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药: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畜禽(包括家畜、鱼类、家禽、蜜蜂、蚕以及其他人工饲养的动物)等动物疾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添加剂)

药物:是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毒物:是指对动物集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集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药物按来源可分为三种: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抗生物药:是指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抗生物药:是指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

化疗:抗微生物药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对由寄生虫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8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在多次接触抗菌药物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菌株,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交叉耐药性:某些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后,往往对同一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可分为完全交叉耐药性和部分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或半合成药物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的药物

青霉素类包括天然青霉素(窄谱)和半合成青霉素(广谱)

青霉素不宜内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出。青霉素对处于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故称繁殖期杀菌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半合成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耐酸不耐酶。青霉素II(苯唑西林)耐酸耐酶。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耐酸耐酶。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耐酸耐酶。萘呋西林(新青霉素III)耐酸耐酶。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酸不耐酶。

头孢菌素类又称先锋霉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都具有B-内酰胺环,头孢菌素类是7-ACA,青霉素类是6-APA的衍生物。代表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克拉维酸、舒巴坦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含有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糖原结合而形成的苷,常用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新,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本类药物的主要共同特征包括1:均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常用制剂为硫酸盐,易溶于水性质稳定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2:内服吸收很少几乎全从粪便排除利于作为肠道感染用药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大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除适用于泌尿道感染3:属杀菌性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无效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弱但对于金色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菌株较敏感4:不良反应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肾脏毒性及对神经肌肉有阻断作用

四环素类为一类具有共同多环并四苯羧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性。不良反应,1二重感染2影响骨的生长3大量长期使用造成肝细胞坏死4一般不肌肉注射(酸性药物,造成肌肉坏死)

四环素类分为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两类,前者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钾金霉素,后者有多四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等。天然的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内药性。

土霉素:土霉素又称氧四环素具有广谱性有抑菌作用,其应用:1大肠杆菌或沙门菌引起的下痢2: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禽霍乱等3支原体引起的牛肺炎,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4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导致的坏死,子宫蓄脓,子宫内膜炎,·5泰勒虫病,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本品盐酸盐水溶液属强酸性,刺激性大,最好不采用肌肉注射给药。2二重感染

应用四环素类应注意;1除土霉素外,其他均不宜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时不要漏出血管外,注射速度应该缓慢。2成年反刍动物,马属动物和兔不宜内服给药。3避免与含多价金属

离子的药品和饲料,乳制品服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主要应用为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格米霉素。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

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

不良反应:1,副作用:指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特点:可预见,很难避免。2,毒性作用:一般毒性反应是用药剂量过大货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特点:与剂量无关,可预知。3,过敏反应特点:与剂量无关,不可预知。

药效学:药理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药动学:药理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理过程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指药物代谢动力学。

量效关系:1,半数有效量:随着剂量增加,效应也逐渐增加,其中药物对50%个体有效的剂量(ED50)。2,半数致死量: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LD50)。量效关系的意义:1,用来比较两个药物的效价强度和效能。2,比较两个药物的安全性的大小。

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安全)

跨膜转运: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分布到各种器官组织,经过生物转化,最后由体内排除经过一系列的细胞膜和生物膜,这一过程叫做跨膜转运。

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物减少的现象。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1,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给药途径:口服(po)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注射给药:包括静脉注射(iv)、肌肉注射(im)、皮下注射(sc)。呼吸道给药:药物给药的优点是吸收快、免去首过效应,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可直接局部给药使药物达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还有皮肤给药。2,分布:是指药物从全身循环转运到各器官组织的过程。3,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代谢产物的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结合反应。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是肝脏。排泄:是指药物的代谢产物或原形通过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的过程。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血药浓度:一般指药物进入机体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药时曲线:在药动学研究中,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测定其药物浓度,常以时间作为横坐标,以血样浓度作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

一般把非静脉注射给药分为三个期:潜伏期,持续期,残留期。

速率方程: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米-曼氏动力学。

房室模型:就是将机体概念化为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根据药物转运和分布的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房室,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速率过程的部位,只要能表明这一部位药物浓度的改变与时间或函数关系,此部位即视为一个房室,一般分一室、二室或三室模型。

房室:指房室模型里的一个基本单位,不是解剖里的概念,是一个假想空间,是为了描述药物在体内空间分布的一个空间。

半衰期(T1/2):半衰期是指体内药物浓度货药量下降一般所需的时间,又称血浆半衰期或生物半衰期。特点:1,每一种药物都从在自己的恒定半衰期,不受给药浓度的影响。2,某一药物在一次用药后要经过4~5个半衰期才达到95%~100%的消除。3,如果要等量重复用药时,血药浓度就会达到平值,而平值是理论值,可维持有效浓度加强治疗。意义:为了保持血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半衰期是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时体内药物打到稳态浓度和停药后体内消除时间的主要参数,可计算药物休药期。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理论上是时间从t0到t∞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反应打到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AUC与剂量成正比。

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总容积。故Vd是体内药量与血浆药物浓度的一个比例常数。即Vd=x/c(Vd越大药物进入机体体积越大)。

体清除率(ClB):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通过各种消除过程(包括生物转化与排泄)消除药物

的血浆容积。

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这个参数是决定药物量效关系的主要因素。

影响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包括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动物方面的因素包括:种属差异、病理因素、生理因素、个体差异。

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或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分为抗蠕虫药、抗原虫药、杀虫药。

理想抗寄生虫药的条件:安全、高效、广谱、如果较长时间给药,要注意交替使用药物;给肠道寄生虫用药前要禁食,用抗寄生虫药应空腹给药;严格控制给药剂量,时间间隔,给药时间,以保证安全。

抗寄生虫作用机理: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干扰虫体的能量代谢;干扰虫体繁殖;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

