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矿物质与人体健康

摘要: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人体内无机物的总称。矿物质和维生素一样,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但矿物质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而且每天矿物质的摄取量也是基本确定的,且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同时矿物质缺乏和摄入过多都将导致身体某些疾病的产生,因此矿物质元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矿物质;缺乏;过剩

Abstract: Minerals, as known as inorganic salt, is the floorboard of the inorganic materials in the body. Minerals the same as vitamins, is human body essential elements, but it can't produced and complexed by itself, and every day the mineral intake is basic certain, also it is different with the age, sex, physical condition, environment, the working stat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mineral deficiencies or excessive intake will cause the body of certain diseases produce, therefore mineral elements on the human bod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Minerals; deficiency; excessive

在人体组织中含有自然界中的各种元素,这些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与其生存的地理环境表层元素的组成及膳食摄入量有关。至今为止,公认的仅有二十几种为构成人体组织、参与机体代谢和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在这类元素中除C、H、O、N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称为矿物质,亦称为无机盐。大致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人体必须的矿物质有钙、磷、镁、钾、钠、硫、氯7种,体内含量大于体重0.01%被称为常量元素。而铁、锌、铜、钴、钼、硒、碘、铬8种为必需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其含量占人体0.01%以下或膳食摄入量小于100mg/d的矿物质,锰、硅、镍、硼和钒5种是人体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还有一些微量元素具有潜在毒性,一旦摄入过量可能对人体造成病变或损伤,但在低剂量下对人体又是可能的必需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主要有:氟、

铅、汞、铝、砷、锡、锂和镉等[1]。但无论哪种元素,和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相比,都是非常少量的。

1.矿物质的特点

矿物质与机体的健康和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矿物质元素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有些矿物质会随机体代谢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并每天有一定量的矿物质排出体外,且矿物质之间相互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之间的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某些微量元素的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矿物质的缺乏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地球环境中各种元素分布的不均衡;食物中含有天然存在的矿物质拮抗物;摄入量不足或不良的饮食习惯;生理上有特殊营养需要的人群。

2.钙

钙是有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钙不但是有机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还具有其他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广泛参与细胞的分裂、增殖、收缩、运动、凝集、分泌和兴奋等活动,钙营养不足肯定会影响身体的健康[2]。

无论对于婴幼儿还是青少年,若膳食中的钙无法满足需要或者摄入人体内的钙因种种原因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那会影响牙齿的坚固,容易导致龋齿。缺钙严重可影响婴幼儿的骨骼发育,发生佝偻病。同时,钙摄入不足可能是动脉高血压发生率增加的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能与机体的钙代谢紊乱有关,长期钙摄入不足,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虽然高钙摄入对于预防一些疾病可能有益,但是钙的滥用,使钙摄入过量的危险性增加。过量钙摄入导致软骨病的发生,过量钙摄入的其他副作用还包括肾衰、软组织钙化、头痛、便秘和其他的临床体征。

人体是否缺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钙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是否达到了最佳状况,另一方面是钙的流失情况。人体能否获得所需的钙,这与食物中钙成分的多少和食物钙能否被吸收有着重要的关系。钙离子极易与蔬菜中的草酸、植酸等形成不溶性的钙盐,影响钙的吸收。含钙食物与饱和脂肪酸一起食用,脂肪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脂肪酸与钙作用易形成钙皂,使钙自粪便排除,影响食物钙的利用[3]。

3.磷

磷是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是细胞膜和核酸的组成成分,也是骨骼的必要构成物质。动物机体磷大约80%-85%的位于动物的骨骼系统,磷与钙结合形成羟基磷灰石,保证了动物正常活动的骨骼强度。少部分为磷蛋白和磷脂的形式存在。

几乎所有食物中均含有磷,因此磷缺乏是比较少见的。临床上所见磷缺乏的病人大多为长期使用大量抗酸药物或者禁食者。当机体对磷的利用超过摄入量时,骨骼便成为磷的动态储存库。有研究发现当绵羊机体磷水平减少40%时,骨骼磷才会减少[4]当牛机体磷水平减少17%-42%时肋骨磷开始减少[5],进一步研究发现,从骨骼上动员的磷,约30%的会被机体重新吸收利用[6]。

铁是几乎所有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铁在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成分;参与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合成,与体内氧气的运输密切相关;参与体内某些酶的构成,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7]对人类来说,铁缺乏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营养缺乏症之一。

铁缺乏的最主要病症就是缺铁性贫血,贫血会降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损坏人体免疫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精神不振,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另外,铁营养缺乏还会影响到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造成智力低下[8]。由于铁蛋白外壳把铁蛋白中的铁和其它能与铁结合的组分隔开,这样铁蛋白中铁的吸收就不受到其他抑制因素的影响,说明人体对铁蛋白铁的吸收具有普遍性。植物铁蛋白是人类通过饮食获取铁的主要来源[9],刘巧泉等[10]用与Goto 同样的办法将菜豆的铁蛋白基因导入到水稻的胚乳,结果水稻种子的铁成分提高了64 % 。动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铁,猪肝,瘦肉,动物全血,禽类和鱼类等均是铁的良好来源。

