体验》 The Ambitions Guest 《野心勃勃的客人》 The Greast Stone Face 《巨石脸》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美国浪漫主义 欧文 库柏)【圣才出品】

第3章美国浪漫主义欧文库柏 3.1 复习笔记 I. Overview of American Romanticism(美国浪漫主义简介)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Romantic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s. It stretched from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rough the outbreak of the civil war. 美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18世纪末,到南北战争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 1. Background(背景) (1) A nation bursting into new life cried for literary expression. The buoyant mood of the nation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seemed in some measure responsible for the spectacular outburst of romantic feeling. The literary milieu proved fertile and conductive to the imagination. Magazine appeared in ever-increasing numbers.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literary expansion. (2) Foreign influences added incentive to the growth of romanticism. The Romantic Movement, which had flourished earlier in the century both in England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美国戏剧)【圣才出品】

第19章美国戏剧 19.1 复习笔记 I. Overview of American drama(美国戏剧概述) American drama began in 1916 when the Provincetown Players produced Eugene O’Neil’s first play, Bound East for Cardiff. It is true that there were no great masters in the theater comparable in stature to such major figures in fiction as Melville or James, but there had been people who did spadework for the rise of American drama in the 1920s. There was a renaissance of drama in the 1920s. American drama bega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itself into a department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qual in significance to both poetry and the novel. The theater of the Depression was not depressing. Like other branches of literature the drama was preoccupied with social concern. The staging of Tennessee Williams’The Glass Menagerie on Broadway in 1945 was an even of unusual significance, as it marked American drama’s coming of age. The late fifties saw a temporary decline in dramatic productions, but in the next decade, American drama picked up a good deal of fresh energy.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re has appeared the increasingly more obvious tendency to “decentralize”from Broadway with more and more plays stages Off-Broadway and Off-Off-Broadway. And from the end of the sixties.

美国文学简史名词解释定义

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ism was a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 that arose within the Church of England in the late sixteenth century. Under siege from church and crown, it sent an offshoot in the third and forth decade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o the northern English colonies in the New World--- a migration that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ligious,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order of New England, Puritanism, however,was not only a historically specific phenomenon coincident with the founding of New England; it was also a way of being in the world---a style of response to lived experience---that has reverberated through American life ever since. Doctrinally, Puritans adhered to the Five Points of Calvinism as codified at the Synod of Dort in 1619:(1) unconditional election ( the idea that God had decreed who was damned and who was saved from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2) limited atonement ( the idea that Christ died for the elect only); (3) total depravity (humanity's utter corruption since the Fall); (4) irresistible grace (regeneration as entirely a work of God, which cannot be resisted and to which the sinner contributes nothing); and (5) the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the elect, despite their backsliding and faintness of heart , cannot fall away from grace). American Dream: The American Dream is the faith held by man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at through hard work,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one can achieve a better life for oneself, usually through financial prosperity. These were values held by many early European settlers, and have been passed on to subsequent generations. Nowadays the American Dream has led to an emphasis on material wealth as a measure of success and\ or happiness. Gothic tradition: Gothic novel or Gothic romance is a story of terror and suspense, usually set in a gloomy old castle or monastery. In an extended sense, many novels that do not have a medievalized setting, but which share a comparably sinister, grotesque, or chaustrophobic atmosphere have been classed as Gothic. It contributed to the new emotional climate of Romanticism. Historical novel: a novel in which the action takes place during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well before the time of writing ( often one or two generations before, sometimes several centuries), and in which some attempt is made to depict accurately the customs and mentality of the period. The central character---real or imagined---is usually subject to divided loyalties within a larger historic conflict of which readers know the outcome. The pioneers of this genre were Walter Scott and James Fenimore Cooper American Romanticism:Romanticism refers to an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movement originating in Europe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and characterized by a heightened interest in nature, emphasis on the individual's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departure from the attitudes and forms of classicism, and rebellion against established social rules and conventions. The romantic perio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stretched from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rough the outbreak of the Civil