抗蠕虫药:是指能杀灭或驱除寄生于畜禽机体的蠕虫的药物。蠕虫分为线虫、绦虫、吸虫。

驱线虫药:敌百虫(用于体内寄生虫疾病也可用于体外,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左咪唑(高效、广谱、低毒驱虫药,对牛羊主要消化道线虫和肺线虫有极佳的驱虫作用);噻苯咪唑;伊维菌素(对体内体外寄生虫皆可驱杀,但对绦虫吸虫无用);阿维菌素又名虫克星(广谱高效对线虫有作用)

驱绦虫药:氯硝柳胺又称灭绦灵(驱绦范围广、驱虫效果良好、毒性低、使用安全);丁萘脒(造成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驱吸虫药:硝氯酚(安全范围小,深部肌肉注射);双酰胺氧醚(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对最幼龄童虫作用最强);三氯苯达唑(毒性小,安全范围大,对牛羊大片形吸虫、前后盘吸虫有效)

抗原虫药分为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焦虫药

抗球虫药分为化学合成类(氨丙啉:高效安全,球虫不宜对本品产生耐药性)和聚醚酯类(莫能菌素:产蛋期禁用、马属动物禁用;盐霉素又称沙利霉素:用于预防禽球虫病;马杜霉素)抗锥虫药:喹嘧胺(药效低于苏拉明,毒性大,现用现配)

抗焦虫药:青蒿琥酯

杀虫药:对外寄生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称为杀虫药。分为有机磷杀虫药(敌百虫、敌敌畏、皮蝇磷、马拉硫磷)、有机氯杀虫药、拟菊酯类(溴氰菊酯)及其他(双甲脒)

磺胺类药物结构的基本特点:1基本机构是是氨基,苯基和磺酰胺基;2氨基与磺酰胺基在苯的对位上;3氨基上的一个H被取代,抗菌作用减弱,磺酰胺基上的H被取代,则抗菌药物加强;4 R1,R2代表了不同的基团,由于取代基功能不同而形成功能不同的药物

磺胺类药物的类型:1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易进入血液,进行全身循环治疗全身感染如黄安噻唑ST,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甲口恶唑SMZ 2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药物易形成浓度高的药物治疗肠道感染3外用磺胺药治疗眼部疾病治疗烧伤,大面积创伤

磺胺类药物作用机理:磺胺药是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生长繁殖的。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不能直接从生长环境中利用外源叶酸,而是利用对氨基苯甲酸(PABA),蝶啶,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合成二氢叶酸,在经二氢叶酸还原酶还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参与嘌呤,嘧啶,氨基酸的合成。磺胺类的化学结构与PABA的结构极为相似,能与PAN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或者形成以磺胺代替PABA的伪叶酸,最终使核酸合成受阻,结果细菌生长繁殖被抑制。高等动植物能直接利用外援性叶酸,故其代谢不受磺胺类药物干扰。

不良反应1急性中毒:多见于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时,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表现为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痉挛性麻痹,呕吐,昏迷,食欲降低和腹泻等。严重者迅速死亡。2慢性中毒:见于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超过1周以上,主要症状为:难溶解的乙酰化物结晶损伤泌尿系统,出现结晶尿,血尿和蛋白尿等;抑制胃肠道菌群,导致消化系统障碍和草食动物的多发性肠炎的;造血机能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凝血时间延长和毛细血管渗血。

应用注意:1连续两天无效要换药2多饮水用药其给等量NAHCO3 3外用药时要把发炎脓肿的脓汁清除掉4用药时不能和普鲁卡因(神经药物)合用5如果得全身酸中毒,肝,肾脏病,重溶血性

贫血的患者,要禁用磺胺类药物6SD与磺胺类注射剂,vb1注射剂,NAHCO3注射剂会出现减弱,不可在体外融合使用(有配伍禁忌)

喹诺酮类:第一代:萘啶酸,第二代:吡哌酸,第三代:诺氟沙星

构效关系:1喹诺酮类抗菌作用的必须基本结构2在哌嗪环上引入甲基或乙基,可以提高其内服的生物利用度和组织药物浓度。3,6位引入F抗菌作用明显增强。4,7位引入哌嗪环与抗铜绿假单胞菌有关。5 8位引入F或CL,内服的生物利用度增加,提高抗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6 1位引入苯环或环状基团等抗菌作用增强。

特点:1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支原体衣原体等都有作用2杀菌力强,在体外很低的药物浓度即可显示高度的抗菌活性,临床疗效好3吸收快体内分布广泛,可了治疗各个系统或组织的感染姓疾病4抗菌机制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性5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

作用机理氟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回旋酶,干扰DNA的正常转录和复制而发挥的抗菌作用,同时也抑制拓扑异构酶2并干扰复制的DNA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去,使细菌死亡。不良反应:1影响软骨发育:对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生长有不良反应2有损尿道:在尿中可形成结晶,尤其是使用剂量过大或动物饮水不足时更易发生3胃肠道反应:剂量过大,导致动物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腹泻等4中枢神经系统潜在的兴奋作用:犬中毒是兴奋不安,抽出或癫痫样发作;鸡中毒时先兴奋,后呆滞或昏迷死亡5过敏反应:常见红斑,瘙痒及光敏反映

应用注意1禁用于幼龄小动物,蛋鸡产蛋期和孕畜2患癫痫的犬,肉食动物肝肾功能不良患畜慎用3本类药物耐药菌株呈增多趋势,不应在亚治疗剂量下长期使用。

抗菌药物按其作用分为四大类:1类为繁殖期或速效杀菌药如青霉素类2类为静止期或慢性杀菌药如氟喹诺酮类3类为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4类为慢效抑菌药如磺胺类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长衣1;5的比例与SMD,SMM,SMZ,SD,SM2,SQ等环胺类药物合用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输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和体神经。