4.锌

锌分布晕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以肾、肝、肌肉、视网膜和前列腺内含量最高。锌是核酸的丰富组分,能稳定RNA、DNA 和核糖体的结构,锌依赖酶类中的金属酶和参与DNA 合成的限速酶等,是核酸合成和降解的关键酶,影响细胞复制等基本生命过程。通过具有特定碱基序列的“锌指”蛋白,锌结合蛋白能够直接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所以,锌对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及肌肉质量增长有重要作用。锌的生物学效应有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基因表达;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参与机体免疫过程;影响内分泌系统[11]。

锌在动物日粮中的添加形式有3种,无机锌、简单有机锌和有机锌。无机锌主要有氧化锌、硫酸锌和氯化锌等;简单有机锌主要有葡萄糖酸锌、醋酸锌与丙酸锌等;有机锌目前主要有氨基酸蛋白质络合锌和酵母锌等。锌在体内主要以有机结合态进行吸收、转运和利用。无机锌只有转化成有机态锌才能被机体利用。因此无机锌的生物学利用效价低于有机态锌[12]。植酸在动物消化道pH低的条件下有很强的螯合能力,能与锌、铜、铁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植酸络合物的溶解度极差,几乎不能被畜禽吸收利用。

5.硒

硒具有抗氧化性,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和致癌物的侵害。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从而抵抗感染,促进心脏的健康,增强维生素e的作用,是男性生殖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的必需物质。硒在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深入阐释,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兼具营养、疾病治疗和致毒等多种生物学效应[13,14]。

有机硒化合物按照结构可以分为:硒化氨基酸,硒化多糖,肌醇硒酸酯,硒化茶多酚,硒化亚油酸硒化亚麻酸等[15]在医药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与无机硒化合物相比,有机硒化合物生物活性强毒性低吸收率高污染小,利用有潜力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无机硒制备具有抑制肿瘤等作用的有机硒化合物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雷红灵通过对[16]植物硒及其含硒蛋白的研究,硒是植物的有益元素,植物对硒的吸收与外源硒的有效性、硒的形态、植物的种类等有关;硒在植物中主要以有机硒形态存在,含硒蛋白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有机大分子硒,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

6.碘

人体含碘20~50毫克,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内,甲状腺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促进生长和调节新陈代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所以碘不可缺少,孕妇、乳母尤其不可缺碘。在人体中碘通常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多余的碘会随尿排出。在发育与生长不同时期,人体缺碘会对健康造成损伤,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克汀病。人体一旦摄入的碘不足,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主要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成年人甲状腺机能低下,孕妇缺碘可造成不孕、早产、死胎、畸形、新生

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单纯性聋哑及新生儿死亡率增高。但碘对人体的作用是双向的,碘过多同样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常见的是高碘性甲状腺肿,此外,人体还可能因为碘过多而产生急、慢性中毒,智力损伤等[17]。

7.总结

因为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为为多种酶的活化剂、辅因子或组成成分和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组成部分。在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及组织细胞渗透压中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因此矿物质的含量在人体内不可忽视,若摄入不足会引起亚临床缺乏症甚至缺乏病,但矿物质如果摄取过多,容易引起过剩症及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矿物质的适量摄取。所以对于了解矿物质的各个元素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切不可盲目补充,也不可忽视它在人体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1: 51-76.

[2]张艳玲, 李红建. 钙营养与人体健康[J]. 中学生物学, 2005, 7-8: 114.

[3]赵淑英. 论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合理补钙[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9(2): 76-77.

[4]Benzie, D. , Boyne, A. W. , etal. [J]. J. Agric. Sci. (Camb.) 1959, 52: 1-12.

[5]Little, D. A. , Shaw, N. H. [J]. J. Exp. Agri. Anim. Hsnb, 1979, 19: 645-651.

[6]李玉龙, 赵红卫. 磷与奶牛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 2009(6): 19-23.

[7]曾翔云. 我国居民缺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4: 55-57.

[8]朱王飞, 钱胜峰.. 铁与人体健康[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4(3): 47-49.

[9]蔡秋艺, 郭长虹, 毛文艳等. 植物铁蛋白在人类铁营养中的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2): 125-128.

[10]刘巧泉, 姚泉洪, 王红梅等. 转基因水稻胚乳中表达铁结合蛋白提高稻米铁含量[J]. 遗传学报, 2004, 31(5 ): 518-524.

[11]麻春雁, 张晓青. 微量元素锌与运动能力[J]. 大众体育, 2012, 4(39): 150-152.

[12]李晓颖, 王静, 谷巍. 微量元素锌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及其影响因素[J]. 饲料广角, 2012(4): 22-23.

[13]Patrick L. Selenium biochemistry and cance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ltern Med Rev, 2004, 9(3): 239-58.

[14]Xia YM, Hill KE, Byren DW etal. Effectiveness of selenium supplements in a low-selenium area of China. Am J Clin Nutr, 2005, 81(4): 829-34.

[15]王永伟, 向纪明. 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2, 40(5): 25-27, 30.

[16]雷红灵. 植物硒及其含硒蛋白的研究[J]. 生命科学, 2012, 24(2): 123-129.

[17]金兵. 碘与人体健康[J]. 生物学教学, 2006, 31(2): 74-75.

