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2008修订)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2008修订)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2008修订)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2008修订)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

(2008 年修订版)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1.2 职业定义

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从事各类软件编程、调试的技术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和高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形体感,色觉正常,手指、手

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强。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00 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250 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 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5 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计算机网络环境、软件环境等必备软硬件条件的实操机房。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 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1 年以上。

(2)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 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5)取得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1 年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 年以上。

(2)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 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 年以上。

(5)取得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计算机模拟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到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应用程序设计编制模块证书者,理论知识考试合格后,免考技能操作考核,直接将高新技术考试成绩认定为相应等级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的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0,且不少于3 名考评员。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初级、中级不少于120 min,高级不少于180 min。

1.8.6 鉴定场地和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场地进行。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这、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6)爱护设备及软件、工具,仪器仪表。

(7)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8)诚实衬信,办事公道。

(9)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0)着装整洁,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2 基础知识

2.2.1 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

(1)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2)词汇分析与词汇量。

(3)阅读能力的提高方法。

(4)计算机专业英语阅读材料。

2.2.2 计算机基本原理

(1)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3)计算机中数据的运算。

2.2.3 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1)计算机软件的层次结构。

(2)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3)应用软件基础知识。

2.2.4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1)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2)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3)微型计算机配置、维护基本知识。

2.2.5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1)计算机应用类型。

(2)系统选型与配置。

(3)系统性能评价。

2.2.6 多媒体基础知识

(1)多媒体信息处理。

(2)多媒体基本应用。

2.2.7 软件开发基础知识

(1)软件工种基本知识。

(2)系统开发基本知识。

(3)系统运行和维护基本知识。

(4)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

(5)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2.2.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网络基本结构与路由机制。

(2)网络协议与标准。

(3)数据传输介质与传输技术。

(4)网络的功能、分类与组成。

2.2.9 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2)数据库技术基础。

(3)数据库应用基础知识。

2.2.10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相关知识。(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相关知识。

(5)共享软件、免费软件、用户许可证等相关知识。

(6)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

(7)商业秘密与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4 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

4.2 技能操作

3.2 中级

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8年颁布的《计算机操作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 分80分。) 1.在商业活动中,不符合待人热情要求的是( A )。 A、严肃待客,不卑不亢 B、主动服务,细致周到 C、微笑大方,不厌其烦 D、亲切友好,宾至如归 2.树立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是( A )的内容。 A、职业道德修养 B、职业道德教育 C、职业道德准则 D、职业素质 3.西方发达国家在职业道德建设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加强职业道德的立法工作 B、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 C、重视员工爱国意识的培养 D、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4.合同员工违犯职业纪律,在给其处分时应把握的原则是( C )。 A、企业不能做罚款处罚 B、严重不遵守企业纪律,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C、视情节轻重,可以做出撤职处分 D、警告往往效果不大 5.我国制定的约束计算机在网络上行为的法律法规是( C )。 A、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B、计算机联网规则 C、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法 6.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B )。 A、勤劳节俭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B、勤劳是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而节俭则不宜提倡 C、勤劳和节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D、节俭有利于节省资源,但与提高生产力无关 7.下列四个选项中,( A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最低位置。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规 C、刑法 D、法律 8.下列字符中,其ASCII编码值最大的是、( D ) A、空格 B、D C、9 D、a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1.2 职业定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三级)、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 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程序员不少于

200标准学时;高级程序员不少于250标准学时;程序设计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程序设计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程序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以上(含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置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计算机网络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实验室。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程序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程序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程序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职业程序员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程序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取得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程序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程序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上机操作和方案设计等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程序设计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 杭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3-04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车床,在工件旋转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5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75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机床设备及必要的刀具、工具、夹具、量具及机床辅助设备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国家职业标准目录(1-6册)

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目录 第一分册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 (3) 跣工 (21) 磨工 (41) 镗工 (58) 组合机床操作工 (77) 加工中心操作工 (86) 铸造工 (97) 锻造工 (113) 焊工 (125) 金属热处理工 (145) 冷作钣金工 (164) 涂装工 (181) 装配钳工 (197) 工具钳工 (211) 锅炉设备装配工 (223) 电机装配工 (239)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25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266)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278) 机修钳工 (292) 汽车修理工 (309) 摩托车维修工 (328)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347) 锅炉设备安装工 (358) 变电设备安装工 (393) 维修电工 (42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435) 手工木工 (445) 精细木工 (467) 音响调音员 (479)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491) 砌筑工 (505) 混凝土工 (521) 钢筋工 (534) 架子工 (545) 防水工 (557)