作用于外周神经的药物包括传出神经药和传入神经药。传出神经药主要是植物神经药和激素药,传入神经要主要是局部麻醉药物和皮肤用药。

大多数传出神经药是直接与受体结合起作用,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与递质相似作用的药物称为激动剂或拟似药,如拟肾上腺素药,拟胆碱药。结合后不能激活受体,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于递质相反的药物称为拮抗药或阻断剂,如抗肾上腺素药,抗胆碱药。

拟肾上腺素药: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

拟胆碱药: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毛果云香碱,新斯的明,

抗胆碱药:阿托品,东莨菪碱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可逆性阻断用药部位神经冲动传导,使局部组织的感觉尤其是痛觉消失的药物。

局部药的应用:表面麻醉、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麻醉、静脉阻断、硬膜外麻醉、脊髓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封闭治疗

保护剂:是一类对皮肤和黏膜部位的神经感受器有机械保护作用,能缓和有害因素的刺激,减轻炎症和疼痛的药物。保护剂可分为吸附剂、黏浆药、收敛药和润滑药

刺激药:是对皮肤黏膜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具有刺激作用的药物。

镇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弱机能活动、调节兴奋性、消除躁动不安和恢复安静的药物。

安定药:是一类能缓解焦虑而又不产生过度镇静的药物,有轻度和深度安定药之分。

镇静安定药包括,氯丙嗪、水合氯醛、巴比妥、硫酸镁。

全身麻醉非为四个时期:一期为自主兴奋期,从给药到失去知觉,是药物在清醒动物诱导的兴奋反映。二期称为非自主兴奋或极度兴奋期,从失去知觉到开始规则呼吸。这期动物可能出现反抗或鸣叫,各种反射活动渐渐消失。一期和二期合称为麻醉诱导期。三期为外科麻醉期,又分为轻度,中度,深度和极度麻醉期。理想的麻醉深度在中度麻醉期。随着麻醉深度加深,心肺功能会逐渐抑制。四期的心肺功能接近极度抑制,出现呼吸暂停,心跳持续一个较短的时间。

心肺功能深度抑制,四期的特点。

中枢兴奋药:是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活性的药物。分为大脑兴奋药(黄嘌呤类),延髓兴奋药(多沙普仓,纳络酮)和脊髓兴奋药(士的宁,印防己毒素)。

呼吸系统:1、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2、镇咳药:可待因、咳必清。3、平喘药:氨茶碱。生殖系统:一、生殖激素类药物:1、性激素类药物:雄激素类药物(甲基睾丸素)、雌激素类药物(雌二醇)、孕激素类药物(孕酮),2、促性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二、子宫收缩药: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

雌二醇的作用:对生殖器的作用;对母畜发情的作用;促使乳房发育和泌乳;增强食欲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孕酮的作用:主要是安胎,抑制发情和排卵。1、对子宫2、对卵巢3、对乳腺。

卵泡刺激素(FSH)的作用:1、促进母畜发情,治疗卵巢静止2、用于超数排卵3、治疗持久

黄体、卵泡发育停止。

黄体生成素(LH)的应用:1、促进排卵2、治疗卵巢囊肿、习惯性流产、幼畜生殖器官发

育不全、精子生成障碍、性欲缺乏、泌乳不足。

子宫收缩药的作用:用于催产、引产、产后止血、子宫复原。

垂体后叶素:含有催产素和加压素对子宫的作用与缩宫素相同,有抗利尿、收缩小血管引

起血压升高的副作用。垂体后叶素的作用:催产、胎衣不下、胎盘排出后子宫内止血。

利尿脱水药:1高效利尿药2中效利尿药3低效利尿药

常用利尿药:呋塞米,螺内酯,氨苯碟啶

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治脑炎)

兽医药理学108题含答案(学习资料)

兽医药理学108题含答案 45.下列情况属于不合理配伍是D A.SD+TMPB.青霉素+链霉素C.土霉素+TMPD.青霉素+土霉素46.治疗猪丹毒的首选药是C A.硫酸镁B.水合氯醛C.青霉素GD.痢特灵 47.治疗脑部细菌性感染的有效药物是C A.磺胺二甲嘧啶B.磺胺甲异嗯唑C.磺胺嘧啶D.磺胺噻唑48.抗支原体(霉形体)有效药物是A A.泰乐菌素B.杆菌肽C.苄青霉素D.硫酸镁溶液 49.治疗肺炎球菌感染的首选药是A A.磺胺嘧啶B.二性霉素BC.新霉素D.青霉胺 50.可用于仔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药物是A A.青霉素GB.甲氧苄啶C.诺氟沙星D.潮霉素 51.对犊牛放线菌治疗有效药物是D A.越霉素BB.莫能菌素C.新霉素D青霉素G 52.对真菌有效的抗生素是C A.四环素B.强力霉素C.制霉菌素D.庆大霉素 53.对猪附红细胞体有效的药物是A A.三氮脒B.噻嘧啶C.甲硝唑D.甲砜霉素 54.对猪血痢有效药物是D A.青霉素B.痢特灵C.甲砜霉素D.痢菌净(乙酰甲喹) 5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性最大的是D A.链霉素B.卡那霉素C.庆大霉素D.新霉素 58.对支原体无效药物是D A.红霉素B.泰乐菌素C.氟喹诺酮药D.青霉素G 59.治疗绿脓杆菌有效药是A A.庆大霉素B.青霉素G钾c.四环素D.苯氧唑青霉素.60.对卡那霉素无效的菌是D A.巴氏杆菌B.变形杆菌C.支原体D.绿脓杆菌 61.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是B A.卡那霉素B.链霉素C.土霉素D.强力霉素 62.对仔猪破伤风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C A.多黏菌素B.杆菌肽C.青霉素GD.多西环素

