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电影史期末考试

外国电影史期末考试

外国电影史期末考试
外国电影史期末考试

1、道格玛95

一场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丁·莱文等人发起的一场电影运动。因为是在1995年发生,所以叫做道格玛95。

这场运动强调电影摄制过程中的纯粹性,后期剪辑的修改和其他发明的自由。强调电影拍摄过程中的质朴感,主要关注于故事的真实性与演员表演本身。

2、新现实主义电影

地点:意大利

时间:1945年到1951年,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理论:反映了进步工作者致力于民族改造。

标志: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特点:以最大的热情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困苦生活,揭露社会不平等性。

代表作品:德西卡《擦鞋童》德桑蒂斯《罗马十一时》

创作原则:

1、用日常生活的事代替虚构的事。

2、不给观众提供出炉的答案

3.、反对编导分家

4、不要职业演员。

5、每个普通人都是英雄

6、采用生活化语言

评价:不仅是一场新现实主义运动,还是统一的电影艺术运动。

3、电影手册派

1958年到1962年,在法国出现了拍片新浪潮,涌出了一批激进导演,突破以往电影传统语法,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由于他们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因此将他们叫做“电影手册派”。代表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特

4、左岸派

50至60年代,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巴黎有另外一批电影艺术家,也拍出了一批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的影片。由于他们都住在巴黎塞纳河左岸。因此而被称为“左岸派”。

代表人物:雷乃,科尔皮,瓦尔达;

理论: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潜意识学说

2、萨特的“存在主义”

3、伯格森的“直觉主义”

4、布莱希特的影响。

风格:侧重人物内心现实,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关注“双层现实”:“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

5、新德国电影

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联邦德国,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

背景:二战结束,50年代电影转好,50年代前危机。在新浪潮运动,1962年在奥伯

豪僧第八届西德电影节上26个导演发表宣言。

特点:

1、不存在着幻想,写实电影。

2、没有希望、出路。

3、沉重,凝滞。

代表作:

第一次创作高潮:布鲁格《像昨天告别》1966 施隆多夫《青年托尔勒斯》1966

第二次创作高潮:1975 标志:在电影艺术上出现了独特个性导演,国际声誉的导演。法斯宾德《恐惧吞噬灵魂》施隆多夫《赫尔伯格》阿吉尔《上帝的愤怒》

复兴时期:施隆多夫《铁皮鼓》法斯宾德《玛利亚·布饮恩的婚姻》

概念题:

1、卢米埃尔和梅里埃的比较

答:卢米埃尔的贡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技术和内容。

技术:

研制了“活动电影机”,发明了“放映术”。

标志电影诞生。

派往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把电影传播到了全世界。

内容:

是记实主义的鼻祖,拍摄了不同题材内容的纪实电影。

摆脱了人为空间上的束缚。

为以后研究电影美学奠定了基础。

长镜头的拍摄方式。

梅里埃的贡献也可分为技术和内容上。

技术:

发现了“停机再拍原理”,各种特技的运用(其中包括:多次曝光、合成照相、画托、移动摄影等),第一个摄影棚的建立。

内容:

电影技术主义的先驱。

电影叙事的开创者,从小说的叙事转为电影的叙事。

早期类型片的创始人。

2、新浪潮电影的主要特征

答:特征:

主题:非政治性的电影;否地传统道德观念的电影。

摄影方法:自然主义的摄影风格;跟拍,长焦,变焦,定格等技巧相继成为艺术手段使用。

音响处理:大量采用自然音响环境。

剪辑:讲究快节奏的剪切方法,频繁切割、镜头直接跳跃。长镜头运用增加真实感。表演:与明星制相对立,运用不知名的年轻人;摆脱戏剧腔,真实、淳朴、自然。

3、新好莱坞电影的特点

特点:

主题:价值观念的颠倒。影片主角转为犯罪分子。让人看到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对理想真诚的向往与追求。《逍遥骑士》《邦妮与克莱德》新的镜头语言。不掩盖电影技巧,强化气氛。极强视觉冲击,使画面具有感情力量。

对真实的追求。实景拍摄。欧洲电影美学的渗入。

突出人物,而不是埋没在情节中。如《出租车司机》《最后的行动》

音乐直接进入情节和人物的感情世界,丰富充实画面。音乐具有时代感。

1.在影片主题与题材上: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暴露、批评和抗议,对现实生活直面的广度和力度都给人以极深的震撼。《邦尼和克莱德》《2001遨游太空》(1968年)、《发条桔子》(1971年);《出租汽车司机》(1976年);《飞越疯人院》(1971年);《现代启示录》(1979年)。

产生了一批反思越战的影片,通过战争的生死际遇拷问人性的本真,揭露越战带给美国人民的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这些影片被称为“越战片”。如《全金属外壳》(1987年)、《猎鹿人》(1978年)、《现代启示录》(1979年)《野战排》(1987年)等。

出现了政治电影,揭露司法制度,审判制度的黑暗,指责政府腐败,反映社会不公。而更多的影片以青年人为对象,表现他们在物质生活高度富足的状态下心灵的空虚,价值的失落,以及对传统的彻底反叛。

2.在表现手法上:跳出经典好莱坞戏剧电影模式,大量借鉴了欧洲艺术电影的创作经验,在表现手法上突出电影的影像功能:

①在情节结构上,打破追求戏剧性的单向叙事模式,时空转换灵活,不再追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开放的结尾。

②人物不再定型化,而是根据其性格自身的发展展现其自然本性。人物不再隶属于情节而是从情节突出人物。《现代启示录》

③重视包括镜头语言在内的电影技巧的开拓。新的影像语言强化了视觉上的冲击力。《教父》《星球大战》系列和《侏罗纪》系列。充分利用了电影高科技的成果,特技摄影和数字制作几乎成为了取代情节的法宝。

4、什么是类型片,例子。

所谓类型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比如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大礼帽》《风月无边》、喜剧片《一夜风流》《风流寡妇》、西部片,卓别林《寻子遇仙记》《淘金记》、盗匪片《小凯撒》、恐怖片《吸血鬼》《蝴蝶梦》等。

类型片的基本特征:

1,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

2,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

3,视听语言霸权同时带有强化政治文化的含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