装饰镶贴工 (585) 装饰金属工 (614) 装饰打胶工 (633) 电气设备安装工 (648) 管工 (680) 汽车驾驶员 (695) 化学检验工 (709) 食品检验工 (734) 纺织纤维检验工 (760)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778) 防腐施工 (801)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 (841) 动物检疫检验工 (851) 沼气生产工 (858) 商业、服务业人员 营业员 (873) 推销员 (884) 出版物发行员 (898) 中药购销员 (937) 鉴定估价师 (947) 医药商品购销员 (957) 中药调剂员 (967) 冷藏工 (977) 中式烹调师 (986) 中式面点师 (996) 西式烹调师 (1010) 西式面点师 (1027) 调酒师 (1041) 营养配餐员 (1054) 前厅服务员 (1065) 客房服务员 (1082) 保健按摩师 (1094) 职业指导人员 (1113) 物业管理员 (1144) 锅炉操作工 (1155) 美容师 (1201) 美发师 (1216) 摄影师 (1235)

职业教育标准化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3次发展高峰,分别是在1965年,1998年和2005年。职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指的是按社会的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训练人的职业能力。狭义是指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普通教育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巧,技能人才的教育。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采用狭义的说法。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困境 1.师资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教师是实行双师制度。也就是教师首先是职业技能师然后才是职业技能教师。而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很多都是直接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来的,没有什么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现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往往体现在一本好的教材加上一个好的老师。让一个没有职业技能和工厂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教学生,怎么能教育出一个高质量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2.生源水平低,招生困难。 职业教育目前的生源水平仍旧偏低。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现行的院校招生体制,“一本二本三本之后才轮到高职”,这样的招生的安排,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人为的设置了不同的门槛。基础教育无法给职业院校提供合格的学生,其生源的入口水平就偏低,尽管学校在学生入校几年后尽力去培养,但是往往生源基础不好,效果并不明显。而招生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很多家长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实际上,现在不少职业学校只是“重招轻教”,对学生疏于管理,很多学生在校学不到一技之长;三是就业安置不力。每年除了有少数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外,大部分就业安置都不可靠。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要培养一个学生需要买很多设备,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学习用的机床一开,几万伏用电,一小时就是几十度电,还要用各种材料,花大量的钱买的实习材料,一节课下来就只剩下一堆废料。而且现在的教学成本因为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只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10.36%。另外我们的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的利用率也只有5%,而其他国家都在1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48%的比例。政府财力有限,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这是一个系统改进的问题,这不是任何个人或一所学校一朝一夕所能改善的。需要国家的大量经费投入和政策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职业教育标准化目标 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就业这个大目标的,偏离或达不到这个目标都会出问题。而要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的就业率就上去了,学校的招生就容易了;社会和企业也会参与进来,学校的资金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要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就要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1.对企业调研方法,教学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标准化。通过企业调研找到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并且知道自己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怎样。了解这些情况后学校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根据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学校可以开发出新的教学产品;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及时的对教师技能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最需要并能符合要求的人才,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对教师的能力标准化。教学质量不稳定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而将教师的必备能力固定下来并形成标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力不形成标准,那么教学质量的保证将无从谈起。教师能力标准化之后学生就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而出现教学质量不统一的情况了。当然教师的能力也要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不落伍。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二OO一年三月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任务概述 (5) 3需求规定 (6) 3.1功能需求 (6) 3.1.1创建题库资源 (6) 3.1.2组卷计划制定 (9) 3.1.3设置试题可用状态 (12) 3.1.4自动组卷 (13) 3.1.5试卷管理 (18) 3.1.6外部试卷入库 (20) 3.1.7试卷调用 (21) 3.1.8试卷信息导出 (22)

3.1.9备份试题资源 (23) 3.1.10安装题库资源 (24) 3.1.11考核层次定位 (25) 3.1.12统计当前资源试题信息 (25) 3.1.13其他衍生数据存储需求 (26) 3.2对性能的规定 (34) 4运行环境规定 (35) 4.1设备 (35) 4.2支持软件 (35)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说明书的目的,旨在从开发和使用的角度对软件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完善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健壮性,确保软件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本说明书是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的基础,是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互相交流的重要依据。它的读者为各级有关领导、与项目相关的各责任单位、预期的用户和全体项目开发人员。