63.可用绿脓杆菌感染治疗药是D A.氨苄青霉素B.邻氯青霉素C.阿莫西林D.羧苄青霉素 64.可用于治疗禽霍乱的药有C A.青霉素GB.林可霉素c.环丙沙星D.呋喃咀啶 65.可用于治疗猪弓形虫病的药是A A.磺胺间甲氧嘧啶B.二甲氧苄氨嘧啶C噻嘧啶D.甲硝唑 66.属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C A.青霉素钠B.氨苄西林c.头孢氨苄D.阿莫西林 67.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是B A.吉他霉素B.氟苯尼考c.红霉素D.泰乐菌素 6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是D A.庆大霉素B.丁胺卡那霉素c.新霉素D.土霉素 72.引起二重感染的药物是A A.土霉素B.环丙沙星C.青霉素D.妥布霉素 73.与青霉素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是D A.丁胺卡那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土霉素 74.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是A A.两性霉素BB.灰黄霉素C.克霉唑D。制霉菌素 75.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药物是C A.四环素B.多粘菌素C.青霉素D.磺?嘧啶 76.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药物是D A.青霉素GB.磺胺甲嗯唑C.头胞拉定D.环丙沙星 77.不具有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是D A.环丙沙星B.氧氟沙星C.洛美沙星D.克霉唑 78.喹诺酮的不良反应不包括C A.过敏反应B.肾脏毒性C.耳毒性D.关节损伤 79.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D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肾上腺皮质激素.80.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有A A.灰黄霉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 81.与青霉素合用时可产生拮抗作用的药物是A A.红霉素B.链霉素C.庆大霉素D.磺胺嘧啶 82.下列哪种药物对病毒有效D A.环丙沙星B.氯霉素C.NaOHD。利巴韦林

兽医药理学往年试题

====================================================================== 2004级兽医药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受体 2、药物代谢酶 3、半衰期 4、协同作用 5、M样受体 6、化学治疗药 7、MIC 8、PAE 9、耐药性10、解热镇痛抗炎药 二、填空题。 1、药物的不良反应重要为毒性反应、副作用、过敏反应和后遗效应等。 2、传出神经的主要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3、受体激动剂对受体具体有亲和力,同时具有内在活性。 4、内服给药后药物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药物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并代谢灭火,此称首过效应。 5、解热镇痛药主要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酶,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6、孕激素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雌激素对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 7、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有病毒唑、金刚烷胺等。 8、考虑到耐药性的问题,临床使用抗球虫药可采用混合用药和(或)轮换用药等方法。 9、硫酸镁静脉注射具有镇静作用,口服具有下泻作用。 10、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注意药物、病原体和动物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单项选择题。 1、药物的清除有(D ) A、分布 B、生物转化 C、排泄 D、B+C 2、属于N样作用的是(D ) A腺体分泌增加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C、肠到平滑肌收缩D、骨骼肌收缩 3、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 A ) A、a、b-受体 B、a-受体 C、b-受体 D M-受体 4、兽医临床常用的( C )作为全麻药。 A、乙醚 B 丙秦 C 塞拉坐+滤按同 D、地西泮 5、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气喘症状的药物是(B ) A 安痛定 B 氨茶碱 C 已酰胆碱 D 琥珀酰胆碱 6、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适当补充( B )以预防出血倾向 A 硫酸亚铁 B Vit K C Vit B12 D Vit D 7、治疗剂量的咖啡因,主要作用部位是( A ) A大脑 B 延髓C脊髓 D 小脑 8、麻黄碱具有( C )的作用 A 使痰液易咳出 B 溶解粘痰 C 扩张支气管D收缩支气管 9、下列药物中,利尿作用最强的是(B ) A 双氢氯噻嗪 B 呋噻米 C 氨苯喋啶 D 安体舒通 10、治疗持久黄体引起的不孕症,可选用(D ) A 已稀雌酚 B 黄体酮 C 垂体后叶激素 D 前列腺素 11、可用于治疗猪喘气病的药物是( D ) A SMZ B 喹已醇 C 阿莫西林 D 替米考星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东北农业大学教务处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案 总学时数:90学时 (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2006-2007年第二学期 授课班级:动医本科051-055班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刘芳萍