三餐与人体健康

三餐与人体健康 学院:美术院 学号:1250502220 编号: 姓名:张翔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它是由最小的生命结构细胞构成。人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的支持,人摄入食物就是不断地补充生命必需七类基础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每一个健康的人所需要的营养素远远不止以上七类,还有几十种的其他元素,有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等,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营养元素。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健康?有人说,我没有病我就是健康的,对吗?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有严格的定义,并且还有健康的10个标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各方面都处于完满的状况,而不仅仅是无疾病或不虚弱而已。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健康的人只占人口的5%。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健康的人呢?我想可能是跟一个“习惯”有关。做很多事情都有一个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当然,饮食也有一个“习惯”了。饮食习惯是生命早期形成的,对生命后期的惯性疾病有重要的影响。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规律,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有70%有疾病是由营养素失衡引起。我们的营养需要维护一个平衡的状态,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少,然而我们现在已过去的营养缺乏症过渡到了营养不均衡,以及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比如传统的饮食意识,不讲营养均衡,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很不良的影响,产生多种疾病,甚至死亡。落后的习俗、挑食、偏食、暴饮暴食都使我们营养失衡。 我们人体中有多种组成元素,常量元素有钙、镁、钾、钠、磷、硫、氯,微量元素有铁、锌、碘、铜、钼、铬、钴,它们都是我们已知道的机体必需组成部分,缺乏其中的一种,都会引起疾病,比如:锌是细胞分裂和免疫系统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可以防治前列腺肥大,保护皮肤和骨骼,维持正常的味觉和食欲,而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100克植物食品中只含锌l毫克左右,而同样的动物性食品含锌3—5毫克,所以,我国人口锌的撮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所以有的儿童智力发育差,注意力不集中,还有的成人视力差,前列腺肥大,还有我们熟知的钙,成人体内大约有1.2的钙,每天流失的钙大约有700毫克,成人的钙推荐撮入量800毫克左右,而我们每天钙的摄入量只有405毫克,加上我们习惯以谷类为主食,它含有大量的磷,更易与钙结合形成磷酸盐,更加减少了钙的利用率,我们也知道一些慢性病与缺钙有关,比如:高血压、骨质疏松、四肢麻木,腿脚酸软等等,所以中国人急需补钙。

