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12)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12)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12)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12)

山 焦 中 学 高 三 月 考 试 题

科目: 适用班级59、60、61、理复: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答案,有选错的不计分,部份选对计 2分,全部选对计4分,将合适的答案选出后填入表格中,共60分)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2m 的球A 、B 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中的拉力为F ,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小球A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2F 3,2F

3m +g B.F 3,2F 3m +g C.2F 3,F

3m

+g

D.F 3,F

3m

+g

2、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杆以a 匀加速下滑时,小球

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 ,.则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

为( )

A .Mg +F f

B .Mg +mg+ ma

C .Mg +mg-ma

D .Mg

3、如图3所示,质量为m 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

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 l 的物体,与物体l 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

A .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g tan θ

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m 1gcos θ

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 2一m 1)g

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 2 g tan θ

4、如图4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物

体m ,现将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定,则 ( )

A .物体从A 到O 加速,从O 到

B 减速

B .物体从A 到O 速度越来越小,从O 到B 加速度不变

C .物体从A 到O 间先加速后减速,从O 到B 一直减速运动

D .物体运动到O 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5、在轻绳两端各系一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1,如果人站在四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地下落,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2,则Δt 1和Δt 2相比较有:

A 、Δt 1<Δt 2

B 、Δt 1=Δt 2

C 、Δt 1>Δt 2

D 、无法判断

6、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用力F 向上提它,力F 的变

图2

M

m A

B

O m

图4

图3

m

A

危险区

图9

化将引起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已知物体的加速度a 随力F 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5所示,则( )

A .当F 小于F 0时,物体的重力Mg 大于作用力F

B .当F =F 0时,作用力F 与重力Mg 大小相等

C .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F 成正比

D .a ′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 7.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 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 的物块B 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 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小车对物块B 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 )

A .mg ,竖直向上

B .mg 1+μ2

,斜向左上方

C .mgtanθ,水平向右

D .mg 1+tan2θ,斜向右上方

8、如图9所示,一条小船位于200m 宽的河的正中点A 处,从这里向下游1003m 处有一危险区,当时水流速度为 4.0m/s ,为了使小船避开危险区沿直线到达对岸,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至少是( )

A .2.0m/s

B .3

3

8m/s C . 3

3

4m/s D .4.0m/s

9、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船的速率为( )

A . B.

C. D.

10、物体以速度v 0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即时速度大小为05v C .运动的时间为2v 0/g D .运动的位移为2

022/v g

11、如右图,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 ,弹簧及挂钩质量忽略不计,现挂上一重物,用一竖直向上的外力拉弹簧秤,当弹簧秤向上做匀速运动时,示数为F 1。若弹簧秤以加速度a 向上做匀

v αsin v αcos v αsin v αcos v

α

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阻力) A 、mg B 、F 1+mg C 、F 1+ma D 、1)1(F g

a

12、如图7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1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v 2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须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

B.若v 2

再做匀速运动

C.若v 2

D.若v 2

1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 0逆时针匀速 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

因数μ< 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1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 1和m 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μ≠ 0),用轻质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 作用在m 1上时,两物块均以

图7

v 1

2 左 v 2

加速度 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x;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

以加速度a'=2a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F

B.x'=2x

C.F'> 2F

D.x'< 2x

15、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B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放在斜面上且与B保

持相对静止。现对斜面体B施加向左的水平推力,使物体A和斜面体B一起向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A和B开始发生相对运动,则关于A物体受到B 物体的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N增大,F f持续增大

B.F N不变,F f不变

C.F N增大,F f先减小后增大

D.F N减小,F f先增大后减小

山焦中学高三月考答题卡(2013年9月)

(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2

1

3

1

4

1

5 答

第Ⅱ卷

二、填空题:(1 0分)