兽医药理学教案 课程: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 理论教学时数:60学时 适用专业:兽医、药学专业本科生 授课时间:2006-2007度第二学期 授课对象:兽医2005级本科 一、基本教材 兽医药理学21世纪课程教材陈杖榴主编动物医学专业用二、主要参考书 兽医临床药理学冯淇辉等主编 兽医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英文版(第五版) 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杨宝峰主编兽药手册朱模忠主编 药物代谢动力学冯淇辉等主编 三、主要参考杂志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杂志 中国兽医学报 畜牧与兽医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养禽与禽病防治 中国奶牛 中国兽药杂志 中国兽医科技 中兽医医药杂志 绪论教学方案 Ⅰ、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药物、毒物、药品、制剂、剂型的概念。 2、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Ⅱ、讲授的内容纲要 兽医药理学绪论1学时 一、药物的概念 (一)药物、药品、毒物的定义 (二)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三)药物的分类 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一)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 (三)兽医药理学的任务 三、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总结 Ⅲ、重点与难点 1、药物的概念,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2、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Ⅳ、采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Ⅴ、本章复习题 1、药物、毒物、药品的定义。 2、药物与药品、药物与毒物的区别。 3、兽医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性质与任务。 第一章总论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教学方案 Ⅰ、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的方式及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主要的不良反应。 2、掌握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量效关系、剂量的概念、量效曲线。 3、掌握药物作用机制。 Ⅱ、讲授的内容纲要 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2学时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一)药物的构效关系 (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三、药物作用机理 (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四、总结 Ⅲ、重点与难点 1、药物作用和效应的概念与区别,药物作用的方式及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药物的治疗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3、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四、受体的特点及功能、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Ⅳ、采用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Ⅴ、本节复习题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2、药物作用的方式有那些。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药物的被动转运:也叫下山运动。是药物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包括不具有饱和性、顺浓度差、不需要载体、不耗能。 3、耐受性:指动物长期接触某种药物后,由于自身酶、受体等物质的变化,导致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之为耐受性。 4、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部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由于血脑屏障的结构比较致密,故其通透性较差,一般大分子、脂溶度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分子不能通过。 5、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对药物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菌群间相对平衡受到破坏, 以致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等大量繁殖,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6、全身麻醉药:指一类能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表现为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小时、骨骼肌松弛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中枢的功能。 7、受体:指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8、药物作用的二重性: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反应。 9、表面麻醉:指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的方法。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10、受体激动剂:既与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又具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能提高受体活性的一类药物称作受体激动剂。 11、后遗效应:在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并非都是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有的后遗效应对机体也有益,如抗生素后效应。 12、生物利用度: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13、耐药性:细菌长期接触抗菌药后,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产生灭活酶等方式,使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不敏感,药物药效降低或完全无效的现象称之为耐药性。 1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适当剂量下,药物只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主要的或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影响很小或几乎无作用。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15、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 B )。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氯胺酮 D.琥珀胆碱 2、关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 A 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B 药物的效应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 C 药物剂量过低时可能不产生任何药理效应 D 极量对应着药物的最大效应 3、糖皮质激素诱发与加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C )。 A. 激素剂量不足 B. 激素抗菌力下降

027874601兽医药理学练习题(汇总答案)

027874601兽医药理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 属于分离麻醉药的是( A ) A. 氯胺酮 B. 戊巴比妥钠 C. 赛拉嗪 D. 水合氯醛 2. 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专用红霉素制剂是( C ) 2C. 硫氰酸红霉素可溶性粉 D. 琥乙酰红霉素片 3. 可应用于各种局部麻醉方法的药物是( B )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丁卡因 D. 可卡因 4. 为延缓局麻药浸润麻醉时的吸收和延长其作用时间,通常在其药液中加入适量( C ) A. 安乃近 B. 安定 C. 肾上腺素 D. 酚磺乙胺 5. 无抗球虫作用的药物是( D ) A. 氨丙啉 B. 马杜霉素 C. 尼卡巴嗪 D. 伊维菌素 6.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是(C ) A. 影响细菌胞壁合成 B. 干扰细菌胞膜的通透性 C. 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 D.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7. 可与乳酶生同时应用的药物是( D ) A. 抗菌药 B. 吸附药 C. 收敛药 D. B族维生素 8. 肾上腺素可用于治疗(B ) A.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B. 急性过敏性休克 C. 因α受体阻断引起的低血压 D. 急性心肌炎 9.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 D ) A. 有效血药浓度 B. 速度 C. 程度 D. 速度和程度 10. 大环内酯类类抗生素不包括( A ) A. 泰妙菌素 B. 泰乐菌素 C. 替米考星 D. 红霉素 11. 抗组胺药发挥作用的原因是(D ) A. 加速组胺的灭活 B. 加速组胺的排泄 C. 通过与组胺结合使其失活 D. 通过竞争组胺受体阻断其作用

12. 尼可刹米是(B ) A. 大脑兴奋药 B. 延髓兴奋药 C. 中枢镇静药 D. 脊髓兴奋药 13.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B ) A. 二重感染和胃肠道反应 B. 耳毒性和肾毒性 C. 局部刺激性和软骨毒性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14.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不.包括( D ) A. 快速而强大的抗炎作用 B. 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C.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D. 提高机体对细菌外毒素的耐受力 15.影响凝血因子活性的促凝血药是( A ) A. 酚磺乙胺 B. 氨甲环酸 C. 安特诺新 D. 氨甲苯酸 16. 克拉维酸是(B ) A. 抗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 B.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 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 D.广谱抗菌药 17. 不宜用于催产的药物是(C ) A. 缩宫素 B. 氯前列醇 C. 麦角新碱 D. 垂体后叶素 18. 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是( A ) A. 强心苷 B. 肾上腺素 C. 咖啡因 D. 麻黄碱 19. 马杜霉素具有( B ) A. 抗菌作用 B. 抗球虫作用 C. 抗真菌作用 D. 抗锥虫作用 20. 筒箭毒碱过量的解救药物是( B ) A. 氨甲酰甲胆碱 B. 新斯的明 C. 碘解磷定 D. 琥珀胆碱 填空题 21. 药物在体外混合有可能产生配伍禁忌。 22. 氨基比林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作用。 23. 苦味健胃药作用机理是刺激舌味觉感受器,通过、迷走 神经反射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加。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 完整版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药物的被动转运:也叫下山运动。是药物通过细胞膜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包括不具有饱和性、顺浓度差、不需要载体、不耗能。 3、耐受性:指动物长期接触某种药物后,由于自身酶、受体等物质的变化,导致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之为耐受性。 4、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脑部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由于血脑屏障的结构比较致密,故其通透性较差,一般大分子、脂溶度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分子不能通过。 5、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对药物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菌群间相对平衡受到破坏, 以致一些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等大量繁殖,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6、全身麻醉药:指一类能可逆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表现为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小时、骨骼肌松弛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中枢的功能。 7、受体:指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8、药物作用的二重性: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反应。 9、表面麻醉:指将药物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纤维麻醉的方法。用于眼、鼻、咽喉、气管、食道、生殖器粘膜浅手术的麻醉。 10、受体激动剂:既与受体具有较高亲和又具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能提高受体活性的一类药物称作受体激动剂。 11、后遗效应:在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后遗效应并非都是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有的后遗效应对机体也有益,如抗生素后效应。 12、生物利用度: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13、耐药性:细菌长期接触抗菌药后,通过改变自身结构、产生灭活酶等方式,使自身对药物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不敏感,药物药效降低或完全无效的现象称之为耐药性。 14、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在适当剂量下,药物只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主要的或最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和器官影响很小或几乎无作用。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15、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16、兽药:指临床用于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还包括能影响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代谢的物质。 二、单项选择题 1、可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 B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氯胺酮 D.琥珀胆碱 2、关于药物的量效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A A 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B 药物的效应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大 C 药物剂量过低时可能不产生任何药理效应 D 极量对应着药物的最大效应 3、糖皮质激素诱发与加重细菌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C