营养与人体关系,营养重要性

一、六大营养素与人体的关系 健康是美容的基础,而健康与营养息息相关,因为物质与精神统一的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命现象,成千上万个生物化学反应,每时每刻都在体内进行,维持这一切的过程就是营养,六大营养素在人体内各司其职,有构成人体的物质没有进行代谢的物质,有的作为人体活动的能量,有的参与调节生理活动,健康的人体需要全面的营养。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成年人体内约含蛋白质17%,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蛋白质与核酸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的任何一种细胞,组织、和器官都有蛋白质构成,人体内的蛋白质有10万多种。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参与肌肉收缩。 2、催化,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是通过生物催化酶的参与而完成的,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蛋白质。 3、组成结缔组织,软骨,肌腱,毛发皮肤等结缔组织都是以蛋白质做为主要成分。 4、免疫,蛋白质还是人体激素和抗体的组成部分。如甲状腺、性激素、促成长激素,催乳激素。 5、运载血液运输脂肪时由蛋白质与脂肪结合形成脂蛋白质形成输送。 6、遗传任何生物都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这中复制称为遗传,蛋白质是遗传因子的主要成分。 功能: 当人体能量摄入不足时,蛋白质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4。1千卡热能。 蛋白质的质量,蛋白质的需要量取决于蛋白质的质量,与人体蛋白质组成越接近的食物蛋白,质量越好,因为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蛋白质的组成状况决定蛋白质的质量,因为人体内有些氨基酸可以相互转换,而有八种氨基酸,人体是不能转换的,这在营养学中称为必须氨基酸,而这8种只能由食物中摄取,食物中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尤其是必须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越接近人体利用率质量越好,可利用价值越大。 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的来源是瘦猪肉(牛肉)鸡肉黄及水产品等,这类蛋白质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不但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并能促进生长发育,属于完全蛋白质。 植物性蛋白质的只要来源有各种豆类,杂粮及米面等,这类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比较全。但是含量不均,可以用于维持生命,但是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属于半完全蛋白质,谷物中的黄豆及其豆制品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其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都很高。 人体需要量 人体对蛋白质的最低需求量是每日30—45克,但是需求量并不等于供给量,因为有蛋白质质量和人体吸收利用的等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推荐的供给量是:成人美千克体重每日供给1-1。5克,一般男子每日应供给75克。女子每日应供给70克。 蛋白质摄入量与人体的关系: A、蛋白质供给量不足,当蛋白质摄入量长期不足,人体会出项生长缓慢,体重下降,贫血等现象,皮肤也会相对松弛,缺乏弹性,容易产生皱纹。 B、摄入过量蛋白质摄取过多,在体内也会以脂肪的形成贮存起来,使人发胖,加重消化系统,肝脏及肾脏的负担。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发表时间:2014-10-31T12:51:05.39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4年第9期上供稿作者:刘美珠 [导读]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营养合理,心理健康向上,运动有度适量,那么健康长寿将不是梦想。 刘美珠 (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 636150) 【摘要】: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参与。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关键词】:蛋白质营养健康 一、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与功能 1、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 人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蛋白质是其主要部分。新组织细胞的构成,细胞的繁殖、生长等都需要蛋白质做“建筑”材料。人体细胞要不断的更新,如肝细胞一个月更新一遍。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复都需要蛋白质。所以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 2、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体内蛋白质的种类数以千计,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无数的酶类。如果没有酶催化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等,它们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动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抗体能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侵害。这些酶、激素、抗体都由蛋白质或其衍生物构成的,因此蛋白质有调节生理功能作用。 3、调节渗透压和体内酸碱平衡 当长期缺乏蛋白质时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液内的水分便渗入周围组织,造成营养性水肿。 4、供给能量 尽管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功能并非供给能量,但陈旧的或已经破损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也会不断分解而释放能量。另外,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如有些不符合人体需要的,或者数量过多的,也将被氧化分解而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生4千卡能量。即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作用。 二、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如果人体缺乏蛋白质,代谢率会下降、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将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您体内的蛋白质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导致腹泻,这可能是缺乏蛋白质最早出现的症状。因为构成肠黏膜和消化腺的蛋白质的更新速度最快。其次,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合成的白蛋白减少,降低了血浆渗透压,使组织内的水分不能进入血液,进而经肾脏滤过排出,就会出现水肿。蛋白质不足或缺乏还会产生贫血、女性月经障碍、哺乳期乳汁分泌减少,也会影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人也会日渐消瘦。丢失超过20%的蛋白质,生命将受到威胁! 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充足时,可以增强抵人体抗力。人体有各种抵抗疾病的机能,其中抗体及白血球与蛋白质的摄取密切相关,在正常状态下肝脏会制造球蛋白或抗体,这些都是保卫健康的战士,能吞噬各种细菌、细菌性毒素及病毒,使其变为无害。充足的蛋白质也有助于消化机能正常运作。因为分解食物的酶也是由蛋白质构成,可以将食物分解为微小的粒子,使其溶解于水中,在进入血液之中。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充足时,胃壁、小肠及胰腺、就能源源不断得分泌充足的酶。胃肠功能健全,就能正常的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及酶混合,食物完全消化后,养分为小肠壁所吸收,在进入血液中。 蛋白质对人体机能的正常运作,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功能。肝脏所合成的白蛋白,有助于尿液的收集。当血液运行到微血管中,血压的力量将血浆推入组织中,血液再度回收时,蛋白质中的白蛋白会将细胞中的液体,其中有溶解的废料、尿素、尿酸、二氧化碳及坏死的组织等,带回肾脏及肺部加以处理。如果营养不足,无法形成足够的白蛋白,组织中的废料就无法完全排出。日积月累,长期缺乏蛋白质,将使体内积存水分。有些人以为自己体重过重而开始节食,结果是蛋白质的摄取量进一步减少,造成恶性循环。蛋白质严重缺乏时,组织会明显胀大,使身体发生水肿。所以多数减肥食谱中,蛋白质的含量都相当丰富。 蛋白质被食入后,在体内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要保证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蛋白质食物。 其次,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能有效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有效方法。每天食用的蛋白质最好有三分之一来自动物蛋白质,三分之二来源于植物蛋白质。我国人民有食用混合食品的习惯,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的氨基酸相互补充,可以显著提高营养价值.例如,谷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少,而含蛋氨酸较多.豆类蛋白质含赖氨酸较多,而含蛋氨酸较少.这两类蛋白质混合食用时,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大为提高. 第三,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蛋白质.人体没有为蛋白质设立储存仓库,如果一次食用过量的蛋白质,势必造成浪费.相反如食物中蛋白质不足时,青少年发育不良,成年人会感到乏力,体重下降,抗病力减弱。 第四,食用蛋白质要以足够的热量供应为前提.如果热量供应不足,肌体将消耗食物中的蛋白质来作能源.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提供的热量是18kJ,与葡萄糖相当.用蛋白质作能源是一种浪费,是大材小用. 在自然界中可供人类摄取的食物种类很多但仅靠一种食物就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并不多,特别是蛋白质,因为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有一定比例要求的,并且八种必需氨基酸之间即有相互协调,又有相互制约,如果八种必需氨基酸中缺少一种或几种,那么其余的氨基酸也不能完全发挥起应有的生理作用。 三、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与质量 肉、蛋、奶、和豆类食品.一般而言,来自于动物的蛋白质有较高的品质,含有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在蛋白质所含20多种氨基酸中,有

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内容

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内容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二条所指产品除食品外,还包括食用农产品、药品及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规定,国家对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实行强制3C(3C+S)认证,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具体有以下几大类: 一、电线电缆(共5种)类 1、电线组件——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组件) 2、矿用橡套软电缆——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 3、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线电缆——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 4、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线电缆——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 5、额定电压450/750 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电缆——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 二、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共6种)类 1、家用及类似用途插头插座——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及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2、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器装置的开关) 3、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家用及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及类似用途器具耦合器) 4、热熔断体——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热熔断体) 5、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电器附件外壳——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器装置电器附件外壳) 6、小型熔断器的管状熔断体——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小型熔断器的管状熔断体) 三、低压电器(共9种)类 1、漏电保护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整机保护设备) 2、断路器(含RCCB、RCBO、MCB)——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整机保护设备) 3、熔断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整机保护设备) 4、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 5、其他电路保护装置(保护器类:限流器、电路保护装置、过流保护器、热保护器、过载继电器、低压机电式接触器、电动机启动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整机保护设备) 6、继电器(36V<电压<1000V)——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 7、其他开关(电器开关、真空开关、压力开关、接近开关、脚踏开关、热敏开关、液位开关、按钮开关、限位开关、微动开关、倒顺开关、温度开关、行程开关、转换开关、自动转换开关、刀开关)——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 8、其他装置(接触器、电动机起动器、信号灯、辅助触头组件、主令控制器、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 9、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四、小功率电动机(共1种)类 1、小功率电动机(GB12350)——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率电动机产品) 小功率电动机(GB14711)——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小功率电动机产品补充件) 五、电动工具(共16种)类 1、电钻(含冲击电钻)——依据《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动工具)