1.2 背景 a. 本软件的名称为: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管理系统 b. 本项目的开发由部鉴定中心提出,经过部鉴定中心相关部门与软件开发单位北京金地鑫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软件项目开发部的充分讨论,确定了本软件的功能需求,并形成本说明书。 1.3 定义 题库资源:由不同专业专家根据题库要求的规则编制一定数量的考试题,由专业人员制作成可供题库管理软件装载、应用的试题资源。 考核范围:根据不同考试科目,按层次分组关系组成题库资源的基本框架结构。 考核比重:根据不同侧重范围的考核,确定考核范围的不同考试科目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细目表:细化考核比重层,将考核比重层分解为更细的考核点,并确定各考核点在比重层的重要程度。 1.4 参考资料 a.《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1999.5 b.《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编号GB8567—88(《计算机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自上世纪就密切配合职成司共同研究制定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我所加大力度,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发挥各方作用,协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现简要介绍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情况。 一、以科研为支撑 教学标准制定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研的先导作用。 一是做好基础性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规定以及教学文件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明确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学习吸纳国家和地方在制定教学标准实践探索中的做法和经验,明确教学标准的体例框架、格式规范以及制定工作的原则和思路等。 二是开展比较研究。委托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通过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关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研究,借鉴其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开发标准的通行做法,将职业能力分析作为确定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基础,明确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路线。 三是做好跟踪陪伴式研究。针对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调研规划思路不清晰、文本起草不规范、职业分析方法运用不当等,及时召开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攻关,研制印发调研方案、教学标准编写说明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供各起草工作组参照遵循。在中职教学标准研制工作中,共协助相关立项行指委召开500多次研制工作会议。 二、以需求为导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标准制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已开发研制的230个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以国家战略性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为重点,共占总数的81%。服务国家产业战略布局,专业教学标准主要涵盖二产和三产类专业,其中二产类专业为73个,三产类专业为154个,符合国家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战略布局要求。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未来发展需求,开发制定光仪器制造与维修等36个先进制造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制定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等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制定航空服务、营养与保健、保险事务等128个现代服务业类专业教学标准。 二是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行业企业科技更新周期缩短、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人才能力的综合化。教学标准制定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要求。如在中草药种植专业教学标准中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中体现绿色无污染的理念;在园林技术专业中突出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中突出创新精神、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等。 三是适应职业院校特色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密切联系,课程教学遵循行业规则和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规律,需要给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预留自主特色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学标准以列举、平行开发等形式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专业技能方向。如针对当前智能制造职业工种技术变化快,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通过专家研究,指导设置新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和新选修课程等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如冶金和煤炭行业都有采矿技术专业,但专业技能方向差异大,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同,操作流程规范不同。为此分别委托冶金行指委和煤炭行指委,平行开发设置了采矿技术(冶金方向)、采矿技术(煤炭方向)两个专业技能方向。同时,教学标准还将10%选修课程的设置权交给学校,让学校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四是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求。一方面,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标准制定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保障实训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指南 理论知识题库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命题基本理论利国家题库开发技术规程,理论知识考试命题主要有以下两个工作环节: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参考有关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按照《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和试题编制要求,编制理论知识试题。 以上每一个工作环节皆有明确的阶段成果,经审定后,这些阶段成果皆是下一工作环节的基础。 一、编制《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标准中“比重表”确定的鉴定比重,分等级对“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逐级(层)细分形成的结构化表格,是理论知识命题的基础依据。(细目表举例见汇编) (一)《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内容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层次结构,即将理论知识鉴定要素按国家职业标准逐级细化后,组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表格;二是特征参数,即各层次鉴定要素的代码、重要程度指标、鉴定比重箅参数指标。 (二)《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编写基本步骤和要求 《理论知识鉴定要素细目表》按职业、分等级进行编制,即一个职业每一个等级编制一套细目表。 1.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中相关知识的内容,分别确定理论知识鉴定要素 细目表》各级“鉴定范围”。’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一级:是理论知识鉴定的总体要素。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对应,一般分为“基本要求”利“相关知识”; 代码分别用“A”“B”表示;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二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必须掌握的内容,原则上,“基本要求”部分的试 题三个等级相同。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二级:是对“鉴定范围一级”的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 和“工作要求”中的有关内容,将从业人员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职业活动范围领域进行划分。 名称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职业功能”中有关内容对应;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目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人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三级”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三级:是对“鉴定范围二级”分解,一般对应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要求”、“工作 内容”,将从业人员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按所隶属的工作内容范围进行划分,也可按知识单元进行划分。 名称一般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职业守则、基础知识和工作内容”中有关内容相 对应,或按知识单元确定名称; 代码按其在鉴定要素细日表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鉴定比重按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如国家职业标准未给出具体比重则按该鉴定范围重要性由专家具体确定; 重要程度比例是它所包含的“鉴定范围四级”或“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比例的累计值。 ●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四级至六级:是对上一级鉴定范围的分解,一般可按知识单元进行逐级细分。大多数职业理论知识鉴定范围分至三级即可,如有必要细分至四至六级,请注意整个细目表结构层次应保持一致。名称、代码、鉴定比重、重要程度比例编写要求同鉴定范围三级。 2.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和深入细化,确定鉴定点 理论知识鉴定点:是对最小级鉴定范围进行可鉴定性分析,并按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细化到最小不可分割 且独立可鉴定的“知识点”。 鉴定点的名称应准确表达鉴定点内涵,文字表述必须清楚明确、完整简炼。表述时多用某某的概念、性质、特点、分类、方法、规则、原理等语句,避免针对教材中某“章”或某“节”的内容,而不是某个“知识点”,避免使用疑问句。 鉴定点代码按鉴定点在鉴定范围中的自然排列顺序,分别用数字“001、002、003……”表示; 鉴定点的重要程度是指每个鉴定点在整个鉴定点集合中的相对重要性水平,它反映了每个鉴定点与其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职业名称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 职业定义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的人员。 工作内容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计算机软件编制和设计工作。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三个等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程序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程序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申报条件 ----程序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程序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程序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程序员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程序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3)本职业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程序设计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程序设计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程序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报名方法 1.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二份 2.学历证书复印件二份 3.二寸蓝底照片5张 4.国家职业技能申请表一份 5.单位工作证明一份 请报考人员于报名截止结束前10天将上述资料上报至我中心。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怀德桥.西河沿.文亨花园1号钟楼市政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处