2020年执业兽医师考试复习整理《兽医药理学》

执兽必看—药理145招!【全】 1、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区别仅在于剂量的差别。药物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有可能成为毒物。 2、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内服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吸入和皮肤给药。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皮肤给药<内服(首过效应)<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无首过效应,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4、首过效应是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在到达血液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5、能产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内服给药,若治疗全身性疾病,则不宜内服给药。 6、药物的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对机体不利的作用。 7、不良反应分为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 8、副作用:指用治疗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9、毒性作用:指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引起机体比较严重的功能紊乱,甚至造成组织器官理变化的一种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10、致癌、致畸、致突变反应,简称“三致”作用。 11、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指有特异体质的患畜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其本质是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12、继发性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效应,又称治疗矛盾。

1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留药理效应。 特异质反应:指极少数动物应用某些药物后产生与药理作用毫不相关的反应,少数特异质病畜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导产生不同的损害性反应。 14、大部分药物在体内转运的方式是简单扩散。 15、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非特异性的可逆结合。 16、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生物转化。 17、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 18、进入体内的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 19、与兽药在动物体内生物等效性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药时曲线下面积 2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代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机体中被吸收利用的程度),AUC大时,生物利用度高,反之则低。 21、决定药物有效维持时间的主要参数是消除半衰期(t1/2) 22、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以一定剂量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23、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作用 24、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副作用较多 25、治疗指数是LD50/ED50 26、配伍禁忌指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或混合使用时,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结果是产生浑浊、沉淀、气体或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在体内不可能产生【配伍禁忌】 27、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抗菌药的化疗指数应该大于3 28、药物的相互作用 29、抗菌药联合用药

(完整版)兽医药理学教案

《兽医药理学》理论授课教案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兽医药理学是阐明药物、机体和病原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又是密切结合兽医临应床、指导合理防治畜禽疾病的应用学科,它是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兽医药理学以化学、畜禽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禽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畜禽寄生虫和免疫学等为基础,阐明动物机体在药物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以及药物防治畜禽疾病的机理,进而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服务。因此,兽医药理学作为兽医专业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在完成兽医专业的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物代谢谢动力学(即药物在体内的转动和转化)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即药物对机体或病原体的作用与原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用药物与畜禽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合理、正确地应用药物防治畜禽疾病和促进畜牧生产。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概念和理论知识方面 1、熟练掌握总论部分药动学与药效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影响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各论部分抗病原体药、饲料添加药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及血液系统、专一性解毒药、影响组织代谢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常用药物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3、一般了解各系统药中的其它药物。 (二)、操作技能方面 1、熟练掌握药理学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能,包括药理实验动物持选择,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对及实验数据、资料的整理。 2、根据当今畜禽集约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群体给药方法、技能、注意事项、中毒解救等基本知识。 3、掌握开写处方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动物的各种投药技能。 4、学会常用制剂的调节器制方法及应用技术。

兽医药理学复习思考题2014.06

兽医药理学复习思考题2014.06

《兽医药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名词 解释 答案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伴随治疗作用的同时,出现与治疗的目的无关或有害的作用。 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的目的在于消除发病的原因,去除疾病的根源。如抗菌药物杀灭或抑制病原体。 对症治疗为用药的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也称治标。如用解热镇痛药所消除机体发热之症状。 防腐消毒药为防腐药及杀菌药之总称,防腐药为抑制病原体生长药;消毒药为杀灭病原体的药物,二者在使用浓度上有所差异,其化学本质无异之药物。 副作用在用药治疗剂量下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副作用为药物所固有,选择性作用低的表现。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由胆汁排出,进入肠道后经水解,或解离出药物在肠道内再吸收进入血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肝肠循环的药

物往往具有持效时间长的特点。 广谱抗菌药是指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及某些原虫如阿米巴原虫、球虫等的多数病原体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药。 交叉耐药性在某一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有时对同类的其它抗菌药也产生耐药性,称为交叉耐药性。 拮抗作用两药配伍(联合用药)使药效小于各药单用的效应之和。 抗菌谱抗菌谱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抗菌谱为临床选用药物的依据。 抗菌 药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在多次接触药物后逐渐下降或完全消失。 驱虫药又称抗寄生虫药,指能杀灭或抑制,或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的一类药物。 生物转化药物在动物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也称药物代谢。 兽药用于治疗、预防、诊断动物疾病或用于