16、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

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

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

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

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

使;在实验时,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

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

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

小车Ⅱ

小车Ⅰ

细线

滑轮

砝码盘

和砝码第14题图甲

A

B

v

θ

(3)实验中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小车Ⅰ、Ⅱ的质量m均为200g。

在第1次实验中小车Ⅰ从图乙中的A点运动到B点,请将测量结果填到表中空格处。通过分析,可知表中第次实验数据存在明显错误,应舍弃。

三、计算题:(30分)

17(10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现小球在F=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向上运动,已

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3

6

。试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1;

(2)若F作用1.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 m;

(3)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为2.25m的B点。

18、(10分)如图,传送带与水平成的倾角为θ=370,皮带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运转,在传送带的上端A无初速地放上质量为0.5㎏的物体,它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的的长度AB(即两轮间的距离)为16m,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实验次

小车拉力F/N 位移s/cm

1

Ⅰ0.1

Ⅱ0.2 46.51

2

Ⅰ0.2 29.04

Ⅱ0.3 43.63

3

Ⅰ0.3 41.16

Ⅱ0.4 44.80

4

Ⅰ0.4 36.43

Ⅱ0.5 45.56

01

cm

24

23

22

A B

图乙

19、(10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B长为

1.2m,质量为2kg,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

一质量为3Kg的小铅块A放在B的左端,A、B之间动摩擦

因数为μ2=0.4。刚开始A、B均静止,现使A以3m/s的初

速度向右运动之后(g=10m/s2),求:

⑴A、B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

⑵通过计算说明,A最终是否滑出B ;

⑶B在地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0、附加题:(20分、不计入总分)如图,小木箱ABCD的质量为180g,高L=0.2m。其顶部离挡板E的竖直距离H=0.8m,在木箱内放有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P(可视为质点),通过轻绳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为了使木箱能向上运动,且当AD与挡板E 相碰后木箱立即停止运动后,P不与木箱顶部AD相碰。求F的取值范围。(g=10m/s2)

16答案:(1)细线与轨道平行(或水平)(2分)远小于(2分)(2)两小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2分)

(3)23.36(23.34-23.38均对)(2分) 3 (2分)

17解:(1)在力F作用时有:

(F-mg)sin30°-m(F-mg)cos30°=ma1

a1=2.5 m/s2

(2)刚撤去F时,小球的速度v1= a1t1=3m/s 小球的位移s1 = t1=1.8m 撤

去力F后,小球上滑时有:

mgsin30°+mmgcos30°=ma2a2=7.5 m/s2

因此小球上滑时间t2= =0.4s 上滑位移s2=

t2=0.6m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m=2.4m

(3)在上滑阶段通过B点:

SAB- s1= v1 t3-a2t32

通过B点时间 t3=0.2 s ,另t3=0.6s (舍去)小球返回时有:

mgsin30°-mmgcos30°=ma3a3=2.5 m/s2 因此小球由顶端返回B点时有:

sm- SAB =a3t42 t4 =

通过

通过B 点时间 t2+ t4=

s?0.75s 18题:(10分)

开始阶段:mgsin θ+μmgcos θ=ma 1; 所以:a 1=gsin θ+μgcos θ=10m/s 2

;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t1=v/a 1=1s;

发生的位移:s=a 1t12

/2=5m<16m;物体加速到10m/s 时仍未到达B 点。 第二阶段,有:mgsin θ-μmgcos θ=ma 2 ;所以:a 2=2m/s 2

;设第二阶段物体滑动到B 的时间为t 2 则:L AB -S =vt2+a 2t22

/2 ;解得:t 2=1s , t2/=-11s (舍去)。故物体经历的总时间t=t 1+t 2 =2s .

19题:(10分)

(1)A 的加速度;4m/s 2 方向向左 B 的加速度;1m/s 2

方向向右 (2)经计算可知A 不会从B 上滑出 (3)B 在地上滑行最大距离:0.27m

20题:(10分)首先,在F T 的作用下,木箱和物体P 整体能加速上升.即F T >(M+m)g .即

F T >2N .其次,F T 的作用不能使(M+m)的加速度太大.否则当木箱与E 发生大速度碰撞后,P 做竖直上抛运动会与木箱顶ad 相碰.