2019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619基础英语与805文学与翻译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华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619基础英语与805文学与翻译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华东师范大学考研619基础英语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七册)由鸿知华东师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鸿知教学研发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东师范大学考研619基础英语复习全析》本书依据以下参考书目:《综合英语教程(第一册)》(邹为诚第三版) 《综合英语教程(第二册)》(邹为诚第三版) 《综合英语教程(第三册)》(邹为诚第三版) 《综合英语教程(第四册)》(邹为诚第三版) 《综合英语教程(第五册)》(邹为诚第三版) 《综合英语教程(第六册)》(邹为诚第三版) 本书结合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的往年真题,旨在帮助报考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适用科目: 619基础英语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词汇短语 Part 2 - 课文精解 Part 3 - 单元语法 Part 4 - 全文翻译 Part 5 - 练习答案 Part 4 - 华东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纽约派诗人 沉思型诗歌 黑山派诗人)【圣才出品】

第22章纽约派诗人?沉思型诗歌?黑山派诗人 22.1 复习笔记 I. The New York School(纽约派诗人) 1. Features of the New York School(纽约派诗歌的特点) The so-called New York School became well known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Donald Allen’s 1960 anthology. The poets of the New York School were different in their separate pursuits, but their poetry reveals something they shared in common. (1) For one thing, they were all vehemently up against the dominant New Critical values such as the impersonal presentation of images, and tried to assert their individual poetic voice. (2) They also introduced the popular and the low features of life into their writings like popular songs, comic strip figures, and Hollywood movies. (3) Thirdly, they exhibited a huge sense of humor, offering room as their poems did for elements like the vulgar and the sentimental. (4) Finally, they experimented with Surrealism, for a while. 所谓的纽约派是随着唐纳德·艾伦1960年发表的文集而出名的。纽约派诗人的追求各异,但他们的诗歌都有相同的特点。

(完整word版)《美国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美国文学选读》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美国文学选读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它与英美文学史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接触到浩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可以对繁杂的文学现象加以整理和梳理,并形成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开阔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美国文学选读通过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及其作品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增强语感,增进学生对美国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活习俗的了解,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学的欣赏能力及批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学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深入、直观地理解各个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把握其思想、语言及创作技巧上的特点;另外,还应对美国的文学评论流变具备相对清晰的认识。 2)语言知识:本课程是通过介绍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理解和应用的能力。并通过对不同时期英语原文资料的阅读和解析,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了解这门语言的发展。 2.能力目标 1)文学作品鉴赏能力:通过作者作品的讲解,学生可以对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评价,培养并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和课下阅读及评价任务的完成,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3)思辩能力:课上小组讨论环节和presentation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助其开拓思路,同时也为以后对英语的有效使用打下基础。 3.素质目标 1)文学文化修养: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素养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美国文学及文化的理解,可以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全面接触这种语言和文化,并形成独立的开放的文化观,进一步强化其跨文化意识; 2)基本的研究素质:本课程通过对文学评论的介绍和讲解向学生传授文学鉴赏的不同视角,可使其具备基本的文学研究素质; 3)文学翻译的基础:本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读向学生介绍文字背后的人文、历史、政治、哲学及美学等因素,可为文学翻译课程提供较好的材料,并做好前期准备。 三、课程基本信息和内容要求