浅谈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浅谈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从生命活动过程去衡量,蛋白质加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体有无数细胞构成,蛋白质是主要部分。蛋白质不仅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蛋白质也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均由蛋白质来完成,如酶、激素、抗体等;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也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如果人体内没有酶、激素等物质的存在,那么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蛋白质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物质保证,是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更新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需的部分能量。因此,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健康就无从谈起。 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多个蛋白质可以一起,往往是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所以蛋

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与人体健康更是息息相关。 人体的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皮肤、肌肉、内脏、毛发、指甲、大脑甚至骨骼等除了尿液、胆汁都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充足时,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功能与新陈代谢。因为人体的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因此只要照照镜子,就可以看出自己所摄取蛋白质是否充足。 强壮而营养充足的肌肉,自然会使身体挺拔健壮。如果肌肉得不到所需的养分,便会失去弹性,向旧轮胎一样松松垮垮,姿势会不好看。一个要求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母亲,等于是承认自己对食物的忽视。一个健康的人,总是抬头挺胸,两肩自然下垂、小腹微缩、脊椎略微弯曲、步伐稳健有节奏。毛发与指甲也是由蛋白质所构成,因此需要充分的营养来维持他们的健康。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甚至断裂的头发,只要补充适度的营养也能在几个星期内恢复健康。 摄取充足的蛋白质,可以是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倦怠的主要原因 除了血糖过低之外,还有缺乏蛋白质所造成的许多原因,如血压太低、贫血、身体机能障碍、无法产生将食物分解为能量的酶等。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管壁的组织坚韧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如果血管壁变得脆弱或松弛,血管扩大,而血液的流量固定,血压相对降低,红血球输送养分的功能减弱,组织细胞的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产生

营养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 饮食营养与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要全面,饮食要均衡,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使人特别是学生时代的注意力,学习力和免预力下降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很重要的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概括六大营养素:水、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矿物质)。因此,健康的继续是营养,营养的继续是生命,不论男女老幼,皆为生而食,为了延续生命现象,必须摄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 六大营养素 水 水是维持生命必需的物质,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活动均离不开水的参与,也是输送养料和排泄物的媒介,没有水,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被排出,严重的话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成人水分大约为体重的70%,婴儿体重的80%,老年人体重的55%,因此,一般来说,除了吃饭中食物应有的水分,一个人一天还需要800—1000ml水,也就是两大杯左右。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因为口渴时脱水的程度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可能的话,应培养每日经常饮水以及在锻炼间歇饮水的习惯。 除此之外,水与健康的关系已知有以下三点: 1.适度饮水可减缓衰老的人体肌肉。如果肌肉失去3%的水分就会损失10%的力量和8%的速度,饮水适度,则皮肤圆润光泽,显得精神饱满,代谢加快,衰老过程相对就会变得慢些。 2.饮用适当硬度的水可以预防心血管病人。因为硬水(含有钙、镁离子高),

可以维持体液的正常浓度,促进血液循环,并能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死等疾病。 3.多饮水可防泌尿系结石体内结石的形成。在炎热的夏季,由于人体水排出量的急剧增加,使尿液减少或浓缩,常使原有结石的病人或潜在结石病人诱发肾绞痛,使原来小的结石体积增大,梗阻尿道而发生绞痛,所以多喝水对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糖类(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的主要营养素,它广泛存在于米、面、薯类、豆类、各种杂粮中,是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食物。任何碳水化合物到体内经生化反应最终均分解为糖,因此亦称之为糖类,除供能外,它还促进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蛋白质、脂肪结合成糖蛋白、糖脂,组成抗体、酶、激素、细胞膜、神经组织、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 若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而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脂肪 脂肪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热能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倍,脂肪起保暖隔热;支持保护内脏、关节、各种组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脂肪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食物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会导致肥胖症,还将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以植物油作为食用油的人,一般不会出现脂肪缺乏症,只要在膳食中补充一定量的