教育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标准框架 (讨论稿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 0年修订》填写。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010100。 二、入学要求 满足专业学习的条件。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规定的学制填写,如: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健康;掌握××××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专业(技能方向序号对应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举 例 1 2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一职业素养 1. 2. (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1. 2. 专业(技能方向1 11. 12. 专业(技能方向2 l 1. 12.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专业 本科:××××专业 八、课程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外语(英语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公共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九、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任务 参考课时学分 1 职业生涯规 划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 32~36 2 6 语文 (1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课程,其任务是…… (2本专业重点培养学生…… 192~216 12 7 数学 (1 (2 (二专业技能课程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与任务参考课时学分 1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X 专业 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 2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 学生必修的一门×X ×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 专业技能课 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技能方向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包括哪几个部分? 经过多年持续建设,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以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五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最近人社部公布了140项国家资格目录。 目前的建设成果包括: 2个专业目录,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其设置管理办法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及其设置管理办法; 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和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 9门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9门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 70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 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 专业目录 目前正在使用的201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共设19个专业类,321个专业,今年正在组织新一轮中职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 2015年,教育部在2004年首次发布的高职专业目录基础上组织了修订,设19个专业大类,99个专业类,748个专业,同时发布了新的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专业简介。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确立了对接产

业发展需要、动态增补专业的机制,2016年增补了13个专业,目前共计761个专业。 专业教学标准 第四题中职专业和高职专业分别有多少个教学标准? 关于中职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于2014年、2015年分两批制定并公布了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第一次大规模规范了中职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于高职专业教学标准,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今年,依据2015年新修订的高职专业目录,正在组织新一轮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 课程教学标准 第五题中职学校学生要上多少门公共基础课? 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以及物理、化学、公共艺术等9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物理、化学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 2009年,根据中职学校制造类等专业的需要,制定并发布了中职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教学大纲。 顶岗实习标准

职业技能测试试题一览表

职业技能测试试题一览表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说明 本测试题目共5套,根据实际需要与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每套测试题用时90分钟;每套测试题总分为100分。这5套测试题是针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设定的,由会展专业教师提供纸质的技能测试题,测试教师抽测试题,并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打分。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一 ——会议筹备与组织工作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六题,重点测试学生筹划、组织会议(论坛)的能力。共有6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二 ——会议、展览活动项目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九题,主要测试学生策划会议、展览及赛事活动的能力。共有2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三 ——大中型会展招商、筹资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二题,主要测试学生的会展招商、筹资能力;共有2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四 ——商品展销会招展策划 本套测试题有十二题,主要是测试学生策划商品展销会的能力。共有2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职业技能测试五 ——大型会展常见配套活动创意、策划与运作 本套测试题有五题,主要是测试学生大型会展常见配套活动创意策划能力。共有70个考核点,计100分,得85分及以上为优秀,得75分及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培训大纲纲要大纲高级.docx