畜牧兽医专业自考兽医药理学复习题2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副作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动物有损害的作用、治疗作用对:防治疾病有效的药理效应、二重感染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有可能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相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起来药用效果等于两者单独使用效果、协同作用:两者药物同时使用时其效用大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时效果相加之和、拮抗作用:小于、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可以用数字或量分级来表示、质反应:在一定药物剂量下,使单个患畜产生特殊的效应,以有或无阳或阴来表示、肠肝循环:由胆汁排泄进入小肠的某些脂溶性药物可被重吸收,葡糖苷酸结合物则可被肠道微生物的、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细胞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液浓度,定量得分析与阐述两者间的变化规律、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值药物在体内的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需要的总体积、生物转化; 封闭疗法、传导麻醉、浸润麻醉、麻醉前给药 MIC最低抑菌浓度、耐药性、化疗指数半数治愈量和半数致死量之比、抗菌活性、抗生素、抗菌谱、轮换用药、穿梭用药 1. 轮换用药:指在使用抗球虫药时季节性地或定期地合理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或在一个肉鸡饲 养期结束后改换一种抗球虫药。 2. 配伍禁忌: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配伍在一起,引起物理上或化学上的变化,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影响病畜用药安全。 3. 量反应:指药理效应的强弱可以数字或量分级表示的反应。 4. 封闭疗法:系指将局麻药注射到患部的周围或其神经通路,阻断病灶部的不良冲动向中枢传导,以减轻 疼痛、改善神经营养。 5. 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同一药物剂量的增加或减少时,药物的作用也相应地增强或减弱,定量分析 与阐明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称之为量效关系。 6. 首过效应:指口服给药药物在吸收进入体循环前经过肝脏代谢,从而使得进入体循环的药物数量减少的 一种现象。 7. 质反应:系指药物在一定的浓度和剂量下,使单个患畜产生特殊的效应,以有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8. 肠肝循环:指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内的药物,以及部分代谢物因肠道内微生物或酶的水解而释出的药物, 通过简单扩散方式被肠道吸收,重新进入体循环的现象。 9. 二重感染:指草食动物服用广谱抗生素后,因敏感菌株被抑制,造成肠道菌群间平衡失调,一些耐药菌 和真菌大量繁殖,引起细菌性肠炎或真菌等继发感染。 10. 穿梭用药:指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作用峰期不同的抗球虫药。 11. 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某个外周神经干或神经丛附件,使其支配的区域麻醉。 12. 耐药性:指病原微生物对原先使其抑制或杀灭的抗菌药物,在治疗或使用过程中变得不敏感或敏感性 降低的一种现象。 13. 麻醉前给药:指在用麻醉药前,先用一种和几种药物以补救麻醉药的不足或增强麻醉效果,以达到理 想外科麻醉的一种给药方法。 14. MIC:最小抑菌浓度,系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15. 表观分布容积:系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时所需的总体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兽医药理学》 (Veternary Pharmacology) 目的与要求: 比较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作用特点与应用,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必要的基础。 重点: 兽医药理学总论中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各论中各个系统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总论 1.概述: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 (2)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3)药物的作用机制 3.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转运--药物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 (3)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4.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药物因素、动物因素、环境因素 各论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物 1.传出神经药物概述: (1)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2)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2.拟胆碱药 (1)拟胆碱药的分类 (2)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的作用特点、应用

(3)新斯的明、毒扁豆碱的作用特点、应用 3.抗胆碱药 (1)阿托品的作用特点、应用 (2)琥珀酰胆碱、箭毒、泮库溴铵的作用特点、应用4.拟肾上腺素药 (1)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应用 (2)各种拟肾上腺素药物作用及主要应用比较 5.抗肾上腺素药 (1)抗肾上腺素药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6.局部麻醉药 (1)局部麻醉的概念、作用原理 (2)普鲁卡因、丁因利和多卡因的作用特点、应用(3)局麻药的各种给药方法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全身麻醉药 (1)定义、分类、作用机理、麻醉分期 (2)吸入麻醉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非吸入麻醉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4)复合麻醉的应用 2.镇静药与抗惊厥药 (1)吩噻嗪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2)苯甲二氮卓类的特点与应用 (3)巴比妥类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4)水合氯醛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5)抗惊厥药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3.镇痛药 (1)定义、作用机理 (2)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与应用 (3)赛拉嗪、赛拉唑作用特点与应用 4.中枢兴奋药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答案(修改后版)