设临界状态下木箱在FT 牵引下向上加速度为a ,木箱与挡板E 碰撞前瞬时速度为v ,

则:v =

木箱与挡板E 碰后,P 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为v ,临界最大高度为L ,则2

2v gl =,

可得:22.5/gl

a m s h

=

= 临界 '()() 2.5T F m M g m M a N =+++=

综上所述,F T 的范围为2N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明在测量密度的实验中,分别测出三个金属块ABC的质量和体积并标注在图像中,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三个金属块都是实心的且由不同金属制成,则三种金属的密度ρA<ρB<ρC B.若三个金属块都是空心的且由不同金属制成,则三种金属的密度ρA<ρB<ρC C.若三个金属块都是空心的且由同种金属制成,三个金属块实心部分体积VA<VB<VC D.若三个金属块都是空心的且由同种金属制成, 三个金属块空心部分体积VA<VB<VC 2 . 一个最多能装1 kg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 kg的(ρ水银>ρ硫酸>ρ盐水>ρ水>ρ酒精)()A.盐水B.酒精C.水银D.硫酸 3 .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用钩码完全相同。下列做法中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的是 A.分别在两边钩码下再增加一个相同钩码 B.左边减少1个钩码,右边减少2个钩码 C.两边钩码均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 D.左边钩码向左移1.5cm,右边钩码向右移1cm 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调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D.摩擦起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 . 一只医用贮存氧气的钢瓶,使用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氧气质量为m,密度为ρ.若为此钢瓶补充氧气,向瓶内充入质量为m的氧气后,则经充气后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B.C.ρD.2ρ 6 . 在无风的天气里,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中的 A. B.C.D. 7 . 如图所示,运动员用网球拍击打飞过来的网球时,网球拍击打网球的力应该() 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 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 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 8 . 几个同学对图中所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纸风车会转动起来,是由于火焰上方空气的密度变大了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1届第一次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对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的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加在杠杆上的动力就是阻力几分之一 B.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C.物体内某一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热机的有用功越多,热机的效率就越高 2. 如图所示,扳手在开启瓶盖时的受力示意图为: A B C D (第2题图) 3.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C为支点的杠 杆,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 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 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 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4. 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图示的方式悬挂在钢 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连接在滑 得分评卷人

轮组上。配重D 是多个混凝土圆盘悬挂在一起组成,配重的总重为G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为动滑轮, 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 B .a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 (第4题图) C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 D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 5. 为保护环境,在有些城市(如北京)街头会发现不少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 ”标志,表示它们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以汽油做燃料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做的有用功为1W ;以天然气做燃料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做的有用功为2W ,则1W 和2W 的关系为( ) A. 21W W > B.21W W = C.21W W < D.无法判断 6.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 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②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③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 ①②③ 7. 甲、乙两种机械的效率分别是70%和5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甲机械省力 C.在相同时间内,使用甲机械完成的功多 B.使用甲机械做功快 D.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8.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第8题图)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

西安中学高2021届高三12月月考 理综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Zn65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雨滴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常数为k,经过时间t 速度达到最大,雨滴的质量为m,选向上为正方向,则该过程阻力的冲量为() A.mgt B.m2g k ?mgt C.mgt ?m2g k D.m2g k 15.如图所示,某滑草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斜草面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质量不同的甲、乙两名游客先后乘坐同一滑草板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草面上,斜草面和水平草面平滑连接,滑草板与草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沿斜面下滑的时间比乙沿斜面下滑的时间长 B.甲、乙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合外力冲量相同 C.甲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乙的大 D.甲、乙最终停在水平草面上的同一位置 16.如图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小 B.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大 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 D.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对地面的作用力越大 17.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