精品文档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培训计划(高级) 一、说明 本计划是根据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计算机 Java 开发程序员技能等级标 准的《程序员 JAVA》规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编写的。 二、培训目标 通过对本培训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学习,学员可以了解和熟悉程序设计一般架构,能够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及使用JSP 等进行Web 应用开发的相关技能。 三、培训对象及报考条件 1、取得本职业中级执业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1993 年 5 月 30 日以前出生的均可)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 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1 年以上。 4、取得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证书,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四、培训大纲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 1.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要求和 安全分析的内容 一、系统环境(一)系统安全维 1.能进行安全配置与分析 2.操作系统漏洞补丁程序安护 2.能备份程序的数据 与开发环境的装原则 搭建、配置与 3.程序数据备份的概念 调用 (二)网络数据库 1.能安装网络数据库环境 1.网络数据库环境特性 安装与配置 2.能解决网络数据库的匹 2.网络数据库环境匹配的概 配问题念 (一)开发文档识 1.能识读开发文档 1.开发文档类型与格式二、开发文档 读与分析 2.能分析开发文档 2.开发文档的编写思路 识读与编写(二)开发文档编 1.能编写开发文档 1.开发文档的编写规范与国 家标准 写 2.能修改、完善开发文档 2.开发文档的结构与风格 三、软件系统(一)软件系统需 1.能进行需求分析调查 1.需求分析调查的步骤与要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

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 电子元器件检验员 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第十四职业技能鉴定站

内容要求 本《标准》是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最新汇编的“电子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一种。 本《标准》涵盖了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四个等级,对本工种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作了具体的描述,并对各等级的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比重都作了严格的标准限制。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考核鉴定机构的培训教师和和具有参加相应等级资格的考生,对于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师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出版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 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 制定了《电子元器件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 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 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为了保证《标准》能客观反映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根据“整体性、等级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制定原则,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 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 制定的该《标准》。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四个等级, 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陈蕾、周明、童本敏、王春丽、安福全、赵裕芬、史信沅、宋二荣、陈洁瑛。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得到信息产业部科技司、信息产业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自2005年2月22日起施行。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_试卷二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 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依据2008年颁布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国家职业标准命制,考试时间:120 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2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0.5分,满分60分。) 1.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年。 A、40 B、50 C、60 D、100 2.建立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数据的冗余,提高数据的独立性,并集中检查()。 A、数据操作性 B、数据完整性 C、数据兼容性 D、数据可维护性3.将相同或相似的数据或数据特征归类,使用较少的数据量描述原始数据,以达到减少数据量的目的,这种压缩称为()。 A、有损压缩 B、无损压缩 C、哈夫曼编码压缩 D、预测编码压缩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 A、国际标准组织 B、国际电信联盟 C、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 D、国际电工委员会 5.()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技术管理过程。 A、技术管理 B、软件工程 C、项目管理 D、系统工程 6.软件工程方法的产生源于软件危机,下列()是产生软件危机的内在原因。 A、软件复杂性 B、软件维护性 C、软件成本太高D、软件质量难保证7.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C、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普遍性 D、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8.如果以链表作为栈的存储结构,则退栈操作时()。 A、对栈不作任何判别 B、必须判别栈是否空 C、判别栈元素的类型 D、必须判别栈是否满 9.在SQL中,SELECT语句的“SELECT DISTINCT”表示查询结果中()。 A、属性名都不相同 B、行都不相同 C、去掉重复的列 D、属性值都不相同10.()不是音乐文件格式。 A、APE(.ape) B、AAC(.aac) C、MP3(.mp3) D、MPEG(.mpg) 11.SQA又称()。 A、软件过程保证 B、软件性能保证 C、软件质量保证 D、软件功能保证12.在提出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之前,在重新设计中曾强调程序的效率,现在,与程序效率 相比,人们更重视程序的()。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2004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检验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门接触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是第一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目的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中西文稿件处理软件word 及电子表格简单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电子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主要服务功能的使用。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也为后续其他课程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同时还是走上社会后专业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二是通过规定的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4、基本掌握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 5、基本掌握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 第一阶段:“三维扫描与创新设计”阶段 (总时间:小时) 任 务 书 二〇一八年九月