人体内磷的作用

磷是人体遗传物质核酸的重要组分,也是人类能量转换的关键物质三磷酸腺苷(ATP)的重要成分,磷还是多种酶的组分,生物膜磷脂的组分,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对人体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一般人体所具有的2.5升左右的血浆中,含磷约75~100毫克,含钙250毫克。正常情况下,每人每昼夜从尿中排出磷达1000毫克,钙与磷之间的比例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都有重要意义,当食物中钙磷之比为1:2至2:1时,最适宜于钙与磷的吸收。磷参与调节酸、碱平衡,帮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 成人每天自食物中需摄取钙0.66克,磷0.74克,幼儿在发育期,每天需钙、磷各1克以上,钙与磷的吸收是否良好,直接影响骨的钙化。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一个60千克体重正常人,含磷总量约为600克,其中85%(约520克)分布在骨骼和牙齿,其余15%分布在软组织和体液中,不同软组织磷的含量也不相同。脑组织含磷量较高,可高达4.4克/千克,肌肉组织含磷量为每千克1.0克,各软组织平均含磷为2.0克/千克。软组织中的磷主要以有机磷、磷脂和核酸的形式存在。骨组织中所含的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即与钙构成骨盐成分。血浆(清)中既含有有机磷,又含无机磷,两者的比例约为2:1。骨形成时储留2克钙需要1克磷,在形成有机磷时,每储留17克氮需要1克磷。 磷是机体极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因为它是所有细胞中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的构成元素之一,对生物体的遗传代谢、生长发育、能量供应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磷也是生物体所有细胞的必需元素,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发挥细胞机能所必需的。磷脂是细胞膜上的主要脂类组成成分,与膜的通透性有关。它促进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预防血中聚集太多的酸或碱,磷的功能也影响血浆及细胞中的酸碱平衡,促进物质吸收,刺激激素的分泌,有益于神经和精神活动。磷能刺激神经肌肉,使心脏和肌肉有规律地收缩。磷帮助细胞分裂、增殖及蛋白的合成,将遗传特征从上一代传至下一代。磷离子对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是必需的,它作为辅助因子作用于广大的酶体系,也存在于高能磷酸化合物中。如有机磷酸盐、ATP、磷酸肌酸等具有储存和转移能量的作用。在骨的发育与成熟过程中,钙和磷的平衡有助于无机盐的利用。磷酸盐能调节维生素D的代谢,维持钙的内环境稳定。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必须摄取适当的蛋白质,全身的细胞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人的肌体才能健康。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利特·马尔德在1838年发现的。他观察到有生命的东西离开了蛋白质就不能生存。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一、蛋白质流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蛋白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旦蛋白质流失严重,不能及时得到补充会引发许多病症。 (一)儿童佝偻 许多处于生长期的孩子总喜欢弯腰驼背,身体佝偻,仿佛永远不能站直。许多家长认为是孩子偷懒,故意不好好站立;而另一些人则会说这是“先天就这样,改不了了”。其实,如果孩子无法经常保持直立的姿势,则有可能是他的肌肉中缺乏蛋白质。人体肌肉中的蛋白质为肌肉提供力量支持,如果缺乏,就会出现肌肉乏力,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站不直”。这时就需要家长警醒,帮助孩子补充蛋白质。 (二)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钙、镁等矿物质为代表的无机物,它们主要维持人体骨骼的硬度;而另一部分则是以骨胶原蛋白代表的有机物,它们主要维持人体骨骼的韧性。当人体缺乏蛋白质时,骨骼就会变得松脆易折。骨骼影响着孩子的身体生长。据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动物性食品供应不足,每人每年只平均供应2千克肉,12.5千克奶和奶制品,2.5千克蛋。当时12岁学生平均身高只有137.8厘米。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改善,动物性食品增多,每人每年食用肉达13千克,奶及奶制品25千克,蛋类15千克。1970年调查,12岁少年的身高已达147.1厘米,平均增高9.3厘米。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蛋白质食物对少年儿童增高所起的作用。 (三)身体出现“肥胖纹” 生活中,当我们夸赞一个人皮肤好时,会说“她的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这就是蛋白质的另一个作用,它们能够增加皮肤的弹性。如果缺乏,我们的皮肤就会变脆,在受到外力

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从生命活动过程去衡量,蛋白质加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体有无数细胞构成,蛋白质是主要部分。蛋白质不仅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蛋白质也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均由蛋白质来完成,如酶、激素、抗体等;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也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如果人体内没有酶、激素等物质的存在,那么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蛋白质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物质保证,是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更新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需的部分能量。因此,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健康就无从谈起。 蛋白质是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38年发现的。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多个蛋白质可以一起,往往是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所以蛋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与人体健康更是息息相关。 人体的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皮肤、肌肉、内脏、毛发、指甲、大脑甚至骨骼等除了尿液、胆汁都是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充足时,才能维持细胞正常的功能与新陈代谢。因为人体的肌肉组织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因此只要照照镜子,就可以看出自己所摄取蛋白质是否充足。 强壮而营养充足的肌肉,自然会使身体挺拔健壮。如果肌肉得不到所需的养分,便会失去弹性,向旧轮胎一样松松垮垮,姿势会不好看。一个要求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母亲,等于是承认自己对食物的忽视。一个健康的人,总是抬头挺胸,两肩自然下垂、小腹微缩、脊椎略微弯曲、步伐稳健有节奏。毛发与指甲也是由蛋白质所构成,因此需要充分的营养来维持他们的健康。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甚至断裂的头发,只要补充适度的营养也能在几个星期内恢复健康。 摄取充足的蛋白质,可以是精力旺盛、心情愉快。倦怠的主要原因除了血糖过低之外,还有缺乏蛋白质所造成的许多原因,如血压太低、贫血、身体机能障碍、无法产生将食物分解为能量的酶等。这些都无法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管壁的组织坚韧才能维持正常的血压。如果血管壁变得脆弱或松弛,血管扩大,而血液的流量固定,血压相对降低,红血球输送养分的功能减弱,组织细胞的不到充足的养分,就会产生疲劳感。 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取量充足时,可以增强抵抗力。人体有各种抵抗疾病的机能,其中抗体及白血球与蛋白质的摄取密切相关,在正常状态下肝脏会制造球蛋白或抗体,这些都是保卫健康的战士,能吞噬各种细菌、细菌性毒素及病毒,使其变为无害。研究表明、经常受到各种细菌及病毒感染的人,血液中球蛋白的含量均偏低。