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8

湖北省当阳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重为G 的木棒可绕光滑轴O 自由转动,现将棒搁在表面粗糙的小车上,小车原来静止,如果用水平力F 拉动小车,则棒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 A .向右 B .向左 C .等于零 D .都有可能 2.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A .mg/k B .mg .k C .k/mg D .mg+k 3.关于摩擦力做功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一定做负功 B .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一定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D .系统内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一对摩擦力做功的总和恒等于0 4.有三个共点力123F F F 、 、作用于某一质点,其合力为零。已知3=5N F ,现保持其余两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只将3F 的方向逆时针方向绕作用点转动0 60,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变为( ) A.仍为零 B.10N C.5N D.52N 5.关于质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可以将乒乓球看作质点 B .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C .物体抽象为质点后,物体自身的大小和质量都可以忽略不计 D .研究飞机从上海到乌鲁木齐所需的时间,可以将飞机看作质点 6.关于互成角度(不为0°和180°)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直线运动 B .一定是曲线运动 C .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从t=0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 ) A .t 1 B .t 2 C .t 3 D .t 4 8.下列所描述的运动在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是( ) A .速度逐渐变大,加速度逐渐变大 B .速度逐渐变小,加速度保持不变 C .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 D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为随时间均匀增大 9.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 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连接滑块B 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则A 、B 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 A .2sinθ:1 B .2cosθ:1 C .1:2cosθ D.1:2sinθ 10.分别让一物体按照以下两种情境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一种是物体以速度v 匀速运动,所用时间为t ;另一种是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a )到某一最大速度m v ,

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学段历史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历史传说。如禹为治水,化身为熊,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这些历史传说,我们的态度是( ) A.全不可信 B.完全相信 C.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D.与史书记载相对照 2.山东省自古人杰地灵,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在西周的分封制中,由于周公旦是武王最大的弟弟,也是武王兴周灭纣时功绩最大的姬姓子弟,因此被封于鲁。由于周公要在都城“陪王伴驾,辅佐朝政”,按西周的宗法制,谁必须到鲁国就任诸侯( ) A.召公长子 B.周公长子 C.微子 D.周成王 4.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他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 ) A.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 B.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 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 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能够“制六合”而采取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 A.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解析 6.明代后期,宦官专权,甚至控制内阁,当时的宦官魏忠贤人称“九千岁”,控制着朝中的一切大权,其爪牙遍布全国,是明代后期统治黑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整个封建社会宦官专权屡见不鲜,造成宦官参政控制政权的根本原因是( ) A.皇权至上制度 B.皇帝昏庸无能 C.监察措施不到位D.废除丞相造成的 7.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一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衡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 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 8.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常发生变动,下图是元朝的行政区域图。通过观察下图可以看出与现在的行

新人教2011-2012学年度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初二物理月考测试题 A 卷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 声音的发声靠的是物体的 , 停止,声音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 。 2. 以同样的入射角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斜射到平面镜某一点的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有 条。 3. “湖静映彩霞”和“潭清疑水浅”分别叙述了两种现象,前句说的是光的 ,与 镜相似;后者说的是光的 ,“疑水浅”的意思是站在湖边向湖底看,觉得湖底比实际的 些。 4. 下面列出一些物理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有 ,光的折射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有 。①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②阳光下树林的影子;③小孔成像;④平面镜中的像;⑤放大镜中的像;⑥太阳照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的光斑。 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 6. 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对光有反射作用的有: ,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有 。 7. 如图所示,MN 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线,PQ 为法线,根据图示,MN 下放的物质是 ,折射角是 ,反射角是 。 8. 一个人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以4.5m/s 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他的像对人的速度为 m/s 。 9. 如果眼球的 ,或者晶状体的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 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造成近视眼。 10. 我们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为 ,在柏油、松香、明矾、玻璃中,属于晶体的是 。 11.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磨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 并且汽化,在这两种物态变化中都要 ,使火箭头部不致过高。 12. 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且在患者身上擦 上酒精。这里用的主要物理方法是① ;② 。 13. 物体的 用温度表示,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 14. 在大容器A 和小容器B 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 底部加热使A 内水沸腾, 继续加热,容器B 内水的温度 达到沸点, 沸腾。(填“能”M N P Q 2 3 1 6 5 4 学校: 班级: 姓名:

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1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B.划船时浆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浆,因为水推浆的力大于浆推水的力,船才被推着前进 C.完全失重的物体将不受到重力,所以此刻一切由重力引起的现象都将消失 D.物体的运动与外界的推、拉等行为相联系,如果不再推、拉,原来的运动将停下来,这说明必须有力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2.如图所示,用力F 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不动,那么,当F 增大时,关于铁块对墙的压力N ,铁块受墙的摩擦力f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N 变小,f 不变 B .N 增大,f 增大 C .N 增大,f 不变 D .N 不变,f 不变 3.2014年9月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中国队韦永丽以11秒48夺得田径项目女子100米金牌。假设通过仪器绘出的韦永丽从起点到终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 .图中时间轴上t 1=11.00s B .韦永丽的平均速度为10m/s C .韦永丽的最大速度可能大于10m/s D .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一定等于100m 4.如图,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斜为α,则葡萄枝对重为mg 的蜗牛的作用力为( ) A .mg B .mgc osα C .mgtan α D . mgs inα 5.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 k 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 ) A .小球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 /s B .小球在5 s 内的位移是50 m 高三 年 班 姓名 座号

【2019-2020】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1)

教学资料范本 【2019-2020】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1)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牡一中20xx级高三学年上学期10月月考 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2题为多选,选对但不全得2分) 1.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物块a 、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 . 地面对b 的弹力减小 C .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 . a 、b 静止时,图中 三角相等 2.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恒等于车重的0.1,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当汽车速度为1 2v m 时,汽车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0.1g B .0.2g C .0.3g D .0.4g 3.质量m =20kg 的物体,在大小恒定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s 内F 与运动方向相反,2~4s 内F 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g 取10m/s 2 ,则( ) A . 拉力F 的大小为100N B . 物体在4s 时拉力的功率大小为120W C . 4s 内拉力所做的功为720J D . 4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320J 4.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向 上运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与位移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0~x 1为一曲线,x 1~x 2为一与横轴平行的直线,x 2~x 3为一倾斜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在这段位移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0~x 1过程中拉力F 逐渐减小 B . x 1~x 2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不变 C . x 2~x 3过程中拉力F 为恒力 D . 0~x 3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5.如图所示,大气球质量为100 kg ,载有质 量为50 kg 的人(可 以把人看做质点),静止在空气中距地面20 m 高的地方,气球下方悬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绳子,此人想从气球上沿绳慢慢下滑至地面,为了安全到达地面,则这绳长至少应为 ( )

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酌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 2.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3.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4. 汉代的冀州是燕赵故地,并州为三晋故地,益州为巴蜀故地,荆州为荆楚故地,豫州为中州故地。这种地方区划有利于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延续汉初地方行政制度 C.增强区域文化认同D.削弱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5.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6.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籍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据此判断制约光绪不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观念 B.君主制度 C.内忧外患 D.优柔寡断 7.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 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巳得到全面的推广 8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表: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西汉东汉唐元明清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国家机构日益膨胀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行政效率不断下降D.冗官问题由来已久9.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 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 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 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10.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02

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min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C.学生书桌高度大约1.2 m D.一张试卷厚度大约1 mm 2.笛子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民族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 ( ) A.空气柱振动 B.嘴唇振动 C.手指振动 D.笛子外壳振动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4.“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闻声而知人,这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5.图1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20 ℃是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环境温度 B.家庭使用的寒暑表测量范围是-30 ℃~100 ℃ 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8 ℃ D.常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 7.如图2所示装置是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的,用该装置进行小孔成像实验时,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正方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 A.烛焰的正立像 B.烛焰的倒立像 C.正方形光斑 D.圆形光斑 图2 8.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在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 B.阳光下,树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 C.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彩虹 D.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9.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

