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_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课题名称:第八课金和南宋的对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金的建立和南宋的建立史实;了解岳飞抗金的过程;宋金议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供图片和史料,客观展示金的强大,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并切身感受岳飞抗金以及北方人民反抗进压迫的斗争是正义的战争,岳飞永远受人民的尊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的崛起和它与南宋的对峙

难点:客观看待岳飞抗金和那个时代的民族战争,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四、教学方法及教具: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学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满江红》的朗诵音频,展示《满江红》全文,同学们都从朗诵中感受到了岳飞对敌人的痛恨和收复河山的决心,那么满江红中提到的作战双方是谁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金和南宋的对峙。

(二)讲授新课

一、女真族的崛起

教师多媒体展示辽西夏北宋形势图,女真族人的生活图片和衣着打扮,阅读课本,学生结合教材和图片,分析女真族的生活区域及生活特点。

1、女真族的统一

教师讲解金的基本情况:11世纪初末,由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

2、金的建立

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

阿骨打为什么把国号定为“金”?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愿望?

材料“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

3、金太祖的统治

效仿中原制度,改革女真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女真实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

1125年,(辽的腐败,金的强大)辽被金灭

金和北宋签订海上之盟,夹击辽

2、金灭北宋

1127年,靖康之变

金军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及宗室、后妃及大臣3000多人北返,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珍宝器物,北宋灭亡。这件事,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3、北宋灭亡的原因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帝位,是为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

1)郾城大捷及岳飞被害(历史情景剧)

旁白:郾城大捷,宋军大获全胜,追杀金军十几里直到朱仙镇,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有四五十里,此时金军军心动摇。进军将领金兀术连夜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有了根本的转机,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岳飞:弟兄们辛苦了,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直抵黄龙府,与各位痛痛快快的喝。

金兀术对秦桧说:你们宋朝天天向我们求和,但留着岳飞我们始终不放心,一定想法子把它除掉

秦桧:好的

秦桧对宋高宗说:皇上莫非这岳飞真得灭了金国,收复中原那岳飞可功高盖主呀

宋高宗:岳飞有时候是倔点,以他的个性是不会谋反的

秦桧:皇上为臣可是为你好,万以金国失败迎回徽宗、钦宗,皇上你又该怎么办

旁白:秦桧唆使他的同党,万俟卨、张俊向朝廷上了奏折,捏造了岳飞许多罪名,亲会又奏请宋高宗逮捕岳飞父子,到大理寺受审

岳飞:上有天,下有地,我会证明我是无罪的

万俟卨:朝廷哪里亏待你们了,为什么要谋反

岳飞: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国家的地方,你们掌管国家的人,可不能诬陷忠良

旁白:案件拖了两个月,朝廷官员都知道岳飞冤枉,老将韩世忠亲自去找秦桧

韩世忠:岳飞犯了什么罪

秦桧:虽没有证据,但此事莫须有

韩世忠:莫须有三个字,怎能叫天下人心服

岳飞:我今天落在奸贼的手里,虽然有一片忠心,也没法申诉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旁白:这位年仅三十九岁的民族英雄被害牺牲,直到宋高宗死后,岳飞的冤狱得到平反昭雪,人们把岳飞的遗骨改葬在西湖边栖霞岭上。

2)南宋朝廷为什么杀害岳飞?

3)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3、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南宋向金称臣,皇帝由金册封;

每年南宋向金进献银、绢等岁币;(向金割让部分土地;(出示南宋、北宋地图)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为界。(出示地图)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止干戈,成对峙

4、如何评价宋金和议?

四、小结

一曲《满江红》也抒发不了自己的爱国情,但是北望中原,一时的偏安,成了历史的逗留。正因为这一百多年的逗留,造就了南宋经济、科技、外贸的发达,使宋朝在当时成为世界的第一大国,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

历史过处,留下我们深深地思考

(三)巩固提升

总结本课内容,动手画示意图

(四)检测反馈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五)延伸拓展

我们能从岳飞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六、板书设计

一、女真族的崛起

二、金灭辽及北宋

三、南宋的偏安

8、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处于认知的初始阶段,理性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和培养。在前面七年级上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掌握了历史的学习方法,知道梳理历史线索,弄清历史大事以及评价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的今天所学的《金与南宋的对峙》,其中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在难度,需要依托史料、图片和情景剧等感性的资料,让学生有感性直观在认识。

8、金与南宋的对峙

效果分析:

1、在导入新课时,以岳飞的《满江红》导入,学生在聆听朗诵时注意观察文中的红色字体,思考岳飞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整体表现比较积极,在回答问题时做到了各抒己见。女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它建立了金政权,灭了已经腐败的辽和北宋。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相当地位。

3、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4、在课堂中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强化知识,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运用知识,理清线索,把握脉络。

8、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材分析:

宋朝从建立开始就处于与其他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最终也灭于其他民族之手。本课介绍了宋朝与契丹、党项之外的另外一个民族——女真族之间的关系,主要学习女贞政权的崛起、金灭辽与北宋、南宋的和战等重要史实。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战乱频繁,但仍然体现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本课内容与上一课内容紧密联系,教学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合,可以通过对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兴起及其与两宋政权的战和关系进行归纳,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对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线索脉络和总体特征的理解。

8、金与南宋的对峙

测评练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女真的崛起,金的建立及灭辽和北宋,金和南宋的对峙和岳飞抗金。

2.认识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学习重点】金的崛起和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难点】以岳飞抗金为例正确认识民族战争的性质

【自主预习,自我提高】

⒈金、南宋的建立

2.抗金名将_______从金军手中收复_______。后来金军又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_______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3. _______和权臣_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岳飞班师回朝以后,宋金达成和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

问题归纳:宋金议和的内容,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共同学习,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材料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材料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对联

材料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珂《岳佗续编》

材料四:(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①材料一是岳飞的《满江红》。其中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A.匈奴

B.辽

C.金

D.蒙古

②材料二“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

③“岳家军”去的了哪些辉煌的战绩?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归纳岳飞抗金取得辉煌战果的原因

④结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岳飞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永久怀念?

【巩固训练】

1.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

A.郾城大捷 B.南宋收复建康 C.南宋建立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3.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

“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D.元朝建立

4.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北宋统治者的腐朽 B.北宋对金缺乏警惕 C.投降派力量占上风D.金朝军事力量强大

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

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

与金对峙

6.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7.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匈奴贵族

8.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宋辽和议B.宋夏和议 C.宋金和议D.金灭辽国

9.宋与辽、夏、金议和的相同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

C、划定双方的边界D、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10.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1.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

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 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12.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外知识补充】

《满江红·拂拭残碑》

明代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8、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有个别地方挖掘得不够深入,比如金灭辽及北宋,没有出示材料来说明辽的腐朽,以及北宋的强大,只通过地图来展示是不够的,可以再加上一段史料或者配以图片文字,或者视频说明情况会更好;在讲述岳飞的英雄事迹时,应该让学生搜集信息,培养其能力,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会有更好的效果;再者,对历史材料的储备也不充分,还要加强学习与积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挖掘教材,注意历史史料的学习与积累,和同学们共同进步!

8、金与南宋的对峙

【课标要求】

内容要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认知提示:学会正确评价岳飞的抗金行为

解读: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时各民族之间不断征战,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并和占据江南的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此后,南宋偏安江南,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