英美文学之最

英美文学史 课程目标: 了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重点掌握作家的生平介绍,主要代表作品的篇名、内容梗概、作品风格流派及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课程内容: 1、英美文学发展简史; 2、主要文学流派; 3、代表作者生平和创作介绍; 4、部分作品赏析。 参考书: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 4. 陈嘉,《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1年 5.盖雷,《英美文学与艺术中的古典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侯维瑞:《英国文学通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7.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8.李正栓,《英国文学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9.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10. 刘炳善, 《英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1.鲁宾斯坦,安妮特.T.,《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1—3 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12.罗选民,《英美文学赏析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3.欧文等,《美国短篇小说选》,商务印书馆,1982 14.钱青,《英美文学工具书指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15.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5.王守仁,何宁,《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9年 17.王佐良,周珏良,《英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8.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9年。19.王佐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0.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21.杨岂深,《外国文学名著欣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21.杨岂深,龙文佩,《美国文学选读》(1-2),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2.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23.张定铨、吴刚,《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4.庄锡昌,《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张伯香,《英美经典小说赏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6. 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英美文学之最: 英美文学中最早的作品:贝奥武甫,这是写成于自公元8世纪的一部英语文学作品,虽然该书主要场景在北欧,并未提及英格兰,但却是公认的英格兰史诗,现存最早的英语文学作品。该诗长达3000多行,押头韵,多使用暗喻,如鲸鱼路(大海),骨头房子(人体)等。

英国文学简史&美国文学简史--背诵版

1. Beowulf赏析 英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民族史诗。1反映当时部落社会的面貌。背景取自欧洲。2古Anglo-Saxon人崇拜英雄的部落文化。政治观点:“王”,权利来自武力,王权的继承还需要仁义。3历史事实+神话传说。 主人公Beowulf英勇顽强。自我牺牲精神。爱护臣民。有责任感。 简洁明快。头韵。隐喻:用复合词来比喻某种事物或现象。 2.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赏析 传奇文学是贵族人生理想的反映,与平民百姓没有丝毫的关系。 头韵诗。2个主题:1砍头游戏检验Gawain的勇敢和信守诺言。2女主人的诱惑检验Gawain的诚实和忠贞。 以重读音节为基础的韵律。每一个stanza后面有一个只有一个重读音节的短促诗句,再加一个abab韵的4行诗节。语言朴素自然,流畅通顺。 反映出Norman征服的宗教影响:基督教成统治地位。Gawain是基督徒,拥有人的弱点。他在困境中祈求圣母玛利亚的帮助,又因死亡的威胁而背弃诺言。他身上有亚当的影子,原罪的概念。 3. Chaucer特点 “英国诗歌之父”。人文主义。现实主义。明快、诙谐。伦敦方言创作。首创heroic couplet。钟情于中世纪的文学形式。第一个用韵脚韵律诗,以重音-音节为基础的格律诗。 一方面用贵族式的理想眼光看待生活。一方面又以现实的态度思考。 1法国影响时期—2意大利影响时期—3成熟时期 强调人权,今生今世幸福快乐的权利,反对神权与禁欲主义。反对滥用宗教教义。 人物: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主题。突出人物之间性格冲突和物质利益矛盾。幽默讽刺地描写了新兴资产阶级所反感的阶级出身问题。人物形象是立体的,有独特的气质和性格。 押尾韵。八音节对偶句(octosyllabic couplet),iambic pentameter的heroic couplet。 4. Canterbury T ales赏析 现实主义。但未能摆脱中世纪的偏见。 轻松、欢快 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生来就有谋求世俗幸福的权利。 General Prologue+24个故事。每个故事有“小引”、“开场语”、“结束语”。 General Prologue:赞扬骑士、骑士之子、乡勇。讽刺院长嬷嬷的矫揉造作。 24个故事题材:多是关于爱情婚姻。还有揭露了宗教的压迫、僧侣的道德败坏、官吏的专横。 Iambic pentameter couplet, 即heroic couplet 5. Hamlet赏析 Shakespeare的巅峰之作。尽管讲的是丹麦故事。但反映的却是英国的事情。人文主义。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评论。复仇悲剧。 家丑引起Hamlet对美好世界、人类善良的怀疑。个人悲剧演变成社会的悲剧,变成铲除罪恶、匡扶正义的巨大社会责任心。Hamlet的悲剧在于,他的责任是如此艰巨,自己又是日次势孤力单。他的弱点:多愁善感,疑虑重重;善于思考,贫于行动。他代表了善于思考,贫于行动的新兴资产阶级。 6. The Merchant of V enice赏析 Shylock—唯利是图,爱财如命的拜金主义者。作为犹太民族受到歧视和迫害。 Portia—人文主义者对新女性的理想 7. Francis Bacon