高三物理月考试卷

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三物理月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六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由于对称性,电阻2R 上无电流流过。已知电阻6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瓦,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 A .6瓦 B .5瓦 C .3瓦 D .2瓦 2.定值电阻0R 和滑线变阻器连线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ε电源内阻为r ,当触头p 由a 端向b 端移动过程中( ) A .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少后增大; B .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少; C .伏特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少; D .伏特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3.如图所示A 为理想电流表,21V V 、为理想电压表,1R 为定值电阻,2R 为可变电阻,电池内阻不计,则( ) A .2R 不变时,2V 读与A 读数之比等于1R B .2R 不变时,1V 读与A 读数之比等于1R C .2R 改变一定量时,2V 读数的改变量与A 读数的改变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R

D .2R 改变一定量时,1V 读数的改变量与A 读数的改变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1R 4.用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 的电热煮水器煮沸一壶水需要时间t ,如果不考虑煮水器的热量损失和电热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则:( ) A .当线路电压为110V 时,煮沸一壶水需时间2t ; B .当线路电压为110V 时,煮沸一壶水需时间4t ; C .当线路电压为55V 时,煮沸一壶水需时间4t ; D .当线路电压为55V 时,煮沸一壶水需时间16t 。 5.如图所示,两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连接,电键K 闭合。电容器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微粒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粒带正电; B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mgd/q C .断开电键K 微粒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D .保持电键K 闭合,把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微粒将向下做加速运动 6.如图所示,用一绝缘丝线吊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处于匀强磁场中,空气阻力不计,当小球分别从A 点和B 向由静止向最低点O 运动经过O 点时,A 、B 两点等高。则:( ) A .小球的动能相同; B .丝线所受拉力相同; C .小球所受洛仑兹力相同; D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7.如图所示的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有一带电油滴P 恰好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撤去电场,P 仍静止; B .若撤去电场,P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若撤去电场,P 做匀速圆周运动; D .若撤去磁场,P 仍静止。

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三月考(12月)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10题,共50分)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曾直接得益于 ( ) A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 B .第谷、开普勒等人有关天体力学方面的研究 C .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的研究 D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2.一物体在10 N 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 /s 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列有几种 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捷而又规范的是( ) A .m ==kg =1kg B .m ====100 kg C .m ===100kg D .m ==kg =100 kg 3.下列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C = ,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 成反比 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F =k ,电场中某点电场强度和场源电荷电量无 关 D .根据电势差的公式U AB =,带电量为1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点的电势差为 -1V 4.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 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 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是( ) A .mg B .mg C mg D .mg 5.如图所示,以水平向右的加速度a =2m /s 2向右加速前进的车厢内,有一光滑绝缘的水 平桌面,在桌面上用绝缘轻弹簧连结质量均为m =1kg 的两小球相对车静止.空间有水 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且E =2.0×105N /C ,A 、B 电量分别为q 1=-1.0×10-5 C ,q 2 =+1.0×10-5C (不考虑A 、B 之间库仑力的作用).当剪断绳子瞬间,则以下有关说 法 正确的有( ) F a 1010F a 2100.1/N m s 2 10//kg m s m s F a 100.1F a 100.1 E q Q U 2Q r AB W q 52233

2017届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

张掖二中2016—2017学年度月考试卷(9月)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 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2.《春秋左传》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 等)这段记载反映出 A.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D.贤德是宗法制下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3.“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 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 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 题是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5.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 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的皇帝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7、“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到了明朝 中晚期,大小官员欺压百姓,百姓视官为匪,于是衣冠禽兽一词有了贬义。该词含义的变化 从本质上说明 A.明朝封建制度衰落B.明朝中晚期出现了腐败现象 C.明朝服饰文化发生变化D.国家加强对官员腐败的控制 8.《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 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 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