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关系

蛋白质与人体健康关系 蛋白质是人体组成三大营养素之一,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内建造和修补组织的最重要的原料,因此被誉为“人体工程师”。从人呱呱落地开始,蛋白质都扮演着建造组织的角色;而人终其一生,到死亡为止,蛋白质都不间断地执行修补组织的功能。通俗地说,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体生命活动的存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种极重要的高分子有机物,占人体干重的54%。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因氨基酸的组合排列不同而组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人体中估计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种运动方式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所以蛋白质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生命运动需要蛋白质,也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生物化学催化剂和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者。从营养的角度,蛋白质的功能就是氨基酸的功能。我们从含食物蛋白质中获得氨基酸。

蛋白质对人体有哪些主要作用呢? 1.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是蛋白质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人体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蛋白质是其主要部分。新组织细胞的构成,细胞的繁殖、生长等都需要蛋白质做“建筑”材料。人体细胞要不断的更新,如肝细胞一个月更新一遍。衰老组织的更新、损伤后组织的修复都需要蛋白质。所以每天都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修补组织的“建筑材料”。 2.构成人类体内的各类重要的生命活性物质。 体内蛋白质的种类数以千计,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无数的酶类。如果没有酶催化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如生长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等,它们对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动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抗体能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侵害。这些酶、激素、抗体都由蛋白质或其衍生物构成的,因此蛋白质有调节生理功能作用。 3.调节渗透压和体内酸碱平衡。 当长期缺乏蛋白质时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血液内的水分便渗入周围组织,造成营养性水肿。 4.供给能量。 虽然它在体内的主要功能不是供给能量,但陈旧的或已经破损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也会不断分解而释放能量。另外,从食物中摄入的蛋白质如有些不符合人体需要的,或者数量过多的,也将被氧化分解而释放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产生4千卡能量。

铝元素与人体健康

浅述铝元素与人体健康 政法学院 2010级行政管理王秀芳 201007064002 【摘要】铝是是第十三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占整个地壳重量的7.45%,大约比铁多一倍,地球上到处都有铝的化合物,最普遍的泥土里就有许多氧化铝。由于铝有多种优良性能,因而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但铝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人体长期接触或饮食中大量摄入会产生铝中毒。 【关键词】铝元素的用途、铝元素对人体的危害、人体内铝元素的来源、铝毒害的控制 1.铝的优良性能及铝元素的用途 铝的密度很小,仅为2.7g/cm3,虽然它比较软,但可制成各种铝合金,如硬铝、超硬铝;防锈铝、铸铝等。这些铝合金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制造工业。此外,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也使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例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合金构成。船舶建造中也大量使用铝,一艘大型客船的用铝量常达几千吨。铝的导电性仅次于银、铜,虽然它的导电率只有铜的2/3,但密度只有铜的1/3,所以输送同量的电,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铝表面的氧化膜不仅有耐腐蚀的能力,而且有一定的绝缘性,所以铝在电器制造工业、电线电缆工业和无线电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铝是热的良导体,它的导热能力比铁大3倍,工业上可用铝制造各种热交换器、散热材料和炊具等。铝有较好的延展性(它的延展性仅次于金和银),在100℃~150℃时可制成薄于0.01mm 的铝箔,这些铝箔广泛用于包装香烟、糖果等,还可制成铝丝、铝条,并能轧制各种铝制品。铝的表面因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不易受到腐蚀,常被用来制造化学反应器,医疗器械,冷冻装置,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 铝粉具有银白色光泽(一般金属在粉末状时的颜色多为黑色),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而且美观。铝在氧气中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光,常用于制造爆炸混合物,如铵铝炸药(由硝酸铵、木炭粉、铝粉、烟黑及其它可燃性有机物混合而成)、燃烧混合物(如用铝热剂做的炸弹和炮弹可用来攻击难以着火的目标或坦克、大炮等)和照明混合物(如含硝酸钡68%、铝粉28%、虫胶4 %。)铝热剂常用来熔炼难熔金属和焊接钢轨等。铝还用做炼钢过程中的脱氧剂。铝粉和石墨,二氧化钛(或其它高熔点金属的氧化物)按一定比率均匀混合后,涂在金属上,经高温煅烧而制成耐高温的金属陶瓷,它在火箭及导弹技术上有重要应用。铝板对光的反射性能也很好,铝越纯,其反射能力越好,因此常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反射镜,如太阳灶反射镜等。铝具有吸音性能,音响效果也较好,所以广播室、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的天花板等也常用铝。 2 铝对人体健康危害: 2.1铝对骨骼的毒性 铝摄入过多,会沉淀于骨中,这些富集的铝会通过钙化组织中的钙、磷以及与维生素D相互作用。干扰骨磷酸产生和骨内钙、磷的形成,出现骨痛、骨易折等症状,引发软骨病、骨质疏松症等。临床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2.2铝对细胞的毒性 生理浓度(20-50umol/L)的三价铝离子能促进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小于生理浓度的三价铝离子对细胞的DNA 合成和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超过则变为抑制作用。 金属铝可以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数量、转化功能、亚群变化和细胞增殖等影响细胞免疫功能。 2.3铝对肝、肺的毒性

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题目: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学科:高中生物 作者:小娟 单位:康乐县第一中学