兽医药理学复习题 BY张玄壶M09动物医学 一、填空题 1、细胞膜受体有哪些? 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细胞因子受体。 2、家畜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内服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 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在药物方面有哪些? 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4、常用助消化药物有哪些? 稀盐酸、稀醋酸、胃蛋白酶、胰酶。 5、促性腺激素主要有哪些? 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绒促性素、马促性素。 6、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在动物方面有哪些? 种属差异、个体差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 7、局部麻醉临床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腔麻醉。 8、健胃药是通过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强消化机能,提高食欲的一类药物,分为哪几类?苦味健胃药、芳香性健胃药、盐类健胃药。 9、常用于驱除胃肠道内线虫和肺线虫的药物有哪些? 左旋咪唑、阿苯达唑、伊维菌素、敌百虫。 10、常用的抗球虫药有哪些? 马杜霉素、莫能菌素、盐霉素、氨丙啉。 11、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哪些? 红霉素、吉他霉素、螺旋霉素、泰乐菌素。 12、抗生素类的抗球虫药有哪些? 马杜霉素、莫能菌素、盐霉素、山杜霉素。 13、复合麻醉的方式有哪些? 麻醉前给药、基础麻醉、配合麻醉、混合麻醉。 14、药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哪几类? 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15、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什么?其两重性是指什么? 兴奋和抑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6、抗H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 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息斯敏。 17、水盐代谢调节药有哪四种类型? 水和电解质平衡药、能量补充药、酸碱平衡药、血容量扩充剂。 18、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哪些?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19、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后遗效应。 20、药物体内过程?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药: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畜禽(包括家畜、鱼类、家禽、蜜蜂、蚕以及其他人工饲养的动物)等动物疾病,有目的的调节生理机能而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添加剂) 药物:是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毒物:是指对动物集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集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药物按来源可分为三种:天然药物、合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 抗生物药:是指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抗生物药:是指对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微生物导致的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 化疗:抗微生物药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对由寄生虫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8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在多次接触抗菌药物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功能的改变,从而形成了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菌株,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消失.交叉耐药性:某些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后,往往对同一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可分为完全交叉耐药性和部分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或半合成药物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肿瘤的药物 青霉素类包括天然青霉素(窄谱)和半合成青霉素(广谱) 青霉素不宜内服,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主要以原型从尿中排出。青霉素对处于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故称繁殖期杀菌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半合成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耐酸不耐酶。青霉素II(苯唑西林)耐酸耐酶。氯唑西林(邻氯青霉素)耐酸耐酶。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耐酸耐酶。萘呋西林(新青霉素III)耐酸耐酶。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酸不耐酶。 头孢菌素类又称先锋霉素类,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都具有B-内酰胺环,头孢菌素类是7-ACA,青霉素类是6-APA的衍生物。代表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噻呋、克拉维酸、舒巴坦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含有氨基糖分子和非糖部分的糖原结合而形成的苷,常用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新,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本类药物的主要共同特征包括1:均为有机碱,能与酸形成盐常用制剂为硫酸盐,易溶于水性质稳定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2:内服吸收很少几乎全从粪便排除利于作为肠道感染用药注射给药后吸收迅速大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除适用于泌尿道感染3:属杀菌性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无效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较弱但对于金色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菌株较敏感4:不良反应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肾脏毒性及对神经肌肉有阻断作用 四环素类为一类具有共同多环并四苯羧基酰胺母核的衍生物,具有广谱性。不良反应,1二重感染2影响骨的生长3大量长期使用造成肝细胞坏死4一般不肌肉注射(酸性药物,造成肌肉坏死) 四环素类分为天然品和半合成品两类,前者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钾金霉素,后者有多四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等。天然的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内药性。 土霉素:土霉素又称氧四环素具有广谱性有抑菌作用,其应用:1大肠杆菌或沙门菌引起的下痢2: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禽霍乱等3支原体引起的牛肺炎,猪喘气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4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导致的坏死,子宫蓄脓,子宫内膜炎,·5泰勒虫病,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本品盐酸盐水溶液属强酸性,刺激性大,最好不采用肌肉注射给药。2二重感染 应用四环素类应注意;1除土霉素外,其他均不宜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时不要漏出血管外,注射速度应该缓慢。2成年反刍动物,马属动物和兔不宜内服给药。3避免与含多价金属 离子的药品和饲料,乳制品服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主要应用为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格米霉素。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 1药物与毒物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毒物是指能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剂型与制剂 药物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某一药物制成的可供临床直接使用的一种剂型称为制剂。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4药物动力学转运方式 分为:简单扩散、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和离子对转运。 5药物动力学吸收 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6药物动力学分布 指药物从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7药物动力学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又称为药物代谢。 8药物动力学排泄

指药物的原形和/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 外的过程。 9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药时曲线下面积、峰浓度与达峰时间)通过曲线可定量地分析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性和特征。 10主要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体消除率、生物利用度。 1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兴奋与抑制。 12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间接 作用或继发作用。 1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指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表现强弱有明 显不同的药物效应。 14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15药物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 16构效关系 药物的构效关系指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有密切关系。

17量效关系 指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它 可定量地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 18药物的作用机理 19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动物方面、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20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21磺胺类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抗菌作用 1分类根据内服后的吸收情况,可分为肠道易吸收、肠道难吸 收及外用三类。 2作用机理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过程而抑制其生长繁殖。 3抗菌作用属广谱慢作用型抑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衣原体和某些原虫也有效。一般均应与 抗菌增效剂(TMP、DVD)合用。 22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抗菌作用与不良反应 1主要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达氟沙星、沙拉 沙星、诺氟沙星等。 2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干扰DNA复 制产生杀菌作用。 3抗菌作用为广谱杀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均有效。

兽医药理学:药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总论 药物的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 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2、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4、继发性反应;5、后遗效应 继发性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二重感染”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受体概念: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指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配体: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膜结构: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统称,包括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等。液态镶嵌模型。 药物转运的方式(填空): 1.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 (2)滤过 2.主动转运 3.易化扩散 4.胞饮/吞噬作用 5.离子对转运 生物转化:第一步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二步为结合反应。 微粒体:是内质网在细包匀浆过程中形成的碎片,还包括有核蛋白体、高尔基复合体,并非一个独立的细胞器,微粒体可分为粗面和滑面,但滑面中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更强。 ?联合用药:临床上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 ?药动学相互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药效学相互作用:协同作用(synergism)、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拮抗作用(antagonism) ?体外相互作用: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制成制剂时,可能发生提外的相互作用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现象。

第二章消化系统药物 抗酸药:能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的弱碱性无机药物。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溴丙胺太林、 止吐药:氯丙嗪、氯苯甲嗪(敏可静)、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灭吐灵)、舒必利(止吐灵) 催吐药:阿朴吗啡、硫酸铜 泻药: 分类: ?容积性泻药(盐类泻药):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钠等。 ?滑润性泻药(油类泻药):液体石蜡、植物油、动物油等。 ?刺激性泻药(植物性泻药):大黄、芦荟、蓖麻油等。 ?神经性泻药:拟胆碱药 大黄(川军)(必考) 作用: 小剂量,苦味健胃。 中等剂量,收敛作用(鞣酸),止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