2020年上海市初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温馨提示: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收集证据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 A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 B .人步行速度约4km/h C .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 .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3.如图1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 响度 B.乙图中,敲 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4.如图2是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狗叫、鸟鸣及手影……”,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 .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 D .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的观众,看到的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5.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伽利略望远镜 ⑤远视眼镜。其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 .③② B .④③ C .⑤④ D .②① 6.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甲 乙 丁 丙 抽气 图2 图1

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高三十一月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1.关于物理学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 .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C .笛卡儿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D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 2.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是力学范围内基本单位的有( ) A .米 B .帕斯卡 C .牛顿 D .米每秒 3.如图1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程中( ) A .加速度不断增大 B .加速度不断减小 C .平均速度v =v 1+v 22 D .平均速度v <v 1+v 2 2 4.如图2所示,物体A 、B 叠放在物体C 上,C 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 作用于B ,使A 、B 、C 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情况是( ) A .B 对C 有向左的摩擦力 B .C 对A 有向左的摩擦力 C .物体C 受到三个摩擦力作用 D .C 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5.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 量为m 的光滑球B 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的竖直墙壁之间,A,B 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 加以竖直向下的力F ,F 作用线过球心,设墙对B 的作用力为F 1,B 对A 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 的支持力为F3,地面对A 的摩擦力为F4,若F 缓慢增大,而且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 .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 .F2,F4缓慢增大 C ,F1,F4缓慢增大 D .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A B C F 图2 图1 θ

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题

武威一中2019年秋季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三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同学用位移传感器探究木块沿倾角为θ=30°的斜面下滑时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乙图记录了木块下滑过程中的位移—时间图象,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在t =0时速度为零 B .木块在t =1 s 时速度大小为2 m/s C .木块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D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物体( ) A .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 x 1+x 22T B .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 2T C .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T 2 D .运动的加速度为x 1+x 2 T 2 3.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一前一后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行驶,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a 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 2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x 0,若要保证两 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 .x 0 B .2x 0 C .2.5x 0 D .3x 0 4.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 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 点,在墙壁和球P 之间夹有一长方体物块Q ,P 、Q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压着绳子从O 点开始缓慢下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 A .P 所受的合力增大 B .Q 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 .P 对Q 的压力逐渐减小 D .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 5.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 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 a 。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 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 ′,则( ) A .a ′=a B .a ′<2a C .a ′>2a D .a ′=2a 6.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P 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 与小车, 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 向的夹角为θ2时,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的速率为v B .P 的速率为v cos θ2 C .绳的拉力等于mg sin θ1 D .绳的拉力小于mg sin θ1 7.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 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上的瞬间,

(新)高三九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九月检测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庭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世袭制C.礼乐制D.宗法制 2.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3.在古代雅典,“投票不管是秘密的(如在法庭上或有时在公民大会上),还是公开的(如在议事会上),都必须完全遵守一位公民只能投一票的原则,不考虑他们的财富、出身、智力、外貌或其他任何条件。”这一原则体现的核心理念是()A.分权B.共和C.平等D.自由 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一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5.唐代和宋代都有誎官。唐代誎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誎官由皇帝 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誎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誎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6.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到:“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文中“完美的政治设计” 指的是() A.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了《权利法案》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7.陈阳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9.“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迎来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集这里,共商国是。”“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0.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林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一血性,一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最新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物理试题

最新人教八年级人教初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0﹣﹣1s 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 .1s ﹣2s 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 .如果3s 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如果3s 后人突然用6N 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的合力为2N 2.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 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 3.如图所示,是a 、b 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a 、b 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8:1 B .4:3 C .2:1 D .1:2 4.如图所示,小明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受到的推力不属于弹力 B.箱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压力三个力 C.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5.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A.高山上的大气压为1.5×105Pa B.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一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10N 6.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8.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作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沸点 B.熔点 C.温度 D.凝固点 9.图甲是自制气压计静置在1楼时的情形,图中另外四个图所示情形合理的是(已知: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