2019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43文学与翻译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课程编号:843 课程名称:文学与翻译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文学与翻译”考试共150分,涵盖文学和翻译两部分,分别占比50%。 文学部分主要检查考生的英美文学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作家、思潮、作品的了解和解读能力。要求考生能准确解释主要文学思潮,准确辨认、拼写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的名称和题目,了解经典作品的背景、内容、人物和特点等。考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分析和阐释经典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对某些核心作家及作品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自己的解读,以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自我表述的能力。 翻译考查的总目标是:“译史、译论、译作并重”,旨在考查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发展演变史,翻译名家名译,以及了解本领域面临的前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要求考生了解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及其发展演变史、熟悉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本领域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文学理论以及文化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有较强的英汉互译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各类翻译技巧进行汉英两种语言的互译。 二、文学与翻译的考察重点 (一)文学 1)英国文学:戏剧(马洛、莎士比亚、萧伯纳等);诗歌(《贝尔武甫》、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蒲柏、格雷、沃兹华斯、拜伦、济慈、勃朗宁、叶芝等);小说(菲尔丁、斯威夫特、笛福、狄更斯、艾略特、勃朗特姐妹、哈代、劳伦斯、乔伊斯等);散文(培根等)。 2)美国文学:诗歌(惠特曼、迪金森、埃德加·艾伦·坡、庞德、T. S. 艾略特等);小说(欧文、霍桑、麦尔维尔、马克·吐温、詹姆斯、德莱塞、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拉尔夫·埃利森等);戏剧(奥尼尔、威廉姆斯、米勒等);散文(爱默生、梭罗等)。(二)翻译 1)中西翻译理论及评论。厘清中西翻译理论发展演变史,重点关注翻译名家名译,要求学生做到细读原作,理清脉络,联系实际,勤于思索,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要点,并有理论支持。同时,要求考生将翻译、评论、欣赏相结合,鼓励考生有观点、新思路。 2)英汉互译。 (1)英译汉。译出相对难度的文学或非文学短文,译文忠实,

美国文学简史笔记(常耀信)

A Concis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hat is literature? Literature is language artistically used to achieve identifiable literary qualities and to convey meaningful messages. Chapter 1 Colonial Period I.Background: Puritanism 1.features of Puritanism (1)Predestination: God decided everything before things occurred. (2)Original sin: Human beings were born to be evil, and this original sin can be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3)Total depravity (4)Limited atonement: Only the “elect” can be saved. 2.Influence (1) A group of good qualities –hard work, thrift, piety, sobriety (serious and thoughtful) influenced American literature. (2)It led to the everlasting myth. All literature is based on a myth – garden of Eden. (3)Symbolism: the American puritan’s metaphorical mode of perception was chiefly instrumental in calling into being a literary symbolism which is distinctly American. (4)With regard to their writing, the style is fresh, simple and direct; the rhetoric is plain and honest, not without a touch of nobility often traceable to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the Bible. II.Overview of the literature 1.types of writing diaries, histories, journals, letters, travel books, autobiographies/biographies, sermons 2.writers of colonial period (1)Anne Bradstreet (2)Edward Taylor (3)Roger Williams (4)John Woolman (5)Thomas Paine (6)Philip Freneau III.Jonathan Edwards 1.life 2.works (1)The Freedom of the Will (2)The Great Doctrine of Original Sin Defended (3)The Nature of True Virtue 3.ideas – pioneer of transcendentalism (1)The spirit of revivalism (2)Regeneration of man (3)God’s presence (4)Puritan idealism IV.Benjamin Franklin 1.life 2.works (1)Poor Richard’s Almanac (2)Autobiography 3.contribution (1)He helped found the Pennsylvania Hospital and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最新整理武汉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学习资料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英语语言文学01 英语语言学 02 英美文学 03 翻译学 601 基础英语: 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 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 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1 语言、文学与翻译: 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 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修订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伯香编: 《英国文学教程》(修订本上下 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 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 郭著章、李庆生编:《英汉互译 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查看 俄语语言文学01 俄语语言学 02 俄罗斯文学 03 俄语翻译学 04 语言文化学 602 实践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1-7册北外 和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5年 402 俄语语言学与文学: 王超尘等:《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史》2003 年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查看 法语语言文学01 法语语言学 02 法国文学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04 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 603 专业法语: Nouveau sans frontiers CEL Internatial 3-4册 束景哲:《法语课本》第5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3 法国文学(中世纪至20世 纪): Les Grands auteurs francais Textes et Litterature Bordas1996 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查看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第3版)【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第2章 爱德华兹