目录 一、摘要 二、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1、蛋白质与健康 2、糖类与健康 3、脂质与健康 三、总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蛋白质、糖类和脂质以其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而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据估计生物技术可以利用三大物质给人类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三大物质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人类的生活条件也因生物技术的使用而大有改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大国,生物技术对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三大物质与人体健康又有哪些联系呢? 关键词:生物技术、蛋白质、糖类、脂质、人体健康 蛋白质、糖类、脂质与人体健康 1、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人体健康 (1)蛋白质的定义及概述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旧称“朊”。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翻译后修饰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16.3%,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约有蛋白质9.8kg。人体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不断进行代与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蛋白质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骨骼、脏、大脑、血液、神经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可见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代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若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

生命与健康

生命与健康 珍爱生命,保持健康。 在现代生活中,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与此同时,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健康的生命首先取决于自己。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向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已,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而在取决于个人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反之,则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深刻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的问题和过早死亡都是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防止的,而且花费很少。”因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新准则。我国卫生部门参照国外经验,汇集我国大多数保健专家学者的意见,结合我国的特色,总结出了我们应该推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要做到“八注意”:合理膳食、规律起居、保证睡眠、劳逸结合、性爱和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一、合理膳食: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则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这些原则如能长期遵守,就一定能达到合理营养的要求。 二、规律起居:我们的生活起居必须“有常”,坚持按时作息,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尽量使工作、学习、休息、睡眠等活动保持一定

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几种常见元素

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几种常见元素 科学研究表明,组成人体的元素有50多种,约占自然界元素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中金属元素约三分之一,非金属元素约三分之二。金属元素中钙、钾、钠、镁四种元素占人体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它们大多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根据它们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影响,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即生命必须的金属元素和污染金属元素。 生命必须的金属元素包括钙、钾、钠、镁、铜、钒、锰、钼、铬等。它们在人的体液和各种器官中保持着一定的浓度,传递着生命所必须的各种物质,调节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疾病。 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份之一,它能参与人体的酶反应,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促进、巩固和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人体缺少必要的钙,就会引起佝偻病(即软骨病),心脏就不能正常收缩。据报导,美国某地居民饮用含钙离子较高的井水,该地人冠心病的发病率就比其他地方低。菠菜宜凉拌不宜做汤,就是为了减少其中钙元素的人为流失。 铜在人体内可形成复杂的化合物——铜蛋白,它能在血红蛋白、血红细胞的生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又能参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成。正常的人每天要吸收5毫克铜,牛奶和牡蛎中含铜最丰富。人体内铜主要聚集在肝脏以及其他组织细胞中,缺少铜会引起血红素减少与贫血;相反如果含铜量过高,也会引起低血压、吐血、黄疸、精神失常甚至肝的部分坏死;一些人患白癜风,就与人体内细胞代谢中缺少铜元素有关。 铁主要以络离子形式存在于人的血液中,可与血红素、蛋白质等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具有运输和贮存氧的作用。人体中缺少铁会引起贫血、红血球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人体内含铁量过多,又会引起呕吐,胃肠道出血等疾病;如果人体内含有大量氧化铁还可能有致癌作用,长期食用新安装自来水的铁锈水最终导致肝癌就是典型例证。 铬具有调节人体内糖和胆固醇的代谢作用。铬含量太少时,会引起血管内壁脂肪的沉淀,使本来具有弹性的正常血管逐渐硬化,所以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一个因素;当铬含量太多时,又会损害人的肺等器官,并可能引起病变,是目前公认的肯定致癌因素之一,其中+6价铬就是罪魁祸首。 铝在人体内含量过高,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症。所以目前市面上含明矾的油条要尽量少吃,无铝油条最好用小苏打或纯碱与柠檬酸或白食醋作为起泡剂操作。 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钒对造血过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钒可以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动物缺钒可引起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加,生长迟缓,骨质异常;体内积累的钒元素过多会抑制肝脏中磷脂的合成和硫的代谢而引起疾病。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摘要】:微量元素与健康的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各种元素是构成机体并决定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按照生理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徽量元素,钙、铜、镁、锌、铁均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构成细胞的成分,以辅酶、辅基激活剂的形式参与物质的合成、分解、转化。微量元素参与生物体代谢的调控、酶的合成、呼吸链的组成、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是生命活动及繁衍等不可缺少的元素。 【关键字】:微量元素健康人体食物 1、微量元素的概念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且为生物体所必需的一些元素。如铁、硅、锌、铜、碘、溴、硒、锰等。微量元素为植物体必需但需求量很少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缺少或不能被植物利用时,植物生长不良,过多又容易引起中毒。在农业中,常以微量元素作种子处理、根外追肥来提高作物产量。目前多数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种,在28种生命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3%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2、微量元素与人体的关系 2.1铁(Fe) (1)含量:成人体内含铁量为3-5g。 (2)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显著的补血功效;能够增强白血球抵抗病菌的能力;维持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并且参与氧气的运输过程,把氧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为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缺乏微量元素铁主要会导致各种贫血症的生成,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悸,头晕,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脸色苍白,身体虚弱,指甲凹陷、脆弱等症状,并且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会下降。婴幼儿缺铁不仅影响到身体的生长发育,也会阻碍智力的发展,有可能导致心智不健全。 (3)食物来源:动物肝脏、血、肉类、鱼类、蛋类以及樱桃、草莓、大枣、苹果、杏脯、山楂、黑木耳、海藻、红蘑、苔菜、发菜等水果和蔬菜。另外,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