注意事项 .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如有违反,则按照相关规定在考试的总成绩中扣除相应分值。 .参赛选手的比赛任务书用参赛证号、场次、工位号标识,不得写有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视为作弊,成绩无效。 .比赛任务书当场启封、当场有效。比赛任务书按一队一份分发,竞赛结束后当场收回,不允许参赛选手带离赛场,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关内容,否则按违纪处理。 .各参赛队注意合理分工,选手应相互配合,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成全部任务,比赛结束时,各选手必须停止操作计算机。 .请在比赛过程中注意实时保存文件,由于参赛选手操作不当而造成计算机“死机”、“重新启动”、“关闭”等一切问题,责任自负。 .在提交的电子文档上不得出现与选手有关的任何信息或特别记号,否则将视为作弊。 .若出现恶意破坏赛场比赛用具或影响他人比赛的情况,取消全队竞赛资格。 .请参赛选手仔细阅读任务书内容和要求,竞赛过程中如有异议,可向现场裁判人员反映,不得扰乱赛场秩序。 .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考评人员,服从安排。 .所有电子文件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命名为“三维造型设计工位号”,文件夹复制到赛场提供的盘移动存储器中,装入信封封好,选手和裁判共同签字确认。

一、任务名称与时间 .任务名称:三维扫描与创新设计。 . 竞赛时间:小时。 二、已知条件 电动剃须刀组件说明,图是电动剃须刀实物照片。 图电动剃须刀组件照片(整个组件视为一整体) 图中,为品牌,为指示灯,为电源开关,为剃须刀刀头部件。 三、数据采集与再设计任务、要求、评分要点和提交物 竞赛任务一:样品三维数据采集(分) 参赛选手使用赛场提供的型三维扫描装置和样件,选手自行将三维扫描仪重新标定,保证标定结果中的水平和垂直距离的标准偏差≤。并将该状态截屏保存,格式采用图片或文件,文件命名为“工位号”。“”是“标定”两个字的全拼。如图: 完成给定电动剃须刀各面的三维扫描,并将扫描数据导入到点云后处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编制要求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编制要求 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比赛原则,落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精神和《关于公布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的通知》要求,进一步细化各赛项申报方案,让参赛院校和选手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竞赛项目、在公开的同一平台上竞争,特制定《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编制要求》。 一、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依据 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依据为“三年规划”、“大赛各项制度”和“赛项方案申报书”。各赛项在编制赛项规程时应全面贯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精神,严格执行“三年规划”中的政策规定;在编制赛项规程中应遵循有关技能大赛的制度,按制度规定执行;以《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方案申报书》为基本依据,吸纳答辩评审专家的意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赛项方案。 二、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原则 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和公正。要求各赛项在编制赛项规程时做到,公开:赛项规程中能公开的内容都应公开,如竞赛内容与时间、竞赛方式、竞赛规则、竞赛环境、技术规范、技术平台、评分标准和方法等,让参赛队和参赛选手做到心中有数。公平:赛项规程中应充分体现公平,让各参赛队和参赛选手在同一平台、同等条件下公平竞赛。公正:在成绩评定与公布、裁判聘用与执法、工作人员须知等方面,赛项规程应全面贯彻公正原则。

三、赛项规程编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赛项名称。阐述赛项内容规范的专业名称,包括赛项编号、赛项名称、赛项组别和赛项归属产业。赛项名称应标注规范的英语翻译。 (二)竞赛目的。阐述举办本项目竞赛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分别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等方面说明。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阐述竞赛的具体内容与时长,包括竞赛内容的组成与比重、理论竞赛的内容与时长、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时长和其他竞赛的内容与时长。另外应写清本赛项举办竞赛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 (四)竞赛方式。阐述竞赛的具体组织方式,包括个人赛还是团体赛、个人赛和团体赛如何组队、竞赛如何组织实施、是否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或观摩等。另外竞赛具体组织方式中应包括场次以及竞赛设备的确定方式,如需多场次竞赛,应明确多场次的确定方式;如采用抽签,应明确具体抽签的时间和方式等。 (五)竞赛试题。阐述本赛项是公开试题还是建立试题库。如是公开试题,请在本竞赛规程中明确公开试题的内容和说明。如是建立试题库,请在本竞赛规程中明确试题库建立的数量和有关说明。 (六)竞赛规则。阐述竞赛过程中的具体规定,包括从参赛选手报名资格、报名要求、熟悉场地、开始比赛、比赛纪律、成绩评定到成绩公布等,整个竞赛过程的组织者、参赛者和裁判者都应共同遵循的准则。 (七)竞赛环境。阐述竞赛过程安排的场地环境,包括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