第2章爱德华兹?富兰克林?克里夫古尔 I.Fill in the blanks. 1.In his_____Benjamin Franklin creates the image of a boy’s rise from_____to riches and demonstrates his belief that the new world of America was a land of opportunities which might be met through hard work and wise management.(天津外国语学院2008研) 【答案】Autobiography,poor 【解析】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讲述了其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故事,平凡却生动的讲述表明他坚信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美国梦。 2.If we say Jonathan Edwards represents the upper levels of the American mind, _____represents the lower levels. 【答案】Benjamin Franklin 【解析】美国文学评论家范·威克·布鲁克斯(Van Wyck Brooks)在《美国的成年》(America’s Coming Age)中指出乔纳森·爱德华兹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18世纪的两位重要的哲学家,他们是不同层次思想的代表。 3.Before his death,_____had gained a position as America’s first systematic philosopher. 【答案】Jonathan Edwards 【解析】乔纳森·爱德华兹(1703-1758)是美国“大觉醒”(the“Great Awakening”)

中国人民大学2019年英美文学考研初试经验分享(二外德语)附参考书

2019 人大英美文学初试经验分享(二外德语) 关于学校和专业选择 首先是择校,我先看了一下我们学校历年的考研情况,因为不想二战,要确保自己考上的概率较大。我们学校每年不论英语还是日语都有考上人大的,去年英语保研到人大的有四人,考上的有两人。我平时成绩不错,就决定考人大了。确定好学校之后就是选专业了,我们学校语言学和文学都学。两位考上的学姐,一个是语言学方向的,一个是英美文学方向的。我不是很确定要考哪个方向,就把两位学姐的资料都买了。在大三下学期,看了一周的胡壮麟之后,觉得有点枯燥,就决定选英美文学。 准备过程 4月左右,我买了专业课的相关书籍,搜集了经验贴。大三下学期,老师讲的是常耀信的美国文学,我就浏览了常耀信一遍,看了看吴伟仁的美国文学选读。真正准备考研是8月份,因为大三下知道成绩后心情有点失落,不知道自己考研能否坚持下来,就回家待了一段时间。 专业课 书籍: 英国文学经典选读(上下)刁克利 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上下)罗经国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1 2)吴伟仁及其学习指南(1 2) 英国文学简史常耀信 英国文学学习指南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1 2)吴伟仁及其选读指南(1 2) 美国文学史学习指南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 美国文学学习指南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英美文学考点测评环球 考点经书与精炼英美文学星火 英美文学精要问答 学姐的英美文学笔记 首先要强调一下,人大真的很怀旧,真题很重要。我一共复习了三遍,第一遍一边过书一遍整理自己的笔记,不得不说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当时还不知道重点是什么,浪费了好多时间弄笔记。第二遍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知道那些是重点了,就又弄了一遍笔记一边背,第三遍时继续背。二三遍时反复的背,忘记是正常的,背的次数多了就记住了。 填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